政企乱战,殃及城池 武汉垃圾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3:16:33


http://www.greentv.com.cn/news/news_detail.aspx?ID=119349


             一场政企乱战,殃及“垃圾围城”的武汉。 (何籽/图)

     一家旨在为垃圾围城纾困的企业却与主管的城管部门水火不容;一个号称采用欧美最环保垃圾填埋方式的垃圾场却三年未通过环保验收;一座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都市却被国家、省、市三级部门批评垃圾污染之患。

  垃圾场攻防战升级

  谁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武汉市环境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环投”)会,而且大张旗鼓,不畏人言。这家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向安监部门自揭家丑,举报自己下属的陈家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下简称“陈家冲垃圾场”)有安全隐患;向媒体投诉,把自己与上级主管部门武汉市城管委的矛盾曝于聚光灯之下。

  这似乎是武汉环投的“背水一战”,直接导火索是陈家冲垃圾场被强制接管。

  2013年5月21日的罕见一幕,武汉环投办公室主任赵春华还记忆犹新。“两百余名全副武装的城管队员冲进了陈家冲垃圾场办公区,有人撤下了武汉环投的横幅,挂上了‘陈家冲垃圾场临时接管专班’的牌子。还有一群人奔向场区迅速拆掉了环场路上的围墙。”

  “他们一边拆,一边说,这不是拆墙,这是拆环投的‘心墙’。”赵回忆说。

  这面“心墙”被推翻,武汉环投和市城管委直接面对面短兵相接。

  次日,武汉环投就向市政府及多个政府部门递交了《关于抢占国有资产转移环境污染问题的报告》,直斥武汉市城管委“为维持政企不分,无视法规、公然抢占国有资产!”

  “未经公司同意,也未开会研究就强行接管陈家冲垃圾场,这是对公司权益的严重侵害。”武汉环投总经济师杨骏说,“陈家冲并没有造成重特大事故,也不符合《武汉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接管条件。”

  所有焦点在陈家冲垃圾场,这是一个担负着武汉市民1/3垃圾日处理量的庞然大物。

  陈家冲垃圾场设计总投资4.56亿元。工程分两期,一期工程已于2007年10月投入运营,至今累计处理武汉市城区生活垃圾330万吨——这早已超过设计填埋库容的280万吨。

  矛盾由此激化。武汉环投拒绝再接纳各区垃圾,市城管委则不同意。据武汉市城管委相关文件显示,该市生活垃圾处理形势严峻,为了便于全市统一指挥调度,以临时工作专班进驻垃圾场接管运营。

  截至南方周末记者发稿时,该垃圾场已被强制接管,仍在接收各区送来的生活垃圾。同时,市城管委紧急启动陈家冲垃圾场二期应急填埋库区建设,并升级污水处理系统,将垃圾渗滤液转运处理。

  矛盾早在三年前就已埋下伏笔。据赵春华介绍,2010年,武汉环投就向市发改委、环保局、城管局(即现在的城管委)提交报告,希望尽快启动二期工程建设。然而,武汉市城管委对建设资金来源等问题始终未予明确,二期工程迟迟未能启动。“眼睁睁看着垃圾正在围城,我们却无能为力”。

  横亘三年的“心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武汉“垃圾围城”背后的闹剧,在武汉环投成立之日起,便已埋下端倪。

  武汉环投的前身是原武汉市城管局下属的市江环实业发展总公司。后改制重组,新公司于2010年6月成立,公司形式为国有独资,出资人是该市国资委,而原公司同期被注销。

  政企分开之后,武汉市城管委是武汉环投的业务监管、指导部门。

  这是一家被武汉市寄予厚望的企业,试图为武汉垃圾难题破局。据武汉市委办公厅2009年17号文件显示,以武汉环投为平台,将进行多渠道筹措城市管理建设资金。

  这座常住人口达千万的城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超过7000吨。全市现有4座垃圾焚烧场和2座填埋场,武汉环投旗下的陈家冲垃圾场肩负重任。

  然而,武汉环投自始至终都步履蹒跚,投融资功能未能实现,到2012年末总资产8.93亿元,负债7.26亿,资产负债率达82%。

  据杨骏介绍,因武汉市城管委不遵守原有协议,又拒绝签署新协议和授权特许经营,导致该公司近30个项目被阻止。因涉及债务问题,公司基本账户屡次被封,连发放工资都成难题。

  这家新企业如同老迈的国企般迈不动脚步,一堵“心墙”横亘在武汉环投和武汉市城管委之间。

  据知情人士介绍,两者关系早已僵硬。“城管开会,环投几乎不去;环投项目开工请城管委参加,城管委基本不去。”

  而从武汉市城管委过来任职的总经理黄哲在武汉环投几乎“无所事事”。2013年7月26日,黄哲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公司大多数事务并不清楚,我已三年没有看过公司的财务报表。”

  据知情人分析,这似乎是一场利益之争。2013年5月,城管局升格为城管委。未升格前,城管局局长的行政级别与武汉环投董事长相当,后者不甘受其指示。升格后,武汉市城管委希望继续执掌武汉环投,而后者出资人是代表市政府的市国资委,认为原江环公司所有资产转交自己名下属名正言顺。

  直到现在,武汉环投递交的各种申诉材料和报告多达380份,问题仍未圆满解决。面对种种指责,身兼陈家冲垃圾场临时接管专班主任的武汉市城管委建设处副处长何威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不存在干预,我们是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办事。”至于何种要求,何威没有回应。

  武汉环投之所以反对被接管,这在何威看来是该公司“有特殊背景”,武汉环投有关人士也并不隐瞒董事长的父亲曾是武汉市主要领导的事实。

  南方周末记者多次试图联系武汉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时,仍未获得进一步消息。

  闹剧背后,二次污染成患

  比起矛盾激化,两败俱伤,更要命的是垃圾填埋场眀患重重,武汉的垃圾困局继续无解。

  早在开工前,陈家冲垃圾场就被当地有关部门宣称将采用欧美最环保的垃圾填埋方式,而今四周却可见墨汁般的渗滤液从堆体中流出。

  经知情者指引,南方周末记者在垃圾场下游水渠边找到一条来自垃圾场、且仍有污水外排的通道,该通道流入索子长河,最后汇入长江。陈家冲垃圾场近年连续多次发生渗滤液漫溢的污染事件,也因私设暗管、擅自外排渗滤液被当地环保部门通报,并处8万元罚金。

  南方周末记者从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下称安委会)获悉,该委在2013年6月曾去过陈家冲垃圾场,就场区存在的安全隐患一一登记在册,并向武汉分管副市长下达了督办通知单,要求限期整改。

  在2010年武汉环投提交二期工程建设报告时,该公司就试图同步解决一期渗滤液导排系统堵塞等问题。不惟二期工程,在武汉环投看来,武汉市关于环投集团组建方案所定目标基本没有实现,公司本该承担更多垃圾处理项目,参与更多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更不可思议的是,武汉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副队长雷鸣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陈家冲垃圾场至今没有通过环保验收。据该垃圾场环评批复显示,只有通过环保验收方可正式投入使用,而陈家冲垃圾场在没有获得环保验收之下,就已用完一期库容。

  这期间是“特殊背景”作祟,还是“政企不分”的矛盾使然,抑或是“垃圾围城”的逼迫,南方周末记者并没有得到更多答复。

  事实上,未通过环保验收的,不止陈家冲垃圾场一家。

  武汉长山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设计能力400吨/日,实际每天仅能处理100吨,而该场垃圾渗滤液日产生量已将近300吨。2013年1月,该垃圾场底部渗出酱油色污水,下游三百余亩农田被污染。“该场也没有通过环保验收。”雷鸣说。

  “武汉市垃圾场污染环境问题一直令我们头疼,这些年工作始终在抓,但步伐缓慢,难以推动。”武汉市环保局局长丁雨在电话中坦陈。

  早在三年前,国家审计署有关武汉市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就指出武汉市多个垃圾填埋场存在二次污染隐患。2011年11月,武汉市环保局开展排查,金口、岱山、二妃山、紫霞观等四座简易垃圾填埋场均未建设配套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和填埋气导排系统,严重污染场区周边环境;而其中业已封场的岱山、金口、二妃山也没有实施封场环评。



                  北洋桥垃圾填埋场业已关闭,但渗滤液仍无统一处理。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图)

  
     垃圾围城,如何争先

  正是在这样的垃圾困局中,武汉却从没放弃对光鲜荣誉的追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多条主干道大幅标语随处可见。

  垃圾处理,无疑成了这座城市争先中的“硬伤”。哪怕是业已封场的垃圾场,也一样成为眼下的心头之患。

  最典型的是距离武汉火车站不到1.5公里的北洋桥垃圾填埋场。这座始建于1991年的垃圾场,因没有配套的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收集系统而饱受诟病。尤其在武汉火车站建成后,这一带臭气熏天是不少搭乘高铁的人对武汉的第一印象。城管部门曾两次承诺关闭该垃圾场,均因垃圾无处消化而未能兑现。

  饱受投诉之后,约一个月前,该垃圾场关闭。2013年7月23日下午,暴露在烈日下的北洋桥垃圾场已被黄土覆盖,垃圾堆体上可见多根用来导排填埋气的水泥管,还有一处碗口粗的洞穴正在往外喷气,猎猎自燃。

  一位家距离该垃圾场不到百米的老太说,垃圾场没有关闭前,异味严重,整日不敢开窗,现在虽有转好,但仍可见垃圾堆下黑水横流。南方周末记者环行四周发现,未见污水处理设备,该垃圾场有部分渗滤液经沟渠直排地势较低的东湖。

  用来存储渗滤液的四个水塘已近饱和。而在2011年,武汉市环保局就曾致函原市城管局,称该垃圾场渗滤液靠自然挥发且随时有漫溢污染环境的风险。但何威对此并不认同,“你看到的不是渗滤液,现在渗滤液全部进了市政管网。”事实上,按照最新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相关规定,未经处理的垃圾场渗滤液不可接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更不可与雨水混排。

  不惟北洋桥垃圾场,据了解,二妃山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其维护管理单位武汉市拓新保洁有限公司私设暗管,将未经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排至市政管网。

  正在全力推进的陈家冲垃圾场二期应急库容建设地周边有超过300户居民没有完成拆迁,这些在500米卫生防护范围内的居民为此多次上访。

  这已有前车之鉴。据了解,陈家冲垃圾场一期项目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周边水系设计不合理,雨水排放不畅,一遇大雨即污染周边环境。该场已连续四年被当地环保部门责令整改。

  2013年武汉市两会上,当地多位人大代表就陈家冲垃圾场污染环境问题联署提交了建议,当地人大代表易建革回忆该议案获回复时说,“实际行动重于书面回复,只要建设方心里装着阳逻(陈家冲垃圾场所在地)人民,不要让阳逻人民失望就可以了。”

  “只要一期没有达到环保验收要求,哪怕是应急库容的二期工程理应也不能建设,但现实是已经开工。”武汉环投总经济师杨骏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垃圾堆体沼气危险区已发生多次违法施工。

  据该公司提供的材料显示,6月12日,应急库区工地施工队伍将11000立方米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进入长江,引起当地村民公愤。

  截至发稿日,陈家冲垃圾场仍在接受省市两级环保部门的查处。用武汉环投的话说,“其日益成为连年环境事故与群体事件的肇始之地,其系统风险之大,随时可能引发恶性事故。”

http://www.greentv.com.cn/news/news_detail.aspx?ID=119349

1.jpg (75.5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8-2 13:52 上传



             一场政企乱战,殃及“垃圾围城”的武汉。 (何籽/图)

     一家旨在为垃圾围城纾困的企业却与主管的城管部门水火不容;一个号称采用欧美最环保垃圾填埋方式的垃圾场却三年未通过环保验收;一座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都市却被国家、省、市三级部门批评垃圾污染之患。

  垃圾场攻防战升级

  谁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武汉市环境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环投”)会,而且大张旗鼓,不畏人言。这家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向安监部门自揭家丑,举报自己下属的陈家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下简称“陈家冲垃圾场”)有安全隐患;向媒体投诉,把自己与上级主管部门武汉市城管委的矛盾曝于聚光灯之下。

  这似乎是武汉环投的“背水一战”,直接导火索是陈家冲垃圾场被强制接管。

  2013年5月21日的罕见一幕,武汉环投办公室主任赵春华还记忆犹新。“两百余名全副武装的城管队员冲进了陈家冲垃圾场办公区,有人撤下了武汉环投的横幅,挂上了‘陈家冲垃圾场临时接管专班’的牌子。还有一群人奔向场区迅速拆掉了环场路上的围墙。”

  “他们一边拆,一边说,这不是拆墙,这是拆环投的‘心墙’。”赵回忆说。

  这面“心墙”被推翻,武汉环投和市城管委直接面对面短兵相接。

  次日,武汉环投就向市政府及多个政府部门递交了《关于抢占国有资产转移环境污染问题的报告》,直斥武汉市城管委“为维持政企不分,无视法规、公然抢占国有资产!”

  “未经公司同意,也未开会研究就强行接管陈家冲垃圾场,这是对公司权益的严重侵害。”武汉环投总经济师杨骏说,“陈家冲并没有造成重特大事故,也不符合《武汉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接管条件。”

  所有焦点在陈家冲垃圾场,这是一个担负着武汉市民1/3垃圾日处理量的庞然大物。

  陈家冲垃圾场设计总投资4.56亿元。工程分两期,一期工程已于2007年10月投入运营,至今累计处理武汉市城区生活垃圾330万吨——这早已超过设计填埋库容的280万吨。

  矛盾由此激化。武汉环投拒绝再接纳各区垃圾,市城管委则不同意。据武汉市城管委相关文件显示,该市生活垃圾处理形势严峻,为了便于全市统一指挥调度,以临时工作专班进驻垃圾场接管运营。

  截至南方周末记者发稿时,该垃圾场已被强制接管,仍在接收各区送来的生活垃圾。同时,市城管委紧急启动陈家冲垃圾场二期应急填埋库区建设,并升级污水处理系统,将垃圾渗滤液转运处理。

  矛盾早在三年前就已埋下伏笔。据赵春华介绍,2010年,武汉环投就向市发改委、环保局、城管局(即现在的城管委)提交报告,希望尽快启动二期工程建设。然而,武汉市城管委对建设资金来源等问题始终未予明确,二期工程迟迟未能启动。“眼睁睁看着垃圾正在围城,我们却无能为力”。

  横亘三年的“心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武汉“垃圾围城”背后的闹剧,在武汉环投成立之日起,便已埋下端倪。

  武汉环投的前身是原武汉市城管局下属的市江环实业发展总公司。后改制重组,新公司于2010年6月成立,公司形式为国有独资,出资人是该市国资委,而原公司同期被注销。

  政企分开之后,武汉市城管委是武汉环投的业务监管、指导部门。

  这是一家被武汉市寄予厚望的企业,试图为武汉垃圾难题破局。据武汉市委办公厅2009年17号文件显示,以武汉环投为平台,将进行多渠道筹措城市管理建设资金。

  这座常住人口达千万的城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超过7000吨。全市现有4座垃圾焚烧场和2座填埋场,武汉环投旗下的陈家冲垃圾场肩负重任。

  然而,武汉环投自始至终都步履蹒跚,投融资功能未能实现,到2012年末总资产8.93亿元,负债7.26亿,资产负债率达82%。

  据杨骏介绍,因武汉市城管委不遵守原有协议,又拒绝签署新协议和授权特许经营,导致该公司近30个项目被阻止。因涉及债务问题,公司基本账户屡次被封,连发放工资都成难题。

  这家新企业如同老迈的国企般迈不动脚步,一堵“心墙”横亘在武汉环投和武汉市城管委之间。

  据知情人士介绍,两者关系早已僵硬。“城管开会,环投几乎不去;环投项目开工请城管委参加,城管委基本不去。”

  而从武汉市城管委过来任职的总经理黄哲在武汉环投几乎“无所事事”。2013年7月26日,黄哲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公司大多数事务并不清楚,我已三年没有看过公司的财务报表。”

  据知情人分析,这似乎是一场利益之争。2013年5月,城管局升格为城管委。未升格前,城管局局长的行政级别与武汉环投董事长相当,后者不甘受其指示。升格后,武汉市城管委希望继续执掌武汉环投,而后者出资人是代表市政府的市国资委,认为原江环公司所有资产转交自己名下属名正言顺。

  直到现在,武汉环投递交的各种申诉材料和报告多达380份,问题仍未圆满解决。面对种种指责,身兼陈家冲垃圾场临时接管专班主任的武汉市城管委建设处副处长何威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不存在干预,我们是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办事。”至于何种要求,何威没有回应。

  武汉环投之所以反对被接管,这在何威看来是该公司“有特殊背景”,武汉环投有关人士也并不隐瞒董事长的父亲曾是武汉市主要领导的事实。

  南方周末记者多次试图联系武汉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时,仍未获得进一步消息。

  闹剧背后,二次污染成患

  比起矛盾激化,两败俱伤,更要命的是垃圾填埋场眀患重重,武汉的垃圾困局继续无解。

  早在开工前,陈家冲垃圾场就被当地有关部门宣称将采用欧美最环保的垃圾填埋方式,而今四周却可见墨汁般的渗滤液从堆体中流出。

  经知情者指引,南方周末记者在垃圾场下游水渠边找到一条来自垃圾场、且仍有污水外排的通道,该通道流入索子长河,最后汇入长江。陈家冲垃圾场近年连续多次发生渗滤液漫溢的污染事件,也因私设暗管、擅自外排渗滤液被当地环保部门通报,并处8万元罚金。

  南方周末记者从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下称安委会)获悉,该委在2013年6月曾去过陈家冲垃圾场,就场区存在的安全隐患一一登记在册,并向武汉分管副市长下达了督办通知单,要求限期整改。

  在2010年武汉环投提交二期工程建设报告时,该公司就试图同步解决一期渗滤液导排系统堵塞等问题。不惟二期工程,在武汉环投看来,武汉市关于环投集团组建方案所定目标基本没有实现,公司本该承担更多垃圾处理项目,参与更多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更不可思议的是,武汉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副队长雷鸣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陈家冲垃圾场至今没有通过环保验收。据该垃圾场环评批复显示,只有通过环保验收方可正式投入使用,而陈家冲垃圾场在没有获得环保验收之下,就已用完一期库容。

  这期间是“特殊背景”作祟,还是“政企不分”的矛盾使然,抑或是“垃圾围城”的逼迫,南方周末记者并没有得到更多答复。

  事实上,未通过环保验收的,不止陈家冲垃圾场一家。

  武汉长山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设计能力400吨/日,实际每天仅能处理100吨,而该场垃圾渗滤液日产生量已将近300吨。2013年1月,该垃圾场底部渗出酱油色污水,下游三百余亩农田被污染。“该场也没有通过环保验收。”雷鸣说。

  “武汉市垃圾场污染环境问题一直令我们头疼,这些年工作始终在抓,但步伐缓慢,难以推动。”武汉市环保局局长丁雨在电话中坦陈。

  早在三年前,国家审计署有关武汉市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就指出武汉市多个垃圾填埋场存在二次污染隐患。2011年11月,武汉市环保局开展排查,金口、岱山、二妃山、紫霞观等四座简易垃圾填埋场均未建设配套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和填埋气导排系统,严重污染场区周边环境;而其中业已封场的岱山、金口、二妃山也没有实施封场环评。

2.jpg (139.1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8-2 13:53 上传



                  北洋桥垃圾填埋场业已关闭,但渗滤液仍无统一处理。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图)

  
     垃圾围城,如何争先

  正是在这样的垃圾困局中,武汉却从没放弃对光鲜荣誉的追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多条主干道大幅标语随处可见。

  垃圾处理,无疑成了这座城市争先中的“硬伤”。哪怕是业已封场的垃圾场,也一样成为眼下的心头之患。

  最典型的是距离武汉火车站不到1.5公里的北洋桥垃圾填埋场。这座始建于1991年的垃圾场,因没有配套的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收集系统而饱受诟病。尤其在武汉火车站建成后,这一带臭气熏天是不少搭乘高铁的人对武汉的第一印象。城管部门曾两次承诺关闭该垃圾场,均因垃圾无处消化而未能兑现。

  饱受投诉之后,约一个月前,该垃圾场关闭。2013年7月23日下午,暴露在烈日下的北洋桥垃圾场已被黄土覆盖,垃圾堆体上可见多根用来导排填埋气的水泥管,还有一处碗口粗的洞穴正在往外喷气,猎猎自燃。

  一位家距离该垃圾场不到百米的老太说,垃圾场没有关闭前,异味严重,整日不敢开窗,现在虽有转好,但仍可见垃圾堆下黑水横流。南方周末记者环行四周发现,未见污水处理设备,该垃圾场有部分渗滤液经沟渠直排地势较低的东湖。

  用来存储渗滤液的四个水塘已近饱和。而在2011年,武汉市环保局就曾致函原市城管局,称该垃圾场渗滤液靠自然挥发且随时有漫溢污染环境的风险。但何威对此并不认同,“你看到的不是渗滤液,现在渗滤液全部进了市政管网。”事实上,按照最新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相关规定,未经处理的垃圾场渗滤液不可接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更不可与雨水混排。

  不惟北洋桥垃圾场,据了解,二妃山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其维护管理单位武汉市拓新保洁有限公司私设暗管,将未经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排至市政管网。

  正在全力推进的陈家冲垃圾场二期应急库容建设地周边有超过300户居民没有完成拆迁,这些在500米卫生防护范围内的居民为此多次上访。

  这已有前车之鉴。据了解,陈家冲垃圾场一期项目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周边水系设计不合理,雨水排放不畅,一遇大雨即污染周边环境。该场已连续四年被当地环保部门责令整改。

  2013年武汉市两会上,当地多位人大代表就陈家冲垃圾场污染环境问题联署提交了建议,当地人大代表易建革回忆该议案获回复时说,“实际行动重于书面回复,只要建设方心里装着阳逻(陈家冲垃圾场所在地)人民,不要让阳逻人民失望就可以了。”

  “只要一期没有达到环保验收要求,哪怕是应急库容的二期工程理应也不能建设,但现实是已经开工。”武汉环投总经济师杨骏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垃圾堆体沼气危险区已发生多次违法施工。

  据该公司提供的材料显示,6月12日,应急库区工地施工队伍将11000立方米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进入长江,引起当地村民公愤。

  截至发稿日,陈家冲垃圾场仍在接受省市两级环保部门的查处。用武汉环投的话说,“其日益成为连年环境事故与群体事件的肇始之地,其系统风险之大,随时可能引发恶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