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卫重临 -- 再议、释疑兼科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5:42:51


(本来是要在《空军之翼》首发的,不过Armstrong周末好像也出去玩了。那就超大先吧。楼猪不混超大,所以发完这贴就遁。)

侧卫重临 -- 再议、释疑兼科普

by Panzerkom

前两天写了一篇“侧卫比鹰略胜一筹”(以下简称为“侧文”),指出了Zhang Weize于2013年6月22日发表在《空军之翼》上的“鹰与侧卫——龙虎相争30年”一文(以下简称为“鹰文”)的问题。就如预期一般,那篇后面一堆只看屁股的人上蹿下跳。还有一位“大隐道哥”写了篇错漏百出的“为什么F-15强于苏-27”(以下简称“为文”),文中跟ZWZ一样把TsAGI图中横轴的实际空速当成等效空速了。在本文中,笔者会讲讲他们错在哪里。当然,并不指望能说服他们,旁观者清就是了。上次笔者贴出了Fornof发言的原始视频,这次也会有几样好东西跟读者们分享,方便读者自行查证、寻找答案。

学过空气动力学的,看到Cd很自然的就想到阻力系数,看到L会想到升力,M会想到马赫数,这都是习惯使然。航空界的习惯,苏联跟美国一样,单独一个V,没有任何后缀的话,指的就是实际空速;其他的各种速度都要加后缀。例如,表速的俄文简写是Vист,考虑了风速的等效地面速度是Vп。

图一,这个东西,跟航空界沾边的人都不会陌生。苏联的航空计算尺:


图二,上面航空计算尺的英文说明,如何计算完成360度水平盘旋所需的时间,注意V的使用:


图三,相应的,美国的盘旋坡度和半径公式,注意这里的TAS,实际空速。把苏联人的计算尺的公制数字换算成这个公式里的节和海里后能计算出一样的转弯率:


图四a,美国教课书中的爬升率公式和SEP公式都有,标红为作者所加。讲得很清楚 -- “true airspeed V”—实际空速V:


图四b,另一本美国教课书,巡航爬升公式:


事实上,无论盘旋、爬升、SEP、航程还是油耗,公式里用到的V都是实际空速,而不是如那两个小白说的等效空速。那么,各位读者朋友,还记得下面这张图吗?

图五,还是TsAGI的图,横轴毫无疑问的是V,实际空速。笔者怀疑第一个说 “等效空速”的人恐怕是把图表的题目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скороподъемность(单位剩余功率,SEP)看成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скорости(等效空速的不规范说法)了:


那么,再来看看笔者在“侧文”中的换算有没有问题。先来看下面的HUD图,为什么会既有一个以节为单位的速度、又有一个马赫数呢?很简单,通常以节为单位的是表速或修正表速(可设定);而马赫数是当时大气条件下的、以马赫值表示的实际空速。音速随着高度增加、空气密度减低会递减,这个常识大家都知道。即使是同一个表速,从低空爬到了高空,马赫数也会增加。而飞行手册上,为了方便飞行员,会给出一个海平面的初始状态表速,然后给出一个不应超越的马赫数。如“侧文”中的以350节的修正表速开始爬升,不超过0.95马赫,在轻载的时候,边爬升边加速并不奇怪。

图六,HUD图


修正表速、马赫数和实际空速的换算绝对没有“鹰文”和“为文”那两篇小白文中故弄玄虚说的那么复杂。喜欢偷懒的美国人民早就有了现成的网上换算工具,当然,是美国标准大气。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试试,应该没有被墙,链接如下:
(没有权限发URL,大家等《空军之翼》吧)

把图六上HUD的高度和表速数据填到这个换算器里,就能方便的得出马赫数和实际空速。看看马赫数是否吻合?图七:


读者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用这个工具验证一下上次“侧文”里贴过的爬升曲线数据,只载2000磅燃油(总重30000磅),看看TsAGI估算的1G过载条件下的爬升率是高估还是低估。
至于“为文”里面各种编造的数据,各种关于F-15的小白错误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最明显、最方便读者自行查证的(只要用搜索引擎找出阻力公式):F-15A和F-15B的机身长度一样、翼面积一样,同时期的引擎一样,背面投影一样,唯一不同的座舱盖也不影响正面投影。厂商的飞行手册给出的阻力系数也一样。“为文”却故弄玄虚的说什么“不考虑单座型的阻力下降”。

关于08年红旗的视频,本来“侧文”就只是指出“鹰文”漏了Fornof 在描述他如何亲自上阵打败印度飞行员之前和之后都说过类似于“侧卫比鹰略胜一筹”的话这一事实,而从来没有否认Fornof 击败过侧卫。“侧文”本身也详细讲了印度飞行员败在哪里(《空军之翼》版第3页第1段),是飞行员技术还是飞机性能。这样还是有人喋喋不休的话,笔者也没办法,这里就不再累述。

笔者不常上《空军之翼》,也没有计划在此蹲点,所以写完这篇应该就暂时不会来了。鉴于有人质疑笔者的英语水平和航空方面的专业水平,留言区也肯定会有人满地打滚,而读者有可能会因人废言。感觉还是有必要展露一下獠牙。

英语水平方面,笔者在美国总统大选时帮前任部长替候选人募过款,应邀写过政策文件(policy paper)。在龙空的帖子比较完整,不过如果读者没有龙空账号的话,这是天涯留底的链接:
(没有权限发URL,大家等《空军之翼》吧)

图八,笔者与美国前任劳工部长赵小兰:


专业方面,虽然是电子工程而不是航空工程专业,但是拿过200和300级别的航空工程课,听过 Wayne Olson 的课。众多同学在航太业内。“好奇号”着陆那天晚上,应邀到JPL总部控制中心外跟上千JPL员工一起观看着陆全程:下图为当晚控制中心外竖起的三个巨型银幕之一,新浪微博里有视频。


最后,诸君努力,希望大家的征途都是星辰大海吧。


(本来是要在《空军之翼》首发的,不过Armstrong周末好像也出去玩了。那就超大先吧。楼猪不混超大,所以发完这贴就遁。)

侧卫重临 -- 再议、释疑兼科普

by Panzerkom

前两天写了一篇“侧卫比鹰略胜一筹”(以下简称为“侧文”),指出了Zhang Weize于2013年6月22日发表在《空军之翼》上的“鹰与侧卫——龙虎相争30年”一文(以下简称为“鹰文”)的问题。就如预期一般,那篇后面一堆只看屁股的人上蹿下跳。还有一位“大隐道哥”写了篇错漏百出的“为什么F-15强于苏-27”(以下简称“为文”),文中跟ZWZ一样把TsAGI图中横轴的实际空速当成等效空速了。在本文中,笔者会讲讲他们错在哪里。当然,并不指望能说服他们,旁观者清就是了。上次笔者贴出了Fornof发言的原始视频,这次也会有几样好东西跟读者们分享,方便读者自行查证、寻找答案。

学过空气动力学的,看到Cd很自然的就想到阻力系数,看到L会想到升力,M会想到马赫数,这都是习惯使然。航空界的习惯,苏联跟美国一样,单独一个V,没有任何后缀的话,指的就是实际空速;其他的各种速度都要加后缀。例如,表速的俄文简写是Vист,考虑了风速的等效地面速度是Vп。

图一,这个东西,跟航空界沾边的人都不会陌生。苏联的航空计算尺:


图二,上面航空计算尺的英文说明,如何计算完成360度水平盘旋所需的时间,注意V的使用:


图三,相应的,美国的盘旋坡度和半径公式,注意这里的TAS,实际空速。把苏联人的计算尺的公制数字换算成这个公式里的节和海里后能计算出一样的转弯率:


图四a,美国教课书中的爬升率公式和SEP公式都有,标红为作者所加。讲得很清楚 -- “true airspeed V”—实际空速V:


图四b,另一本美国教课书,巡航爬升公式:


事实上,无论盘旋、爬升、SEP、航程还是油耗,公式里用到的V都是实际空速,而不是如那两个小白说的等效空速。那么,各位读者朋友,还记得下面这张图吗?

图五,还是TsAGI的图,横轴毫无疑问的是V,实际空速。笔者怀疑第一个说 “等效空速”的人恐怕是把图表的题目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скороподъемность(单位剩余功率,SEP)看成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скорости(等效空速的不规范说法)了:


那么,再来看看笔者在“侧文”中的换算有没有问题。先来看下面的HUD图,为什么会既有一个以节为单位的速度、又有一个马赫数呢?很简单,通常以节为单位的是表速或修正表速(可设定);而马赫数是当时大气条件下的、以马赫值表示的实际空速。音速随着高度增加、空气密度减低会递减,这个常识大家都知道。即使是同一个表速,从低空爬到了高空,马赫数也会增加。而飞行手册上,为了方便飞行员,会给出一个海平面的初始状态表速,然后给出一个不应超越的马赫数。如“侧文”中的以350节的修正表速开始爬升,不超过0.95马赫,在轻载的时候,边爬升边加速并不奇怪。

图六,HUD图


修正表速、马赫数和实际空速的换算绝对没有“鹰文”和“为文”那两篇小白文中故弄玄虚说的那么复杂。喜欢偷懒的美国人民早就有了现成的网上换算工具,当然,是美国标准大气。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试试,应该没有被墙,链接如下:
(没有权限发URL,大家等《空军之翼》吧)

把图六上HUD的高度和表速数据填到这个换算器里,就能方便的得出马赫数和实际空速。看看马赫数是否吻合?图七:


读者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用这个工具验证一下上次“侧文”里贴过的爬升曲线数据,只载2000磅燃油(总重30000磅),看看TsAGI估算的1G过载条件下的爬升率是高估还是低估。
至于“为文”里面各种编造的数据,各种关于F-15的小白错误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最明显、最方便读者自行查证的(只要用搜索引擎找出阻力公式):F-15A和F-15B的机身长度一样、翼面积一样,同时期的引擎一样,背面投影一样,唯一不同的座舱盖也不影响正面投影。厂商的飞行手册给出的阻力系数也一样。“为文”却故弄玄虚的说什么“不考虑单座型的阻力下降”。

关于08年红旗的视频,本来“侧文”就只是指出“鹰文”漏了Fornof 在描述他如何亲自上阵打败印度飞行员之前和之后都说过类似于“侧卫比鹰略胜一筹”的话这一事实,而从来没有否认Fornof 击败过侧卫。“侧文”本身也详细讲了印度飞行员败在哪里(《空军之翼》版第3页第1段),是飞行员技术还是飞机性能。这样还是有人喋喋不休的话,笔者也没办法,这里就不再累述。

笔者不常上《空军之翼》,也没有计划在此蹲点,所以写完这篇应该就暂时不会来了。鉴于有人质疑笔者的英语水平和航空方面的专业水平,留言区也肯定会有人满地打滚,而读者有可能会因人废言。感觉还是有必要展露一下獠牙。

英语水平方面,笔者在美国总统大选时帮前任部长替候选人募过款,应邀写过政策文件(policy paper)。在龙空的帖子比较完整,不过如果读者没有龙空账号的话,这是天涯留底的链接:
(没有权限发URL,大家等《空军之翼》吧)

图八,笔者与美国前任劳工部长赵小兰:


专业方面,虽然是电子工程而不是航空工程专业,但是拿过200和300级别的航空工程课,听过 Wayne Olson 的课。众多同学在航太业内。“好奇号”着陆那天晚上,应邀到JPL总部控制中心外跟上千JPL员工一起观看着陆全程:下图为当晚控制中心外竖起的三个巨型银幕之一,新浪微博里有视频。


最后,诸君努力,希望大家的征途都是星辰大海吧。
沙发自留,国际惯例
lz就是写空军之翼:侧卫比鹰略胜一筹——美国空军教官如是说一文的作者吗?膜拜大神啊
楼主如何看待这个呢?

http://www.flightglobal.com/blog ... l-apologises-t.html

bbsyh 发表于 2013-7-7 09:34
lz就是写空军之翼:侧卫比鹰略胜一筹——美国空军教官如是说一文的作者吗?膜拜大神啊
不敢当。也是一直学习中。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7-7 09:37
楼主如何看待这个呢?

http://www.flightglobal.com/blogs/the-dewline/2008/11/red-flag-official-apol ...
那个研讨会没有国会议员在场、也没有印度空军或政府人员在场。视频流出基本可以确定是意外,印度媒体过度解读了。而且,根本没有对比Su-35和F-18E/F,只是说F-22比Su-35强很多,Su-35又比F-15和-16强一点儿。所以基本可以肯定没有卖广告之嫌。
话说楼主CD不让抢SF的说,还是把你的二楼删了吧
panzerkom 发表于 2013-7-7 10:01
那个研讨会没有国会议员在场、也没有印度空军或政府人员在场。视频流出基本可以确定是意外,印度媒体过度 ...
你是说Terrence Fornof 真的有参加2008年Red flag Su-30MKI VS F-15的对抗?


这个贴没被顶上去真奇怪,版主可以给精华了吧?
好帖子,虽然我对很多东西一知半解的,但是表示支持。
留个记号,慢慢学习。。
感谢大神科普
@版主速来
panzerkom 发表于 2013-7-7 09:27
沙发自留,国际惯例
LZ赶快改,CD不让抢沙发……
顶一下!!!
无论观点如何,技术含量高的帖子一定要支持。
顶一下楼主,多听蒹信。。。
,看看TsAGI估算的1G过载条件下的。


----
请教楼主,爬升率为何在1G过载下算,又是如何算?
好文流明,等待其他大神来辩
这个帖子可能会变的腥风血雨啊
侧卫粉逆袭?
屌丝电路路过,真心羡慕楼主的专业技术水平啊。。。
果然开始 给楼主扣帽子了。相当羡慕楼主丰富知识和文采,学习中!
F15B重了300千克,多个飞飞重+100千克。
技术贴,好文章,有这样的好文章超大才更精彩
好帖,膜拜一下
技术贴~~真要静下心来学习才行
虽然不怎么懂,但我觉得讲的比鹰粉们更有说服力。
以前飞模飞时,不断有人质疑LO或是BMS模拟太差:怎么速度才那么点?
别的不去说啊,,,用贴合影照来证明自己权威性的做法个人十分不认同
楼主说了那两个文章都有错误,专业知识很强大啊!
但是作为普通军迷,对于侧卫与鹰到底谁强谁弱,真心凌乱啊!从90年代末的侧卫比鹰强,至少可以匹敌,到现在的鹰甩侧卫一条街,伤不起啊!
LZ很强大,除了速度单位没错,别的都肿么了,平均爬升率和流体学院的各种毫无意义的F15估算不提了吗。
应该精华。有空多上afwing
有干货,LZ高人
顶楼主一个,本人认识一个的朋友,此人飞过27,也和美军进行过交流。他表示F15就是一个肌肉男,浑身力量,27相对灵活。跟美军交流时,美军对27倒时谦虚得很,认为是一个可畏的对手,绝对不敢认同F15哪方面都比27强,甩27几条街这种观点。
张载 发表于 2013-7-7 12:04
侧卫粉逆袭?
版主你都扣帽子啊?什么意思?难道你是鹰粉?
这也算科普,除了堆砌专业资料图片

倒是卖弄看到不少
这贴被锁过么?才看到
如果不出以外,那几个在鹰文为文和侧卫中上窜下跳的几个ID还会在这里出现
PS.貌似F-15一直是个冤大头··14踩完了27踩·······
千万别因为是“新人贴”沉了啊,真理越变越明。
不大懂,只能膜拜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