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暴之门,问一下防御战的工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59:06
近期看了《风暴之门》,在对付只有迫击炮和rpg的车臣武装,俄军在防御的时候,只设了雷区和地面并不坚实的工事。。。问下各位陆版大大,如果俄军挖几条深战壕,会不会坚持时间长一些,,,还有。。。现在对付非正规军防御时,二战时期的战壕还有用吗?现代是靠啥防御呢?近期看了《风暴之门》,在对付只有迫击炮和rpg的车臣武装,俄军在防御的时候,只设了雷区和地面并不坚实的工事。。。问下各位陆版大大,如果俄军挖几条深战壕,会不会坚持时间长一些,,,还有。。。现在对付非正规军防御时,二战时期的战壕还有用吗?现代是靠啥防御呢?
事实上俄军赶到高地没多长时间就开打了,根本没有来得及构筑坚固工事

时间不够 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敌人

最想不通的就是 装甲车冲锋送死 一个敌人都没消灭 自己全灭了 。。。  埋在地里当碉堡也比这有效果
俄军构筑工事的时候有所失误,地雷埋的太近使得车臣武装能接近到手榴弹投掷距离导致俄军被大量杀伤
因为他们没买我们的工兵铲
ttl250 发表于 2013-3-14 20:22
因为他们没买我们的工兵铲
一语道破天机!!
对付这帮子恐怖分子TG的土工作业足够了……还富裕
就全世界所有的陆军来说,TG的土工作业水平全球第一来自: iPhone客户端
要不当年抗了美军那么多炸弹也没有打垮。来自: iPhone客户端
好象那个山头是个石头山,很难挖深的工式,对方的迫击炮都造成的大量的杀伤,而俄军守军没有能攻击迫击炮的武器,也没有重炮支援。
话说我看那片的翻译很是坑爹,我就没看明白为啥在敌人进攻时没有重炮支援。
貌似防守的俄军最大的杀器就是那门高射炮了吧


因为当时轻装仓促上阵没有大型挖掘设备,再说那山上全是砾石单靠工兵铲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构筑有效战壕,所以看到的就是浅壕加碎石块堆砌的简易散兵防御工事。 亮点是俄军的双23mm小口径高炮,如果射击方式能更好保护射手就完美了。

因为当时轻装仓促上阵没有大型挖掘设备,再说那山上全是砾石单靠工兵铲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构筑有效战壕,所以看到的就是浅壕加碎石块堆砌的简易散兵防御工事。 亮点是俄军的双23mm小口径高炮,如果射击方式能更好保护射手就完美了。
俄军构筑工事的时候有所失误,地雷埋的太近使得车臣武装能接近到手榴弹投掷距离导致俄军被大量杀伤
电影中对俄军杀伤最大的是那三门迫击炮
要是从片子中看,俄军的战术失误太多了。后方的榴弹炮群明明可以支援,却只发威了一次;放着匪徒的三门迫击炮在山下随便轰自己。
啃得鸡 发表于 2013-3-14 22:35
话说我看那片的翻译很是坑爹,我就没看明白为啥在敌人进攻时没有重炮支援。
1、当时不知道对手有那么多人(2000+),10倍与守军,后面的主官还不信,要那个中校坚守待援。
2、直升机基地里有内奸,导致后来一架被击落;
3、支援道路被叛军炸毁。
好象那个山头是个石头山,很难挖深的工式,对方的迫击炮都造成的大量的杀伤,而俄军守军没有能攻击迫击炮的 ...
俄军的那几辆步兵战车应该怎样应用呢?感觉他们是在自杀冲锋…
你应该看这个。。。。
《连队消逝在天际》〔俄〕根纳季•特罗舍夫 本书作者在车臣战争期间任俄罗斯北高加索联合集群司令,作为一个经历了两次车臣战争、参加过同达吉斯坦瓦哈比教派战斗的职业军人,抱着将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公布于众的决心,写下了这本以作者日记为内容基础的书。让我们共同在书中回望那个历经炮火洗礼的格罗兹尼吧! 在无名高地上,一个陌生村子附近——乌鲁斯克尔特。这个车臣山村的名字有如一根利刺,时时刺痛着我的心。2000年的残冬,空降兵部队第76普斯科夫师第六空降兵连与数量将近二十倍于己的敌人进行了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 如今,当围绕着六连悲剧的流言和臆测的狂风暴雨似乎已经平息的时候,想必许多人都很想知道,那年冬末春初在不幸的766高地实际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2000年2月,我们给匪军准备了一份不愉快的意外礼物,在他们的后方纵深伊图姆卡列地区空投了一批战术伞兵。这一来便截断了匪军当时通过伊图姆卡列至沙季利的山路补给武器弹药的主要通道,这条路是原全俄各地的数百名“奴隶”在冲锋枪口下被迫为匪徒们修筑的。在高加索的崇山峻岭上组建的中部集群,将那些由于出乎意料而惊惶失措的敌军沿着阿尔贡峡谷往下驱赶,即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边界往北赶向“狼关”方向。再往下便是一马平川了。叛匪头目们明白,在平原上他们企图进行武装抵抗的一切尝试都注定会失败。因此他们便分散为几支队伍。格拉耶夫将他的匪帮带到西南方自己出生的村庄共青村也就不足为奇了。根据侦察报告,哈塔布指挥的阿拉伯雇佣兵和车臣瓦哈比教派分子则往东北,朝达丘博尔佐伊和佐内方向转移。 哈塔布要想在遭到我军部队四面八方钳制的这一地区寻找一个突破口,说轻点也是可能性有限。为了突围到韦杰诺地区(这个阿拉伯黑人在那里有一个遍布各地的山区小基地网),他必须要么沿着沙罗阿尔贡河道,要么沿着其支流阿巴祖尔戈尔河道,向上朝谢利缅陶津运动、沿着又陡又滑的山路转移不仅十分危险,而且很费时间。 然而我们当时却未能估计到,敌军会耗费极大的精力冒险向东突围。各路匪徒终于得以会合。巴萨耶夫、阿尔萨诺夫、巴库耶夫等一批战地指挥官的匪帮和达吉斯坦伊斯兰共同体的一支队伍,都与几支阿拉伯雇佣军“混合”到了一起。后来查明,当时乌鲁斯克尔特地区集中了将近一千五百名训练有素的匪军。 2月28日,根据东线集团军的命令,第104近卫空降兵团的团属战术队接到一个任务:次日14:00前赶赴乌鲁斯克尔特东南四公里处的阵地。该团的一部分兵力则封锁谢利缅陶津居民点地区,阻止敌军从马赫克特、基洛夫——尤尔特、埃利斯坦日、韦杰诺等方向突围。然而匪徒们已慌不择路地一头闯了过来。 首先经受抗冲击强度考验的是以瓦西里耶夫上尉为首的第三连的空降兵们。他们已占领乌鲁斯克尔特以东五公里处的几个制高点。匪徒们一再试图沿着阿巴祖尔戈尔河道冲破该连组成的火力体系突围,结果都未能成功,遭受了相当大的伤亡。这时,第二营的部队一时尚未投入公开的火力还击,只是控制着沙罗阿尔贡河谷上方的几个制高点。 为了防止匪徒潜入沙罗阿尔贡河和阿巴祖尔戈尔河之间的山地,第104团团长命令第6连连长莫洛多夫少校再占领乌鲁斯克尔特近旁的一个制高点(伊斯特科尔德)。由于连长头天刚刚调来,尚未来得及和连里的人认识,只好由第二营营长马尔克•叶夫秋欣率领部队。在类似的作战环境里,真正的军官们都是这样做的。 空降兵们面临着不小的考验。当时需要在有限的数小时内,全副武装踏着冬季光滑的山间小路,完成向指定地点的急行军。除此之外,还要带上新营地所需的沉重装备——帐篷和小铁炉,没有这些东西,冬天在山区根本无法生存。 尽管近卫军战士们紧赶慢赶,结果仍然未能按时抵达伊斯特科尔德。 就为这个原因,我也受到了责难:为什么不用直升机将伞兵们空投到预定的地区?的确,当天的天气条件允许这样做,而且我们的直升机驾驶员也常常能创造奇迹。但是要实现这种操作绝无可能,因为经过空中侦察,在古老的高山森林中根本找不出一块适合空降的场地。 2月29日中午,当第6连的主力还在766高地上时,沃罗比约夫上尉指挥的轻装前进的5人侦察组已经眼看就要抵达伊斯特科尔德高地了。可是他们在山麓发现了敌人的一支先遣巡逻队,据事后查明共有20名雇佣兵。 我军侦察员利用起伏的地形隐蔽地接近敌人,向他们投掷手榴弹、但侦察组因此而暴露了自己,只好朝连队主力急速后撤。好几支敌军队伍尾随他们接踵而来,企图从西侧包抄侦察员们。连长莫洛多夫少校率领部分空降兵前来援救自己人。然而这场遭遇战的实力太过悬殊,因而空降兵们不得不背着伤员返回766高地。 正在这个时候,我们成功地截获了哈塔布与巴萨耶夫的无线电通话。 这时候匪徒们分成数量大致相当的两路人马,分别沿着沙罗阿尔贡河和阿巴祖尔戈尔河前进,从叶夫秋欣所部驻守的766高地的两侧迂回。他们隐蔽地行进,没有命令绝对禁止开枪。但空降兵发现了他们。这160名匪徒一直在追赶后撤的沃罗比约夫和莫洛多夫的小分队。 此时,哈塔布下达了命令,要求以各种火力杀伤尚未来得及掘好掩体的空降兵。一场极其猛烈的火箭炮射击开始了。火力袭击之后,敌人第一次向近卫军战士们提出缴械投降以换取保全性命。然而此时此刻空降兵们没有一个人胆怯,没有畏缩不前,绝不肯屈服于敌人的挑衅。尽管在类似的情况下,严格说来,每个人都可以自己为自己拿主意。在空降兵拒绝投降之后,战斗以更大的力度重新爆发。 嗣后某些对军事一窍不通偏偏又爱轻易下结论的政界精英人士,却连连兴师问罪说:为什么不使用陆军航空兵、炮兵的火力?而且还责怪作战指挥部门“置空降兵们于不顾”,在叶夫秋欣的队伍中连一个炮兵校正手也没有派。我明白这纯属感情用事,不过将心比心,诸如此类的指责也完全可以理解。然而事实所表明的情况却迥然不同。 从2月29日中午到3月1日凌晨,第104团的炮兵们曾将1200发炮弹“倾泻”到766高地所在的区域。一夜之间就发射出900发之多!炮筒上的油漆都烧焦了,后坐缓冲垫破裂并开始流油。形象地说,大炮已经挺不住了,而被团团围困的空降兵们却没有屈服。 炮兵校正手组长、自行火炮营营长维克多•罗曼诺夫大尉当时就在高地上,与叶夫秋欣营长共同校正炮兵团炮手们的火力。炮兵团长亚历山大•托乐斯特克整整一昼夜都和他们保持着通讯联系,将一发发炮弹打到被围困的空降兵指定的地点。罗曼诺夫甚至双腿被迫击炮弹炸断之后,仍然在不停地召唤炮兵火力。 列兵符拉德金眼看着伤员被严寒冻得痛苦不堪,便决定从弃置在高地斜坡的睡袋后面出击。他的这次尝试使他遭到了厄运。步步近逼的匪徒们发现了这位近卫军战士,残酷地拷问他,用枪托打他,打得他周身血肉模糊,失去了知觉。敌人以为他已经死了,便将他扔到雪地里。然而这位备受摧残却英勇不屈的俄罗斯士兵被夜间的严寒冻得清醒过来之后,竟然设法找到了自己的机枪,带着它突破重围返回了自己的驻地。 空降兵部队司令员眼见得伤亡惨重,完全明白整个局势的悲剧性质,为了援救自己被围困的战士,他命令一个空降兵连连夜赶赴战区。空降兵经过山地行军,试图渡过山间的阿巴祖尔戈尔河,却遭遇了伏击,只好在岸边设防固守。在炮兵团的火力掩护下,他们曾数次试图渡河,但全部归于徒劳,每次都被敌军猛烈的火力所阻。全连拼命厮杀,但冲到776高地时已是3月2日早晨了。 军方领导企图为被困的空降兵解围并将伤员从匪军的强大火力和两河之间复杂的山地环境中撤出的军事行动未能奏效。古老的山毛榉密林,占绝对优势的叛匪,战斗整个进展的情况,都使得难于出动直升机。而且通常的作战经验表明,同时使用空军和炮兵是极其危险的,极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因此,对被困人员进行火力支援的重任主要由炮兵们担当。 3月1日6点10分,营长叶夫秋欣最后一次在无线电中呼唤向自己开炮。 事后我们来到这个高地时,不禁大为震惊:百年的山毛榉被炮弹和地雷拦腰斩断,有如被割草机刈过的草茎一般。我军120毫米“诺娜”炮(2C9型自行迫击-榴弹炮)发挥了巨大而宝贵的作用。为夺取这个高地丧命的400名哈塔布匪徒,大部分是被我军的炮弹炸死的。
1.没时间,战斗很快就爆发了
2.天气太冷+地形,就算是泥土那种天气也冻得没法挖了,更别说那里到处都是石头
因为当时轻装仓促上阵没有大型挖掘设备,再说那山上全是砾石单靠工兵铲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构筑有效战壕,所 ...
土鳖都有轻便易携带挖工事的爆炸物,一炸就一个散兵坑,难道俄毛没有?反正那部片是各种想不通……
唐陌刀 发表于 2013-3-14 22:45
因为当时轻装仓促上阵没有大型挖掘设备,再说那山上全是砾石单靠工兵铲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构筑有效战壕,所 ...
可那也没发挥多大作用就给迫击炮端掉了。。。
橡木小镇 发表于 2013-3-15 10:02
你应该看这个。。。。
《连队消逝在天际》〔俄〕根纳季•特罗舍夫 本书作者在车臣战争期间任俄罗斯北 ...
也就是说,在那次战争中。那个空降兵连就回来了那一个人。。。。
钢筋水泥碉堡 发表于 2013-3-15 10:28
土鳖都有轻便易携带挖工事的爆炸物,一炸就一个散兵坑,难道俄毛没有?反正那部片是各种想不通……
估计是导演的事。。。
红色的蜻蜓 发表于 2013-3-15 13:07
也就是说,在那次战争中。那个空降兵连就回来了那一个人。。。。
记得好像好像没几个啊。。。但肯定不是一个人活回来了,记得世界军事专门说过的剩下活的不到两位数
橡木小镇 发表于 2013-3-15 13:18
记得好像好像没几个啊。。。但肯定不是一个人活回来了,记得世界军事专门说过的剩下活的不到两位数
我记得活下来7个
红色的蜻蜓 发表于 2013-3-15 12:56
可那也没发挥多大作用就给迫击炮端掉了。。。
就算是有良好的散兵坑也不能有效防迫击炮啊,除非有坚固的坑道、防炮洞还有交通壕。 楼主给个片子的高清链接吧,很久前看过一个模糊版的。
钢筋水泥碉堡 发表于 2013-3-15 10:28
土鳖都有轻便易携带挖工事的爆炸物,一炸就一个散兵坑,难道俄毛没有?反正那部片是各种想不通……
只是情报有误,再有估计不足加上准备不充分造成的。
在《世界军事》几年前的一篇文章上专门介绍过这次战斗,也说了关于炮兵火力支援的问题。文章里说的和《连队消逝在天际》(〔俄〕根纳季•特罗舍夫)的战场环境都是跟《风暴之门》里的环境不太一样的,说其实在战场周围丛林密布,阵地周围的开阔地带没有影片那么大。炮兵不能很好地进行火力支援最大的原因就是怕一旦火力覆盖,炮弹在落地之前就会先打在树冠上,形成空爆,弹片大面积从空中覆盖地面,会造成敌我无差别级杀伤,毕竟那时候已经短兵相接了!航空兵火力支援的效果有限好像也和此有关。而且文章中,对那个连长设置的前置机枪阵地大加赞扬,认为是一个大亮点。

这篇文章具体是在《世界军事》的那期我记不得了,但确实写的不错的,把《风暴之门》里面一些军事问题结合实际战例说了一下。印象中这次战斗好像有5-6名伞兵获得了俄罗斯英雄称号!!
dengz 发表于 2013-3-15 14:51
在《世界军事》几年前的一篇文章上专门介绍过这次战斗,也说了关于炮兵火力支援的问题。文章里说的和《连队 ...
这期我看过,的的确确真实作战里俄军表现很英勇战术也很合理
这么悬殊的对战,打的很好了,对手们也都是老兵了
cfzhf 发表于 2013-3-15 14:22
我记得活下来7个
大该是吧。。。自己真心记不得了。。。。。。。。{:ya:}

橡木小镇 发表于 2013-3-15 10:02
你应该看这个。。。。
《连队消逝在天际》〔俄〕根纳季•特罗舍夫 本书作者在车臣战争期间任俄罗斯北 ...


一直都不知道是76空降师的,看来王牌部队的战斗力确实不一样

从这里面看到几个问题
第一,俄军的战场侦察很不到位,1500人的营团级别行军,竟然无法察觉,虽然这股匪军是由几股小规模部队汇合而成,但是每个小部队也是几百人的规模,即使是在丛林中,也说不过去吧
第二,从前面可以看出,俄军是将连排级的空降小分队用直升机投到敌人后方,阻断迟滞敌人的后勤和机动,然后用大部队从正面将敌人从山区驱赶到平原,然后聚而歼之,战术没错,空投出去的空降分队同时具备侦查、阻断的作用,既然这样,在集团军指挥部应该有支援这些空降分队的机动兵力,从文中可以看出,确实也派出了一个空降连支援,但是遭到伏击无法完成支援任务,那么问题就来了,766高地是俄军自己选的,为什么选择阵地时没有考虑支援的问题?是认为敌人不会有营团级进攻还是对自己的空降排太有信心了?
第三,在初次作战时,侦查小分队为什么选择接火不是退回,这里面交火原则是什么?如此莽撞的交火是后面俄军遭到打击的直接原因,文中没有交代清楚,到底这次武装侦查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勘察周围敌情,就不应该交火,如果是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去抓俘,那么就应该为接下来的交火有心理准备,支援部队就应该更早到达

将来我们在台湾也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山区+丛林反游击战,直升机无法机降),我们如何应对?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橡木小镇 发表于 2013-3-15 10:02
你应该看这个。。。。
《连队消逝在天际》〔俄〕根纳季•特罗舍夫 本书作者在车臣战争期间任俄罗斯北 ...


一直都不知道是76空降师的,看来王牌部队的战斗力确实不一样

从这里面看到几个问题
第一,俄军的战场侦察很不到位,1500人的营团级别行军,竟然无法察觉,虽然这股匪军是由几股小规模部队汇合而成,但是每个小部队也是几百人的规模,即使是在丛林中,也说不过去吧
第二,从前面可以看出,俄军是将连排级的空降小分队用直升机投到敌人后方,阻断迟滞敌人的后勤和机动,然后用大部队从正面将敌人从山区驱赶到平原,然后聚而歼之,战术没错,空投出去的空降分队同时具备侦查、阻断的作用,既然这样,在集团军指挥部应该有支援这些空降分队的机动兵力,从文中可以看出,确实也派出了一个空降连支援,但是遭到伏击无法完成支援任务,那么问题就来了,766高地是俄军自己选的,为什么选择阵地时没有考虑支援的问题?是认为敌人不会有营团级进攻还是对自己的空降排太有信心了?
第三,在初次作战时,侦查小分队为什么选择接火不是退回,这里面交火原则是什么?如此莽撞的交火是后面俄军遭到打击的直接原因,文中没有交代清楚,到底这次武装侦查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勘察周围敌情,就不应该交火,如果是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去抓俘,那么就应该为接下来的交火有心理准备,支援部队就应该更早到达

将来我们在台湾也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山区+丛林反游击战,直升机无法机降),我们如何应对?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他们的建筑太豆腐渣了,没有发现那堵强是泡沫做的吗
阴影月影 发表于 2013-3-15 19:12
一直都不知道是76空降师的,看来王牌部队的战斗力确实不一样

从这里面看到几个问题
那时候毛子自己都虚成什么样了,打车臣的时候通讯都能被干扰和监听。在山地没有侦查出几百人情有可原。俺记得md在阿富汗直接把自己特种部队扔进了塔利班的包围圈。轰炸南联盟几个月,结果南军地面部队装备人员记得好像保存率在90%以上,当时讽刺给南免费翻了翻地。可见战场单方面透明并没有那么好整。

正是因为开头的错误,错估自己和敌人的力量对比,毛子才能整出这么囧的事情。支援都有吧,要不也不会打出这样的战损比了,那帮防守的毛子基本没多少重武器的。可以说是羊入虎口。记得还有篇回忆录我给你找找吧。看看能不能找到。
侦查分队能判明的情况本来就不多,更有可能是判断错误想占便宜结果捅了了马蜂窝。。
至于打WW自己普通军迷就不敢多说什么了。我记得咱们南边有专门的山地部队吧。。还有对WW的抵抗意志不报多大希望。必定WW自己也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啊,俺土鳖的说法WW也算同胞,WW也知道土鳖不会赶尽杀绝啊。不过为了减少伤亡,碰到丛林和城市战最好用中子弹开路吧。。。{:wu:}
阴影月影 发表于 2013-3-15 19:12
一直都不知道是76空降师的,看来王牌部队的战斗力确实不一样

从这里面看到几个问题
东西找到给你发下吧。。。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第76普斯科夫空降师104团第6连的官兵们,在叛军突围的必经之地——776高地上与敌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殊死搏斗……

叛军开始向776高地山脚下侦察兵所在的位置发起冲击。作为尖兵之一走在最前面的侦察排排长瓦拉别耶夫上尉突然发现了叛军,身手不凡的侦察兵立即开火扫射。此时双方都惊异地发现他们彼此相距仅有10米!叛军的前卫尖兵被瞬间撂倒后,紧接着又涌上来十几名叛军,侦察兵这才发现后面还有如同长龙的叛军大部队,随即带着伤员撤回了6连主力部队所在的位置。此时已听到枪声的营长临时决定放弃向其他高地挺进,全力向776高地靠拢,并命令6连要像钉子一样死死嵌入密林覆盖的776高地,不让一个叛军从这里逃脱。


就在第104团指挥部举棋不定的时候,3月2日早上6点10分,团指挥部和营长叶夫秋欣中校的联系中断,他被叛军狙击手的子弹命中了头部。就在叛军冲击前沿指挥部的同时,随着一声巨响,最后一个炸药包被引爆,“白色天使”和指挥部一起飞上了天。失去和6连的联系后,团指挥部下令火力覆盖776高地,排山倒海般的炮兵火力将776高地炸成了一片火海……




幸存者的记忆




  3月2日早上,第1连的官兵终于赶到了705高地,此时阵地上一片死寂。惨烈的战场令官兵们震惊不已。炮弹和地雷爆炸的碎片散落在阵地各处,阵地上6连士兵和车臣叛军的尸体混杂在一起。有些伞兵最后还保持着战斗姿势,眼中充满了摄人魂魄的杀气。叛军散落在各处的尸体有400多具,阵地上则有13名俄军军官和73名士兵的遗体。

6连上士萨沙在指挥官的命令下跳下悬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他之后,士兵阿列克谢伊也跳下了悬崖,大约50名叛军在悬崖边用机枪向他们跳崖的方向扫射了近半个小时。他们两人掉下悬崖后都负了重伤,直到枪声停止后才爬出了战场。

阿列克谢伊后来回忆道:当时阵地上只剩下5个人:营长叶夫秋欣中校、副营长阿列克少校、炮兵校正军官维克多大尉、上士萨沙和我。当营长和副营长牺牲后,我和萨沙扶着维克多大尉,他的双腿已经中弹了。就在敌人快冲了上来的时候,他对我和萨沙喊道:“快跑!往悬崖下跳!……”,就在敌人距我们还有三米的时候我们跳下了悬崖……




 6连幸存者上士萨沙回忆道: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敌人对我们的包围圈也越来越小。敌人的狙击手也非常内行,他们知道怎样才能不被我们发现。很多次敌人冲到了我们阵地前,他们狰狞的狂笑、谩骂、劝降,令我感到不寒而栗。3月1日当我在搬运战友尸体时,身边一枚迫击炮弹突然爆炸了,弹片击中了我的膝盖。这时敌人又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营长命令我们向高地后撤。我最好的朋友考斯佳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将我从即将陷落的阵地上拉了出来,但是后撤没多久考斯佳便牺牲在了阵地上。战场上6连所有的战友都竭尽全力帮助受伤的战友。

当我正准备开枪自杀时,先前营长呼叫的炮火覆盖已落了下来,炮弹不断在我身边爆炸,让我又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和对敌人的愤怒!我拿起弹药所剩不多的步枪又开始向敌人射击。不一会儿我又停了下来,因为我只剩下6发子弹了,这时坐在一旁不停地向弹夹里压子弹的维克多大尉冲我大喊:“必须有人活下来去报告这里都发生了什么!小伙子你赶紧走!我来掩护你!”。维克多大尉才27岁,后来我在莫斯科见到了他的妻子和女儿,他们都是很好的人……

 阵地的夜晚非常寒冷,地面也很阴冷潮湿,但是战场上最危险的却是浓重的大雾,使阵地上的能见度太低,一米距离以外的东西都看不清。阵地上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最后只剩下我和士兵阿列克谢伊以及维克多大尉。这时敌人距离我们只有三米了,当时我目睹了敌人令人发指的凶残,这使我放弃了被俘虏的念头,我心里明白战死也比当俘虏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迟来的荣誉 




  第104团2营6连阵亡的名单后来被送到了空降兵司令沙布卡上将的办公桌上,战场上无论多么细小的情况他都要国防部部长谢尔盖耶夫报告。当他向国防部部长报告了6连在776高地惨烈的战斗情况后,得到的是这样的指示:“在得到我的命令前,任何有关776高地战斗的情况都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就在几天前的2月29日,谢尔盖耶夫元帅向总统普京报告战况时还在讲: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车臣叛军在联邦军队的阵地上遭到致命的打击,很快就能彻底全歼车臣叛军,夺取最终的胜利。但是776高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却和元帅报告的内容毫不相干,或许某种程度上他下令对776高地发生的一切保持缄默是对自己的汗颜。3月5日,只有特罗辛夫将军才敢讲一部分真话,他向总统报告:76师104团6连遭遇了车臣叛军的正面进攻并坚守了阵地,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

就在几天前的2月29日,谢尔盖耶夫元帅向总统普京报告战况时还在讲: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车臣叛军在联邦军队的阵地上遭到致命的打击,很快就能彻底全歼车臣叛军,夺取最终的胜利。但是776高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却和元帅报告的内容毫不相干,或许某种程度上他下令对776高地发生的一切保持缄默是对自己的汗颜。3月5日,只有特罗辛夫将军才敢讲一部分真话,他向总统报告:76师104团6连遭遇了车臣叛军的正面进攻并坚守了阵地,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
















炼狱般的血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月29日下午,大战即将打响。叛军在发动进攻前,其野战司令部指挥官伊德里斯和阿布·瓦利德特意通过无线电向叶夫秋欣营长喊话:“我们在这里的兵力是你们的十倍,指挥官,不要让你的人白白地用生命去冒险了!要知道夜晚密林的大雾中谁也看不到谁……”。至于叶夫秋欣的回答,恐怕所有人都能猜到……

对话刚刚结束,叛军便使用迫击炮和掷弹筒开始向6连阵地猛烈轰击,到了午夜时分,战斗达到了白热化,但是6连面对超过自己20倍的敌人并没有动摇。后来叛军又发动了大规模袭击,某些地段敌人已经冲到了可以投掷手榴弹的距离,有些阵地上甚至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776高地上的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由于6连徒步强行军时没有携带重火力,只能依靠轻武器和掷弹筒向叛军射击。从2月29日到3月1日早上,唯一能给6连提供支援的就是团属自行火炮营的火炮。与侦察排同行的火炮校正军官维克多大尉总计引导炮兵营向前沿阵地发射了1200发炮弹。虽然营长叶夫秋欣中校向后方呼叫了航空兵火力支援,但浓重的大雾和遮天蔽日的树木,加上异常惨烈的战斗,以及双方的胶着状态,使得俄军的武装直升机在飞临阵地后,总是怕误伤友军而只能无功而返。




占据着兵力优势的叛军逐渐对据守776高地的第6连完成了包围,6连完全陷入了孤军奋战的险境。6连侧翼阿尔古河对岸第104团的兄弟连队,曾多次企图强渡阿尔古河前来增援,但由于叛军牢牢封锁着河面,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仍然无法渡过河,直到3月2日早上才赶往776高地。

叛军从2月29日下午开始对776高地发起强攻,直到3月1日凌晨3点到5点钟才逐渐停顿下来,但是叛军的迫击炮和狙击手却并未停止攻击。利用战斗间隙,营长叶夫秋欣中校向团长汇报了当前的战况,同样焦急的团长不但牵挂着6连的安危,也牵挂着自己儿子的生死,但此时他除了命令6连官兵继续战斗,等待后援外,再也想不出其它良策了。

随后几个小时的战况越来越恶化,6连官兵的弹药也快要告罄,面对敌人连续不断的进攻,这可是致命的。营长叶夫秋欣中校情急之下,通过无线电向他的营副营长阿列克少校求救,此时副营长正率领一个排共计15名士兵在距776高地不到2公里外作战。阿列克少校得知6连的处境之后,立即率领15名士兵开始向776高地靠拢。2个小时后,阿列克少校冒着叛军疯狂的火力压制,竟然带着几个战士奇迹般地冲上了776高地。一时间,6连的阵地沸腾了,虽然兄弟部队只有14名战友赶来救援,但是他们在心理上的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他们很清楚地意识到6连没有被放弃也没有被抛弃……他们要坚持战斗下去!







下午5点,叛军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这时叛军使出了他们的杀手锏——“白色天使”敢死队。两个营的“白色天使”敢死队将776高地彻底包围起来。狗急跳墙的叛军敢死队拼命进攻,也将部署在阵地前方未及撤回的侦察排分割包围了。团侦察排此时弹药已经告罄,幸存的士兵们在阵地上一边和叛军展开厮杀,一边在阵亡的战友身上收集剩余的弹药。侦察兵们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们拿起所有能够战斗的东西和叛军进行搏斗,枪械、伞兵刀、石块甚至牙齿都成了战斗的武器。枪械此时已经不能用来射击,侦察兵们便挥舞着枪械冲向“白色天使”,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白色天使”的衣襟、染红皑皑的积雪。侦察排排长、第104团团长的爱子阿列克谢伊·瓦拉别耶夫上尉虽已在地雷爆炸中被弹片击中双腿,但他拒绝撤出前沿阵地,仍留在火线指挥战斗。在随后的战斗中他的腹部和胸部分别中弹,仍凭着惊人的毅力进行反击,在最后时刻将叛军情报侦察部门的首脑、叛军指挥官哈塔卜的朋友伊德里斯准确地击毙,造成叛军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了指挥。

 3月1日深夜,侦察排所在的705高地传出了凄厉悲壮的呼喊声,营长叶夫秋欣中校清醒地意识到6连的全军覆灭已在顷刻之间。此时,不时有空降兵和叛军同归于尽坠入峡谷。营长叶夫秋欣中校平静地将目光转向火炮校正军官维克多大尉,维克多大尉这时已浑身伤痕累累地躺在前沿指挥部的地面上,他的腿部中弹后自己又用止血带缠绕着。叶夫秋欣中校向他低沉而坚定地说道:“来吧,呼叫火力覆盖我们吧!”。维克多大尉此时已快失去了意识,他挣扎着拿起无线电话机向团炮兵连报告了自己的方位,要求提供最后的火力覆盖。











目标:776高地!




  2002年初,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后不久,俄军主力在萨托伊地区成功地击溃了车臣叛军主力。2月9日,叛军退路被俄军切断,俄空军使用重达半吨重的航空炸弹对叛军展开猛烈轰炸。22日,连连失利的叛军决定兵分两路跳出俄军包围圈,一路直奔西北方向的共青团村;另一路取道东北方向直奔乌鲁斯—克尔特山区。













坐在废墟上的车臣匪徒狙击手







  2月26日,在得知叛军的这一动向后,俄东集团军司令部命令第76空降师第104契尔赫斯基伞兵团立即向乌鲁斯—克尔特山东南方的705.6、626、787三个高地挺进,阻击溃逃叛军。2月27日早上,第104团自行火炮营、团侦察排、团先遣指挥部以及警卫部队重新部署到了马科赫特地区对面。该团指挥官是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弗拉基米尔·瓦拉别耶夫。俄军此前获知车臣叛军计划向东北方向的韦杰斯基地区突围,此前他们曾经征调7000人在那里修建了秘密基地网络,拥有充足的补给和坚固的掩体工事。叛军企图利用这一基地向邻近的达吉斯坦渗透,以便挟持大量人质作为和联邦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迫使政府再像第一次车臣战争那样达成妥协。

此时,联邦司令部正忙着向国内媒体宣传萨托伊会战的重大意义,声称此次会战将标志着车臣叛军被彻底歼灭;战地司令官特洛谢夫甚至放言:最终歼灭车臣叛军的战役将在两到三周打响。然而,真实的战况并没有司令部宣扬的那么乐观,叛军没有像俄军司令部设想的那样行动,而是兵分两路开始逃窜。




弗拉基米尔团长奉命率领104伞兵团扼守车臣叛军的必经之路。叛军起初试图强行突击乌鲁斯—克尔特山东部5公里处的山脉,但在104团所属第3连凭借周密的部署和密集的封锁火力,迫使遭受巨大损失的叛军最终放弃了对该阵地的突击。受挫后的叛军在侦察了附近的地形后,又选择了乌鲁斯—克尔特山区附近一条200米宽的峡谷作为突破路线,峡谷边的一块高地可以俯瞰整个峡谷,这就是776高地。俄军指挥官也意识到了这块高地重要的战略意义。
27日傍晚,第104团第2营奉命赶到团先遣指挥部,团长命令2营营长叶夫秋欣中校立即着手组建阻击部队,并且将自己的爱子阿列克谢伊·瓦拉别耶夫上尉率领的团侦察排分配给他调遣。此前俄军直升机曾对预定目标进行了空中侦察,但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根本不找到适合机降的空地。

俄军步兵分队作战相当坚决,快速突入敌人盘踞的中心地带




  第二天晚上,天气骤变,暴风雪席卷了这一地区,一些地方的积雪甚至深达半米,接着又是大雾迷漫。这意味着俄军即便徒步前往预定高地,也要面临巨大的困难,但是军情火急,时不我待。29日凌晨,叶夫秋欣中校和6连连长莫洛多夫少校率领6连主力、团侦察排等总计90名官兵组成的阻击部队,开始徒步向776高地挺进。士兵们携带着战斗卧具、枪械和弹药、火箭发射筒、帐篷和取暖用的火炉(山区的严冬之夜没有火炉很难生存)、电台等(其他重武器全部留在了基地),在崎岖的山路上强行军。弗拉基米尔团长原来预计,90人的团队延绵5到6公里,每小时行进将不超过1公里,但是士兵们的表现远远超出了团长的意料,他们仅用几个小时便急行15公里赶到了776高地。然而,已疲惫不堪的战士们还没来得及休整,便投入了战斗……




10米开外的遭遇战



此时,在静谧的密林中叛军也正兵分两路,沿着萨拉阿尔古河和阿巴尔高河向776高地进发。向前推进的叛军在前方部署了一支30人的侦察部队,后面紧跟着50名士兵负责掩护,兵分两路的先头部队在人数上占据了优势。同时也在向前推进的人俄军侦察排官兵最先发现了大股叛军,但他们并没有盲目开火,随行的火力校正军官维克多大尉立即通过无线电向自行火炮营通报了叛军位置,顷刻间炮兵营的火炮开始“发言”,几次密集的齐射就将这股叛军大部歼灭。此时侦察兵并没有和敌人接火,也没有被敌人发现,而是继续前进。




  不幸的是,快到中午时分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误伤事件。侦察排的一名战士无意中触发了侦察兵预先埋设在部队周边警戒用的地雷,爆炸产生的碎片击中了侦察排副排长谢尔盖的小腿。意外的爆炸让敌人发现了侦察排所在的位置。听到侦察排方向传来的爆炸声和枪声,6连连长莫洛多夫少校立即带领一支小分队前来接应,但此时他已被叛军的狙击手牢牢盯住。一声枪响之后,莫洛多夫少校颈部中弹倒在了血泊中。侦察排排长瓦拉别耶夫上尉通过无线电向营长报告了已和敌人接火的情况,但此时叛军狙击手还没有“动窝”,无法救援中弹的莫洛多夫少校,这位连长终因失血过多成为776高地阻击战中俄军第一个阵亡者。











  天微微亮的时候,第6连经过强行军赶到了预定地点776高地,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在这条不到200米的防线上,他们将要和2000多名叛军展开殊死搏斗(后监听叛军无线电通信后得知)。当时营长命令776高地留守一个排的兵力布雷和构筑工事,侦察排和其他3个排的兵力继续向前推进。











阴影月影 发表于 2013-3-15 19:12
一直都不知道是76空降师的,看来王牌部队的战斗力确实不一样

从这里面看到几个问题
复制了下要审核,给你个链接自己看吧http://bbs.tiexue.net/post_4525681_1.html  [:a15:]
唐陌刀 发表于 2013-3-15 14:31
就算是有良好的散兵坑也不能有效防迫击炮啊,除非有坚固的坑道、防炮洞还有交通壕。 楼主给个片子的高清链 ...
这是从ipv6上下的。。外网没链接。。。不好意思。。。。
橡木小镇 发表于 2013-3-15 13:18
记得好像好像没几个啊。。。但肯定不是一个人活回来了,记得世界军事专门说过的剩下活的不到两位数
打成那样。。。太惨了。。。
1、当时不知道对手有那么多人(2000+),10倍与守军,后面的主官还不信,要那个中校坚守待援。
2、直升机 ...
第一'和第二不对。
是由于基地有内奸'导致直升机出去侦查才发现50名左右恐怖分子,其他的都躲起来了。
造成侦查得到的信息错误'才使得上级没有即使派援兵,或者撤退。
就算是有良好的散兵坑也不能有效防迫击炮啊,除非有坚固的坑道、防炮洞还有交通壕。 楼主给个片子的高清链 ...
土豆三有比较清楚的,而且有人重新翻译了'这个比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