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数年前大摩故意将有毒资产卖给中国建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51:40
美媒:数年前大摩故意将有毒资产卖给中国建行

2013年01月28日 13:35  来源:凤凰财经


凤凰财经讯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数年前,摩根士丹利在明知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麻烦的情况下,将部分有毒资产卖给了中国建设银行[4.79 2.13% 资金 研报]。台湾中华开发工业银行最近在纽约起诉摩根士丹利,这家银行也参与了那份建行的交易。

以下是文章全文:

2007年3月16日,正在着手处理一项有毒资产的摩根士丹利员工,讨论过该怎么给它取个名字。团队成员们的提议有:“次贷崩盘”、“杀手”、“核弹屠杀”和“泰森的重拳”,其中还有一个名字将它直截了当地比作一袋粪便。后来,这些有毒资产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崩溃。

再后来,他们用真名称呼该项有毒资产,还把它卖给了中国建设银行。

我们永远都不能完全了解,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几年里,行为不端的银行从业者都做了什么。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一直未能对犯有重大过错的人追究责任。

我们仅有的进展,就只有那些民事诉讼,而且这些诉讼案还要足够幸运,能够跨越极大障碍搜集到文件。台湾的中华开发工业银行在位于曼哈顿的纽约州最高法院起诉了摩根士丹利,这个案件就跨越了上述障碍。这家台湾银行也参加了那份中国建设银行的交易。

案件的结果极富爆炸性。数百页摩根士丹利的内部文件被公之于众,这些文件能让外界更好地了解,银行从业者在房地产泡沫最严重时已经知道了哪些情况,以及在私下获悉这些情况后都做了什么。

这宗案件涉及2006年上半年创立的名为“Stack 2006-1”的担保债务凭证(简称CDO),这一批次价值5亿美元。CDO是以住房贷款作为抵押的债券集合,它是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

然而文档中所显示的行为模式,却比这一笔交易更加严重:该银行中各个部门的人都明白,美国的住房市场遇到了麻烦。他们利用了对这些情况的了解,炮制出证券产品,又对这些债券进行买跌,之后还将大量的垃圾投资产品大量出售给不加怀疑的买家。

在摩根士丹利看来,情节并不是原告人所说的那样。该行正在进行辩护,声称买主都是精明老练的客户,应当已经知道次贷市场当时的状况了。虽然措辞含糊,但CDO产品的文档中透露,摩根士丹利可能会赌这些债券会下跌,这种投资策略称为“做空”。摩根士丹利并不挑选包含在交易里的资产(尽管它能够排除任一项资产),而且针对交易资产的任何做空行为,都会是规模更大的买卖行为的一部分,其中既有做空也有做多。的确,除了做空之外,摩根士丹利也持有相当数量的Stack产品。

至于粗俗的命名大赛,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声明中说,“尽管所指的电子邮件中包含不适当的语言,反映出了拙劣的幽默感,但这些电子邮件是摩根士丹利负责记录交易的员工撰写的。其职责并非评估市场状况或所讨论交易的信用状况,他们也并没有相应的技能。”

上面提到的许多名字是摩根士丹利的律师菲利普-布鲁姆伯格编写的,现在他的雇主却说他能力不足。

同一天早上,另一名摩根士丹利员工发出了一份电子邮件,称这笔交易应当称为“枪手”(Hitman)。这封邮件的意图可能是让讨论收敛一点,因为“枪手”正是他的老板乔纳森-霍洛维茨的绰号,后者曾参与领导该行负责管理以住房贷款担保的CDO的部门。霍洛维茨说,“我喜欢。”

霍洛维茨现在供职于摩根大通。布鲁姆伯格和霍洛维茨都通过各自银行的代表,称拒绝发表评论。

2006年2月,摩根士丹利开始整合Stack CDO产品。根据一份内部演示文稿,Stack“代表着摩根士丹利一项很有吸引力的业务”。

为什么呢?除了服务费之外,另一行要点中写道,“能以高达3.25亿美元的信贷资金用于做空CDO”。也就是说,摩根士丹利在将资产通过Stack CDO出售的同时,还打算在这些资产担保的债券下跌时获利,它也的确这么做了。这家银行投入了1.7亿美元做空Stack,尽管它还在销售这一产品。

到头来,担保这笔交易的5亿美元资产中,有4.15亿美元的资产变得一钱不值。

Robbins Geller事务所律师杰森-C-戴维斯说,“尽管华尔街有毒的次贷产品,让全世界投资者和纳税人一直喘不过气来,但直到今天都没有任何一个华尔街大银行的高管,因为涉及这些产品的舞弊行为而被追究责任。”他现在是这起诉讼中原告人的代理律师。戴维斯还说,“这些人一般都是无法触及的,但审理这起案件的法院责令摩根士丹利交出对他们非常不利的证据,对此我们很欣慰。这样一来,陪审团就能看清,所谓的‘比AAA评级还可靠’的高品质产品的槽糕本质,而摩根士丹利又就此知道多少。”

为什么摩根士丹利非要做空这些产品呢?难道该行的交易员通过仔细分析公开数据,评估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进而得出了一套出色的理论?这些文件中显示出了更让人不安的问题:银行职员从几步之遥的同事那里得知,房地产市场已经病入膏肓。

那些同事的职责是,对该行打算买来为债券充当担保的抵押贷款,进行私下评估,或者接收这些评估的结果。而银行职员的消息就是从这个环节得到的。公众是接触不到这些报告的,而要想买卖由此类抵押支撑的债券,这些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在2005年10月21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一名摩根士丹利的员工警告一名银行职员,摩根士丹利从放贷企业那里购买的抵押贷款存在问题。他写道,“真正的问题是,那些贷款申请根本不合理。”他举例说,“一个贷款人在一家不知名的公司当运营经理,月薪1.2万美元。经过我自己的调查发现,那家公司是个塔罗牌算命屋。事实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中有很多类似的申请,我们要把这些问题与这样的现实相结合。”

在2006年3月17日的另一封电子邮件中,另一名摩根士丹利的员工写道“评估质量正在降低,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两名收到这些邮件的银行职员,加入了以霍华德-胡布勒为首的一个内部对冲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06年4月,也就是收到邮件的第二个月。正如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在《大空头》(The Big Short)一书中所描述的,胡布勒毫无顾忌地代表摩根士丹利做空次贷市场。摩根士丹利的首席财务官在2007年末也承认了这一事实。胡布勒的团队应当与摩根士丹利的其他部门相隔离,然而,据一名了解此事的人士透露,上述两名银行职员仍然一直会收到有关基础市场的类似信息。

摩根士丹利的一位发言人说,这二人从来没有收到过重大的非公开信息。

我看不出,关于次贷市场即将崩溃的的私下评估,怎么会无足轻重。

摩根士丹利的另外一条主要辩词是,它也想不到自己卖到台湾的投资产品会这么糟糕,因为在投资次贷担保的债券时,它也亏损了。摩根士丹利的发言人是这么说的,“这桩交易,必须要放在摩根士丹利2007年资产发生重大减记的大背景下来看。证券披露文件显示,当时公司蒙受了与其他次贷CDO头寸相关的巨额亏损。”

这是花旗集团、美银美林、贝尔斯登等大银行为了替自己洗脱责任时常用的说辞。

可是,亏损就能洗清原罪吗?

确实,胡布勒押注时的方式,被证明是极具灾难性的。作为一系列复杂交易的构成部分,他选择做空中层次贷CDO产品。他买进了本以为安全的顶级产品。顶级产品的收益,冲抵了做空中层产品的成本。然而,当市场崩盘时,本以为安全性高于AAA级,因而被称作“超高级”的顶级产品,也没能实现保值。它们让胡布勒和摩根士丹利损失了数十亿美元计的资金。胡布勒没有回应发表评论的要求。

所以,摩根士丹利蒙受了巨大的亏损。

不过,我们再来看看文件中显示的大背景。

2005年秋天,摩根士丹利的员工分享了非公开的评估,内容是为什么说次贷市场危如累卵。

2006年2月,摩根士丹利开始推出部分Stack债券,部分目的是日后可以做空。

2006年4月,摩根士丹利建立了内部的对冲基金,该基金由胡布勒负责,他随后做空了次贷市场。一些参与内部对冲基金的交易人员帮助推出了Stack和其他类似的产品,至少有两名对冲基金的员工在当时能够接触到内部的尽职调查报告。

据了解此事的人士透露,胡布勒的团队在Stack并没有投资头寸。不过,看起来几乎毋庸置疑的是,这家银行似乎预见到了未来会发生什么,于是设法做空应对次贷市场的崩盘。

最后,到2007年初,摩根士丹利似乎意识到了次贷市场的情况比自己预期的还要糟糕。甚至其名下那些理应安全的CDO产品,包括Stack产品,也面临亏损。于是摩根士丹利的银行业者开始踏遍全球,把以上投资产品冠上安全稳健的名头进行兜售,暗地里,其员工却对这些产品大加嘲讽。

对于总体上是否从Stack的投资中赚到了钱,摩根士丹利拒绝置评。不过,对于这家银行来说,Stack到头来似乎很划算。通过Stack,摩根士丹利设法把一个烫手的山芋甩给了那家台湾银行。

不幸的是,摩根士丹利的CDO产品太多了,烫手山芋也太多了,根本无法在全球找到足够多的冤大头,买下所有的烫手山芋。

所以,当真正的崩溃来临时,摩根士丹利遭受了数十亿美元的亏损。

这可不像是无罪辩解的理由。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qcj/20130128/7612384.shtml
.美媒:数年前大摩故意将有毒资产卖给中国建行

2013年01月28日 13:35  来源:凤凰财经


凤凰财经讯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数年前,摩根士丹利在明知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麻烦的情况下,将部分有毒资产卖给了中国建设银行[4.79 2.13% 资金 研报]。台湾中华开发工业银行最近在纽约起诉摩根士丹利,这家银行也参与了那份建行的交易。

以下是文章全文:

2007年3月16日,正在着手处理一项有毒资产的摩根士丹利员工,讨论过该怎么给它取个名字。团队成员们的提议有:“次贷崩盘”、“杀手”、“核弹屠杀”和“泰森的重拳”,其中还有一个名字将它直截了当地比作一袋粪便。后来,这些有毒资产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崩溃。

再后来,他们用真名称呼该项有毒资产,还把它卖给了中国建设银行。

我们永远都不能完全了解,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几年里,行为不端的银行从业者都做了什么。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一直未能对犯有重大过错的人追究责任。

我们仅有的进展,就只有那些民事诉讼,而且这些诉讼案还要足够幸运,能够跨越极大障碍搜集到文件。台湾的中华开发工业银行在位于曼哈顿的纽约州最高法院起诉了摩根士丹利,这个案件就跨越了上述障碍。这家台湾银行也参加了那份中国建设银行的交易。

案件的结果极富爆炸性。数百页摩根士丹利的内部文件被公之于众,这些文件能让外界更好地了解,银行从业者在房地产泡沫最严重时已经知道了哪些情况,以及在私下获悉这些情况后都做了什么。

这宗案件涉及2006年上半年创立的名为“Stack 2006-1”的担保债务凭证(简称CDO),这一批次价值5亿美元。CDO是以住房贷款作为抵押的债券集合,它是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

然而文档中所显示的行为模式,却比这一笔交易更加严重:该银行中各个部门的人都明白,美国的住房市场遇到了麻烦。他们利用了对这些情况的了解,炮制出证券产品,又对这些债券进行买跌,之后还将大量的垃圾投资产品大量出售给不加怀疑的买家。

在摩根士丹利看来,情节并不是原告人所说的那样。该行正在进行辩护,声称买主都是精明老练的客户,应当已经知道次贷市场当时的状况了。虽然措辞含糊,但CDO产品的文档中透露,摩根士丹利可能会赌这些债券会下跌,这种投资策略称为“做空”。摩根士丹利并不挑选包含在交易里的资产(尽管它能够排除任一项资产),而且针对交易资产的任何做空行为,都会是规模更大的买卖行为的一部分,其中既有做空也有做多。的确,除了做空之外,摩根士丹利也持有相当数量的Stack产品。

至于粗俗的命名大赛,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声明中说,“尽管所指的电子邮件中包含不适当的语言,反映出了拙劣的幽默感,但这些电子邮件是摩根士丹利负责记录交易的员工撰写的。其职责并非评估市场状况或所讨论交易的信用状况,他们也并没有相应的技能。”

上面提到的许多名字是摩根士丹利的律师菲利普-布鲁姆伯格编写的,现在他的雇主却说他能力不足。

同一天早上,另一名摩根士丹利员工发出了一份电子邮件,称这笔交易应当称为“枪手”(Hitman)。这封邮件的意图可能是让讨论收敛一点,因为“枪手”正是他的老板乔纳森-霍洛维茨的绰号,后者曾参与领导该行负责管理以住房贷款担保的CDO的部门。霍洛维茨说,“我喜欢。”

霍洛维茨现在供职于摩根大通。布鲁姆伯格和霍洛维茨都通过各自银行的代表,称拒绝发表评论。

2006年2月,摩根士丹利开始整合Stack CDO产品。根据一份内部演示文稿,Stack“代表着摩根士丹利一项很有吸引力的业务”。

为什么呢?除了服务费之外,另一行要点中写道,“能以高达3.25亿美元的信贷资金用于做空CDO”。也就是说,摩根士丹利在将资产通过Stack CDO出售的同时,还打算在这些资产担保的债券下跌时获利,它也的确这么做了。这家银行投入了1.7亿美元做空Stack,尽管它还在销售这一产品。

到头来,担保这笔交易的5亿美元资产中,有4.15亿美元的资产变得一钱不值。

Robbins Geller事务所律师杰森-C-戴维斯说,“尽管华尔街有毒的次贷产品,让全世界投资者和纳税人一直喘不过气来,但直到今天都没有任何一个华尔街大银行的高管,因为涉及这些产品的舞弊行为而被追究责任。”他现在是这起诉讼中原告人的代理律师。戴维斯还说,“这些人一般都是无法触及的,但审理这起案件的法院责令摩根士丹利交出对他们非常不利的证据,对此我们很欣慰。这样一来,陪审团就能看清,所谓的‘比AAA评级还可靠’的高品质产品的槽糕本质,而摩根士丹利又就此知道多少。”

为什么摩根士丹利非要做空这些产品呢?难道该行的交易员通过仔细分析公开数据,评估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进而得出了一套出色的理论?这些文件中显示出了更让人不安的问题:银行职员从几步之遥的同事那里得知,房地产市场已经病入膏肓。

那些同事的职责是,对该行打算买来为债券充当担保的抵押贷款,进行私下评估,或者接收这些评估的结果。而银行职员的消息就是从这个环节得到的。公众是接触不到这些报告的,而要想买卖由此类抵押支撑的债券,这些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在2005年10月21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一名摩根士丹利的员工警告一名银行职员,摩根士丹利从放贷企业那里购买的抵押贷款存在问题。他写道,“真正的问题是,那些贷款申请根本不合理。”他举例说,“一个贷款人在一家不知名的公司当运营经理,月薪1.2万美元。经过我自己的调查发现,那家公司是个塔罗牌算命屋。事实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中有很多类似的申请,我们要把这些问题与这样的现实相结合。”

在2006年3月17日的另一封电子邮件中,另一名摩根士丹利的员工写道“评估质量正在降低,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两名收到这些邮件的银行职员,加入了以霍华德-胡布勒为首的一个内部对冲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06年4月,也就是收到邮件的第二个月。正如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在《大空头》(The Big Short)一书中所描述的,胡布勒毫无顾忌地代表摩根士丹利做空次贷市场。摩根士丹利的首席财务官在2007年末也承认了这一事实。胡布勒的团队应当与摩根士丹利的其他部门相隔离,然而,据一名了解此事的人士透露,上述两名银行职员仍然一直会收到有关基础市场的类似信息。

摩根士丹利的一位发言人说,这二人从来没有收到过重大的非公开信息。

我看不出,关于次贷市场即将崩溃的的私下评估,怎么会无足轻重。

摩根士丹利的另外一条主要辩词是,它也想不到自己卖到台湾的投资产品会这么糟糕,因为在投资次贷担保的债券时,它也亏损了。摩根士丹利的发言人是这么说的,“这桩交易,必须要放在摩根士丹利2007年资产发生重大减记的大背景下来看。证券披露文件显示,当时公司蒙受了与其他次贷CDO头寸相关的巨额亏损。”

这是花旗集团、美银美林、贝尔斯登等大银行为了替自己洗脱责任时常用的说辞。

可是,亏损就能洗清原罪吗?

确实,胡布勒押注时的方式,被证明是极具灾难性的。作为一系列复杂交易的构成部分,他选择做空中层次贷CDO产品。他买进了本以为安全的顶级产品。顶级产品的收益,冲抵了做空中层产品的成本。然而,当市场崩盘时,本以为安全性高于AAA级,因而被称作“超高级”的顶级产品,也没能实现保值。它们让胡布勒和摩根士丹利损失了数十亿美元计的资金。胡布勒没有回应发表评论的要求。

所以,摩根士丹利蒙受了巨大的亏损。

不过,我们再来看看文件中显示的大背景。

2005年秋天,摩根士丹利的员工分享了非公开的评估,内容是为什么说次贷市场危如累卵。

2006年2月,摩根士丹利开始推出部分Stack债券,部分目的是日后可以做空。

2006年4月,摩根士丹利建立了内部的对冲基金,该基金由胡布勒负责,他随后做空了次贷市场。一些参与内部对冲基金的交易人员帮助推出了Stack和其他类似的产品,至少有两名对冲基金的员工在当时能够接触到内部的尽职调查报告。

据了解此事的人士透露,胡布勒的团队在Stack并没有投资头寸。不过,看起来几乎毋庸置疑的是,这家银行似乎预见到了未来会发生什么,于是设法做空应对次贷市场的崩盘。

最后,到2007年初,摩根士丹利似乎意识到了次贷市场的情况比自己预期的还要糟糕。甚至其名下那些理应安全的CDO产品,包括Stack产品,也面临亏损。于是摩根士丹利的银行业者开始踏遍全球,把以上投资产品冠上安全稳健的名头进行兜售,暗地里,其员工却对这些产品大加嘲讽。

对于总体上是否从Stack的投资中赚到了钱,摩根士丹利拒绝置评。不过,对于这家银行来说,Stack到头来似乎很划算。通过Stack,摩根士丹利设法把一个烫手的山芋甩给了那家台湾银行。

不幸的是,摩根士丹利的CDO产品太多了,烫手山芋也太多了,根本无法在全球找到足够多的冤大头,买下所有的烫手山芋。

所以,当真正的崩溃来临时,摩根士丹利遭受了数十亿美元的亏损。

这可不像是无罪辩解的理由。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qcj/20130128/7612384.shtml
.
看不懂。资本的贪婪本性,总是让资本家在火山口上跳舞。建行怎么办了?ww起诉了,建行呢?
李楠01 发表于 2013-1-28 23:24
看不懂。资本的贪婪本性,总是让资本家在火山口上跳舞。建行怎么办了?ww起诉了,建行呢?

。。。。。。
大摩擅长行贿,出卖国家利益中饱私囊的建行高层敢告?
好像有人从总行被踢到分行了
glassesren 发表于 2013-1-29 00:24
好像有人从总行被踢到分行了
这根本不算是惩罚啊,他们的狗命也根本不值那些损失的一成。 当年老朱紧缩银根,结果搞得好多银行的跳楼,今天应该人道点,赏毒针一只。
我怎么看过这篇文章?问题是原文里不是建行,是公众投资者啊?

那位记者又搜索/替换字符了?

general_j 发表于 2013-1-29 03:37
我怎么看过这篇文章?问题是原文里不是建行,是公众投资者啊?

那位记者又搜索/替换字符了?


WTF 怎么被加了个头。。
http://cn.nytimes.com/article/business/2013/01/28/c28bank/
general_j 发表于 2013-1-29 03:37
我怎么看过这篇文章?问题是原文里不是建行,是公众投资者啊?

那位记者又搜索/替换字符了?


WTF 怎么被加了个头。。
http://cn.nytimes.com/article/business/2013/01/28/c28bank/
general_j 发表于 2013-1-29 03:37
我怎么看过这篇文章?问题是原文里不是建行,是公众投资者啊?

那位记者又搜索/替换字符了?
这篇文章碉堡了
英文原文是
http://dealbook.nytimes.com/2013 ... -at-morgan-stanley/
里面bank是sold it to a Chinese bank.
然后NYT中文网的
http://cn.nytimes.com/article/business/2013/01/28/c28bank/dual/
里面bank就指名道姓了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然后 火鸡网直接给加了个头 矛头对准建行了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qcj/20130128/7612384.shtml
即便是建行,如果都知道是有毒资产,为什么08年倒闭那么多欧美金融大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