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元年的回望(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4:11:42
从“瓦良格”到“辽宁舰”

      1993年,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望着锈迹斑斑的瓦良格航母叹息道:“瓦良格不可能完工啦,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成它。2012年,历经风雨沧桑,这艘瓦良格航母成为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在大连造船厂正式加入中国海军服役。
    2012年9月25日,是中国航母辽宁舰正式服役的日子,这一天,国家领导人亲自参加了航母的交付仪式,为该舰授旗并登舰视察。这个日子注定载入史册,亿万民众的矫首期盼,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中国的航母今天终于起航!
    辽宁舰是由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改装而来的,国外知名的媒体曾报道称,改装一艘航空母舰所需要的费用并不比建造一艘新航母少,瓦良格号舰体经过长期的海水浸泡,已经锈蚀不堪,再启用的寿命会大大减少。但是中国依然让这艘已经死去的钢铁巨兽凤凰涅槃。中国需要航母,国防部长梁光烈曾经对媒体说,大国中只有中国没有航母,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梁部长这番话已很明确,中国将来必须拥有航母。网友也曾感叹道:“两弹一星我们有啦,核潜艇我们有啦,隐形飞机也试飞啦,什么时候能见到中国航母?”中国需要航母,不仅仅是民众的呼声, 不仅仅是大国地位的需要,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10000多个大小岛屿,环顾四周,中国主权海域近一半都与邻国存在争议,不稳定因素极具增多,中国理应具备强大的海上力量。
    相较于传统的海军强国美、俄、英、法,他们都有近百年的航母发展与应用的经验。美国是其中的佼佼者,二战时期,美国就有数百艘航母驰骋在世界的大洋上,通过百年的探索与实践,美军的航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美军舰载机在长达七十年的时间跨度里实现四个跨越,从螺旋桨式的F8F到第四代隐形的F-35,都是舰载机发展史上的翘楚。除了直接用于攻防的战斗机,诸如固定翼的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加油机等必不可少的辅助飞机也早已实现在航母上的起降,仅这一点,全球无一家能独立做到。一直到现在,美国海军仍然占据着世界海军霸主地位,控制着全球的制海权,美国正式退役世界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后,仍然保持着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规模,这十艘艘航母无疑是美国能够在全世界呼风唤雨的坚强后盾。
     与美国在二战时期海洋上的所向披靡不同,苏联则在陆地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战争的经验是这两个超级大国走向了不同的军备发展方向,美国继续选择海洋,苏联则坚守陆地,由于不同的军事思想以及海洋观念,苏联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航空母舰的威力。虽然斯大林在战后制定了为期20年的“大海军”计划,其中还有4艘航母的建造计划,但是斯大林的早逝令这一计划终结,斯大林的继任者赫鲁晓夫在否定斯大林时也否定了“大海军计划”,在赫鲁晓夫及其军界同盟者朱可夫、布尔加宁等人看来,整个水面舰队都已经过时,航空母舰更是“浮动棺材”和“导弹的好靶子”,赫鲁晓夫主政期间,海军部门的航母计划一次次地被扼杀。直至古巴导弹危机,苏联终于尝到海军远洋作战能力不足的痛苦,力主海军向远洋进发的苏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上将的呼声得到重视,苏联痛下决心造航母。对于航母的陌生使得苏联不可能直接就奔着美国的大型航母而去,苏联起先发展了几型直升机航母,在此之后,则是能够搭载雅克-38战机的“基辅”型航空母舰,有了前面经验的积累,苏联建造了风格迥异于美国“平顶”式的1143.5型大型航母。凭借着不懈地探索,苏联终于拥有了在战力上接近美国的大型航母,但是此时的苏联已经被美军“星球大战”的迷雾所蛊惑,以政治为目的军备竞赛导致了苏联经济的严重衰弱,最终解体的命运使得将近造好的“瓦良格”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夭折,后来的俄罗斯已无力将这两艘母送上大洋,甚至连仅有的大型航母“库兹涅佐夫”的经费也难以保障,昔日的超级大国沦落到如此地步,不得不令人感叹。但凭借着几十年航母的建造使用基础加上俄罗斯经济的复兴,普京急不可耐地推出了俄罗斯未来航母的发展目标。
英国作为航空母舰的故乡曾是传统的航母大国,二战结束时尚拥有 52 艘各型航空母舰。然而随着国力衰退,国防预算大幅削减,海军舰队规模严重“缩水”,以至后来竟到了要靠出售或拆毁航空母舰来维持生 的窘态。英国在二战之后,不得不接受由世界性海洋大国沦为地区性强国的命运,现在的英国海军实力在世界上处于二流,但是英国自中世纪以来就形成的海洋意识并没有丝毫的淡化,即使在国内政治压力巨大和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英国依然建造了“无敌”级航空母舰,而且研发了世界首款投入现役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海鹞”,正是“海鹞”与“无敌”的组合,让英国的远征舰队最终击败了在家门口作战的阿根廷海军。受到经融危机的影响,当前的英国海军由于经费不足,最后一艘航母“皇家方舟号”不得不提前退役,英国海军百年来首次无航母可用。
    法国航母的发展之路,应该说是独树一帜、循序渐进的典范,创造了世界航母发展史上的很多个第一。二战后,法国自主研发了克莱蒙梭号航母,倾斜甲板与弹射器相组合的设计,使得该航母成为世界唯一能够搭载固定翼战斗机的中型航母,在此之后,法国制造了著名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从其外观设计来看,像一个小号的“尼米兹”,“戴高乐”号航母战斗机起飞方式采用弹射起飞,弹射器使用的是美国的C13-2。空袭利比亚的法国战机大多数是从在地中海游弋的“戴高乐”号上起飞的。“戴高乐”号航母充分展示了法国的实力,是唯一一艘不属于美国海军的在役核动力航空母舰。中国没有发展航母的经验。建造航母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大型工程一旦失败,必将对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造成巨大的伤害。中国海洋主权的糟糕现状已经不允许中国再用等用苏联、法国那种渐近式的航母发展的漫长路线,而想一步登天获得与美国“尼米兹”战力相当的大型航母则显然缺乏现实考虑,通过在现成的模版上改进不失为一种稳妥的办法。
     中国一共购买了四艘废旧的航母,只有瓦良格获得了真正的新生,而其他的几艘航母,“基辅”、“明斯克”、“墨尔本”则成为了游乐场或者主题公园。
苏联解体后,瓦良格航母陷入了停造状态,当时俄罗斯想收购这艘航母并继续建造完毕,终因无法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作罢,这艘航母对于乌克兰而言并无大用。1998年,一家中国澳门的博彩公司通过竞标购得了瓦良格航母,但是由于国际社会担心这艘航母背后的政治因素,加上天气影响,瓦良格到达中国的道路可谓充满艰辛,从黑海到中国的港口,瓦良格在四艘拖船长达123天的拖拽下,行程15200海里,终于在2002年3月3日这一天到达大连港。就在这一天,购买航母的那家博彩公司吊销了执照。瓦良格到达大连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动了,在此处停留了7年才有了点动静,整个舰岛就像建筑中的高楼大厦一样,似乎等待着接受全新的改装。
就在此时,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了瓦良格航母正在改装的消息,清晰地改装图片出现在各大军事网站上,当时很多评论猜测瓦良格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首艘航母,一些媒体还极尽渲染中国的航母企图。2008年,日本《朝日新闻》引述“中国造船厂某业内人士”的话称:“解放军将于2009年开工建造两艘排水量五至六万吨的航空母舰,并将于2015年下水,这两艘航母建造工作将交于长兴岛的上海造船新厂负责。除此之外,中国海军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废弃航母正在大连造船厂接受改造和修整。”2009年2月,香港《南华早报》再次引述“某军方人士”的爆料称:到2020年解放军将完成四艘中型航母。该人士还指出:这些航母的排水量将达到65000吨左右,与瓦良格基本相当。而朝日新闻在文章称,后两艘航空母舰的仍将为六万吨左右,将采用和动力系统,该技术源自俄罗斯未完工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而在这些航母的功能上,南华早报仍援引内部人士称解放军在打造完这些航母战斗群将主要用于防御,解决地区争端以及保卫中国海上外贸航道安全。而朝日新闻将同样“援引”内部人士的消息称,中国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解放军将不断突破盗链封锁走向远洋。
     空穴不来风,媒体的报道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在2009年两会期间,东海舰队司令员徐洪猛中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在经济与技术上已经有了建造航母的能力,而且航母战斗群强大的远海作战力量也是海军急需的。
    瓦良格号自从粉刷海军灰涂料那一天起,就无法逃脱人们的眼睛,无论做什么用途,对于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讲,很难说是什么秘密,人类已迈入信息时代,google earth已经可以使人从地图上找出自己家的房子,对于那些新闻记者和情报搜集者,瓦良格航母自然是他们追踪的对象。在互联网上,瓦良格航母从开始改装到服役前的数次海试,无一不能从军事网站上找到清晰的图片。可以说,无论任何国家,发展航母这样的大型装备,想隐藏是很困难的。就在去年瓦良格航母试航的前夕,中国国防部的新闻发言人终于不再遮遮掩掩,首次向外界公布,中国正在利用一个废旧的航母平台改装成一艘试验性质的航母。相对于小道消息,官方消息更加使人振奋鼓舞。
     就在大连港的“瓦良格”号航母改造工作将要结束的时候,“俄罗斯媒体”突然爆料说中国接下来将改装“基辅”号,使得人们又将眼光聚焦到已经这艘已在中国停泊十年的航母身上,那么“基辅”号会不会起死回生,和瓦良格一齐披上战袍呢?基辅号航母是前苏联建造的第二型航母,基辅号是集重武装和舰载机作战於一身的航空母舰,不同於美国航母作战定位,基辅号即使不携带舰载机,也具有很强的反舰、反潜和防空能力,因为它拥有强大的武器系统,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独立奋战。但相反,基辅号上的舰载机比美国航母数量小得多,基辅级航母原本设计,虽然自身具备强大的作战火力,但搭载的舰载机相对比较少。由于雅克38的退役,作为一艘中型航母,即使将该航母重新改装,中国确实找不到合适的舰载机,改装成一艘直升机航母与“辽宁舰”配合使用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一种选择就是改装成一艘以火力投送为主要目的的载机巡洋舰,继承前苏联的思路,在原本转载大量武器的位置换装国产的舰载武器,基辅”号宽大的甲板面积可以装载远比驱逐舰上更多的武器,在互联网上曝光的052D型驱逐舰上的垂发系统会是不错的选择,据外媒称,这套垂发系统将搭载新型的中远程防空导弹和类美国“战斧”巡航导弹。从舰体结构来看,“基辅”号航母上至少能搭载四套此系统,再加上早已在“旅洋”级驱逐舰上实验过的相控阵雷达以及先进的数据链系统,基辅号完全有能力充当中国大型航母空缺情况下的舰队旗舰。但是“基辅”航母从下水至今已四十年,自退役后近二十年没有得到维护,龙骨等主体结构的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航母的寿命以五十年计算,基辅航母改造完毕之后,只有十年的使用寿命,而且会面临无法控制的故障。中国“瓦良格”号航母改造完毕之后,虽然是第一次拥有航母,但是这个起点还是比较高的,总体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的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如果再回头去改造“基辅”航母,只会降低自己的起点,浪费精力与财力。
瓦良格航母之所以会改造成真正的航空母舰,似乎在瓦良格坎坷的命运中能管窥一二。苏联解体后,中国香港创律公司总裁徐增平得知乌克兰将出手未完工的“瓦良格”航母,不惜动用全部家产竞购到该航母,当时实际花费了1亿美元,目的是用来作为博彩产业的一个娱乐场所,如果购买航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那么面对“瓦良格”回归途中的各种刁难,徐增平一人之力是无法解决的,特别还有某个大国对瓦良格抵达中国十分忌惮,从背后阻难瓦良格驶向中国,最终瓦良格能够通过重重阻难,不难想象中国的政府做出了相当的外交努力。如此看来,瓦良格来到中国变成一艘赌船是不合情理的,瓦良格来到中国肯定会有所作为,因为国家不可能做费这么大的周折去满足一个人,但是徐增平也被不少网友称之为“民族英雄”,这是后话。但“瓦良格”确实变成了中国的“辽宁舰”,之前中国所购买的废旧航母,都已是垂暮之年,而且设计思想比较保守,没有多少可以改装的价值。中国在1984年就得到了“墨尔本”号航母,如果这艘航母被改装后到中国海军服役,那么中国将提前约20年获得航母,但是之后的瓦良格就永远也无可能来到中国。
     中国改装“瓦良格”,肯定是经过了反复论证和深思熟虑。从使用寿命上看,瓦良格下水的时间比“基辅”级晚,改装后还能使用20到30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军费开支大大缩减,装备研发经费极其珍贵,一旦搞砸一个型号,就有下马的危险。所以中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十分讲究稳中求进,这也是符合武器研发建造规律的,航空母舰其实质就是一个搭载武器的平台,对于中国航母限制最大的莫过于航母上的一些关键技术、中国对瓦良格的定位是训练舰,目的就是在所有技术都成熟以后,再发展中国自己的航空母舰,这就是瓦良格的使命。中国要在瓦良格上要实验舰载机及相关技术、动力技术,训练各舰载机之间的战术协同,积累航母的使用经验。
    在没有成熟的舰载机之前盲目造航母则会陷入方向不明的窘境,而中国的舰载战斗机才刚刚在航母上完成了起降的训练。这距离形成战斗力还有较远的距离,舰载机需要在航母上实验成百上千次才能最终定型,在拥有歼-15以前,中国海军只有舰载直升机的使用经验,而固定翼的舰载机无疑是中国发展航母最大的一块心病,没有舰载机航母的战斗力就无法体现,不搭载舰载机的航母如同没有子弹的枪,中国对于舰载机的陌生程度要远大于航母本身,没有航母的经验,也就没有对于舰载机的经验。中国海军完全自主研发一款舰载机的实现难度很高,航空系统科研和生产上的大量空白需要在型号开发中克服,缺乏经验积累的相关企业容易因为局部设计缺陷造成项目的整体问题。那么中国的舰载机从哪里获得呢?上世纪90年代,中国陆续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SK、苏-30战斗机,基洛级潜艇,现代级驱逐舰等一大批先进武器装备,使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外购是一个选择。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只能从俄罗斯外购舰载机,俄罗斯现在只能能提供早期型苏-33和比较现代化的米格-29,舰载机的整体水平不高,苏-33早已关闭了生产线,技术工人大量流失,现在购买质量不能保证,外媒报道中国曾试图洽购苏-33,俄罗斯答应向中国提供该型机,条件是数量必须达到40架,为防止中国仿制,拒绝中国只购4架的请求。在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一次性买40架Su-33有很大风险,这项洽购只能告吹。米格29战斗机是一款中型舰载机,似乎专门为印度打造,从整体技术形态上看是一款高不成低不就的舰载机,没有十分突出的性能,作战半径与载弹量也乏善可陈,无法与世界先进的舰载机阵风、F-1E/F相抗衡,与F-35更是相差甚远,搭载米格-29的中国航母很难发挥应有作用,达不到中国航母发展的预期效果,也不是中国海军所需要的。纵观世界舰载机发展史,从成熟的战斗机上改装舰载机不失为一种方法,也是中国能快速获得舰载机的唯一方法,歼-15的最终上舰也印证了这一点。歼-10战斗机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三代机自公开后,被国人寄予厚望,同时成为中国舰载机热门,但歼-10腹部进气和鸭翼的设计令其不适合上舰,曾经网上一张双发舰十从航母起飞的假想图受到热捧,网友纷纷猜测中国将打造双发舰-10作为中国的首款舰载机,这种猜测从侧面反应了歼-10作为中型战机航程与载弹量的不足,双发的结构固然可以弥补歼-10的先天性缺陷, 而改装为舰载机则必须要改变其腹部进气的气动布局,这样无异于重新研发一款舰载机。苏-27的引进和改装使用与歼-10形成了一高低搭配,轻型与重型结合的空中力量格局,双发的歼-10则颠覆了歼-10的真正使命。对于双发重型的苏-27战机,中国已有近二十年的使用经验,中国还通过引进生产线制造了苏-27的国产版歼-11,在此基础上中国还打造出作战能力更强的歼—11B,据外媒报道,在中国生产的苏式战机已经超过直接从俄罗斯购买的数量,包括苏-27、苏-30、歼-11、歼-11B等在内的苏式战机总数达到近400架,成为中国海空军的绝对主力。可以说的苏中国的航空工业部门已经吃透了苏-27战机的技术,难怪俄罗斯醋意横生地说中国侵犯了苏-27的知识产权。俄罗斯的苏-33舰载机就是以苏-27战机为蓝本改装而来的,凭借对苏-27的生产与使用数年来的经验技术积累,中国完全可以效仿苏联的做法在歼-11系列战机的基础上打造出中国的舰载机,歼-15的出现印证了这一点。歼-15已成功在辽宁舰上完成了起降试验,从外观上看,歼-15的气动布局与苏33毫无二致,中国网络军事论坛中自信称歼-15获得苏-33技术的大有人在,但是中国官方的新闻联播则表示歼-1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现今的中国航空工业实力比刚引进苏-27时上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一款成熟的战斗机上改造舰载机对于已经研制出两款四代机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不会存在太大挑战。
    中国航母首航之后,海军少将尹卓接受央视的采访表示,中国现在只是拥有了一个航母平台,距离最终具有战斗力的航母战斗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中国还没有成熟的舰载机,另外,中国的飞行员几乎没有驾驶固定翼舰载机的经验,更没有在航母上真实体验的经历,所以,无论是舰载机的试飞定型,再到飞行员与舰载机的磨合训练,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有网友看了尹卓少将的访谈表示了些许的失望,他们认为航母只要建成就可以开到海洋上去维护国家利益,殊不知由于中国此前从未发展航母,虽然世界上早已有航母成功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中国只能宏观去把握,希望通过“拿来主义”获得航母的建造技术是不可行的,世界上的军事大国无疑将航母技术视为核心技术,也是他们的战略产业,核心而战略的东西别人是不会给你的。所以中国只能依靠自己,自力更生。中国曾在极其艰苦的年代创造出了“两弹一星”,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使中华民族对未来充满希望,这种精神凝聚了团结、创新、探索与牺牲。在两弹一星之后“歼十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无疑是“两弹一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中国向波音和空客买了1000多架客机,到现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大飞机。
    辽宁舰虽然是以瓦良格为平台,在对中国舰载武器发展史稍感兴趣的人眼中,辽宁舰上的武器装备焕然一新。舰岛上的四面大型相控阵雷达格外引人注目,中国自主研发的被称为“中华神盾”的新一代驱逐舰上就部署了相控阵雷达,中国的官方杂志早已公布该相控阵雷达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当有记者就俄罗斯拒绝对华出售阻拦索向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求证时,得到的回答时:“关于中国阻拦锁的报道是毫无根据的。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发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原则,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制和生产。我航母平台主要系统装备,包括拦阻索在内,都是自主研发和改装的。”杨宇军的回答掷地有声地回应了某外媒企图贬损中国军备缺乏创新的险恶用心,也向外界展示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航母平台是前苏联的瓶子,装着中国的酒。航母上的其它武器诸如FNL-3000、密集阵等近程防空武器早已在防务展的中国军工企业展台中亮过相。中国人对自己的武器装备应该自信,在中国60周年国庆期间,国防部长梁光烈对外宣称,中国已经建立了涵盖海陆空三军及二炮的装备自研体系。梁上将的这句话,单单公开某一“杀手锏”武器更具意义,一个国家的军工生产与装备制造是否能够自给自足,是衡量一个军事强国最基本标准。

从“瓦良格”到“辽宁舰”

      1993年,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望着锈迹斑斑的瓦良格航母叹息道:“瓦良格不可能完工啦,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成它。2012年,历经风雨沧桑,这艘瓦良格航母成为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在大连造船厂正式加入中国海军服役。
    2012年9月25日,是中国航母辽宁舰正式服役的日子,这一天,国家领导人亲自参加了航母的交付仪式,为该舰授旗并登舰视察。这个日子注定载入史册,亿万民众的矫首期盼,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中国的航母今天终于起航!
    辽宁舰是由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改装而来的,国外知名的媒体曾报道称,改装一艘航空母舰所需要的费用并不比建造一艘新航母少,瓦良格号舰体经过长期的海水浸泡,已经锈蚀不堪,再启用的寿命会大大减少。但是中国依然让这艘已经死去的钢铁巨兽凤凰涅槃。中国需要航母,国防部长梁光烈曾经对媒体说,大国中只有中国没有航母,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梁部长这番话已很明确,中国将来必须拥有航母。网友也曾感叹道:“两弹一星我们有啦,核潜艇我们有啦,隐形飞机也试飞啦,什么时候能见到中国航母?”中国需要航母,不仅仅是民众的呼声, 不仅仅是大国地位的需要,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10000多个大小岛屿,环顾四周,中国主权海域近一半都与邻国存在争议,不稳定因素极具增多,中国理应具备强大的海上力量。
    相较于传统的海军强国美、俄、英、法,他们都有近百年的航母发展与应用的经验。美国是其中的佼佼者,二战时期,美国就有数百艘航母驰骋在世界的大洋上,通过百年的探索与实践,美军的航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美军舰载机在长达七十年的时间跨度里实现四个跨越,从螺旋桨式的F8F到第四代隐形的F-35,都是舰载机发展史上的翘楚。除了直接用于攻防的战斗机,诸如固定翼的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加油机等必不可少的辅助飞机也早已实现在航母上的起降,仅这一点,全球无一家能独立做到。一直到现在,美国海军仍然占据着世界海军霸主地位,控制着全球的制海权,美国正式退役世界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后,仍然保持着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规模,这十艘艘航母无疑是美国能够在全世界呼风唤雨的坚强后盾。
     与美国在二战时期海洋上的所向披靡不同,苏联则在陆地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战争的经验是这两个超级大国走向了不同的军备发展方向,美国继续选择海洋,苏联则坚守陆地,由于不同的军事思想以及海洋观念,苏联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航空母舰的威力。虽然斯大林在战后制定了为期20年的“大海军”计划,其中还有4艘航母的建造计划,但是斯大林的早逝令这一计划终结,斯大林的继任者赫鲁晓夫在否定斯大林时也否定了“大海军计划”,在赫鲁晓夫及其军界同盟者朱可夫、布尔加宁等人看来,整个水面舰队都已经过时,航空母舰更是“浮动棺材”和“导弹的好靶子”,赫鲁晓夫主政期间,海军部门的航母计划一次次地被扼杀。直至古巴导弹危机,苏联终于尝到海军远洋作战能力不足的痛苦,力主海军向远洋进发的苏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上将的呼声得到重视,苏联痛下决心造航母。对于航母的陌生使得苏联不可能直接就奔着美国的大型航母而去,苏联起先发展了几型直升机航母,在此之后,则是能够搭载雅克-38战机的“基辅”型航空母舰,有了前面经验的积累,苏联建造了风格迥异于美国“平顶”式的1143.5型大型航母。凭借着不懈地探索,苏联终于拥有了在战力上接近美国的大型航母,但是此时的苏联已经被美军“星球大战”的迷雾所蛊惑,以政治为目的军备竞赛导致了苏联经济的严重衰弱,最终解体的命运使得将近造好的“瓦良格”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夭折,后来的俄罗斯已无力将这两艘母送上大洋,甚至连仅有的大型航母“库兹涅佐夫”的经费也难以保障,昔日的超级大国沦落到如此地步,不得不令人感叹。但凭借着几十年航母的建造使用基础加上俄罗斯经济的复兴,普京急不可耐地推出了俄罗斯未来航母的发展目标。
英国作为航空母舰的故乡曾是传统的航母大国,二战结束时尚拥有 52 艘各型航空母舰。然而随着国力衰退,国防预算大幅削减,海军舰队规模严重“缩水”,以至后来竟到了要靠出售或拆毁航空母舰来维持生 的窘态。英国在二战之后,不得不接受由世界性海洋大国沦为地区性强国的命运,现在的英国海军实力在世界上处于二流,但是英国自中世纪以来就形成的海洋意识并没有丝毫的淡化,即使在国内政治压力巨大和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英国依然建造了“无敌”级航空母舰,而且研发了世界首款投入现役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海鹞”,正是“海鹞”与“无敌”的组合,让英国的远征舰队最终击败了在家门口作战的阿根廷海军。受到经融危机的影响,当前的英国海军由于经费不足,最后一艘航母“皇家方舟号”不得不提前退役,英国海军百年来首次无航母可用。
    法国航母的发展之路,应该说是独树一帜、循序渐进的典范,创造了世界航母发展史上的很多个第一。二战后,法国自主研发了克莱蒙梭号航母,倾斜甲板与弹射器相组合的设计,使得该航母成为世界唯一能够搭载固定翼战斗机的中型航母,在此之后,法国制造了著名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从其外观设计来看,像一个小号的“尼米兹”,“戴高乐”号航母战斗机起飞方式采用弹射起飞,弹射器使用的是美国的C13-2。空袭利比亚的法国战机大多数是从在地中海游弋的“戴高乐”号上起飞的。“戴高乐”号航母充分展示了法国的实力,是唯一一艘不属于美国海军的在役核动力航空母舰。中国没有发展航母的经验。建造航母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大型工程一旦失败,必将对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造成巨大的伤害。中国海洋主权的糟糕现状已经不允许中国再用等用苏联、法国那种渐近式的航母发展的漫长路线,而想一步登天获得与美国“尼米兹”战力相当的大型航母则显然缺乏现实考虑,通过在现成的模版上改进不失为一种稳妥的办法。
     中国一共购买了四艘废旧的航母,只有瓦良格获得了真正的新生,而其他的几艘航母,“基辅”、“明斯克”、“墨尔本”则成为了游乐场或者主题公园。
苏联解体后,瓦良格航母陷入了停造状态,当时俄罗斯想收购这艘航母并继续建造完毕,终因无法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作罢,这艘航母对于乌克兰而言并无大用。1998年,一家中国澳门的博彩公司通过竞标购得了瓦良格航母,但是由于国际社会担心这艘航母背后的政治因素,加上天气影响,瓦良格到达中国的道路可谓充满艰辛,从黑海到中国的港口,瓦良格在四艘拖船长达123天的拖拽下,行程15200海里,终于在2002年3月3日这一天到达大连港。就在这一天,购买航母的那家博彩公司吊销了执照。瓦良格到达大连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动了,在此处停留了7年才有了点动静,整个舰岛就像建筑中的高楼大厦一样,似乎等待着接受全新的改装。
就在此时,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了瓦良格航母正在改装的消息,清晰地改装图片出现在各大军事网站上,当时很多评论猜测瓦良格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首艘航母,一些媒体还极尽渲染中国的航母企图。2008年,日本《朝日新闻》引述“中国造船厂某业内人士”的话称:“解放军将于2009年开工建造两艘排水量五至六万吨的航空母舰,并将于2015年下水,这两艘航母建造工作将交于长兴岛的上海造船新厂负责。除此之外,中国海军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废弃航母正在大连造船厂接受改造和修整。”2009年2月,香港《南华早报》再次引述“某军方人士”的爆料称:到2020年解放军将完成四艘中型航母。该人士还指出:这些航母的排水量将达到65000吨左右,与瓦良格基本相当。而朝日新闻在文章称,后两艘航空母舰的仍将为六万吨左右,将采用和动力系统,该技术源自俄罗斯未完工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而在这些航母的功能上,南华早报仍援引内部人士称解放军在打造完这些航母战斗群将主要用于防御,解决地区争端以及保卫中国海上外贸航道安全。而朝日新闻将同样“援引”内部人士的消息称,中国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解放军将不断突破盗链封锁走向远洋。
     空穴不来风,媒体的报道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在2009年两会期间,东海舰队司令员徐洪猛中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在经济与技术上已经有了建造航母的能力,而且航母战斗群强大的远海作战力量也是海军急需的。
    瓦良格号自从粉刷海军灰涂料那一天起,就无法逃脱人们的眼睛,无论做什么用途,对于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讲,很难说是什么秘密,人类已迈入信息时代,google earth已经可以使人从地图上找出自己家的房子,对于那些新闻记者和情报搜集者,瓦良格航母自然是他们追踪的对象。在互联网上,瓦良格航母从开始改装到服役前的数次海试,无一不能从军事网站上找到清晰的图片。可以说,无论任何国家,发展航母这样的大型装备,想隐藏是很困难的。就在去年瓦良格航母试航的前夕,中国国防部的新闻发言人终于不再遮遮掩掩,首次向外界公布,中国正在利用一个废旧的航母平台改装成一艘试验性质的航母。相对于小道消息,官方消息更加使人振奋鼓舞。
     就在大连港的“瓦良格”号航母改造工作将要结束的时候,“俄罗斯媒体”突然爆料说中国接下来将改装“基辅”号,使得人们又将眼光聚焦到已经这艘已在中国停泊十年的航母身上,那么“基辅”号会不会起死回生,和瓦良格一齐披上战袍呢?基辅号航母是前苏联建造的第二型航母,基辅号是集重武装和舰载机作战於一身的航空母舰,不同於美国航母作战定位,基辅号即使不携带舰载机,也具有很强的反舰、反潜和防空能力,因为它拥有强大的武器系统,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独立奋战。但相反,基辅号上的舰载机比美国航母数量小得多,基辅级航母原本设计,虽然自身具备强大的作战火力,但搭载的舰载机相对比较少。由于雅克38的退役,作为一艘中型航母,即使将该航母重新改装,中国确实找不到合适的舰载机,改装成一艘直升机航母与“辽宁舰”配合使用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一种选择就是改装成一艘以火力投送为主要目的的载机巡洋舰,继承前苏联的思路,在原本转载大量武器的位置换装国产的舰载武器,基辅”号宽大的甲板面积可以装载远比驱逐舰上更多的武器,在互联网上曝光的052D型驱逐舰上的垂发系统会是不错的选择,据外媒称,这套垂发系统将搭载新型的中远程防空导弹和类美国“战斧”巡航导弹。从舰体结构来看,“基辅”号航母上至少能搭载四套此系统,再加上早已在“旅洋”级驱逐舰上实验过的相控阵雷达以及先进的数据链系统,基辅号完全有能力充当中国大型航母空缺情况下的舰队旗舰。但是“基辅”航母从下水至今已四十年,自退役后近二十年没有得到维护,龙骨等主体结构的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航母的寿命以五十年计算,基辅航母改造完毕之后,只有十年的使用寿命,而且会面临无法控制的故障。中国“瓦良格”号航母改造完毕之后,虽然是第一次拥有航母,但是这个起点还是比较高的,总体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的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如果再回头去改造“基辅”航母,只会降低自己的起点,浪费精力与财力。
瓦良格航母之所以会改造成真正的航空母舰,似乎在瓦良格坎坷的命运中能管窥一二。苏联解体后,中国香港创律公司总裁徐增平得知乌克兰将出手未完工的“瓦良格”航母,不惜动用全部家产竞购到该航母,当时实际花费了1亿美元,目的是用来作为博彩产业的一个娱乐场所,如果购买航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那么面对“瓦良格”回归途中的各种刁难,徐增平一人之力是无法解决的,特别还有某个大国对瓦良格抵达中国十分忌惮,从背后阻难瓦良格驶向中国,最终瓦良格能够通过重重阻难,不难想象中国的政府做出了相当的外交努力。如此看来,瓦良格来到中国变成一艘赌船是不合情理的,瓦良格来到中国肯定会有所作为,因为国家不可能做费这么大的周折去满足一个人,但是徐增平也被不少网友称之为“民族英雄”,这是后话。但“瓦良格”确实变成了中国的“辽宁舰”,之前中国所购买的废旧航母,都已是垂暮之年,而且设计思想比较保守,没有多少可以改装的价值。中国在1984年就得到了“墨尔本”号航母,如果这艘航母被改装后到中国海军服役,那么中国将提前约20年获得航母,但是之后的瓦良格就永远也无可能来到中国。
     中国改装“瓦良格”,肯定是经过了反复论证和深思熟虑。从使用寿命上看,瓦良格下水的时间比“基辅”级晚,改装后还能使用20到30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军费开支大大缩减,装备研发经费极其珍贵,一旦搞砸一个型号,就有下马的危险。所以中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十分讲究稳中求进,这也是符合武器研发建造规律的,航空母舰其实质就是一个搭载武器的平台,对于中国航母限制最大的莫过于航母上的一些关键技术、中国对瓦良格的定位是训练舰,目的就是在所有技术都成熟以后,再发展中国自己的航空母舰,这就是瓦良格的使命。中国要在瓦良格上要实验舰载机及相关技术、动力技术,训练各舰载机之间的战术协同,积累航母的使用经验。
    在没有成熟的舰载机之前盲目造航母则会陷入方向不明的窘境,而中国的舰载战斗机才刚刚在航母上完成了起降的训练。这距离形成战斗力还有较远的距离,舰载机需要在航母上实验成百上千次才能最终定型,在拥有歼-15以前,中国海军只有舰载直升机的使用经验,而固定翼的舰载机无疑是中国发展航母最大的一块心病,没有舰载机航母的战斗力就无法体现,不搭载舰载机的航母如同没有子弹的枪,中国对于舰载机的陌生程度要远大于航母本身,没有航母的经验,也就没有对于舰载机的经验。中国海军完全自主研发一款舰载机的实现难度很高,航空系统科研和生产上的大量空白需要在型号开发中克服,缺乏经验积累的相关企业容易因为局部设计缺陷造成项目的整体问题。那么中国的舰载机从哪里获得呢?上世纪90年代,中国陆续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SK、苏-30战斗机,基洛级潜艇,现代级驱逐舰等一大批先进武器装备,使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外购是一个选择。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只能从俄罗斯外购舰载机,俄罗斯现在只能能提供早期型苏-33和比较现代化的米格-29,舰载机的整体水平不高,苏-33早已关闭了生产线,技术工人大量流失,现在购买质量不能保证,外媒报道中国曾试图洽购苏-33,俄罗斯答应向中国提供该型机,条件是数量必须达到40架,为防止中国仿制,拒绝中国只购4架的请求。在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一次性买40架Su-33有很大风险,这项洽购只能告吹。米格29战斗机是一款中型舰载机,似乎专门为印度打造,从整体技术形态上看是一款高不成低不就的舰载机,没有十分突出的性能,作战半径与载弹量也乏善可陈,无法与世界先进的舰载机阵风、F-1E/F相抗衡,与F-35更是相差甚远,搭载米格-29的中国航母很难发挥应有作用,达不到中国航母发展的预期效果,也不是中国海军所需要的。纵观世界舰载机发展史,从成熟的战斗机上改装舰载机不失为一种方法,也是中国能快速获得舰载机的唯一方法,歼-15的最终上舰也印证了这一点。歼-10战斗机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三代机自公开后,被国人寄予厚望,同时成为中国舰载机热门,但歼-10腹部进气和鸭翼的设计令其不适合上舰,曾经网上一张双发舰十从航母起飞的假想图受到热捧,网友纷纷猜测中国将打造双发舰-10作为中国的首款舰载机,这种猜测从侧面反应了歼-10作为中型战机航程与载弹量的不足,双发的结构固然可以弥补歼-10的先天性缺陷, 而改装为舰载机则必须要改变其腹部进气的气动布局,这样无异于重新研发一款舰载机。苏-27的引进和改装使用与歼-10形成了一高低搭配,轻型与重型结合的空中力量格局,双发的歼-10则颠覆了歼-10的真正使命。对于双发重型的苏-27战机,中国已有近二十年的使用经验,中国还通过引进生产线制造了苏-27的国产版歼-11,在此基础上中国还打造出作战能力更强的歼—11B,据外媒报道,在中国生产的苏式战机已经超过直接从俄罗斯购买的数量,包括苏-27、苏-30、歼-11、歼-11B等在内的苏式战机总数达到近400架,成为中国海空军的绝对主力。可以说的苏中国的航空工业部门已经吃透了苏-27战机的技术,难怪俄罗斯醋意横生地说中国侵犯了苏-27的知识产权。俄罗斯的苏-33舰载机就是以苏-27战机为蓝本改装而来的,凭借对苏-27的生产与使用数年来的经验技术积累,中国完全可以效仿苏联的做法在歼-11系列战机的基础上打造出中国的舰载机,歼-15的出现印证了这一点。歼-15已成功在辽宁舰上完成了起降试验,从外观上看,歼-15的气动布局与苏33毫无二致,中国网络军事论坛中自信称歼-15获得苏-33技术的大有人在,但是中国官方的新闻联播则表示歼-1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现今的中国航空工业实力比刚引进苏-27时上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一款成熟的战斗机上改造舰载机对于已经研制出两款四代机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不会存在太大挑战。
    中国航母首航之后,海军少将尹卓接受央视的采访表示,中国现在只是拥有了一个航母平台,距离最终具有战斗力的航母战斗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中国还没有成熟的舰载机,另外,中国的飞行员几乎没有驾驶固定翼舰载机的经验,更没有在航母上真实体验的经历,所以,无论是舰载机的试飞定型,再到飞行员与舰载机的磨合训练,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有网友看了尹卓少将的访谈表示了些许的失望,他们认为航母只要建成就可以开到海洋上去维护国家利益,殊不知由于中国此前从未发展航母,虽然世界上早已有航母成功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中国只能宏观去把握,希望通过“拿来主义”获得航母的建造技术是不可行的,世界上的军事大国无疑将航母技术视为核心技术,也是他们的战略产业,核心而战略的东西别人是不会给你的。所以中国只能依靠自己,自力更生。中国曾在极其艰苦的年代创造出了“两弹一星”,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使中华民族对未来充满希望,这种精神凝聚了团结、创新、探索与牺牲。在两弹一星之后“歼十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无疑是“两弹一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中国向波音和空客买了1000多架客机,到现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大飞机。
    辽宁舰虽然是以瓦良格为平台,在对中国舰载武器发展史稍感兴趣的人眼中,辽宁舰上的武器装备焕然一新。舰岛上的四面大型相控阵雷达格外引人注目,中国自主研发的被称为“中华神盾”的新一代驱逐舰上就部署了相控阵雷达,中国的官方杂志早已公布该相控阵雷达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当有记者就俄罗斯拒绝对华出售阻拦索向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求证时,得到的回答时:“关于中国阻拦锁的报道是毫无根据的。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发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原则,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制和生产。我航母平台主要系统装备,包括拦阻索在内,都是自主研发和改装的。”杨宇军的回答掷地有声地回应了某外媒企图贬损中国军备缺乏创新的险恶用心,也向外界展示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航母平台是前苏联的瓶子,装着中国的酒。航母上的其它武器诸如FNL-3000、密集阵等近程防空武器早已在防务展的中国军工企业展台中亮过相。中国人对自己的武器装备应该自信,在中国60周年国庆期间,国防部长梁光烈对外宣称,中国已经建立了涵盖海陆空三军及二炮的装备自研体系。梁上将的这句话,单单公开某一“杀手锏”武器更具意义,一个国家的军工生产与装备制造是否能够自给自足,是衡量一个军事强国最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