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民国范儿”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15 06:04:21
近日有幸出席一民国史讨论会,是所谓高峰论坛,故与会多高人。会上有高人提问:
有没有“民国范儿”?若有,什么是“民国范儿”?
被指定回答的某海外高人称之为“大哉问”,婉转应以其在美国某名校所授20世纪中国史纲目,侧重历史的延续与转变。其他与会高人纷纷发言,多指出了过去与现在的关联,以为立此说者是对现在的人有些不满,有意无意之间,或不免借钟馗而打鬼。
但所谓“民国范儿”,显然又不是凭空创作。正类古人常说的“三代”——任何人也不能说历史上没有“三代”,然历代凡说“三代”,多出于对现实不满;大体上,有多少种不满,就有多少个“三代”。这让我想起鲁迅的名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这正如世上的路;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民国范儿”大概也如此,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说的人多了,或也便成了“有”,但又是多彩纷呈的“有”——我的一位朋友,已是民国史领军人物,曾被媒体提问,举出四位“民国范儿”的候选人请他回答,包括梁漱溟、周作人和张爱玲。朋友肯定了梁,而不认可周和张。媒体显不赞同,径将问答删去不刊。两造皆视“民国范儿”为实有,且均自有其典范,最能体现那“范儿”的张力。
其实,“民国”就像历史上任何时空单位,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说“民国范儿”者,本求仁得仁,各据自己的希望而构建、而塑造,原也不必拘泥。
但“民国”与后来确有一大不同,即斯文不曾扫地,故至少相当一些人(菁英和大众都有),尚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事,即使迫不得已为之,也不能失格。
菁英之中,陈寅恪即是一典型。1948年底北平易手前,陈先生已准备好南下。但却不愿与国民政府部长同行。当得知可以与胡适同行,欣然曰可,却又说还要午休。来接他的前学生邓广铭,只好独返胡家。然而邓先生甫临胡府,陈寅恪全家即翩然而至。可知这一午休,不过是个象征。炮火纷飞之际,还不忘身段,不能失格,此或亦《礼》所谓“临难毋苟免”乎?
民初世局动荡之时,乡村中不少所谓土财主避居城市,成为类似江南的“不在地主”。北京一些送水扫地的苦力,因而得以近距离接触到这些人。最使苦力们吃惊的是,他们自己几乎处于社会最底层,却不时吃细粮,每天以蔬菜下饭。而那些乡下来的老爷,则每日以粗粮就咸菜。从物质层面言,两者的伙食不能同日而语(今人可能觉得粗粮更健康,当年可是以口感为标准,且直接反映在价格上);但就身份言,人家仍是“老爷”,自己仅为“下人”。苦力们实有些看不起地主,惟在轻视之余,仍承认吃粗粮者的老爷地位,并未因这饮食差距而思出其位。
这或许是另一种“范儿”,且有着更长远的传统——几千年来,耕读之家的伙食居处,大都不能与商人之家比。但若双方联姻,前者永远是俯就,后者必承认高攀。盖“斯文”本隐喻着文化秩序,一向有着“非物质”的传统。在一个真有文化的社会里,尊卑自不必以物质为基础。最典型的是过去的乡村教师,可能读书不甚多,伙食也未必好,在物质层面,从来生活在近于穷酸的地步,但所受尊敬并不因此而稍减。他们被誉为“一方圣人”,常有排解纠纷、处理疑难事务的能力。
昔年那些懂得农民的中共人员,每开发一个新区,理论上都说发动贫下中农,实际却非常承认这些地方圣人的影响力。只要看看早年基层的中共文件,就知道这些人的社会影响,及其在中共政策中的实际地位。到20世纪70年代,情形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下乡的地方,就有公社干部鼓励完小老师说:好好干,明年提拔你到供销社上班。当年的乡间,一般小学仅及初小,完全小学可是高级学校,而老师已不如供销社售货员。斯文之扫地,可见一斑(但在乡民中,村小老师仍较受尊敬)。
当孟子说人皆无恒产便无恒心、惟读书人可以无恒产而有恒心时,就确立了“斯文”的一个标准,即可以超越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和约束。崇尚物质的人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个永存的幻想,但坚持这样非物质的文化思考,虽不一定就能解构市道的冲刷,或也可使人不至于失范,不论其是否属于“民国”。
近日有幸出席一民国史讨论会,是所谓高峰论坛,故与会多高人。会上有高人提问:
有没有“民国范儿”?若有,什么是“民国范儿”?
被指定回答的某海外高人称之为“大哉问”,婉转应以其在美国某名校所授20世纪中国史纲目,侧重历史的延续与转变。其他与会高人纷纷发言,多指出了过去与现在的关联,以为立此说者是对现在的人有些不满,有意无意之间,或不免借钟馗而打鬼。
但所谓“民国范儿”,显然又不是凭空创作。正类古人常说的“三代”——任何人也不能说历史上没有“三代”,然历代凡说“三代”,多出于对现实不满;大体上,有多少种不满,就有多少个“三代”。这让我想起鲁迅的名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这正如世上的路;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民国范儿”大概也如此,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说的人多了,或也便成了“有”,但又是多彩纷呈的“有”——我的一位朋友,已是民国史领军人物,曾被媒体提问,举出四位“民国范儿”的候选人请他回答,包括梁漱溟、周作人和张爱玲。朋友肯定了梁,而不认可周和张。媒体显不赞同,径将问答删去不刊。两造皆视“民国范儿”为实有,且均自有其典范,最能体现那“范儿”的张力。
其实,“民国”就像历史上任何时空单位,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说“民国范儿”者,本求仁得仁,各据自己的希望而构建、而塑造,原也不必拘泥。
但“民国”与后来确有一大不同,即斯文不曾扫地,故至少相当一些人(菁英和大众都有),尚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事,即使迫不得已为之,也不能失格。
菁英之中,陈寅恪即是一典型。1948年底北平易手前,陈先生已准备好南下。但却不愿与国民政府部长同行。当得知可以与胡适同行,欣然曰可,却又说还要午休。来接他的前学生邓广铭,只好独返胡家。然而邓先生甫临胡府,陈寅恪全家即翩然而至。可知这一午休,不过是个象征。炮火纷飞之际,还不忘身段,不能失格,此或亦《礼》所谓“临难毋苟免”乎?
民初世局动荡之时,乡村中不少所谓土财主避居城市,成为类似江南的“不在地主”。北京一些送水扫地的苦力,因而得以近距离接触到这些人。最使苦力们吃惊的是,他们自己几乎处于社会最底层,却不时吃细粮,每天以蔬菜下饭。而那些乡下来的老爷,则每日以粗粮就咸菜。从物质层面言,两者的伙食不能同日而语(今人可能觉得粗粮更健康,当年可是以口感为标准,且直接反映在价格上);但就身份言,人家仍是“老爷”,自己仅为“下人”。苦力们实有些看不起地主,惟在轻视之余,仍承认吃粗粮者的老爷地位,并未因这饮食差距而思出其位。
这或许是另一种“范儿”,且有着更长远的传统——几千年来,耕读之家的伙食居处,大都不能与商人之家比。但若双方联姻,前者永远是俯就,后者必承认高攀。盖“斯文”本隐喻着文化秩序,一向有着“非物质”的传统。在一个真有文化的社会里,尊卑自不必以物质为基础。最典型的是过去的乡村教师,可能读书不甚多,伙食也未必好,在物质层面,从来生活在近于穷酸的地步,但所受尊敬并不因此而稍减。他们被誉为“一方圣人”,常有排解纠纷、处理疑难事务的能力。
昔年那些懂得农民的中共人员,每开发一个新区,理论上都说发动贫下中农,实际却非常承认这些地方圣人的影响力。只要看看早年基层的中共文件,就知道这些人的社会影响,及其在中共政策中的实际地位。到20世纪70年代,情形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下乡的地方,就有公社干部鼓励完小老师说:好好干,明年提拔你到供销社上班。当年的乡间,一般小学仅及初小,完全小学可是高级学校,而老师已不如供销社售货员。斯文之扫地,可见一斑(但在乡民中,村小老师仍较受尊敬)。
当孟子说人皆无恒产便无恒心、惟读书人可以无恒产而有恒心时,就确立了“斯文”的一个标准,即可以超越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和约束。崇尚物质的人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个永存的幻想,但坚持这样非物质的文化思考,虽不一定就能解构市道的冲刷,或也可使人不至于失范,不论其是否属于“民国”。
民国范儿没看出来,就看出不少民国犯
NFX洗洗睡吧。连索马里都敢吹捧,是展示自己充斥着白痴吗?
西北和东南 发表于 2012-12-30 20:32
NFX洗洗睡吧。连索马里都敢吹捧,是展示自己充斥着白痴吗?
预计索马里将成为南方系心目中的下一个印度
穆公公在北朝大喊:老子当年差点报他的研究生!!
说到民国范儿,我首先想到了“旗袍”,呵呵。
当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甚至是核电,激光,太空之类的超工业化时代时,去怀念讨论农业社会的最后一页,大概是无力感的一种反映

当然这只是生产力的区别,如果再加上生产关系的不同,那就更是两个境界,两个天地
不要只盯着上海滩的十里洋场,把目光放到整个中国,那贯穿整个民国历史的长期战乱,那可怜的民众营养水平和人口寿命,那高得吓人的婴幼儿死亡率和劳动人口文盲率,这些才是真正的“民国范”。


本人拥有正宗的民国范② ,现用一袋大米,求换一“媳妇”,有意者请联系本人


本人拥有正宗的民国范② ,现用一袋大米,求换一“媳妇”,有意者请联系本人
民国范儿?俺们村的地主内急都要跑回家里拉屎,就怕肥水流了外人田,算不算范儿?
账户并联 发表于 2012-12-30 21:03
本人拥有正宗的民国范② ,现用一袋大米,求换一“媳妇”,有意者请联系本人
一袋大类够换好几个的了.:D
为什么非要注册 发表于 2012-12-30 21:20
一袋大类够换好几个的了.
这么看来必须严重支持民国范②,绝对真心的!
留过洋的大少爷,知书达理的大小姐还有善解人意的通房大
丫头,我也向往。。。。哈哈哈哈。。
民国范儿?俺们村的地主内急都要跑回家里拉屎,就怕肥水流了外人田,算不算范儿?
有通房大丫头没。。。。
鱼缸养龙 发表于 2012-12-30 21:06
民国范儿?俺们村的地主内急都要跑回家里拉屎,就怕肥水流了外人田,算不算范儿?
真事!我听我父亲说我爷爷当年就这样的。。。他不是地主。
所谓民国范就跟刚刚破产的末日预言一样,事实上有没有这回事不要紧,有的没的乱整一番,没有的事也变成有的了
反不反TG只是个立场问题,粉不粉炮党则是个智商问题
这两天宋时归更新奥公公正好也提到民国范儿
民国范儿是一层朦胧的遮羞布,若吹的力道大了点,当心就把可怜的丑底儿给露出来了
民国范就是那种:几乎所有人都是穷鬼愚民,唯独我一人是高贵冷艳睿智的那种感觉吗?
  这个“民国范儿”确实很搞笑的。
不就想做上等人么
什么是民国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