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500亿光伏信贷陷危局 地方政府成幕后推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32:30
毫无疑问,国家开发银行,这家光伏全产业贷款余额超过500亿元的金融巨头,正在成为中国当下2000亿元光伏产业眼中的救世主。

  12月7日,国开行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独家披露了国开行光伏贷款情况:截至2012年8月底,国开行对光伏全产业贷款余额为500多亿元。这一数据与2011年全行5.52万亿贷款余额相比,占比仅为0.9%,也远低于市场之前传闻的2500亿元的规模。

  光伏全产业贷款余额占比不足1%的国开行,其在光伏产业的举足轻重却无人不晓。

  从今年4月出手救助处于危局的江西赛维LDK,到近期参与中国银行(2.79,0.02,0.72%)牵头的银团贷款援手身陷破产边缘的尚德电力,国开行这家正在迈向商业化转型之路的政策性银行,正在成为中国主要的光伏巨头及巨头背后的幕后推手地方政府,极力争取的对象。

  12月6日,有债权银行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继今年10月国开行率先给予无锡一家光伏企业2亿元贷款以解其还息压力之后,该公司超过40亿美元的庞大债务重组计划仍在持续谈判中。

  摆在这家光伏企业和债权银行面前的是,2013年1季度该公司即将到期的高达5.75亿美元的可转换票据谁来偿还?

  “在众多解决方案中,企业和地方政府也不断释放出希望中行、国开行等债权银行先接盘这5.75亿美元可转债的意愿。”上述人士透露。

  “那家企业年内应该是可以平稳过年关了。”一位接近国开行的人士告诉记者,近两个月,总行高管团队也相继带队到保利协鑫、汉能控股等光伏巨头密集调研。

  10月下旬,在江苏光伏重镇苏州举办的双方合作研讨会上,光伏巨头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说了一句肺腑之言,“协鑫集团现在取得的成绩,与国开行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进入10月以来,国开行内部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建议》,提出“六大六小”重点关注方案,无论尚德还是赛维都在名单之列,属于国开行应予继续支持的重点客户。

  12月7日,国开行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目前,国开行对光伏产业的上游企业,原则上不新增贷款;对光伏下游的发电企业,国内的项目大力支持,积极提供贷款,国外的项目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供贷款。

  “规划先行”的内部争论

  2008年,出于一贯“规划先行”的战略考虑,国开行开始进入境内和境外大型光伏并网电站融资,逐步形成对以多晶硅为代表的光伏产业上、中、下游的全面布局。

  仅仅2007-2010年短短三年,国开行就大手笔向包括尚德、赛维在内的多家光伏产业巨头承诺高达2500多亿的授信,业内无人出其右。

  “把开行发展有机融入国家战略。”一直是国开行董事长陈元所推崇的商业模式,也是国开行之所以进军光伏的逻辑起点。相较于商业银行,国开行核心竞争力在于产业规划上的精心布局,用陈元的话说,“规划先行”是国开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规划先行”,按照陈元的逻辑,“通过规划先行向上游延伸,在有限的项目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保持在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等领域的优势,并在新的蓝海领域迅速占据优势地位,取得更大的融资份额。”

  “开行要想以几千人与商业银行几十万人竞争,没有别的手段,只能靠脑力竞争,使规划更有远见、更符合实际,依靠规划先行来把握发展主动权。”一位开行评审局人士如是说。

  内部资料显示,2009年4月,国开行总行成立规划局,各地分行也相应设立规划发展处,目的之一便是提高在重大项目中的参与度和支持度,以融资推动产业联合。换句话说,开行所看重的产业规划,即把开发性金融与政府合作那一套东西,套到产业系统中。

  “开行本身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参与者之一。”上述开行的人士告诉记者,2009年末,开行先后与国家能源局、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委举行高层会晤并签订规划合作备忘录,并受邀参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起草工作。

  新能源正是国务院推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0年10月,正式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

  就在2009年,国开行率先制定《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开发评审指导意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国开行开始了光伏领域的狂飙突进,而所谓国开行光伏行业将近2500亿授信基本是在2009-2010年两年时间完成的。

  2010年9月,当国开行与赛维LDK宣布签订总额度高达600亿人民币(约89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时,赛维还被冠以获得授信额度最大的国内光伏企业,也是中国民营企业迄今为止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授信额度最高的企业之一。

  当然,赛维并不是唯一。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光伏行业的几家领头羊企业,包括天合光能、无锡尚德、英利、晶澳太阳能从国开行手中获得了巨额的银行授信承诺,除了无锡尚德5年500亿人民币的贷款承诺外,天合光能、晶澳分别获得了300亿的承诺,而英利也有360亿,再加上此前的赛维,仅此5家光伏领头羊就获得了国开行2000亿元的授信承诺。

  时至今日,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天合光能、英利、晶澳太阳能,还在国开行“六大六小”光伏行业“六大”名单之中,为其重点支持的业内“龙头企业”。

  国开行年报也显示,从2008年开始,国开行发放环保及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开始成倍增长,从2008年的988亿元,到2009年的1751亿元,2010年再度加量至2320亿元;而到截至2011年末,环保及节能减排贷款余额人民币6583亿元,同比增长33%。

  时至今日,反思商业银行在新能源战略上的得失时,一位国开行内部人士说道,当初决定要上光伏项目时,内部是有不同声音的。

  五年前,在决定是否上马光伏时,支持者认为,国开行应该追随国家战略走向,况且新能源提供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反对者则认为,光伏行业,其实业主体主要为民营企业,与国开行一贯擅长的城市开发金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比,缺乏足够的信用保证,尤其是政府信用,“这与开行一贯的信贷文化也多有冲突。”

  “当时,行里请了一批老专家论证光伏项目的可行性时,一些老专家提出了质疑之声。”上述人士透露,依照当初的科学测算,地方政府如此大规模地上项目,“不出三年肯定会遭遇过剩危机,况且这又是一个两头在外的行业,原材料和市场都不在我们手里。”

  果不其然,五年后,光伏产业已经成为“盲目扩张”和“产能过剩”的负面典型。

  2007-2012年,中国光伏行业连续5年年增长率超过100%;待到2011年,产能过剩危机已经全面爆发。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我国光伏产能已经达到35GW和40GW,占全球总产能的六成以上;而2011年全球产能不过27GW,2012为30-33GW。

  地方政府隐形背书

  近几年来,国开行已经成为国内支持新型能源最多的银行。

  仅以光伏发电为例,即便在2012年产能过剩的当口,国开行也未放弃对光伏下游发电企业的支持。12月7日,国开行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截至2012年10月底,国开行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累计承诺贷款410亿元,较去年年底340亿元的水平有所增加,贷款余额300亿元。

  “无论赛维、尚德还是汉能,中国光伏巨头的特点是,政经捆绑,光伏企业自身发展与地方政府产业振兴计划绑定在一起了。”某国有大行风控部负责人如是说。这也恰是包括国开行在内的商业银行大举进入光伏领域的关键所在。

  2010年,“四万亿”刺激计划以及中央和地方层出不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计划之下,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有300多个城市宣布将致力于发展光伏产业,100多个城市将建光伏产业基地。光伏热,一时蔚为壮观。

  仅以赛维LDK所在的江西省为例,2008年,该省出台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发展规划(2009-2015)显示,无论产业规模还是核心企业都设定了详细的目标。

  产业规模上,制定了“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2500亿元”的目标;而2008年时,该省规模以上光伏及相关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仅196亿元,产能扩张不止10倍。

  核心企业方面,按照江西省的计划,到2015年,要形成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亿元以上5家;当时,刚完成美国上市不久的江西赛维,2008年销售收入才刚超过100亿元。

  当时,赴美上市不久的赛维,成为江西省光伏产业五年梦想的主要载体,而地方政府的冲动与企业家个人扩张欲望混合在一起产生了强大的化学效应。

  地方政府如此大的投资冲动,背后恰是GDP政绩考核逻辑。仅以江西赛维为例,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晶硅片生产企业之一,其不仅仅吸纳了至少2.4 万人的就业,还每年能够为当地政府贡献大量的税收,其已经成为新余市甚至是江西省的一面旗帜。

  一句话,地方政府,起到了隐形背书的作用,也是今日众多大大小小光伏企业“大而不倒”,甚至“小而不倒”的关键所在。

  不过,国开行并非赛维最大的融资支持方。赛维2011年第一期中期票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江西赛维LDK共获得超过15家中外资银行,总额253亿元授信额度,这其中,中国银行以49.5亿元位列第一融资提供银行;国开行位居第二,授信额度为43.4亿元。

  仅以江西赛维、保利协鑫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发债企业看,国开行也并非最大的授信支持银行,在保利协鑫截至2011年9月底45.31亿元授信额度中,国开行仅有2.4亿元,远低于中、农、招商等银行,而在晶科能源和保定天威英利中,国开行甚至没有授信。

  此外,有别于国内同行,作为中国第一大外汇贷款银行以及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国开行自2008年大规模介入光伏行业起,就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是国内光伏无锡尚德、常州天合、赛维LDK等巨头走向海外的重要推手,双方共同开发了不少欧洲、美国太阳能电站项目。

  本报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国家开发银行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累计承诺贷款340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165亿元,美元贷款28亿美元,“承诺支持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5万千瓦,其中境内120万千瓦,境外65万千瓦。”

  而国开行太阳能光伏发电授信政策,简单概括之,境内外两条腿走路+重点区域、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相结合。

  重点客户方面,主要是境内大型电力企业+境外太阳能发电企业+具有规模、成本和技术创新优势的境内设备制造龙头企业;而在重点区域,国内为资源禀赋好的一、二、三类地区;境外则重点支持已制定并执行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的国家和地区,这恰是国开行支持尚德欧洲项目的逻辑。

  500亿光伏贷款对策

  然而,事实证明,非市场化的行为,终究要付出更沉痛的代价。

  今年10月下旬,例行的季度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直指光伏行业正在暴露的信贷风险,“要重点关注船舶、电力、光伏、钢铁及钢贸等行业,以及沿海地区的风险暴露……”

  这至少是银监会连续第二季度对光伏行业做出风险提示,而商业银行也纷纷采取收缩战略。

  12月7日,接近建设银行(4.30,0.01,0.23%)的人士称,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光伏全产业贷款余额约174亿,“2008年判断行业存在风险即严格五级分类标准,对大额客户逐户进行风险分析,针对性计提了充足的减值准备。建行在尚德没有余额,赛维LDK余额也在逐步下降。”

  一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以来,该行总行就要求各地分行上报光伏行业信贷的压缩计划。

  如此背景下,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光伏两大巨头赛维和尚德引领的光伏企业债务危机,正在迫使地方政府不断做出救市抉择,这背后,国开行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今年二季度,江西省政府有关部门就成立了针对赛维的发展稳定基金,总规模为20亿元,主要资金提供方便是国开行;一位接近国开行的人士透露,这笔20亿元的偿债基金,实质上是省政府的担保贷款。

  进入三季度,在光伏行业重镇江苏、河北保定等地方,均能看到国开行的身影。

  10月25日,国开行河北省分行副行长刘纯发向外界透露,该行最近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建议》,该建议明确,将继续加强对国内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光伏企业的信贷支持,确保年初制定的贷款资金计划落实到位,并将重点确保行业内“六大六小”12家优势企业的授信额度。

  几乎在相同时间,国开行派出评审管理局、评审一局、评审二局及国开行香港、江苏、苏州、山西、浙江等多家分行领导赶往江苏保利协鑫参加双方合作研讨会。

  对于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而言,国开行的表态尤为重要。开行方面表示,协鑫集团作为总行的战略成长性客户,“其多元化的产业布局与发展方向也与国开行的支持方向一致,是国开行的重点服务与支持对象。”

  对于市场传闻的“六大六小”重点扶持名单一说,12月7日,前述国开行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六大六小”只是国开行重点关注的企业。国开行对光伏产业贷款有严格的评审标准和严密的评审机制,只要符合条件均可支持。

  上述国开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保证500亿元光伏贷款的安全,目前,国开行对光伏产业的上游企业,原则上不新增贷款;对光伏下游的发电企业,国内的项目大力支持,积极提供贷款,国外的项目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供贷款。

  一句话,要对光伏上下游客户、境内外项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背后的逻辑是,光伏上、中、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产业前景大为不同。

  早在2010年,中国银行内部一份行业授信评审指引就光伏上游多晶硅原料制造企业资产负债率逐步上升、主营业务利润率下滑还有不稳定的现金流状况提出风险警示,“就整个产业链条而言,垂直一体化是最安全的盈利模式,产品成本低,新技术创新及应用迅速,获取技术进步时间差上的超额收益能力更强。”

  而对境内项目的大力支持的背后,则是严重产能过剩的光伏产业能看到黎明的唯一机会。

  12月7日,一位江苏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此前监管机构曾对该地区光伏产业展开相关调研,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光伏产业“两头在外(市场和核心产业),又面临两重危机(销售危机和成本危机),唯一的希望在于国内市场的开拓。

  此前,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称,“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发电总投资需求将达约2500亿,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

  “如果2500亿刺激计划能落地,行业应当会有所好转。”上述银行业人士称,江苏光伏产能占到全国三分之二,前途只能是在国内。

  然而,输血企业并不等于挽救行业,政府联合银行直接插手救助企业的举措,受到外界的批评。

  此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微博]连续三条微博予以质疑,“产业调整是市场行为,政府联合银行直接插手,扶持某几家企业,对其它企业太不公平。家电的教训忘了吗?”

  范剑平说,当前,去产能化任务没有实质性展开,这个任务被我们特有的政企关系所阻挠。“如果地方政府过度干预,都想挤垮其他地区的企业,后果堪忧。”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 ... /033913939100.shtml毫无疑问,国家开发银行,这家光伏全产业贷款余额超过500亿元的金融巨头,正在成为中国当下2000亿元光伏产业眼中的救世主。

  12月7日,国开行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独家披露了国开行光伏贷款情况:截至2012年8月底,国开行对光伏全产业贷款余额为500多亿元。这一数据与2011年全行5.52万亿贷款余额相比,占比仅为0.9%,也远低于市场之前传闻的2500亿元的规模。

  光伏全产业贷款余额占比不足1%的国开行,其在光伏产业的举足轻重却无人不晓。

  从今年4月出手救助处于危局的江西赛维LDK,到近期参与中国银行(2.79,0.02,0.72%)牵头的银团贷款援手身陷破产边缘的尚德电力,国开行这家正在迈向商业化转型之路的政策性银行,正在成为中国主要的光伏巨头及巨头背后的幕后推手地方政府,极力争取的对象。

  12月6日,有债权银行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继今年10月国开行率先给予无锡一家光伏企业2亿元贷款以解其还息压力之后,该公司超过40亿美元的庞大债务重组计划仍在持续谈判中。

  摆在这家光伏企业和债权银行面前的是,2013年1季度该公司即将到期的高达5.75亿美元的可转换票据谁来偿还?

  “在众多解决方案中,企业和地方政府也不断释放出希望中行、国开行等债权银行先接盘这5.75亿美元可转债的意愿。”上述人士透露。

  “那家企业年内应该是可以平稳过年关了。”一位接近国开行的人士告诉记者,近两个月,总行高管团队也相继带队到保利协鑫、汉能控股等光伏巨头密集调研。

  10月下旬,在江苏光伏重镇苏州举办的双方合作研讨会上,光伏巨头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说了一句肺腑之言,“协鑫集团现在取得的成绩,与国开行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进入10月以来,国开行内部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建议》,提出“六大六小”重点关注方案,无论尚德还是赛维都在名单之列,属于国开行应予继续支持的重点客户。

  12月7日,国开行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目前,国开行对光伏产业的上游企业,原则上不新增贷款;对光伏下游的发电企业,国内的项目大力支持,积极提供贷款,国外的项目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供贷款。

  “规划先行”的内部争论

  2008年,出于一贯“规划先行”的战略考虑,国开行开始进入境内和境外大型光伏并网电站融资,逐步形成对以多晶硅为代表的光伏产业上、中、下游的全面布局。

  仅仅2007-2010年短短三年,国开行就大手笔向包括尚德、赛维在内的多家光伏产业巨头承诺高达2500多亿的授信,业内无人出其右。

  “把开行发展有机融入国家战略。”一直是国开行董事长陈元所推崇的商业模式,也是国开行之所以进军光伏的逻辑起点。相较于商业银行,国开行核心竞争力在于产业规划上的精心布局,用陈元的话说,“规划先行”是国开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规划先行”,按照陈元的逻辑,“通过规划先行向上游延伸,在有限的项目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保持在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等领域的优势,并在新的蓝海领域迅速占据优势地位,取得更大的融资份额。”

  “开行要想以几千人与商业银行几十万人竞争,没有别的手段,只能靠脑力竞争,使规划更有远见、更符合实际,依靠规划先行来把握发展主动权。”一位开行评审局人士如是说。

  内部资料显示,2009年4月,国开行总行成立规划局,各地分行也相应设立规划发展处,目的之一便是提高在重大项目中的参与度和支持度,以融资推动产业联合。换句话说,开行所看重的产业规划,即把开发性金融与政府合作那一套东西,套到产业系统中。

  “开行本身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参与者之一。”上述开行的人士告诉记者,2009年末,开行先后与国家能源局、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委举行高层会晤并签订规划合作备忘录,并受邀参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起草工作。

  新能源正是国务院推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0年10月,正式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

  就在2009年,国开行率先制定《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开发评审指导意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国开行开始了光伏领域的狂飙突进,而所谓国开行光伏行业将近2500亿授信基本是在2009-2010年两年时间完成的。

  2010年9月,当国开行与赛维LDK宣布签订总额度高达600亿人民币(约89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时,赛维还被冠以获得授信额度最大的国内光伏企业,也是中国民营企业迄今为止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授信额度最高的企业之一。

  当然,赛维并不是唯一。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光伏行业的几家领头羊企业,包括天合光能、无锡尚德、英利、晶澳太阳能从国开行手中获得了巨额的银行授信承诺,除了无锡尚德5年500亿人民币的贷款承诺外,天合光能、晶澳分别获得了300亿的承诺,而英利也有360亿,再加上此前的赛维,仅此5家光伏领头羊就获得了国开行2000亿元的授信承诺。

  时至今日,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天合光能、英利、晶澳太阳能,还在国开行“六大六小”光伏行业“六大”名单之中,为其重点支持的业内“龙头企业”。

  国开行年报也显示,从2008年开始,国开行发放环保及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开始成倍增长,从2008年的988亿元,到2009年的1751亿元,2010年再度加量至2320亿元;而到截至2011年末,环保及节能减排贷款余额人民币6583亿元,同比增长33%。

  时至今日,反思商业银行在新能源战略上的得失时,一位国开行内部人士说道,当初决定要上光伏项目时,内部是有不同声音的。

  五年前,在决定是否上马光伏时,支持者认为,国开行应该追随国家战略走向,况且新能源提供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反对者则认为,光伏行业,其实业主体主要为民营企业,与国开行一贯擅长的城市开发金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比,缺乏足够的信用保证,尤其是政府信用,“这与开行一贯的信贷文化也多有冲突。”

  “当时,行里请了一批老专家论证光伏项目的可行性时,一些老专家提出了质疑之声。”上述人士透露,依照当初的科学测算,地方政府如此大规模地上项目,“不出三年肯定会遭遇过剩危机,况且这又是一个两头在外的行业,原材料和市场都不在我们手里。”

  果不其然,五年后,光伏产业已经成为“盲目扩张”和“产能过剩”的负面典型。

  2007-2012年,中国光伏行业连续5年年增长率超过100%;待到2011年,产能过剩危机已经全面爆发。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我国光伏产能已经达到35GW和40GW,占全球总产能的六成以上;而2011年全球产能不过27GW,2012为30-33GW。

  地方政府隐形背书

  近几年来,国开行已经成为国内支持新型能源最多的银行。

  仅以光伏发电为例,即便在2012年产能过剩的当口,国开行也未放弃对光伏下游发电企业的支持。12月7日,国开行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截至2012年10月底,国开行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累计承诺贷款410亿元,较去年年底340亿元的水平有所增加,贷款余额300亿元。

  “无论赛维、尚德还是汉能,中国光伏巨头的特点是,政经捆绑,光伏企业自身发展与地方政府产业振兴计划绑定在一起了。”某国有大行风控部负责人如是说。这也恰是包括国开行在内的商业银行大举进入光伏领域的关键所在。

  2010年,“四万亿”刺激计划以及中央和地方层出不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计划之下,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有300多个城市宣布将致力于发展光伏产业,100多个城市将建光伏产业基地。光伏热,一时蔚为壮观。

  仅以赛维LDK所在的江西省为例,2008年,该省出台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发展规划(2009-2015)显示,无论产业规模还是核心企业都设定了详细的目标。

  产业规模上,制定了“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2500亿元”的目标;而2008年时,该省规模以上光伏及相关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仅196亿元,产能扩张不止10倍。

  核心企业方面,按照江西省的计划,到2015年,要形成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亿元以上5家;当时,刚完成美国上市不久的江西赛维,2008年销售收入才刚超过100亿元。

  当时,赴美上市不久的赛维,成为江西省光伏产业五年梦想的主要载体,而地方政府的冲动与企业家个人扩张欲望混合在一起产生了强大的化学效应。

  地方政府如此大的投资冲动,背后恰是GDP政绩考核逻辑。仅以江西赛维为例,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晶硅片生产企业之一,其不仅仅吸纳了至少2.4 万人的就业,还每年能够为当地政府贡献大量的税收,其已经成为新余市甚至是江西省的一面旗帜。

  一句话,地方政府,起到了隐形背书的作用,也是今日众多大大小小光伏企业“大而不倒”,甚至“小而不倒”的关键所在。

  不过,国开行并非赛维最大的融资支持方。赛维2011年第一期中期票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江西赛维LDK共获得超过15家中外资银行,总额253亿元授信额度,这其中,中国银行以49.5亿元位列第一融资提供银行;国开行位居第二,授信额度为43.4亿元。

  仅以江西赛维、保利协鑫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发债企业看,国开行也并非最大的授信支持银行,在保利协鑫截至2011年9月底45.31亿元授信额度中,国开行仅有2.4亿元,远低于中、农、招商等银行,而在晶科能源和保定天威英利中,国开行甚至没有授信。

  此外,有别于国内同行,作为中国第一大外汇贷款银行以及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国开行自2008年大规模介入光伏行业起,就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是国内光伏无锡尚德、常州天合、赛维LDK等巨头走向海外的重要推手,双方共同开发了不少欧洲、美国太阳能电站项目。

  本报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国家开发银行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累计承诺贷款340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165亿元,美元贷款28亿美元,“承诺支持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5万千瓦,其中境内120万千瓦,境外65万千瓦。”

  而国开行太阳能光伏发电授信政策,简单概括之,境内外两条腿走路+重点区域、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相结合。

  重点客户方面,主要是境内大型电力企业+境外太阳能发电企业+具有规模、成本和技术创新优势的境内设备制造龙头企业;而在重点区域,国内为资源禀赋好的一、二、三类地区;境外则重点支持已制定并执行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的国家和地区,这恰是国开行支持尚德欧洲项目的逻辑。

  500亿光伏贷款对策

  然而,事实证明,非市场化的行为,终究要付出更沉痛的代价。

  今年10月下旬,例行的季度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直指光伏行业正在暴露的信贷风险,“要重点关注船舶、电力、光伏、钢铁及钢贸等行业,以及沿海地区的风险暴露……”

  这至少是银监会连续第二季度对光伏行业做出风险提示,而商业银行也纷纷采取收缩战略。

  12月7日,接近建设银行(4.30,0.01,0.23%)的人士称,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光伏全产业贷款余额约174亿,“2008年判断行业存在风险即严格五级分类标准,对大额客户逐户进行风险分析,针对性计提了充足的减值准备。建行在尚德没有余额,赛维LDK余额也在逐步下降。”

  一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以来,该行总行就要求各地分行上报光伏行业信贷的压缩计划。

  如此背景下,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光伏两大巨头赛维和尚德引领的光伏企业债务危机,正在迫使地方政府不断做出救市抉择,这背后,国开行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今年二季度,江西省政府有关部门就成立了针对赛维的发展稳定基金,总规模为20亿元,主要资金提供方便是国开行;一位接近国开行的人士透露,这笔20亿元的偿债基金,实质上是省政府的担保贷款。

  进入三季度,在光伏行业重镇江苏、河北保定等地方,均能看到国开行的身影。

  10月25日,国开行河北省分行副行长刘纯发向外界透露,该行最近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建议》,该建议明确,将继续加强对国内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光伏企业的信贷支持,确保年初制定的贷款资金计划落实到位,并将重点确保行业内“六大六小”12家优势企业的授信额度。

  几乎在相同时间,国开行派出评审管理局、评审一局、评审二局及国开行香港、江苏、苏州、山西、浙江等多家分行领导赶往江苏保利协鑫参加双方合作研讨会。

  对于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而言,国开行的表态尤为重要。开行方面表示,协鑫集团作为总行的战略成长性客户,“其多元化的产业布局与发展方向也与国开行的支持方向一致,是国开行的重点服务与支持对象。”

  对于市场传闻的“六大六小”重点扶持名单一说,12月7日,前述国开行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六大六小”只是国开行重点关注的企业。国开行对光伏产业贷款有严格的评审标准和严密的评审机制,只要符合条件均可支持。

  上述国开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保证500亿元光伏贷款的安全,目前,国开行对光伏产业的上游企业,原则上不新增贷款;对光伏下游的发电企业,国内的项目大力支持,积极提供贷款,国外的项目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供贷款。

  一句话,要对光伏上下游客户、境内外项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背后的逻辑是,光伏上、中、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产业前景大为不同。

  早在2010年,中国银行内部一份行业授信评审指引就光伏上游多晶硅原料制造企业资产负债率逐步上升、主营业务利润率下滑还有不稳定的现金流状况提出风险警示,“就整个产业链条而言,垂直一体化是最安全的盈利模式,产品成本低,新技术创新及应用迅速,获取技术进步时间差上的超额收益能力更强。”

  而对境内项目的大力支持的背后,则是严重产能过剩的光伏产业能看到黎明的唯一机会。

  12月7日,一位江苏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此前监管机构曾对该地区光伏产业展开相关调研,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光伏产业“两头在外(市场和核心产业),又面临两重危机(销售危机和成本危机),唯一的希望在于国内市场的开拓。

  此前,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称,“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发电总投资需求将达约2500亿,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

  “如果2500亿刺激计划能落地,行业应当会有所好转。”上述银行业人士称,江苏光伏产能占到全国三分之二,前途只能是在国内。

  然而,输血企业并不等于挽救行业,政府联合银行直接插手救助企业的举措,受到外界的批评。

  此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微博]连续三条微博予以质疑,“产业调整是市场行为,政府联合银行直接插手,扶持某几家企业,对其它企业太不公平。家电的教训忘了吗?”

  范剑平说,当前,去产能化任务没有实质性展开,这个任务被我们特有的政企关系所阻挠。“如果地方政府过度干预,都想挤垮其他地区的企业,后果堪忧。”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 ... /033913939100.shtml
贷款有没有风险,难道银行不审核的吗?
盲目投资先例也不少了,上学那会就有电解铝的事,怎么就吸取教训呢
国内现在还处于资本盲目追逐利益的阶段,没有风险评估,没有可行性研究,看到大家都上,我也上,看到有人赚钱,我也进。
就是这种杂而乱的市场行为,捞一票就走的投机心理过重。

魂自商都 发表于 2012-12-8 16:51
国内现在还处于资本盲目追逐利益的阶段,没有风险评估,没有可行性研究,看到大家都上,我也上,看到有人赚 ...
据说这些光伏项目就是几个海归忽悠地方政府搞的骗完一笔之后抬腿就走 让政府来收烂摊子
难道光伏是个骗局????
光伏开始主要是跨国金融集团包装几个企业上市圈钱,至于最后套住了谁。。。
mkxzdy 发表于 2012-12-8 16:00
盲目投资先例也不少了,上学那会就有电解铝的事,怎么就吸取教训呢
盲目?什么大工程上了。官员们不是脑满肠肥的?
好好查查这些人说不定还能拿回100-200亿呢。
国开行四五万行的贷款钱哪里来的?
光伏产业当然不是忽悠,目前就是继续降成本提高转换率,当然很多企业甚至全行业都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hrabbit 发表于 2012-12-8 17:29
据说这些光伏项目就是几个海归忽悠地方政府搞的骗完一笔之后抬腿就走 让政府来收烂摊子
政府官员没有捞好处你信么?
海狼核潜艇 发表于 2012-12-8 17:38
难道光伏是个骗局????
是个套。既能把德国的产业打垮。又能从国内骗钱去米畜。官员们又能捞政绩。反正最后出钱的还不是国库。
LS都没有理解其中奥妙
感觉led就是下个光伏
下一个是风电, 500多亿根本打不住,这是国开行直投光伏的,还有所谓的其他复合新能源基金投资没算在内。
地方政府官员根本不在乎,前两天刚从苏州回来,和一个区的官员聊到阿特斯这些企业的时候,这个官员语出惊人“这么多省市都在用国开行的钱,能问责谁?”
相对国开行,另外一个溃疡点在中信保,当年2009年的840亿美金出口信用担保一半都落在光伏行业,至今无人敢碰,就等着财政部最后兜。
http://finance.ifeng.com/money/i ... 90731/1025353.shtml

解构中信保840亿美元任务状

这个比国开行一点不差,基本投入光伏的都打了水漂 ,但是迄今无人担责,全部等着财政部接盘。
光伏行业的巨额贷款基本都流失国外。名义是买设备,咨询费,技术转让费。但里面有多少通过第三方公司流到贷款企业控制人的海外私人账户里国家要好好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