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捣黄龙——游牧帝国首都崩溃记(连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34:11



      一.序言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元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自古以来,不管多么强大的国家,总有盛极必衰的一日,此乃历史的规律。兴起于十三世纪初的蒙古帝国(后来演变为中国历史上的元朝),就是一个好例子。

    蒙古帝国的创始人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带领着草原上的游牧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把一个又一个的对手践踏于马蹄之下,一生号称“灭国四十”,建立起了一个东至中国东北、南至黄河流域、西至中东的庞大国家。而他的继承者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继续南征北战,带着那些剽悍的游牧军人远征,其足迹踏过东亚、东南亚、中亚、西南亚及欧洲等地,先后建立起包括一系列宗藩国在内的大蒙古国。在这些宗藩国中,著名的包括建立在西域阿尔泰山附近的窝阔台汗国与建立在锡尔河流域的察合台汗国、建立在欧洲伏尔加河下游的金帐汗国、还有建立在中东阿母河以及叙利亚等地的伊儿汗国。

    回顾世界历史,在冷兵器时代,蒙古帝国的显赫武功可谓首屈一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成为了“天之骄子”。

    这些“天之骄子”前仆后继地攀登上光辉的巅峰,然后又以不可遏止之势往下滑,走向穷途末路,这个大起大落的过程是充满戏剧性的,结局以悲剧而告终。

    蒙古人的过度扩张,早已为未来的分裂埋下伏笔。蒙哥汗死后,有实力的宗藩国便开始陆续脱离帝国而独立。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列建立元朝的时候,他成功地在十三世纪后半期消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并继承了蒙古帝国的衣钵——在汉人的眼中,他是皇帝;在蒙古人的眼中,他是大汗。此时,各个宗藩国虽然处于独立状态,但仍然奉元朝为宗主国,而元朝皇帝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体蒙古人的大汗。

    虽然元朝统治者由草原入主中原,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而有选择地接受了汉族的传统文化、改用汉法治理汉地,但是他们作为征服王朝,还保留着很多蒙古旧制度的弊端,特别是将天下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与南人四等,在政治上重用蒙古与色目贵族,轻视汉人与南人,致使民族矛盾始终未能缓和下来。

    蒙古、色目等贵族大臣平日过着骄侈暴佚、荒淫无度的生活,各级官吏进行竭泽而渔般的搜括,使广大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到了元代末期,由于各地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国家的财政已经濒临崩溃。政治腐败、经济破产、社会黑暗终于激化了长期存在的各种矛盾,迫使那些难以度日的人民揭竿而起,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元朝的统治最终在这场席卷全国的大起义中寿终正寝。而在世界其它地方的各个宗藩国,也先后被内忧外患所困扰,自顾不暇,无力互相策应。

    取代元朝的是新兴的明朝。汉人朱元璋在起义群雄中脱颖而出,以江淮为根据地,挥师北伐,于1368年以雷霆万钧之势颠覆了蒙古贵族阶级的统治。

    明朝灭亡元朝的标志不是打死或者俘虏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而是攻陷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 因为,对于统治阶级而言,失去了旧皇帝还可以再拥立新皇帝(总之,在统治集团内部不愁找不到候补者)。但是对一个国家而言,首都作为政治中心(有时还兼顾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它被对手攻克,基本上便是河山沦陷、国家残破的标志,甚至成为亡国的象征。

    元朝的首都——大都既然于1368年八月初二被对手拿下,在普天下人的心目中就意味着灭亡(二十四史中的《元史》就是以大都的失陷作元朝灭亡的标志)。

    元朝是这样。明朝也是这样,同样逃不过这个宿命(比如李自成的起义军于1644年三月十八日攻下北京,史籍就以此作为明朝的灭亡的证明。在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史称“南明”)。

    古代人普遍存在着这种“首都情结”的心理,首都的兴亡历来是吸引各方眼球的焦点。例如在我国古代处于公元五至六世纪的南北朝,控制北方的北魏的孝文帝是鲜卑族人,他为了统一胡汉,专门迁都黄河之滨的洛阳,推行汉化,目的是与汉人在南方成立的王朝争正统。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对此深刻地指出,“洛阳为东汉、魏、晋故都,北朝汉人有认‘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指洛阳),谁就是文化正统的所在。”也就是说,不管胡人还是汉人,只要能定鼎古都洛阳,便隐然成为正统王朝,也就能收拢中原人士之心。

    不但中国古人有“首都情结”,外国人也有。在中世纪四分五裂的欧洲,各国林立。人们始终对昔日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念念不忘。德国君主奥托一世在公元十世纪远征意大利时,控制了罗马帝国曾经的首都——罗马,他便成为了“罗马人的皇帝”,他的国家也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尽管狗尾续貂的“神圣罗马帝国”被后世学者嘲讽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但它还是存在了数百年。因为在当时西欧人的心目中,“罗马是世界之首”,统治罗马的人便天然地具有复兴罗马帝国的自信。

    纵横欧亚的蒙古人未能免俗,也一样有根深蒂固的“首都情结”。成书于十七世纪的《黄金史纲》、《蒙古源流》等蒙文史籍,都记载元顺帝撤离大都时,写下了一首“歌声既哀继之以泣”的长篇诗歌,诗中多处提到令人牵肠挂肚的大都。这首诗歌未必是真品,但它却反映了元朝直到灭亡的二百多年之后,蒙古人对前朝的首都——大都仍然是刻骨铭心。明朝成立后,为了怀柔塞外的蒙古诸部,曾经颁发“敕书”给一些游牧部落,作为双方贸易往来的凭证。念旧的蒙古人往往就把这些“敕书”称为“大都”。在十六世纪,蒙古右翼领袖俺答汗甚至还仿照昔日大都的模样在塞外的草原上修建了呼和浩特城,以寄托蒙古人的悠久的怀念故国之情。

    可是,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知道,大都作为元朝的首都,其政治地位虽然非常重要,却并非是蒙古人唯一的首都。因为蒙古的土地辽阔无边,而蒙古民族是四处流动的游牧民族,所以统治者每年按照不同的季节在不同地方放牧时,就会有不同的政治中心,从而也就有了不同的首都(在中国的历史上,这并非特例。例如在蒙古之前兴起的辽、金等异族政权都曾经过着游牧生活,都实行过两个都城或几个都城的制度,国家首脑每年在这几个地方巡回办公)。

    蒙古人这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与中原定居的农耕民族有区别,而且在进入中原、成立征服王朝之后也没有什么改变。

    了解一下蒙古帝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政治中心,对其发展的脉络会有更好的认识。在元世祖忽必烈把首都定于大都之前,也就是在成吉思汗到蒙哥执政的这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蒙古帝国的中心地域一直都在“风吹草底见牛羊”的漠北地区。成吉思汗称霸草原的时候,其政治中心是在克鲁伦河上游的“大斡耳朵”。“斡耳朵”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宫帐”,这表明成吉思汗喜欢呆在蒙古包里办公,其政治中心保持着传统的游牧本色。而在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做一把手的年代,随着版图的继续扩大,新的政治中心已经迁移到了在蒙古腹部地区新建成的和林,这是一座具有汉族特色的、宫殿与各类住宅鳞次栉比的城市,无论是规模还是豪华的程度,都比仅由蒙古包组成的“大斡耳朵”气派得多。接下来,先后继承大位的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贵由汗与蒙哥汗,他俩同样定鼎和林。

    蒙哥汗死后,即位的是他的兄弟忽必烈,忽必烈为了南下扩张的需要,将政治中心南移——不再以大漠之北的和林为首都,而是在接近汉族聚居地的开平建立城郭,名为上都。上都离经济发达的汉地很近,补充给养更加方便。不久,忽必烈为了统一大业而继续向南,干脆移动大驾进驻了长城之内的农耕地区,以历史上素有盛名的燕京为中都,后来又将此地改建为宏伟壮观的大都。他虽然入主中原,却不忘传统,按照游牧民族的传统,采取了两都制(也就是大都、上都两个首都并存)。此后,元帝在每年的四月份从大都出发前往塞外的上都避暑,并在那里进行各种重要的政治活动,一直到八九月份再返回大都办公。

    由此可见,在元朝灭亡之前,曾经成为政治中心的地方至少有大斡耳朵、和林、上都、大都。在这几个地方之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大都。这与大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处于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枢纽位置、在经济上具备沟通南北的雄厚实力、成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汇地点等一系列优异条件是分不开的。

    有趣的是,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其主要的政治中心建立的顺序是由北向南,分别是大斡耳朵、和林、上都、大都。大都,象征着辉煌的顶点。而当其灭亡时,这个帝国历代政治中心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相继崩溃,不过顺序却反了过来,主要是由南向北——分别是大都、上都、大斡耳朵与和林。这从另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成吉思汗的“天之骄子”们攀登上光辉的巅峰之后又往下滑、甚至倒退回最初的起点。

    下面将按照蒙古帝国各个时期的首都与政治中心陷落的顺序,对其陷落的过程一一予以叙述,这等于从另一个侧面披露了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时的痛苦历程、展现了其土崩瓦解时最令人震撼的细节。




      一.序言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元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自古以来,不管多么强大的国家,总有盛极必衰的一日,此乃历史的规律。兴起于十三世纪初的蒙古帝国(后来演变为中国历史上的元朝),就是一个好例子。

    蒙古帝国的创始人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带领着草原上的游牧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把一个又一个的对手践踏于马蹄之下,一生号称“灭国四十”,建立起了一个东至中国东北、南至黄河流域、西至中东的庞大国家。而他的继承者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继续南征北战,带着那些剽悍的游牧军人远征,其足迹踏过东亚、东南亚、中亚、西南亚及欧洲等地,先后建立起包括一系列宗藩国在内的大蒙古国。在这些宗藩国中,著名的包括建立在西域阿尔泰山附近的窝阔台汗国与建立在锡尔河流域的察合台汗国、建立在欧洲伏尔加河下游的金帐汗国、还有建立在中东阿母河以及叙利亚等地的伊儿汗国。

    回顾世界历史,在冷兵器时代,蒙古帝国的显赫武功可谓首屈一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成为了“天之骄子”。

    这些“天之骄子”前仆后继地攀登上光辉的巅峰,然后又以不可遏止之势往下滑,走向穷途末路,这个大起大落的过程是充满戏剧性的,结局以悲剧而告终。

    蒙古人的过度扩张,早已为未来的分裂埋下伏笔。蒙哥汗死后,有实力的宗藩国便开始陆续脱离帝国而独立。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列建立元朝的时候,他成功地在十三世纪后半期消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并继承了蒙古帝国的衣钵——在汉人的眼中,他是皇帝;在蒙古人的眼中,他是大汗。此时,各个宗藩国虽然处于独立状态,但仍然奉元朝为宗主国,而元朝皇帝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体蒙古人的大汗。

    虽然元朝统治者由草原入主中原,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而有选择地接受了汉族的传统文化、改用汉法治理汉地,但是他们作为征服王朝,还保留着很多蒙古旧制度的弊端,特别是将天下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与南人四等,在政治上重用蒙古与色目贵族,轻视汉人与南人,致使民族矛盾始终未能缓和下来。

    蒙古、色目等贵族大臣平日过着骄侈暴佚、荒淫无度的生活,各级官吏进行竭泽而渔般的搜括,使广大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到了元代末期,由于各地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国家的财政已经濒临崩溃。政治腐败、经济破产、社会黑暗终于激化了长期存在的各种矛盾,迫使那些难以度日的人民揭竿而起,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元朝的统治最终在这场席卷全国的大起义中寿终正寝。而在世界其它地方的各个宗藩国,也先后被内忧外患所困扰,自顾不暇,无力互相策应。

    取代元朝的是新兴的明朝。汉人朱元璋在起义群雄中脱颖而出,以江淮为根据地,挥师北伐,于1368年以雷霆万钧之势颠覆了蒙古贵族阶级的统治。

    明朝灭亡元朝的标志不是打死或者俘虏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而是攻陷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 因为,对于统治阶级而言,失去了旧皇帝还可以再拥立新皇帝(总之,在统治集团内部不愁找不到候补者)。但是对一个国家而言,首都作为政治中心(有时还兼顾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它被对手攻克,基本上便是河山沦陷、国家残破的标志,甚至成为亡国的象征。

    元朝的首都——大都既然于1368年八月初二被对手拿下,在普天下人的心目中就意味着灭亡(二十四史中的《元史》就是以大都的失陷作元朝灭亡的标志)。

    元朝是这样。明朝也是这样,同样逃不过这个宿命(比如李自成的起义军于1644年三月十八日攻下北京,史籍就以此作为明朝的灭亡的证明。在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史称“南明”)。

    古代人普遍存在着这种“首都情结”的心理,首都的兴亡历来是吸引各方眼球的焦点。例如在我国古代处于公元五至六世纪的南北朝,控制北方的北魏的孝文帝是鲜卑族人,他为了统一胡汉,专门迁都黄河之滨的洛阳,推行汉化,目的是与汉人在南方成立的王朝争正统。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对此深刻地指出,“洛阳为东汉、魏、晋故都,北朝汉人有认‘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指洛阳),谁就是文化正统的所在。”也就是说,不管胡人还是汉人,只要能定鼎古都洛阳,便隐然成为正统王朝,也就能收拢中原人士之心。

    不但中国古人有“首都情结”,外国人也有。在中世纪四分五裂的欧洲,各国林立。人们始终对昔日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念念不忘。德国君主奥托一世在公元十世纪远征意大利时,控制了罗马帝国曾经的首都——罗马,他便成为了“罗马人的皇帝”,他的国家也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尽管狗尾续貂的“神圣罗马帝国”被后世学者嘲讽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但它还是存在了数百年。因为在当时西欧人的心目中,“罗马是世界之首”,统治罗马的人便天然地具有复兴罗马帝国的自信。

    纵横欧亚的蒙古人未能免俗,也一样有根深蒂固的“首都情结”。成书于十七世纪的《黄金史纲》、《蒙古源流》等蒙文史籍,都记载元顺帝撤离大都时,写下了一首“歌声既哀继之以泣”的长篇诗歌,诗中多处提到令人牵肠挂肚的大都。这首诗歌未必是真品,但它却反映了元朝直到灭亡的二百多年之后,蒙古人对前朝的首都——大都仍然是刻骨铭心。明朝成立后,为了怀柔塞外的蒙古诸部,曾经颁发“敕书”给一些游牧部落,作为双方贸易往来的凭证。念旧的蒙古人往往就把这些“敕书”称为“大都”。在十六世纪,蒙古右翼领袖俺答汗甚至还仿照昔日大都的模样在塞外的草原上修建了呼和浩特城,以寄托蒙古人的悠久的怀念故国之情。

    可是,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知道,大都作为元朝的首都,其政治地位虽然非常重要,却并非是蒙古人唯一的首都。因为蒙古的土地辽阔无边,而蒙古民族是四处流动的游牧民族,所以统治者每年按照不同的季节在不同地方放牧时,就会有不同的政治中心,从而也就有了不同的首都(在中国的历史上,这并非特例。例如在蒙古之前兴起的辽、金等异族政权都曾经过着游牧生活,都实行过两个都城或几个都城的制度,国家首脑每年在这几个地方巡回办公)。

    蒙古人这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与中原定居的农耕民族有区别,而且在进入中原、成立征服王朝之后也没有什么改变。

    了解一下蒙古帝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政治中心,对其发展的脉络会有更好的认识。在元世祖忽必烈把首都定于大都之前,也就是在成吉思汗到蒙哥执政的这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蒙古帝国的中心地域一直都在“风吹草底见牛羊”的漠北地区。成吉思汗称霸草原的时候,其政治中心是在克鲁伦河上游的“大斡耳朵”。“斡耳朵”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宫帐”,这表明成吉思汗喜欢呆在蒙古包里办公,其政治中心保持着传统的游牧本色。而在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做一把手的年代,随着版图的继续扩大,新的政治中心已经迁移到了在蒙古腹部地区新建成的和林,这是一座具有汉族特色的、宫殿与各类住宅鳞次栉比的城市,无论是规模还是豪华的程度,都比仅由蒙古包组成的“大斡耳朵”气派得多。接下来,先后继承大位的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贵由汗与蒙哥汗,他俩同样定鼎和林。

    蒙哥汗死后,即位的是他的兄弟忽必烈,忽必烈为了南下扩张的需要,将政治中心南移——不再以大漠之北的和林为首都,而是在接近汉族聚居地的开平建立城郭,名为上都。上都离经济发达的汉地很近,补充给养更加方便。不久,忽必烈为了统一大业而继续向南,干脆移动大驾进驻了长城之内的农耕地区,以历史上素有盛名的燕京为中都,后来又将此地改建为宏伟壮观的大都。他虽然入主中原,却不忘传统,按照游牧民族的传统,采取了两都制(也就是大都、上都两个首都并存)。此后,元帝在每年的四月份从大都出发前往塞外的上都避暑,并在那里进行各种重要的政治活动,一直到八九月份再返回大都办公。

    由此可见,在元朝灭亡之前,曾经成为政治中心的地方至少有大斡耳朵、和林、上都、大都。在这几个地方之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大都。这与大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处于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枢纽位置、在经济上具备沟通南北的雄厚实力、成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汇地点等一系列优异条件是分不开的。

    有趣的是,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其主要的政治中心建立的顺序是由北向南,分别是大斡耳朵、和林、上都、大都。大都,象征着辉煌的顶点。而当其灭亡时,这个帝国历代政治中心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相继崩溃,不过顺序却反了过来,主要是由南向北——分别是大都、上都、大斡耳朵与和林。这从另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成吉思汗的“天之骄子”们攀登上光辉的巅峰之后又往下滑、甚至倒退回最初的起点。

    下面将按照蒙古帝国各个时期的首都与政治中心陷落的顺序,对其陷落的过程一一予以叙述,这等于从另一个侧面披露了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时的痛苦历程、展现了其土崩瓦解时最令人震撼的细节。




      二.欲伐大树,先折枯枝



    欲伐大树,先折枯枝。在元朝首都崩溃之前,全国各地已经处于风暴来袭的前夜,蒙古贵族的统治的根基已经动摇。

    1332年,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妥欢贴睦尔即位,史称“元顺帝”。元朝虽然是一个拥有很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但是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职都主要由蒙古贵族担任,而色目人(包括钦察、畏吾儿、回回、唐兀等欧亚部族人)因善长理财而成为蒙古统治阶级的得力助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包括淮河以北的汉、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汉人)、南人(指淮河以南的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只有少数上层人物能够获得有限的参政机会,这种因循守旧的落后政治制度孕育着非常严重的民族矛盾。

    以蒙古、色目人为主的统治阶级骄横奢侈、积重难返。而大部分汉人、南人却饥寒交迫、朝不保夕。那时吏治败坏、社会黑暗,加上天灾人祸频繁,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政权,是镇压之权!元朝贵族在马上取得天下,主要靠雄赳赳的武夫用武力来维持其统治。

    这正是个武夫当道,文人落魄、百姓遭殃的世界。可是,同人不同命,武夫之中也是人分三六九等的。

    大体而言,元朝的正规军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元朝的统治集团既然是以蒙古族为核心的,那么,以蒙古人为主的蒙古军自然成为与蒙古贵族息息相关的嫡系,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

    探马赤军是从蒙古部落各个千户、万户等组织之中抽出担任先锋、镇守等任务的军队,其成员除了蒙古人之外,还有色目人及汉人,因为这支军队的成员主要来自蒙古部落,所以也被蒙古贵族视为自己人。

    汉军主要由中国北部、四川局部地区、云南等地方的各族人民组成。新附军主要由南宋降军改编而成。汉军与新附军好象是后娘养的孩子,其政治地位与各种待遇比起蒙古军与探马赤军,又差了一等。

    蒙古贵族为了睡得高枕无忧,牢牢地控制着军权,控制着杀人刀!在全国各地,都有军人杀气腾腾的身影。作为嫡系军队的蒙古军与由此派生出探马赤军,因为得到了蒙古贵族的高度信任,而共同承担起政治中枢的宿卫任务,同时分兵镇守某些战略要地。总之,这两支部队的镇戍重点是北方(包括蒙古草原)。

    在距离大都很远的南方,主要由汉军及新附军镇戍。

    贵族统治阶级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军人,他们治军亲疏有别、赏罚不明。贤人上不去、愚人下不来,军队内部长期的裙带之风盛行、造成战斗力急剧下降的恶果。然而,狂妄自大的蒙古贵族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他们对军队中种种光怪陆离的事情熟视无睹,不思改过。

    到了元朝末年政治混乱时期,上层的将领普遍碌碌无为、贪赃枉法等事见惯不怪,中下层的官兵也上行下效而肆无忌惮。不论南北,驻守在全国各地的很多军队的纪律荡然无存,甚至和盗贼毫无区别。有些地方的镇戍士兵竟敢白昼携刀在市场游荡,伺机夺人货物。部队武备废弛,缺乏应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在战场上就必然会闹笑话。《元史.顺帝本纪》记录了一个特出的例子,那是在1347年十一月,一伙海盗劫掠长江沿岸的江阴、通、泰、镇江、真州一带,这班作奸犯科的家伙不过三十六人,元军出动万余兵力讨伐不能取胜,反为所败。

     玩火者必自焚。迷信武力的统治者,避免不了被武力推翻的宿命!

     元军战斗力一日不如一日,越来越难以胜任镇压各种敌对势力的任务,渐渐地露出了外强中干的本质。当官府高压统治手段逐渐失效时、受压迫的老百姓立即会爆发出惊人的反弹力,把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掀翻在地!

      天灾人祸频仍的现状令到老百姓的不满如火山般爆发,各地起义不断,最终在1351年于黄河南北掀起了一场足以颠覆元朝的农民大起义。


      二.欲伐大树,先折枯枝



    欲伐大树,先折枯枝。在元朝首都崩溃之前,全国各地已经处于风暴来袭的前夜,蒙古贵族的统治的根基已经动摇。

    1332年,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妥欢贴睦尔即位,史称“元顺帝”。元朝虽然是一个拥有很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但是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职都主要由蒙古贵族担任,而色目人(包括钦察、畏吾儿、回回、唐兀等欧亚部族人)因善长理财而成为蒙古统治阶级的得力助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包括淮河以北的汉、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汉人)、南人(指淮河以南的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只有少数上层人物能够获得有限的参政机会,这种因循守旧的落后政治制度孕育着非常严重的民族矛盾。

    以蒙古、色目人为主的统治阶级骄横奢侈、积重难返。而大部分汉人、南人却饥寒交迫、朝不保夕。那时吏治败坏、社会黑暗,加上天灾人祸频繁,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政权,是镇压之权!元朝贵族在马上取得天下,主要靠雄赳赳的武夫用武力来维持其统治。

    这正是个武夫当道,文人落魄、百姓遭殃的世界。可是,同人不同命,武夫之中也是人分三六九等的。

    大体而言,元朝的正规军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元朝的统治集团既然是以蒙古族为核心的,那么,以蒙古人为主的蒙古军自然成为与蒙古贵族息息相关的嫡系,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

    探马赤军是从蒙古部落各个千户、万户等组织之中抽出担任先锋、镇守等任务的军队,其成员除了蒙古人之外,还有色目人及汉人,因为这支军队的成员主要来自蒙古部落,所以也被蒙古贵族视为自己人。

    汉军主要由中国北部、四川局部地区、云南等地方的各族人民组成。新附军主要由南宋降军改编而成。汉军与新附军好象是后娘养的孩子,其政治地位与各种待遇比起蒙古军与探马赤军,又差了一等。

    蒙古贵族为了睡得高枕无忧,牢牢地控制着军权,控制着杀人刀!在全国各地,都有军人杀气腾腾的身影。作为嫡系军队的蒙古军与由此派生出探马赤军,因为得到了蒙古贵族的高度信任,而共同承担起政治中枢的宿卫任务,同时分兵镇守某些战略要地。总之,这两支部队的镇戍重点是北方(包括蒙古草原)。

    在距离大都很远的南方,主要由汉军及新附军镇戍。

    贵族统治阶级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军人,他们治军亲疏有别、赏罚不明。贤人上不去、愚人下不来,军队内部长期的裙带之风盛行、造成战斗力急剧下降的恶果。然而,狂妄自大的蒙古贵族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他们对军队中种种光怪陆离的事情熟视无睹,不思改过。

    到了元朝末年政治混乱时期,上层的将领普遍碌碌无为、贪赃枉法等事见惯不怪,中下层的官兵也上行下效而肆无忌惮。不论南北,驻守在全国各地的很多军队的纪律荡然无存,甚至和盗贼毫无区别。有些地方的镇戍士兵竟敢白昼携刀在市场游荡,伺机夺人货物。部队武备废弛,缺乏应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在战场上就必然会闹笑话。《元史.顺帝本纪》记录了一个特出的例子,那是在1347年十一月,一伙海盗劫掠长江沿岸的江阴、通、泰、镇江、真州一带,这班作奸犯科的家伙不过三十六人,元军出动万余兵力讨伐不能取胜,反为所败。

     玩火者必自焚。迷信武力的统治者,避免不了被武力推翻的宿命!

     元军战斗力一日不如一日,越来越难以胜任镇压各种敌对势力的任务,渐渐地露出了外强中干的本质。当官府高压统治手段逐渐失效时、受压迫的老百姓立即会爆发出惊人的反弹力,把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掀翻在地!

      天灾人祸频仍的现状令到老百姓的不满如火山般爆发,各地起义不断,最终在1351年于黄河南北掀起了一场足以颠覆元朝的农民大起义。


   
     起义军以受压迫最为严重的汉人、南人为主,其中首先发难的韩山童、刘福通等人都是源于佛教净土宗的白莲教徒。面对世间不平之事,就算不食人间烟火的佛都会发怒,更何况是吃五谷杂粮的人!

    白莲教主要信仰“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认为只需口念“阿弥陀佛”及“弥勒佛”,死后便可以往生佛国。由于该教没有什么高深的教义,而且修法简单,故在老百姓中比较盛行,后来又吸收了明教等民间宗教的教义,使信徒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历尽苦难的老百姓盼望改变现状,他们诵经结社、焚香聚会,在多次遭到元政府查封的情况下仍然屡禁不止。根据一些宗教典籍的说法,“阿弥陀佛”与“弥勒佛”等宗教偶像在亿万年之后会下降人间,超度众生,到了那个时候,人间也会变得像天堂一样幸福无比、妙不可言。因此从南北朝开始,一些农民起义者已经托称“弥勒在现实世界中降生”的口号,反抗官府的暴虐统治。元朝建立之后也曾发生过几次这样的造反事件,但都被统治者镇压。然而白莲教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到了元顺帝在位期间,又死灰复燃,终于成为燎原之势。

    白莲教徒利用元政府召集十几万军民在黄河黄陵冈、白茅口、阳青村等地修理河道、堵塞决口的机会,暗中将一具刻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独眼石人埋藏在黄陵冈的那一段黄河故道中,并事先在民众中有计划地宣传天下即将大乱的消息。当掘河的民夫挖出独眼石人时,无不口瞪目呆。
   
    现在,很多治河的民夫在白莲教徒的鼓动下,狂热地相信弥勒佛等神明已经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并将带领苍生创造人间天堂,也就是说改朝换代的时候来到了,从而加强了揭竿而起的决心,企图用武力推翻元朝。
   
    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准备于五月初在颍州首先发难,他自称为宋徽宗第八世孙,手下将领刘福通自称为宋朝大将刘光世的后裔,计划带着三千人马起兵。不料竟然走漏了风声,韩山童在正式起义之前被元政府差人擒杀。刘福通被迫提前起义,率部攻占了颍州。很多在黄陵冈治河的民夫闻讯赶到会合,一时声势大振。起义军用红布包裹着脑袋、身穿红袄、并以红旗为号,所以叫“红巾军”(红巾军简称“红军”,起义者以白莲教徒为主,但与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其他宗教人士,例如道教徒、明教徒等。刘福通领导的起义军长期活动于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这个行省在长江以北,范围广及现在的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后来,刘福通又将起义军的军事影响力扩展到现在的山东、山西、河北、陕西、东北等地,所以人们习惯上称这支队伍为北方红巾军)。

    起义军攻击了河南罗山、上蔡、真阳、霍山、舞阳、叶县、汝南、息州、光州等处,所到之处,或者开仓放粮或者劫富济贫。元政府军队无法平定事态,有的地方驻军吓得甚至不战而逃。星星之火就这样演变成为燎原之势,黄河南北、两淮等地方的贫苦农民不断入伙,队伍逐渐扩大到十万余人。

    几乎与此同时,起义浪潮在南方迅速漫延开来。江苏徐州也爆发了以芝麻李等人为首的起义。而长江以北的濠州也爆发了以孙德崖、郭子兴等人为首的起义。活跃在长江两岸的是以彭莹玉、徐寿辉等人为首的队伍,他们在蕲水、黄州起义,这支起义军也信奉白莲教,称为南方红巾军。此外,还有起源于湘汉之间的北琐红巾军以及起源于豫北的南琐红巾军。

    除了红巾军之外,在南方割据一方的武装力量还有以贩私盐为业的方国珍、张士诚等人。他们的势力范围局限于浙东一带,经常在红巾军与元政府之间摇摆不定、左右逢源。

    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规模大小不等的起义队伍,天下已经大乱。



   
     起义军以受压迫最为严重的汉人、南人为主,其中首先发难的韩山童、刘福通等人都是源于佛教净土宗的白莲教徒。面对世间不平之事,就算不食人间烟火的佛都会发怒,更何况是吃五谷杂粮的人!

    白莲教主要信仰“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认为只需口念“阿弥陀佛”及“弥勒佛”,死后便可以往生佛国。由于该教没有什么高深的教义,而且修法简单,故在老百姓中比较盛行,后来又吸收了明教等民间宗教的教义,使信徒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历尽苦难的老百姓盼望改变现状,他们诵经结社、焚香聚会,在多次遭到元政府查封的情况下仍然屡禁不止。根据一些宗教典籍的说法,“阿弥陀佛”与“弥勒佛”等宗教偶像在亿万年之后会下降人间,超度众生,到了那个时候,人间也会变得像天堂一样幸福无比、妙不可言。因此从南北朝开始,一些农民起义者已经托称“弥勒在现实世界中降生”的口号,反抗官府的暴虐统治。元朝建立之后也曾发生过几次这样的造反事件,但都被统治者镇压。然而白莲教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到了元顺帝在位期间,又死灰复燃,终于成为燎原之势。

    白莲教徒利用元政府召集十几万军民在黄河黄陵冈、白茅口、阳青村等地修理河道、堵塞决口的机会,暗中将一具刻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独眼石人埋藏在黄陵冈的那一段黄河故道中,并事先在民众中有计划地宣传天下即将大乱的消息。当掘河的民夫挖出独眼石人时,无不口瞪目呆。
   
    现在,很多治河的民夫在白莲教徒的鼓动下,狂热地相信弥勒佛等神明已经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并将带领苍生创造人间天堂,也就是说改朝换代的时候来到了,从而加强了揭竿而起的决心,企图用武力推翻元朝。
   
    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准备于五月初在颍州首先发难,他自称为宋徽宗第八世孙,手下将领刘福通自称为宋朝大将刘光世的后裔,计划带着三千人马起兵。不料竟然走漏了风声,韩山童在正式起义之前被元政府差人擒杀。刘福通被迫提前起义,率部攻占了颍州。很多在黄陵冈治河的民夫闻讯赶到会合,一时声势大振。起义军用红布包裹着脑袋、身穿红袄、并以红旗为号,所以叫“红巾军”(红巾军简称“红军”,起义者以白莲教徒为主,但与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其他宗教人士,例如道教徒、明教徒等。刘福通领导的起义军长期活动于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这个行省在长江以北,范围广及现在的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后来,刘福通又将起义军的军事影响力扩展到现在的山东、山西、河北、陕西、东北等地,所以人们习惯上称这支队伍为北方红巾军)。

    起义军攻击了河南罗山、上蔡、真阳、霍山、舞阳、叶县、汝南、息州、光州等处,所到之处,或者开仓放粮或者劫富济贫。元政府军队无法平定事态,有的地方驻军吓得甚至不战而逃。星星之火就这样演变成为燎原之势,黄河南北、两淮等地方的贫苦农民不断入伙,队伍逐渐扩大到十万余人。

    几乎与此同时,起义浪潮在南方迅速漫延开来。江苏徐州也爆发了以芝麻李等人为首的起义。而长江以北的濠州也爆发了以孙德崖、郭子兴等人为首的起义。活跃在长江两岸的是以彭莹玉、徐寿辉等人为首的队伍,他们在蕲水、黄州起义,这支起义军也信奉白莲教,称为南方红巾军。此外,还有起源于湘汉之间的北琐红巾军以及起源于豫北的南琐红巾军。

    除了红巾军之外,在南方割据一方的武装力量还有以贩私盐为业的方国珍、张士诚等人。他们的势力范围局限于浙东一带,经常在红巾军与元政府之间摇摆不定、左右逢源。

    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规模大小不等的起义队伍,天下已经大乱。



   
   元朝上层统治者与各地的官老爷们被胆大包天的蚁民用一连串的耳光打懵了,刹那之间惊魂未定,不知所措。

   “先入关者为王!”在揭竿而起的各路英雄之中,究竟谁能首先打下大都呢?

    从全国各地的起义队伍的声势来看,对元朝构成心腹大患的无疑是北方红巾军。虽然,元政府多次调动重兵四处镇压,在南方打了几个漂亮仗(元军在1352年九月收复了徐州,击毙芝麻李,并于瑞州打死了彭莹玉等人。而徐寿辉也因战局不利,被迫退出蕲水,转战在黄梅山及沔阳湖一带。元军还先后歼灭了转战在襄阳、峡州等地的南、北琐红巾军),但是,蒙古贵族在北方使尽各种手段也剿灭不了转战于长江以北的刘福通。

    1355年底,数十万元军在高邮与张士诚作战时功亏一篑,他们因内部倾轧而自乱阵脚,以全线溃散而告终,从而对全国战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后,形势向着不利于元朝的方向急转直下。北方红巾军乘机建立政权与元朝分庭抗礼,1355年二月,忠于故主的刘福通在毫州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帝,号称“小明王”,国号为“宋”,年号“龙凤”,史称其为“龙凤政权”。龙凤政权的成立增加了北方红巾军的向心力,风头一时无两。

    看来,最有能力首先打下大都的似乎是北方红巾军。

    刘福通始终保持着强大的信心,他在元军不断施加的压力下暂时离开毫州,保卫着韩林儿退往安丰,但他很快于1357年秋季指挥部属卷土重来,以东、中、西三路军发起全线反击。攻击的范围遍及山东、山西、河北、关中、秦陇等地。

    其中,东路军于1358年二月从山东杀入河北,一路攻城陷地,经沧州、通州等地逼近大都。

    大都城里的蒙古贵族老爷们临危抱佛脚,慌忙调集重兵围截长驱直入的红巾军。尸位素餐的元军终于在柳林这个地方好象起死回生一样恢复了神志,奇迹般打退了远道而来、喘息未定的红巾军,逼其退回山东。

    东路军退却后很快便因内讧而一蹶不振。

    铁一般的事实地证明,大都尚未到沦陷的时候,元顺帝命不该绝,因为元军还有狗急跳墙,反噬一口的能力。

    元朝已经像癌症晚期的病人,在死亡线上苦苦地挣扎。这个濒临末日的帝国保得住大都,却保不住另一个首都上都。1358年十二月,北方红巾军的中路军转战山西,途经河北时冷不防地攻克了兵力空虚的上都,焚毁元帝宫阙。当时正值冬季,元顺帝在大都办公,躲过了这场变乱,但这名末代皇帝从此直到元亡为止都没有临幸过上都。而起义军拿下上都不久便弃城继续向东进军,一路打到了朝鲜半岛。转眼之间到了1363年,东征受挫而回师的起义军再度占领已经成为废墟的上都。起义军撤离后,仿佛打了一支强心针的元军,在又回光返照般地夺回该城。

    在东北地区颠沛流离的中路军,最终结局是被元军镇压。

    北方红巾军的西路军转战于陕西,终因势穷力竭而被元军击溃,残余势力流窜于四川、湖北等地。

    三路出击的红巾军由于互相协调不好、组织不善,虽然纵横数省,但最后全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刘福通本人则于1358年率领主力攻陷了河南汴梁,并以此为首都,算是为北方红巾军挽回了一点脸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此期间,南方红巾军亦不甘落后,于1355年重振声势,在湘、鄂之间纵横弛奔,连克襄阳、武昌、汉阳等城镇。徐寿辉以汉阳为首都,分兵四掠,又拿下了湖南常德、辰州、衡州、岳阳等处。

    元朝正规军在应付大规模农民起义时终于暴露出了纸老虎的本质,表现令人失望。那时,各地的官僚机构亦陆续被起义军摧毁。一时之间群雄并起,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割据状态。元朝的嫡系军队的无能让昔日不可一世的蒙古贵族脸上无光,使他们从自大变成了自卑,他们为了拯救这个垂死的政权,不得不放权,企图“借刀杀人”,默许各地的官僚地主阶级自行组织地方武装,与起义军抗衡。

    各地的官僚、地主中的精英出手了,他们为了保护本阶层的权势与利益,遂开始组织“义军”、“义丁”、“乡军”、“民兵”等名目繁多的地方武装集团。

    在元军获得新生力量的补充的同时,北方红巾军的好日子就快要到头了。刘福通是草莽英雄,他不重视建设根据地,不重视发展生产,只靠掠夺敌人的物资来维持部队的生存,因而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也蕴含着迅速失败的危险。

   

   
   元朝上层统治者与各地的官老爷们被胆大包天的蚁民用一连串的耳光打懵了,刹那之间惊魂未定,不知所措。

   “先入关者为王!”在揭竿而起的各路英雄之中,究竟谁能首先打下大都呢?

    从全国各地的起义队伍的声势来看,对元朝构成心腹大患的无疑是北方红巾军。虽然,元政府多次调动重兵四处镇压,在南方打了几个漂亮仗(元军在1352年九月收复了徐州,击毙芝麻李,并于瑞州打死了彭莹玉等人。而徐寿辉也因战局不利,被迫退出蕲水,转战在黄梅山及沔阳湖一带。元军还先后歼灭了转战在襄阳、峡州等地的南、北琐红巾军),但是,蒙古贵族在北方使尽各种手段也剿灭不了转战于长江以北的刘福通。

    1355年底,数十万元军在高邮与张士诚作战时功亏一篑,他们因内部倾轧而自乱阵脚,以全线溃散而告终,从而对全国战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后,形势向着不利于元朝的方向急转直下。北方红巾军乘机建立政权与元朝分庭抗礼,1355年二月,忠于故主的刘福通在毫州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帝,号称“小明王”,国号为“宋”,年号“龙凤”,史称其为“龙凤政权”。龙凤政权的成立增加了北方红巾军的向心力,风头一时无两。

    看来,最有能力首先打下大都的似乎是北方红巾军。

    刘福通始终保持着强大的信心,他在元军不断施加的压力下暂时离开毫州,保卫着韩林儿退往安丰,但他很快于1357年秋季指挥部属卷土重来,以东、中、西三路军发起全线反击。攻击的范围遍及山东、山西、河北、关中、秦陇等地。

    其中,东路军于1358年二月从山东杀入河北,一路攻城陷地,经沧州、通州等地逼近大都。

    大都城里的蒙古贵族老爷们临危抱佛脚,慌忙调集重兵围截长驱直入的红巾军。尸位素餐的元军终于在柳林这个地方好象起死回生一样恢复了神志,奇迹般打退了远道而来、喘息未定的红巾军,逼其退回山东。

    东路军退却后很快便因内讧而一蹶不振。

    铁一般的事实地证明,大都尚未到沦陷的时候,元顺帝命不该绝,因为元军还有狗急跳墙,反噬一口的能力。

    元朝已经像癌症晚期的病人,在死亡线上苦苦地挣扎。这个濒临末日的帝国保得住大都,却保不住另一个首都上都。1358年十二月,北方红巾军的中路军转战山西,途经河北时冷不防地攻克了兵力空虚的上都,焚毁元帝宫阙。当时正值冬季,元顺帝在大都办公,躲过了这场变乱,但这名末代皇帝从此直到元亡为止都没有临幸过上都。而起义军拿下上都不久便弃城继续向东进军,一路打到了朝鲜半岛。转眼之间到了1363年,东征受挫而回师的起义军再度占领已经成为废墟的上都。起义军撤离后,仿佛打了一支强心针的元军,在又回光返照般地夺回该城。

    在东北地区颠沛流离的中路军,最终结局是被元军镇压。

    北方红巾军的西路军转战于陕西,终因势穷力竭而被元军击溃,残余势力流窜于四川、湖北等地。

    三路出击的红巾军由于互相协调不好、组织不善,虽然纵横数省,但最后全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刘福通本人则于1358年率领主力攻陷了河南汴梁,并以此为首都,算是为北方红巾军挽回了一点脸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此期间,南方红巾军亦不甘落后,于1355年重振声势,在湘、鄂之间纵横弛奔,连克襄阳、武昌、汉阳等城镇。徐寿辉以汉阳为首都,分兵四掠,又拿下了湖南常德、辰州、衡州、岳阳等处。

    元朝正规军在应付大规模农民起义时终于暴露出了纸老虎的本质,表现令人失望。那时,各地的官僚机构亦陆续被起义军摧毁。一时之间群雄并起,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割据状态。元朝的嫡系军队的无能让昔日不可一世的蒙古贵族脸上无光,使他们从自大变成了自卑,他们为了拯救这个垂死的政权,不得不放权,企图“借刀杀人”,默许各地的官僚地主阶级自行组织地方武装,与起义军抗衡。

    各地的官僚、地主中的精英出手了,他们为了保护本阶层的权势与利益,遂开始组织“义军”、“义丁”、“乡军”、“民兵”等名目繁多的地方武装集团。

    在元军获得新生力量的补充的同时,北方红巾军的好日子就快要到头了。刘福通是草莽英雄,他不重视建设根据地,不重视发展生产,只靠掠夺敌人的物资来维持部队的生存,因而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也蕴含着迅速失败的危险。

   
嗯~LZ继续~~~~
前排mark,坐等更新。
woshihwn 发表于 2012-11-9 00:08
嗯~LZ继续~~~~
谢谢阅读。
鱼塘里寂寞的鱼 发表于 2012-11-9 11:43
前排mark,坐等更新。
就快要更新了。




    元军地方武装集团之中比较著名的是元将答失八都鲁,他于1351年在襄阳一带招募的“义丁”,这支队伍多次在湖北、河南等地与红巾军交战,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曾经成功地镇压南、北琐红巾军及攻克毫州。
  
   另外一支威名显赫的“乡军”是由原驻河南的探马赤军人察罕贴木儿与罗山吏员李思齐于1352年联合组织的地方武装,他们连年在黄河南北及关陕地区围剿起义军,获得了不俗的战绩,逐渐控制了陕西、山西及河南的部分地区,慢慢地对北方红巾军形成了致命的威胁。并于1359年八月一举夺得龙凤政权的首都汴梁,逼使韩林儿与刘福通往南逃窜。

    南方红巾军也处境不妙, 彭莹玉战死于江西瑞州,而徐寿辉被篡位的部将陈友谅击毙,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致使起义队伍的实力日益受到削弱。
  
   在南方,贫农出身的福建人陈友定,成了官僚地主阶级的代理人,他于1352年在清流县组织地方武装镇压红巾军为有功,因而在1361年被元政府委任为参知政事,成为雄据福建的军阀。此外,假元旗号鱼肉地方的军阀还有活动在赣南、粤北的何真等人。
  
   有枪就是草头王,能打就是老大。这些迅速崛起的,以答失八都鲁与察罕贴木儿为代表的地方部队,最终成功顶替元朝正规军,成了镇压起义军的主力部队。

    越来越多的元朝的地方部队随着实力的壮大而桀骜不驯,慢慢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对坐镇大都遥控指挥的蒙古贵族统治阶级变得阳奉阴违起来。

    对元朝中央政府而言,所有的军阀武装都是不太听使唤的“双刃剑”,在杀敌的同时也潜在刺伤自身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阀们不但与起义军作战,自己之间也互相混战,甚至还与元朝正规军大动干戈。所有的一切都显示蒙古贵族“借刀杀人”的计划弄巧反拙。局势越发不可收拾,老百姓苦不堪言。

    元军的内讧要从察罕贴木儿与孛罗贴木儿(这时答失八都鲁已死,由儿子孛罗贴木儿统率旧部)这两支劲旅发生摩擦说起。察罕贴木儿曾经在河南与山东多次战胜红巾军,军势如日中天。不料祸起萧墙,镇守山西大同的孛罗贴木儿竟然连自己人也不放过,他乘察罕贴木儿与起义军鏖战之机,挥师抢占察罕贴木儿在晋冀的地盘,公然挑起了内战。就这样,两支打着元朝旗号的军阀队伍在北方混战了几年,打得难解难分。元顺帝多次派人调停也于事无补。嚣张一时的孛罗贴木儿被后人列入《元史.逆臣传》之中,留下骂名。

    形势瞬息万变。察罕贴木儿于1362年六月在山东与起义军作战时被人暗杀,其部属改由外甥王保保统领。王保保是一名百折不挠、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后来以“奇男子”之名而享誉天下,他为舅父复仇,于同年十一月攻下山东益都,清除了所有的敌对势力,控制了山东,然后回师河南,与孛罗贴木儿继续在陕西等地交锋,两军旗鼓相当,难分胜负。

    当时,地方上的军阀完全不把元朝中央政府放在眼内。而元政府本身也并非铁板一块,中枢机构内部的不同既得利益集团与军阀勾勾搭搭,未能置之度外,实际上已经分裂为两派。元顺帝与部分权贵在背后给孛罗贴木儿撑腰,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及皇后奇氏则支持王保保。

    太子在丞相搠思监的暗中扶持之下阴谋废掉元顺帝而自立,便找借口指责元顺帝的支持者孛罗贴木儿图谋不轨,并胁迫元顺帝下旨解除其兵权,削其官职。孛罗贴木儿不服气,亲自带着大队兵马来到大都讨个说法。大都的元朝嫡系部队无力阻止这支来势汹汹的生力军,只能靠边站。

    孛罗贴木儿用武力驱逐了太子,促使元顺帝逮捕丞相搠思监等人,达到目的之后,才回师大同。

    逃亡在外的太子征调王保保的军队攻打孛罗贴木儿时却意外受挫。孛罗贴木儿乘机再次发兵进入大都,用武力干涉政治。已经对局势失去控制的元顺帝不得不任命这名飞扬跋扈的悍将为中书右丞相,总制天下兵马,付与其军政大权。

    1365年三月,逃到大原的太子征调岭北、辽阳、陕西、甘肃四省军队配合王保保出兵讨伐大都。孛罗贴木儿兵败而死于内讧。王保保进京之后没有赶元顺帝下台,反而接受了元顺帝用高官厚禄的拉拢,欣然受命出任为丞相。

    王保保的所作所为表明他只是一个不懂政治的军人,他亲近元顺帝的行为使觊觎帝位的太子心存怨恨,两人关系出现了裂缝。这就为新一轮尔虞我诈、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埋下了伏笔。

    1365年十月,王保保以河南王、总制全国兵马的显赫身份奉旨出京南征群雄,但盘据关陕的李思齐却摆起老资格抗命不从。《明史.扩廊贴木儿(即是王保保)传》记载王保保怒道:“我奉诏统领天下军队,然而地方将领却不听号令,这样怎么可以讨贼呢!”他改变了南下的主意,只派遣其弟脱因帖木儿率领部分军队留守于山东济南,以防范南方群雄,而自己引兵西向进攻关陕,与李思齐及背叛自己的一些旧部属打得如火如荼。

    元顺帝本来就不太信任王保保,现在干脆以不听朝廷号令、拒绝停战为借口诏夺其统兵之权,而改任太子总制全国兵马。王保保兵权被削之后,驻军于山西泽州伺机而动,仍旧与李思齐等人混战不休,北方局势益加糜烂,不可收拾。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元朝这棵大树遭到四面八方的砍伐,即将轰然倒下,但它到底会成为那一位反元英雄的战利品,却还是未知数。


    元军地方武装集团之中比较著名的是元将答失八都鲁,他于1351年在襄阳一带招募的“义丁”,这支队伍多次在湖北、河南等地与红巾军交战,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曾经成功地镇压南、北琐红巾军及攻克毫州。
  
   另外一支威名显赫的“乡军”是由原驻河南的探马赤军人察罕贴木儿与罗山吏员李思齐于1352年联合组织的地方武装,他们连年在黄河南北及关陕地区围剿起义军,获得了不俗的战绩,逐渐控制了陕西、山西及河南的部分地区,慢慢地对北方红巾军形成了致命的威胁。并于1359年八月一举夺得龙凤政权的首都汴梁,逼使韩林儿与刘福通往南逃窜。

    南方红巾军也处境不妙, 彭莹玉战死于江西瑞州,而徐寿辉被篡位的部将陈友谅击毙,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致使起义队伍的实力日益受到削弱。
  
   在南方,贫农出身的福建人陈友定,成了官僚地主阶级的代理人,他于1352年在清流县组织地方武装镇压红巾军为有功,因而在1361年被元政府委任为参知政事,成为雄据福建的军阀。此外,假元旗号鱼肉地方的军阀还有活动在赣南、粤北的何真等人。
  
   有枪就是草头王,能打就是老大。这些迅速崛起的,以答失八都鲁与察罕贴木儿为代表的地方部队,最终成功顶替元朝正规军,成了镇压起义军的主力部队。

    越来越多的元朝的地方部队随着实力的壮大而桀骜不驯,慢慢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对坐镇大都遥控指挥的蒙古贵族统治阶级变得阳奉阴违起来。

    对元朝中央政府而言,所有的军阀武装都是不太听使唤的“双刃剑”,在杀敌的同时也潜在刺伤自身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阀们不但与起义军作战,自己之间也互相混战,甚至还与元朝正规军大动干戈。所有的一切都显示蒙古贵族“借刀杀人”的计划弄巧反拙。局势越发不可收拾,老百姓苦不堪言。

    元军的内讧要从察罕贴木儿与孛罗贴木儿(这时答失八都鲁已死,由儿子孛罗贴木儿统率旧部)这两支劲旅发生摩擦说起。察罕贴木儿曾经在河南与山东多次战胜红巾军,军势如日中天。不料祸起萧墙,镇守山西大同的孛罗贴木儿竟然连自己人也不放过,他乘察罕贴木儿与起义军鏖战之机,挥师抢占察罕贴木儿在晋冀的地盘,公然挑起了内战。就这样,两支打着元朝旗号的军阀队伍在北方混战了几年,打得难解难分。元顺帝多次派人调停也于事无补。嚣张一时的孛罗贴木儿被后人列入《元史.逆臣传》之中,留下骂名。

    形势瞬息万变。察罕贴木儿于1362年六月在山东与起义军作战时被人暗杀,其部属改由外甥王保保统领。王保保是一名百折不挠、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后来以“奇男子”之名而享誉天下,他为舅父复仇,于同年十一月攻下山东益都,清除了所有的敌对势力,控制了山东,然后回师河南,与孛罗贴木儿继续在陕西等地交锋,两军旗鼓相当,难分胜负。

    当时,地方上的军阀完全不把元朝中央政府放在眼内。而元政府本身也并非铁板一块,中枢机构内部的不同既得利益集团与军阀勾勾搭搭,未能置之度外,实际上已经分裂为两派。元顺帝与部分权贵在背后给孛罗贴木儿撑腰,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及皇后奇氏则支持王保保。

    太子在丞相搠思监的暗中扶持之下阴谋废掉元顺帝而自立,便找借口指责元顺帝的支持者孛罗贴木儿图谋不轨,并胁迫元顺帝下旨解除其兵权,削其官职。孛罗贴木儿不服气,亲自带着大队兵马来到大都讨个说法。大都的元朝嫡系部队无力阻止这支来势汹汹的生力军,只能靠边站。

    孛罗贴木儿用武力驱逐了太子,促使元顺帝逮捕丞相搠思监等人,达到目的之后,才回师大同。

    逃亡在外的太子征调王保保的军队攻打孛罗贴木儿时却意外受挫。孛罗贴木儿乘机再次发兵进入大都,用武力干涉政治。已经对局势失去控制的元顺帝不得不任命这名飞扬跋扈的悍将为中书右丞相,总制天下兵马,付与其军政大权。

    1365年三月,逃到大原的太子征调岭北、辽阳、陕西、甘肃四省军队配合王保保出兵讨伐大都。孛罗贴木儿兵败而死于内讧。王保保进京之后没有赶元顺帝下台,反而接受了元顺帝用高官厚禄的拉拢,欣然受命出任为丞相。

    王保保的所作所为表明他只是一个不懂政治的军人,他亲近元顺帝的行为使觊觎帝位的太子心存怨恨,两人关系出现了裂缝。这就为新一轮尔虞我诈、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埋下了伏笔。

    1365年十月,王保保以河南王、总制全国兵马的显赫身份奉旨出京南征群雄,但盘据关陕的李思齐却摆起老资格抗命不从。《明史.扩廊贴木儿(即是王保保)传》记载王保保怒道:“我奉诏统领天下军队,然而地方将领却不听号令,这样怎么可以讨贼呢!”他改变了南下的主意,只派遣其弟脱因帖木儿率领部分军队留守于山东济南,以防范南方群雄,而自己引兵西向进攻关陕,与李思齐及背叛自己的一些旧部属打得如火如荼。

    元顺帝本来就不太信任王保保,现在干脆以不听朝廷号令、拒绝停战为借口诏夺其统兵之权,而改任太子总制全国兵马。王保保兵权被削之后,驻军于山西泽州伺机而动,仍旧与李思齐等人混战不休,北方局势益加糜烂,不可收拾。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元朝这棵大树遭到四面八方的砍伐,即将轰然倒下,但它到底会成为那一位反元英雄的战利品,却还是未知数。
2012-11-9 18:37 上传

]

    曾经打到欧洲、震惊世界的蒙古嫡系部队,如今不堪再战

{:soso_e179:}期待更新
wxever 发表于 2012-11-9 19:09
期待更新
有空就更新。


       三.杀出一条通往大都的血路


    上都曾经被红巾军攻克,后来又失而复得。

    不过,元朝的另一个首都大都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它是元朝失陷后再也未能恢复的第一个首都。

    攻克大都的是横空出世的明太祖朱元璋。

    元末大起义中,纷纷登台亮相的群雄,大多数旋起旋灭。然而有能力重整河山、济世安民的人必将应运而生,这个人就是放牛娃出生的朱元璋。

    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蒙古贵族,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最后把他们搞得国破家亡的竟然是世界上最低贱、最下流的一个放牛娃,可见世间人事的盛衰兴替,真是变化无常。

    朱元璋于1328年出生在今安徽凤阳的钟离大平乡孤庄村,他自幼家境不好,父亲本是给地主种田的佃客。他年幼时放过牛,后来在家乡的寺院出家,做过四处流浪的游方僧。当元末天下大乱,烽火连天之际,他为了自保,便投靠了濠州的起义军,因在起义军中表现出色而深受首领郭子兴的赏识。

    后来郭子兴干脆招了朱元璋做女婿,从此昔日的放牛娃便改头换目,成了军中有身份、有地位的“朱公子”。

    英雄莫问出处。过去的“放牛娃”,变成了如今的“公子”,不正是说明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道理吗?

    郭子兴于1355年死时,朱元璋已升为和州元帅,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后来,他挥师渡江,在江南建立地方政权。

    朱元璋平步青云,他的思想也随之改变,变得与白莲教徒格格不入,变得“忘了本”。他虽然在江南建立政权,但其部队名义上仍属北方红巾军的龙凤政权管辖。然而,他与韩林儿及刘福通等人政见不同,因为他早在渡江南下之前,就亲眼目睹过很多红巾军将士将希望寄托在烧香拜佛的宗教迷信中,整天幻想着依靠弥勒佛的降生而达到治世的目的,忽视了对巩固自身政权的有益建设,反而到处进行杀戮破坏。他深深知道这样蛮干下去的结果只会进一步孤立自己,将当时拥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地主阶级推向对立面,难以成事。故此,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渡江南下之后在建设根据地时,便以严明的军纪约束部队,注意拉拢人心,以获得地方上层人物及知识份子的支持。这显示了这位有志于统一天下的盖世豪杰在身边的知识份子的影响下已经彻底从宗教迷信中清醒过来,向着儒家的传统文化靠拢,成为了卫道士。他既然抛弃了红巾军信仰的宗教,实际上无异于与昔日的起义军决裂,从而完成了从起义军领袖向地主阶级领袖的转变过程。

    朱元璋军队中那些过去由农民出身的将士也起了本质的变化,成为了既得利益集团的一份子,也就是沦为了地主阶级的暴力工具。后来,韩林儿、刘福通等起义领袖因兵败投靠朱元璋时,此举等于自投罗网。1366年十二月,朱元璋手下大将廖永忠护送寄居于滁州的韩林儿、刘福通等渡江南下时,在瓜州这个地方将船凿沉,淹死了这两位北方红巾军名义上首领,从而抹去了朱元璋曾经隶属过龙凤政权的最后一点痕迹。

    大量元朝旧官吏与儒士,都来辅助朱元璋共图大事。其中著名的有李善长、刘伯温、朱升等人。他们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策略,派遣部队开荒屯田,储备粮食,发展经济以养精蓄锐,逐渐成为南方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权,并先后清除称霸长江上游部分地区的陈友谅与盘据江浙沿海的张士诚这两个最大的敌手,控制了江淮地方,准备策划更大规模的南征北伐,统一天下。

    坐镇南京的朱元璋如今已经具备问鼎天下的实力 一个取代元朝的新王朝就快呼之欲出了。


       三.杀出一条通往大都的血路


    上都曾经被红巾军攻克,后来又失而复得。

    不过,元朝的另一个首都大都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它是元朝失陷后再也未能恢复的第一个首都。

    攻克大都的是横空出世的明太祖朱元璋。

    元末大起义中,纷纷登台亮相的群雄,大多数旋起旋灭。然而有能力重整河山、济世安民的人必将应运而生,这个人就是放牛娃出生的朱元璋。

    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蒙古贵族,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最后把他们搞得国破家亡的竟然是世界上最低贱、最下流的一个放牛娃,可见世间人事的盛衰兴替,真是变化无常。

    朱元璋于1328年出生在今安徽凤阳的钟离大平乡孤庄村,他自幼家境不好,父亲本是给地主种田的佃客。他年幼时放过牛,后来在家乡的寺院出家,做过四处流浪的游方僧。当元末天下大乱,烽火连天之际,他为了自保,便投靠了濠州的起义军,因在起义军中表现出色而深受首领郭子兴的赏识。

    后来郭子兴干脆招了朱元璋做女婿,从此昔日的放牛娃便改头换目,成了军中有身份、有地位的“朱公子”。

    英雄莫问出处。过去的“放牛娃”,变成了如今的“公子”,不正是说明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道理吗?

    郭子兴于1355年死时,朱元璋已升为和州元帅,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后来,他挥师渡江,在江南建立地方政权。

    朱元璋平步青云,他的思想也随之改变,变得与白莲教徒格格不入,变得“忘了本”。他虽然在江南建立政权,但其部队名义上仍属北方红巾军的龙凤政权管辖。然而,他与韩林儿及刘福通等人政见不同,因为他早在渡江南下之前,就亲眼目睹过很多红巾军将士将希望寄托在烧香拜佛的宗教迷信中,整天幻想着依靠弥勒佛的降生而达到治世的目的,忽视了对巩固自身政权的有益建设,反而到处进行杀戮破坏。他深深知道这样蛮干下去的结果只会进一步孤立自己,将当时拥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地主阶级推向对立面,难以成事。故此,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渡江南下之后在建设根据地时,便以严明的军纪约束部队,注意拉拢人心,以获得地方上层人物及知识份子的支持。这显示了这位有志于统一天下的盖世豪杰在身边的知识份子的影响下已经彻底从宗教迷信中清醒过来,向着儒家的传统文化靠拢,成为了卫道士。他既然抛弃了红巾军信仰的宗教,实际上无异于与昔日的起义军决裂,从而完成了从起义军领袖向地主阶级领袖的转变过程。

    朱元璋军队中那些过去由农民出身的将士也起了本质的变化,成为了既得利益集团的一份子,也就是沦为了地主阶级的暴力工具。后来,韩林儿、刘福通等起义领袖因兵败投靠朱元璋时,此举等于自投罗网。1366年十二月,朱元璋手下大将廖永忠护送寄居于滁州的韩林儿、刘福通等渡江南下时,在瓜州这个地方将船凿沉,淹死了这两位北方红巾军名义上首领,从而抹去了朱元璋曾经隶属过龙凤政权的最后一点痕迹。

    大量元朝旧官吏与儒士,都来辅助朱元璋共图大事。其中著名的有李善长、刘伯温、朱升等人。他们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策略,派遣部队开荒屯田,储备粮食,发展经济以养精蓄锐,逐渐成为南方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权,并先后清除称霸长江上游部分地区的陈友谅与盘据江浙沿海的张士诚这两个最大的敌手,控制了江淮地方,准备策划更大规模的南征北伐,统一天下。

    坐镇南京的朱元璋如今已经具备问鼎天下的实力 一个取代元朝的新王朝就快呼之欲出了。
LZ更新真慢~~~~~
强烈要求速度更新~~~
woshihwn 发表于 2012-11-10 00:11
LZ更新真慢~~~~~
强烈要求速度更新~~~
呵呵,贴子来了~


    在这个历史即将转折的时刻,元朝统治阶级仍然没有停止内讧,各路军阀不断混战,局势更加混乱。

    身在江南的朱元璋对北方政局洞若观火,他一方面派汤和、胡廷瑞、杨璟等人南征,攻取浙江、江西、福建、两广等未服地区;另一方面又命刚刚灭掉张士诚,征尘未洗的得力助手徐达再披战袍,为征虏大将军,准备北伐中原。

    朱元璋让身边的儒臣撰写了北伐檄文。文中强调儒家的“天命论”,指责元朝旧政府因施政不当而存在“失君臣之道”、“废坏纲常”以及“不知礼义”等种种不端的行为,活该被上天所弃。相反,新政府“恭承天命”,立志要“立纲陈纪,救济斯民”,重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封建秩序,以“治世安民”。这些思想对怀柔北方的汉族官僚地主阶级无疑起到一定的作用。

    北伐檄文虽然也有“华夷之辩”的民族主义思想,但为了争取和分化蒙古、色目统治者,又指出异族之人如有知“礼义”而愿为臣民者,与汉族人一样抚养无异。

    朱元璋这位盖世豪杰在北伐尚未成功,元朝尚未灭亡的情况下已经于1368年另起炉灶,正式称帝了,他以应天(今南京)为京师,年号“洪武”,国号为“大明”,史称“明太祖”。

    北伐中原最重要的目标是大都,因而整个军事计划围绕着如何攻克大都而布置。第一步是先取山东、撤消大都战略上的天然屏蔽,再攻占河南,“破其籓篱”,然后屯兵于河南与陕西交界的战略门户潼关,以防止陕西军阀李思齐等人反击河南。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下一步是从容出动北伐军主力从河南折回山东、河北而直取大都。一旦攻克大都,山西与陕西这些地方上的元军“望绝势穷”,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打个比喻,大都好比一个人的脑袋,而山东与山西是他的两条胳膊,他的上半身是河北,下半身是河南。朱元璋亮剑,指挥千军万马进行一次漂亮的“斩首行动”,他设法先砍掉对方的一截手臂,让其无还手之力,再从下盘开刀,废其两脚,让其下半身瘫痪,之后取其脑袋便如囊中取物般容易了。因为对于一个帝国而言,京城是脑袋。如果京城毁于敌人的刀锋之下,就等于帝国被斩掉了脑袋。脑袋一失,身体上的其余部分就成了砧板上鱼肉,任由别人处置。就象俗话所说的,“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   

    这种打法有点麻烦,敌人可能在浑身是伤的情况下还气息尚存,直到被击中要害才断气,因而在时间上拖得久了一点。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长驱直入砍下敌人的脑袋呢?答案是朱元璋认为“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不够稳妥。他认为元朝建国近百年,可谓树大根深,如果不先行清除大都的屏障而挥师直捣黄龙,可能会受到从四面八方赶来勤王的元军的攻击,后果堪忧。

    相反,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法慢是慢了一点,但胜算比较大。

    朱元璋特别强调攻克大都对瓦解元军残余势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山西王保保、陕西李思齐等军阀虽然割据一方,但他们还在表面上听命于元朝,故不容轻视。假如在没有攻克元都的情况下就匆忙与这些劲敌决战,心存幻想的各路元军是不会那么轻易屈服的,因而在这种情况之下“胜负未可知也”。 北伐的征战过程完全与朱元璋事前预料的一致。随后的形势发展证明,即使明军攻下了元大都,王保保等人还是继续流窜于山西、陕西地区,挣扎到最后。假设明军在没有攻下元都的情况下就匆忙从河南进军山西、陕西,与当地身经百战的各路元军决战,由于元朝的首都还存在,元军会抵抗得更加顽强,就很可能会出现朱元璋一直极力所避免的“胜负未可知”的情况。

    按照朱元璋的既定方针办事的北伐军开局果然顺利。

    磨刀霍霍的将士们于1367年十月开始出发,军中猛将如云。出任总指挥(对外号称“征虏大将军”)的是名将徐达。

    徐达是朱元璋的同乡,也是朱元璋最为看重的人。他于1332年生于濠州钟离太平乡,并在元末天下大乱时追随朱元璋打天下,他身经百战、智勇双全,立下功勋无数,是朱元璋可以放下心来委以重任的第一人选。

    徐达的副手是作风强悍的、号称“常胜将军”的常遇春。常遇春比徐达大两岁,出生于安徽怀远的一个农民家庭。论谋略,他比不上徐达,但他的作战特点是以猛打、猛冲、猛追而著称,是北伐军中首屈一指的虎将。

    此外,陆续参战的各级主要将领还有:

    右都督冯胜
  都督同知孙兴祖
  都督副使顾时、康茂才
  平章韩政
  右丞薛显
  左丞赵庸、曹良臣
  参政傅友德
  卫指挥使华云龙
   卫指挥佥事郭英、张焕


    在这个历史即将转折的时刻,元朝统治阶级仍然没有停止内讧,各路军阀不断混战,局势更加混乱。

    身在江南的朱元璋对北方政局洞若观火,他一方面派汤和、胡廷瑞、杨璟等人南征,攻取浙江、江西、福建、两广等未服地区;另一方面又命刚刚灭掉张士诚,征尘未洗的得力助手徐达再披战袍,为征虏大将军,准备北伐中原。

    朱元璋让身边的儒臣撰写了北伐檄文。文中强调儒家的“天命论”,指责元朝旧政府因施政不当而存在“失君臣之道”、“废坏纲常”以及“不知礼义”等种种不端的行为,活该被上天所弃。相反,新政府“恭承天命”,立志要“立纲陈纪,救济斯民”,重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封建秩序,以“治世安民”。这些思想对怀柔北方的汉族官僚地主阶级无疑起到一定的作用。

    北伐檄文虽然也有“华夷之辩”的民族主义思想,但为了争取和分化蒙古、色目统治者,又指出异族之人如有知“礼义”而愿为臣民者,与汉族人一样抚养无异。

    朱元璋这位盖世豪杰在北伐尚未成功,元朝尚未灭亡的情况下已经于1368年另起炉灶,正式称帝了,他以应天(今南京)为京师,年号“洪武”,国号为“大明”,史称“明太祖”。

    北伐中原最重要的目标是大都,因而整个军事计划围绕着如何攻克大都而布置。第一步是先取山东、撤消大都战略上的天然屏蔽,再攻占河南,“破其籓篱”,然后屯兵于河南与陕西交界的战略门户潼关,以防止陕西军阀李思齐等人反击河南。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下一步是从容出动北伐军主力从河南折回山东、河北而直取大都。一旦攻克大都,山西与陕西这些地方上的元军“望绝势穷”,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打个比喻,大都好比一个人的脑袋,而山东与山西是他的两条胳膊,他的上半身是河北,下半身是河南。朱元璋亮剑,指挥千军万马进行一次漂亮的“斩首行动”,他设法先砍掉对方的一截手臂,让其无还手之力,再从下盘开刀,废其两脚,让其下半身瘫痪,之后取其脑袋便如囊中取物般容易了。因为对于一个帝国而言,京城是脑袋。如果京城毁于敌人的刀锋之下,就等于帝国被斩掉了脑袋。脑袋一失,身体上的其余部分就成了砧板上鱼肉,任由别人处置。就象俗话所说的,“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   

    这种打法有点麻烦,敌人可能在浑身是伤的情况下还气息尚存,直到被击中要害才断气,因而在时间上拖得久了一点。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长驱直入砍下敌人的脑袋呢?答案是朱元璋认为“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不够稳妥。他认为元朝建国近百年,可谓树大根深,如果不先行清除大都的屏障而挥师直捣黄龙,可能会受到从四面八方赶来勤王的元军的攻击,后果堪忧。

    相反,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法慢是慢了一点,但胜算比较大。

    朱元璋特别强调攻克大都对瓦解元军残余势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山西王保保、陕西李思齐等军阀虽然割据一方,但他们还在表面上听命于元朝,故不容轻视。假如在没有攻克元都的情况下就匆忙与这些劲敌决战,心存幻想的各路元军是不会那么轻易屈服的,因而在这种情况之下“胜负未可知也”。 北伐的征战过程完全与朱元璋事前预料的一致。随后的形势发展证明,即使明军攻下了元大都,王保保等人还是继续流窜于山西、陕西地区,挣扎到最后。假设明军在没有攻下元都的情况下就匆忙从河南进军山西、陕西,与当地身经百战的各路元军决战,由于元朝的首都还存在,元军会抵抗得更加顽强,就很可能会出现朱元璋一直极力所避免的“胜负未可知”的情况。

    按照朱元璋的既定方针办事的北伐军开局果然顺利。

    磨刀霍霍的将士们于1367年十月开始出发,军中猛将如云。出任总指挥(对外号称“征虏大将军”)的是名将徐达。

    徐达是朱元璋的同乡,也是朱元璋最为看重的人。他于1332年生于濠州钟离太平乡,并在元末天下大乱时追随朱元璋打天下,他身经百战、智勇双全,立下功勋无数,是朱元璋可以放下心来委以重任的第一人选。

    徐达的副手是作风强悍的、号称“常胜将军”的常遇春。常遇春比徐达大两岁,出生于安徽怀远的一个农民家庭。论谋略,他比不上徐达,但他的作战特点是以猛打、猛冲、猛追而著称,是北伐军中首屈一指的虎将。

    此外,陆续参战的各级主要将领还有:

    右都督冯胜
  都督同知孙兴祖
  都督副使顾时、康茂才
  平章韩政
  右丞薛显
  左丞赵庸、曹良臣
  参政傅友德
  卫指挥使华云龙
   卫指挥佥事郭英、张焕
2012-11-10 01:29 上传



    英雄莫问出处——朱元璋之像
梦里江山永在 发表于 2012-11-9 18:37
]

    曾经打到欧洲、震惊世界的蒙古嫡系部队,如今不堪再战
蒙古军队有这么好的全甲?

求出处
2012-11-10 11:39 上传



至于其精良程度,超大以前有帖子讨论过,但记不清了。感兴趣自己查一下。
民宅 发表于 2012-11-10 11:43
蒙古军队是装备铁甲的,而且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书不错

哪买的?
又指出异族之人如有知“礼义”而愿为臣民者,与汉族人一样抚养无异
===

足见在政治上
意气之争要不得
2012-11-10 11:55 上传

民宅 发表于 2012-11-10 11:55
N年前北师大的书摊上...

另外,这本书也比较详细,不过是在复旦买的。
……


我发现这本书我居然有!!!
民宅 发表于 2012-11-10 11:55
N年前北师大的书摊上...

另外,这本书也比较详细,不过是在复旦买的。
版本和你不一样

就在我公司的办公桌上
……

书非借不能读啊
_ _
民宅 发表于 2012-11-10 11:55
N年前北师大的书摊上...

另外,这本书也比较详细,不过是在复旦买的。
我是在西单图书大厦

购书卡买的
……
So,真的就一眼没看
Swift80 发表于 2012-11-10 11:09
蒙古军队有这么好的全甲?

求出处
意大利主教约翰·普兰诺加宾尼的《出使蒙古记》有相关的记载。

梦里江山永在 发表于 2012-11-10 15:19
意大利主教约翰·普兰诺加宾尼的《出使蒙古记》有相关的记载。
受教   有机会去国家图书馆找来看看
民宅 发表于 2012-11-10 11:43
蒙古军队是装备铁甲的,而且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看来民宅兄对蒙古史也是很有研究。

Swift80 发表于 2012-11-10 11:47
又指出异族之人如有知“礼义”而愿为臣民者,与汉族人一样抚养无异
===
《讨元檄文》之中,这段话的思想源于《春秋公羊传》。

Swift80 发表于 2012-11-10 13:17
版本和你不一样

就在我公司的办公桌上
原来Swift80 兄也是古代军事爱好者。



     关于北伐军的人数,正史记载,军事行动开始时,有“甲士二十五万。”而《明兴野记》等书则称这支军队的人马达到四十万之多。后一种说法比较夸张,不排除是为了迷惑敌人而故意制造出来的。

    北伐军北上杀向山东,欲断元朝一臂。

    元朝在山东既有正规军,也有地方部队,但均非主力。山头林立的元军在强敌之前摒弃成见,暂时团结起来对外,但因士气低落,战斗一打响便毫无招架之功。

    北伐军一路摧枯拉朽,刀刀见血,以雷霆万钧之势经下邳进至榆行镇,元朝守臣投降。徐达分兵驻守,他指挥主力继续前进,于十一月占据梁城。与此同时,北伐军的先头部队在徐唐臣的带领下已经杀到了山东沂州(今临沂)附近。

    元朝留守沂州的是淮南淮北义军都元帅王宣及其儿子王信。徐达早在十月二十四日进驻淮安时,已派遣人士到沂州招降。王宣在对手举起屠刀的威胁之下,使出了缓兵之计而假装投降,但暗中命令其子王信前往莒州、密州等地募兵,企图顽抗;同时公开派员外郎王仲刚等士绅出城犒师,以麻痹驻扎于城外的北伐军。

    北伐军一时大意,遭到沂州守军乘夜出城的袭击,徐唐臣猝不及防,惨败而回。

    徐达大怒,迅速带着虎狼之师来到沂州城下,分兵数路猛攻。都督冯胜还指挥将士开坝放水淹城。
  
    王宣眼见王信募兵迟迟不归,自忖无力抵抗下去,被迫打开城门出降,乞求活命。

    徐达入城后随即令使者携带着王宣亲笔写的招降书,前往招抚王宣。可是,冥顽不化的王宣杀死了使者而逃往山西。徐达为了替使者报仇,毫不留情地处死了反复无常的王宣、王仲刚等人。

    在此期间,山东峄州、莒州、海州、沭阳、日照、赣榆诸县慑于北伐军攻占沂州的声威,相继投降。

  此时,朱元璋对军队下一步行动做出了指示,他遣使传喻徐达,认为北伐军下一个目标是山东的重镇益州,而要想攻取益州,必须先派精锐部队扼守黄河要冲,保护侧翼的安全,如果一时未能迅速拿下益州,则可转攻济南、济宁二城,以分其势,各个击破,一刀又一刀,日削月割地凌迟处决敌人。

    徐达依计行事,他命令镇驻榆行、梁城地区的韩政部队全力扼守黄河,以断敌援兵,使无后顾之忧的主力得以经临朐而到达益州。临朐降将丁玉明奉徐达之命入城劝元军守将老保归附,然而对方却拒绝投降。

    徐达当即决定攻城,他满怀信心地对诸将道:“老保等人敢于负隅顽抗,所恃的不过是援兵。但我军已分兵扼守黄河,伤其左臂,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尚不知道已成为釜中之鱼,危在旦夕。”他马上督兵填坝而进,于十一月二十九日攻克益州,活捉了错误估计形势的老保。


     关于北伐军的人数,正史记载,军事行动开始时,有“甲士二十五万。”而《明兴野记》等书则称这支军队的人马达到四十万之多。后一种说法比较夸张,不排除是为了迷惑敌人而故意制造出来的。

    北伐军北上杀向山东,欲断元朝一臂。

    元朝在山东既有正规军,也有地方部队,但均非主力。山头林立的元军在强敌之前摒弃成见,暂时团结起来对外,但因士气低落,战斗一打响便毫无招架之功。

    北伐军一路摧枯拉朽,刀刀见血,以雷霆万钧之势经下邳进至榆行镇,元朝守臣投降。徐达分兵驻守,他指挥主力继续前进,于十一月占据梁城。与此同时,北伐军的先头部队在徐唐臣的带领下已经杀到了山东沂州(今临沂)附近。

    元朝留守沂州的是淮南淮北义军都元帅王宣及其儿子王信。徐达早在十月二十四日进驻淮安时,已派遣人士到沂州招降。王宣在对手举起屠刀的威胁之下,使出了缓兵之计而假装投降,但暗中命令其子王信前往莒州、密州等地募兵,企图顽抗;同时公开派员外郎王仲刚等士绅出城犒师,以麻痹驻扎于城外的北伐军。

    北伐军一时大意,遭到沂州守军乘夜出城的袭击,徐唐臣猝不及防,惨败而回。

    徐达大怒,迅速带着虎狼之师来到沂州城下,分兵数路猛攻。都督冯胜还指挥将士开坝放水淹城。
  
    王宣眼见王信募兵迟迟不归,自忖无力抵抗下去,被迫打开城门出降,乞求活命。

    徐达入城后随即令使者携带着王宣亲笔写的招降书,前往招抚王宣。可是,冥顽不化的王宣杀死了使者而逃往山西。徐达为了替使者报仇,毫不留情地处死了反复无常的王宣、王仲刚等人。

    在此期间,山东峄州、莒州、海州、沭阳、日照、赣榆诸县慑于北伐军攻占沂州的声威,相继投降。

  此时,朱元璋对军队下一步行动做出了指示,他遣使传喻徐达,认为北伐军下一个目标是山东的重镇益州,而要想攻取益州,必须先派精锐部队扼守黄河要冲,保护侧翼的安全,如果一时未能迅速拿下益州,则可转攻济南、济宁二城,以分其势,各个击破,一刀又一刀,日削月割地凌迟处决敌人。

    徐达依计行事,他命令镇驻榆行、梁城地区的韩政部队全力扼守黄河,以断敌援兵,使无后顾之忧的主力得以经临朐而到达益州。临朐降将丁玉明奉徐达之命入城劝元军守将老保归附,然而对方却拒绝投降。

    徐达当即决定攻城,他满怀信心地对诸将道:“老保等人敢于负隅顽抗,所恃的不过是援兵。但我军已分兵扼守黄河,伤其左臂,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尚不知道已成为釜中之鱼,危在旦夕。”他马上督兵填坝而进,于十一月二十九日攻克益州,活捉了错误估计形势的老保。
我是在西单图书大厦

购书卡买的

西图的价格不太厚道,常去买书的地方就是第三极,万圣书园,风入松。不过已经离开北京了,现在的情况不了解。
看来民宅兄对蒙古史也是很有研究。
古代战争史了解一点,这几年看的少了。
民宅 发表于 2012-11-10 16:29
古代战争史了解一点,这几年看的少了。
民宅兄有点谦虚了。:b



      继续更新:   

    益州既下,元军在山东的防线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北伐军攻势如虹,以一连串迅猛的动作拿下了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县以及潍、胶、博、兴等州,扫掉进军路上的障碍。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共俘获元军一万五千多人、马骡一千六百余匹,还夺得了十八万九千余石粮食。

    其后,都督同知张兴祖率师于十二月五日到达东平,守将弃城而逃。北伐军追击到东阿地区,以元参政陈壁为首的五万军民不战而降。

    到目前为止,北伐军的进展比预期的顺利,所过之处敌人望风披靡。徐达意气风发地率军经章丘来到济南这个大城市,不料只得到了一座空城。原来元军守将忽林台、詹同、脱因贴木儿(王保保的弟弟)事先已经带领军民撤离,而留守的将领朵儿只巴根本无抵抗能力,只能在初七这一天出城投降。北伐军仅仅俘获二千八百五十五名军人以及四百二十九匹马,所得甚微。

    弃守济南的元军分散撤退,忽林台等人率领一部分人往北奔逃,而脱因贴木儿则转移到河南,意图继续抵抗下去。

    在此期间,张兴祖率领部分兵力也顺利到达了济宁,逼退守军,兵不血刃地进入城中。

    济南、济宁等名城,相继换了主人,山东就快要变天了。接着,东昌、荏平等县皆降。这时横生枝节,归附明朝的乐安县复叛。徐达亲自率师平乱,他来到距离乐安五里之遥的土河,令将士们填平堤坝,结营于城东南,但尚未开战,无心作战的元军便或降或逃。而常遇春与冯胜则在追击北逃的元军时颇有斩获。其后,明将华云龙奉命留守该城,

     呆在大都的蒙古贵族仍然只顾窝里斗,各个既得利益集团可说眼睁睁地看着山东沦陷,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元顺帝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丞相也速等少数部队南下到前线,会合从济南败退的忽林台反攻,但随即被徐达击败,死伤甚众,偷鸡不成蚀把米。

     明军跟踪追击八十余里,生擒枢密院判脱欢等数百人,获马三百匹。至此,山东基本平定。

     北伐大军横扫山东,兵锋所至,干净利索地断了大都的一条得力胳膊。其后,按原定计划回师,转攻大都赖以支撑的立足点——河南。


      继续更新:   

    益州既下,元军在山东的防线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北伐军攻势如虹,以一连串迅猛的动作拿下了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县以及潍、胶、博、兴等州,扫掉进军路上的障碍。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共俘获元军一万五千多人、马骡一千六百余匹,还夺得了十八万九千余石粮食。

    其后,都督同知张兴祖率师于十二月五日到达东平,守将弃城而逃。北伐军追击到东阿地区,以元参政陈壁为首的五万军民不战而降。

    到目前为止,北伐军的进展比预期的顺利,所过之处敌人望风披靡。徐达意气风发地率军经章丘来到济南这个大城市,不料只得到了一座空城。原来元军守将忽林台、詹同、脱因贴木儿(王保保的弟弟)事先已经带领军民撤离,而留守的将领朵儿只巴根本无抵抗能力,只能在初七这一天出城投降。北伐军仅仅俘获二千八百五十五名军人以及四百二十九匹马,所得甚微。

    弃守济南的元军分散撤退,忽林台等人率领一部分人往北奔逃,而脱因贴木儿则转移到河南,意图继续抵抗下去。

    在此期间,张兴祖率领部分兵力也顺利到达了济宁,逼退守军,兵不血刃地进入城中。

    济南、济宁等名城,相继换了主人,山东就快要变天了。接着,东昌、荏平等县皆降。这时横生枝节,归附明朝的乐安县复叛。徐达亲自率师平乱,他来到距离乐安五里之遥的土河,令将士们填平堤坝,结营于城东南,但尚未开战,无心作战的元军便或降或逃。而常遇春与冯胜则在追击北逃的元军时颇有斩获。其后,明将华云龙奉命留守该城,

     呆在大都的蒙古贵族仍然只顾窝里斗,各个既得利益集团可说眼睁睁地看着山东沦陷,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元顺帝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丞相也速等少数部队南下到前线,会合从济南败退的忽林台反攻,但随即被徐达击败,死伤甚众,偷鸡不成蚀把米。

     明军跟踪追击八十余里,生擒枢密院判脱欢等数百人,获马三百匹。至此,山东基本平定。

     北伐大军横扫山东,兵锋所至,干净利索地断了大都的一条得力胳膊。其后,按原定计划回师,转攻大都赖以支撑的立足点——河南。
梦里江山永在 发表于 2012-11-10 19:42
民宅兄有点谦虚了。
以史会友,不亦快哉!
还没写完吧???
民宅 发表于 2012-11-10 19:56
以史会友,不亦快哉!
有同感:D
星空的野望 发表于 2012-11-10 20:34
还没写完吧???
这才刚开始,离写完还远着呢。


      朱元璋在后方坐镇,调动各路部队协调作战,他一面派都督同知康茂才到济南参加北伐;一面让征戍将军邓愈从襄阳北攻南阳,以策应即将举行的河南会战。徐达则率领舟师从济宁沿着黄河冲向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都——汴梁,一路连克永城、归德、许州,经陈桥到达汴梁城外,守将左君弼、竹昌于二十九日弃械投降。

    明军一口气吞下了汴梁——这实在太容易了,比喝不要钱的白开水还要容易。但胃口很大的徐达仍不满足,他再接再厉,率领主力自中湾(今封丘)进取河南(今洛阳)。

    四月初八,元明两军进行了一次有决定性意义的较量。徐达自虎牢关进至河南郊外的塔儿湾,与从济南撤到此地的元将脱因贴木儿相遇。

    脱因贴木儿使尽浑身解数,纠集起五万军队列阵备战。浑身是胆的猛将常遇春单骑出列,大声吆喝着闯入敌阵之中,威风凛凛地与二十名挥舞着长槊的元军骑兵混战,他在马上弯弓射箭,准确地击毙了一名元军先锋,其余的元军不禁为之气馁。徐达及时指挥各路部队随后跟进,乘刮起南风,尘埃满天的机会,顺风突破元军阵营,一口气追击了五十余里,打死及俘虏的敌人难以计算。脱因贴木儿带着残部撤往陕州。

    明军在塔儿湾获胜后,进至河南城的北门安营扎寨。守城的梁王阿鲁温不想成为元朝的陪葬品,他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之人,为了争取尽快投降,迫不及待地先后派出多位使者出城议降,并最终如愿以偿,于次日大开城门,爽爽快快地迎接明军入城。

    经此一战,明军奠定了整个河南的战局,剩下的任务似乎只需要派出部队到未归附的地方转一圈儿,立马传檄而定。

    事实也差不多是这样。趁热打铁的徐达分兵四出,攻城掠地。元朝在河南的统治就这样土崩瓦解。嵩州、巩县孟夏寨、福昌、钧州、许州、陈州、汝州、郏县等地陆续投降。明军的势力范围从河南一路向陕西扩张,冯胜打得最远,他攻克陕州,把老对手脱因贴木儿驱逐得无影无踪,接着又取得裕州,俘虏元守将平章郭云,下一个进攻目标便轮到河南与陕西之间的门户——潼关。

     驻守潼关的是李思齐与张思道所部(他俩与山西军阀王保保一样,这时迫于形势,已经暂时停止内讧,转而关注明军的攻势)。当明军向潼关发动进攻后,李思齐所部仅仅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便放弃了辎重逃往凤翔。张思道则撤向鄜城。

    占领潼关的冯胜并没有深入陕西,而是集中力量扼守此地,捍卫潼关以东地区。

    河南既然落入明军之手,就等于明军杀出了一条北上的血路,同时也意味着大都这个中枢机构的心腹部位已经赤裸裸地暴露,就快成为被各种武器攻击的靶子。


      朱元璋在后方坐镇,调动各路部队协调作战,他一面派都督同知康茂才到济南参加北伐;一面让征戍将军邓愈从襄阳北攻南阳,以策应即将举行的河南会战。徐达则率领舟师从济宁沿着黄河冲向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都——汴梁,一路连克永城、归德、许州,经陈桥到达汴梁城外,守将左君弼、竹昌于二十九日弃械投降。

    明军一口气吞下了汴梁——这实在太容易了,比喝不要钱的白开水还要容易。但胃口很大的徐达仍不满足,他再接再厉,率领主力自中湾(今封丘)进取河南(今洛阳)。

    四月初八,元明两军进行了一次有决定性意义的较量。徐达自虎牢关进至河南郊外的塔儿湾,与从济南撤到此地的元将脱因贴木儿相遇。

    脱因贴木儿使尽浑身解数,纠集起五万军队列阵备战。浑身是胆的猛将常遇春单骑出列,大声吆喝着闯入敌阵之中,威风凛凛地与二十名挥舞着长槊的元军骑兵混战,他在马上弯弓射箭,准确地击毙了一名元军先锋,其余的元军不禁为之气馁。徐达及时指挥各路部队随后跟进,乘刮起南风,尘埃满天的机会,顺风突破元军阵营,一口气追击了五十余里,打死及俘虏的敌人难以计算。脱因贴木儿带着残部撤往陕州。

    明军在塔儿湾获胜后,进至河南城的北门安营扎寨。守城的梁王阿鲁温不想成为元朝的陪葬品,他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之人,为了争取尽快投降,迫不及待地先后派出多位使者出城议降,并最终如愿以偿,于次日大开城门,爽爽快快地迎接明军入城。

    经此一战,明军奠定了整个河南的战局,剩下的任务似乎只需要派出部队到未归附的地方转一圈儿,立马传檄而定。

    事实也差不多是这样。趁热打铁的徐达分兵四出,攻城掠地。元朝在河南的统治就这样土崩瓦解。嵩州、巩县孟夏寨、福昌、钧州、许州、陈州、汝州、郏县等地陆续投降。明军的势力范围从河南一路向陕西扩张,冯胜打得最远,他攻克陕州,把老对手脱因贴木儿驱逐得无影无踪,接着又取得裕州,俘虏元守将平章郭云,下一个进攻目标便轮到河南与陕西之间的门户——潼关。

     驻守潼关的是李思齐与张思道所部(他俩与山西军阀王保保一样,这时迫于形势,已经暂时停止内讧,转而关注明军的攻势)。当明军向潼关发动进攻后,李思齐所部仅仅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便放弃了辎重逃往凤翔。张思道则撤向鄜城。

    占领潼关的冯胜并没有深入陕西,而是集中力量扼守此地,捍卫潼关以东地区。

    河南既然落入明军之手,就等于明军杀出了一条北上的血路,同时也意味着大都这个中枢机构的心腹部位已经赤裸裸地暴露,就快成为被各种武器攻击的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