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报业副主编:日本对于其军国历史其实有深刻反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25:10
连清川:意识形态教育妖魔化日本不是愚蠢就是别有用心 ——2012.9.24

这么说,并不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所存在的材料不足,或者我对于日本知识的有意闭塞。而在于,对于日本的阅读越多,就越容易沉陷在诸多的矛盾之中,更加难以理解。当然,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全面理解,其复杂性与矛盾性,都足以令一个训练有素的研究悚慄止步。只是对我个人而言,日本所呈现出来的矛盾如此对立,以至于我在了解的过程中一再迷失。
我向来喜欢日本的文艺多过于政治。而这恰是矛盾的开始。其文学之温婉,文艺之精巧,恰与其尚武之暴戾,军事之极端;其个性之谦和,社会之柔厚,恰与其层级之森严,忠诚之愚烈;其政治之灵动,处世之圆融,恰与其外交之执拗,争端之戾气;其历史人文之耽美,恰与其历史政治之血腥,一一对应,屡屡不爽。
其实我与日本人打交道的机会并不算少,从学者到学生,从生意人到外交官,从新闻人到政客。但是即使如此,也难以打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知识谜团。


谜语之一是:日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从日本有国以来,由于偏居海岛,几乎未曾受到有力侵犯。即使19世纪美国人舰队到达日本,其实战事颇为轻微,可这居然触动日本乃至推翻幕府,明治维新之功效。一个几乎未曾有过对外接触的国家,如何能如此轻易转型?尚且儒教当时乃是全日本惟一尊崇的俗世哲学。
二战前,天皇至高无上的社会心理,深入人心。然而几乎在极短时间之内,就迅速转入民主国家,从而又兴崛起之道,连美国人也惊呼“日本入侵”?
蹊跷的还在于,一边日本对于其军国历史其实有深刻反省,并且在制度上约束自我,扼杀军力兴盛之道;但另一边,却不时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不时翻锅,挑动亚洲受难国家情绪。既已立志转入正常国家,如何却不断与邻为壑?
其国家方向,世界视野在何方?


谜语之二是:大和民族,日本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民族,怎样的一个人群?
在我与日本人亲身接触的过程中,几乎他们所有人都可以用温柔敦厚来形容而不为过,他们似乎保存了比我们更加完整的儒家礼教精神。他们自律到令人恐怖,而对于国家之奉献无私到令人惊异。少数人如此也就罢了,当整个民族个个如同至人,需要怎样的国民教育?
可是就是这样高尚贤德的一群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却能够在他们期望长期殖民的中国东三省,南京,犯下累累人类历史最血腥的罪行,南京大屠杀;东 南亚也有菲律宾大屠杀。而美国士兵在日本的东亚战俘营中的遭遇,同样是无穷噩梦。如果说仅仅是战争令人改变的话,那么他们死守着靖国神社,死守着教科书, 又是如何解释?
个体的自律与道德,与整个民族所呈现出来癫狂与暴戾,为何如此差异?


谜语之三是:日本真的改变了吗?
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的军队打开了日本的大门。在约翰?道尔的《拥抱战败》中提到,许多美国人认为佩里“把魔鬼放出了瓶子,而那个魔鬼已经变成了一个献 血浸透的怪物。”二战之前与期间的日本,毫无疑问是这样的形象与真实。然而,1945-1952年美国占领军在麦克阿瑟将军的带领下,对这个国家进行了前 所未有的改造。和平宪法通过了,日美安保条约形成了,多党制政治胜利了。这是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毫无疑问。
可是到底真的改变了没有?天皇还在那里,历史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们对于周边国家依旧不友好。右派的力量还很强大。它会不会还会演化回那个嗜血的魔鬼?

我自己诚然是没有答案的。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以往阅读日本的过程中,得到的永远是加深了谜团的矛盾的答案。
我们想要寻找一个国家的民族性,那么最好的材料当然是它的历史。可是我作为一个外行人而言,日本的历史如此难以进入,就是关于战国一段,就已经足够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其次对于日本战后历史的叙述,如此充满了尖锐的对峙,使人无法得到一个前后一致与逻辑自洽的答案。
然而,再复杂的事物,都有其解析的方法。最起码,在我自己而言,多少是可以寻找到一些思考的线索。有那么几个方式,是我勉强理解日本的出发点。
无论理解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以妖魔化为起点。日本在二战期间的确是一个血腥国家,但是并不因为如此,便妖魔化日本民族。最经典的研究日本的著作,是鲁斯? 本尼迪克特在1946年所出版的《菊与刀》。她从文化的基本层面,乃至包括日本人抚育儿童的过程中,去解析日本民族性的形成与特点,并且为战后美国占领军 的政策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种文化解析乃是令我们明白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形成,都有其历史地理之成因,亦因此造就民族性格。日本国民与任何一国国民无 异,无非挣扎在日常生活与政治拨弄之间而已,努力平衡身心与外界。若以国家之龃龉,迁怒于民族之劣根,显然悖于人性论。

而后是对于政体的理解。这其中确实有多重复杂与矛盾。2000年普利策奖获奖书籍,约翰?道尔的作品《拥抱战败》,叙述的是日本自1945年战败之 后,到1952年麦克阿瑟黯然离场,日本恢复国家主权的过程。显然,日本已然在这7年的时间中,按照日本自身的国情,与美国的宪政设计,彻底地改造了明治 维新以来的政体,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主制国家。甚至出乎美国人的意料,“绝大多数日本人能够轻易抛弃十五年之久的军国主义教化”,并且从心理意 义上去“有原则地反抗军国主义”,“和平与民主,是战后日本最伟大的祈祷语。”
但是,在小森阳一的《天皇的玉音放送》中,却沉痛地检讨战后重建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恐怖弊病,也就是天皇制的形成和残留。小森认为,恰恰是明治之后 所形成的、其后麦克阿瑟所特意保留的、未能下决心彻底铲除的天皇制,使日本迄今为止仍然挣扎在一种独裁复苏的可能性中。靖国神社、教科书、自卫队出兵海 外,都是这个制度遗产所导致的后果。事实上,道尔也在他的作品中对此多有论述。

日本为何对周边国家缺乏同情与歉疚?道尔的观察至为精彩。日本在战争后期,受到盟军的残酷打击,包括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的轰炸。战后日本的废墟和痛 楚,加上美军占领期间的封闭与屈辱,使日本人能够深切地抚摸自己的苦痛,“日本在殖民和战争中对亚洲人民犯下的罪行,就更容易被抛诸脑后了。”
这便是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情势:一方面日本政体的民主、自由与社会自治形态,使日本与欧美国家之间具有强大的亲和性,西方性已经大于亚洲性;另一方面 亚洲诸国深切感知从日本殖民、侵略中所带来的苦难与侮辱,而日本却也深切感知二战后期与战后自身所带来的苦难与侮辱。在一种没有交叉的民众与国家情绪之 中,任何的共同话语都无从寻找。
那么,我们始终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对待日本。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涩泽尚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在《美国的艺妓盟友》中,她指出在二战期间,美国人对于日本怀有深刻的仇恨与恐惧。但在占领期间,由于把 日本女性化和儿童化,美国顺利进行了一场新的想象转化,从而把自己转变成为保护者与改造者,取得了美国民众的支持,并且甚至将这一形象成功延续至今。这个 神话所告诉我们的就是,意识形态化的塑造,能够对于国家之间的关系造成何等影响。

今天,由于中国仍然无法客观地去审视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和侵华战争时期的那段历史,也更无法从全面的材料中得到今天日本普遍对于中国的态度。我们接受的仍然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在评判任何有关于日本的事实的时候,首先已经有了一个妖魔化的日本与日本人形象,那么任何以此为出发的观点,都带有真实不虚的既定论调。

这并无益于确定良好的对日外交战略,和建立良好的经贸关系。如果我们必得要客观公正并且有利于民族国家地进行对抗或和解,都必须清晰地了解他们的政 体、民众的主流观点、右翼的人群构成、日本政治的取向目标、各个利益集团的博弈差别。单一脸谱化与妖魔化的描述,都无法令我们获得良性的理解和采用正确的立场。

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其中任何一国的领袖们都非常清晰战争的代价彼此都无从负担。虽然我相信我所抱有 的谜团可能根本无法解开,因为它所涉及的乃是一个民族庞大与完整的历史记忆。但是我相信出于理性与逻辑的理解,才是这个时代中面对异族的正确态度。


http://opinion.m4.cn/2012-09/1184829.shtml连清川:意识形态教育妖魔化日本不是愚蠢就是别有用心 ——2012.9.24

这么说,并不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所存在的材料不足,或者我对于日本知识的有意闭塞。而在于,对于日本的阅读越多,就越容易沉陷在诸多的矛盾之中,更加难以理解。当然,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全面理解,其复杂性与矛盾性,都足以令一个训练有素的研究悚慄止步。只是对我个人而言,日本所呈现出来的矛盾如此对立,以至于我在了解的过程中一再迷失。
我向来喜欢日本的文艺多过于政治。而这恰是矛盾的开始。其文学之温婉,文艺之精巧,恰与其尚武之暴戾,军事之极端;其个性之谦和,社会之柔厚,恰与其层级之森严,忠诚之愚烈;其政治之灵动,处世之圆融,恰与其外交之执拗,争端之戾气;其历史人文之耽美,恰与其历史政治之血腥,一一对应,屡屡不爽。
其实我与日本人打交道的机会并不算少,从学者到学生,从生意人到外交官,从新闻人到政客。但是即使如此,也难以打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知识谜团。


谜语之一是:日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从日本有国以来,由于偏居海岛,几乎未曾受到有力侵犯。即使19世纪美国人舰队到达日本,其实战事颇为轻微,可这居然触动日本乃至推翻幕府,明治维新之功效。一个几乎未曾有过对外接触的国家,如何能如此轻易转型?尚且儒教当时乃是全日本惟一尊崇的俗世哲学。
二战前,天皇至高无上的社会心理,深入人心。然而几乎在极短时间之内,就迅速转入民主国家,从而又兴崛起之道,连美国人也惊呼“日本入侵”?
蹊跷的还在于,一边日本对于其军国历史其实有深刻反省,并且在制度上约束自我,扼杀军力兴盛之道;但另一边,却不时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不时翻锅,挑动亚洲受难国家情绪。既已立志转入正常国家,如何却不断与邻为壑?
其国家方向,世界视野在何方?


谜语之二是:大和民族,日本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民族,怎样的一个人群?
在我与日本人亲身接触的过程中,几乎他们所有人都可以用温柔敦厚来形容而不为过,他们似乎保存了比我们更加完整的儒家礼教精神。他们自律到令人恐怖,而对于国家之奉献无私到令人惊异。少数人如此也就罢了,当整个民族个个如同至人,需要怎样的国民教育?
可是就是这样高尚贤德的一群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却能够在他们期望长期殖民的中国东三省,南京,犯下累累人类历史最血腥的罪行,南京大屠杀;东 南亚也有菲律宾大屠杀。而美国士兵在日本的东亚战俘营中的遭遇,同样是无穷噩梦。如果说仅仅是战争令人改变的话,那么他们死守着靖国神社,死守着教科书, 又是如何解释?
个体的自律与道德,与整个民族所呈现出来癫狂与暴戾,为何如此差异?


谜语之三是:日本真的改变了吗?
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的军队打开了日本的大门。在约翰?道尔的《拥抱战败》中提到,许多美国人认为佩里“把魔鬼放出了瓶子,而那个魔鬼已经变成了一个献 血浸透的怪物。”二战之前与期间的日本,毫无疑问是这样的形象与真实。然而,1945-1952年美国占领军在麦克阿瑟将军的带领下,对这个国家进行了前 所未有的改造。和平宪法通过了,日美安保条约形成了,多党制政治胜利了。这是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毫无疑问。
可是到底真的改变了没有?天皇还在那里,历史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们对于周边国家依旧不友好。右派的力量还很强大。它会不会还会演化回那个嗜血的魔鬼?

我自己诚然是没有答案的。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以往阅读日本的过程中,得到的永远是加深了谜团的矛盾的答案。
我们想要寻找一个国家的民族性,那么最好的材料当然是它的历史。可是我作为一个外行人而言,日本的历史如此难以进入,就是关于战国一段,就已经足够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其次对于日本战后历史的叙述,如此充满了尖锐的对峙,使人无法得到一个前后一致与逻辑自洽的答案。
然而,再复杂的事物,都有其解析的方法。最起码,在我自己而言,多少是可以寻找到一些思考的线索。有那么几个方式,是我勉强理解日本的出发点。
无论理解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以妖魔化为起点。日本在二战期间的确是一个血腥国家,但是并不因为如此,便妖魔化日本民族。最经典的研究日本的著作,是鲁斯? 本尼迪克特在1946年所出版的《菊与刀》。她从文化的基本层面,乃至包括日本人抚育儿童的过程中,去解析日本民族性的形成与特点,并且为战后美国占领军 的政策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种文化解析乃是令我们明白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形成,都有其历史地理之成因,亦因此造就民族性格。日本国民与任何一国国民无 异,无非挣扎在日常生活与政治拨弄之间而已,努力平衡身心与外界。若以国家之龃龉,迁怒于民族之劣根,显然悖于人性论。

而后是对于政体的理解。这其中确实有多重复杂与矛盾。2000年普利策奖获奖书籍,约翰?道尔的作品《拥抱战败》,叙述的是日本自1945年战败之 后,到1952年麦克阿瑟黯然离场,日本恢复国家主权的过程。显然,日本已然在这7年的时间中,按照日本自身的国情,与美国的宪政设计,彻底地改造了明治 维新以来的政体,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主制国家。甚至出乎美国人的意料,“绝大多数日本人能够轻易抛弃十五年之久的军国主义教化”,并且从心理意 义上去“有原则地反抗军国主义”,“和平与民主,是战后日本最伟大的祈祷语。”
但是,在小森阳一的《天皇的玉音放送》中,却沉痛地检讨战后重建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恐怖弊病,也就是天皇制的形成和残留。小森认为,恰恰是明治之后 所形成的、其后麦克阿瑟所特意保留的、未能下决心彻底铲除的天皇制,使日本迄今为止仍然挣扎在一种独裁复苏的可能性中。靖国神社、教科书、自卫队出兵海 外,都是这个制度遗产所导致的后果。事实上,道尔也在他的作品中对此多有论述。

日本为何对周边国家缺乏同情与歉疚?道尔的观察至为精彩。日本在战争后期,受到盟军的残酷打击,包括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的轰炸。战后日本的废墟和痛 楚,加上美军占领期间的封闭与屈辱,使日本人能够深切地抚摸自己的苦痛,“日本在殖民和战争中对亚洲人民犯下的罪行,就更容易被抛诸脑后了。”
这便是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情势:一方面日本政体的民主、自由与社会自治形态,使日本与欧美国家之间具有强大的亲和性,西方性已经大于亚洲性;另一方面 亚洲诸国深切感知从日本殖民、侵略中所带来的苦难与侮辱,而日本却也深切感知二战后期与战后自身所带来的苦难与侮辱。在一种没有交叉的民众与国家情绪之 中,任何的共同话语都无从寻找。
那么,我们始终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对待日本。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涩泽尚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在《美国的艺妓盟友》中,她指出在二战期间,美国人对于日本怀有深刻的仇恨与恐惧。但在占领期间,由于把 日本女性化和儿童化,美国顺利进行了一场新的想象转化,从而把自己转变成为保护者与改造者,取得了美国民众的支持,并且甚至将这一形象成功延续至今。这个 神话所告诉我们的就是,意识形态化的塑造,能够对于国家之间的关系造成何等影响。

今天,由于中国仍然无法客观地去审视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和侵华战争时期的那段历史,也更无法从全面的材料中得到今天日本普遍对于中国的态度。我们接受的仍然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在评判任何有关于日本的事实的时候,首先已经有了一个妖魔化的日本与日本人形象,那么任何以此为出发的观点,都带有真实不虚的既定论调。

这并无益于确定良好的对日外交战略,和建立良好的经贸关系。如果我们必得要客观公正并且有利于民族国家地进行对抗或和解,都必须清晰地了解他们的政 体、民众的主流观点、右翼的人群构成、日本政治的取向目标、各个利益集团的博弈差别。单一脸谱化与妖魔化的描述,都无法令我们获得良性的理解和采用正确的立场。

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其中任何一国的领袖们都非常清晰战争的代价彼此都无从负担。虽然我相信我所抱有 的谜团可能根本无法解开,因为它所涉及的乃是一个民族庞大与完整的历史记忆。但是我相信出于理性与逻辑的理解,才是这个时代中面对异族的正确态度。


http://opinion.m4.cn/2012-09/1184829.shtml
南方报业去死 封号随便
    是岛国在国内培植出来的合格的代理人吗?
舆论的控制力差来源于信仰的缺失,信仰的缺失来源于思想的混乱,思想的混乱来源于明珠
中国第一汉奸媒体果然名不虚传。
奇葩的思维
虽然狗屁不通,不过楼主断章取义,和公知有何区别?
我了X  这是给法西斯清洁地板  强烈要求找出来往死里打
这么长,到底说的啥,我怎么没闻出来啥味儿呢?
楼主也喜欢断章取义,偷换标题
这位作者不知所云,既不了解日本国内对民众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尤其是对侵略战争的宣传教育,也不了解中美对日的角色差别,却逞论有关日本的教育和宣传如何改进。

简单说日本现在就是一战后的德国,完全没有吸取战争教训。对内不敢说清侵略战争的来龙去脉,甚至战后也没经历过侵略者失败应受到的惩罚和痛苦。以至于所有日本文艺作品对战争的反思都是建立在"战争会令自己人痛苦"这种存在无限后门的逻辑之上(比如被敌人种蘑菇,每年都在纪念死难者,种蘑菇的敌人相对自己的牺牲者是否邪恶?),言外之意,如果战争自己是正义一方,且战胜敌人,那么自己人就会感到幸福,就会有未来美好的生活。战争不是这么反省的,没有一点负罪感和羞耻感。无数日本动漫影剧都在践行这个反战逻辑,打打杀杀为正义和幸福战个不停,殊不知自己曾经战败乃因为自己是邪恶轴心和侵略者。

作者呼吁像美国学习对日心态,没问题,等下次战争中国碾碎日本就可以了,一直以来国内的有关日本的宣传教育就是为此埋下伏笔的,中国有责任在下次战争中把日本改造成二战后的德国。
这哥们对日本近代史严重缺乏了解。
这作者就是只看到表面上日本迫于美国压力实行所谓和平宪法的表面,没有看到小日本那骚动不安的内心。
整一个精神错乱的文章
南方系智商成问题
迫不及待的要坐实汉奸媒体的位置
日本人的好战精神已经被麦克阿瑟阉割了
不是威胁
日本国内对战争反省的是左翼,很遗憾被很大地削弱了。
估计作者是蝗军日出来的狗杂种
日本只有在70年代那一瞬间,又东宝东映做了左派文人式的反省,
稍纵即逝,日本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进入现代社会的机会。
pretty 发表于 2012-9-26 18:10
是岛国在国内培植出来的合格的代理人吗?
主子是MD,自然也要为MD家的狗说话
由于中国仍然无法客观地去审视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和侵华战争时期的那段历史,...
这句话也是对的,中国人确实无法客观看待这段历史.就我个人而言,想到小日本,有时候就不由自主地想去东京玩一次大屠杀,这样的情绪下,我承认确实没办法做到客观.能客观的就不是中国人了.但是,这句话由日本人说出来别人不会觉得有什么,但这位"公知"说出来,就不由得让人怀疑他的屁股到底坐在哪边了.

中国第一汉奸媒体。
这狗屁文章的味道,和汪伪时期那些汉奸文人一样一样啊。多读点历史吧!
人道毁灭了吧,这个中宣部也不管管
我可以骂人麽!
温压弹 发表于 2012-9-26 23:29
人道毁灭了吧,这个中宣部也不管管
用你的ID效果应该不错……
bfwj19791221 发表于 2012-9-27 00:35
我可以骂人麽!
你可以骂他,但不能骂人
造汽 发表于 2012-9-26 21:55
日本只有在70年代那一瞬间,又东宝东映做了左派文人式的反省,
稍纵即逝,日本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进入现 ...
说的是

那帮人到现在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另一帮却从战后到现在一直延绵不绝
本帖会有四代机进来护航么
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

    他基于这个立场来看待问题,那文章也就没有读的价值了
深刻反省体现在哪里?

Kirchies11 发表于 2012-9-27 01:51
说的是

那帮人到现在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当时有几帮人,一是知识界和政界的知华派了的亲华派,
而就是栗原小卷吉永小百合(啊,那才是真正的美女和艺术家,
现在的都是那个啥)为代表的左翼艺术家,当时像阿西门的街,
莆田进行曲,野麦岭,望乡,自新大陆这样的反省资本主义发展,尤其
是原始积累阶段(望、野)和经济起飞(阿)的作品,现在不会有了。

70年代经济起飞,日本社会自信心强,更宽容和理性。现在主要没了
大野耐一,也没了自信,死气沉沉了。我前年写过日本已经没有大野耐一了,
大前研一半年后居然也写了同样题材的文章。当然70年代日本的经济自信也
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叫嚷买下美国,骂自己的政府为卖国奴的汽车商,
以为可以再次用经济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人,那是一个在很多老棺材瓤子觉得
崩坏的年代,社会看上去分裂了,但那是日本最健康的十年,稍纵即逝。

一个国家要是不利用经济起飞的自信期好好反思,好好让左派(自由派)
建立一个追求公平性的平台,等到过了这阶段进入平台期甚至滞涨衰退期,
会由于很多极端主义导致社会的走火入魔,给国家带来万劫不复的灾难。
魏玛共和国也是德国错过了反省期,虽然左派盛行,后来经济危机,
于是出了希特勒。
Kirchies11 发表于 2012-9-27 01:51
说的是

那帮人到现在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当时有几帮人,一是知识界和政界的知华派了的亲华派,
而就是栗原小卷吉永小百合(啊,那才是真正的美女和艺术家,
现在的都是那个啥)为代表的左翼艺术家,当时像阿西门的街,
莆田进行曲,野麦岭,望乡,自新大陆这样的反省资本主义发展,尤其
是原始积累阶段(望、野)和经济起飞(阿)的作品,现在不会有了。

70年代经济起飞,日本社会自信心强,更宽容和理性。现在主要没了
大野耐一,也没了自信,死气沉沉了。我前年写过日本已经没有大野耐一了,
大前研一半年后居然也写了同样题材的文章。当然70年代日本的经济自信也
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叫嚷买下美国,骂自己的政府为卖国奴的汽车商,
以为可以再次用经济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人,那是一个在很多老棺材瓤子觉得
崩坏的年代,社会看上去分裂了,但那是日本最健康的十年,稍纵即逝。

一个国家要是不利用经济起飞的自信期好好反思,好好让左派(自由派)
建立一个追求公平性的平台,等到过了这阶段进入平台期甚至滞涨衰退期,
会由于很多极端主义导致社会的走火入魔,给国家带来万劫不复的灾难。
魏玛共和国也是德国错过了反省期,虽然左派盛行,后来经济危机,
于是出了希特勒。
南方系的后台到底是谁?我日,这帮人全家不得好死!包括他的后台!
当时有几帮人,一是知识界和政界的知华派了的亲华派,
而就是栗原小卷吉永小百合(啊,那才是真正的美 ...
不许黑我大胸遥!
其实日本反省的就是不该惹干爹,结果被打出翔来了。
至于中国嘛,我们明明是膺惩暴支,有啥错误,你看南方螅不是很认可么
紫水晶788 发表于 2012-9-26 18:14
舆论的控制力差来源于信仰的缺失,信仰的缺失来源于思想的混乱,思想的混乱来源于明珠
土鳖内部思想的混乱来自于渗透和上层的麻痹,但渗透历朝历代什么时候都有,上层思想的麻痹才是主因。连中国崛起的目的都含糊其辞,不敢面对,下层民众如何不迷茫。
“和平崛起”应该是忽悠大于实质,而不是反之。我们固然不想开战,战争并不好,但这不意味着给自己一个老好人的紧箍咒,束手束脚。现在没乱套是因为TG“道”是正确的,“术”有问题。在这个变革中,似乎要成功但每一方面都差一口气的时代,迷茫恐怕是必然的,敌人太强大,我们的勇气又不足够。
所以,我期望586赶快上台,期望能通过“术”的改变,正一正风气。
左派=自由派(抽象自由),前提是: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
左派=革命派(真左派而不是“新左派”或打左派旗号的实质右派),基础为: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具体自由-自由王国)。
上面数帖在乱扯。
造汽 发表于 2012-9-27 07:15
当时有几帮人,一是知识界和政界的知华派了的亲华派,
而就是栗原小卷吉永小百合(啊,那才是真正的美 ...
70年代的日本如今已经烟飞灰灭。
maoxuangen 发表于 2012-9-27 11:52
70年代的日本如今已经烟飞灰灭。
日本也再也没有栗原小卷和吉永小百合那种自然的美了,这剩下充气娃娃
造汽 发表于 2012-9-27 07:15
当时有几帮人,一是知识界和政界的知华派了的亲华派,
而就是栗原小卷吉永小百合(啊,那才是真正的美 ...
魏玛德国时期固然左派力量不弱,但也是世界上第一批进入强有力政治运动阶段的右翼民粹主义。还有普鲁士的一群残渣余孽。
napey 发表于 2012-9-27 13:54
魏玛德国时期固然左派力量不弱,但也是世界上第一批进入强有力政治运动阶段的右翼民粹主义。还有普鲁士的 ...
所以魏玛民主和自由是脆弱的。
你的签名是不是用听得懂的语言,不然莫里哀说的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