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45:40
 林俊德(1938.3.13-2012.5.31) 爆炸力学工程技术专家。长期从事空中爆炸冲击波、地下爆炸岩体应力波、爆炸地震波、爆炸安全工程技术、强动载实验设备与实验测量技术等研究工作。参加过众多重大国防科研试验任务,带领项目组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课题,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二等以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1990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23日电(记者李清华、徐壮志)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

  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迈向病房中的办公桌……

  如同重伤的黄继光向着枪眼那最后的一扑,这悲壮的一幕,凝成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最后的冲锋姿态。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来不及把笔记本上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全部文档,甚至来不及给亲人以更多的嘱托和安慰,2012年5月31日21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便匆匆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电脑只有5个小时。

  最后冲锋

  林俊德院士走了,留给人们的,永远是那个冲锋的背影。

  “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3天前,病情突然恶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意识到自己来日无多,拒绝了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把手中的重大国防科研工作一一交待给同事和学生们。

  于是,西安唐都医院的病房中,出现了这样震撼人心的场景:在生命的最后3天中,这位75岁的科学家与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整理电脑资料,批改科研论文,召集课题组成员交待后续科研任务……对于自己的后事,院士只交待了一句话:把我埋在马兰。

  马兰,一种在被称为生命绝地的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在那里,这位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与大漠为伴,与马兰为友,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是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培养成长的,我要对得起他们。”从52载藏身大漠献身国防科研到生命最后3天的奋起拼搏,支撑这位科学家创造一个个科研和生命奇迹的,是这样一颗金子般的赤子之心。

  “很难想象他当时忍受着什么样的疼痛……那时他已腹胀如鼓,严重缺氧,呼吸和心跳达到平常的2倍,比我们一般人跑完百米冲刺还累。”西安唐都医院护士长安丽君说,当院士微笑着对护士们说“不用担心,我工作起来感觉不到疼”时,她们都哭了——作为医护人员,她们深知晚期癌症患者所承受的那种疼痛是如何的难以忍受。

  作为医护人员的安丽君和她的同事们,很难理解林俊德在生命最后关头这种决然的选择:拒绝化疗,拒绝手术……

  林院士拒绝手术!

  “赶快安排我回单位,我需要一段时间把电脑里的材料整理出来,要不以后他们不好看懂。”面对试图说服他的医生和基地领导,林俊德说,“我的病情我清楚,要我活得有质量,就让我工作,我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下水一口气能游两个小时,去年还是研究室乒乓球比赛冠军的林俊德,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紧张了起来——

  技术方案需要梳理完善。关于基地建设发展路线,他陆陆续续、零零碎碎写下了许多思想片断,分散在电脑的各个文件夹里。如不抓紧形成系统化的总体方案,那些灵感将成为散落一地的珍珠,再也串不起来。

  科研资料需要整理归档。包括学术思想、技术思路、实验总结和各种数据、图片、图表,都在电脑里以复杂的编号形式保存着。如不抓紧整理,诸多国防科研的重要课题、尖端项目资料将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档资料中。

  学生论文需要审改评阅。2名博士生即将进行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意见,不仅学生毕业要受影响,两个前沿课题的进度也将延缓。

  手术可能延长生命,但,他可能再也起不来工作了。明白这一点的林俊德坚决拒绝了医生提出的手术方案。为便于开展工作,5月23日,他从北京转入西安唐都医院。他诚恳地对医生说:“我是搞科学的,最相信科学。你们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我好安排工作。”

  3天后,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得悉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能以日来计数后,他坚决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

  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角逐——一方是难以抗拒的无情的死神,一方是身患不治之症的垂危患者。然而,这位75岁的老军人,却以最后一点微弱的生命之火,在病房里发起他最后的冲锋,绽放出令人震撼的璀璨。

  5月29日。转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现完全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心率每分钟达130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林俊德再一次拒绝了:“即使手术能延长几天,但不能工作就没有意义。你们不要勉强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

  由老伴黄建琴负责接待前来看望的人,即便是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看望时间也不得超过一分钟……坐在病床上的林俊德,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输液管等各种管子,争分夺秒地整理自己电脑里的资料。为了减少干扰,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病情,仍在继续恶化。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把办公桌搬进来,让我工作,我可能还能多活几天。”听到林俊德这句话,极度为难的基地领导挥泪同意了他的要求。

  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然而,承受这样苦痛的林俊德,却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

  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那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仅余的生命在工作中飞速流逝。

  此时的林俊德,意识已是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监护仪上,各项生命体征已濒临极限的边缘……“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喘息,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生怕某一个瞬间他会突然倒下。”医生张利华说,从医30多年,从没有哪一位病人,如此地令他和同事们揪心和感动。

  两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在间或的清醒时,他仍反复叮嘱学生,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一生尽忠报国的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惊天动地事业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基地官兵的这副挽联,是对林俊德一生最简洁的概括。

  封存在机密科研档案中的一个个闪光的签名,记载着这位院士在半个多世纪中对我国核试验工程所做出的杰出贡献——52载扎根大漠,他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领导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为铸就国家核盾牌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一鳞半爪的公开资料,我们可以窥见林俊德在我国核试验这一“惊天动地”事业中的所立下的汗马功劳——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深处,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

  当蘑菇云在大漠中升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时,总理在电话中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

  指挥部顿时静了下来……在放射性侦测数据等过硬数据一时还拿不到手的情况下,如何尽快确定是核爆炸呢?

  “从冲击波数据看,这次爆炸是万吨级当量的爆炸,可以确定是核爆炸。”一个确凿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宣告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

  而提供这组数据的压力自记仪,就是26岁的林俊德和同事们自主研制的。

  上世纪50年代末,为打破西方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我国作出独立自主发展核武器的战略抉择。冲击波测量,就是研究核武器效应和确定核爆炸当量的重要手段。

  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他开始设计机械式压力自记仪时并不被看好,很多人倾向于采用西方已经成熟的电测方案。”曾与林俊德并肩工作的曹述生说,当时只知道国外的压力自记仪是用小型稳速电机带动的,但我国没有这样的电机,做了个电池带动的方案,结果操作不便,一个仪器要几个人才能抬得动。

  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技术资料,甚至连压力自记仪该是什么样子都一无所知……1963年5月,林俊德带着3位同事开始了艰苦的攻关。

  但,不用电池,如何解决仪器的驱动问题呢?日夜苦思冥想的林俊德,在一次乘坐公交车时受到钟声启发——何不试试用钟表的齿轮、发条作动力呢?

  没有气瓶和空压机,就焊个贮气罐用打气筒往里打气;齿轮不够精密,就一个齿一个齿地人工锉,在烈日下一蹲几个小时……最终,这个独特地采用发条驱动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以抗核爆炸干扰能力强,轻便易携,测得的数据完整、准确,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事关国家民族安危的国防尖端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亲历第一次核爆后,林俊德感到肩上的责任突然重了起来:“我突然意识到平凡工作的意义,认识到个人成败与国家荣辱的关系,意识到荣誉背后的艰辛和责任。”
  林俊德倍加刻苦顽强地投入工作。此后几年,吃着玉米面和榆树叶合蒸的窝头,喝着孔雀河里那令人肚子发胀的水,睡着冬天寒冷夏天苦热的地窨子,用垒土台当桌子,即使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也没有中断科研……林俊德和战友们坚守大漠,默默攻关,研制出空投自记仪、气球吊挂自记仪等一系列装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爆炸冲击波机测体系。这些仪器参加了我国后来所有的空中、地面核试验,实现了从爆心到距爆心数百公里的核爆炸冲击波测量,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我国大气层核试验的冲击波数据,为我国核试验安全设计、核武器爆炸威力确定和核爆炸效应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还在进行大气层核试验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地下核试验。为限制我国核武器发展,他们联合签订了关于禁止在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的条约,我国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

  较量,进入全新的阶段。相比地面和空中冲击波测量,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是一个新的难题。

  这又是一次艰难的攀登。天山之麓,大漠之中,林俊德带领同事们从零起步,一点一滴地探索研究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在历经挫折和失败后,摸清了我国核试验场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核爆炸应力波和地震运动的传播规律,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工程设计和试验安全评估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世界核爆史上,记载着这样的一组数字: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法国也进行了200多次,而中国,只用45次核试验,便实现了既定目标……这是什么样的神奇速度?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开始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林俊德充分利用已有的地下核试验应力波测量技术,全面收集分析全球地震数据,开展了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条约谈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面对重大武器装备试验的迫切需要,林俊德倡导并组织开展某大型实验装备研究。在各种方案分歧很大的情况下,他带领攻关小组连续10余年集中精力,攻克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最终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研制出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

  他还积极倡导核爆炸冲击波效应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发明了声电报靶技术、声电落点定位技术,解决了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难题,研制的设备系统已装备于我国多个军兵种的武器试验靶场和公安部门射击训练场。

  数十年隐姓埋名于穷边荒漠,在铸造大国和平之盾中立下大功的林俊德,最大的欣慰就是看着祖国在和平阳光下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核科学家,他深深了解大漠上这一次次核试验,对于共和国赢得和平发展机遇的重要意义。而对于自己的一生事业,他的结论却是如此的简单:“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要到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学生张博士说,每做一次实验,林俊德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不间断。同事、学生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老师的实验记录细致全面,令我们这些学生常感惭愧而敬佩。”

  与林俊德共事20余年的王占河研究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为尽快攻克爆炸工程技术的一个重大难关,年逾花甲的林俊德带着同事学生们在办公楼附近挖了一个大土坑,每天爬上爬下做实验,冬天寒冷刺骨,夏天闷热炙烤,一干就是300多天。“经常一身土一身泥,大家都笑称他是‘民工院士’。”

  基地的同事都知道,举凡事涉科研,林俊德便十分“苛刻”。他曾在干部推荐会上直言批评一位候选人急功近利的科研态度,也曾毫不留情地在答辩会上对自己的得意学生发难……读他这位权威院士的博士,平均要6-8年才能完成学业,拿到学位。

  “他要我们作为学术助手和他一道探索前沿课题。”直到林俊德去世后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唐博士说,虽然老师连过年都不允许学生拜访,却是一位内心有大爱的人。

  “生病住院后,他叫我们去拷贝资料,我们才知道,他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文件夹,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唐博士回忆,从跟老师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老师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他们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拷文件时,我们都忍不住哭了。”

  唐博士自己的博士论文,就是林俊德在生命最后3天中批改完的。这份130页、8万多字的论文上,留下了林俊德338个颤抖的笔迹,这也是院士一生的最后手迹。

  桃李不言。如今,林俊德指导和培养的23位学生,多数都已成为基地科研试验的学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

  “他做人的原则始终停留在‘两弹一星’的火红年代。”基地副政委侯力军说,林俊德有“三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不让参评人员上门拜访。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基地政治部原副主任成泽辉说,2001年,在林俊德当选院士的当天晚上,一位老朋友代表某学院邀请他出任客座教授,给他建独栋别墅,付年薪20万,一年只要去作一次报告即可。

  类似这样跟自己学术无关的邀请,林俊德拒绝了太多。

  林俊德同样经常拒绝的,还有荣誉——最近的事例是,去年基地两次准备为林俊德申报全国先进和何梁何利奖提名,都被他拒绝了。

  “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52载饱经戈壁风霜之苦,52载肩扛攻关攀登重任,林俊德对自己的一生深感欣慰,“我们这代人留下的不是痛苦的回忆,留下的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

  临终前的林俊德,唯一的心愿是回到马兰,回到他一辈子战斗生活的那块大漠戈壁。

  在最终的遗言中,他念念不忘的也是马兰:“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

  一朵怒放的戈壁马兰凋谢了。而在罗布泊这片写满传奇的大漠戈壁上,那曲人人皆知的《马兰谣》却将永远传唱——

  “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作西行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深情铸成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9/23/c_113176138.htm


授勋时照片


天山留影


林俊德院士林俊德(1938.3.13-2012.5.31) 爆炸力学工程技术专家。长期从事空中爆炸冲击波、地下爆炸岩体应力波、爆炸地震波、爆炸安全工程技术、强动载实验设备与实验测量技术等研究工作。参加过众多重大国防科研试验任务,带领项目组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课题,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二等以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1990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23日电(记者李清华、徐壮志)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

  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迈向病房中的办公桌……

  如同重伤的黄继光向着枪眼那最后的一扑,这悲壮的一幕,凝成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最后的冲锋姿态。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来不及把笔记本上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全部文档,甚至来不及给亲人以更多的嘱托和安慰,2012年5月31日21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便匆匆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电脑只有5个小时。

  最后冲锋

  林俊德院士走了,留给人们的,永远是那个冲锋的背影。

  “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3天前,病情突然恶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意识到自己来日无多,拒绝了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把手中的重大国防科研工作一一交待给同事和学生们。

  于是,西安唐都医院的病房中,出现了这样震撼人心的场景:在生命的最后3天中,这位75岁的科学家与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整理电脑资料,批改科研论文,召集课题组成员交待后续科研任务……对于自己的后事,院士只交待了一句话:把我埋在马兰。

  马兰,一种在被称为生命绝地的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在那里,这位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与大漠为伴,与马兰为友,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是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培养成长的,我要对得起他们。”从52载藏身大漠献身国防科研到生命最后3天的奋起拼搏,支撑这位科学家创造一个个科研和生命奇迹的,是这样一颗金子般的赤子之心。

  “很难想象他当时忍受着什么样的疼痛……那时他已腹胀如鼓,严重缺氧,呼吸和心跳达到平常的2倍,比我们一般人跑完百米冲刺还累。”西安唐都医院护士长安丽君说,当院士微笑着对护士们说“不用担心,我工作起来感觉不到疼”时,她们都哭了——作为医护人员,她们深知晚期癌症患者所承受的那种疼痛是如何的难以忍受。

  作为医护人员的安丽君和她的同事们,很难理解林俊德在生命最后关头这种决然的选择:拒绝化疗,拒绝手术……

  林院士拒绝手术!

  “赶快安排我回单位,我需要一段时间把电脑里的材料整理出来,要不以后他们不好看懂。”面对试图说服他的医生和基地领导,林俊德说,“我的病情我清楚,要我活得有质量,就让我工作,我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下水一口气能游两个小时,去年还是研究室乒乓球比赛冠军的林俊德,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紧张了起来——

  技术方案需要梳理完善。关于基地建设发展路线,他陆陆续续、零零碎碎写下了许多思想片断,分散在电脑的各个文件夹里。如不抓紧形成系统化的总体方案,那些灵感将成为散落一地的珍珠,再也串不起来。

  科研资料需要整理归档。包括学术思想、技术思路、实验总结和各种数据、图片、图表,都在电脑里以复杂的编号形式保存着。如不抓紧整理,诸多国防科研的重要课题、尖端项目资料将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档资料中。

  学生论文需要审改评阅。2名博士生即将进行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意见,不仅学生毕业要受影响,两个前沿课题的进度也将延缓。

  手术可能延长生命,但,他可能再也起不来工作了。明白这一点的林俊德坚决拒绝了医生提出的手术方案。为便于开展工作,5月23日,他从北京转入西安唐都医院。他诚恳地对医生说:“我是搞科学的,最相信科学。你们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我好安排工作。”

  3天后,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得悉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能以日来计数后,他坚决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

  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角逐——一方是难以抗拒的无情的死神,一方是身患不治之症的垂危患者。然而,这位75岁的老军人,却以最后一点微弱的生命之火,在病房里发起他最后的冲锋,绽放出令人震撼的璀璨。

  5月29日。转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现完全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心率每分钟达130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林俊德再一次拒绝了:“即使手术能延长几天,但不能工作就没有意义。你们不要勉强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

  由老伴黄建琴负责接待前来看望的人,即便是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看望时间也不得超过一分钟……坐在病床上的林俊德,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输液管等各种管子,争分夺秒地整理自己电脑里的资料。为了减少干扰,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病情,仍在继续恶化。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把办公桌搬进来,让我工作,我可能还能多活几天。”听到林俊德这句话,极度为难的基地领导挥泪同意了他的要求。

  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然而,承受这样苦痛的林俊德,却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

  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那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仅余的生命在工作中飞速流逝。

  此时的林俊德,意识已是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监护仪上,各项生命体征已濒临极限的边缘……“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喘息,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生怕某一个瞬间他会突然倒下。”医生张利华说,从医30多年,从没有哪一位病人,如此地令他和同事们揪心和感动。

  两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在间或的清醒时,他仍反复叮嘱学生,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一生尽忠报国的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惊天动地事业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基地官兵的这副挽联,是对林俊德一生最简洁的概括。

  封存在机密科研档案中的一个个闪光的签名,记载着这位院士在半个多世纪中对我国核试验工程所做出的杰出贡献——52载扎根大漠,他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领导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为铸就国家核盾牌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一鳞半爪的公开资料,我们可以窥见林俊德在我国核试验这一“惊天动地”事业中的所立下的汗马功劳——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深处,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

  当蘑菇云在大漠中升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时,总理在电话中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

  指挥部顿时静了下来……在放射性侦测数据等过硬数据一时还拿不到手的情况下,如何尽快确定是核爆炸呢?

  “从冲击波数据看,这次爆炸是万吨级当量的爆炸,可以确定是核爆炸。”一个确凿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宣告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

  而提供这组数据的压力自记仪,就是26岁的林俊德和同事们自主研制的。

  上世纪50年代末,为打破西方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我国作出独立自主发展核武器的战略抉择。冲击波测量,就是研究核武器效应和确定核爆炸当量的重要手段。

  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他开始设计机械式压力自记仪时并不被看好,很多人倾向于采用西方已经成熟的电测方案。”曾与林俊德并肩工作的曹述生说,当时只知道国外的压力自记仪是用小型稳速电机带动的,但我国没有这样的电机,做了个电池带动的方案,结果操作不便,一个仪器要几个人才能抬得动。

  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技术资料,甚至连压力自记仪该是什么样子都一无所知……1963年5月,林俊德带着3位同事开始了艰苦的攻关。

  但,不用电池,如何解决仪器的驱动问题呢?日夜苦思冥想的林俊德,在一次乘坐公交车时受到钟声启发——何不试试用钟表的齿轮、发条作动力呢?

  没有气瓶和空压机,就焊个贮气罐用打气筒往里打气;齿轮不够精密,就一个齿一个齿地人工锉,在烈日下一蹲几个小时……最终,这个独特地采用发条驱动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以抗核爆炸干扰能力强,轻便易携,测得的数据完整、准确,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事关国家民族安危的国防尖端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亲历第一次核爆后,林俊德感到肩上的责任突然重了起来:“我突然意识到平凡工作的意义,认识到个人成败与国家荣辱的关系,意识到荣誉背后的艰辛和责任。”
  林俊德倍加刻苦顽强地投入工作。此后几年,吃着玉米面和榆树叶合蒸的窝头,喝着孔雀河里那令人肚子发胀的水,睡着冬天寒冷夏天苦热的地窨子,用垒土台当桌子,即使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也没有中断科研……林俊德和战友们坚守大漠,默默攻关,研制出空投自记仪、气球吊挂自记仪等一系列装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爆炸冲击波机测体系。这些仪器参加了我国后来所有的空中、地面核试验,实现了从爆心到距爆心数百公里的核爆炸冲击波测量,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我国大气层核试验的冲击波数据,为我国核试验安全设计、核武器爆炸威力确定和核爆炸效应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还在进行大气层核试验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地下核试验。为限制我国核武器发展,他们联合签订了关于禁止在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的条约,我国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

  较量,进入全新的阶段。相比地面和空中冲击波测量,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是一个新的难题。

  这又是一次艰难的攀登。天山之麓,大漠之中,林俊德带领同事们从零起步,一点一滴地探索研究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在历经挫折和失败后,摸清了我国核试验场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核爆炸应力波和地震运动的传播规律,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工程设计和试验安全评估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世界核爆史上,记载着这样的一组数字: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法国也进行了200多次,而中国,只用45次核试验,便实现了既定目标……这是什么样的神奇速度?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开始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林俊德充分利用已有的地下核试验应力波测量技术,全面收集分析全球地震数据,开展了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条约谈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面对重大武器装备试验的迫切需要,林俊德倡导并组织开展某大型实验装备研究。在各种方案分歧很大的情况下,他带领攻关小组连续10余年集中精力,攻克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最终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研制出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

  他还积极倡导核爆炸冲击波效应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发明了声电报靶技术、声电落点定位技术,解决了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难题,研制的设备系统已装备于我国多个军兵种的武器试验靶场和公安部门射击训练场。

  数十年隐姓埋名于穷边荒漠,在铸造大国和平之盾中立下大功的林俊德,最大的欣慰就是看着祖国在和平阳光下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核科学家,他深深了解大漠上这一次次核试验,对于共和国赢得和平发展机遇的重要意义。而对于自己的一生事业,他的结论却是如此的简单:“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要到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学生张博士说,每做一次实验,林俊德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不间断。同事、学生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老师的实验记录细致全面,令我们这些学生常感惭愧而敬佩。”

  与林俊德共事20余年的王占河研究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为尽快攻克爆炸工程技术的一个重大难关,年逾花甲的林俊德带着同事学生们在办公楼附近挖了一个大土坑,每天爬上爬下做实验,冬天寒冷刺骨,夏天闷热炙烤,一干就是300多天。“经常一身土一身泥,大家都笑称他是‘民工院士’。”

  基地的同事都知道,举凡事涉科研,林俊德便十分“苛刻”。他曾在干部推荐会上直言批评一位候选人急功近利的科研态度,也曾毫不留情地在答辩会上对自己的得意学生发难……读他这位权威院士的博士,平均要6-8年才能完成学业,拿到学位。

  “他要我们作为学术助手和他一道探索前沿课题。”直到林俊德去世后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唐博士说,虽然老师连过年都不允许学生拜访,却是一位内心有大爱的人。

  “生病住院后,他叫我们去拷贝资料,我们才知道,他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文件夹,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唐博士回忆,从跟老师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老师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他们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拷文件时,我们都忍不住哭了。”

  唐博士自己的博士论文,就是林俊德在生命最后3天中批改完的。这份130页、8万多字的论文上,留下了林俊德338个颤抖的笔迹,这也是院士一生的最后手迹。

  桃李不言。如今,林俊德指导和培养的23位学生,多数都已成为基地科研试验的学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

  “他做人的原则始终停留在‘两弹一星’的火红年代。”基地副政委侯力军说,林俊德有“三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不让参评人员上门拜访。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基地政治部原副主任成泽辉说,2001年,在林俊德当选院士的当天晚上,一位老朋友代表某学院邀请他出任客座教授,给他建独栋别墅,付年薪20万,一年只要去作一次报告即可。

  类似这样跟自己学术无关的邀请,林俊德拒绝了太多。

  林俊德同样经常拒绝的,还有荣誉——最近的事例是,去年基地两次准备为林俊德申报全国先进和何梁何利奖提名,都被他拒绝了。

  “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52载饱经戈壁风霜之苦,52载肩扛攻关攀登重任,林俊德对自己的一生深感欣慰,“我们这代人留下的不是痛苦的回忆,留下的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

  临终前的林俊德,唯一的心愿是回到马兰,回到他一辈子战斗生活的那块大漠戈壁。

  在最终的遗言中,他念念不忘的也是马兰:“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

  一朵怒放的戈壁马兰凋谢了。而在罗布泊这片写满传奇的大漠戈壁上,那曲人人皆知的《马兰谣》却将永远传唱——

  “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作西行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深情铸成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9/23/c_113176138.htm

20126111047231354281.jpg (23.85 KB, 下载次数: 2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授勋时照片

2012-9-23 19:42 上传


授勋时照片

20126111045168764010.jpg (35.12 KB, 下载次数: 2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天山留影

2012-9-23 19:42 上传


天山留影

20126111048128722812.jpg (21.18 KB, 下载次数: 2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晚年像

2012-9-23 19:42 上传


林俊德院士


CCTV人物报道:
http://news.cntv.cn/program/xwlb/20120923/103614.shtml

<embed id=\'v_player_cctv\' width=\'640\' height=\'480\' flashvars=\'videoId=20120923103614&filePath=/flvxml/2009/09/23/&isAutoPlay=true&url=http://news.cntv.cn/program/xwlb/20120923/103614.shtml&tai=news&configPath=http://news.cntv.cn/player/config.xml&widgetsConfig=http://js.player.cntv.cn/xml/widgetsConfig/news.xml&languageConfig=&hour24DataURL=&outsideChannelId=channelBugu&videoCenterId=25bc9e0a065f4e11a96403955ad54f40\'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menu=\'false\' quality=\'best\' bgcolor=\'#000000\' name=\'v_player_cctv\' src=\'http://player.cntv.cn/standard/cntvOutSidePlayer.swf?v=2.0.2012.09.17\'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lk_mediaid=\'lk_juiceapp_mediaPopup_1257416656250\' lk_media=\'yes\'/>

CCTV人物报道:
http://news.cntv.cn/program/xwlb/20120923/103614.shtml

<embed id=\'v_player_cctv\' width=\'640\' height=\'480\' flashvars=\'videoId=20120923103614&filePath=/flvxml/2009/09/23/&isAutoPlay=true&url=http://news.cntv.cn/program/xwlb/20120923/103614.shtml&tai=news&configPath=http://news.cntv.cn/player/config.xml&widgetsConfig=http://js.player.cntv.cn/xml/widgetsConfig/news.xml&languageConfig=&hour24DataURL=&outsideChannelId=channelBugu&videoCenterId=25bc9e0a065f4e11a96403955ad54f40\'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menu=\'false\' quality=\'best\' bgcolor=\'#000000\' name=\'v_player_cctv\' src=\'http://player.cntv.cn/standard/cntvOutSidePlayer.swf?v=2.0.2012.09.17\'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lk_mediaid=\'lk_juiceapp_mediaPopup_1257416656250\' lk_media=\'yes\'/>
lost24 发表于 2012-9-23 20:02
CCTV人物报道:
http://news.cntv.cn/program/xwlb/20120923/103614.shtml
今晚焦点访谈也演了
有深意啊
向林老致敬!
霸气
致礼!!!
向英雄敬礼!!!!!!!
向英雄致敬,向中国的脊梁致敬!
文章未看完,眼泪快下来了。这才是民族的脊梁!
向林老致敬!向英雄致敬!向共和国的脊梁致敬!
是否应该响一颗给老人送行?
几十年的艰辛,太不容易了,老人家!
向共和国的脊梁致敬,刚才在凤凰军事上看到关于林老的报道看到我眼泪几乎都要掉出来了!!
向英雄致敬
林老跟四代核武有没有联系?
霸气不解释……
pzjohn 发表于 2012-9-24 08:49
是否应该响一颗给老人送行?
找机会让巴铁响一颗以示敬意。
中华民族的脊梁
向默默无闻但为国家和军队做出巨大贡献的林总致敬!
浙江大学啊浙江大学,比那些留洋的预备班们强了太多。
沙子进了眼睛~~
这才是真正的脊梁!


21基地,酒泉。

错了,马兰。

21基地,酒泉。

错了,马兰。
马兰  唉  青山有幸埋忠骨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2-9-24 16:28
21基地,酒泉。
马兰,我在研究所当警卫员时他是某研究室主任后来是所副总工
又走了一位老首长!
敬礼!作为曾在你们麾下的一名战士,永远自豪8023我的荣耀是忠诚!

8023人的骄傲在于我们只会是战死的!

向老前辈致敬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夺去军人生命的不仅只有子弹
辐射也是无形的子弹


除了沉痛哀悼之外,这个报道太打脸了

75岁的老院士去年还是研究室乒乓球比赛冠军
而且还直接带2名博士生即将进行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意见,不仅学生毕业要受影响

说明:
1,基地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体质还不如老人
2,75岁还要直接带博士生批改论文,没有中年学术带头人
他简直是活活累死的


“火炬院士”刘兴洲更悲剧:本行造的是发动机,却要在74岁高龄,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的情况下熬夜造奥运火炬,去世后还被称作“火炬院士”



除了沉痛哀悼之外,这个报道太打脸了

75岁的老院士去年还是研究室乒乓球比赛冠军
而且还直接带2名博士生即将进行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意见,不仅学生毕业要受影响

说明:
1,基地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体质还不如老人
2,75岁还要直接带博士生批改论文,没有中年学术带头人
他简直是活活累死的


“火炬院士”刘兴洲更悲剧:本行造的是发动机,却要在74岁高龄,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的情况下熬夜造奥运火炬,去世后还被称作“火炬院士”

“火炬院士”刘兴洲:最先进的要靠自己

蒋建科

2012年01月19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6918162.html
  
图为刘兴洲当时作为北京市第400棒火炬手参加奥运火炬传递。


  刘兴洲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65年在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航空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曾任某型导弹副总设计师,主持研制成功两种型号的低空超声速冲压发动机。进行了机弹一体化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试验研究、“大型运载火箭、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行性及概念研究报告”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等项目研究。曾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燃烧系统总设计师。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2011年11月6日逝世,享年79岁。

  “火炬院士” 刘兴洲走了。但他缔造的这一辉煌已经被永远载入奥运会的史册:2008年5月8日上午9点17分,全世界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奥运圣火在珠峰点燃的壮观场面。

  把奥运圣火带上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的世界屋脊的火炬,就是刘兴洲带领团队应用航天高科技的心血结晶。在参与过无数次导弹和航天重大任务后,他又有了新的荣誉外号——“火炬院士”。

  珠峰火炬

  照亮自主创新道路

  2006年1月,73岁的刘兴洲和他的火炬研发团队接到了航天科工集团特殊的“责任状”:研制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的燃烧系统。

  怎样才能让珠峰火炬在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的世界屋脊稳定燃烧?刘兴洲不顾年事已高,带领团队再度使出了航天人40多年前研制“两弹一星”时自力更生的劲头:从零开始,查资料、跑外协、谈合作、制作低压试验设备、设计、生产、试验、改进……二十几个人的火炬研发团队从此“眼里”只有火炬。

  刘兴洲曾多次说,对待奥运火炬,要比航天型号研制还要谨慎认真,质量控制比发动机还要严格。为了保证珠峰固体火炬研究质量,曾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刘兴洲不顾年迈,4次亲赴厂家参与研究工作。历经112个配方的研制,终于解决了珠峰恶劣环境下的点火、稳定燃烧、形态饱满、色彩鲜艳、工作时间长等技术难题。为了解决抗风问题,74岁的刘兴洲也曾和大家奋战到午夜。经过数百次试验,终于将“纸火相融”的祥云火炬从梦想变成现实。

  在历经了700多个刻骨难忘的日日夜夜后,珠峰固体火炬和珠峰火种灯终于挺进珠峰。这一刻,中国人非凡的创新能力也被照亮。

  2008年8月6日,刘兴洲作为北京市第400棒火炬手,带着航天人对祖国的承诺,手持祥云火炬,激动地奔跑,兴奋地展示。从此,人们认识了这位“火炬院士”。

  发奋学习

  造中国自己的飞机

  刘兴洲1933年出生在天津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4岁那年“七七事变”,日本飞机轰炸天津,幼小的刘兴洲第一次感受到了逃难的苦楚。盘旋在沦陷区上空的飞机给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年幼的他用硬纸片剪成小飞机,用橡皮筋弹射,希望自己的飞机也能飞起来,保卫自己的国家。
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然而,承受这样苦痛的林俊德,却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2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5小时后,林俊德离开人世。
最后的冲锋!
昨天电视上看到过,泪流满面,赶紧躲进书房。。。没什么说的,任何语言都太苍白了。。。向真正的战士敬礼!
acoustics 发表于 2012-9-24 17:08
除了沉痛哀悼之外,这个报道太打脸了

75岁的老院士去年还是研究室乒乓球比赛冠军
...
你知道个屁,他是战死的
夺取他生命的是无形的子弹--核辐射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很傻的。
不爱钱不爱名连自个的命都可以不爱
但他们爱自己国家和民族

一个没有这些傻子的民族不过全是些行尸走肉罢了
妈的!我就是爱这个国家!

铁索寒 发表于 2012-9-24 20:51
你知道个屁,他是战死的
夺取他生命的是无形的子弹--核辐射


知道辐射厉害,更应该有中青年人才梯队替换、针对癌症的定期体检、各种应急预案。

75岁高龄还要亲自改博士生答辩论文,一发现癌症就是晚期然后手忙脚乱连资料都没来得及整理完,算什么事?
搞这种战死一个人就要输掉一个战役的事然后临终极力挽回,只能说明编制体系不成熟,这么多年都没成熟。
铁索寒 发表于 2012-9-24 20:51
你知道个屁,他是战死的
夺取他生命的是无形的子弹--核辐射


知道辐射厉害,更应该有中青年人才梯队替换、针对癌症的定期体检、各种应急预案。

75岁高龄还要亲自改博士生答辩论文,一发现癌症就是晚期然后手忙脚乱连资料都没来得及整理完,算什么事?
搞这种战死一个人就要输掉一个战役的事然后临终极力挽回,只能说明编制体系不成熟,这么多年都没成熟。
一位真正的人!一位大写的人!!一个把工作当事业干的人!!!
acoustics 发表于 2012-9-24 21:31
知道辐射厉害,更应该有中青年人才梯队替换、针对癌症的定期体检、各种应急预案。

75岁高龄还要亲自 ...
傻孩子,8023的伤亡率近乎百分之百
高级军官几乎都能算是以身殉职
铁索寒 发表于 2012-9-24 21:56
傻孩子,8023的伤亡率近乎百分之百
高级军官几乎都能算是以身殉职
既然知道伤亡率高,还没有相应的准备,需要用这种方式整理资料?
acoustics 发表于 2012-9-24 22:02
既然知道伤亡率高,还没有相应的准备,需要用这种方式整理资料?
白痴,林院士这个级别的大脑是随便能找个代替的?

铁索寒 发表于 2012-9-24 22:16
白痴,林院士这个级别的大脑是随便能找个代替的?


难道没有培养出水平相当的接班人?
那以后怎么办,整个单位的水平倒退?
铁索寒 发表于 2012-9-24 22:16
白痴,林院士这个级别的大脑是随便能找个代替的?


难道没有培养出水平相当的接班人?
那以后怎么办,整个单位的水平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