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驾机成功躲导弹 离心力太大血液逼出血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35:52
飞行员驾机成功躲导弹 离心力太大血液逼出血管

2012年09月12日  来源:解放军报 






上图由本报特约记者贲道春摄
  
    南空航空兵某师,营院内最醒目处立着两块石碑:
  一块,正面刻着一行遒劲大字——“打造世界一流空中精锐”;背面,则是建师50多年间867名飞行员的名字。
  一块,正面刻着一个血红色的硕大“敢”字;背面,则有3行字——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打必胜。
  “一块碑,在指示目标;一块碑,在吹响号角。”空军首长告诉记者:这支部队是我军新一代雄师劲旅。在他们的步履中,回响着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军部队按照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持续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热潮的要求,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铿锵足音……
  难题不攻永远是难题,雷区不闯永远是雷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一次浴火重生——
  今天的转变将决定明天的命运
  这一天,风疾雨骤。
  机场跑道上,8架新型战机,随着一声令下,在狂风暴雨中依次起飞,箭一般刺向长空。
  有紧急情况吗?没有!这只是一次正常的飞行训练。
  有什么特殊吗?有!此次起飞不同于以往的,不在于气象条件的恶劣,而在于指挥塔台上发出命令的并非师团领导,是一个普通地面保障干部,其职务叫飞行调配员。
  从以往看来,这在飞行训练中是不“靠谱”的。过去每次飞行,指挥塔台要有从师到团的领导值班发令。虽然大家知道,这种训练可能让飞行员“拄上了拐棍”,把指挥员训成了“保姆”,可大家更清楚:飞行安全重如山。要改变这一指挥模式,安全出了问题谁来担责?
  “多少年,多少次,这种飞行指挥模式让空军的指挥员们纠结万般。”时任师长常丁求告诉记者: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不仅需要有人第一个“吃螃蟹”,还要吃得下“螃蟹”。否则,我们在明天的战场上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挺胸面对那块“敢”字碑,他们的选择只有一个:难题要攻,雷区要闯。
  如今,塔台上一名飞行调配员,取代了一群“保姆”。师团指挥员回归排兵布阵的战位;飞行员丢掉“拐棍”,依托信息系统,自主筹划、自主准备、自主起降、自主空战。这一变革带来的“骨牌效应”使中国空军真正做到:今天像打仗一样训练,明天像训练一样打仗……
  升空即是开战,对抗贯穿全程。记者在指挥大厅看到,担任“红”方指挥员的副师长王卓平运用指挥信息系统,镇定自若地下达“敌情”指令,“红”“蓝”双方战机随即展开空战……望长空,不见战机踪影。然而,数百公里外空域上的激战场面,“红”“蓝”双方飞行员的一招一式,分别在10余个显示屏幕上清晰显现。
  谁胜?谁负?空战裁决数据说话。“空战对抗实时评估系统”让训练场上的胜负不再是一笔“糊涂账”。此时,屏幕上一架战机的图标开始闪动,王卓平告诉记者,这架飞机已被“击落”,必须退出空战。被“击落”的飞行员董冬冬落地回到飞行准备室,来不及擦掉额头上的汗水,立刻点开系统,进行战后复盘。系统中114个评估点的采集数据明明白白告诉他:谁先开火,谁先命中,这一仗他输在哪。
  夜幕下,传来战机起飞的轰鸣,如闻战鼓声声。常丁求对记者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这一代享受前辈打下的太平日子,而我们能为后辈留下什么呢?”
  “这是立那两块石碑的初衷吗?”记者问。
  “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明天的命运,取决于今天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步子,是不是在自己脚下真真切切加快……”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牺牲与担当,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慢不得等不起——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2/09-12/4176912.shtml

飞行员驾机成功躲导弹 离心力太大血液逼出血管

2012年09月12日  来源:解放军报 






上图由本报特约记者贲道春摄
  
    南空航空兵某师,营院内最醒目处立着两块石碑:
  一块,正面刻着一行遒劲大字——“打造世界一流空中精锐”;背面,则是建师50多年间867名飞行员的名字。
  一块,正面刻着一个血红色的硕大“敢”字;背面,则有3行字——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打必胜。
  “一块碑,在指示目标;一块碑,在吹响号角。”空军首长告诉记者:这支部队是我军新一代雄师劲旅。在他们的步履中,回响着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军部队按照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持续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热潮的要求,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铿锵足音……
  难题不攻永远是难题,雷区不闯永远是雷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一次浴火重生——
  今天的转变将决定明天的命运
  这一天,风疾雨骤。
  机场跑道上,8架新型战机,随着一声令下,在狂风暴雨中依次起飞,箭一般刺向长空。
  有紧急情况吗?没有!这只是一次正常的飞行训练。
  有什么特殊吗?有!此次起飞不同于以往的,不在于气象条件的恶劣,而在于指挥塔台上发出命令的并非师团领导,是一个普通地面保障干部,其职务叫飞行调配员。
  从以往看来,这在飞行训练中是不“靠谱”的。过去每次飞行,指挥塔台要有从师到团的领导值班发令。虽然大家知道,这种训练可能让飞行员“拄上了拐棍”,把指挥员训成了“保姆”,可大家更清楚:飞行安全重如山。要改变这一指挥模式,安全出了问题谁来担责?
  “多少年,多少次,这种飞行指挥模式让空军的指挥员们纠结万般。”时任师长常丁求告诉记者: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不仅需要有人第一个“吃螃蟹”,还要吃得下“螃蟹”。否则,我们在明天的战场上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挺胸面对那块“敢”字碑,他们的选择只有一个:难题要攻,雷区要闯。
  如今,塔台上一名飞行调配员,取代了一群“保姆”。师团指挥员回归排兵布阵的战位;飞行员丢掉“拐棍”,依托信息系统,自主筹划、自主准备、自主起降、自主空战。这一变革带来的“骨牌效应”使中国空军真正做到:今天像打仗一样训练,明天像训练一样打仗……
  升空即是开战,对抗贯穿全程。记者在指挥大厅看到,担任“红”方指挥员的副师长王卓平运用指挥信息系统,镇定自若地下达“敌情”指令,“红”“蓝”双方战机随即展开空战……望长空,不见战机踪影。然而,数百公里外空域上的激战场面,“红”“蓝”双方飞行员的一招一式,分别在10余个显示屏幕上清晰显现。
  谁胜?谁负?空战裁决数据说话。“空战对抗实时评估系统”让训练场上的胜负不再是一笔“糊涂账”。此时,屏幕上一架战机的图标开始闪动,王卓平告诉记者,这架飞机已被“击落”,必须退出空战。被“击落”的飞行员董冬冬落地回到飞行准备室,来不及擦掉额头上的汗水,立刻点开系统,进行战后复盘。系统中114个评估点的采集数据明明白白告诉他:谁先开火,谁先命中,这一仗他输在哪。
  夜幕下,传来战机起飞的轰鸣,如闻战鼓声声。常丁求对记者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这一代享受前辈打下的太平日子,而我们能为后辈留下什么呢?”
  “这是立那两块石碑的初衷吗?”记者问。
  “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明天的命运,取决于今天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步子,是不是在自己脚下真真切切加快……”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牺牲与担当,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慢不得等不起——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2/09-12/4176912.shtml

非常之举靠的是非常的精气神

  在这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名言,被一群挺起的“硬脊梁”颠覆。
  选拔地面干部担任飞行调配员,空军历史上前所未有!让谁干?谁能干?时任师长常丁求把预选对象请进了办公室:“担子有多重,我不讲大家也知道。今天只问3句话:只有辛苦和风险干不干?”
  大家沉默……

  “3年内不考虑提拔和立功受奖干不干?”
  又是沉默……
  “5年内不能提出转业和换岗干不干?”
  还是沉默……
  “给3天时间,回去想清楚,和家属商量好,再来回答我。”
  一定要如此苛刻吗?常丁求告诉记者:飞行指挥模式的这一转变,意味着把多年来师团指挥员的担子交给一个普通干部。谁都明白,这个岗位天天担风险,还因暂时没有编制,立功受奖都不能名正言顺。他清楚地记得,几年前曾有单位尝试改变沿用几十年的飞行指挥模式,结果起步即受非议,不久便遭夭折。前车之鉴不远,今天一定要下定决心,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那天走出师长办公室,我自己来到那两块石碑前。”领航科参谋王建军记忆犹新:面对“打造世界一流空中精锐”,和“敢”字碑背面刻的3行字——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打必胜,不能不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牺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3天后,王建军第一个敲开了常丁求办公室的门。再后来,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一批飞行调配员从此走上飞行指挥塔台,开启了转变飞行指挥模式的破冰之旅。
  在这里,“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观念,被“敌人”的“奖杯”打破。
  空勤楼大门上,挂着一块浮雕,画面是一枚导弹精准洞穿目标。第一眼看到它的人都会问:“浮雕记载的是你们哪一回的英雄事迹?”其实却不然,那是这支部队的眼中钉,是“敌人”的“奖杯”。3年前,一场对抗演练中,他们先“敌”开火,却没有命中目标。而对手“一剑封喉”,首战即大捷。
  训练是未来作战的预演。兵败归营,师里决定把“敌人”精准洞穿目标的镜头,制成浮雕挂在门上。
  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有必要天天把“敌人”的“奖杯”顶在头顶吗?团长郝井文告诉记者:这一仗,败就败在这个“常”字上。把这块浮雕顶在头顶,就是每天把“敌人”摆在面前,就是逼着自己卧薪尝胆,浴火重生。
  “练即战!” 采访中,这句话不仅时常回响在记者耳畔,也是这支部队在训练场上的生动写照:战机刚刚起飞,对抗已经打响。“红”方战机先发制人,发射导弹。告警声起,驾驶“蓝”方战机的团长郝井文,猛一推杆,发动机咆哮加速,载荷瞬间升至7.1G,战机凌厉翻转,导弹擦着翼尖呼啸而过,距离被击中仅差0.7秒……
  战机落地,记者看到,大载荷产生的强大离心力,把郝井文身上抗荷服的带子绷断,血液被逼出毛细血管,手臂淤出点点红斑……
  不是亲眼所见,记者难以置信。师长景建峰告诉记者:有了这样的精气神,才有像打仗一样的训练,才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加快。
  冰山的高低取决于水下的体积,加快转变的车轮靠“学习的革命”推动——
  必须先打赢“脖子以上的战斗”
  采访中,听官兵们诉说3年来该师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有许多事耐人寻味。
  为解决某新型导弹精确打击问题,该师成立一个项目组。这个小组有3个特别之处:
  其一,组长职务低,组员职务高。组长王登东,1981年出生,上尉飞行员。组员中既有上校师副参谋长官正鸿,又有少校副团长宗永恒。
  其二,组长初出茅庐,组员久经沙场。王登东至今只飞了800小时,组员们最多的已飞了3200小时,少的也超过了1500小时。
  其三,组长无名小卒,组员声名显赫。王登东刚飞新型战机那会儿,官正鸿已是驾驭该型战机实射导弹最多、在空军部队声名远播的“导弹王子”。
  那为什么让王登东当组长?王登东创新的训法,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得出实施某新型导弹精确打击的方案,改变了以往“师傅带徒弟”的套路,打破了“神枪手是靠子弹喂出来”的常规。在去年的实弹射击中,这种新型导弹的命中率由67%提高到100%。
  王登东能当组长,其背后是训练管理模式的创新。师长景建峰告诉记者:马群的奔跑速度,取决于头马的速度。项目组这种训练管理新模式,就是要让跑得最快的那一匹马走上头马位置领跑。
  这种“项目组长负责制”,其实是他们从现代企业管理中“拿来”的。冰山的高低取决于其水下的体积,改革自己必先开放自己,只有学会并善于“拿来”,冰山的水下体积才会一天天增大,高度才能一天天增加。3年来,支撑该师转变的是一场“脖子以上的战斗”:问计管理创新,师领导22次带队走进“明星企业”;设计信息化路线图,28次请来院士、专家助阵。
  在该师采访的日子,从师领导办公室到飞行员宿舍,浓郁的“书香”令记者回味——在这里,师长政委每月都要完成一道“作业”:给全师官兵推荐10本书。他们还为每名官兵发了100元的购书卡,那些让官兵们读后启迪多多、感动多多的书,师里将其纳入“漂流书屋”。这一本本书“漂”向官兵们的案头、床头,于是产生了这样的效应: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仍是一个苹果;但新知识、新观念及每个人的心得与收获,在这样的“漂流”中,就变成了大家共同的财富。
  转变始于观念,转型终于文化。该师原政委吴晓华对记者说:实践证明,转变步伐的快慢,取决于“脖子以上”转变的快慢。转变的过程,是学习的革命。谁的学习能力强,谁的创新能力就强,转变步伐就快。(本报记者 魏 兵 李国文 特约记者 闫国有)
27的部队开始发狠训练,为报被J10击毙之仇。明年中旬再比就要看头,可能不会再有一面倒的场景了。
27的部队开始发狠训练,为报被J10击毙之仇。明年中旬再比就要看头,可能不会再有一面倒的场景了。
这样才有意思。
飞机闪躲导弹实在不靠谱,概率事件.我们还需要其他的战法
zangtom 发表于 2012-9-14 02:28
飞机闪躲导弹实在不靠谱,概率事件.我们还需要其他的战法
当年美帝有个F16闪了5个还是6个导弹,闪完之后飞行员一直喘粗气
F44 发表于 2012-9-14 03:05
当年美帝有个F16闪了5个还是6个导弹,闪完之后飞行员一直喘粗气
有那么厉害,没有用诱导?
有那么厉害,没有用诱导?
我记得有平显视频,里面一路fuck
求问,抗荷服的带子为啥会绷断?是质量问题,还是设计问题?绷断后对抗荷服的使用有影响吗?
呵呵,本朝吹捧靠文字,人家是靠视频
求问,抗荷服的带子为啥会绷断?是质量问题,还是设计问题?绷断后对抗荷服的使用有影响吗?
增压速度过快,我觉得可能是绷开链接部分,而不是绷断
飞机闪躲导弹实在不靠谱,概率事件.我们还需要其他的战法
主要还是靠机动来消耗导弹的能量,最后导弹能量不足,无法跟上飞机而失速坠毁。
飞机闪躲导弹实在不靠谱,概率事件.我们还需要其他的战法
主要还是靠机动来消耗导弹的能量,最后导弹能量不足,无法跟上飞机而失速坠毁。靠硬甩确实不太靠谱。
主要还是靠机动来消耗导弹的能量,最后导弹能量不足,无法跟上飞机而失速坠毁。靠硬甩确实不太靠谱。
练的就是硬甩。
主要还是靠机动来消耗导弹的能量,最后导弹能量不足,无法跟上飞机而失速坠毁。靠硬甩确实不太靠谱。
练的就是硬甩。
官文要辩证看。。
战机落地,记者看到,大载荷产生的强大离心力,把郝井文身上抗荷服的带子绷断,血液被逼出毛细血管,手臂淤出点点红斑……”
这一段设置成红字么?看了半天才确认楼主不是标题党,真费劲.......
黑色不幽默 发表于 2012-9-14 07:57
主要还是靠机动来消耗导弹的能量,最后导弹能量不足,无法跟上飞机而失速坠毁。靠硬甩确实不太靠谱。
那是否可以在导弹里加入能量机动的程序呢?
还是说导弹内部的燃料发动机是个制约因素?因为我觉得程序相对应该是很好加上去的
小犬纯一狼 发表于 2012-9-14 08:43
但是飞机寿命也提前甩完了

我说楼主你不能把“战机落地,记者看到,大载荷产生的强大离心力,把郝井 ...
怎么个提前甩完了?解释一下。
现在导弹的机动载荷是远高于飞机的
ertert 发表于 2012-9-14 08:23
练的就是硬甩。
擦着翼尖的蛋蛋,就是击中,近炸引信早起爆了,破片早就撕裂了JJ了。
说擦着机尖而过,那是修辞学的需要,作为修辞而夸张,那也是合理的
多普勒引信之类的东西要写进报告文学里去,就要花一些笔墨去解释,对读者来说额外阅读量大,篇幅也不好控制
oloop 发表于 2012-9-14 03:24
有那么厉害,没有用诱导?
NAAS里有过介绍
视频也见过
不过不是同一个事~
那是否可以在导弹里加入能量机动的程序呢?
还是说导弹内部的燃料发动机是个制约因素?因为我觉得程序相 ...
空空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就工作几秒时间
oloop 发表于 2012-9-14 03:24
有那么厉害,没有用诱导?
海湾战争时的事,有视频为证的,不过明显有几枚像火箭弹。
ertert 发表于 2012-9-14 08:48
怎么个提前甩完了?解释一下。
我猜他是想说机体强度承受力之类的吧
海湾战争时的事,有视频为证的,不过明显有几枚像火箭弹。
是萨姆2,弹道很呆板,过载低,提前有预警还是比较好甩开的。中东的犹太经常可以只靠机动就躲开萨姆导弹的齐射的。
costrave 发表于 2012-9-14 06:56
呵呵,本朝吹捧靠文字,人家是靠视频
因为文字可以引人联想意淫,而视频就容易露馅了吹不起来了
做过山车被保险带勒出无数血点的飘过
练就是打,打就是练,说得好
仪表等级 发表于 2012-9-14 08:49
现在导弹的机动载荷是远高于飞机的
仅限于发射后几秒钟,燃料烧完就靠惯性飞行,机动性急剧下降。
“战机凌厉翻转,导弹擦着翼尖呼啸而过,距离被击中仅差0.7秒……”
这是导弹还是火箭弹?或者是反坦克导弹?还是弹道导弹?要直接命中才炸?
docliu 发表于 2012-9-14 06:58
增压速度过快,我觉得可能是绷开链接部分,而不是绷断
不管是绷断还是崩开,不是质量问题就是设计问题,如果这篇八股里写的是真事情。
docliu 发表于 2012-9-14 06:58
增压速度过快,我觉得可能是绷开链接部分,而不是绷断
不管是绷断还是崩开,不是质量问题就是设计问题,如果这篇八股里写的是真事情。
硬甩或者能量怕是以后都会渐渐不靠谱了。比如现在有些先进导弹采用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大概这么个名字,不太记得了),发射时候加速,之后保持在慢车小推力状态,到达一定射程时再重新加速冲刺,接近目标时依然保有足够能量~~~
训练还真的用导弹攻击,这可能吗?
pershine 发表于 2012-9-14 02:26
这样才有意思。

一个连里不同的班都谁都不服那何况金头盔奖上被打的屁滚尿流的J11系飞行员。
靠硬甩不靠谱。
靠硬甩不靠谱。
那你觉得怎样才靠谱?
擦着翼尖的蛋蛋,就是击中,近炸引信早起爆了,破片早就撕裂了JJ了。
怎么擦翼尖?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