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钓鱼岛发问”难倒美日官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56:46
新华社记者“钓鱼岛发问”难倒美日官员


2012年09月06日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独家:新华社记者"钓鱼岛发问"难倒美日官员

“他们是任何人所能遇到的最难缠、最尖利、最多疑的一票人马……”美国前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舍在他的著作《总统、媒体和我在白宫的日子》中,如此描述自己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各路媒体记者。

弗莱舍书中所说的“他们”,并不包括中国记者,因为在他任白宫发言人期间(2001年至2003年),似乎还没碰到过“难缠”的中国记者,或者说那时他还不认为中国记者是“麻烦制造者”。然而,作为阿里·弗莱舍的同行,美国国务院现任新闻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如果读到他书中的这些细节,现在的感受或许会有些不同。因为在8月28日的一次例行记者会上,令她显得有些措手不及的,却是一位来自中国新华社的80后年轻记者。

“让纽兰踩上外交礁石”

8月28日当天,拥有傲人外交资历的维多利亚·纽兰,身穿红色西服,像往常一样站在发布台上,台下前排就座的,亦跟往常一样,是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主流媒体的记者。

冉维是新华社华盛顿分社记者,1980年生,重庆人。发布会前几天,他恰好采访了一位美国外交政策专家——智库凯托学会防务和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泰德·卡彭特。这位专家指出,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自相矛盾。美国一方面声称在钓鱼岛最终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另一方面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卡彭特认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唯一情况,就是美国承认钓鱼岛是日本领土。

因为一直关注钓鱼岛问题,冉维同样感觉到,美国的钓鱼岛立场有模糊的地方,因此打算直接从美国官员口中得到求证。8月28日的国务院例行记者会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当天,在冉维的—再追问下,纽兰除了重复政策声明,始终避免正面回答。在—阵尴尬后,纽兰不得不打断了追问,提示“下—个问题”。

资深媒体人连清川发表微博说:从专业角度必须向冉维致敬,他确实让纽兰踩上了外交上的一块礁石。从外交战略上说,美国支持任何一方,都于其国家利益无利,所以它没必要支持日本。《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并不旨在为日本背书,我相信在北方四岛上,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让美国人在这件事上闭嘴,已经符合中国利益了。

出乎冉维的意料,记者会现场这段视频传上互联网后,引起国内网民的热烈追捧。不少网民跟帖说,“新华社这位记者不仅英文流利,而且提问很霸气。”“犀利的问题、清晰的逻辑,流利的英文,这才是中国的软实力!新华哥很给力。”“用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维护了中国主权,不卑不亢,不急不缓.不争不怒,让美国哑口无言。”“冉维太酷了,昨天晚上从新闻上看到他把纽兰问到无话可说的时候那叫一个大快人心啊!”,“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看到互联网上如此多的赞誉之声,冉维有点受宠若惊。他说,“其实我的提问并不犀利,可能大家对西方记者的追问司空见惯了,而东方国家的记者很少有这种风格,特别是中国记者。”

这一提问还吸引了日本媒体的关注。冉维说,那天新闻发布会一结束,就有很多日本记者围过来,跟他交换名片,希望和他“交流”。第二天,日本朝日电视台的一位女记者还连线采访冉维,用普通话提问说:“为何在新闻会上对关于钓鱼岛‘同样的问题’一再‘追问’?”

“新华社的秘密武器”

记者的追问被阿里·弗莱舍形容为“有组织的新闻逼供”。其实,类似的“逼供”,冉维并非新华社记者中的第一人。远的不说,就在7月底日本内阁府宫房长官例行记者会上,同样就钓鱼岛问题,同样是80后,新华社东京分社记者郭一娜的“连环七问”,令当时回答问题的官房长官藤村修招架不住,不得不“对着纸条宣读规定答案”。

第二天的日本《产经新闻》详细报道了当时的场景:“这名记者用语速极快的日语,连珠炮般提出一连串问题。”该报道还解读说,“新华社有资格列席官房长官的记者会,但提问极其罕见。这可以说证明中方对野田的言论高度紧张。”

经过此番新闻发布会上的“交锋”,郭—娜成了内阁官房长官官邸的“关照对象”。之后几次的记者会前,官邸新闻官都会主动打电话过来问“今天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果对方得到“没有问题”的答复,才会大松—口气。

据了解,日本官方对中国媒体,尤其是新华社记者,十分重视,有时还邀请中国记者前往交流观点。日本外务省的一位高官对郭一娜的职业表现印象深刻,曾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她说,“你是新华社的秘密武器”。

曾被视为“沉默的人”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记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迷人的。”弗莱舍在离开白宫时感慨地说,“我和他们几乎所有人碰过杯、吃过饭,每次都让我很享受。但当他们为了每天的新闻报道聚集在一起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我和媒体之间的良好关系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为经常提问,尤其是提一些尖锐的提问,人家就熟悉你,双方的工作关系反而会变得比较融洽。”新华社东京分社社长颜亮说,敢于提问已经是东京分社的一种工作常态,这其实是一个记者的基本素质。

著有《我在白宫当记者》—书的新华社前驻华盛顿记者袁炳忠说,希拉里正要访问中国,中日钓鱼岛争议由来已久,而作为新闻发言人,纽兰对此情况似乎并不熟悉,准备也不充分,“我之前没见过美国的新闻发

言人这么尴尬过”。同样曾在美国工作过多年的新华社记者杨晴川也直言,纽兰的功课没有做好。

其实,在白宫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乃至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记者能够得到提问机会就已经很不错了。绝大多数情况下,西方记者才是这些发布会上的主角。袁炳忠说:“发布会限制比较严格,(发言人)直接点名记者提问,如果没点到你,你的手举得再高,有再多的问题,都没有机会。”不管是西方记者如何逼问,新闻发言人如何睿智回答或是支支吾吾,他们私底下大多有着良好的个人关系,至少彼此比较熟悉。而中国记者往往被他们视为“沉默的人”。

“如果大家看美国国务院记者会的记录,记者和新闻发言人之间的唇枪舌剑是常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说,中国需要更多像冉维这样的记者,需要“专家型”记者。欧美的很多专业记者普遍接受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提问前会做大量调研工作,因此提出的问题才有挑战性和深度,“不能沉默不语,人云亦云,甚至凭感觉行事。”

新华社华盛顿分社社长葛相文说,这些年来,新华社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但在北美和欧洲地区,一些国家对新华社记者依然有着固有的歧视。尽管新华社在记者职业化和专业化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他们依然不那么被接受。

颜亮认为,就新华社记者的单兵作战能力而言,实力不低于西方记者。这跟新华社这些年来的整体实力增强息息相关。“过去,不少人把新华社当作中国国内的宣传机构,但现在别人开始把你当作—个国际主流通讯社了。在跟日本的媒体高层交流时,他们都知道新华社举办世界媒体峰会、租用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等大手笔。”

在谈及国际舆论中“西强东弱”的现状时,葛相文认为,跟西方媒体同台竞争,新华社记者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颜亮则坦言,“我们的记者还可以再勇敢一点”。

袁炳忠说:“我们的提问还算不上多,放大一点说,提问只是记者的基本职责,什么时候我们记者的文章能够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上发表,我们的国际传播力才算真正强大起来。”

其实,就中国记者在西方舆论阵地发声,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已经做了表率。继去年6月《华尔街日报》刊载李从军署名文章“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后,今年7月18日《纽约时报》发表李从军署名文章“全球经济再

平衡”,引发国际舆论的强烈关注。

冉维

1980年出生,200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英语系,同年进入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2005年至2006年在新华社巴格达分社担任记者,2006年至2007年在开罗中东总分社担任英文编辑,后曾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担任访问学者。2010年被派驻新华社华盛顿分社担任记者,负责外交报道。

代表作品:

《伊拉克举行战后首次正式议会选举》(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西方军事打击加剧利比亚动荡》

《伊拉克“基地”组织头目扎卡维被炸身亡》

《中东动荡暴露西方两面派手法》

《反恐十年,美国当反思》

郭一娜

1985年出生,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此后赴日留学,2010年3月毕业于日本琦玉大学社会学系,获硕士学位。2010年6月进入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2011年7月被派驻新华社东京分社担任记者,负责政治报道。

代表作品: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日中关系遇到了新状况》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中日国民构筑互信关系十分重要》

《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日中关系“雨后地更实”》

《3-11大地震一周年回顾:探访福岛核辐射警戒区》

《日本搬动右翼顽石会砸谁的脚》

《提防日本被右翼带往危险方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 ... 06/17389629_0.shtml新华社记者“钓鱼岛发问”难倒美日官员


2012年09月06日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独家:新华社记者"钓鱼岛发问"难倒美日官员

“他们是任何人所能遇到的最难缠、最尖利、最多疑的一票人马……”美国前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舍在他的著作《总统、媒体和我在白宫的日子》中,如此描述自己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各路媒体记者。

弗莱舍书中所说的“他们”,并不包括中国记者,因为在他任白宫发言人期间(2001年至2003年),似乎还没碰到过“难缠”的中国记者,或者说那时他还不认为中国记者是“麻烦制造者”。然而,作为阿里·弗莱舍的同行,美国国务院现任新闻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如果读到他书中的这些细节,现在的感受或许会有些不同。因为在8月28日的一次例行记者会上,令她显得有些措手不及的,却是一位来自中国新华社的80后年轻记者。

“让纽兰踩上外交礁石”

8月28日当天,拥有傲人外交资历的维多利亚·纽兰,身穿红色西服,像往常一样站在发布台上,台下前排就座的,亦跟往常一样,是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主流媒体的记者。

冉维是新华社华盛顿分社记者,1980年生,重庆人。发布会前几天,他恰好采访了一位美国外交政策专家——智库凯托学会防务和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泰德·卡彭特。这位专家指出,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自相矛盾。美国一方面声称在钓鱼岛最终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另一方面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卡彭特认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唯一情况,就是美国承认钓鱼岛是日本领土。

因为一直关注钓鱼岛问题,冉维同样感觉到,美国的钓鱼岛立场有模糊的地方,因此打算直接从美国官员口中得到求证。8月28日的国务院例行记者会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当天,在冉维的—再追问下,纽兰除了重复政策声明,始终避免正面回答。在—阵尴尬后,纽兰不得不打断了追问,提示“下—个问题”。

资深媒体人连清川发表微博说:从专业角度必须向冉维致敬,他确实让纽兰踩上了外交上的一块礁石。从外交战略上说,美国支持任何一方,都于其国家利益无利,所以它没必要支持日本。《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并不旨在为日本背书,我相信在北方四岛上,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让美国人在这件事上闭嘴,已经符合中国利益了。

出乎冉维的意料,记者会现场这段视频传上互联网后,引起国内网民的热烈追捧。不少网民跟帖说,“新华社这位记者不仅英文流利,而且提问很霸气。”“犀利的问题、清晰的逻辑,流利的英文,这才是中国的软实力!新华哥很给力。”“用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维护了中国主权,不卑不亢,不急不缓.不争不怒,让美国哑口无言。”“冉维太酷了,昨天晚上从新闻上看到他把纽兰问到无话可说的时候那叫一个大快人心啊!”,“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看到互联网上如此多的赞誉之声,冉维有点受宠若惊。他说,“其实我的提问并不犀利,可能大家对西方记者的追问司空见惯了,而东方国家的记者很少有这种风格,特别是中国记者。”

这一提问还吸引了日本媒体的关注。冉维说,那天新闻发布会一结束,就有很多日本记者围过来,跟他交换名片,希望和他“交流”。第二天,日本朝日电视台的一位女记者还连线采访冉维,用普通话提问说:“为何在新闻会上对关于钓鱼岛‘同样的问题’一再‘追问’?”

“新华社的秘密武器”

记者的追问被阿里·弗莱舍形容为“有组织的新闻逼供”。其实,类似的“逼供”,冉维并非新华社记者中的第一人。远的不说,就在7月底日本内阁府宫房长官例行记者会上,同样就钓鱼岛问题,同样是80后,新华社东京分社记者郭一娜的“连环七问”,令当时回答问题的官房长官藤村修招架不住,不得不“对着纸条宣读规定答案”。

第二天的日本《产经新闻》详细报道了当时的场景:“这名记者用语速极快的日语,连珠炮般提出一连串问题。”该报道还解读说,“新华社有资格列席官房长官的记者会,但提问极其罕见。这可以说证明中方对野田的言论高度紧张。”

经过此番新闻发布会上的“交锋”,郭—娜成了内阁官房长官官邸的“关照对象”。之后几次的记者会前,官邸新闻官都会主动打电话过来问“今天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果对方得到“没有问题”的答复,才会大松—口气。

据了解,日本官方对中国媒体,尤其是新华社记者,十分重视,有时还邀请中国记者前往交流观点。日本外务省的一位高官对郭一娜的职业表现印象深刻,曾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她说,“你是新华社的秘密武器”。

曾被视为“沉默的人”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记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迷人的。”弗莱舍在离开白宫时感慨地说,“我和他们几乎所有人碰过杯、吃过饭,每次都让我很享受。但当他们为了每天的新闻报道聚集在一起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我和媒体之间的良好关系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为经常提问,尤其是提一些尖锐的提问,人家就熟悉你,双方的工作关系反而会变得比较融洽。”新华社东京分社社长颜亮说,敢于提问已经是东京分社的一种工作常态,这其实是一个记者的基本素质。

著有《我在白宫当记者》—书的新华社前驻华盛顿记者袁炳忠说,希拉里正要访问中国,中日钓鱼岛争议由来已久,而作为新闻发言人,纽兰对此情况似乎并不熟悉,准备也不充分,“我之前没见过美国的新闻发

言人这么尴尬过”。同样曾在美国工作过多年的新华社记者杨晴川也直言,纽兰的功课没有做好。

其实,在白宫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乃至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记者能够得到提问机会就已经很不错了。绝大多数情况下,西方记者才是这些发布会上的主角。袁炳忠说:“发布会限制比较严格,(发言人)直接点名记者提问,如果没点到你,你的手举得再高,有再多的问题,都没有机会。”不管是西方记者如何逼问,新闻发言人如何睿智回答或是支支吾吾,他们私底下大多有着良好的个人关系,至少彼此比较熟悉。而中国记者往往被他们视为“沉默的人”。

“如果大家看美国国务院记者会的记录,记者和新闻发言人之间的唇枪舌剑是常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说,中国需要更多像冉维这样的记者,需要“专家型”记者。欧美的很多专业记者普遍接受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提问前会做大量调研工作,因此提出的问题才有挑战性和深度,“不能沉默不语,人云亦云,甚至凭感觉行事。”

新华社华盛顿分社社长葛相文说,这些年来,新华社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但在北美和欧洲地区,一些国家对新华社记者依然有着固有的歧视。尽管新华社在记者职业化和专业化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他们依然不那么被接受。

颜亮认为,就新华社记者的单兵作战能力而言,实力不低于西方记者。这跟新华社这些年来的整体实力增强息息相关。“过去,不少人把新华社当作中国国内的宣传机构,但现在别人开始把你当作—个国际主流通讯社了。在跟日本的媒体高层交流时,他们都知道新华社举办世界媒体峰会、租用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等大手笔。”

在谈及国际舆论中“西强东弱”的现状时,葛相文认为,跟西方媒体同台竞争,新华社记者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颜亮则坦言,“我们的记者还可以再勇敢一点”。

袁炳忠说:“我们的提问还算不上多,放大一点说,提问只是记者的基本职责,什么时候我们记者的文章能够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上发表,我们的国际传播力才算真正强大起来。”

其实,就中国记者在西方舆论阵地发声,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已经做了表率。继去年6月《华尔街日报》刊载李从军署名文章“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后,今年7月18日《纽约时报》发表李从军署名文章“全球经济再

平衡”,引发国际舆论的强烈关注。

冉维

1980年出生,200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英语系,同年进入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2005年至2006年在新华社巴格达分社担任记者,2006年至2007年在开罗中东总分社担任英文编辑,后曾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担任访问学者。2010年被派驻新华社华盛顿分社担任记者,负责外交报道。

代表作品:

《伊拉克举行战后首次正式议会选举》(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西方军事打击加剧利比亚动荡》

《伊拉克“基地”组织头目扎卡维被炸身亡》

《中东动荡暴露西方两面派手法》

《反恐十年,美国当反思》

郭一娜

1985年出生,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此后赴日留学,2010年3月毕业于日本琦玉大学社会学系,获硕士学位。2010年6月进入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2011年7月被派驻新华社东京分社担任记者,负责政治报道。

代表作品: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日中关系遇到了新状况》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中日国民构筑互信关系十分重要》

《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日中关系“雨后地更实”》

《3-11大地震一周年回顾:探访福岛核辐射警戒区》

《日本搬动右翼顽石会砸谁的脚》

《提防日本被右翼带往危险方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 ... 06/17389629_0.shtml
这其实是记者应该做的,只不过现在有太多打酱油的罢了
有实际意义么??
早点实际控制才是根本吧。
挺好的

尤其欣赏那种不急不躁的提问风格
表面平静  
提问深刻
很多人因为学不好外语而非常仇视外语教学。
这算趁机做广告吗?
还有上次芮成刚提问,都显示一种自信
为什么这种问题只会从无关紧要的记者口中抛出来,而不是外交部官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