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科普,关于辛亥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41:21
在天涯看了一篇帖子,里边援引的是某文章里的内容。

“自1895年成立兴中会到1911年武昌起义前十七年间,孙中山组织领导了十余次起义,均遭遇失败,离武昌起义最近的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是1910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到武昌起义前夕,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已经分崩离析。武昌起义完全是由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发举行的,在组织上与孙中山和同盟会并无直接关系。其后发生的各省的响应武昌起义的“独立”风潮,虽然也有不少同盟会员参加,但那几乎全是个人行动,而非同盟会总部统一安排下的有组织的活动,孙中山本人也是通过国外的报纸,而不是内部的渠道得知国内发生了革命的消息的,而且在革命后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孙中山和各省的“革命者”之间并没有建立起组织上的联系。
  
  上述事实说明,以武昌起义为起点,得到全国各省响应,最终导致清帝逊位的辛亥革命,实际上不是由孙中山和同盟会领导的,既然孙中山和同盟会不是革命的领导者,那么在革命后的权力瓜分中最终落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整篇在这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14485.shtml#ConPoi

在CD也看到过很多筒子否认孙大炮,当然 我个人对他也不感冒。求历史帝普及一下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发展。大炮在整个革命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以及他的地位。是谁在推翻清朝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天涯看了一篇帖子,里边援引的是某文章里的内容。

“自1895年成立兴中会到1911年武昌起义前十七年间,孙中山组织领导了十余次起义,均遭遇失败,离武昌起义最近的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是1910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到武昌起义前夕,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已经分崩离析。武昌起义完全是由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发举行的,在组织上与孙中山和同盟会并无直接关系。其后发生的各省的响应武昌起义的“独立”风潮,虽然也有不少同盟会员参加,但那几乎全是个人行动,而非同盟会总部统一安排下的有组织的活动,孙中山本人也是通过国外的报纸,而不是内部的渠道得知国内发生了革命的消息的,而且在革命后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孙中山和各省的“革命者”之间并没有建立起组织上的联系。
  
  上述事实说明,以武昌起义为起点,得到全国各省响应,最终导致清帝逊位的辛亥革命,实际上不是由孙中山和同盟会领导的,既然孙中山和同盟会不是革命的领导者,那么在革命后的权力瓜分中最终落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整篇在这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14485.shtml#ConPoi

在CD也看到过很多筒子否认孙大炮,当然 我个人对他也不感冒。求历史帝普及一下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发展。大炮在整个革命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以及他的地位。是谁在推翻清朝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回答一点,推翻清廷的决定性力量就是袁大头,没有袁大头的两面三刀的政治手腕,清朝不会倒得这么快。如果袁大头忠于清廷,全力绞杀的话,南方的革命力量恐怕早就熄灭了。清朝也会苟延残喘几年甚至十几年。

其次,大炮在辛亥革命中就是个类似精神领袖式的人物。但是,如果没有同盟党人提出的以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取代旧式农民起义的话,清朝的覆灭也许又只能是一次类似李自成起义一样的改朝换代而已,社会性质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从这一点说,同盟党人对中国历史进程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特别是大炮的系列资产阶级建国及社会建构主张,是一份改造中国封建帝制社会模式的纲领性文件,从此打碎了中国人对封建皇权主义的敬畏,自大炮之后,中国再无人能成功的复辟帝制而不遭到坚决制抵和反击的。




cxvdfeggg1 发表于 2012-8-12 16:54
首先回答一点,推翻清廷的决定性力量就是袁大头,没有袁大头的两面三刀的政治手腕,清朝不会倒得这么快。如 ...
这个总结的蛮好,虽然辛亥革命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大炮发挥的作用不大,但是包括他在内的很多革命党人再之前所做的一系列工作的功绩不容抹杀
cxvdfeggg1 发表于 2012-8-12 16:54
首先回答一点,推翻清廷的决定性力量就是袁大头,没有袁大头的两面三刀的政治手腕,清朝不会倒得这么快。如 ...
很多人嘴里的“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是名符其实还是有美化之嫌? 当然这不是否认革命党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论个人能力袁大头是不是在大炮之上?或者说是比大炮更加务实
二楼说的是,袁大头的作用是异常关键的。袁大头一开始是并不支持革命党的,但是清廷对袁的不信任是其转变的根本原因,南方的拉拢只是次要因素。同时,我们研究历史一定要放在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当时革命派还不是气候,几乎所有的精英都寄希望于君主立宪。其实清廷如果不搞皇室闹剧的话,君主立宪制在中国是最佳的出路,这一点在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就是为什么孙中山后来也提出必须要走训政、宪政的道路的。严复的《论世变之亟》对当时的形势的分析和评论可谓是异常精辟,可以详细研读。其实,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辛亥之后的几十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危险的时期,差点又是一次五胡乱华,幸好太祖最终解放成功了。但是当时又有谁预料到五十年的事情呢,严复这些人作为当时思考最为理性的人(鲁迅言)深知中国的政治必须走中央集权制,这一点我们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并未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来写。同样,袁大头是真正靠的实力稳固了形势,而非“窃取”,试想如果让南京派领导国家早就分崩离析了。
很多人嘴里的“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是名符其实还是有美化之嫌? 当然这不是否认革命党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 ...
孙的革命领袖地位是名副其实的。而袁的关键作用是异常重要的。可以这么推测:如果没有袁大头,革命或许还是会成功,但这个成功指的只是推翻了满清统治,最后就是南方革命派无法统治整个中国,届时分裂成几部分是必定的。
孙中山那时已经是精神领袖了。
武昌革命党,最终还是要请黄兴去领导,要不然谁都不服谁,最后连黄兴也不服了,各地的革命党也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和TG的革命完全不一样。
打字太累,找一本近代史课本看看就动了。另外黄兴脱党是因为中华革命党的成立(这个党的党章要求党员效忠元首),黄兴认为孙中山这样搞是背叛了民主革命。另外看炮党史务必不能忽略了汪精卫这个人,因为他后来当了汉奸的原因导致和他相关的事情在史书中的重要性都被贬低,但完全忽略汪精卫相关的事情会导致炮党的几次转变连接不起来。

秦国大将军猛舔 发表于 2012-8-12 17:22
很多人嘴里的“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是名符其实还是有美化之嫌? 当然这不是否认革命党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 ...




虽然袁大头是决定性人物,但从历史的角度说,这家伙就是个负面形象,也就是俗话说的“反动派”,更何况在辛亥革命中,的确是处于革命对立面,怎么说也不可能是革命领袖。

而革命党这边,辛亥革命中被推为军政府首脑的黎元洪,原本也不过是个新式军阀而已,并没有多少宏大的革命理想,基本属于被裹挟的“无辜人士”,除此以外,革命后期赶赴一线指挥作战的黄兴,名义上就是孙大炮的领导下的革命党代表。所以最后的领导光环,就只好给了孙大炮同学了。其他人也是担当不起的,毕竟大炮的影响力就在那里。

从某种角度说,孙大炮获得领导地位,一方面是革命派对同盟党人之前的革命探路活动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怀着各种目的参加推翻清政权的各路真假革命派彼此妥协的结果。
秦国大将军猛舔 发表于 2012-8-12 17:22
很多人嘴里的“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是名符其实还是有美化之嫌? 当然这不是否认革命党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 ...




虽然袁大头是决定性人物,但从历史的角度说,这家伙就是个负面形象,也就是俗话说的“反动派”,更何况在辛亥革命中,的确是处于革命对立面,怎么说也不可能是革命领袖。

而革命党这边,辛亥革命中被推为军政府首脑的黎元洪,原本也不过是个新式军阀而已,并没有多少宏大的革命理想,基本属于被裹挟的“无辜人士”,除此以外,革命后期赶赴一线指挥作战的黄兴,名义上就是孙大炮的领导下的革命党代表。所以最后的领导光环,就只好给了孙大炮同学了。其他人也是担当不起的,毕竟大炮的影响力就在那里。

从某种角度说,孙大炮获得领导地位,一方面是革命派对同盟党人之前的革命探路活动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怀着各种目的参加推翻清政权的各路真假革命派彼此妥协的结果。
cxvdfeggg1 发表于 2012-8-12 23:02
虽然袁大头是决定性人物,但从历史的角度说,这家伙就是个负面形象,也就是俗 ...
:D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