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江苏省委组织部长落马看官场圈子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0:10:39
2005年01月12日14:15 人民网   
<P>  目前,“圈子”这个词非常流行。他是对现实中情投意合、关系密切、十分要好的同类人所划定的一个小范围。明星有明星的圈子,商人有商人的圈子,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圈子。而一个时期以来,这个“圈子”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官场。假如“圈子”是一种病态的象征,那么,圈子病在一些官场得到了很广泛的传染,有些地方、有些人,圈子病还病得不轻。 </P> 圈子病在官场蔓延,其危害是巨大的。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的丑闻东窗事发后,在江苏乃至全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深感意外的是,一向大讲制度反腐、行事谨慎内敛的“老组织”怎么说进去就进去了呢?徐国健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460万元和8000美元,接受礼金10万元。这个“他人”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人”正是徐国健的小圈子里的人。这个小圈子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就连与他共事多年的组织系统的人都感到惊讶。从现已揭示的案情来看,主要涉及原交通厅厅长章俊元、原江苏国资集团董事长李双成,原江苏省检察院副院长、省反贪局长韩建林,原江苏省国信集团董事长王益民,原江苏交通产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党委委员徐扬(徐国健的儿子),原南京市粮食局副局长(徐国健的妻子)。徐国健精心培育的小圈子人员虽然不多,但都是一些“有实力”的人物。据了解,徐国健结交的这“三大国资”巨头掌管着600亿元以上的总资产,占到江苏省级国有资产的60%左右,其“油水”可想而知。这个小圈子虽然不大,但是,其财权、物权却不小。徐国健正是认为,在这个小圈子里做事、受贿风险不大,才导致其事无忌惮地犯罪。可以说,是这个小圈子害了徐国健。


<P>  在中央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圈外清、圈内贪的“圈子病”,已成为官场中值得警惕的一种特有现象。在小圈子中,杂人虽少,但角色俱全,通常是掌握实权的一些党政官员或国企老总坐镇圆心,趣味相投的官友、大款巨商占据圆面,秘书、司机、财务等办事人员在圆的弧外线上担任谋士。有时候圆周边还有托儿、特殊关系户等。 </P>
<p>
<P>  官场圈子病最大的危害就是无论从干部提拔、人员调整还是资源分配、机构划分等各个方面,一旦有小圈子,圈子内的领导干部必然首先选中自己圈子内的人,而不管什么干部政策、用人标准、知识能力、法规法纪等等。精心打造自己的小圈子,培育自己的“铁杆”密友,然后通过相互间的利用,达到“官靠商富,商靠官发”的目的。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果大家公认存在一个官场小圈子,那么,这个单位、这个部门的一切工作、决策就很不正常。其次,利用官场小圈子进行犯罪已经成为腐败的一个新趋势、新动向。这种犯罪行为隐蔽性强,一个小圈子是多年培养和精心打造的,不会轻易攻破和瓦解。那种要起钱来不论张三李四“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腐败招数,早已过时,风险太大。要做到既捞钱又降低风险,就必须采取“打深井”、“放长线”,精心打造小圈子,这样才能够给自己涂上一层保护色。其三,官场小圈子一旦形成并进行犯罪,会给查处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一些自认为密不透风的小圈子,确实会在开始查处阶段制造相当大的阻力,他们会给查处工作设置不小障碍。 </P>
<p>
<P>  因此,必须下决心、下猛药治理官场小圈子。这是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端正党的风气、树立党在人民群众威信的措施之一。这既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已经在小圈子里的干部或即将形成小圈子的干部负责。 </P>
<p>
<P>  首先,要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使他们深深认识到,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做亏心事,半夜叫门心不惊”,“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些道理。徐国健有着近10年组织部长的丰富阅历,可最后还是晚节不保,栽在了腐败问题上。徐国健的落马,再次说明腐败没有“密封圈”。小圈子只是利益共同体,一旦伤及圈子内某个人的根本利益,这个人必然会自保,这个小圈子就会被攻破。 </P>
<p>
<P>  其次,加大干部异地交流和岗位交流的力度。这是防止官场形成小圈子的一个重要举措。徐国健在组织部长任上一干就是十年,给他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提供了时间。这么长的组织部长岗位,可以说他自己不想形成小圈子都很难。这个小圈子一旦形成,有些事情不做也不行。因此,加大干部异地交流和岗位交流力度对于防止官场小圈子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P>
<p>
<P>  其三,坚决落实中央领导一再强调的:要大力倡导领导干部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交际,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慎重交友,不钻入小“圈子”。 </P>
<p>
<P>  最后,就是要在制度上进行探索和完善。要靠制度选人、用人,靠制度管理国有财物。建立起公开透明、监督机制完善的制度办法。而不是过分依赖、依附于某个个人的情况。这样才能够消除小圈子形成的基础,才能够尽量减少小圈子造成的危害。( 余丰慧) </P>2005年01月12日14:15 人民网   
<P>  目前,“圈子”这个词非常流行。他是对现实中情投意合、关系密切、十分要好的同类人所划定的一个小范围。明星有明星的圈子,商人有商人的圈子,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圈子。而一个时期以来,这个“圈子”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官场。假如“圈子”是一种病态的象征,那么,圈子病在一些官场得到了很广泛的传染,有些地方、有些人,圈子病还病得不轻。 </P> 圈子病在官场蔓延,其危害是巨大的。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的丑闻东窗事发后,在江苏乃至全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深感意外的是,一向大讲制度反腐、行事谨慎内敛的“老组织”怎么说进去就进去了呢?徐国健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460万元和8000美元,接受礼金10万元。这个“他人”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人”正是徐国健的小圈子里的人。这个小圈子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就连与他共事多年的组织系统的人都感到惊讶。从现已揭示的案情来看,主要涉及原交通厅厅长章俊元、原江苏国资集团董事长李双成,原江苏省检察院副院长、省反贪局长韩建林,原江苏省国信集团董事长王益民,原江苏交通产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党委委员徐扬(徐国健的儿子),原南京市粮食局副局长(徐国健的妻子)。徐国健精心培育的小圈子人员虽然不多,但都是一些“有实力”的人物。据了解,徐国健结交的这“三大国资”巨头掌管着600亿元以上的总资产,占到江苏省级国有资产的60%左右,其“油水”可想而知。这个小圈子虽然不大,但是,其财权、物权却不小。徐国健正是认为,在这个小圈子里做事、受贿风险不大,才导致其事无忌惮地犯罪。可以说,是这个小圈子害了徐国健。


<P>  在中央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圈外清、圈内贪的“圈子病”,已成为官场中值得警惕的一种特有现象。在小圈子中,杂人虽少,但角色俱全,通常是掌握实权的一些党政官员或国企老总坐镇圆心,趣味相投的官友、大款巨商占据圆面,秘书、司机、财务等办事人员在圆的弧外线上担任谋士。有时候圆周边还有托儿、特殊关系户等。 </P>
<p>
<P>  官场圈子病最大的危害就是无论从干部提拔、人员调整还是资源分配、机构划分等各个方面,一旦有小圈子,圈子内的领导干部必然首先选中自己圈子内的人,而不管什么干部政策、用人标准、知识能力、法规法纪等等。精心打造自己的小圈子,培育自己的“铁杆”密友,然后通过相互间的利用,达到“官靠商富,商靠官发”的目的。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果大家公认存在一个官场小圈子,那么,这个单位、这个部门的一切工作、决策就很不正常。其次,利用官场小圈子进行犯罪已经成为腐败的一个新趋势、新动向。这种犯罪行为隐蔽性强,一个小圈子是多年培养和精心打造的,不会轻易攻破和瓦解。那种要起钱来不论张三李四“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腐败招数,早已过时,风险太大。要做到既捞钱又降低风险,就必须采取“打深井”、“放长线”,精心打造小圈子,这样才能够给自己涂上一层保护色。其三,官场小圈子一旦形成并进行犯罪,会给查处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一些自认为密不透风的小圈子,确实会在开始查处阶段制造相当大的阻力,他们会给查处工作设置不小障碍。 </P>
<p>
<P>  因此,必须下决心、下猛药治理官场小圈子。这是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端正党的风气、树立党在人民群众威信的措施之一。这既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已经在小圈子里的干部或即将形成小圈子的干部负责。 </P>
<p>
<P>  首先,要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使他们深深认识到,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做亏心事,半夜叫门心不惊”,“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些道理。徐国健有着近10年组织部长的丰富阅历,可最后还是晚节不保,栽在了腐败问题上。徐国健的落马,再次说明腐败没有“密封圈”。小圈子只是利益共同体,一旦伤及圈子内某个人的根本利益,这个人必然会自保,这个小圈子就会被攻破。 </P>
<p>
<P>  其次,加大干部异地交流和岗位交流的力度。这是防止官场形成小圈子的一个重要举措。徐国健在组织部长任上一干就是十年,给他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提供了时间。这么长的组织部长岗位,可以说他自己不想形成小圈子都很难。这个小圈子一旦形成,有些事情不做也不行。因此,加大干部异地交流和岗位交流力度对于防止官场小圈子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P>
<p>
<P>  其三,坚决落实中央领导一再强调的:要大力倡导领导干部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交际,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慎重交友,不钻入小“圈子”。 </P>
<p>
<P>  最后,就是要在制度上进行探索和完善。要靠制度选人、用人,靠制度管理国有财物。建立起公开透明、监督机制完善的制度办法。而不是过分依赖、依附于某个个人的情况。这样才能够消除小圈子形成的基础,才能够尽量减少小圈子造成的危害。( 余丰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