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开发西北和中国航空工业的起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14:40
<P>陕西,东有潼关,西有散关,北有长城高原,南有秦岭险阻险阻,形成一个天然的坚固城堡,进可图中原以制天下,退可据险以御四面雄兵。故周、秦、汉、隋、唐定都西安达千年之久,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留下了厚重而辉煌的历史。元、明、清三朝,陕西依然是建都北方,以北京辅控西北、绾毂西南的政治军事轴心,其在中国版图上所据的中心位置十分重要。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后,长期依托浙赣财团和英美系帝国主义势力,军事上封屏陕北革命根据地,因此造成陕西工业落后,发展非常缓慢,1952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1.3%,与陕西的重要地理位置不相符合。

  从一五到1965年国家在陕西大量投资,尤其侧重机械、电气、仪表、棉纺几种部类,使陕西工业有很大发展。宝成铁路建成,西北西南连成一体,对经济促进很大。沿西安兴平、宝鸡的秦川走廊,布建了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的21个国防工业和电子工业项目,与之配套的17个大中型项目和民主德国援建的一个项目也相继建成。尤为重要的是:在陕西良好的文化基础上,从沿海迁建、组建、合并、分设和扩建了大批高等工科院校,其中包括: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公路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陕西中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西安矿业学院等21所高等院校,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大专院校网群。学科比较齐全,专业比较配套。在校大学生3.3万人,相当与1949年的15倍。陕西省的中等专业和中等师范教育、普通中学也迅速发展,中专一度曾达180余所,中师60余所,普通中学1400余所(1965年)。这些大中学校,显示出陕西的文化教育资源有极大的潜力。它们未能得以充分利用,反而在文革中遭到空前剧烈的破坏,实在令人痛心。

  到三五计划实施之前,陕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经过扩建和技术改造,60年代初建成的陕西开关整流器厂、西安绝缘材料厂、西安电力电容器厂、西安高压电瓷厂(156项中的4项)组成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生产出全国最关键最急需的高压电力输送成套设备材料。铜川、韩城、澄合、蒲白矿务局已经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工业对能源的需求。9个大中型纺织企业全部采用当时的先进设备,形成从纺织到印染的完整生产体系。其生产能力、产品产量在全国纺织工业中已经举足轻重。电网电力充足,为1949年的30倍,煤炭富裕,是1949年的7倍。建材业发达。在国防工业中,尤其以航空工业、电子工业、兵器工业,规模大、设备精、技术先进,许多是同行业中的独门产品。

  陕西三线建设,投资重点在铁路、能源、国防科技和民用机械。1966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由刘澜涛、王林、安志文、宋平负责,机构设在西安。同年4月,陕西也成立“三线建设委员会”,与四川情况不同,陕西三线建设开始较晚,没有四川那三年“黄金时光”,刚铺摊子,就遇到文革,一下就被冲乱了。很难理解毛泽东既然铺开那么大那么艰巨的建设摊子,其工程即使处于和平环境,干部群众奋力拼命,完成也相当困难,却又发动文革,从上到下清洗领导班子,无视法制秩序,接着争权不休,大打派仗武斗,又如何能去执行他深谋远虑的三线建设战略布局署。

  他既然不信任干部,为何又委他们以重任;他既然准备早打大打战争,却又临战内乱,自扰阵脚,他难道又不想打仗了吗?又不想在西部中国建设国防工业的铜墙铁壁了吗?果真发生战争,象彭德怀等领导过朝鲜战争那些现代化战役的老将老帅,其能力和作用难道是四野林彪、黄用胜等人(他们其实并未亲身经历朝鲜战争)所能够取代的吗?想打恶仗,(当时美国、苏联均为假想敌,再加上台湾蒋帮和印度)却又自折久经考验,战功卓著的名将,一生用兵如神的毛泽东真以为自己一人就胜似雄兵百万,猛将千员吗?从他所指挥过的战役看,显然看不出不是如此;如果中国真处于战争状态,那些少不更事,没有任何经验,私心极重(通过派仗足以看出)的造反派和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之流,就能替代几十年革命实践考验中的干练有效毫无利己动机的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为代表的几十万干部群众吗?总之,文化革命在经济上破坏的,正是毛泽东精心谋划,下定决心干成的那些规模宏大的蓝图。这些计划如此之大,不但中外历史上从未有过,(除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工业东迁),就是国民党政府抗战时期的内迁,与之相比,形同儿戏。

  从1966年到1969年,陕西全境在文革中动荡,风急雨骤,无人不受其累。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12.7%,其中工业下降18.4%,重工业下降达21.8%。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在很低的基础上又下降了28.3%,其中农业下降11.5%,工业下降38·6%,重工业下降竟达52.8%。从而使1968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大大低于50年代末期水平。农业有些产品产量,甚至低于50年代除的水平。仅仅两年时间,生产倒退了十年,就是发生一场战争,就是真正有某个敌国长趋入侵关陕(连日军侵华部队在整个八年战争期间也未曾做到过),所造成的破坏,也决不至于如此。

  与川、黔、滇一样,陕西省三线建设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铁路建设。共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33.1亿元,正线铺轨里程1009公里,交付营运里程887公里,建成电气化铁路510公里。先后开工建成的线路是:阳(平关)安(康)线、西(安)韩(城)线、梅(家坪)七(里镇)线和跨省的襄渝铁路干线陕西段。

  阳关线飞越嘉陵江、汉江等27条江河,穿过高耸的秦岭巴山绵延不绝的山峰。全线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工程浩大,环境艰苦,任务艰巨,隧道桥梁长度占铁路总长的26%。襄渝铁路陕西段,是整条襄渝铁路工程最艰巨的地段:从白河站到大巴山站262公里,隧道180座,桥梁203座,桥隧占总长80%。山坡险陡,连支帐蓬的平地都没有。先要放炮炸出巴掌大的平地才能支帐蓬安家。汉江两岸大多地段为易碎岩石,铁路沿线又多不同公路。大大增加了施工的艰巨性。根据成昆铁路经验,铁道部工程系统、铁道兵部队、百万陕南民工和大批年轻的中学毕业生,在陕南的山沟江河畔顶风沐雨,日夜施工,仅用3年,就于1972年10月铺通阳安线。由于山陡运量大,1973年9月铁路电气化工程上马,1978年全线电气化。阳安线对于加强关中和陕南的交通,开发陕南经济和三线建设,保障湖北、陕西、四川的联系,意义十分重大。

  陕西的三线从一开始就被冲乱了。到1969~1970年陆续恢复时,结合四川经验教训略为调整了部署。为了保障已建成的庞大机加工、轻纺工业体系以及新建工程,西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建设局、陕西省建设公司分别设计、施工和建成了秦岭、韩城、渭河、略阳、石泉等中型火电站,使用了当时先进的2×12.5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和400吨/小时悬吊式中间再热直流锅炉。甘肃刘家峡大型水电站建成后,使用当时全国最高的33万伏超高压远程输电线路(刘家峡—天水—关中输电线),于1972年电力输入陕西电网。

  陕西的煤炭储量在2000亿吨(1992年)以上。占全国第二位。由于文革动乱,1968年产量一度跌到1958年以下。1970年采开始恢复建设,又受到批林批孔影响,直到1980年才陆续达到矿井设计能力,全省原煤产量1792万吨,开始由煤炭输入省变为输出省。后来乡镇中小煤矿蓬勃发展,到80年代末期,竟占有煤炭总产量之一半。1989年陕西产煤3149万吨,回想起国家对大中型煤矿的大量投资,而对中小煤矿窑的投资甚少(主要靠集资),所产生的利益、效率、抗冲击性(如58年大跃进、文革)以及个人、地方得到的实惠和对其相关产业、生活的拉动、发人深省。

  1970年开始的四五计划,已无法称其为一个经过周密计算建筑在客观基础上的理性计划。它本身就是一个“纲要 ”,而且还是“草案”。昔日那些睿智、精明、干练的高级行政干部已经被大量的新面孔所取代,其中大部分穿着军装,没有谁了解他们的业务能力。偶然剩下几个老干部也惊魂未定,言辞谨慎。有鉴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多数指标没有完成,68年的经济水平倒退了3~5年,武斗峰烟刚熄,大学停办5年,研究院所门可罗雀,高级知识分子大部分失去了工作机会,谁真正相信那些抽象的数字和文章能变成行动和产品。林彪一派此刻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权利,顺着毛泽东的意愿提出许多闪光的指标:1975年钢产量3500~4000万吨(实际上1976年采生产了2046万吨);棉花产量7200万担(1975年产量4100万担);石油、天然气在我国动力结构中比重由17%上升到31~38%,煤炭比重由83%降为69~62%,南方各省区到1972年煤炭自给(五十无视地下资源的现实,其结果是每年把数千万吨宝贵的原油烧掉,花大量人力物力在少煤的南方图劳无益地找煤);划分西南、西北、中南、华南、华东、华北、山东、闽赣、新疆10个经济协作区。每个大协作区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冶金、国防、机械、燃料动力、化学等工业。山东、闽赣、新疆等地区,要建立小而全的经济体系(本来中国经济就已经够封闭了。59年中苏之争以始,进一步封闭,尤嫌其还不够,自己又给自己划地为豁,造成完全闭死型的小农经济体系——连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也未如此干过);各省、市、自治区都要大办小煤矿、小钢厂、小有色金属厂矿、小化肥厂、小电站、小水泥长和小机械厂,轻工产品除少量由资源限制,需要由国家统一调拨外,省内尽量自给。

  划分经济区,实际上各省农业连续两年下降,已无力提供积累,重要企业的利税有被中央划去,即便有心也无力去实现纲要草案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中共九大之后,林彪一伙权利大大膨胀,急于巩固和消化成果,四人帮也忙于站稳脚跟,采取了“稳住上海,搞乱全国”的恶毒方针,根本不管中国人民的死活。他们哪里能反应下情,汇报文革带来的残烈破坏、生活凋弊,去拂逆毛泽东的意志和欲望。周恩来总理虽然页提出了计划生育等正确的方针,但无法坚决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即无力也不想去行使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绝对经济权利,说是下放,实际是一部分撒手不管,最关键的部分管起来又不会管。毛泽东此刻非常关心削弱和平衡林彪一伙大大膨胀的权利,中国国民经济象一个无头巨人,跌跌撞撞地前行。并终于在庐山会议上把想法付注实施。

  一五、二五期间,陕西的国防工业以常规兵器为主。60年代以后,重点投资在航空工业上。这种投资事先事后都争议颇多。

  航空工业,属于二十世纪的新型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涡轮发动机为代表(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现代航空工业是人类科学、技术、管理智慧的结晶,它的投资量巨大,涉及的基础工业和尖端产业极广,所需的各类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极多,倾城倾国,对决策者尤其是高级决策者,专业知识的要求十分苛刻,一念之差,一招不慎,就会使大量金钱、物质、时间付与流水。因而,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国家里,对航空工业敬畏有加,谁也不敢贸然投资。稍大些的项目,往往几国和办。当今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前苏联发展出一整套军用、民用航空工业和科研体系,法国。英国仅在几种部类上有自己的或联合的航空工业科研体系,其余列强,只能望而兴叹。  新中国刚成立,就卷入了朝鲜战争中的激烈空战,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战争,使共和国认识到必须有自己的现代航空工业。旧中国的工业科研基础薄弱落后,新中国的决策者敢于优先建立现代航空工业,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其胆识魄力相当惊人。

  最初,国家领导人对发展航空工业相当慎重。1952年,周恩来、陈云、聂荣臻、李富春等多次开会研究航空工业部署。李富春强调,要积极创造从修理过渡到制造必须的=具备的几个条件:整套的技术资料,整套的技术装备,必须的生产面积,保证原材料供应和有关工业部门的配合发展。陈云指出,飞机工厂严格地说就是精密机械制造厂。由落后到先进,由简单到复杂,才合乎规律,急躁是不行的。飞机是由零件组成的,一定要把制造零件的继承打好,否则反而会慢,欲速则不达。

  在苏联援华的156项中,航空工业占13项,包括飞机制造厂、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和机载设备制造厂,构成了航空工业第一批骨干企业。当我们分析陕西航空工业基本建设的成败得失时,回顾一下早期那些航空项目高效建成,高效投产,很快形成生产能力的经验是有意有益的。</P>
<P>这些骨干企业在建设中,充分利用了多数厂址座落在大中城市,地质、水文条件清楚,交通运输便利,以及生产产品对象明确,并有定型的图纸技术资料等有利条件。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很有代表性。它是依托临近老的修理厂建设起来的。厂房建成一部分,就验收一部分,使用一部分。设备一面安装,一面验收,一面投入生产。为达到即建设又生产的目的,工厂在组织上实行“一长双跨”,统一指挥,老厂的成长厂长同时也是新厂的厂长。总工程师和各职能机构负责人也同样“双跨”。新厂的每一个职能机构都从老厂的相应机构中一分为二。施工队伍和工厂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紧密配合,日夜施工,有效地缩短了建设周期。在新厂建设时,老厂就开始试验新的喷气式发动机零部件。新厂每简称一个车间,老厂就连人带工艺设备、带新产品向新厂转移一个车间,并立即投入试制和批生产。所谓“在生产中建厂,在建厂中生产”,大大赢得了时间和效益。沈阳航空发动机长共投资2.1亿元,从开工到建成投产只用了一年半。这个2000台设备万人大厂建成之时,也是新的喷气发动机试制合格之日。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一年多。

  在这种谨慎而富有进取精神的方针指导下,在共和国主要经济领导人关怀和支持下,年轻的中国航空工业在1956年8月成功地试飞了一架完全由自己制造的喷气式歼击机—歼5(相当于米格17—Ф)。对中国工业基础而言,起点相当高,成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生产喷气式歼击机的国家之一。到1960年,航空工业向空军工交付了飞机1086架(其中歼击机767架,教练机278架,运输机41架),向民航提供飞机216架。歼5飞机成为空军装备的主力,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飞机装备开始实现从以进口为主转变为立足于国内的战略性转变。航空工业的整体水平相当于世界50年代除的水平,对新中国而言,是一个惊人的飞跃。

  1958年沈阳飞机厂首先试制米格19Л全天候超音速歼击机。这次除图纸是由苏联提供外,工艺技术资料全部自行编制,工艺装备全部由自己设计制造。1959年9月,由中国制造的米格19的改进型—歼6飞机首飞成功,然后投入大批生产和各种技术、性能、装备、机型改进。1966年,根据苏联转让的米格—21及其发动机制造特许权,沈阳飞机公司试制成功高空高速的歼7飞机(飞行最大高度2万米,最大空速达音速的2.02倍)。除此之外,中国航空工业还实质试制成功并生产了直升机(直5—1958年)、轻型喷气轰炸机(轰5—1966年)、强击机(强5—1965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航空工业完全自己制造出与飞机相配套的航空发动机、起落架、机轮、全套液压系统、舵机、弹射座椅、航空机炮、航空磁电机组等重要部件。

  航空工业集中了一个国家科学和技术的精华,它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尖端产业。飞机能飞上蓝天,远距离执行各种任务,除飞机本身空气动力性能和发动机动力外,还必须依赖各种各样的机载设备。对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扩大功能,提高自动化程度,增强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来讲,机载设备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机载设备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现代飞机先进性的主要指标。

  机载设备涉及领域非常宽广,除传统的精密机械、材料科学、超精加工、电器等技术外,还包括了红外、超声、激光、电子、计算机及时等新兴学科。在国产歼击机中,机载设备成本已经占整架飞机成本的一半以上。  象歼5那样的早期歼击机,没有机载雷达,只能在白天晴空中依靠飞行员目视作战,在50年代对抗台湾蒋机中与美制F—86型机互由短长,尚能一争高下。但进入60年代后,同各种先进型号的美机作战已感非常吃力,急切需要新型战机。是在西南大规模扩建新建主机工厂呢?还是不断改进机型,老厂实施技术改造,研究更先进的机载设备,机载武器系统,利用我国地面雷达网指挥系统和地空导弹的优势,形成综合性的国土防空体系呢?后者花钱少,见效快,投资效益高,几乎无需千里人员、机器大搬迁,带来许多实际生产和生活困难。如果能够集思广益,特别是倾听专家意见,一定能找出合理的途径。

  在1965年的战备形势下,中国航空工业和共和国的决策者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抗击假设的敌人呢?

  做为防御一方,显然没有足够的飞机、地空导弹以及高射炮去保卫每一个城市、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中心。只能三者互相配合,在地面雷达指挥下,实施机动防御,。鉴于新型飞机研制周期长(一般要3~5年才能定型生产),只能依靠增加现有防空装备的数量并局部改进它们的性能、功能和质量。通过对老厂技术改造、局部扩建、加强管理、更好地协调、高强度高密度生产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新厂从土建到进入正常生产一般3~5年,生产新式飞机,一切都没有把握,生产旧型号飞机,这段时间老厂早能生产足够的数量。

  如果设想战争在70年代爆发,则更是应该加强科研工作,大大改进雷达、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和电子战能力,也并非生产,特别是大量生产型号未定的新型飞机。1973年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正是采取上述方针和以色列打成平局。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相比,阿拉伯人的飞机并没有多少改进,基本仍是米格—21,而且他们也不相信在空中格斗中能制胜以色列人,因而把飞机藏在机窝中。但他们采用了改进电子对抗能力的萨姆6地空导弹,在战争初期就击落了几十架以色列先进的F—4战斗机(阿拉伯人在纯粹的空战中几乎从未击落过以色列飞机),打破了以色列的制空权,保障了战争初期的胜利。此战例很有说明意义。

  做为反击一方,中国航空兵将深入敌境攻击。如敌方为苏军,中国的轰5、轰6均为亚音速轰炸机,在没有歼击机护航的情况下,显然无法与苏军现役的大量高性能歼击机匹敌。轰6的航程远远超过歼6,在当时中国电子战水平下,战损率肯定很高,而轰炸成果却很小。通过美军B—52轰炸机在越战中轰炸河内的战例就可以看出。以中国之财力物力,无法生产出足够的轰6以完成整个战时的轰炸任务。如果以美军为假设敌,以日本、冲绳、泰国、南越的基地为目标,势将遭到更猛烈的舰载航空兵、陆基航空兵和地空导弹的阻截,战损率同样惊人。在英阿马尔维那斯群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就遭到这种命运。

  由此看来,在没有远程歼击机的条件下,在没有发展出较成熟的现代电子系统前,决定早上、大上中型轰炸机项目,其命运事先就注定不会太妙。

  但历史车轮一经滚动,即无人想、也无人能去阻止它。那金子堆成的耗资极昂贵(尤其对中国这个穷国)的中型轰炸机工业基地,就在陕西的黄土地上跌跌撞撞地往前运行。

  从今天来看,当时最明智的决策是发展民用飞机。无论支线飞机(20~50座)、干线飞机(70~150座)、大型干线飞机(150~200座)和洲际飞机在中国都有极广阔的市场和前途。如果从60年代初,制定出慎重周密一步一个脚印的民用飞机发展规划,以中国航空工业的能力和中国人的智慧,30余年后,中国民用飞机早就走向第三世界的广大市场,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70年印巴战争中,一架巴航波音707运输机在我国新疆实属失事,这是我国首次得到美国大型喷气客机可拆卸实物样品。1970年8月21日,国家计委、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原则批准了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决定由上海仿制波音707并定名为运—10。1980年,最大起飞重量为102吨运10在上海试飞成功。运10的设计制造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并改变了传统的前苏联规范,首次采用了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条例。设计师们大规模采用了电子计算机进行总体、气动、强度、结构和系统的计算,全机采用了国产新材料76项(占总数18%),新成品305项(占70%)。选用新标准164项(占全部标准的17%)。全机首次采用“安全寿命”和 “破损安全”的概念(这时民机与军机本质区别之处)设计飞机结构。由于国产材料强度不够,缩短了机身,解决了大型机翼整体油箱液密封和大型座舱的气密封问题。运10首次采用先进的由调整片带动舵面的操纵方式以及机翼下调装发动机总体布局(我国其它飞机从未采用过)。为飞行安全和旅客生命保险,运10进行了大规模最大的全机、全尺寸模拟试验:即操纵、液压、燃油、电网络四大系统的模拟试验。

  在完全没有周密计划和基本建设的情况下,在文革那种动荡混乱生产科研秩序被破坏的环境下,没有全套图纸、工艺、各种专用设备和专用工、夹、量、刃、模具,没有配套的全部科研和工业基础,没有外国专家帮助,仅凭一架残破样机,仅凭中国人的智慧和干劲,横空出世地研制出如此大型的民用客机,显示了中国工业、航空工业、科研、技术和协调管理的巨大潜力。如果一切反过来,那中国的民机事业又该如何呢?

  正是由于运10的研制成功,震动了美国民机大厂商。麦道公司破天荒在美国境外首次与外国合资办厂组装生产民机,即上海工厂的MD—82和MD—90。

  1970年大规模开始的陕西三线建设,其重大工程集中在汉中地区江汉河谷地带的中型运输机运8飞机生产基地。

  运8飞机装有4台涡桨6型发动机。能空运武装士兵96名或散装货物20吨,起飞重量61吨,航程5600公里以上。它原属航空工业“三五”计划的重要目标。1968年航空工业部下达研制运8飞机任务。1969年初,西安飞机厂以苏制安—12飞机为原型进行设计,历时二年多完成了设计。又用了二年完成了零部件制造和装配,1974年底,试飞成功。

  从军民空运需要讲,运8不失为一种好机型,本来可以由西安飞机厂批量生产,即便与轰6生产有冲突,只需在附近建几个车间即可。(后来运7飞机的批生产就采用了这种办法)但时间已到1972年,原来航空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的领导人大部分被“打倒”,,航空工业各系统也由“造反派”夺权,接着军管(即由使用飞机的人管理生产飞机)后来由周洪波任革委会主任,林彪一伙曾插手空军和航空工业很深,瞎指挥造成了大量浪费。林彪事件后,李际秦任航空工业部部长。从上层到基层走马灯似的换了许多领导,谁也没能制定并实施一个合理的连续的长期规划。1972年,航空部决定运8飞机转到陕南的陕西飞机厂生产。1975年12月29日,在西安飞机厂的协助下,由汉中基地(陕西飞机厂)生产的运8试飞上天。根据航空界“上天不易,定型更难”的俗话,直到1980年2月,运8飞机才正式设计定型投入批生产。

  地处汉中的陕西飞机厂,无论从外行还是从内行的角度看,都是一个极不合理的设计主旨的产物,是一种用山区游击战思想来理解现代国防工业和现代航空工业的产物。它深深地带着那个丧失理性的年代的印迹,到今天还留着许多后患。

  汉中运输机基地是一个专业分工协作的工厂集团。他把飞机厂和附件厂分成飞机总装、部装、机械加工、起落架、锻铸冲压、精密工具、仪表、工艺设备加工等十多个专业工厂,为总装厂配套服务。在具体厂的施工中,也曾有所创新。如:设计、施工、建设单位三结合,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一起研究制定工艺方案。领导深入现场,具体指导,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形成生产能力;老厂带新厂等等。但毕竟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失当。同时建设几十个大中型工厂和科研机构,战线过长,超过了陕西经济的承受能力,造成粮食、日用品等物资紧张。工厂群摆在秦岭巴山崇山峻岭之中,厂所过于分散,大量建设资金被浪费,后来的科研、生产协调非常困难。这种有浓厚文革色彩的中国式战备工业布局,被实践证明弊远远大于利。

  </P><P>陕西,东有潼关,西有散关,北有长城高原,南有秦岭险阻险阻,形成一个天然的坚固城堡,进可图中原以制天下,退可据险以御四面雄兵。故周、秦、汉、隋、唐定都西安达千年之久,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留下了厚重而辉煌的历史。元、明、清三朝,陕西依然是建都北方,以北京辅控西北、绾毂西南的政治军事轴心,其在中国版图上所据的中心位置十分重要。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后,长期依托浙赣财团和英美系帝国主义势力,军事上封屏陕北革命根据地,因此造成陕西工业落后,发展非常缓慢,1952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1.3%,与陕西的重要地理位置不相符合。

  从一五到1965年国家在陕西大量投资,尤其侧重机械、电气、仪表、棉纺几种部类,使陕西工业有很大发展。宝成铁路建成,西北西南连成一体,对经济促进很大。沿西安兴平、宝鸡的秦川走廊,布建了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的21个国防工业和电子工业项目,与之配套的17个大中型项目和民主德国援建的一个项目也相继建成。尤为重要的是:在陕西良好的文化基础上,从沿海迁建、组建、合并、分设和扩建了大批高等工科院校,其中包括: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公路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陕西中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西安矿业学院等21所高等院校,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大专院校网群。学科比较齐全,专业比较配套。在校大学生3.3万人,相当与1949年的15倍。陕西省的中等专业和中等师范教育、普通中学也迅速发展,中专一度曾达180余所,中师60余所,普通中学1400余所(1965年)。这些大中学校,显示出陕西的文化教育资源有极大的潜力。它们未能得以充分利用,反而在文革中遭到空前剧烈的破坏,实在令人痛心。

  到三五计划实施之前,陕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经过扩建和技术改造,60年代初建成的陕西开关整流器厂、西安绝缘材料厂、西安电力电容器厂、西安高压电瓷厂(156项中的4项)组成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生产出全国最关键最急需的高压电力输送成套设备材料。铜川、韩城、澄合、蒲白矿务局已经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工业对能源的需求。9个大中型纺织企业全部采用当时的先进设备,形成从纺织到印染的完整生产体系。其生产能力、产品产量在全国纺织工业中已经举足轻重。电网电力充足,为1949年的30倍,煤炭富裕,是1949年的7倍。建材业发达。在国防工业中,尤其以航空工业、电子工业、兵器工业,规模大、设备精、技术先进,许多是同行业中的独门产品。

  陕西三线建设,投资重点在铁路、能源、国防科技和民用机械。1966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由刘澜涛、王林、安志文、宋平负责,机构设在西安。同年4月,陕西也成立“三线建设委员会”,与四川情况不同,陕西三线建设开始较晚,没有四川那三年“黄金时光”,刚铺摊子,就遇到文革,一下就被冲乱了。很难理解毛泽东既然铺开那么大那么艰巨的建设摊子,其工程即使处于和平环境,干部群众奋力拼命,完成也相当困难,却又发动文革,从上到下清洗领导班子,无视法制秩序,接着争权不休,大打派仗武斗,又如何能去执行他深谋远虑的三线建设战略布局署。

  他既然不信任干部,为何又委他们以重任;他既然准备早打大打战争,却又临战内乱,自扰阵脚,他难道又不想打仗了吗?又不想在西部中国建设国防工业的铜墙铁壁了吗?果真发生战争,象彭德怀等领导过朝鲜战争那些现代化战役的老将老帅,其能力和作用难道是四野林彪、黄用胜等人(他们其实并未亲身经历朝鲜战争)所能够取代的吗?想打恶仗,(当时美国、苏联均为假想敌,再加上台湾蒋帮和印度)却又自折久经考验,战功卓著的名将,一生用兵如神的毛泽东真以为自己一人就胜似雄兵百万,猛将千员吗?从他所指挥过的战役看,显然看不出不是如此;如果中国真处于战争状态,那些少不更事,没有任何经验,私心极重(通过派仗足以看出)的造反派和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之流,就能替代几十年革命实践考验中的干练有效毫无利己动机的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为代表的几十万干部群众吗?总之,文化革命在经济上破坏的,正是毛泽东精心谋划,下定决心干成的那些规模宏大的蓝图。这些计划如此之大,不但中外历史上从未有过,(除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工业东迁),就是国民党政府抗战时期的内迁,与之相比,形同儿戏。

  从1966年到1969年,陕西全境在文革中动荡,风急雨骤,无人不受其累。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12.7%,其中工业下降18.4%,重工业下降达21.8%。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在很低的基础上又下降了28.3%,其中农业下降11.5%,工业下降38·6%,重工业下降竟达52.8%。从而使1968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大大低于50年代末期水平。农业有些产品产量,甚至低于50年代除的水平。仅仅两年时间,生产倒退了十年,就是发生一场战争,就是真正有某个敌国长趋入侵关陕(连日军侵华部队在整个八年战争期间也未曾做到过),所造成的破坏,也决不至于如此。

  与川、黔、滇一样,陕西省三线建设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铁路建设。共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33.1亿元,正线铺轨里程1009公里,交付营运里程887公里,建成电气化铁路510公里。先后开工建成的线路是:阳(平关)安(康)线、西(安)韩(城)线、梅(家坪)七(里镇)线和跨省的襄渝铁路干线陕西段。

  阳关线飞越嘉陵江、汉江等27条江河,穿过高耸的秦岭巴山绵延不绝的山峰。全线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工程浩大,环境艰苦,任务艰巨,隧道桥梁长度占铁路总长的26%。襄渝铁路陕西段,是整条襄渝铁路工程最艰巨的地段:从白河站到大巴山站262公里,隧道180座,桥梁203座,桥隧占总长80%。山坡险陡,连支帐蓬的平地都没有。先要放炮炸出巴掌大的平地才能支帐蓬安家。汉江两岸大多地段为易碎岩石,铁路沿线又多不同公路。大大增加了施工的艰巨性。根据成昆铁路经验,铁道部工程系统、铁道兵部队、百万陕南民工和大批年轻的中学毕业生,在陕南的山沟江河畔顶风沐雨,日夜施工,仅用3年,就于1972年10月铺通阳安线。由于山陡运量大,1973年9月铁路电气化工程上马,1978年全线电气化。阳安线对于加强关中和陕南的交通,开发陕南经济和三线建设,保障湖北、陕西、四川的联系,意义十分重大。

  陕西的三线从一开始就被冲乱了。到1969~1970年陆续恢复时,结合四川经验教训略为调整了部署。为了保障已建成的庞大机加工、轻纺工业体系以及新建工程,西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建设局、陕西省建设公司分别设计、施工和建成了秦岭、韩城、渭河、略阳、石泉等中型火电站,使用了当时先进的2×12.5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和400吨/小时悬吊式中间再热直流锅炉。甘肃刘家峡大型水电站建成后,使用当时全国最高的33万伏超高压远程输电线路(刘家峡—天水—关中输电线),于1972年电力输入陕西电网。

  陕西的煤炭储量在2000亿吨(1992年)以上。占全国第二位。由于文革动乱,1968年产量一度跌到1958年以下。1970年采开始恢复建设,又受到批林批孔影响,直到1980年才陆续达到矿井设计能力,全省原煤产量1792万吨,开始由煤炭输入省变为输出省。后来乡镇中小煤矿蓬勃发展,到80年代末期,竟占有煤炭总产量之一半。1989年陕西产煤3149万吨,回想起国家对大中型煤矿的大量投资,而对中小煤矿窑的投资甚少(主要靠集资),所产生的利益、效率、抗冲击性(如58年大跃进、文革)以及个人、地方得到的实惠和对其相关产业、生活的拉动、发人深省。

  1970年开始的四五计划,已无法称其为一个经过周密计算建筑在客观基础上的理性计划。它本身就是一个“纲要 ”,而且还是“草案”。昔日那些睿智、精明、干练的高级行政干部已经被大量的新面孔所取代,其中大部分穿着军装,没有谁了解他们的业务能力。偶然剩下几个老干部也惊魂未定,言辞谨慎。有鉴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多数指标没有完成,68年的经济水平倒退了3~5年,武斗峰烟刚熄,大学停办5年,研究院所门可罗雀,高级知识分子大部分失去了工作机会,谁真正相信那些抽象的数字和文章能变成行动和产品。林彪一派此刻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权利,顺着毛泽东的意愿提出许多闪光的指标:1975年钢产量3500~4000万吨(实际上1976年采生产了2046万吨);棉花产量7200万担(1975年产量4100万担);石油、天然气在我国动力结构中比重由17%上升到31~38%,煤炭比重由83%降为69~62%,南方各省区到1972年煤炭自给(五十无视地下资源的现实,其结果是每年把数千万吨宝贵的原油烧掉,花大量人力物力在少煤的南方图劳无益地找煤);划分西南、西北、中南、华南、华东、华北、山东、闽赣、新疆10个经济协作区。每个大协作区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冶金、国防、机械、燃料动力、化学等工业。山东、闽赣、新疆等地区,要建立小而全的经济体系(本来中国经济就已经够封闭了。59年中苏之争以始,进一步封闭,尤嫌其还不够,自己又给自己划地为豁,造成完全闭死型的小农经济体系——连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也未如此干过);各省、市、自治区都要大办小煤矿、小钢厂、小有色金属厂矿、小化肥厂、小电站、小水泥长和小机械厂,轻工产品除少量由资源限制,需要由国家统一调拨外,省内尽量自给。

  划分经济区,实际上各省农业连续两年下降,已无力提供积累,重要企业的利税有被中央划去,即便有心也无力去实现纲要草案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中共九大之后,林彪一伙权利大大膨胀,急于巩固和消化成果,四人帮也忙于站稳脚跟,采取了“稳住上海,搞乱全国”的恶毒方针,根本不管中国人民的死活。他们哪里能反应下情,汇报文革带来的残烈破坏、生活凋弊,去拂逆毛泽东的意志和欲望。周恩来总理虽然页提出了计划生育等正确的方针,但无法坚决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即无力也不想去行使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绝对经济权利,说是下放,实际是一部分撒手不管,最关键的部分管起来又不会管。毛泽东此刻非常关心削弱和平衡林彪一伙大大膨胀的权利,中国国民经济象一个无头巨人,跌跌撞撞地前行。并终于在庐山会议上把想法付注实施。

  一五、二五期间,陕西的国防工业以常规兵器为主。60年代以后,重点投资在航空工业上。这种投资事先事后都争议颇多。

  航空工业,属于二十世纪的新型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涡轮发动机为代表(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现代航空工业是人类科学、技术、管理智慧的结晶,它的投资量巨大,涉及的基础工业和尖端产业极广,所需的各类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极多,倾城倾国,对决策者尤其是高级决策者,专业知识的要求十分苛刻,一念之差,一招不慎,就会使大量金钱、物质、时间付与流水。因而,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国家里,对航空工业敬畏有加,谁也不敢贸然投资。稍大些的项目,往往几国和办。当今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前苏联发展出一整套军用、民用航空工业和科研体系,法国。英国仅在几种部类上有自己的或联合的航空工业科研体系,其余列强,只能望而兴叹。  新中国刚成立,就卷入了朝鲜战争中的激烈空战,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战争,使共和国认识到必须有自己的现代航空工业。旧中国的工业科研基础薄弱落后,新中国的决策者敢于优先建立现代航空工业,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其胆识魄力相当惊人。

  最初,国家领导人对发展航空工业相当慎重。1952年,周恩来、陈云、聂荣臻、李富春等多次开会研究航空工业部署。李富春强调,要积极创造从修理过渡到制造必须的=具备的几个条件:整套的技术资料,整套的技术装备,必须的生产面积,保证原材料供应和有关工业部门的配合发展。陈云指出,飞机工厂严格地说就是精密机械制造厂。由落后到先进,由简单到复杂,才合乎规律,急躁是不行的。飞机是由零件组成的,一定要把制造零件的继承打好,否则反而会慢,欲速则不达。

  在苏联援华的156项中,航空工业占13项,包括飞机制造厂、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和机载设备制造厂,构成了航空工业第一批骨干企业。当我们分析陕西航空工业基本建设的成败得失时,回顾一下早期那些航空项目高效建成,高效投产,很快形成生产能力的经验是有意有益的。</P>
<P>这些骨干企业在建设中,充分利用了多数厂址座落在大中城市,地质、水文条件清楚,交通运输便利,以及生产产品对象明确,并有定型的图纸技术资料等有利条件。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很有代表性。它是依托临近老的修理厂建设起来的。厂房建成一部分,就验收一部分,使用一部分。设备一面安装,一面验收,一面投入生产。为达到即建设又生产的目的,工厂在组织上实行“一长双跨”,统一指挥,老厂的成长厂长同时也是新厂的厂长。总工程师和各职能机构负责人也同样“双跨”。新厂的每一个职能机构都从老厂的相应机构中一分为二。施工队伍和工厂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紧密配合,日夜施工,有效地缩短了建设周期。在新厂建设时,老厂就开始试验新的喷气式发动机零部件。新厂每简称一个车间,老厂就连人带工艺设备、带新产品向新厂转移一个车间,并立即投入试制和批生产。所谓“在生产中建厂,在建厂中生产”,大大赢得了时间和效益。沈阳航空发动机长共投资2.1亿元,从开工到建成投产只用了一年半。这个2000台设备万人大厂建成之时,也是新的喷气发动机试制合格之日。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一年多。

  在这种谨慎而富有进取精神的方针指导下,在共和国主要经济领导人关怀和支持下,年轻的中国航空工业在1956年8月成功地试飞了一架完全由自己制造的喷气式歼击机—歼5(相当于米格17—Ф)。对中国工业基础而言,起点相当高,成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生产喷气式歼击机的国家之一。到1960年,航空工业向空军工交付了飞机1086架(其中歼击机767架,教练机278架,运输机41架),向民航提供飞机216架。歼5飞机成为空军装备的主力,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飞机装备开始实现从以进口为主转变为立足于国内的战略性转变。航空工业的整体水平相当于世界50年代除的水平,对新中国而言,是一个惊人的飞跃。

  1958年沈阳飞机厂首先试制米格19Л全天候超音速歼击机。这次除图纸是由苏联提供外,工艺技术资料全部自行编制,工艺装备全部由自己设计制造。1959年9月,由中国制造的米格19的改进型—歼6飞机首飞成功,然后投入大批生产和各种技术、性能、装备、机型改进。1966年,根据苏联转让的米格—21及其发动机制造特许权,沈阳飞机公司试制成功高空高速的歼7飞机(飞行最大高度2万米,最大空速达音速的2.02倍)。除此之外,中国航空工业还实质试制成功并生产了直升机(直5—1958年)、轻型喷气轰炸机(轰5—1966年)、强击机(强5—1965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航空工业完全自己制造出与飞机相配套的航空发动机、起落架、机轮、全套液压系统、舵机、弹射座椅、航空机炮、航空磁电机组等重要部件。

  航空工业集中了一个国家科学和技术的精华,它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尖端产业。飞机能飞上蓝天,远距离执行各种任务,除飞机本身空气动力性能和发动机动力外,还必须依赖各种各样的机载设备。对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扩大功能,提高自动化程度,增强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来讲,机载设备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机载设备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现代飞机先进性的主要指标。

  机载设备涉及领域非常宽广,除传统的精密机械、材料科学、超精加工、电器等技术外,还包括了红外、超声、激光、电子、计算机及时等新兴学科。在国产歼击机中,机载设备成本已经占整架飞机成本的一半以上。  象歼5那样的早期歼击机,没有机载雷达,只能在白天晴空中依靠飞行员目视作战,在50年代对抗台湾蒋机中与美制F—86型机互由短长,尚能一争高下。但进入60年代后,同各种先进型号的美机作战已感非常吃力,急切需要新型战机。是在西南大规模扩建新建主机工厂呢?还是不断改进机型,老厂实施技术改造,研究更先进的机载设备,机载武器系统,利用我国地面雷达网指挥系统和地空导弹的优势,形成综合性的国土防空体系呢?后者花钱少,见效快,投资效益高,几乎无需千里人员、机器大搬迁,带来许多实际生产和生活困难。如果能够集思广益,特别是倾听专家意见,一定能找出合理的途径。

  在1965年的战备形势下,中国航空工业和共和国的决策者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抗击假设的敌人呢?

  做为防御一方,显然没有足够的飞机、地空导弹以及高射炮去保卫每一个城市、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中心。只能三者互相配合,在地面雷达指挥下,实施机动防御,。鉴于新型飞机研制周期长(一般要3~5年才能定型生产),只能依靠增加现有防空装备的数量并局部改进它们的性能、功能和质量。通过对老厂技术改造、局部扩建、加强管理、更好地协调、高强度高密度生产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新厂从土建到进入正常生产一般3~5年,生产新式飞机,一切都没有把握,生产旧型号飞机,这段时间老厂早能生产足够的数量。

  如果设想战争在70年代爆发,则更是应该加强科研工作,大大改进雷达、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和电子战能力,也并非生产,特别是大量生产型号未定的新型飞机。1973年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正是采取上述方针和以色列打成平局。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相比,阿拉伯人的飞机并没有多少改进,基本仍是米格—21,而且他们也不相信在空中格斗中能制胜以色列人,因而把飞机藏在机窝中。但他们采用了改进电子对抗能力的萨姆6地空导弹,在战争初期就击落了几十架以色列先进的F—4战斗机(阿拉伯人在纯粹的空战中几乎从未击落过以色列飞机),打破了以色列的制空权,保障了战争初期的胜利。此战例很有说明意义。

  做为反击一方,中国航空兵将深入敌境攻击。如敌方为苏军,中国的轰5、轰6均为亚音速轰炸机,在没有歼击机护航的情况下,显然无法与苏军现役的大量高性能歼击机匹敌。轰6的航程远远超过歼6,在当时中国电子战水平下,战损率肯定很高,而轰炸成果却很小。通过美军B—52轰炸机在越战中轰炸河内的战例就可以看出。以中国之财力物力,无法生产出足够的轰6以完成整个战时的轰炸任务。如果以美军为假设敌,以日本、冲绳、泰国、南越的基地为目标,势将遭到更猛烈的舰载航空兵、陆基航空兵和地空导弹的阻截,战损率同样惊人。在英阿马尔维那斯群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就遭到这种命运。

  由此看来,在没有远程歼击机的条件下,在没有发展出较成熟的现代电子系统前,决定早上、大上中型轰炸机项目,其命运事先就注定不会太妙。

  但历史车轮一经滚动,即无人想、也无人能去阻止它。那金子堆成的耗资极昂贵(尤其对中国这个穷国)的中型轰炸机工业基地,就在陕西的黄土地上跌跌撞撞地往前运行。

  从今天来看,当时最明智的决策是发展民用飞机。无论支线飞机(20~50座)、干线飞机(70~150座)、大型干线飞机(150~200座)和洲际飞机在中国都有极广阔的市场和前途。如果从60年代初,制定出慎重周密一步一个脚印的民用飞机发展规划,以中国航空工业的能力和中国人的智慧,30余年后,中国民用飞机早就走向第三世界的广大市场,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70年印巴战争中,一架巴航波音707运输机在我国新疆实属失事,这是我国首次得到美国大型喷气客机可拆卸实物样品。1970年8月21日,国家计委、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原则批准了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决定由上海仿制波音707并定名为运—10。1980年,最大起飞重量为102吨运10在上海试飞成功。运10的设计制造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并改变了传统的前苏联规范,首次采用了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条例。设计师们大规模采用了电子计算机进行总体、气动、强度、结构和系统的计算,全机采用了国产新材料76项(占总数18%),新成品305项(占70%)。选用新标准164项(占全部标准的17%)。全机首次采用“安全寿命”和 “破损安全”的概念(这时民机与军机本质区别之处)设计飞机结构。由于国产材料强度不够,缩短了机身,解决了大型机翼整体油箱液密封和大型座舱的气密封问题。运10首次采用先进的由调整片带动舵面的操纵方式以及机翼下调装发动机总体布局(我国其它飞机从未采用过)。为飞行安全和旅客生命保险,运10进行了大规模最大的全机、全尺寸模拟试验:即操纵、液压、燃油、电网络四大系统的模拟试验。

  在完全没有周密计划和基本建设的情况下,在文革那种动荡混乱生产科研秩序被破坏的环境下,没有全套图纸、工艺、各种专用设备和专用工、夹、量、刃、模具,没有配套的全部科研和工业基础,没有外国专家帮助,仅凭一架残破样机,仅凭中国人的智慧和干劲,横空出世地研制出如此大型的民用客机,显示了中国工业、航空工业、科研、技术和协调管理的巨大潜力。如果一切反过来,那中国的民机事业又该如何呢?

  正是由于运10的研制成功,震动了美国民机大厂商。麦道公司破天荒在美国境外首次与外国合资办厂组装生产民机,即上海工厂的MD—82和MD—90。

  1970年大规模开始的陕西三线建设,其重大工程集中在汉中地区江汉河谷地带的中型运输机运8飞机生产基地。

  运8飞机装有4台涡桨6型发动机。能空运武装士兵96名或散装货物20吨,起飞重量61吨,航程5600公里以上。它原属航空工业“三五”计划的重要目标。1968年航空工业部下达研制运8飞机任务。1969年初,西安飞机厂以苏制安—12飞机为原型进行设计,历时二年多完成了设计。又用了二年完成了零部件制造和装配,1974年底,试飞成功。

  从军民空运需要讲,运8不失为一种好机型,本来可以由西安飞机厂批量生产,即便与轰6生产有冲突,只需在附近建几个车间即可。(后来运7飞机的批生产就采用了这种办法)但时间已到1972年,原来航空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的领导人大部分被“打倒”,,航空工业各系统也由“造反派”夺权,接着军管(即由使用飞机的人管理生产飞机)后来由周洪波任革委会主任,林彪一伙曾插手空军和航空工业很深,瞎指挥造成了大量浪费。林彪事件后,李际秦任航空工业部部长。从上层到基层走马灯似的换了许多领导,谁也没能制定并实施一个合理的连续的长期规划。1972年,航空部决定运8飞机转到陕南的陕西飞机厂生产。1975年12月29日,在西安飞机厂的协助下,由汉中基地(陕西飞机厂)生产的运8试飞上天。根据航空界“上天不易,定型更难”的俗话,直到1980年2月,运8飞机才正式设计定型投入批生产。

  地处汉中的陕西飞机厂,无论从外行还是从内行的角度看,都是一个极不合理的设计主旨的产物,是一种用山区游击战思想来理解现代国防工业和现代航空工业的产物。它深深地带着那个丧失理性的年代的印迹,到今天还留着许多后患。

  汉中运输机基地是一个专业分工协作的工厂集团。他把飞机厂和附件厂分成飞机总装、部装、机械加工、起落架、锻铸冲压、精密工具、仪表、工艺设备加工等十多个专业工厂,为总装厂配套服务。在具体厂的施工中,也曾有所创新。如:设计、施工、建设单位三结合,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一起研究制定工艺方案。领导深入现场,具体指导,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形成生产能力;老厂带新厂等等。但毕竟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失当。同时建设几十个大中型工厂和科研机构,战线过长,超过了陕西经济的承受能力,造成粮食、日用品等物资紧张。工厂群摆在秦岭巴山崇山峻岭之中,厂所过于分散,大量建设资金被浪费,后来的科研、生产协调非常困难。这种有浓厚文革色彩的中国式战备工业布局,被实践证明弊远远大于利。

  </P>
汉中运输机生产科研群有20余个单位,分散在汉中、安康地区7个县极偏塞的山沟里,东西相距300公里;有的厂所被山岭沟谷切割,本身就很分散,可是内部还搞分散布局,几个车间摆在几条山沟里,一拖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一个车间也化整为零,变成一种“羊拉屎”的令人哭笑不得的局面,同贵州歼击机基地那阴暗、潮湿的客斯特溶洞工厂相比,真是童工同工异曲。

  由于战略布署和战术布局失当,催促加快施工,快速施工又造成了长远性的浪费。一些厂、所未能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作业,甚至有些工厂未经周密勘察就立即开工,以“挽回”文革损失的4~5年工期,其结果更为危险。因为不了解地质、水文、历史降雨情况,有的工厂恰恰建在滑坡区、洪泛区、泥石流区。暴雨一来,绿树遮蔽的工厂一下子被洪水和泥石流吞没。厂房塌裂,桥断路淹,未遭空袭,先受水淹,十分困难。基地某厂恰建在山谷大滑坡区,几次被滑坡泥石掩埋,多年来光为治理滑坡,打入山脊斜面的钢筋水泥锚桩就耗资近2000万元,几乎能在平原地区建一座新厂。另一些设在安康和凤县的(宝鸡南)十几个厂、所,因大山过陡,没有足够平地建厂,忍痛冒险设在低洼谷地,每逢大雨,如临强敌,全体职工奋力抗洪。在1982年的水灾中,仅汉中、凤县工厂群损失总计4500万元。形成生产不饱,迁建无钱,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三线建设特有的“鸡肋现象”。

  70年代初的那种跳跃式西进,即便从战争角度讲也缺乏合理性(关于这点后文专题论述)。沿海工业长征式的“举家搬迁”“千里西进”,敌未至而我先乱,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巨大的浪费。它的思想根源和运作结果,与文化革命的发动、荼害、失败,构成了几乎同样色调和笔触的背景画面。西部一时没有形成生产效益,又拖垮了沿海原有的工业底子。1966年~1975年,全国基本建设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是建国以来最底的。近2000亿元投资,在“三五”期间只有59.5%交付,“四五”为61.4%。生产效益就更低了。每百元积累所增加的国民收入也由“一五”期间的35元,下降到“三五”时的26元和“四五”时的16元。生活清朴的中国人民辛苦劳动积累下的财富,大批大批被抛掷在西部的青山之中。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无人监督,无人检查,无人过问,也无人承担其具体责任,甚至今日大部分中国人也不全面了解这些情况,但许许多多的人却承受着它的结果。

  为了与此决策相对照,这里仅举出一个世纪以前,侵略中国的那些帝国主义者,为最大限度的攫取中国的利益,是如何老谋深算又精于实干的。
<P>1897年,德国计划入侵中国山东。他们很早就派出了海军部建筑顾问、海港工程督办、著名的海洋河道工程专家佛朗求斯到中国来。佛氏对山东整条海岸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并对胶东湾进行了重点考察。事后,他起草了关于胶东湾的详细情况报告书。在书中,佛氏对胶州湾的位置、地势、港口、面积、岛屿、气候、风向、潮汐、地质、饮水、居民、工业、交通、渔业、农业、道路、航道、房屋、建材来源、未来车站预设地点、海水含盐度、动植物分布、海湾水深浅变化梯度、海岸线高低变化、高低潮线情况、泊锚地等等近30项,逐一做了极其周密的调查记录和分析研究。连小到一块礁石、一片沙地以后如何利用等等,无不详细叙述。⑴

  正因为有了佛氏的详尽情报资料和内行评估,德国政府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条约在北京签字仅一个月,德国国会(注意此处是国会而不是当时的德皇威廉),通过了500万马克的建港拨款决议案,随后根据实际需要,又追加了350完马克,做为第一期建港费用。除政府投资外,官方还起劲鼓励德国私人资本进行各种投资,以分享帝国利益,减轻整体风险,扩大资本强势,形成广泛的利益群体和个人。政府即可以减少投资额,又可以从私人企业造成的进出口额扩大中收回投资及利润。根据“肥水不流外人田”原则,建港工程由德商“回利格”公司总承包,并实施工程分项目总监督,工程在严格监督检查的控制下大规模展开。

  德商根据最大效益原则,同时进行移山添海和建城建港,将开辟大鲍岛所出土石料用来添筑小港码头,在小鲍岛铲除高坡的土石料就近用于修筑大港码头。1901年,在当时的简陋施工条件下,小港3年建成,然后大港动工。1904年,刚建成的一号码头对商业开放,取得商业收益。为扩大商业收益,招引更多外商,同年把胶济铁路延长到大港码头。商港繁荣促使工程加快进行,2年后2号、4号、5号码头也相继建成开放,形成更大的港口吞吐量。租约签订第二年,青岛市政建设也紧锣密鼓进行。从1898年到1906年,德国官私商人在青岛边建港,边修路,(青岛地势起伏大岩石多),边通车。由于港路建设互相配合,提高了整体进度,又降低了整体费用。等码头基本建成,铁路早已开通,城建也小有模样,吸引了大批中外商人进行各种投资和二次建设,青岛日渐繁荣。由于选址合理,青岛港航线和货运发展很快,仅用4年,就超过英国资本多年投资的烟台港(芝罘港)。到1913年,也即开工第15年,青岛由一片荒山礁石海滩,竟发展成为中国第六大港,而且城内的工商经贸,已执山东牛耳。    如何发展航空工业,是当代人类最复杂最困难风险最大后果最长远的决策之一。航空史上充满失误的先例,充满了浪费的先例,触目惊心。下面近举几例:

  *50年代,英国发展发展大型螺旋桨运输机,因喷气运输机时代过早到来,样机和研制全部作废。

  *60~70年代,英法联合研制“协和”式超音速运输机,虽获成功,但因噪音大,耗油多,美国机场抵制,未能投入大批生产,消耗了大量资金人力。

  *苏联仿照“协和”,研制成图—144超音速客机,因安全性、油耗高等问题,未能大量在民航航线上使用。

  * 美国B—70洲际轰炸机计划,因防空导弹和歼击机发展快,被迫放弃。

  *美国F—84、F—101、F—105、F—106等机型虽已投入批量生产,但属于过渡型号,有较大的性能功能缺陷,或在战争中证明有所不足,未能保持长时间在军中服役。

  *美国F—111,虽已生产,但使用中暴露许多问题,后来化大量经费去解决。  *美国B—1洲际轰炸机,价格高昂。虽已服役,但各种问题不断发生,未能参加海湾战争。

  *前苏联米格23、米格25及某些苏霍伊型号战斗机属过渡型,虽大量生产,但并未获得应有的空中优势。

  *台湾自行研制的IDF“经国号”战斗机,试飞中问题很多,虽勉强装备部队,最终还得订购大批美国F—16和法国幻影2000—5型战斗机,最终IDF产量有限。

  *瑞典SAAB系列战斗机,结构上采用鸭式布局,出新过早,一时无法被市场接受,除装备本国空军外,基本没有外销订单。  ……  还有大量的知名度不高的各种型号的各国飞机,默默地生产,默默地消失。使得凡有航空工业或基础工业发达的国家,在研究制造飞机上,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举手投足,非常谨慎。如日本,几次企图独立研制主力战斗机和大型运输机,终因技术和市场等问题,迟迟未能未能拍板。以日本的综合技术、工业、资本能力,尚且如此,其他国家,就更值得深思了。    正因为航空工业发展快,机型变化频繁,竞争激烈,才必须格外谨慎。飞机定型要慎之又慎,那么,建设一个以主机为中心的航空工业基地,难道不更应该慎之又慎吗?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发展中国的民族航空工业呢?</P>
<P>必须优先发展: * 航空基础工业  *航空科研、试验事业和各种先进试验设备、航空教育事业  *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军用民用结合,参与国际合作,讲究经济效益  航空基础工业又包括:

  *主机结构和空气动力学  *航空发动机

  *机载设备

  *航空材料和制造技术、制造设备

  *导弹工业

  *一切与航空工业有关和相当的冶金、化工、石油、机械、电子……等产业和部门以及相关的软科学。

  这里谈一点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问题。  众所周知,1959年中苏闹翻,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使中国航空工业处于艰难的自我摸索和仿制过程。其中走弯路费钱且不说,主要的是与世界航空工业的主流脱节。在常规兵器来讲,暂时脱节影响还不太大。而高技术的航空工业影响就非常大了。

  值得指出的是,当时苏联处于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给我国施展谋略留下了很大余地。印度正是利用了中苏矛盾,实施了一个深思熟虑的整套航空、航天、核武器计划。印度从苏联获得了完整的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强击机、直升机组成的空军(部分购自西方),并且建立了制造米格21、修理米格25的航空工业。印度的中短程火箭发展、原子弹的研制,无不取自苏联。直到苏联解体,还有100亿美元的债务未还。最后用一些茶叶、服装应付了事,真可谓利大本小。

  我国是否非要同苏联及东欧彻底闹翻?是否有必要公开持续达30年的意识形态争吵?是否能利用当时及后来苏联领导人的各种弱点和决策缺陷,是否就不会象印度那样“巧施骗术”,(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智慧和对付外夷的丰富经验,似不必让印度、越南之辈专美于前。)是在是大可争议的。

  毛泽东去世,粉碎极左的“四人帮”后,中国外交显示了高度的灵活性,使战争威胁和战争风险大大降低。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工业吸取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尤其以“六、四”风波之后,以西方为代表的国际封锁和反华叫嚣使中国面对的国际氛围几乎倒退到50年代。但中国政府不失原则,纵横捭合,使敌对势力之反华招数一一失效化解,仅数年之后,国际上不得不重新承认强大中国之事实。回顾这十几年,中国外交主要使用非军事手段,节省了大量军费,保持了国内环境的宽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那么50年代到70年代初,真是否有必要弄那么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是否有必要使中国长期处于紧张地战备气氛中?或者即使战争气氛浓厚,又需要牺牲那么大的经济利益和人民生活,拒绝采用非军事手段减缓战争的压力?

  以毛泽东在战争年代的灵活性,有四渡赤水、挺进抗日敌后,先与后取延安,千里跃进大别山那种杰出的军事智慧,一定是不难搞得更出色的。1972年著名的乒乓外交和尼克松总统访华就是典型一例。但这种灵活性的例子委实太少。为什么呢?

  非不能也,

  实不为也。   发展航空工业,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优先发展航空发动机工业。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它的技术性能和结构关系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各种类型的航空发动机都要在高温、高压、高转速、高负荷的苛刻条件下长时间地反复工作(此点与一次性的导弹发动机有所不同),同时还要求它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安全可靠、经济性好。

  同时提出的多种性能要求和极端的工作条件,迫使各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必须设计精巧,加工精密,使用高性能的材料和成品附件。发动机综合了多学科和多种专业技术成果,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耗资多。它当之无愧地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和科技最高水平。环顾世界,也只有美、前苏联、英、法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才能独立地研制和发展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中国航空发动机的老师是前苏联。从技术角度讲,苏联的发动机在一些方面不如美国。它们通常体积较大,制造较粗糙,使用寿命较短,耗油率较高。中国仿制的航空发动机一些性能指标还低于前苏联。歼击机发动机修大修周期(即一个安全使用期限)通常为100~200小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动机使用周期一般大于4000小时。如果能把使用周期延长一倍,那么一架飞机就变成了两架飞机。事实上,70年代初,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的歼6飞机发动机,经美英专家重新组装调试后,使用周期已经延长了一倍。说明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潜力可挖。

  </P>
涡轮喷气发动机以及后来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使用了大量高比强度材料和耐高温合金,加工困难。喷嘴精度高,叶片型面复杂,燃烧系统和加力燃烧系统等薄壁焊接零件多。工厂必须有高水平的精密机械加工基础,还要有较高的热处理、表面处理技术。同时,工厂还需要建立少切削或无切削的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生产线以及滚焊、对焊、直流电弧焊、氢原子焊、高频钎焊、真空电子束焊、自动氩弧焊等各种焊接方式的焊接生产线,还要建立高温合金熔炼、高温陶瓷喷涂车间以及制造发动机试车台等复杂非标准设备。

  装配歼6飞机的涡喷6航空发动机由2521种零组件装配而成。苏联只提供技术资料,完全由中方试制。尽管有生产涡喷5发动机的经验,前后用了4年,克服重重困难,到1961年10月才通过了全寿命(即100小时)试车考核。前后用了7年,发动机和飞机一起通过了试飞考核。(1963年)

  60年代后期和整个70年代,中国已经生产了大量的涡喷6发动机,质量一直不太稳定。同时发动机场所又集中力量解决延长它的翻修寿命(指从投入使用到第一次翻修或两次翻修期间的小时数)。经过反复试验研究,采取了41项技术改进措施,好不容易通过试车考核,1965年底批准第一次翻修寿命延长到200小时。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对原设计的薄弱环节没有细致分析,仅3年时间,涡喷6的涡轮盘和火焰筒在使用中就出现重大事故,迫使把使用寿命又缩回到100小时。也许这就是苏方设计的限度。一台昂贵的航空发动机,仅仅使用100小时,它已经大量装备了部队,因此制造单位和空军都甚感紧张,后来美国人称之为“一次性发动机”。1970年,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又组织力量为涡喷6 延寿。攻关重点放在高速的涡轮盘和高温的火焰筒上。工厂采用微调齿距等4项措施,消除了涡轮盘的榫齿裂纹。成都发动机厂改进了火焰筒,沈阳厂全面研究后,彻底抛弃了苏方原设计,采用全气膜保护火焰筒方案,解决了火焰筒热裂纹问题。还使用了浮动式隔热屏等20项技改,在1973年全部用于批生产之中,终于保证了200小时的成果。而程度发动机厂由于研究火焰筒获得进展,使之达到了500余小时的连续试车。1078年,中国的火焰筒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正因为这种重大进步,赢得了西方航空界的尊重。1983年,世界最著名的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发动机公司与成都发动机长签订了合作生产美国JT—8D发动机(用于波音737和MD80飞机系列)火焰筒系列产品合同,1985年,成都厂已经能批量生产先进的火焰筒了。

  解决火焰筒问题的同时,涡轮大轴在使用中时有断裂事故,原因在于原设计强度储备不足。由此引申出美苏航空设计规范的差别。苏联设计战斗机,其前提是真实的战争,统计表明,大量飞机在实战中并未飞到100小时就战损或因其他原因而报废。从战争成本出发,较廉价大批量的飞机是可取的。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首先从商业竞争原则出发,飞机价格昂贵,使用时间短,就会在竞争投标中失去合同,整个公司的前途就会断送。因而必须提高质量,保证可靠性,才有竞争优势。整整用了10年,许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顽强地研究试验改进,涡喷6发动机的大轴才获得延长寿命。

  配合歼7飞机的涡喷7以及配合歼8飞机的涡喷7甲发动机、配合轰6飞机的涡喷8航空发动机,其研制过程都是长长的,充满磨难的传奇色彩故事。涡喷7仿苏联米格21飞机的P—11—Ф—300发动机。它的推力比涡喷6大50~77%。该发动机设计水平较高,有高压、低压压气机两部分转子,高压转子轴套在低压转子轴上,工艺结构复杂。这种轴流式双转子发动机有6级压气机和两级涡轮,火焰筒采用气膜冷却,内外壁喷涂高温陶瓷。该机采用了许多新材料,压气机和涡轮叶片分别使用了不锈钢和耐高温合金。它的制造工艺远较涡喷6复杂。

  由于在涡喷6上吃了苦头,试制涡喷7就谨慎认真多了。沈阳厂抽出三分之一的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组队。各有关航空厂、所、中国科学院、冶金部、机械工业部、化工部所属有关单位进行了大力协作,研制成功了26项合金、涂层等新材料和10项航空轴承;试验成功46项新技术和新工艺。其中的两种高温合金,性能超过了原发动机的合金材料。由于大轴套小轴,轴深孔精加工成了关键,中国工人和技术人员借鉴炮厂经验,改装专用设备,也给解决了。采用电解加工新工艺,代替了原来叶片的切削加工,精度和强度反而提高了。沈阳厂仅用了两年时间,全部使用国产材料,就试制成功复杂先进的涡喷7发动机。同时,我方纠正了苏方资料中高达1097页的错误。在实际飞行中,涡喷7的原设计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共出现过八类大事故。

  此时,涡喷7已经转到贵州航空发动机厂生产。沈阳厂和贵州厂的设计员们借鉴改进涡喷6的经验,果断更改了苏联设计,将第一级压气机的叶片数由31片减为24片,减小离心力并加强了叶片。经过试车和试飞,均证明加强后的叶片性能好,结构简化后变得可靠稳定,有效地消除了失速颤振和裂纹事故。贵州厂改进了调频安装方法,并对叶片表面进行喷丸强化处理,提高了涡轮盘的平衡性和叶片强度。发动机超负荷工作是中介轴承由高温引起的抱死问题,也由贵州厂通过加大润滑油嘴直径而解决;涡轮盘在高温下不规则伸长问题,则经过贵州厂和齐齐哈尔钢厂联合冶炼出GH33A高温合金最后解决了。到1979年时,贵州厂后来居上,在偏僻的苗岭山区,克服各种不便,改进了25项苏方设计缺陷,大大提高了涡喷7性能和稳定性。由于中国式的渐进改造屡获成功,仿苏的原型涡喷7于1980年停产,被中国化的改进不的涡喷7乙发动机取代。

  随着歼击机发动机陆续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为我国航空工业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与此同时,另一场研制轰炸机的大型喷气发动机的工程在陕西展开。中型轰炸机轰6,最大起飞重量75.8吨,最大载弹量9吨,活动半径2300公里。与之相匹配的两台РД—3М涡喷发动机,最大推力93千牛(9500公斤),相当于涡喷6的3倍,全重3.1吨,最大直径1.4米。为生产这种庞然大物,必须匹配几百台精密、专用、大型设备和大型试车台。它的涡轮盘毛坯要万吨水压机锻制,每台发动机,其原材料需高温合金15吨,有色金属9.5吨以上。当时世界上仅美英苏才有能力生产这种大推力发动机。

  仿制РД—3М发动机的中国型号命名为涡喷8,由西安航空发动机厂研制。涡喷8的原材料、锻铸件毛坯、成品附件共1193项,在1960年时一半需要进口,即使发动机制造出来,批生产的命运依然操纵在外国手中。从1960年开始,西安厂同航空材料所、上海交大等单位协作试验,历时6年,终于将决大部分进口原材料和附件实现了国产化。1961年,涡喷8试车成功。

  接下来又是相同的延寿工程。涡喷8刚研制出来,第一次翻修寿命仅300小时。西安厂集中科研试验力量攻关,7年之后,延长到500小时。1979年大600小时。1983年,即出车成功22年之后,终于使大推力的涡喷8延长到800小时,一台顶3台用了。从这个漫长的认识客观规律的征程中,中国设计、工艺、生产人员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一批高水平发动机专家培养出来了。

  正当中国航空工业倾力消化吸收改进涡轮喷气发动机时,国际上更先进、更经济、更稳定的涡轮风扇发动机诞生了,并立即成了航空界的主流。经过反复权衡,中国航空界决定上涡扇机。又是一段艰难的历程,涡扇机的难度、复杂性远远超过涡喷机。工程费时费力,进展缓慢,从60年代一直拖到80年代。虽然也研制成功涡扇5、涡扇6等型号发动机,但因种种原因,终于未投入批生产。

  中央军委叶剑英、张爱萍,特别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十分了解这些艰苦卓绝的研制过程,深刻理解航空界为克服困难所做得巨大努力。1971年底,周恩来针对航空发动机质量下降、性能落后问题,语重心长地指出:飞机的关键在发动机。发动机是“心脏”,“心脏”不好,问题不解决,何以打仗!

  从此,高层决策者痛下决心,准备引进全套发动机技术。叶剑英同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主持会议,同专家协商后,决定从英国引进“斯贝”军用发动机。

  “斯贝”(SPEY)是英国著名发动机厂家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在60年代研制并生产的系列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民用型斯贝MK—511用于三叉戟客机,我国曾批量购买,质量好。从民用型发展的斯贝MK202军用型涡扇发动机,曾被用于换装英国购自美国的F—4鬼怪式战斗机。因其技术先进可靠,美国又引进英国斯贝技术,改型后用于A—7攻击机。1972年5月,我国航空界开始同英方接触,派出技术小组出国考察,并渐渐进入实质性谈判。1975年12月签订引进合同。

  美国人就此评论说:“中国人缺少的并不是制造能力。他们十分出色地进行着循规制造、手工与机器相结合的生产和小批生产。他们所没有掌握的是现代化连续生产流程、精密自动设备技术以及其他组织方面的经营管理技术。在这方面,成套工厂设备进口可能是最有裨益的。航空工业就是这方面的……例子。中国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致力于喷气发动机。但后来抽走了一些最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稀有资源……(按:西方人对文革造成的破坏始终未曾理解)因此使飞机发动机技术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其结果使中国飞机发动机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安装在他们的苏式50年代战斗机和中型轰炸机上的),同罗尔斯.罗伊斯、普拉特.惠特尼、通用电器(均为世界级航空发动机厂商)等公司生产的、做为大多数西方飞机动力的当代尖端涡轮风扇发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中国人自己判断,他们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至少比西方落后20年… …这样一个巨大的差距是无法通过独立的、逐步提高的办法,或是通过进口一些先进的发动机充做样板来加以克服的……同汽车工业一样,航空工业要大幅度提高水平,只能来自国外的直接技术协助……引进(罗尔斯.罗伊斯的”斯贝“发动机)将使中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前进10年……同西方最先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相比,中国人至少还将落后12年。尽管如此,10年跳跃的实践结果将意味着,对他们未来飞机性能的一次关系重大的提高……努力的势头会超的初步地跳跃而继续下去,中国的独立设计和制造能力将会飞快增长.

  斯贝MK202军用型发动机加力比(即加力推力与不加力推力之比)大,耗油率较低,使用寿命长(这时苏式发动机的致命弱点),压气机的喘振裕度大,各种工作状态下部件的效率高,工作可靠,装有抽气系统控制襟翼,可改善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但正如西方所评论的,它毕竟是60年代末的产品,结构复杂,推重比(推力与自重之比)较低,高空性能差。在当时,该机型也只可能是中国引进的好发动机了。当今世界诸国中,又有谁会真心帮助中国去实现现代化呢!

  斯贝的中国型号为涡扇9,定在西安发动机厂生产。国家花数亿英镑引进该机,十分重视。王震副总理三次视察西安厂,关照试制工作。航空部副部长莫文祥带队蹲点,陕西许多厂、所、大专院校多方协作。除使用进口原材料外,国家专门安排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成品附件和大型锻件的国产国制化工作。

  1976年,西安厂的试制工作全面展开。光整机的技术资料即达42万份,工艺装备图纸3万项,所幸正逢粉碎“ 四人帮”盛世,仅3年多的努力就装出4台涡扇9发动机。1979年发动机台试成功。1980年,发动机在英国复杂条件试车成功,并通过了循环疲劳强度试验。中英双方代表签署了涡扇9发动机考核成功文件,中国的“斯贝”发动机终于诞生了。

  让我们看看这十年的跳跃给中国航空工业带来了什么呢?

  由于斯贝机结构复杂、叶片多、精密件多、薄壁焊接件多、复杂形状的管件多、难加工的材料多。涡扇9制造过程中引进了电解加工、电子束焊、实验室控制、检测和测量、精铸、精锻等70年代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涡扇9零件和工艺装备的加工,精度普遍比国内原产机种高一级以上。通过试制,发动机厂掌握了金属喷涂、真空热处理、管子轨迹焊、真空钎焊、数控弯管、大型机匣电解加工等13项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技术。还有软阴阳模成型、蠕动磨削等46项达到国内最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

  国内的冶金、化工、机械等专业,通过试制涡扇9相关的材料、锻铸毛坯、成品、附件,全面提高了行业的工艺技术标准,缩短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其中有些象钛合金热成型等,还超过了斯贝文件所规定的水平。

  1981年起,陕西省国防工办先后在军工系统和其他部门、行业的100多个单位,组织学习推广“斯贝”技术中的机械加工、热处理、无损探伤等42项新工艺、新技术。后来,国务院又指示在全国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和移植 “斯贝”技术。前后召开了4次大型推广会议,组织了161场技术报告会,编印“斯贝”技术资料专辑12期,并为150个单位培养了2000余名推广应用“斯贝”技术的业务骨干。“斯贝技术”和“斯贝人”,促进许多单位解决了技术难题,促进了生产和科研,“斯贝”成了一所高技术学校。

  西安厂引进了国内外先进设备700余台,自己制造了23台套。除满足“斯贝”外,还帮助加工自己的其他产品,甚至协助了其他航空工厂和民用工业复杂件加工。使一个50年代水平的厂,一跃成为70年代末水平的工厂。后来,由“斯贝”而引发,中国航空工业开始与国际航空界广泛的技术与工业合作。

  但“斯贝”引进决策,也有其局限,造成美中不足。就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世界和中国的航空工业仍在快速发展。原定换装涡扇6的歼6系列飞机渐渐减少了生产,由更先进的歼击机系统来更替了。新歼击机要求推力远超过涡扇6的强大发动机,涡扇6就显得勉为其难(这恐怕也是英国肯卖的原因之一)。这种中型发动机未能配备相应的机种,使它的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遗憾之余,也引发出更深层的思考。
<P>
毛主席在听取涡喷5发动机的介绍

刘少奇、邓小平视察沈阳航空发动机厂

周总理与哈尔滨飞机厂工人交谈

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喷气发动机喷发1A</P><P>
朱德与沈阳飞机厂干部交谈

王震参观涡扇9发动机

强5飞机在进行静力试验

欢迎歼教1试飞员归来</P><P>
初教5设计成功庆祝大会

初教六飞机设计、组织者和试飞员

涡喷8大力发动机总装最终检验

涡喷13发动机铸钛机匣</P>
<P>
FL-1风洞试验段

563惯导系统平台

5坐标数字龙门铣床

高强度铝合金水平尾翼壁板</P><P>
运10飞机全机静力试验

运7飞机在装配

轰6飞机全机地面试验

歼7Ⅲ飞机全机振动试验</P><P>
彭德怀视察空空导弹厂

“霹雳1”空空导弹

“霹雳2”空空导弹

“霹雳3”空空导弹</P><P>
轰6甲飞机在总装

国产刹车盘

水上轰炸机用涡桨5甲发动机

技术人员调试光学设计瞄准具</P><P>
100吨标准测力机

KJ-3自动驾驶仪

直8在静力试验中

歼12飞机</P>
<P>俺们现在的国力不比以前的老毛子差,但能否达到它的水平得看领导人的决心,能力和科研机制的变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