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克仑关——意大利王国和大英帝国在埃塞俄比亚的决斗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4:03:17


克仑要塞建造于厄立特里亚靠近埃塞俄比亚的山上,易守难攻,控制着周围辽阔的平原地区。二战时发生在克仑要塞上的意大利和英国军队之间的战役以其残酷程度著称。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战役的过程。  

二战时埃塞俄比亚的克仑要塞(现在属于厄立特里亚)地图和图片:




英军侦察机拍摄的激战中的克仑要塞:



大英帝国军队:





意大利王国军队:






意军战役名誉总指挥官——王子奥斯塔公爵将军:



今天克伦要塞意大利士兵的墓地:




***********************************************

战役数据:

战役时间:        1941年二月二日到三月二十七日。

大英帝国和法国流亡政府的兵力:  
13000人,主要是印度第四师和印度第五师,还有两个法国流亡政府的海外独立营(隶属于苏丹殖民地的自卫队)。
英军总指挥是大英帝国东非总司令William Platt少将

意大利王国兵力:
23000人(又有说是40000人),由意大利本土军队和其几个殖民地包括厄立特里亚的士兵组成。
意军战役总指挥官是萨佛亚王室的王子将军奥斯塔公爵,实际军事指挥官是Nicolangelo Carnimeo少将。

交战结果:
大英帝国获胜,夺取了要塞。
英军阵亡数:按照英方1954年和1995年公开的说法是536人,伤3229人。英军1942年时公布的阵亡数还是4000到5000人。(印度独立后印度人和法国人的阵亡数被排除掉了)。意大利历史学家的说法是:大不列颠军队阵亡536人,伤3.229人。印度军队阵亡大约4000到5000人,伤员数字不详*。
(*: 见Giuseppe Federico Ghergo, La battaglia di Cheren su Storia Militare n. 213 - giugno 2011. L'autore cita come fonti Eritrea 1941 di A. J. Barker per le perdite britanniche, il War Office per le perdite tra le truppe indiane ed uno studio del 1957 di A. Bruttini e G. Puglisi per le perdite italiane)


意军阵亡数:意方统计12437人,英方统计12143人,伤21700人

***********************************************

埃塞俄比亚的克仑要塞位于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上。1941年1月,意军在克鲁峡谷失守后将全部精锐部队集中到此地。克仑要塞四周都是崇山峻岭,山峰林立,是一个由天险构成的难以攻击的堡垒。其主峰是多洛戈罗多克峰,在它的周围有金马仑岭,帆船峰,尖塔岭,小高岭等山峰,通向要塞的唯一通道唐戈拉斯峡谷中一条大路已被意军用炸药炸塌。  

意军在主峰及各制高点依托天险用混凝土建造了很多阵地,凡是挖得动的地方都挖掘了工事和掩体,在重要的支撑点上修筑了碉堡。只有坚固的岩石,挖不动的地方没有修工事。即使是满山遍野的砾石和丛生的荆棘上也布置了层层的铁丝网障碍,意军的步兵,炮兵凭高而守,在后方起飞的空军支援下控制着克仑山口,以保护山后的克仑镇。  

英军"羚羊"部队若想攻下克仑山口只能仰面强攻山峰,占领主峰及各制高点从而夺取山后的克仑镇。英军一旦夺取了克仑镇就可以进入平原,意军将无险可守。  

“羚羊”部队与2月3日出动两个营的英军向天险中的意军阵地发起攻击,英军士兵冒着意军强大的炮火和机枪扫射,经4个小时激战夺取了意军的一个战斗据点--金马伦岭。当晚,一个营的英军借夜色掩护,突袭另一个制高点帆船峰。意军由于倚仗天险,又是黑夜致使防范松懈,很快被英军赶下高地。  

第二天一早,企图夺回帆船峰的意军发动猛烈炮击,密集的炮火将山峰笼罩在硝烟迷雾之中,守卫的英军死伤惨重。在强大炮火的掩护,意军将英军打下山去夺回了帆船峰。并接着疯狂炮击和进攻金马伦岭,但并未拿下金马仑岭。  

之后意军开始昼夜不停地袭击金马仑岭上的英军。意军大口径迫击炮杀伤力极强,雨点般的迫击炮弹在岭上四处爆炸,弹片和碎石横飞。压得岭上的英军抬不起头来,只得紧贴在灼热的地面上。但英军没有屈服也没有退却,反而一有机会就主动派出小股部队反击意军。  

这边意军炮击金马仑岭,在另一处阵地上,英军集中120门火炮轰击意军坚守的多洛戈罗多克山。英军猛烈的炮击过后,出动步兵进攻。但每当英军步兵接近意军阵地时,意军各种口径的火炮便一齐倾泻下来,给冲锋的英军以毁灭性打击。经过英军士兵反复冲锋,只有30名英军勇士冲上了意军阵地,占领了多洛戈罗多克山。  

被赶下山的意军发动了接二连三的反扑,一次比一次凶猛冲锋,在意军的强烈反击下,英军守不住开始回撤,30人中只有9人退回自己的阵地上。意军炮火继续不间断地轰击英军阵地,意军飞机也出动轰炸,在烈日下的炎烤,空中落下的炸弹下英军饱受折磨。  

英军指挥普拉特将军决定在帆船峰上建一个炮兵观察哨,以消灭隐蔽的意军炮兵,压制敌人的炮火为进攻部队开辟道路。  

2月10日,英军旁遮普营出击,他们在英军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冲上山峰,用刺刀和手榴弹消灭了守军。  

说到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英印军队中的印度兵。自从英国将印度据为自己的殖民地后就招募印度人参加英印混编部队。英印军的军官都是英国人,士兵少部分是英国人,大部分是印度人,其中著名的山地人廓尔廓兵最为勇猛,这些来自喜马拉亚高山上的山民,身材矮小却特别吃苦耐劳,英勇无比,他们每人都有一把廓尔廓刀,特别擅长爬山,悬崖峭壁难不倒他们,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是他们的强项。曾有英军将领高度评价他们说:“他们从不要求炮火支援,从不知道投降,最善于用刀与敌人搏斗,是世界最好的山地战士。“  

这些印度士兵来到非洲大地为英帝国作战,一直以英勇顽强著称,虽然他们来自山地很能吃苦,但非洲炎热的气候与他们的家乡不一样,这里的气候更干燥,而若想发挥他们短兵搏斗的长处又要冲过密集的炮活,但印度士兵们在战斗中的表现令人叫绝在克仑战役的山地战中,如果没有他们,以后英意两军的惨烈激战中谁能赢真不好说。

占领山峰的旁遮普营战士立足未稳就遭到意军炮火的沉重打击,一个营几百人转眼间只剩下几十人。但此次冲峰的目的达到了,英军在山上建立了观察哨,开始指引英军炮兵消灭几处意军炮兵阵地。  

为了消灭英军的炮兵观察哨,当夜意军便发动了反扑。黑夜之中英军阵地弹雨如注,炮火连天,紧接着爆发了残酷的白刃战,英军280多名官兵战死,炮兵观察哨被消灭,英军再次被赶下山峰。  

以后英军又多次发动进攻企图夺回山峰,但都未能如愿,英军只得放弃攻下的阵地。这使英军指挥官感到攻下要塞实在是太艰难了。  

然而,克仑要塞必须攻克!据情报,沙漠之狐隆美尔正指挥他麾下精锐的德军准备发动一场正面攻势。那将威胁到苏伊士运河及英国在非洲的命脉,如果大批英军被牵制而攻不下克仑要塞,非洲局势形势将更严峻。  

英军准备用一个月时间做进攻部署。英军凿井取水,维修装备,秘密挖掘坑道。在此期间,英军停止进攻全力准备。  

这一个月,固守在金马伦岭上的两营英军是最艰苦最难熬的了。他们冒着酷热和意军猛烈的炮火,打退意军一次次反扑。此时,一直以绅士风度自豪的英军干出了一件残酷的事:他们不留任何俘虏,抓到意大利兵就推下悬崖,被推下去的意大利兵很多一时没有被摔死,挂在悬崖峭壁凄惨地嚎叫,这种回荡在山谷的惨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英军之所以一改风格这样做不是疯了,是因为在一次战斗中,一名意大利军官在投降后,当英军士兵接近他时,他忽然向英军士兵甩手榴弹,当场炸死了几个英军,这种不守战场规矩的行为激怒了英军。于是就出现了这样惨烈的场面。  

金马仑岭上的英军顽强坚守,山下的英军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进攻部队开展山地实战训练,使士兵能够适应山地作战。英国皇家空军袭击了意军几座飞机场,逐步夺回空中优势。意大利人也没闲着,他们千方百计加固工事和阵地,准备在英军进攻时给英军沉重的打击。  

一个月后,英军做好了一切进攻准备,进攻部队"羚羊"的指挥官改由梅塞维旅长指挥,3月15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1985年前的这一天。罗马皇帝恺撒遇刺,梅塞维旅长决定在这一天发动进攻,给意大利人致命的一刺。  

3月14日夜,英军第5英印师进入阵地后,等待兄弟部队英印第4师夺取帆船峰和另一座名叫桑奇尔的山峰的消息。  

3月15日黎明,克仑地区上空电闪雷鸣,雷声在群山间隆隆回响,仿佛是老天爷对即将开始的血战发怒。但英军却借着老天爷的怒吼发出了更震耳的炮火声,炮火声之大盖过了滚滚雷声。在英军炮火之下意军占领的山峰化为一片火海。  

炮火之中,英军金马伦营开始冲锋。英军战士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攀登,他们穿过道道铁丝网和荆棘,迎着意军从岩石后和山洞中拼命向英军投下的炸弹,前赴后继不顾一切地向上冲,成群的英军倒下,后面冲上来的士兵踩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冲锋。英军付出了8名军官和280名士兵的代价,经过血腥撕杀终于从意军手中夺取了两座险恶的山峰。

另一支夺取猪背峰和平顶峰的英军打得十分艰苦,为了攻下猪背峰,英军损失了大半个营的兵力。夺取了阵地的英军营兵员虽所剩无几,却坚守在此打退了意军两个主力营的进攻。经过一昼夜的激战,英军第4英印师完成了夺取了预定的两座山峰的任务。  

第4英印师发动进攻时,第5英印师也开始了攻击。但进攻一开始就陷入困境。山谷间到处是意军火力点,炎火赤日灼烤,机枪喷射的火舌,雨点般砸下的炮弹使英军士兵无法进攻。意军在打退了进攻其他山峰的英军后,集中更多的兵力和更强的火力对付第5英印师的进攻部队。  

关键时刻,英军指挥官决定派马拉塔营袭击意军占领的尖塔岭和小高岭。身材矮小的马拉塔营士兵异常勇敢,他们冒着意军凶猛的火力,从陡峭的山岩向上攀登。意军投出大量的手榴弹和燃烧弹,燃烧弹将满山遍野烧得火光冲天,整个山头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在烈火之中的马拉塔营官兵们毫无惧色勇猛冲峰。整个山冈根本无路走,战士们用双手抓住岩石和树枝向上爬。守山的意军也很顽强,他们打退了马拉塔营的前三次冲锋,但马拉塔营立刻又组织了第四次冲锋。战士们再次高呼口号冲上峰顶,他们端着刺刀冲入敌群,经过激烈残酷的白刃战,英军终于夺取了尖塔岭,小高岭。并继续打退了意军的大规模反扑。  

在马拉塔营攻克尖塔岭,小高岭后,英军西约克郡兵从这里出发攻打意军占领的主峰多洛戈罗多克峰。冲向主峰的路只有一条崎岖陡峭的山脊。两个排的西约克郡英军趁月色中摸到了距意军要塞不到100米的地方,忽然出现在意军鼻子底下的进攻者使意军慌乱起来,英军抢先把密集的枪弹向意军泼去。突如其来的进攻使得意大利军队急忙败走,追着他们屁股扫射的子弹又把很多人送上西天。  

天亮了,夺取主峰要塞的英军勇士们这才发现,经过激战的整个要塞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他们已经没有工事可守,随即意军地动山摇的炮火拉开了反扑的序幕,意军从三个方向上向英军倾泻了密集的炮弹。炮火一过,两个营的意军立即发起反攻,刚在夺取的山峰上建立了炮兵观察哨的英军马上指引英军炮火准确无误地轰击意军。此后,整个山峰上机枪、步枪、手榴弹、各种炮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这种响声不停顿地持续了10个昼夜。  

在坚守阵地中,因为是在笔直的山坡上运送弹药、伤员,运输极为困难,只能用人力向前运,所以,战前英军指挥员就下令:战斗一开始先运弹药,后运水。没有水,士兵们只能忍耐着干渴和饥饿同敌人战斗。  

在坚守的第一天里,西约克郡士兵接连打退了意军多次反攻,将阵地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第一天防守一结束,英军立刻开始了大规模进攻。但进攻的部队立即遭到了意军炮火的猛烈打击,英军损失惨重到有一个战斗营仅幸存一名军官,其余全部战死。英军只得停止后撤。  

部队在夜幕掩护下撤回后,英军西约克兵阵地的右翼防线喀什由边防团的士兵扼守。这里经历了意军猛烈炮火的轰击,边防团的官兵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二战后,边防团的幸存者声称此后他们所经历了的北非、意大利、缅甸等地的战斗尽管残酷,却都没有克仑战役那么残酷,这10天10夜简直是地狱般的煎熬。  

挡住了英军进攻的意军企图把英军占领的阵地悉数夺回来。意军把一切可以调动的部队及中型坦克都集到克仑,不分昼夜轮番冲锋,但是,所有的英军士兵坚守不退,因为英军指挥官下了死命令:"退路是没有的,只有拼到底。"经常是一次意军冲锋被打退后,阵前堆积如山的意军尸体使英军不得不及时清理,才能准备下一次反冲锋。  

由于英军炮兵观察哨能准确地观察意军动态,并指挥两个师的师属炮兵准确炮击。意军无法集结进攻部队,在一次英军炮击进攻的意军时,意军年轻的将军,残暴的索马里征服者洛齐尼被炸得身首分家。前一段时间是意军的炮兵压得进攻的英军苦不堪言,现在是英军的炮兵打得意军无处藏身。  

山上的英军顽强坚守多洛戈罗多克山峰时,山下的英军正努力打开被意军用炸药封死的,通向克仑要塞的唯一通道--唐戈拉斯峡谷。意军显然发现了英军企图,如果打开这条峡谷,英军坦克和小型装甲车就可以通过,也就意味着打开意军失败的大门。意军不断地进行炮击使企图打开峡谷的第4英印师屡屡受挫。为了打开峡谷英印第四师的官兵们再一次对散布着自己同伴尸体的山峰发起了进攻。  

到3月24日夜,已坚守多洛戈罗多克阵地9天10夜的西约克郡兵悄悄爬出阵地,占领了一座小山丘,马拉塔营的士兵也夺取了另外两座小山。凌晨3点,意军发现了进攻的英军,意军马上将在此集结大批军队改变原准备对多洛戈罗多克山发起进攻的计划,转向对忽然出现的英军反击。两军开始血战,与此同时,已潜入金马伦岭下面事先挖掘的隧道里的两个营的英军开始对意军实施包抄。

隧道内的英军冲了出去,冲向还没睁开眼的意军,两个多小时激战后,英军夺取了预定目标。自克仑战役打响后,一直顽强作战的意大利军队精神垮了,很多意大利士兵开始举起双手投降。  

唐戈拉斯峡谷的左侧被英军控制后,多洛戈罗多克山上的守军冒着意军的枪炮,一步步逼近峡谷右侧的意军阵地,他们终于夺取了右侧的一些山头。控制了峡谷后的英军立刻清理峡谷。英军工兵们冒着意军炮火在峡谷中以最快速度清理被封死的通道。意军发现无法阻止英军前进,开始后撤。  

3月26日下午,意军再次重新集结兵力,以坦克和重炮为掩护,对丢失的阵地发起猛烈进攻。马拉塔营的士兵打退了意军三次进攻,使意军这种强弩之末的进攻未能奏效。  

3月27日凌晨4时30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英军用猛烈炮火再次轰击意军阵地。而意军却没有任何还击的迹象,这是53天苦战以来的第一次。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这里时,意军阵地上徐徐举起一面白旗,苦战几十个昼夜的英军官兵此时此刻欢呼起来,意军彻底被打垮了!  

英军工兵历尽艰苦奋力清理唐戈拉斯峡谷,终于打开了一条不足4米宽的通道,英军坦克和装甲车隆隆驶过,对意军发起最后的攻击。上午10点,当英军坦克,装甲车开到克仑平原时,发现意军已经逃跑。  

守卫制高点饱经磨难和战火考验的西约克郡兵也加入到总攻的行列。他们在一条已干涸的河道里集结。河床里布满了意军士兵的尸体和牲畜尸体以及被炸毁的各种军车。苦战10昼夜的不到休息的西约克郡士兵不在这条尸体遍地的河床里喘息片刻。  



克仑要塞被英军攻克后,英军于4月1日攻占阿斯马拉城,4月8日,驻马萨瓦城的意军投降。自此,克仑战役宣告结束,克仑战役自1月19日开始到4月8日共进行了70余天,英军投入了两个师的兵力,共歼灭65个营的意军,俘虏意军4万多,彻底打垮了意军在东北非的攻势。  

克仑战役是一场二战中异常残酷的战役,她的残酷程度不亚于二战中的任何一场战役,从战役的过程看,这是一场山地战,战术上双方都使用了山地战防守,反击,夺取等几乎所有山地战战术,从使用的兵器上看,交战双方都动用了大量的火炮及坦克,装甲车等陆战兵器,双方空军都投入了战斗。双方都发动了多次的冲锋,反冲锋,夜战及突袭战,惨烈的白刃战在每次夺取与反夺取制高点的战斗中都有发生。交战双方都在拼火力拼兵力拼意志拼顽强。双方部队中有欧洲人,亚洲人,非洲人,兵员的组成几乎包括了各色人种。整个战役期间英军以惊人的毅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夺取了一座座依托险恶的山峰和高地以及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天然堡垒,打败了意大利军队。而意军表现出的顽强与勇敢也是二战中少有的。两支作战顽强的军队碰到一起,最后倒下者不是败在战术上,完全是败在战斗意志上。  

克仑战役的战略意义之重大,在于由于英军取得了克仑战役的胜利,从而保住了对东北非的控制,当来自印度,澳大利亚,东非等英国的殖民地,装载着战略物资及补充兵员的飞机横穿非洲空中航线及满载的船舶航行于红海海上航线时,这些对作战极为重要的物资与兵员的安全有了保证。到美国加入反法西斯战线后,美国对英国的援助船只得以顺利通过红海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从而保证了盟军在中东,在地中海,在南欧战胜法西斯。克仑战役之后,英军可以腾出兵力全力对付北非的隆美尔率领的德军,以保卫苏伊士运河。如果没有克仑战役的胜利,意军依然控制着克仑要塞及东北非地区,上述所有都将受到威胁,克仑战役之后的北非战役英军将无法对阵隆美尔的德军。设想一下,如果苏伊士运河被德军占领,非洲的空中航线及红海海上航线无法运送物资及兵员,在北非,在地中海,在南欧,盟军将一筹莫展,希特勒前出印度洋的美梦也许就不是空想。  

至于在二战后人们普遍对克仑战役关注不够,甚至战后英国在颁发勋章时,克仑战役的参战者竟没有一人得到这种金星勋章的原因,只能说虽然英军在克仑战役中打得残酷顽强并取得了克仑战役的胜利,但由于后来的非洲作战中,英军与盟军共同对付入侵非洲的德军的各战役,因德军统帅隆美尔的“沙漠之狐”的名气之大,打败隆美尔使所有参战的英军,盟军将领都得到了极大的声誉,同时克仑战役中意军表现出来的顽强与战斗力在此战后再没有一次出色的表现,使人们对打败意大利军队普遍认为没什么神奇,这些都无形中降低了克仑战役的地位。


克仑要塞建造于厄立特里亚靠近埃塞俄比亚的山上,易守难攻,控制着周围辽阔的平原地区。二战时发生在克仑要塞上的意大利和英国军队之间的战役以其残酷程度著称。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战役的过程。  

二战时埃塞俄比亚的克仑要塞(现在属于厄立特里亚)地图和图片:




英军侦察机拍摄的激战中的克仑要塞:



大英帝国军队:





意大利王国军队:






意军战役名誉总指挥官——王子奥斯塔公爵将军:



今天克伦要塞意大利士兵的墓地:




***********************************************

战役数据:

战役时间:        1941年二月二日到三月二十七日。

大英帝国和法国流亡政府的兵力:  
13000人,主要是印度第四师和印度第五师,还有两个法国流亡政府的海外独立营(隶属于苏丹殖民地的自卫队)。
英军总指挥是大英帝国东非总司令William Platt少将

意大利王国兵力:
23000人(又有说是40000人),由意大利本土军队和其几个殖民地包括厄立特里亚的士兵组成。
意军战役总指挥官是萨佛亚王室的王子将军奥斯塔公爵,实际军事指挥官是Nicolangelo Carnimeo少将。

交战结果:
大英帝国获胜,夺取了要塞。
英军阵亡数:按照英方1954年和1995年公开的说法是536人,伤3229人。英军1942年时公布的阵亡数还是4000到5000人。(印度独立后印度人和法国人的阵亡数被排除掉了)。意大利历史学家的说法是:大不列颠军队阵亡536人,伤3.229人。印度军队阵亡大约4000到5000人,伤员数字不详*。
(*: 见Giuseppe Federico Ghergo, La battaglia di Cheren su Storia Militare n. 213 - giugno 2011. L'autore cita come fonti Eritrea 1941 di A. J. Barker per le perdite britanniche, il War Office per le perdite tra le truppe indiane ed uno studio del 1957 di A. Bruttini e G. Puglisi per le perdite italiane)


意军阵亡数:意方统计12437人,英方统计12143人,伤21700人

***********************************************

埃塞俄比亚的克仑要塞位于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上。1941年1月,意军在克鲁峡谷失守后将全部精锐部队集中到此地。克仑要塞四周都是崇山峻岭,山峰林立,是一个由天险构成的难以攻击的堡垒。其主峰是多洛戈罗多克峰,在它的周围有金马仑岭,帆船峰,尖塔岭,小高岭等山峰,通向要塞的唯一通道唐戈拉斯峡谷中一条大路已被意军用炸药炸塌。  

意军在主峰及各制高点依托天险用混凝土建造了很多阵地,凡是挖得动的地方都挖掘了工事和掩体,在重要的支撑点上修筑了碉堡。只有坚固的岩石,挖不动的地方没有修工事。即使是满山遍野的砾石和丛生的荆棘上也布置了层层的铁丝网障碍,意军的步兵,炮兵凭高而守,在后方起飞的空军支援下控制着克仑山口,以保护山后的克仑镇。  

英军"羚羊"部队若想攻下克仑山口只能仰面强攻山峰,占领主峰及各制高点从而夺取山后的克仑镇。英军一旦夺取了克仑镇就可以进入平原,意军将无险可守。  

“羚羊”部队与2月3日出动两个营的英军向天险中的意军阵地发起攻击,英军士兵冒着意军强大的炮火和机枪扫射,经4个小时激战夺取了意军的一个战斗据点--金马伦岭。当晚,一个营的英军借夜色掩护,突袭另一个制高点帆船峰。意军由于倚仗天险,又是黑夜致使防范松懈,很快被英军赶下高地。  

第二天一早,企图夺回帆船峰的意军发动猛烈炮击,密集的炮火将山峰笼罩在硝烟迷雾之中,守卫的英军死伤惨重。在强大炮火的掩护,意军将英军打下山去夺回了帆船峰。并接着疯狂炮击和进攻金马伦岭,但并未拿下金马仑岭。  

之后意军开始昼夜不停地袭击金马仑岭上的英军。意军大口径迫击炮杀伤力极强,雨点般的迫击炮弹在岭上四处爆炸,弹片和碎石横飞。压得岭上的英军抬不起头来,只得紧贴在灼热的地面上。但英军没有屈服也没有退却,反而一有机会就主动派出小股部队反击意军。  

这边意军炮击金马仑岭,在另一处阵地上,英军集中120门火炮轰击意军坚守的多洛戈罗多克山。英军猛烈的炮击过后,出动步兵进攻。但每当英军步兵接近意军阵地时,意军各种口径的火炮便一齐倾泻下来,给冲锋的英军以毁灭性打击。经过英军士兵反复冲锋,只有30名英军勇士冲上了意军阵地,占领了多洛戈罗多克山。  

被赶下山的意军发动了接二连三的反扑,一次比一次凶猛冲锋,在意军的强烈反击下,英军守不住开始回撤,30人中只有9人退回自己的阵地上。意军炮火继续不间断地轰击英军阵地,意军飞机也出动轰炸,在烈日下的炎烤,空中落下的炸弹下英军饱受折磨。  

英军指挥普拉特将军决定在帆船峰上建一个炮兵观察哨,以消灭隐蔽的意军炮兵,压制敌人的炮火为进攻部队开辟道路。  

2月10日,英军旁遮普营出击,他们在英军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冲上山峰,用刺刀和手榴弹消灭了守军。  

说到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英印军队中的印度兵。自从英国将印度据为自己的殖民地后就招募印度人参加英印混编部队。英印军的军官都是英国人,士兵少部分是英国人,大部分是印度人,其中著名的山地人廓尔廓兵最为勇猛,这些来自喜马拉亚高山上的山民,身材矮小却特别吃苦耐劳,英勇无比,他们每人都有一把廓尔廓刀,特别擅长爬山,悬崖峭壁难不倒他们,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是他们的强项。曾有英军将领高度评价他们说:“他们从不要求炮火支援,从不知道投降,最善于用刀与敌人搏斗,是世界最好的山地战士。“  

这些印度士兵来到非洲大地为英帝国作战,一直以英勇顽强著称,虽然他们来自山地很能吃苦,但非洲炎热的气候与他们的家乡不一样,这里的气候更干燥,而若想发挥他们短兵搏斗的长处又要冲过密集的炮活,但印度士兵们在战斗中的表现令人叫绝在克仑战役的山地战中,如果没有他们,以后英意两军的惨烈激战中谁能赢真不好说。

占领山峰的旁遮普营战士立足未稳就遭到意军炮火的沉重打击,一个营几百人转眼间只剩下几十人。但此次冲峰的目的达到了,英军在山上建立了观察哨,开始指引英军炮兵消灭几处意军炮兵阵地。  

为了消灭英军的炮兵观察哨,当夜意军便发动了反扑。黑夜之中英军阵地弹雨如注,炮火连天,紧接着爆发了残酷的白刃战,英军280多名官兵战死,炮兵观察哨被消灭,英军再次被赶下山峰。  

以后英军又多次发动进攻企图夺回山峰,但都未能如愿,英军只得放弃攻下的阵地。这使英军指挥官感到攻下要塞实在是太艰难了。  

然而,克仑要塞必须攻克!据情报,沙漠之狐隆美尔正指挥他麾下精锐的德军准备发动一场正面攻势。那将威胁到苏伊士运河及英国在非洲的命脉,如果大批英军被牵制而攻不下克仑要塞,非洲局势形势将更严峻。  

英军准备用一个月时间做进攻部署。英军凿井取水,维修装备,秘密挖掘坑道。在此期间,英军停止进攻全力准备。  

这一个月,固守在金马伦岭上的两营英军是最艰苦最难熬的了。他们冒着酷热和意军猛烈的炮火,打退意军一次次反扑。此时,一直以绅士风度自豪的英军干出了一件残酷的事:他们不留任何俘虏,抓到意大利兵就推下悬崖,被推下去的意大利兵很多一时没有被摔死,挂在悬崖峭壁凄惨地嚎叫,这种回荡在山谷的惨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英军之所以一改风格这样做不是疯了,是因为在一次战斗中,一名意大利军官在投降后,当英军士兵接近他时,他忽然向英军士兵甩手榴弹,当场炸死了几个英军,这种不守战场规矩的行为激怒了英军。于是就出现了这样惨烈的场面。  

金马仑岭上的英军顽强坚守,山下的英军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进攻部队开展山地实战训练,使士兵能够适应山地作战。英国皇家空军袭击了意军几座飞机场,逐步夺回空中优势。意大利人也没闲着,他们千方百计加固工事和阵地,准备在英军进攻时给英军沉重的打击。  

一个月后,英军做好了一切进攻准备,进攻部队"羚羊"的指挥官改由梅塞维旅长指挥,3月15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1985年前的这一天。罗马皇帝恺撒遇刺,梅塞维旅长决定在这一天发动进攻,给意大利人致命的一刺。  

3月14日夜,英军第5英印师进入阵地后,等待兄弟部队英印第4师夺取帆船峰和另一座名叫桑奇尔的山峰的消息。  

3月15日黎明,克仑地区上空电闪雷鸣,雷声在群山间隆隆回响,仿佛是老天爷对即将开始的血战发怒。但英军却借着老天爷的怒吼发出了更震耳的炮火声,炮火声之大盖过了滚滚雷声。在英军炮火之下意军占领的山峰化为一片火海。  

炮火之中,英军金马伦营开始冲锋。英军战士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攀登,他们穿过道道铁丝网和荆棘,迎着意军从岩石后和山洞中拼命向英军投下的炸弹,前赴后继不顾一切地向上冲,成群的英军倒下,后面冲上来的士兵踩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冲锋。英军付出了8名军官和280名士兵的代价,经过血腥撕杀终于从意军手中夺取了两座险恶的山峰。

另一支夺取猪背峰和平顶峰的英军打得十分艰苦,为了攻下猪背峰,英军损失了大半个营的兵力。夺取了阵地的英军营兵员虽所剩无几,却坚守在此打退了意军两个主力营的进攻。经过一昼夜的激战,英军第4英印师完成了夺取了预定的两座山峰的任务。  

第4英印师发动进攻时,第5英印师也开始了攻击。但进攻一开始就陷入困境。山谷间到处是意军火力点,炎火赤日灼烤,机枪喷射的火舌,雨点般砸下的炮弹使英军士兵无法进攻。意军在打退了进攻其他山峰的英军后,集中更多的兵力和更强的火力对付第5英印师的进攻部队。  

关键时刻,英军指挥官决定派马拉塔营袭击意军占领的尖塔岭和小高岭。身材矮小的马拉塔营士兵异常勇敢,他们冒着意军凶猛的火力,从陡峭的山岩向上攀登。意军投出大量的手榴弹和燃烧弹,燃烧弹将满山遍野烧得火光冲天,整个山头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在烈火之中的马拉塔营官兵们毫无惧色勇猛冲峰。整个山冈根本无路走,战士们用双手抓住岩石和树枝向上爬。守山的意军也很顽强,他们打退了马拉塔营的前三次冲锋,但马拉塔营立刻又组织了第四次冲锋。战士们再次高呼口号冲上峰顶,他们端着刺刀冲入敌群,经过激烈残酷的白刃战,英军终于夺取了尖塔岭,小高岭。并继续打退了意军的大规模反扑。  

在马拉塔营攻克尖塔岭,小高岭后,英军西约克郡兵从这里出发攻打意军占领的主峰多洛戈罗多克峰。冲向主峰的路只有一条崎岖陡峭的山脊。两个排的西约克郡英军趁月色中摸到了距意军要塞不到100米的地方,忽然出现在意军鼻子底下的进攻者使意军慌乱起来,英军抢先把密集的枪弹向意军泼去。突如其来的进攻使得意大利军队急忙败走,追着他们屁股扫射的子弹又把很多人送上西天。  

天亮了,夺取主峰要塞的英军勇士们这才发现,经过激战的整个要塞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他们已经没有工事可守,随即意军地动山摇的炮火拉开了反扑的序幕,意军从三个方向上向英军倾泻了密集的炮弹。炮火一过,两个营的意军立即发起反攻,刚在夺取的山峰上建立了炮兵观察哨的英军马上指引英军炮火准确无误地轰击意军。此后,整个山峰上机枪、步枪、手榴弹、各种炮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这种响声不停顿地持续了10个昼夜。  

在坚守阵地中,因为是在笔直的山坡上运送弹药、伤员,运输极为困难,只能用人力向前运,所以,战前英军指挥员就下令:战斗一开始先运弹药,后运水。没有水,士兵们只能忍耐着干渴和饥饿同敌人战斗。  

在坚守的第一天里,西约克郡士兵接连打退了意军多次反攻,将阵地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第一天防守一结束,英军立刻开始了大规模进攻。但进攻的部队立即遭到了意军炮火的猛烈打击,英军损失惨重到有一个战斗营仅幸存一名军官,其余全部战死。英军只得停止后撤。  

部队在夜幕掩护下撤回后,英军西约克兵阵地的右翼防线喀什由边防团的士兵扼守。这里经历了意军猛烈炮火的轰击,边防团的官兵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二战后,边防团的幸存者声称此后他们所经历了的北非、意大利、缅甸等地的战斗尽管残酷,却都没有克仑战役那么残酷,这10天10夜简直是地狱般的煎熬。  

挡住了英军进攻的意军企图把英军占领的阵地悉数夺回来。意军把一切可以调动的部队及中型坦克都集到克仑,不分昼夜轮番冲锋,但是,所有的英军士兵坚守不退,因为英军指挥官下了死命令:"退路是没有的,只有拼到底。"经常是一次意军冲锋被打退后,阵前堆积如山的意军尸体使英军不得不及时清理,才能准备下一次反冲锋。  

由于英军炮兵观察哨能准确地观察意军动态,并指挥两个师的师属炮兵准确炮击。意军无法集结进攻部队,在一次英军炮击进攻的意军时,意军年轻的将军,残暴的索马里征服者洛齐尼被炸得身首分家。前一段时间是意军的炮兵压得进攻的英军苦不堪言,现在是英军的炮兵打得意军无处藏身。  

山上的英军顽强坚守多洛戈罗多克山峰时,山下的英军正努力打开被意军用炸药封死的,通向克仑要塞的唯一通道--唐戈拉斯峡谷。意军显然发现了英军企图,如果打开这条峡谷,英军坦克和小型装甲车就可以通过,也就意味着打开意军失败的大门。意军不断地进行炮击使企图打开峡谷的第4英印师屡屡受挫。为了打开峡谷英印第四师的官兵们再一次对散布着自己同伴尸体的山峰发起了进攻。  

到3月24日夜,已坚守多洛戈罗多克阵地9天10夜的西约克郡兵悄悄爬出阵地,占领了一座小山丘,马拉塔营的士兵也夺取了另外两座小山。凌晨3点,意军发现了进攻的英军,意军马上将在此集结大批军队改变原准备对多洛戈罗多克山发起进攻的计划,转向对忽然出现的英军反击。两军开始血战,与此同时,已潜入金马伦岭下面事先挖掘的隧道里的两个营的英军开始对意军实施包抄。

隧道内的英军冲了出去,冲向还没睁开眼的意军,两个多小时激战后,英军夺取了预定目标。自克仑战役打响后,一直顽强作战的意大利军队精神垮了,很多意大利士兵开始举起双手投降。  

唐戈拉斯峡谷的左侧被英军控制后,多洛戈罗多克山上的守军冒着意军的枪炮,一步步逼近峡谷右侧的意军阵地,他们终于夺取了右侧的一些山头。控制了峡谷后的英军立刻清理峡谷。英军工兵们冒着意军炮火在峡谷中以最快速度清理被封死的通道。意军发现无法阻止英军前进,开始后撤。  

3月26日下午,意军再次重新集结兵力,以坦克和重炮为掩护,对丢失的阵地发起猛烈进攻。马拉塔营的士兵打退了意军三次进攻,使意军这种强弩之末的进攻未能奏效。  

3月27日凌晨4时30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英军用猛烈炮火再次轰击意军阵地。而意军却没有任何还击的迹象,这是53天苦战以来的第一次。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这里时,意军阵地上徐徐举起一面白旗,苦战几十个昼夜的英军官兵此时此刻欢呼起来,意军彻底被打垮了!  

英军工兵历尽艰苦奋力清理唐戈拉斯峡谷,终于打开了一条不足4米宽的通道,英军坦克和装甲车隆隆驶过,对意军发起最后的攻击。上午10点,当英军坦克,装甲车开到克仑平原时,发现意军已经逃跑。  

守卫制高点饱经磨难和战火考验的西约克郡兵也加入到总攻的行列。他们在一条已干涸的河道里集结。河床里布满了意军士兵的尸体和牲畜尸体以及被炸毁的各种军车。苦战10昼夜的不到休息的西约克郡士兵不在这条尸体遍地的河床里喘息片刻。  



克仑要塞被英军攻克后,英军于4月1日攻占阿斯马拉城,4月8日,驻马萨瓦城的意军投降。自此,克仑战役宣告结束,克仑战役自1月19日开始到4月8日共进行了70余天,英军投入了两个师的兵力,共歼灭65个营的意军,俘虏意军4万多,彻底打垮了意军在东北非的攻势。  

克仑战役是一场二战中异常残酷的战役,她的残酷程度不亚于二战中的任何一场战役,从战役的过程看,这是一场山地战,战术上双方都使用了山地战防守,反击,夺取等几乎所有山地战战术,从使用的兵器上看,交战双方都动用了大量的火炮及坦克,装甲车等陆战兵器,双方空军都投入了战斗。双方都发动了多次的冲锋,反冲锋,夜战及突袭战,惨烈的白刃战在每次夺取与反夺取制高点的战斗中都有发生。交战双方都在拼火力拼兵力拼意志拼顽强。双方部队中有欧洲人,亚洲人,非洲人,兵员的组成几乎包括了各色人种。整个战役期间英军以惊人的毅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夺取了一座座依托险恶的山峰和高地以及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天然堡垒,打败了意大利军队。而意军表现出的顽强与勇敢也是二战中少有的。两支作战顽强的军队碰到一起,最后倒下者不是败在战术上,完全是败在战斗意志上。  

克仑战役的战略意义之重大,在于由于英军取得了克仑战役的胜利,从而保住了对东北非的控制,当来自印度,澳大利亚,东非等英国的殖民地,装载着战略物资及补充兵员的飞机横穿非洲空中航线及满载的船舶航行于红海海上航线时,这些对作战极为重要的物资与兵员的安全有了保证。到美国加入反法西斯战线后,美国对英国的援助船只得以顺利通过红海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从而保证了盟军在中东,在地中海,在南欧战胜法西斯。克仑战役之后,英军可以腾出兵力全力对付北非的隆美尔率领的德军,以保卫苏伊士运河。如果没有克仑战役的胜利,意军依然控制着克仑要塞及东北非地区,上述所有都将受到威胁,克仑战役之后的北非战役英军将无法对阵隆美尔的德军。设想一下,如果苏伊士运河被德军占领,非洲的空中航线及红海海上航线无法运送物资及兵员,在北非,在地中海,在南欧,盟军将一筹莫展,希特勒前出印度洋的美梦也许就不是空想。  

至于在二战后人们普遍对克仑战役关注不够,甚至战后英国在颁发勋章时,克仑战役的参战者竟没有一人得到这种金星勋章的原因,只能说虽然英军在克仑战役中打得残酷顽强并取得了克仑战役的胜利,但由于后来的非洲作战中,英军与盟军共同对付入侵非洲的德军的各战役,因德军统帅隆美尔的“沙漠之狐”的名气之大,打败隆美尔使所有参战的英军,盟军将领都得到了极大的声誉,同时克仑战役中意军表现出来的顽强与战斗力在此战后再没有一次出色的表现,使人们对打败意大利军队普遍认为没什么神奇,这些都无形中降低了克仑战役的地位。
伤亡比居然这么接近,这不科学!
那个双管炮很邪恶啊。。。
freemailman 发表于 2012-6-29 16:17
那个双管炮很邪恶啊。。。
舰炮搬来滴
数字君 发表于 2012-6-29 16:15
伤亡比居然这么接近,这不科学!
牛牛是进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