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是“运10”飞机首次成功试飞的三十周年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9:44:30


(2010年9月26日,是“运10”飞机首次成功试飞的三十周年。在纪念这一壮举的纪念会上,我作了如下的发言:http://chengbushi.blog.china.com/201010/7038737.html

运十收费及相关四大系统试验专题视频(三段)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k2MjM1NDY0/v.swf


(运十研制全过程视频)
http://player.56.com/v_NDcxODIxODI.swf
三十年前,运10在上海大场机场完成了首次试飞。这是我国从1970年开始的大型喷气客机十年奋战的结果,也是我国在20世纪内航空工业规模最大的一项向高端的冲剌。今天我们来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我想谈三点体会。

第一,运10工程技术队伍体现出兼容并包的团队合作精神

运10研制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在研制运10以前,上海原来没有飞机设计的力量,完全是从无到有从全国集中力量建立起来的大飞机设计队伍。

“运10”项目集中了来自全国几十个单位的几百名科技人员。不少人来自航空部各研究所和工厂,还有人来自科学院、既有人来自部队也有人来自学校。凡是我国研制过型号的单位,都派了人来参加运10的研制,其中有研制军用机的、研制民用运输机的、研制水上飞机的、研制无人飞机的、研制直升机的、研制卫星的……也有的人原来是从事教学的,或从事飞机维护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积累的经验不同,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互相原来并不认识。但是在这里相聚后平等相待,有问题放在桌面上谈,不排斥不同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来对技术决策问题取得共识,决不“因人废言”。这样一来,这支由各地来的队伍中,反而形成了很有利于吸收新观点的和谐而活跃的技术气氛,取得了在知识和智力创新上的“杂交优势”。好的意见很快就被采纳。

今后我国的大飞机项目,在我国在20世纪内唯一研制过喷气客机的上海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设计院。但是,仍然在某种程度上由全国集中力量来形成队伍。集全国之力,聚全国之智。在这样的集体中,必然需要加强团结合作的精神,对各种不同的思路能够兼容并包,广泛汲取多方优点,不断求实求新来汲收新事物新思维。

第二,高扬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运10是我国航空工业在20世纪内最大规模的开拓性的工程,需要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新精神是一种绝对必需。

运10的设计任务无论在飞行高度、载重还是航程上都创造了新纪录,如起飞总重是以前自行研制飞机的10倍。在科学技术上,凡事物的规模加大十倍就称为大了一个量级,事物就会有许多质的变化。因此运10从总体设计到各个细部都需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运10”研制排除了前苏联的“强度规范”,而采用了国际“适航标准”;大量利用计算机,编制了138个自编程序;从联合国的“国际民航组织”引进了民用飞机的机场适应性计算程序,这是我国航空工业界首次和“国际民航组织”直接沟通世界通用的民用航空技术标准。运10研究中还开发了很多新的设计方法。

除了在全机总体上的进步之外,运10还有很多细节上的革新:如仪表板使用导光板照明,里面安装绿豆灯泡,灯光从刻度上射出,这虽是仪表照明上的一项很具体的细节,但也是我国过去的军用飞机上,以及苏式民用机上从未使用过的,曾引起熟悉老的俄式技术的人的某些误解,却是仪表照明上的重大进步;此外,如自行研制出机舱打开后使用的充气滑梯;大飞机空调的容量可承担180人的空气调温和调压的需要,等等,不胜枚举。

运10工程在飞机设计上冲破了过去许多禁区,极大地扩展了我国航空设计能力,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地。如果用“因循守旧”的禁忌来约束技术的发展,是作不出这样开拓性的成果的。

第三点,我想说2007年12月21日,国务院曾培炎副总理到上海来视察了运10,并接见了部分运10的老科技人员。

当时我在场。曾副总理向所有接见的代表说:感谢你们在“运10”飞机研制中做出的贡献。有了“运10”飞机的研制,我们才有今天干大客的信心,有了“运10”飞机的研制,才有今天干大客的基础,有了“运10”飞机的研制,为今天干大客机培育了一支研制队伍。感谢大家,希望老专家继续为中国航空工业发挥余热。

听到曾副总理对运10的讲话,我内心感到很欣慰,觉得可以告慰运10工程的原领导熊焰和马凤山等,以及唐明炎、司国钧等一些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先后离开了我们的同志。我想许多参与过运10研制、而今天仍然健在的科技工作者知道国务院领导对运10飞机的讲话,也都会感到欣慰的。

我热烈地祝愿我国的大客机能克服一切困难,取得工程的胜利!


(2010年9月26日,是“运10”飞机首次成功试飞的三十周年。在纪念这一壮举的纪念会上,我作了如下的发言:http://chengbushi.blog.china.com/201010/7038737.html)

运十收费及相关四大系统试验专题视频(三段)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k2MjM1NDY0/v.swf


(运十研制全过程视频)
http://player.56.com/v_NDcxODIxODI.swf
三十年前,运10在上海大场机场完成了首次试飞。这是我国从1970年开始的大型喷气客机十年奋战的结果,也是我国在20世纪内航空工业规模最大的一项向高端的冲剌。今天我们来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我想谈三点体会。

第一,运10工程技术队伍体现出兼容并包的团队合作精神

运10研制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在研制运10以前,上海原来没有飞机设计的力量,完全是从无到有从全国集中力量建立起来的大飞机设计队伍。

“运10”项目集中了来自全国几十个单位的几百名科技人员。不少人来自航空部各研究所和工厂,还有人来自科学院、既有人来自部队也有人来自学校。凡是我国研制过型号的单位,都派了人来参加运10的研制,其中有研制军用机的、研制民用运输机的、研制水上飞机的、研制无人飞机的、研制直升机的、研制卫星的……也有的人原来是从事教学的,或从事飞机维护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积累的经验不同,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互相原来并不认识。但是在这里相聚后平等相待,有问题放在桌面上谈,不排斥不同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来对技术决策问题取得共识,决不“因人废言”。这样一来,这支由各地来的队伍中,反而形成了很有利于吸收新观点的和谐而活跃的技术气氛,取得了在知识和智力创新上的“杂交优势”。好的意见很快就被采纳。

今后我国的大飞机项目,在我国在20世纪内唯一研制过喷气客机的上海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设计院。但是,仍然在某种程度上由全国集中力量来形成队伍。集全国之力,聚全国之智。在这样的集体中,必然需要加强团结合作的精神,对各种不同的思路能够兼容并包,广泛汲取多方优点,不断求实求新来汲收新事物新思维。

第二,高扬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运10是我国航空工业在20世纪内最大规模的开拓性的工程,需要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新精神是一种绝对必需。

运10的设计任务无论在飞行高度、载重还是航程上都创造了新纪录,如起飞总重是以前自行研制飞机的10倍。在科学技术上,凡事物的规模加大十倍就称为大了一个量级,事物就会有许多质的变化。因此运10从总体设计到各个细部都需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运10”研制排除了前苏联的“强度规范”,而采用了国际“适航标准”;大量利用计算机,编制了138个自编程序;从联合国的“国际民航组织”引进了民用飞机的机场适应性计算程序,这是我国航空工业界首次和“国际民航组织”直接沟通世界通用的民用航空技术标准。运10研究中还开发了很多新的设计方法。

除了在全机总体上的进步之外,运10还有很多细节上的革新:如仪表板使用导光板照明,里面安装绿豆灯泡,灯光从刻度上射出,这虽是仪表照明上的一项很具体的细节,但也是我国过去的军用飞机上,以及苏式民用机上从未使用过的,曾引起熟悉老的俄式技术的人的某些误解,却是仪表照明上的重大进步;此外,如自行研制出机舱打开后使用的充气滑梯;大飞机空调的容量可承担180人的空气调温和调压的需要,等等,不胜枚举。

运10工程在飞机设计上冲破了过去许多禁区,极大地扩展了我国航空设计能力,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地。如果用“因循守旧”的禁忌来约束技术的发展,是作不出这样开拓性的成果的。

第三点,我想说2007年12月21日,国务院曾培炎副总理到上海来视察了运10,并接见了部分运10的老科技人员。

当时我在场。曾副总理向所有接见的代表说:感谢你们在“运10”飞机研制中做出的贡献。有了“运10”飞机的研制,我们才有今天干大客的信心,有了“运10”飞机的研制,才有今天干大客的基础,有了“运10”飞机的研制,为今天干大客机培育了一支研制队伍。感谢大家,希望老专家继续为中国航空工业发挥余热。

听到曾副总理对运10的讲话,我内心感到很欣慰,觉得可以告慰运10工程的原领导熊焰和马凤山等,以及唐明炎、司国钧等一些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先后离开了我们的同志。我想许多参与过运10研制、而今天仍然健在的科技工作者知道国务院领导对运10飞机的讲话,也都会感到欣慰的。

我热烈地祝愿我国的大客机能克服一切困难,取得工程的胜利!

360截图20120226205701375.jpg (59.4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2-26 20:57 上传

2012-2-26 21:24 上传



2009年9月,《机械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文集《飞翔的思绪》。在出版的时间上,正值冯如的飞机升空一百周年。

该书收集了作者在数十年中写作的一些文章的选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大型客机的实践和思考

第二部分:航空知识(这里是为管理层,科技工作者及关心航空建设的人们写的文章。)

第三部分:长空回忆(这部分收集作者自幼决心投身航空,在学习和半个多世纪的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回忆。从个人感受的侧面反映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进程。带有几篇国内外航空人士的传记。)

第四部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这部分是在“系统工程”方法论方面的体会。关于人的创造性等问题的讨论。)

第五部分:科技随笔(这部分是关于学习方法的一些文章、关于心理学的随笔、科技杂感、游记等文章)
   
《飞翔的思绪》前言(节选)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20世纪可以说发生了科技的井喷。一个世纪的科技进步,几乎超过了过去几千年。在世纪初人类第一架动力飞机的起飞,使航空这种“飞翔的事业”几乎与20世纪同步发展,成为这个辉煌的世纪最具标志性的发明。
   
航空百年发展中,出现在世纪中期的大飞跃,又具有鲜明的转折和里程碑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喷气技术、核技术、和电子技术,给后半个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喷气技术突出地推进了飞机的高速化,大型化的过程;电子计算机在飞机的控制,仪表系统,以至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上造成了今非昔比的突飞猛进;而核技术的出现,不但在科学技术上开拓了斩新的领域,并且还产生了一个附带的效果:人们震惊于核打击所造成的毁灭能力,竟使世界规模的冲突出现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停隙。从而促成了航空事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便得民用运输空前蓬勃地发展,这又相应地形成了“地球村”的概念,开始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我国的航空事业,始于1909年冯如研制第一架中国飞机,至今也有了百年。在20世纪的前半叶中,我国有些人物表现出很出色的航空业绩,如王助担任过美国波音公司的第一任总工程师、钱学森、吴仲华等航空学者在航空理论上有过突出的贡献,但在总体上由于当时并未强调自主发展的道路,所以点滴的成就没有汇聚成为显著的繁荣。


1951年,新中国成立航空工业局。正在这一年,作者从北京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从此进入到航空工业建设的队伍之中。从时间上,可以说“正逢其时”,使我有机会目睹了世界航空技术在世纪后半叶的急剧变化,也亲身见证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振兴。当时新中国第一批建立三座飞机工厂和三座航空发动机工厂。我得以投身于这六座工厂中的五座的建厂设计中。1956年,当我国决定自行设计飞机的时候,我得以作为第一批调入这个新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机构“第一飞机设计室”的人员,从此在飞机型号设计的岗位上,参与设计了我国最早一批自行设计的飞机型号。先后介入设计的飞机,有低速的、超音速的、喷气式的、螺旋桨推进的、单发动机的、多发动机的、军用的、民用的、小型只坐一两个人的,以及20世纪我国自行研制的最大飞机“运10”,起飞重量超过一百吨,可以搭载150人,航程超过8000公里。在这本《飞翔的思绪》里,我摘取了参加我国航空工业“硬件”建设中一些点滴的回忆,从个人经历的角度,反映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的部分历史轨迹。


我在航空工业战线工作的五十八年中,正值世界航空技术发生剧变的20世纪后半叶。因此我的工作,除了上述的“硬件”建设之外,还必须有概念和方法等相应的“软件”同步建设。即接受和推广科学思想、解释新的概念、介绍新的方法。设计人员必需勤奋地自学新知识,还要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别人,才能共同工作。为此我发表过一些介绍世界航空技术最新进展的综述性及专题性的文章。因此,在航空技术急速发展的洪流之中,不仅担任了具体产品的创造者,还在某种程度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手册、指南、丛书、研究生教材等的编著者。在这本《飞翔的思绪》里,辑录了这些新概念建设中一些篇章。


科学思想的传播,新方法的推广,并不是只用正面讲解就可以永远达到目的的。我国在管理理念上,特别在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上,曾远远落后于科技先进的国家。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西方世界中,第一部鼓厉创新、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社会良性共享创新成果的专利法,诞生于五百多年前。在西方国家,知识产权的意识早已家喻户晓,成为社会的共识。但刚从小农经济中走出来的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个时期中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盗版仿制盛行。我国参加巴黎保护知识产权的公约才二十几年,一些基本概念还没有为广大的人们所认识。一些人仍把仿制认为天然合理,甚至将其列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道路”来提倡。


经过20世纪最后20年的大讨论,关于发展我国大型客机的战略终于在21世纪最初的十年内,用“国家意志”于以肯定。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成果,对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价值决不应被低估。在我的这本《飞翔的思绪》里,也摘录了几篇在过去20几年中我参加这个讨论中的一些文章,主要方向是拥护国家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科教兴国作为国策”、“提倡科学的发展观”等一系列论断,强烈拥护“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我在1956年开始投入第一架飞机的设计准备时,便开始不断为航空科技刊物写作介绍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的文章,以后在三所主要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任教授,曾担任《科学画报》的科学顾问,曾任“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航空知识》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负责航空航天学科的副主编等等。多年的科技教学和写作生涯中,曾写作过很多不同形式的文章和书籍。在本书的第五部分,选辑了若干科技随笔、短文、游记和杂感等,也算是作为自己的思绪在各种题材和体裁之间穿梭的一种“飞翔”吧。



运十是中国航空工业永远的痛。不管你怎么贬低它的技术含量,我国为抛弃运十而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三十年了,三十年.......
造大飞机不仅仅是技术和经济问题,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决心。

运十是中国航空工业永远的痛。不管你怎么贬低它的技术含量,我国为抛弃运十而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三十年了,三十年.......
造大飞机不仅仅是技术和经济问题,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决心。
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造一个当时不迫切需要的东西?
项目上马远早于工业基础建设的笑话以后不要再上演了,1985年大众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想在大陆找一些厂商合作生产简单的零配件,中国大陆都找不出合格的厂商可以做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

面对未来,还有好多梦想成真的时刻在等待……
实话说,就算项目下马,团队不该解散。
向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运10研究设计者致敬!~
  等待Y20。
运十的组织立项不能简单地归为脱离基础和好高骛远。
项目下马人才、经验、成果流失是今后组织类似项目要注意避免的,臭鼬的模式有很多参考价值。
这种大规模组织规划是十分宝贵的,应该有专门的架构来宏观主动布局。
招魂什么的没意义了,新的大飞机很快就出来了。怀念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向老一辈人致敬!
心痛中.......
一个拆别人台给自己营造政治资本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