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梁山事件真相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43:36
http://dajuny.blog.163.com/blog/static/342122332008102481814759/

《水浒》一百单八将,而以宋江为中心,宋江就象一根麻绳,把这群零散的咸鱼窜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可以说,没有宋江就没有水浒。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事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历史上有无宋江其人

这是所有考证宋江事件的人都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历史上本无宋江,而纯粹是小说家的杜撰,那么接下去的论证就变得跟中世纪的神学家论证上帝创世纪一样无聊。

宋江的事迹最早在宋元之间就以重大旧闻的形式在街头巷尾广泛流传。罗烨的《醉翁谈录》,无名氏的《宣和遗事》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宋末年的画家龚开曾为宋江等人作过画像,他在《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中写到:

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虽有高如李嵩辈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余年少时状其人,欲存之画赞,以未见信书载事实,不敢轻为。及异时见《东都事略》载侍郎候蒙传,有书一篇,陈制贼之计云:“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从龚开的话里,我们知道史书对宋江事件是有记载的。候蒙在《宋史》有传,其中关于宋江的事与龚开引《东都事略》的话大体相同。在《宋史》中还有其他两处提到宋江。

“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讨之。”
                             --------《宋史·徽宗本纪》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宋史。张叔夜传》

其他史书如李(上直下土)的《十朝纲要》,陈均的《九朝编年备要》,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徽宗皇帝宣和元年的诏书,以及毕沅的《续资治通鉴》都有类似记载。另外在已发现的宋人梁圆,王师心,折可存等人的墓志铭中都提及与宋江的战斗,北宋末年殉国的李若水在其《忠愍集》卷二也有一首涉及宋江的诗。这样看来在宋朝历史上还真有宋江这么一号人。


二:宋江跟梁山泊有关吗

《水浒》中的八百里水泊就象一道天然的护城河,拱卫着这群枭雄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成功的五次反围剿,三败高俅,两赢童贯,无疑都得益于水泊地利。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否曾真的在梁山落草生根呢?

梁山泊是五代时因黄河决口,将大小湖泊连成一片,而成为汪洋沼泽的,北宋时的梁山泊《宋史·杨戬传》有载“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捕鱼之利。”

苏辙(苏轼的弟弟)亦有诗云“近通沂泗麻盐熟,远控江淮粳稻秋。”可见梁山泊作为绵亘数百里的大湖和南北交通的枢纽,在经济上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而这恰恰使他成为北宋历史上官匪争夺的焦点。梁山泊多盗,素有“盗薮”之称。

《宋史·蒲宗孟传》说“梁山泊素多盗,宗孟痛治之。虽小偷微罪,亦断其脚筋。盗虽为衰止,而所杀不可胜计” 《宋史》《江几传》《任谅传》也有“梁山泊多盗”“梁山泊渔者习为盗”的说法。但宋江究竟有没有立足梁山泊,竖起“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呢?元人陈泰在他的《所安遗集·补遗》"江南曲序"写道:

"余童卯时,闻长老言宋江事,未究其详.至治癸亥秋九月十六日,舟过梁山泊,遥见一峰,(山带)(山阜)雄跨,问之篙师,曰:此安山也,昔宋江起事处,绝湖为池,阔九十里,皆蕖荷菱芡,相传以为宋江妻所植.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其党如宋者,三十六人,至今山下有分赃台,置石座三十六所,俗所谓‘来时三十六,归时十八双',意者其自誓之辞也."

描写得绘声绘色,煞有其事。有趣的是,关于宋江啸聚梁山一说,不仅有文字记载,还有实物地图为证。康熙初年的《寿张县志》卷首有所谓的“梁山图”一张。此图所绘为梁山全景,中有虎头崖、宋江寨、湾山、黑风口、青龙山、雪山、平山,又有莲台寺、法兴寺、天齐庙、玉皇阁等。宋江寨有寨垣,全景四周又有一大圆形墙,有“梁山北门”、“馍馍台门”、“茶庄门”、“宋家胡同门”、“玉皇集门”、“张家垓门”、“邵家楼门”、“张家坊门”等门15座。

现在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些都是后人的附会。陈泰的文章写得很明白,他信息的来源是“问之篙师”。而篙师本人根本没有进行过求证,极可能是道听途说,或许还加了自己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小故事。康熙初年的《寿张县志》,离宋江生活的年代实在是太远了,这中间,宋江的“精,气,神”在难以计数的作者添加下已趋于完备。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署名施耐庵的《水浒传》已经面世很久,那张地图的绘制不可能不受流传甚广的《水浒传》的影响。

不说宋江一伙从来没去过梁山泊,但至少他们没有在梁山泊安营扎寨,赖着不走。把这“八百里水泊”当着永久的革命根据地。相反,他们一直积极奔走,自然不是为了传播革命的火种,而是劫掠财富。《宋史·张叔夜传》说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同样的记载见宋人梁圆的墓志铭“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震。”可见,宋江一伙从来都是流窜作案。能攻则攻,不能则走。颇有点游击战的味道。而且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宋江也不太可能具备后世革命家建立根据地,推翻朝廷的素质与实力。掠夺是比生产更直接,更便利的积累个人财富的手段,不管我们如何看待历代的农民起义,我们都无法否认,战争本身就是对生产的破坏。宋江的所作所为绝对不会超过早年的李自成。而李自成向来以农民起义的领袖而著称。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宋江在梁山泊的故事纯属子虚乌有,套用港版连续剧的话就是“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三:宋江的军事实力

   《水浒》中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更有众喽罗号称数十万之众。声势浩大,有与画家皇帝争夺天下,逐鹿中原的实力。而据各种文献记载,宋江向来以三十六人著称,南宋的龚开和元初的《宣和遗事》也都只提到宋江三十六人,所谓“三十六小伙,七十二大伙”完全是后人添上去的枝叶。

从另一方面说,宋江横行齐魏,空间跨度之大,应该属于流动作战,量其规模,也不会超过千人,从《宋史。张叔夜传》我们可以窥其端倪: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张叔夜以区区“死士”“壮卒”数千人就“擒其副贼”轻松搞定宋江。可见宋江在当时也只是一般的小毛贼,与朝廷出动数十万大军,国防部长童贯亲自带队,并有韩世忠等名将参加,花一年多时间才平息下来的方腊跟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而且宋江也并不是战无不胜的中国乒乓球梦之队。宣和二年到宣和三年的战斗中,宋江先后败于梁圆,王师心,张叔夜之手,宣和三年四月之后,折可存只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让宋江从历史上彻底消失。可见,宋江的军事实力甚是一般,《张叔夜传》所谓的“官军莫敢婴其锋”以及候蒙上书中说的“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分析起来,原因可能有三。

1:宋江等人作案的手段很可能十分残酷,令人望而生畏,加上流传过程中的放大,使得他们被越描越黑,官军在气势上首先就输了几分。这一点李若水的诗可以作为旁证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 招降况亦非上策,正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在招安之后,站在城头的士女看到三十六人鱼贯而入,尚且感觉恐怖难耐,估计宋江等人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就跟今天美国人民心中的本拉登,基地组织差不多。

2:宋朝因为经历了太祖陈桥兵变,弄出心理阴影,生怕一不小心,重蹈大周的覆辙。于是采用兵将分离的制度,造成“积蓄已久,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兵士战斗素质低下,在战场上常常发生一哄而散的场面。

3:在宣和三年之前,中央政府根本没有出动过正式部队围剿宋江,所谓的“官军数万”要么是候蒙夸张的说法,要么是综合的宋江所到各州县得出的统计数字。绝非一场战斗中的确切数据。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宋江真的“官军数万无敢抗者。”那么等不到候蒙上书,宋江早就象方腊一样被剿灭了。朝廷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人活着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四:招安与征方腊

《水浒》前七十回把梁山好汉描写得个个英雄了得,天罡地煞,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当朝廷的硬实力不能正常的镇压他们的时候,等待他们的结局只有一个,招安。
招安历来是个令人丧气的话题,不单一般的读者,就是很多专家都为宋江的抉择痛惜,以至于金圣叹象所有的愤青一样把《水浒》拦腰截成两段。说后三十回是后人的伪作。那么宋江到底有没有受招安呢?

《宋史。张叔夜传》记载得很明确“擒其副贼,江乃降”同样的记载也见于毕沅的《续资治通鉴》。时任大名府(约相当于北京市)元城县尉的李若水在他的《忠愍集》卷二中曾写道受招安的宋江等人,“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这样看到,宋江确确实实是受了招安的。招安之后的宋江等人又去干了什么呢?教书,陪徽宗皇帝画画,还是跟着蔡京学写毛笔字?显然,这些都不符合宋江的性格。宋江是一个舞枪弄棒的人,象《水浒》里做个“刀笔小吏”玩笔杆子不是他的强项。对于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睡在领袖身边的赫鲁晓夫,朝廷又该如何安置他呢?

1:杀降说。

有人说宋江投降之后,被朝廷残酷的杀害了。宋代学者洪迈在他的《夷坚乙志(六)·蔡侍郎》中说:“宣和七年,户部侍郎蔡居厚罢,知青州,以病不赴,归金陵,疽发于背,卒。未几,其所亲王生亡而复醒,见蔡受冥谴,嘱生归告其妻云:‘今只是理会郓州事。’夫人恸哭曰:‘侍郎去年帅郓时,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吾屡谏,不听也。……’”有人据此推测所杀的就是宋江等人。但这也仅仅只是推测,在时间上经不起推敲。《宋史》记载的宋江投降在宣和三年,而洪迈叙述的事发生在宣和六年。很明显蔡侍郎杀害的决非宋江等人。

2:也有人说宋江受降之后出征方腊。

《宋史。候蒙传》记载有候蒙在方腊起义的时候向皇帝老子提的“以盗御盗”的策略。李〔上直下土〕的《皇宋十朝纲要》也说,宣和三年二月宋江投降张叔夜,于当年随大军出征方腊。并在“六月辛丑,辛兴宗、宋江破贼上苑洞。” 杨仲良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载:“(征方腊攻帮源洞)王涣统领马公直并稗将赵明、赵许、宋江,既次洞后。”而且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也曾引用《中兴姓氏奸邪录》和《林泉野记》中有关宋江征讨方腊的记载。但是《宋史》和《续资治通鉴》在述及征方腊时都没宋江什么事。另外一条相左的材料来源于1939年出土的宋将折可存的墓志铭。文中说“方腊叛,用第四将从军,褚人藉才,互以推公,公遂兼率三 将兵。奋然先登,士皆用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迁武功大夫。”也就是说,折可存在平定方腊之后顺手牵羊把宋江给灭了。前文提到过李若水的那首诗也可以作为凭证,从诗里明显可以看书出他对朝廷招安的做法存有异议。如果宋江果真是出征方腊,并“破贼上苑洞”的立有战功的话,同朝为官的李若水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那么可能的情况只有一个。受招安之后的宋江等人的表现令朝廷很不满意。这样看来,宋江征方腊的事就有点悬了。

3.再反说。

既然宋江没有出征方腊,那么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情令朝廷如此失望呢?有人说他再反了。再反是超出 朝廷底线的做法。李若水的诗里也把去年的山东宋江和今年的河北李江并提,可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朝廷就经历了一次对自己招安政策的评估。结果相当令人失望,于是就引来了李若水的一通闹骚。

那么宋江为什么要再反呢?朝廷好吃好喝的招待,不但给官做,还“三十六人同拜爵”,待遇比洪迈书中提到的那伙梁山强人高多了。宋江同志为什么还不满足呢?宋时有谚语云“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李若水诗里提到的河北李江一伙也是“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应该说宋江等人已经达到了起事的初衷了啊!但宋江和李江不同,招安并不是宋江的本来目的,他是在张叔夜“禽其副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主动投降的。很可能有保存实力的味道。

另外,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可能给宋江等人提供良好的生存土壤。在一个向来讲究诗书礼仪的国度,非进士及第的读书人做官都要受人耻笑,更何况宋江这种有过“草寇”历史的问题少年呢?朝廷可以在权衡利弊之后表面上接受他们,但骨子里的东西是很难一下子更改的。这就跟现在的某些人对蹲过监狱的同志态度是一样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尚有这种思想,我们就不难理解一直以来受封建伦常侵淫的古代社会了。在这种情况下,宋江除了再次铤而走险,啸聚山林之外还有别的选择吗?类似的事情在元末,明末的农民战争中比比皆是。方国珍,张献宗,这些实力相当雄厚的起义领袖都没能很好的融入帝国体制,象宋江这样的小毛贼更难在以儒家思想立国的官场中稳主脚跟,甚至可能连正常的工作学习都无法进行。于是摆在宋江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再反。

当然这样说也并不完全是猜测,根据现有的史料,宋江是在两次不同的时间,两次不同的地点,由两个不同的人招降的。如果存在再反一事的话。一切将迎刃而解,问题在于提供相反佐证的折可存的墓志铭可信度高吗?折可存本人在《宋史》无传,撰写墓志铭的范圭又是他的女婿,而且墓志铭的其他几处记栽也与正史不合。在我看来,至少涉及宋江这一条还是基本可信的。因为平定宋这样的事不太可能移花接木,而且作者描述这个事情也不是为了论证折可存如何如何伟大,而仅仅是因为折可存在平定之后由“武节大夫”升官至“武功大夫”。且在文章中有“继获”一词,既然是“继”必定要有凭借,第一次是不能称作“继”的。

从时间上看,张叔夜招降宋江是在宣和三年二月,折可存“继获”宋江是在剿灭方腊之后,“班师过国门”的时候随手拿掉的。据《宋史。方腊传》载,方腊在宣和三年四月被韩世宗生擒于清溪峒。那么折可存“继获”宋江当在宣和三年四月之后,中间最少有两个月的时间差,在情理上也说得通。那么宋江为何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反再反呢。抛开前文提到过的朝廷和宋江自己的原因,很可能,方腊起义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宋江。一,方腊在宣和三年三月以前一直对朝廷处于攻势,取得很大的成绩。鼓舞和激励了宋江,让他那颗压抑和不安分的心又“砰砰”跳动起来。二,朝廷大军的全数出击,攻打浙江的方腊,也给习惯于河北,山东一带的宋江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此说来,宋江不仅没有出征方腊,还直接间接的受方腊影响。说不定,他还是方腊的粉丝。与《水浒》塑造和广泛流传的宋江形象相差何止万远。


附录:宋江事件轮廓
宣和元年,宋江事件爆发。宣和二年,其部由北向南流窜。宣和三年,犯淮阳军,后被张叔夜招降于海州。后再反,至少到宣和三年四月之后,被折可存平定。之后的事均不见记载,茫无可考。
http://dajuny.blog.163.com/blog/static/342122332008102481814759/

《水浒》一百单八将,而以宋江为中心,宋江就象一根麻绳,把这群零散的咸鱼窜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可以说,没有宋江就没有水浒。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事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历史上有无宋江其人

这是所有考证宋江事件的人都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历史上本无宋江,而纯粹是小说家的杜撰,那么接下去的论证就变得跟中世纪的神学家论证上帝创世纪一样无聊。

宋江的事迹最早在宋元之间就以重大旧闻的形式在街头巷尾广泛流传。罗烨的《醉翁谈录》,无名氏的《宣和遗事》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宋末年的画家龚开曾为宋江等人作过画像,他在《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中写到:

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虽有高如李嵩辈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余年少时状其人,欲存之画赞,以未见信书载事实,不敢轻为。及异时见《东都事略》载侍郎候蒙传,有书一篇,陈制贼之计云:“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从龚开的话里,我们知道史书对宋江事件是有记载的。候蒙在《宋史》有传,其中关于宋江的事与龚开引《东都事略》的话大体相同。在《宋史》中还有其他两处提到宋江。

“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讨之。”
                             --------《宋史·徽宗本纪》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宋史。张叔夜传》

其他史书如李(上直下土)的《十朝纲要》,陈均的《九朝编年备要》,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徽宗皇帝宣和元年的诏书,以及毕沅的《续资治通鉴》都有类似记载。另外在已发现的宋人梁圆,王师心,折可存等人的墓志铭中都提及与宋江的战斗,北宋末年殉国的李若水在其《忠愍集》卷二也有一首涉及宋江的诗。这样看来在宋朝历史上还真有宋江这么一号人。


二:宋江跟梁山泊有关吗

《水浒》中的八百里水泊就象一道天然的护城河,拱卫着这群枭雄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成功的五次反围剿,三败高俅,两赢童贯,无疑都得益于水泊地利。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否曾真的在梁山落草生根呢?

梁山泊是五代时因黄河决口,将大小湖泊连成一片,而成为汪洋沼泽的,北宋时的梁山泊《宋史·杨戬传》有载“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捕鱼之利。”

苏辙(苏轼的弟弟)亦有诗云“近通沂泗麻盐熟,远控江淮粳稻秋。”可见梁山泊作为绵亘数百里的大湖和南北交通的枢纽,在经济上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而这恰恰使他成为北宋历史上官匪争夺的焦点。梁山泊多盗,素有“盗薮”之称。

《宋史·蒲宗孟传》说“梁山泊素多盗,宗孟痛治之。虽小偷微罪,亦断其脚筋。盗虽为衰止,而所杀不可胜计” 《宋史》《江几传》《任谅传》也有“梁山泊多盗”“梁山泊渔者习为盗”的说法。但宋江究竟有没有立足梁山泊,竖起“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呢?元人陈泰在他的《所安遗集·补遗》"江南曲序"写道:

"余童卯时,闻长老言宋江事,未究其详.至治癸亥秋九月十六日,舟过梁山泊,遥见一峰,(山带)(山阜)雄跨,问之篙师,曰:此安山也,昔宋江起事处,绝湖为池,阔九十里,皆蕖荷菱芡,相传以为宋江妻所植.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其党如宋者,三十六人,至今山下有分赃台,置石座三十六所,俗所谓‘来时三十六,归时十八双',意者其自誓之辞也."

描写得绘声绘色,煞有其事。有趣的是,关于宋江啸聚梁山一说,不仅有文字记载,还有实物地图为证。康熙初年的《寿张县志》卷首有所谓的“梁山图”一张。此图所绘为梁山全景,中有虎头崖、宋江寨、湾山、黑风口、青龙山、雪山、平山,又有莲台寺、法兴寺、天齐庙、玉皇阁等。宋江寨有寨垣,全景四周又有一大圆形墙,有“梁山北门”、“馍馍台门”、“茶庄门”、“宋家胡同门”、“玉皇集门”、“张家垓门”、“邵家楼门”、“张家坊门”等门15座。

现在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些都是后人的附会。陈泰的文章写得很明白,他信息的来源是“问之篙师”。而篙师本人根本没有进行过求证,极可能是道听途说,或许还加了自己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小故事。康熙初年的《寿张县志》,离宋江生活的年代实在是太远了,这中间,宋江的“精,气,神”在难以计数的作者添加下已趋于完备。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署名施耐庵的《水浒传》已经面世很久,那张地图的绘制不可能不受流传甚广的《水浒传》的影响。

不说宋江一伙从来没去过梁山泊,但至少他们没有在梁山泊安营扎寨,赖着不走。把这“八百里水泊”当着永久的革命根据地。相反,他们一直积极奔走,自然不是为了传播革命的火种,而是劫掠财富。《宋史·张叔夜传》说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同样的记载见宋人梁圆的墓志铭“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震。”可见,宋江一伙从来都是流窜作案。能攻则攻,不能则走。颇有点游击战的味道。而且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宋江也不太可能具备后世革命家建立根据地,推翻朝廷的素质与实力。掠夺是比生产更直接,更便利的积累个人财富的手段,不管我们如何看待历代的农民起义,我们都无法否认,战争本身就是对生产的破坏。宋江的所作所为绝对不会超过早年的李自成。而李自成向来以农民起义的领袖而著称。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宋江在梁山泊的故事纯属子虚乌有,套用港版连续剧的话就是“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三:宋江的军事实力

   《水浒》中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更有众喽罗号称数十万之众。声势浩大,有与画家皇帝争夺天下,逐鹿中原的实力。而据各种文献记载,宋江向来以三十六人著称,南宋的龚开和元初的《宣和遗事》也都只提到宋江三十六人,所谓“三十六小伙,七十二大伙”完全是后人添上去的枝叶。

从另一方面说,宋江横行齐魏,空间跨度之大,应该属于流动作战,量其规模,也不会超过千人,从《宋史。张叔夜传》我们可以窥其端倪: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张叔夜以区区“死士”“壮卒”数千人就“擒其副贼”轻松搞定宋江。可见宋江在当时也只是一般的小毛贼,与朝廷出动数十万大军,国防部长童贯亲自带队,并有韩世忠等名将参加,花一年多时间才平息下来的方腊跟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而且宋江也并不是战无不胜的中国乒乓球梦之队。宣和二年到宣和三年的战斗中,宋江先后败于梁圆,王师心,张叔夜之手,宣和三年四月之后,折可存只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让宋江从历史上彻底消失。可见,宋江的军事实力甚是一般,《张叔夜传》所谓的“官军莫敢婴其锋”以及候蒙上书中说的“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分析起来,原因可能有三。

1:宋江等人作案的手段很可能十分残酷,令人望而生畏,加上流传过程中的放大,使得他们被越描越黑,官军在气势上首先就输了几分。这一点李若水的诗可以作为旁证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 招降况亦非上策,正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在招安之后,站在城头的士女看到三十六人鱼贯而入,尚且感觉恐怖难耐,估计宋江等人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就跟今天美国人民心中的本拉登,基地组织差不多。

2:宋朝因为经历了太祖陈桥兵变,弄出心理阴影,生怕一不小心,重蹈大周的覆辙。于是采用兵将分离的制度,造成“积蓄已久,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兵士战斗素质低下,在战场上常常发生一哄而散的场面。

3:在宣和三年之前,中央政府根本没有出动过正式部队围剿宋江,所谓的“官军数万”要么是候蒙夸张的说法,要么是综合的宋江所到各州县得出的统计数字。绝非一场战斗中的确切数据。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宋江真的“官军数万无敢抗者。”那么等不到候蒙上书,宋江早就象方腊一样被剿灭了。朝廷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人活着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四:招安与征方腊

《水浒》前七十回把梁山好汉描写得个个英雄了得,天罡地煞,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当朝廷的硬实力不能正常的镇压他们的时候,等待他们的结局只有一个,招安。
招安历来是个令人丧气的话题,不单一般的读者,就是很多专家都为宋江的抉择痛惜,以至于金圣叹象所有的愤青一样把《水浒》拦腰截成两段。说后三十回是后人的伪作。那么宋江到底有没有受招安呢?

《宋史。张叔夜传》记载得很明确“擒其副贼,江乃降”同样的记载也见于毕沅的《续资治通鉴》。时任大名府(约相当于北京市)元城县尉的李若水在他的《忠愍集》卷二中曾写道受招安的宋江等人,“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这样看到,宋江确确实实是受了招安的。招安之后的宋江等人又去干了什么呢?教书,陪徽宗皇帝画画,还是跟着蔡京学写毛笔字?显然,这些都不符合宋江的性格。宋江是一个舞枪弄棒的人,象《水浒》里做个“刀笔小吏”玩笔杆子不是他的强项。对于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睡在领袖身边的赫鲁晓夫,朝廷又该如何安置他呢?

1:杀降说。

有人说宋江投降之后,被朝廷残酷的杀害了。宋代学者洪迈在他的《夷坚乙志(六)·蔡侍郎》中说:“宣和七年,户部侍郎蔡居厚罢,知青州,以病不赴,归金陵,疽发于背,卒。未几,其所亲王生亡而复醒,见蔡受冥谴,嘱生归告其妻云:‘今只是理会郓州事。’夫人恸哭曰:‘侍郎去年帅郓时,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吾屡谏,不听也。……’”有人据此推测所杀的就是宋江等人。但这也仅仅只是推测,在时间上经不起推敲。《宋史》记载的宋江投降在宣和三年,而洪迈叙述的事发生在宣和六年。很明显蔡侍郎杀害的决非宋江等人。

2:也有人说宋江受降之后出征方腊。

《宋史。候蒙传》记载有候蒙在方腊起义的时候向皇帝老子提的“以盗御盗”的策略。李〔上直下土〕的《皇宋十朝纲要》也说,宣和三年二月宋江投降张叔夜,于当年随大军出征方腊。并在“六月辛丑,辛兴宗、宋江破贼上苑洞。” 杨仲良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载:“(征方腊攻帮源洞)王涣统领马公直并稗将赵明、赵许、宋江,既次洞后。”而且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也曾引用《中兴姓氏奸邪录》和《林泉野记》中有关宋江征讨方腊的记载。但是《宋史》和《续资治通鉴》在述及征方腊时都没宋江什么事。另外一条相左的材料来源于1939年出土的宋将折可存的墓志铭。文中说“方腊叛,用第四将从军,褚人藉才,互以推公,公遂兼率三 将兵。奋然先登,士皆用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迁武功大夫。”也就是说,折可存在平定方腊之后顺手牵羊把宋江给灭了。前文提到过李若水的那首诗也可以作为凭证,从诗里明显可以看书出他对朝廷招安的做法存有异议。如果宋江果真是出征方腊,并“破贼上苑洞”的立有战功的话,同朝为官的李若水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那么可能的情况只有一个。受招安之后的宋江等人的表现令朝廷很不满意。这样看来,宋江征方腊的事就有点悬了。

3.再反说。

既然宋江没有出征方腊,那么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情令朝廷如此失望呢?有人说他再反了。再反是超出 朝廷底线的做法。李若水的诗里也把去年的山东宋江和今年的河北李江并提,可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朝廷就经历了一次对自己招安政策的评估。结果相当令人失望,于是就引来了李若水的一通闹骚。

那么宋江为什么要再反呢?朝廷好吃好喝的招待,不但给官做,还“三十六人同拜爵”,待遇比洪迈书中提到的那伙梁山强人高多了。宋江同志为什么还不满足呢?宋时有谚语云“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李若水诗里提到的河北李江一伙也是“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应该说宋江等人已经达到了起事的初衷了啊!但宋江和李江不同,招安并不是宋江的本来目的,他是在张叔夜“禽其副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主动投降的。很可能有保存实力的味道。

另外,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可能给宋江等人提供良好的生存土壤。在一个向来讲究诗书礼仪的国度,非进士及第的读书人做官都要受人耻笑,更何况宋江这种有过“草寇”历史的问题少年呢?朝廷可以在权衡利弊之后表面上接受他们,但骨子里的东西是很难一下子更改的。这就跟现在的某些人对蹲过监狱的同志态度是一样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尚有这种思想,我们就不难理解一直以来受封建伦常侵淫的古代社会了。在这种情况下,宋江除了再次铤而走险,啸聚山林之外还有别的选择吗?类似的事情在元末,明末的农民战争中比比皆是。方国珍,张献宗,这些实力相当雄厚的起义领袖都没能很好的融入帝国体制,象宋江这样的小毛贼更难在以儒家思想立国的官场中稳主脚跟,甚至可能连正常的工作学习都无法进行。于是摆在宋江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再反。

当然这样说也并不完全是猜测,根据现有的史料,宋江是在两次不同的时间,两次不同的地点,由两个不同的人招降的。如果存在再反一事的话。一切将迎刃而解,问题在于提供相反佐证的折可存的墓志铭可信度高吗?折可存本人在《宋史》无传,撰写墓志铭的范圭又是他的女婿,而且墓志铭的其他几处记栽也与正史不合。在我看来,至少涉及宋江这一条还是基本可信的。因为平定宋这样的事不太可能移花接木,而且作者描述这个事情也不是为了论证折可存如何如何伟大,而仅仅是因为折可存在平定之后由“武节大夫”升官至“武功大夫”。且在文章中有“继获”一词,既然是“继”必定要有凭借,第一次是不能称作“继”的。

从时间上看,张叔夜招降宋江是在宣和三年二月,折可存“继获”宋江是在剿灭方腊之后,“班师过国门”的时候随手拿掉的。据《宋史。方腊传》载,方腊在宣和三年四月被韩世宗生擒于清溪峒。那么折可存“继获”宋江当在宣和三年四月之后,中间最少有两个月的时间差,在情理上也说得通。那么宋江为何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反再反呢。抛开前文提到过的朝廷和宋江自己的原因,很可能,方腊起义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宋江。一,方腊在宣和三年三月以前一直对朝廷处于攻势,取得很大的成绩。鼓舞和激励了宋江,让他那颗压抑和不安分的心又“砰砰”跳动起来。二,朝廷大军的全数出击,攻打浙江的方腊,也给习惯于河北,山东一带的宋江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此说来,宋江不仅没有出征方腊,还直接间接的受方腊影响。说不定,他还是方腊的粉丝。与《水浒》塑造和广泛流传的宋江形象相差何止万远。


附录:宋江事件轮廓
宣和元年,宋江事件爆发。宣和二年,其部由北向南流窜。宣和三年,犯淮阳军,后被张叔夜招降于海州。后再反,至少到宣和三年四月之后,被折可存平定。之后的事均不见记载,茫无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