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首次证实歼十猛龙战机(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37:21
<P>上月,《星岛日报》曾报道,歼十将取名“猛龙”,经批准首批将销往巴基斯坦。对此,平可夫作出了相反的判断。
近来,本人闲来无事,上维普浏览,竟意外地觅得一篇题为《成飞(集团)公司军贸工作回顾与展望》的文章,作者署名姚平,作者单位为成都飞机(集团)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文章发表在《航空科学技术》2004年第1期第20页至第23页,文中称,“针对近年来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对国际三代机的渴求,成飞与集团公司一道努力争取,促成了“猛龙”项目的批复等等。”文中又称F7MG为“我国军贸飞机市场低端机型的主力”,袅龙“有望成为我国军机外贸市场中档机型的中坚”,而“(成飞)强大的技术实力,也快速推进了某型新机的研制工作,将填补我国军机外贸市场高端机型的空白。至此,成飞军机外贸高中低 “三箭齐发”的格局已经形成,成飞军机外贸的新高潮即将来临”,看到这里可能连军盲也会明白,成飞只有歼十(即“某型新机”)才配得上过江“猛龙”的美誉,才能成为“三箭齐发”的高端机型!
“猛龙”的外销给广大军迷留下无限遐想:歼十何时外销,外销是否意味我国第四代战机的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是否意味着我军不会大量装备歼十?歼十的性能既然高于FC1,那究竟相当于F16什么批次产品的性能呢?WS10国产化是否过关,能够量产了?这些问题须请高人破解。
顺便提一下,这篇公开发表文章的竟然逃过了平可夫等所谓情报专家之流的法眼,致使他们做出了不符合事实的判断,可笑。

原文:

成飞(集团)公司军贸工作回顾与展望


--------------------------------------------------------------------------------

  Review and Prospects of CAC(Group) Military Product Trade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姚 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飞(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成飞)积极实施"航空为本,军民结合,多种经营,走向世界"战略,奋力开拓国际军贸市场,提高了军贸市场国际竞争力,树立了国际化的成飞品牌。公司累计出口外贸军机近500架,是中国航空工业出口军机最多的企业。同时,签订了多个军机大修建线合同,完成了数十架国外军机的大修,累计创汇数十亿美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九五"以来,成飞在中航一集团领导下,签订了"枭龙"研制合同并已研制成功,再度掀起F-7飞机出口新高潮,从而迎来了军贸工作的春天。通过积极开展军贸活动,成飞渡过了国内军机订货急剧下降而带来的生存危机,留住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保持和提高了军机研发实力,为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积蓄了宝贵的力量。
  成飞之所以能够在军贸工作上取得良好成绩,主要得益于公司狠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清重要意义,完善组织保证
  从思想上重视,从组织上落实,是干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成飞始终对军贸工作的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通过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军贸管理体系,确保了军贸工作的有效开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开展军机外贸业务,必须从观念上认同,从思想上重视。对于成飞而言,航空制造业是其本行,也是其优势所在。所以,开展军贸业务与发展民品相比,全新投入相对较少、市场风险相对较低、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应该成为成飞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选择。同时,开展军贸业务,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强化军机研发能力,突出航空主业优势,树立成飞国际品牌;有利于形成"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市场格局,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所以,开展军机外贸业务,是成飞强化航空核心、树立国际品牌、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经营风险的根本要求,也是成飞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积极应对之策。对开展军贸业务的重要意义,成飞上下有着广泛的共识,为开展军贸业务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军贸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成飞经过多年的探索,从领导分工、人员配备、机构设置等方面着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军贸管理体系,初步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招标的能力。公司在发挥设计、技术、生产等各职能机构的作用时,设立了外贸处,专门负责军贸工作的内外部协调工作;采取了项目管理体制,设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军贸出口项目办公室,公司领导和副总工程师分别任领导小组组长和项目办公室主任,对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实施一体化管理;大力加强军贸人才的培养和配备,拥有一支专业技术强、外语水平高、能打硬仗的队伍。其中,项目办公室是进行军贸合同管理的主要机构,它按"外贸机研制和生产一级网络图"和"技术措施计划"进行一级控制,定期召开军贸例会,下达项目指令,检查各单位的执行情况,协调处理在设计、制造、交付和售后服务各阶段出现的问题,全面组织军贸合同的实施,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考核、有服务,确保了各项军贸合同的顺利执行。专门的组织机构、高素质的人员、完善的管理体系、项目负责制的实行,有力地保障了军贸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加强市场研究,及时洞察商机
  由于军机外贸市场饱含国际政治和经济利益,理所当然成为各航空强国的必争之地。这使得国际军贸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直呈现出"买方市场"特性。加强市场研究,及时洞察商机,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一步。
  成飞与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大力协同,在军贸市场分析研究上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在"八五"期间,为促进军贸工作开展,成飞和中航技加强用户走访工作,主动上门服务,加强产品宣传,听取用户意见,针对用户对F-7M飞机探测距离近、火控能力差、航程短、中低空性能差的意见反馈,及时提出了F-7MG飞机方案;在"九五"期间,针对一度盛行的"F-7飞机淘汰论",成飞和中航技保持清醒头脑,客观冷静分析当时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环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细分国际军贸市场,得出国际市场仍然需要低档次高性价比作战飞机,F-7飞机经过改进还是具有一定的出口潜力的结论。随后,成飞及时推出F-7MG飞机,获得了用户的认可,至今该机仍在出口。又如,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经过市场分析,成飞敏锐地感觉到国际市场对高技术装备的迫切需求,与中航一集团、中航技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一道,及时推出了"枭龙"军贸项目,虽然历经波折但终获成功,成为当前我国军贸工作的一个亮点。再如,针对近年来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对国际三代机的渴求,成飞与集团公司一道努力争取,促成了"猛龙"项目的批复等等。加强市场研究,及时洞察商机,已成为成飞不断拓展国际军贸市场的利器。
  三、进行市场运作,牢牢把握商机
  洞察商机只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只有牢牢把握商机,赢得用户合同,严格执行合同,才能把商机转变为现实利益。成飞努力转变计划经济思维,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按照市场化模式组织军机项目开发,牢牢把握住了商机,促进了军贸业务的持续发展。
  首先,成飞在军贸市场营销上,转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思维,加强自身主动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热情邀请国外用户来成飞参观,积极参加珠海航展、北京航展和其它一些国际航展,大力宣传成飞的技术优势、制造优势和产品优势,努力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没有任何订货意向的情况下,先后自投资金改进出F-7P、F-7M、F-7MG等多种军贸原型机,主动请外国飞行员进行试飞评估,并在各种航展上展出,对吸引用户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在项目洽谈上耐心细致,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牢牢抓住商机不放松。比如,在F-7PG飞机项目洽谈中,巴方提出了极高技术性能要求,并不断调整技术指标,不断变更技术方案,使得整个改装过程持续近5年之久,技术状态谈判反反复复,仅1999年后举行的大型技术状态谈判就多达13次;为了确定雷达和航电系统方案,成飞进行了300多个起落的试飞,巴空军飞行人员4次来公司进行评估试飞。整个项目持续时间之长、技术状态反复次数之多,在成飞(集团)公司的军机外贸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成飞始终本着对用户极端负责的精神,不厌其烦地进行改装工作,直到用户满意为止,终于牢牢抓住了市场商机。
  第三,在军贸项目开发上,成飞坚持走市场化分工协作道路。在F-7MG飞机项目开发中,与中航技和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组成了"共担风险、合作开发、共同受益"的利益联盟,分散了投资风险,增强市场开发实力,保证了成品供应;在"枭龙"项目上,成飞把这种合作扩大到国外,与国外用户按照"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模式进行项目开发,既增强了开发实力,分散了投资风险,又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为"枭龙"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在军贸飞机生产上讲求市场效率,积极主动组织生产。在出口F-7PG飞机等项目中,为满足用户对飞机的迫切需求,成飞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提前风险投产,把飞机以最快的速度交付到用户手中。其中,在40架F-7PG飞机出口合同签订时,成飞的首批20架飞机已交付中航技,后20架飞机已经投产。
  第五,在售后服务上有求必应、优质服务,赢得了用户的信赖。为让出口巴方的F-7PG飞机尽快形成战斗力,在印巴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其他国家技术服务人员纷纷撤离的情况下,成飞售后服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巴基斯坦进行飞机组装,这种对用户极端负责的精神让巴方感动不已;随时跟踪F-7PG飞机使用情况,及时排除故障,做到小故障不过夜,使飞机完好率平均保持在95%左右,远远高于巴方F-16和幻影-2000的水平;针对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技术攻关,实行拉条挂帐,狠抓问题归零,使后续飞机实现了"精品化"交付。同时,成飞还提供飞机整机大修和建大修线服务,帮助一些用户发展本国航空工业,切实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四、加强技术储备,增强研发实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航空工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强技术储备是赢得市场竞争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成飞狠抓技术储备工作,夯实了外贸军机研发的技术根基,增强了在军贸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成飞通过开展技术合作和引进先进设备,先后与英国马可尼公司、美国联信公司和柯林斯公司、意大利飞亚公司等国际著名企业进行合作,在军机雷达、航电系统集成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成飞通过国际民机大部件转包生产,积极积累航空制造先进技术,先后掌握了78项航空制造的关键特种工艺,并根据ISO9001标准建立了军机质量保证体系,使军机研制在技术和管理上全面与国际接轨。尤其是近年来,成飞根据国家重点型号研制的需要,先后投入十多亿元资金,进行了大力度、高强度的技术改造,在复合材料生产、钣金成型、热表处理、喷丸强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方面处于业内先进水平,并成为中航一集团轻型飞机复材结构件生产定点单位。经过20多年的日积月累,成飞拥有了较为雄厚的军机研发技术实力,具备了研制和批量生产国际第三代歼击机的能力,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产品研发格局,夯实了军贸飞机研发的技术基础。
  强大的技术后盾,确保了军贸飞机不断推陈出新,及时响应了市场需求。成飞于上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的F-7M型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摘取了我国大型复杂武器装备的第一枚金牌,成为我国当时最先进的轻型高空高速歼击机之一。作为中国首次参加国际航展的机种,该机1986年在英国范堡罗航展上展出,并累计出口近200架,创造了辉煌的出口业绩,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打开了局面。成飞于"九五"时期研制的F-7MG飞机,以其突出的中低空机动性能、强大的对空对地火力、较高的综合作战效能,被国外飞行员称赞为"小F-16",受到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青睐,目前已出口数十架,另有数十架意向订货,从而成为我国军贸飞机市场低端机型的主力。在强大技术实力的支撑下,成飞在"枭龙"飞机研制上,实现了制造依据数字化和研制流程并行化,极大缩短了研制周期,从签订研制合同到首飞只用了4年,从设计发图到首飞仅用了23个月,从部装开铆到首飞不到1年,创造了我国新机研制史上的奇迹。目前,该机已引起了国际军贸市场的广泛关注,有望成为我国军机外贸市场中档机型的中坚。强大的技术实力,也快速推进了某型新机的研制工作,将填补我国军机外贸市场高端机型的空白。至此,成飞军机外贸高中低 "三箭齐发"的格局已经形成,成飞军机外贸的新高潮即将来临。
  五、结束语
  当前,成飞军贸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一方面,由于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此起彼伏,世界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入,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急需购置先进歼击机,使军贸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军贸飞机高中低"三箭齐发"格局的形成,结束了成飞军贸事业长期在低端市场苦苦支撑的局面,极大地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成飞军贸工作不仅以前出口的军机多,而且今后的发展形势好。成飞将深入实践"航空报国,追求第一"集团理念,弘扬"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航空人精神,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军贸市场竞争,努力开创军贸工作新局面。 </P><P>上月,《星岛日报》曾报道,歼十将取名“猛龙”,经批准首批将销往巴基斯坦。对此,平可夫作出了相反的判断。
近来,本人闲来无事,上维普浏览,竟意外地觅得一篇题为《成飞(集团)公司军贸工作回顾与展望》的文章,作者署名姚平,作者单位为成都飞机(集团)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文章发表在《航空科学技术》2004年第1期第20页至第23页,文中称,“针对近年来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对国际三代机的渴求,成飞与集团公司一道努力争取,促成了“猛龙”项目的批复等等。”文中又称F7MG为“我国军贸飞机市场低端机型的主力”,袅龙“有望成为我国军机外贸市场中档机型的中坚”,而“(成飞)强大的技术实力,也快速推进了某型新机的研制工作,将填补我国军机外贸市场高端机型的空白。至此,成飞军机外贸高中低 “三箭齐发”的格局已经形成,成飞军机外贸的新高潮即将来临”,看到这里可能连军盲也会明白,成飞只有歼十(即“某型新机”)才配得上过江“猛龙”的美誉,才能成为“三箭齐发”的高端机型!
“猛龙”的外销给广大军迷留下无限遐想:歼十何时外销,外销是否意味我国第四代战机的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是否意味着我军不会大量装备歼十?歼十的性能既然高于FC1,那究竟相当于F16什么批次产品的性能呢?WS10国产化是否过关,能够量产了?这些问题须请高人破解。
顺便提一下,这篇公开发表文章的竟然逃过了平可夫等所谓情报专家之流的法眼,致使他们做出了不符合事实的判断,可笑。

原文:

成飞(集团)公司军贸工作回顾与展望


--------------------------------------------------------------------------------

  Review and Prospects of CAC(Group) Military Product Trade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姚 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飞(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成飞)积极实施"航空为本,军民结合,多种经营,走向世界"战略,奋力开拓国际军贸市场,提高了军贸市场国际竞争力,树立了国际化的成飞品牌。公司累计出口外贸军机近500架,是中国航空工业出口军机最多的企业。同时,签订了多个军机大修建线合同,完成了数十架国外军机的大修,累计创汇数十亿美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九五"以来,成飞在中航一集团领导下,签订了"枭龙"研制合同并已研制成功,再度掀起F-7飞机出口新高潮,从而迎来了军贸工作的春天。通过积极开展军贸活动,成飞渡过了国内军机订货急剧下降而带来的生存危机,留住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保持和提高了军机研发实力,为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积蓄了宝贵的力量。
  成飞之所以能够在军贸工作上取得良好成绩,主要得益于公司狠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清重要意义,完善组织保证
  从思想上重视,从组织上落实,是干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成飞始终对军贸工作的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通过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军贸管理体系,确保了军贸工作的有效开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开展军机外贸业务,必须从观念上认同,从思想上重视。对于成飞而言,航空制造业是其本行,也是其优势所在。所以,开展军贸业务与发展民品相比,全新投入相对较少、市场风险相对较低、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应该成为成飞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选择。同时,开展军贸业务,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强化军机研发能力,突出航空主业优势,树立成飞国际品牌;有利于形成"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市场格局,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所以,开展军机外贸业务,是成飞强化航空核心、树立国际品牌、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经营风险的根本要求,也是成飞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积极应对之策。对开展军贸业务的重要意义,成飞上下有着广泛的共识,为开展军贸业务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军贸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成飞经过多年的探索,从领导分工、人员配备、机构设置等方面着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军贸管理体系,初步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招标的能力。公司在发挥设计、技术、生产等各职能机构的作用时,设立了外贸处,专门负责军贸工作的内外部协调工作;采取了项目管理体制,设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军贸出口项目办公室,公司领导和副总工程师分别任领导小组组长和项目办公室主任,对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实施一体化管理;大力加强军贸人才的培养和配备,拥有一支专业技术强、外语水平高、能打硬仗的队伍。其中,项目办公室是进行军贸合同管理的主要机构,它按"外贸机研制和生产一级网络图"和"技术措施计划"进行一级控制,定期召开军贸例会,下达项目指令,检查各单位的执行情况,协调处理在设计、制造、交付和售后服务各阶段出现的问题,全面组织军贸合同的实施,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考核、有服务,确保了各项军贸合同的顺利执行。专门的组织机构、高素质的人员、完善的管理体系、项目负责制的实行,有力地保障了军贸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加强市场研究,及时洞察商机
  由于军机外贸市场饱含国际政治和经济利益,理所当然成为各航空强国的必争之地。这使得国际军贸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直呈现出"买方市场"特性。加强市场研究,及时洞察商机,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一步。
  成飞与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大力协同,在军贸市场分析研究上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在"八五"期间,为促进军贸工作开展,成飞和中航技加强用户走访工作,主动上门服务,加强产品宣传,听取用户意见,针对用户对F-7M飞机探测距离近、火控能力差、航程短、中低空性能差的意见反馈,及时提出了F-7MG飞机方案;在"九五"期间,针对一度盛行的"F-7飞机淘汰论",成飞和中航技保持清醒头脑,客观冷静分析当时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环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细分国际军贸市场,得出国际市场仍然需要低档次高性价比作战飞机,F-7飞机经过改进还是具有一定的出口潜力的结论。随后,成飞及时推出F-7MG飞机,获得了用户的认可,至今该机仍在出口。又如,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经过市场分析,成飞敏锐地感觉到国际市场对高技术装备的迫切需求,与中航一集团、中航技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一道,及时推出了"枭龙"军贸项目,虽然历经波折但终获成功,成为当前我国军贸工作的一个亮点。再如,针对近年来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对国际三代机的渴求,成飞与集团公司一道努力争取,促成了"猛龙"项目的批复等等。加强市场研究,及时洞察商机,已成为成飞不断拓展国际军贸市场的利器。
  三、进行市场运作,牢牢把握商机
  洞察商机只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只有牢牢把握商机,赢得用户合同,严格执行合同,才能把商机转变为现实利益。成飞努力转变计划经济思维,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按照市场化模式组织军机项目开发,牢牢把握住了商机,促进了军贸业务的持续发展。
  首先,成飞在军贸市场营销上,转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思维,加强自身主动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热情邀请国外用户来成飞参观,积极参加珠海航展、北京航展和其它一些国际航展,大力宣传成飞的技术优势、制造优势和产品优势,努力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没有任何订货意向的情况下,先后自投资金改进出F-7P、F-7M、F-7MG等多种军贸原型机,主动请外国飞行员进行试飞评估,并在各种航展上展出,对吸引用户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在项目洽谈上耐心细致,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牢牢抓住商机不放松。比如,在F-7PG飞机项目洽谈中,巴方提出了极高技术性能要求,并不断调整技术指标,不断变更技术方案,使得整个改装过程持续近5年之久,技术状态谈判反反复复,仅1999年后举行的大型技术状态谈判就多达13次;为了确定雷达和航电系统方案,成飞进行了300多个起落的试飞,巴空军飞行人员4次来公司进行评估试飞。整个项目持续时间之长、技术状态反复次数之多,在成飞(集团)公司的军机外贸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成飞始终本着对用户极端负责的精神,不厌其烦地进行改装工作,直到用户满意为止,终于牢牢抓住了市场商机。
  第三,在军贸项目开发上,成飞坚持走市场化分工协作道路。在F-7MG飞机项目开发中,与中航技和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组成了"共担风险、合作开发、共同受益"的利益联盟,分散了投资风险,增强市场开发实力,保证了成品供应;在"枭龙"项目上,成飞把这种合作扩大到国外,与国外用户按照"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模式进行项目开发,既增强了开发实力,分散了投资风险,又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为"枭龙"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在军贸飞机生产上讲求市场效率,积极主动组织生产。在出口F-7PG飞机等项目中,为满足用户对飞机的迫切需求,成飞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提前风险投产,把飞机以最快的速度交付到用户手中。其中,在40架F-7PG飞机出口合同签订时,成飞的首批20架飞机已交付中航技,后20架飞机已经投产。
  第五,在售后服务上有求必应、优质服务,赢得了用户的信赖。为让出口巴方的F-7PG飞机尽快形成战斗力,在印巴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其他国家技术服务人员纷纷撤离的情况下,成飞售后服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巴基斯坦进行飞机组装,这种对用户极端负责的精神让巴方感动不已;随时跟踪F-7PG飞机使用情况,及时排除故障,做到小故障不过夜,使飞机完好率平均保持在95%左右,远远高于巴方F-16和幻影-2000的水平;针对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技术攻关,实行拉条挂帐,狠抓问题归零,使后续飞机实现了"精品化"交付。同时,成飞还提供飞机整机大修和建大修线服务,帮助一些用户发展本国航空工业,切实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四、加强技术储备,增强研发实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航空工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强技术储备是赢得市场竞争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成飞狠抓技术储备工作,夯实了外贸军机研发的技术根基,增强了在军贸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成飞通过开展技术合作和引进先进设备,先后与英国马可尼公司、美国联信公司和柯林斯公司、意大利飞亚公司等国际著名企业进行合作,在军机雷达、航电系统集成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成飞通过国际民机大部件转包生产,积极积累航空制造先进技术,先后掌握了78项航空制造的关键特种工艺,并根据ISO9001标准建立了军机质量保证体系,使军机研制在技术和管理上全面与国际接轨。尤其是近年来,成飞根据国家重点型号研制的需要,先后投入十多亿元资金,进行了大力度、高强度的技术改造,在复合材料生产、钣金成型、热表处理、喷丸强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方面处于业内先进水平,并成为中航一集团轻型飞机复材结构件生产定点单位。经过20多年的日积月累,成飞拥有了较为雄厚的军机研发技术实力,具备了研制和批量生产国际第三代歼击机的能力,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产品研发格局,夯实了军贸飞机研发的技术基础。
  强大的技术后盾,确保了军贸飞机不断推陈出新,及时响应了市场需求。成飞于上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的F-7M型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摘取了我国大型复杂武器装备的第一枚金牌,成为我国当时最先进的轻型高空高速歼击机之一。作为中国首次参加国际航展的机种,该机1986年在英国范堡罗航展上展出,并累计出口近200架,创造了辉煌的出口业绩,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打开了局面。成飞于"九五"时期研制的F-7MG飞机,以其突出的中低空机动性能、强大的对空对地火力、较高的综合作战效能,被国外飞行员称赞为"小F-16",受到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青睐,目前已出口数十架,另有数十架意向订货,从而成为我国军贸飞机市场低端机型的主力。在强大技术实力的支撑下,成飞在"枭龙"飞机研制上,实现了制造依据数字化和研制流程并行化,极大缩短了研制周期,从签订研制合同到首飞只用了4年,从设计发图到首飞仅用了23个月,从部装开铆到首飞不到1年,创造了我国新机研制史上的奇迹。目前,该机已引起了国际军贸市场的广泛关注,有望成为我国军机外贸市场中档机型的中坚。强大的技术实力,也快速推进了某型新机的研制工作,将填补我国军机外贸市场高端机型的空白。至此,成飞军机外贸高中低 "三箭齐发"的格局已经形成,成飞军机外贸的新高潮即将来临。
  五、结束语
  当前,成飞军贸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一方面,由于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此起彼伏,世界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入,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急需购置先进歼击机,使军贸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军贸飞机高中低"三箭齐发"格局的形成,结束了成飞军贸事业长期在低端市场苦苦支撑的局面,极大地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成飞军贸工作不仅以前出口的军机多,而且今后的发展形势好。成飞将深入实践"航空报国,追求第一"集团理念,弘扬"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航空人精神,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军贸市场竞争,努力开创军贸工作新局面。 </P>
<P>补张图先。</P>
十号工程,重大里程碑!包括了各个方面。
随着JSF即将装备,像F-16C/D与F-18E/F这样的三代机中的高端将回大量投放市场,对我们的产品出口造成威胁.
<P>新产品出口并不是没有好处。。可以发现设计上的存在的问题。</P><P>现在很多国家新产品都出口,换句话说:让别人给自己钱,还心甘情愿的当实验品。。。</P>
應該多多出口
楼上的那张图漂亮
<P>顶!强烈支持十号出口!楼上说得好!让别人给自己钱,还心甘情愿的当实验品!</P>
我顶!1[em02]
我们的空军怎么办,那么多的J-6|J-7|J-8换什么机型?
<P>终于可以证明《参考》的消息了。                太棒了!</P>
顶一下。
我们似乎热衷于把研制出的新型战斗机对外销售,而不是首先给部队大量换装。
总感觉还是应该自己先装备。
卖得好。[em01]
其实参考消息上的几乎全是真的,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
<P>楼上所言甚是,参考去年还说过高速电炮的事。</P><P>发财要出口,十号也要出口,那我们拿什么换小六小七?不要告诉我是F-7E!</P>
<P>大家有没注意到,美国鬼子准备卖F-16给巴基斯坦了,其险恶用心路人皆知。</P><P>我们卖十给小巴,一是抢美国鬼子的生意。二是坚定地维护和小巴的战略关系,不让美国鬼子有机可乘。三是让小巴拥有十,还可以对印度进行牵制。把印度牢牢捆在军备竞赛的车轮上,最大限度地延缓印度经济雄起的时间,这就好比美国鬼子之对我们的牵制。</P><P>对我们如此有利的事我们为什么不做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