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6904版主坦克防御文集(ZT自FY)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00:35
ZT自http://www.fyjs.cn/bbs/htm_data/26/1111/635719.html
先声明,不是我写的,是尚智,或者叫红外

第一部分,关于西方坦克尾仓与俄系坦克车体储弹的争论

第一 尾舱,M1的尾舱何时能发挥作用?我说一下实际中弹后的情况,首先,侵彻物倘若能够穿透主装甲切伴随有剩余杀伤能力(剩余一段弹芯,剩余较强的射流)是有足够的能力穿透尾舱和战斗舱之间那薄薄的一层门板的,继而引爆弹药。而此时门板已经被穿透一个孔洞,殉爆的冲击波会顺着这个孔洞进入并轻而易举的撕裂这层门板(应力破坏,道理不解释)继而进入战斗舱杀伤成员,此时有无尾舱以无任何意义。
第二 根据自二战以来的统计,炮塔的中弹概率高达45%,而车体正面只有21%炮塔要高出近一倍,可见炮塔储弹的危险性有多大。此时很多人会问,那尾舱所谓的隔离泄压的作用何时才能发挥?本菜给出如下条件,只有满足如下条件时,炮塔尾舱隔离泄压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A,首先尾舱隔离门确保关闭状态切未被任何侵彻物穿透。B 炮塔侧面被击中时,必须保证侵彻物未穿透隔离门且泄压装置正常泄压 。C 若想达到B条件,则必须弹药必须从两侧向炮塔后部侵彻,倘若是从侧后方向前方侵彻,则有极大的概率穿透隔离门进而导致整车阵亡。D M1的尾舱内未配备灭火抑爆系统,倘若爆燃的火球突破已经有破损的隔离门进入战斗舱,则战斗舱内的灭火抑爆系统已经无法发挥作用,成员生存的概率极低。。。。。
第三 车体正面加强的问题,西方的坦克重量已经到了极限,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在不削弱其他装甲的情况下想大幅提高车体正面防护能力,基本不可实现。。。。
第四所谓的水套,不是防止弹药被击中后殉爆(因为那根本无法阻止)水套的作用是防止弹药在车内起火而灭火系统无法扑灭的情况下,延缓弹药的爆炸时间,让成员有时间撤离。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倘若灭火抑爆系统都失效,水套能起的作用更多的只是撤离而非挽救,因为迟早要爆炸,只能延缓几分钟而已(前提是还有成员活着且能够自由行动的情况下)
第五 按照危险几率计算,车体苏制和土鳖的坦克只有一条途径能够引起整车报废且成员死亡 即 车体正面被穿透,弹药被引爆且灭火抑爆系统失效。 相比出了西方坦克则是 炮塔正面被穿透引起殉爆(穿透隔舱门引起殉爆),车体正面被穿透引起殉爆,炮塔侧后方被穿透(向隔离门方向穿透)且引起殉爆。看了这个对比,不知道到底哪种的储弹方式安全。。。。。。

这里面还没计算炮塔和车体中弹概率的高低。。。。。要是按照21% :  45%的概率计算。。。。真的不知道究竟谁更安全。。。。。

尾舱的作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前面说了,弹药放在尾舱里,中弹概率高达45,而那个所谓的隔舱门,发挥作用的几率也是很低的,所谓的关上了而又没有被打穿,只能是斜向45度侵入的弹药造成殉爆时发挥作用

毛子坦克经常飞天一是灭火系统性能不佳,二是发射药比起西方的更容易爆
在土鳖方面:土鳖的99的尾舱越来越大,是因为里面放了大量的XX(不是炮弹)一样
苏制弹药的易燃性是其一大问题,其次就是其榴弹的战斗部装药,也是一大问题,此外,毛子 的液压机构设计和布局受到空间限制过于拥挤和不甚合理,导致产生很多可燃物和起火点,再加上早期苏制灭火抑爆系统性能低劣,不能有效阻止车内火势的蔓延,所以有较高的殉爆率是正常的,只要对可燃药筒的外包装进行处理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车内起火点并安装有效的灭火抑爆系统,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坦克的安全性的
此外土鳖以上这几点都基本做到了。。。。。目前只是遗憾还没看到更新的半可燃药筒,希望在明年的某展示中能看到
殉爆高,是装甲被穿透同时灭火抑爆系统性能差导致的,不是说弹药储存的问题导致的。。。。。。

包括M1,车体内都有弹药,这些弹药一旦被引爆,炮塔一样上天,这个和技术是不是过关没一点点关系。。。。。。至于说个头小,炮塔小,这是坦克设计思路问题。采用尾舱装弹,除非车体内不放备份弹药,否则被击穿车体以后下场是一样的。。。。。而炮塔的中弹概率高达45%,车体正面仅为21%,你说哪个安全?

啥炮弹没有殉爆危险?勒克莱尔,豹2,鬼子的90神马的,车体储存的弹药就不会殉爆了?几十发放一起爆了,和转盘的有啥区别
关于昨天坛友T-80的

这个..........85IIAP的主装甲还是很杯具的,不要说85IIAP,连后来挂了陶瓷砖的85III都不如T80UD,80UD使用的是蜂窝陶瓷复合装甲,是和80y同一等级的,比85II好了很多,在小巴原来选型的时候,85III炮塔主装甲被击穿,防护丢分严重,而80UD则未被击穿,四大项我们输了三项,所以最后没有中标

A4也被(80y)打穿过,否则,德国人也不会在技术上和英国人闹翻.(A4安装的出口型乔巴姆)..............注:打穿A3的是72 ,使用的BM32,打穿A4的是80,使用的是BM42,两者间隔3-4年

这个不是他说的,是出现在同贴里且观点相同的:

豹2A5?你是说那个比A4多了个铁板胸罩的东西防护会逆天吗?

豹2,玩你的机动性,防护上还是歇菜吧。
至于所谓T80的所谓悲剧燃气轮机,看看更悲剧的虎豹吧,或者M48那一票弟兄们?
在没装备M60之前,美军坦克也就跑个200多公里就趴窝了。
多大的行驶里程,就打多大的仗,后勤保障是吃屎的啊。
M1A1这个油老虎身后跟着一帮加油车推进您就无视了,都是燃气轮机,都是300多公里就趴窝。
谁也别笑话谁,
至于自动装弹机位置就更可笑,把但要放在最安全的地方才最重要。
炮塔是最危险中弹几率最高的地方,美国人选择了简单的加厚炮塔装甲,变态的加厚。于是有了M1。
至于豹2,被击中后,你觉得车体里的那几十发炮弹会民主的选择安全吗?

苏联人在最危险的正面可以面对陶式反坦克导弹攻击。至于侧面被RPG击穿。
您觉得豹2又或者M1A1被同一位置击中会好到哪去?

T72和T62才是当年T34的角色,T64和T80乃是尖刀的刀刃,精锐中的精锐,T72和大量的T62,T55,T54之类就是炮灰,用来消耗西方的坦克和反坦克火力,然后精锐的T64/80之流再从撕开的口子里长驱直入,用田忌赛马的方式搞死西欧。。。从坦克装甲研究者角度谈梅卡瓦:军事小说家跟记者吹出的神话(这句不是他说的)

开始:能够被一发穿深350的RPG打穿首上导致瘫痪的三代坦克。。。。。。实在算不上什么好坦克。。。。。

土鳖研究过梅卡瓦,至于说三代车初步确定方向时,国内确实有一股要求动力前置的,不过好像最早提出这个的问题的是本菜吧?否定是祝老的决断,因为那帮鼓吹动力前置的人是没有办法确保首上防护能力的。。。。。。其次土鳖自认为缺乏未来战争中的战场完全控制能力。。。。。。。。

至于说梅卡瓦的装甲,看过梅卡瓦生产线的都知道它的那破烂装甲是啥成色,模块化就有这个好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透

梅卡瓦的设计在目前的条件下就是错误的,只是因为以色列周边没有像样的坦克炮和弹,否则,吓死以色列人也不敢这么搞,就梅卡瓦的那种烂货,伊朗从土鳖这买的105都能正面贯穿其炮塔,这种坦克离开了以色列那个小圈子有什么实际意义?

捧梅卡瓦是以色列人故意蒙蔽,不拿出装甲的成分和结构,而且故意修改了一些设计数值(比如以色列对外宣传上一直夸大首上厚度等等),土鳖早些年国内有一股潮流吹捧梅卡瓦,是因为不了解没吃透,被所谓的“亲西方高技术”蒙蔽了眼睛,过了这些年,以色列所谓的“亲西方获取的高技术”被一一拆穿之后,自然就一目了然了,本来梅卡瓦就不是什么好货,实在是“梅卡瓦坦克造得好,没有以色列的广告做得好”对于现在已经把三代车技术基本吃透而且已经开始自行发展四代技术的土鳖来说,把梅卡瓦踩在脚下也是理所应当的。。。。。不过矫枉过正,是中国人的一个弱点,这个是必须承认的。。。。。。。。另:本菜从一开始就没有迷信过梅卡瓦,因为基本的装甲防护知识告诉我们,梅卡瓦的装甲外形和结构设计是不可能拥有三代坦克的防护能力的,国内当年那些吹捧梅卡瓦的人,大多数也都是对于装甲技术不甚了解的分系统设计师,做出那种行为,也是正常的。。。。。。

梅卡瓦的设计不是灵机一动而是被逼无奈,放眼世界,哪个国家的设计师愿意使用超级倾角?那么浪费车内空间的设计,不是被逼上梁山又是如何?梅卡瓦,只能说是命好,没有遇到拥有较大威力(注意是较大威力不是大威力)的坦克炮和炮弹,否则,梅卡瓦就会像T72一样,成为被摧残的典范

梅卡瓦不算是世界三代坦克,那种设计只能用在以色列,而不能用在其他地方,否则,就会成为下一个T72.。。。。。而且,即使在以色列,面对伊朗,梅卡瓦一样胆战心惊。。。。。。一个连105都要肝颤的坦克能被成为合格的三代坦克吗?一个车首能被一发RPG打穿并且瘫痪的坦克能算是合格的三代车?要是以色列没有军援,没有那种较强的战场控制能力,梅卡瓦敢这样设计?
别拿小国的思维和土鳖比,以色列的那种设计思路,只能用在以色列,土鳖可是放眼全世界的,用中国一个省的设计思路去比较一个泱泱大国,是不是有点。。。。。。。别说中国,连土耳其都看不上的烂货,那种拙劣的设计可见一斑。。。。。。

戈兰高地是一群猪和一群受压迫的狼打,典型的人的因素,这也扯到装备了?那怎么不看看开着夜视的猪打得没有夜视的狼屁滚尿流的时候呢?

对于破甲弹,有角度问题吗?对于二代105以上的尾翼弹,78度算大吗?额看过梅卡瓦的首上,不足120毫米,外壳是40-50的RHA,里面是纤维板,这种垃圾材料和厚度对于350以上的射流有啥作用?

倘若全部用RHA,梅卡瓦的全重会超过80吨。。。。。。

月饼的99早期型号一样比现在的MK4更厚更结实。。。。。。好歹那时候已经用了陶瓷了,比纤维板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提高抗穿不在于炮塔外面挂什么,而在于夹层里换什么。。。。。

在面对聚能装药的时候,等效厚度首选可不是钢装甲了。。。。。而随着复合装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等效比已经超过1:1了,尤其是面对聚能装药,1:2甚至1:3 1:4能达到。。。。。。。所以,等效厚度首选地已经不是RHA了

对于脱穿,现代约束型陶瓷装甲的等效能力已经超过了1:1,不过倒退25年,还是RHA的等效厚度较好。。。。。
梅卡瓦这东西确实被神话了,当年搞梅1的时候,整个西方都没有合适的复合装甲,乔巴姆那时候英国人自己还没有用上,更不可能出售,美国人也还在摸索,而以军方又要求防护第一,保护成员的生存放在第一位,这让设计者绞尽脑汁也无法满足正面的防护要求,最后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炮塔采用超级大斜面,通过倾斜钢板增加防护厚度,但是这个办法对车体正面的防护无能为力,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一改常规,把硕大的发动机搬到正面充数,这样一来,整个动力舱都可以算作“正面装甲”了..............这样一种无奈的设计居然在国内还成了一种崇拜羡慕的风气...............

早期的MK1用的就是匀质钢装甲,为了达到设计防护值,只好不停地增重,结果在70年代就搞出来一个重达58吨的一个怪物,MK1是典型的间隙装甲,其间隙层数居然有五层之多,车体正面也有三层甲板构成,在车体甲板的间隙中还安装了燃料箱加以利用。58吨的结果就是当时以色列周边没有坦克能打穿MK1的车体正面(这个没办法,装甲层就接近300mm.,再加上一个厚度超过1.2米的动力舱也就是发动机)换做今天的脱穿也一样够呛能打穿...............

的炮塔设计成楔形是被逼无奈,以色列人一直没有好的装甲技术,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侵彻通道的距离,加大对侵彻物的消耗,所以从MK1的多层钢叠加到最新的MK4都是这个思路,所谓的合理搭配顶多就是个废物利用...........看看其他有着先进装甲技术的国家,哪个用这么大角度的楔形?楔形的弊端就是炮塔空间的极度浪费,大量设备都必须安置在车体内,降低了空间的有效利用效率.........而且所谓的弹开动能弹,放在70年代早期还有可能,从后来的尾翼稳定弹出来以后,再想弹开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倾斜的唯一作用就剩下增加消耗距离.............而且梅卡瓦所谓的载人,增加载弹,都是发动机前置的副产品,而且由于炮塔空间狭小,大量的设备被挤到车体里布置,再加上基数弹药,实际上能够用于增加装载的空间极其有限...............

以色列的这种坦克设计基础思路和别的国家的都不一样,所谓的防护好,仅仅是被命中后生存概率略高一些,付出的代价却极其惨重,至于说前后左右都能放住RPG那就是扯淡了..............没有什么坦克能做到完全防护,就梅卡瓦那个后门和车体侧后60度以内,不可能抵御住破甲威力在300mm以上的RPG的打击............动力前置是早先的设计,用发动机楞冲装甲,这也带来一个巨大的隐患,车体正面的主装甲无法做的很厚,不可能容纳下8-0年代后期出现的各种新型装甲,而且由于坡度巨大,对装甲所能采用的复合结构设计造成极大障碍..........

以色列人不是不想用好的装甲,第一是买不到好的,梅卡瓦那种结构的车根本没办法用美国的半约束贫铀装甲,更不可能用乔巴姆,这些装甲即使是以色列买也一样买不到原装正品,而出口版的水平德国人在豹2A4上面已经吃过苦头了........第二是梅卡瓦的动力前置设计导致车体正面无法安装新型复合装甲,想用用不上.................再加上以色列自身工业基础是受限的(不否认某些技术领先或者自主,但是对于整体完备的水平来说,缺陷还是极大地)搞不出满足要求的装甲,只好用笨办法来增加防护............也别说梅卡瓦适合巷战,就那个破首上,一发破甲威力在400的单兵火箭就能击穿,同时毁伤发动机导致梅卡瓦丧失动力,失去动力的坦克在巷战中是啥后果,自己回去琢磨................
梅卡瓦的车体后部作战的时候塞得慢慢的,光弹药就占了一半多,炮塔做成那样,空间小的可怜,而且梅卡瓦为了放置后效,每发弹都用水套包裹,炮塔里实际上根本储备不了几发...........不要用挑战者M1之类的炮塔空间去衡量梅卡瓦,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梅卡瓦的炮塔侧面防护、(正面60度以外的侧面)也没多高,那些地方只有匀质钢,没有什么纤维板(对比照片仔细看),能顶住破甲威力在400的RPG也算是见鬼了.............此外,梅卡瓦要是携带步兵或者基数以外的弹药,就必须把包装水套去掉,这样一来,一旦被击穿侧后,殉爆就是正常的事情了,看看LZ第一张,就是下场

说梅卡瓦是最适合巷战的坦克不准确,只能说是最适合巴勒斯坦巷战的(前提还得是对手只能用老旧的RPG7)看看几年前的真主党,用短号和陶(仿制货)打的梅卡瓦屁滚尿流,成员死伤一大片,几十辆车被毁..........这仅仅是单兵导弹的战果,要是遇到T80或者车臣那种环境,梅卡瓦的战损率和成员的伤亡率一点不比别的车差。。。。。。。。所谓的人员伤亡真实的情况要比美军的M1高出很多。。。。。。。。。。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发动机在正面起到防护作用,诚然,发动机在前面,寻常弹药是很难打穿整个动力舱,但是即使打不穿动力舱,打穿发动机上那只有100多mm的装甲还是不难的,也就是说,威力略大的弹药都能在正面一发就让梅卡瓦失去动力,被迫退出战斗,以军是靠步兵保护受损坦克以便于拖回来维修,这种战术和设计是建立在敌人无能的基础上的,换做车臣或者是阿富汗,恐怕就没有这么理想的战场情况了吧。。。。。。。

最后就是这种大倾角设计的装甲很难在改装中采用陶瓷复合装甲或者是目前已知的其他先进结构的复合装甲,陶瓷装甲可不是倾斜了就增加防护能力的东西。。。。。。。。。而目前梅卡瓦全系列所使用的都是纤维板+橡胶的叠加结构,这种东西面对90年代中后期的弹药基本上就是渣。。。。。。。。说难听点,用DM43弹药打梅4的炮塔都可以毫无阻碍的穿透。。。。。在土耳其丢了大脸的犹太人再也不敢拿着梅卡瓦去参加国际投标了。。。。。。。。。。。。而且以色列一直对土鳖向伊朗出口105弹耿耿于怀,原因何在?要是梅卡瓦真的刀枪不入还会在乎区区105弹?

在装甲上,以色列就是买不到好的,全世界,目前除了英国出售过原装的乔巴姆给美国之外,别无他例。。。。。。。也别扯什么合理设计之类,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没办法采用大角度之后的副产品,看看梅卡瓦的炮塔空间,就知道为什么车体后面留那么大一个空了。。。。。。。。。。所谓的合理设计,不过是遮羞布罢了,日本人的装甲时自己搞的,棒子的也是自己搞的,美国人别说卖,连起码的实验条件都不提供。。。。。。。。。。有些东西,老子是不会给干儿子的。。。。。想当然的话别说那么多,什么全面防护,就说正面,梅卡瓦的那个炮塔也是世界前十名里最差的。。。。

别说什么存活率,看看真主党用单兵导弹打梅卡瓦的结果,光犹太人自己承认的就几十个人,再打打折扣算算水分,梅卡瓦的神话不攻自破,别再扯什么成员存活率。。。。。

不用钢芯弹,一发RPG7就把梅卡瓦动力舱打瘫了

缩小炮塔投影是因为装甲太重,不缩小投影面积整车就80吨了。。。。。防护比重占全车分量大,还是没有先进装甲,靠钢板和纤维板堆在一起充数,占据了大量的重量。。。。。。。。结果被国内的一些人一吹就成了最注重防护的东西。。。。。。
给以军坦克兵一辆挑战者试试,保证没人再愿意用梅卡瓦。。。。。。一辆炮塔正面能被陶(还是仿制的)打穿的坦克,就不要再吹什么防护至上了。。。。。。。。。可笑的是当年国内还有一批人鼓吹土鳖三代要搞发动机前置,结果防护论证会上被5X所的曹老大一通臭骂顶回去了。。。。。土鳖国内还是有一批明白人的。。。。。。

铁链子的作用不是提前引爆战斗部,又是一个被误传了多少年的东西,挂铁链的目的是通过铁链的不稳定摆动在RPG进入的时候干扰弹体,使引信不能以正常角度碰撞从而无法起爆,即使是最老的RPG7的战斗部在提前引爆后(提前60CM)依然能打穿180mm的钢板,而梅卡瓦的炮塔后部座圈上方绝没有这个厚度,靠破坏炸高来防护RPG显然是不现实的。

以色列人为什么想停掉梅卡瓦系列的发展和装备,就是已经认识到了这种设计将改进潜力损耗殆尽,没有机会了,一旦改变原始设计初衷,发展出来的就不是梅卡瓦而是全新的车了。。。。。


梅卡瓦只有一辆被击穿是犹太人的谣传,82年黎巴嫩之战,梅卡瓦就已经被72废了多辆,前二年打真主党,被打爆了几十辆,乘员伤亡50多人(这还是官方数据,按照犹太人打折的水平推算,实际战况要比这惨的多)所谓的防护和生存也就没人再提了。。。。。。跟着以色列自己宣布停掉梅4的改进,考虑撤销梅卡瓦。。。。。。。。

填充沙子(不能使普通沙子而要填充石英砂)能够起到破坏和阻碍射流的作用,但是对脱穿意义不大,加水基本无效,举个例子,梅卡瓦的正面装甲间隙中安装了夹层邮箱,内置的燃油对聚能战斗部的防护系数的0.58(这个系数还是将邮箱自封层和阻燃丝网计算在内),对脱穿的防护系数小于0.1(基本视作无效)............



又回到毛子上了:

苏联坦克的防护并不弱,这是近20年被西方洗脑洗掉的东西,截止到88年,苏联坦克防护依然领先,直到21世纪之后才被超越,一切建立在苏联坦克防护薄弱的基础上的理论,出发点就错了。。。。。。。。

40多吨的t80Y(加爆反)和60多吨的M1A1HA在正面防护水平上是基本持平的,在抗穿上80y甚至还要略高一些。。。。。。不是说车重了防护就一定NB

又跳到土鳖上了:

80y土鳖自己打过.........M1是土鳖三代设计应对目标之一(后来成为大改的首要目标),自然也有一个设计目标数据..............额个人认为这个数据还是很真实的.............

苟不苟同无所谓,但是要知道80y对土鳖的刺激有多大.................至于说国外媒体更不要轻信............我们见过的谎言还少吗?本菜好歹也拆见过80装甲里的金属管,对于那种东西多少有点较为直观的认识...........

至于说80y的刺激有多大,整个三代计划都受到影响............既然说到这了,就说一点,土鳖在某年某月对某型车全面开打,结果五轮过后,某型车基本无恙,某些人士的眼镜摔碎不少...........

土鳖在装甲上的创意比毛子更搞...............连借鉴都算不上................现在的99已经很能鄙视一下T90了,就是96A也可以轻松地鄙视大改之后的72B..................

在90年代末期之前,我们是落后于毛子的,但是我们的基础很好,这就看出来一个大国,尤其是有着完备工业体系国家的优势所在,可能对某些东西暂时不明白,但是只要有人一点拨,很快就能开出一片花来,装甲就是这样,尽自前几十年的浑浑噩噩,但是一经旁人指点,迅速的烧起了燎原之火..............
终于回到梅卡瓦了:

1.以色列尽管有一定的先进军事工业能力,但是受到国家整体限制,尚缺乏完善的基础工业,尤其在材料工业上,一直是依靠美国的,但是在装甲上,目前在国际市场能够买到的大多都是AL203和氧化硅玻璃纤维之类的复合装甲,没有哪个国家会出售先进的装甲和工艺,这么多年过来,除了英国人将乔巴姆完整的卖给美国以外,在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而尽管美国和以色列关系很好,但是在装甲上,也不会将贫铀甲给以色列
2.看看梅4的巨大楔形就知道,这个坦克依然没有采用陶瓷装甲,必须依靠增加侵彻通道长度来提高对侵彻物的消耗。反观其他国家的三代,没有再采用如此大楔形的炮塔,原因就是较好的解决了装甲的问题,无需如此浪费炮塔空间的设计。
3.关于梅卡瓦车体的问题,现在为了应对大长径比的脱穿,车体正面也必须预留绝大的空间用以安装复合装甲,而梅卡瓦的设计很难预留超过200mm的厚度,而这个厚度远不够安装复合材料的。这是推论,而梅卡瓦参加过土耳其的测试和谈判,根据北方某单位所掌握的信息,当时以色列人一直在防护水平上支吾,始终在强调整体防护和成员安全性,却一直不给出防护的实际数值,直到最后被另一个投标
公司拆穿(这个属于商业斗争了,在这里不做评论)
4.关于改进潜力问题,梅卡瓦的原始设计对改进形成了极大地阻碍,倘若某天以色列的到了较为先进的陶瓷装甲(或者像棒子的K1那种氧化铝陶瓷),就必须开始对梅卡瓦进行超级手术,改变炮塔形状,甚至改变发动机布局..........尽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防护系数,但是这么改过之后,也就不叫梅卡瓦了..............
5.梅卡瓦至今还没有采用陶瓷复合结构,炮塔没有,车体也没有,炮塔从纯钢改进成添加了纤维板和特种橡胶的夹层,车体据我所了解的,还没有添加复合夹层,主要是在正面布置了夹层油箱,在梅4的改进上车体正面添加了某种泡沫材料,待我了解到详情之后,会发帖讲说的。
综上所述,梅卡瓦是一种设计合理(仅限于犹太人思维和环境的)在没有好的装甲技术的前提下,为乘员提供了尽可能安全的坦克,也通过巧妙地工程设计弥补了防护技术的缺陷,这是我国设计人员要学习的,但是在我们已经拥有了先进复合装甲技术的今天,梅卡瓦的设计思想和大部分技术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落后了,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巧妙地技巧和一些设计思维的闪光点,作为中国的军迷,我们现在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尤其是99大改定型之后)小小的轻视一眼梅卡瓦..............
陶瓷材料不是倾斜放置就能提高防御能力的,相反倾斜角度过大的话,就需要在陶瓷的背面加强结构强度(这样就要付出极大地重量代价)防止在遭到侵彻后出现应力扩散裂痕...............

187b那种炮塔实际上是受到整体重量的限制,尽可能的提高正向两侧的防护角度,减少侧甲所需要的厚度以及重量,但是缺陷就是空间受到一定损失..............99的炮塔设计的较为均衡,没有重量的限制,较好的综合了各种性能............(这就又回到土鳖了)

然后又提一下毛子:

80y的正面LOS厚度接近600,按照防护系数1.0计算,也足够了,加上重型爆反的效果,600应该是很正常的.............

T84用的是187A炮塔,在基础设计上和T90的一样,区别在于夹层数量的多少和布置方式。90的正面是三层预制模块,84是三层钢两层非金属,不是预置形式的。

早期的64陶瓷球并不是约束型,而是非约束型,如何区别约束非约束就是看防护原理,比如这个陶瓷球阵列,通过聚亚安酯的固定使陶瓷球对侵彻物形成强制消耗,而约束型陶瓷装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回爆原理”,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直到80年代才出现约束型陶瓷装甲................

然后是上面的一些原理解释:

反装甲弹药的目的是穿透装甲并利用侵彻中产生的碎片,高温金属,残留担心和剩余射流对车内的人员,设备,弹药等进行杀伤和破坏,尤其是引起二次效应,至于你说的对装甲的破坏来说,通常认为,射流对复合装甲的整体结构破坏能力要弱于弹芯,主要是弹芯所携带的巨大动能以及穿透时的能量传递可能会导致装甲的结构性破坏.........理论是这么认为的,实际中究竟会发生什么其他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对于约束型陶瓷装甲来说,由于陶瓷本身的约束体就是应力结构,所以,不再需要特意加强整体结构强度,大体上说厚度系数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比如T80y的管状约束陶瓷装甲,就不再适合用这个理论分析了.........

挑2到现在还在用平板夹层的陶瓷装甲,防护确实很低,仅仅比玻璃纤维的T72强点...................不过换句话说,玻璃纤维抗穿也不是饭桶,土鳖80年代做了太多的实验,不同编织形式的纤维组成对穿甲弹防护也不尽同,比如土鳖国产的玻璃纤维布
,防护系数也很高的,绝不是某些砖家嘴里的不堪一击..............

约束,半约束,非约束,是装甲结构的叫法,同时也是机理的叫法,约束和非约束详尽的东西在NAAS86/87/88上都讲过,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楚,在这里只说一下半约束,半约束是介于约束和非约束之间的一种形式,对陶瓷或者其他非架构材料进行紧固但是并不对个体材料进行完全约束,这是一种强制消耗的手段,通过对夹层材料的紧固使其在面对侵彻物时减少动作范围,对侵彻物进行强制对抗消耗,通常用于改进或者增强原有的非约束结构,但是增强之后,受到动作幅度下降的影响,装甲对抗射流的能力要有所下降,但是可以增强对穿甲弹的防护能力,通常的半约束手段有聚酯,纤维网包裹,泡沫材料灌充等........半约束通常都用于改进或者加强,不用于新建车辆的建造,目前用于新建车辆的仅有使用了聚酯陶瓷加强结构的美洲狮的最高级别防护车辆。更广义的讲。美帝额M1在逐年的改进中也使用高强纤维材料对原来的陶瓷夹层进行了紧固,尽管是出于对结构强度的提高,但是无形中也增加了对消耗材料的紧固,也算是半约束加强的一种形式吧...........

重型爆反抗击穿甲弹的原理是靠提拉/下切动作,即当弹芯穿透抛板的同时引爆弹药,抛板在炸药的推动下快速的移动,这样就对穿过抛板已经“吊”在里面的弹芯有一个提拉/下切(通常重型爆反都有两块以上的抛板)的动作,弹芯此时具有巨大的径向动能,受到侧面的猛烈撞击(炸药爆速都在数千之多)会导致弹芯自身应力不均,穿甲能力降低,而多抛板的结构会对弹芯形成多次的打击,虽然很难切断现在的高硬度杆体,但是会造成杆体的应力强度损伤和降低,在穿透主装甲的时候容易被复合装甲毁伤,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不能单一的依靠爆反进行动能弹的防护,也没有哪款爆反能够单独的防护动能弹,而是要和主装甲配合,在设计上也要针对主装甲的结构有选择的设计爆反的工作原理.
整点土鳖的

第一部分,当年的悲催岁月

85III的主装甲很悲剧(不是一般的杯具,而是相当的杯具)。。。。。。说出来怕无数精英骂额。。。。。。

比如M111,当时被吹得神乎其神,土鳖千辛万苦买回来了测试以后发现,这东西还不如正在研制即将定型的100新弹,而苏制坦克的防护则是土鳖国内较为震惊的,整个80年代以T72首上为目标的设计值基本上是个非常低的数值,很多设计者都是一头冷汗,幸亏当时没有和苏联发生冲突,否则可能出现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而90年代对T80Y的测试甚至影响了土鳖自己的三代车的原始设计,可见其的性能并不是所谓的不堪一击,要知道土鳖当时火力最强的89-120面对80y的碳化硅炮塔都十分勉强,只有这种震撼才能让设计人员大幅修改了三代车的设计初衷。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能亲眼目睹真相,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事情最后的结果来看起因,这样得出的结论是要比道听途说来的更为准确。前面说的M111就是最好的例子,苏军测试了M111以后仅仅给首上扣了一层25毫米的钢板就解决了问题对于炮塔则没有改动,这说明什么?呵呵,说明M111也只能在中等距离威胁一下车体而已。这是个典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拿出来一起研究一

其实土鳖的120以550的深度都不能保证完全穿透80y的炮塔,可见BM42并不是很多人嘴里的"废柴”,72BU(就是铸造版90)的防护本就好于80,这个是正常的

至于说80y的刺激有多大,整个三代计划都受到影响............既然说到这了,就说一点,土鳖在某年某月对某型车全面开打,结果五轮过后,某型车基本无恙,某些人士的眼镜摔碎不少...........
穿插对棒子的吐槽:

K1坦克虽然是美国设计,但是由于是缩小版本,存在非常大的问题,首先就是一味的追求缩小体积,导致车内空间严重不足,在使用105炮的时候已经是非常拥挤,换装了120以后更为悲剧,以至于不得不大幅减少备弹数量来缓解空间不足的问题,倘若要更换L55级别的火炮,恐怕炮塔空间很难容纳下全新的反后座和新的火炮部件。其次是设备的升级同样需要更大的空间,M1A2升级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空间,以其巨大的体积计算尚且有些吃紧,何况K1这个小家伙。土鳖的99在改型时为了应对各种设备的增加不得不改进了炮塔后部的结构(例如,仅电力设备就比原有系统增加了XX个蓄电池组),焊接了一个超长的尾箱,同时在车内增加了两个体积不小的设备舱,K1的内部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对其进行所谓的“数字化改进”和“升级火力”都是非常难以进行的,而动力舱,K1当年在选择动力时,就进行了有名的“减缸降效”的活动,升级动力。。。。要打一个问号。。。。。。最后就是防护,这是K1致命的软肋,原有的设计就是仅能够抵御2000米得115弹的打击,因此,装甲厚度已经到了极限,而无法通过增加厚度来进一步提高防御力,所以,棒子搞K2其实实在是无奈之举,K1设计的时候就和鬼子的90一样,没有预留(或者说没办法预留)足够的升级潜力空间,另起炉灶也就不奇怪了。。。。。。

棒子的一贯德行。。。宁可穷的吃泡菜,也要面子上好看。。。。。结果就是,面子也没好看,泡菜都快穷的吃不上了。。。。。

棒子的坦克部队在前线作战,后面要跟着:美国人的电子设备保障分队,火力保障分队,弹药补给分队,装甲模块修复保障分队;德国人的动力维护保障分队,火力分队,弹药补给分队(K2专用),然后要跟着法国人的装弹机保障分队,以色列人的灭火抑爆系统保障分队。。。。。。。。
对泥轰的吐槽:

日本至今不能生产高性能炮钢,所使用的坦克炮神官毛坯和内膛加工均是由德国工厂进行生产,这个车所用的依然是沿袭了90坦克的L44坦克炮,没有任何突出之处,而在弹药方面,日本更是技术匮乏,至今依然在组装和使用德国DM23和33,从历年国际武器交易信息看,没有进口新型弹药的合同,所以说这个炮的穿深依然是500级别的,这个深度,面对周边国家的三代车,说它打不动说错了吗?其次,日本虽然没有公开其装甲技术,但是其整体水平还停留在非约束状况,日本也承认90式坦克的防护仅仅是位列世界中流水准。日本在本世纪初提出要研制以钛合金和碳纤维为基础的约束陶瓷装甲技术,而这项技术在十五年前就已经在苏联和东亚某过开始应用,按照目前国际装甲水平的发展判断,以40吨车重想抵御穿深在600以上的脱穿的打击,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些东西,即使没有官方资料,但是我们是能够得出结论的,说这个车防不住,也没有说错什么吧。。。。。。

觉得没深度?那就深入一点,看这个车的首上(日10式)沿用了欧式设计,靠78度跳弹进行防护,车体主要是首下迎弹,首下设计的角度较为靠近垂直,加之负重轮的位置判断,首下应该是非复式结构。这个位置的中弹概率为10%左右(具体的我以前讲过统计数据,这里不重复)而近乎垂直的结构决定除非采用大厚度非约束结构的硬质芯板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护效果(这个和苏制坦克大多采用22度首上的装甲结构原理一样,本菜也多次讲过,可以回去翻以前的帖子)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巨大的重量

以所谓的模块化设计是不能替代主装甲防护的,车体装甲更是如此。说完了车体,看看炮塔。楔形前端,想必是空心结构,和豹2那个罩子一样,要是实心结构,那就成了大倾角结构,而这个结构是不能采用目前的复合装甲结构的(这个问题更是讲了无数遍)所谓的模块化,都是在主装甲外面挂上形形色色的附加件,称之为模块化。。。。。靠这个去顶大口径脱穿?不是白日做梦是什么?看看炮长镜到炮塔前部的距离,就算鬼子搞成了钛合金约束陶瓷装甲,有了1.0的系数,这个厚度才多少?相比现在三代坦克动辄600的厚度,别说日本的装甲技术逆天,也别说火星,更别说日本在装甲技术上落后世界水平N年,就这么个烂货,还有人吹捧?

(泥轰坦克炮)没有核心技术,性能的提高就要依赖于莱茵,而没有好弹,炮性能再提高,也打不出好成绩,在坦克火力方面,世界五大流氓还是比较垄断的。。。。。。


弹药就更不说了,连炮钢都搞不定的,弹芯就更没戏了,再加上其他基础行业的支持,除非全面发展否则根本搞不定。。。韩国就是例子,至今120炮弹还停留在组装阶段。。。。。
就DM23那个破蛋,别说炮塔,连99的车体都打不穿,在复合装甲时代,吨位重就是牛的基础和资本

另:有些东西,虽然我们不一定有详尽的技术资料,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推测和分析出其技术水平,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是一定的,就像我们知道了一辆车的重量,体积,油箱容积等等参数以后,就能推测出该车的航程,油耗等。装甲设计是有技术规律可循的,例如无数网友不感冒的99的首上22度大倾角,其实不是工业设计师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装甲结构,看10的炮塔,本菜讲过多次,真要是实心楔形结构,只能说这个车的防护很垃圾,因为其倾角决定了其芯层的硬度不能超过面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的导致防护效果严重降低。这就是一般性设计原理,不懂得,回家去看书学习,不要在这里怪言怪语,把技术贴搅成无意义的口水贴
ZT自http://www.fyjs.cn/bbs/htm_data/26/1111/635719.html
先声明,不是我写的,是尚智,或者叫红外

第一部分,关于西方坦克尾仓与俄系坦克车体储弹的争论

第一 尾舱,M1的尾舱何时能发挥作用?我说一下实际中弹后的情况,首先,侵彻物倘若能够穿透主装甲切伴随有剩余杀伤能力(剩余一段弹芯,剩余较强的射流)是有足够的能力穿透尾舱和战斗舱之间那薄薄的一层门板的,继而引爆弹药。而此时门板已经被穿透一个孔洞,殉爆的冲击波会顺着这个孔洞进入并轻而易举的撕裂这层门板(应力破坏,道理不解释)继而进入战斗舱杀伤成员,此时有无尾舱以无任何意义。
第二 根据自二战以来的统计,炮塔的中弹概率高达45%,而车体正面只有21%炮塔要高出近一倍,可见炮塔储弹的危险性有多大。此时很多人会问,那尾舱所谓的隔离泄压的作用何时才能发挥?本菜给出如下条件,只有满足如下条件时,炮塔尾舱隔离泄压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A,首先尾舱隔离门确保关闭状态切未被任何侵彻物穿透。B 炮塔侧面被击中时,必须保证侵彻物未穿透隔离门且泄压装置正常泄压 。C 若想达到B条件,则必须弹药必须从两侧向炮塔后部侵彻,倘若是从侧后方向前方侵彻,则有极大的概率穿透隔离门进而导致整车阵亡。D M1的尾舱内未配备灭火抑爆系统,倘若爆燃的火球突破已经有破损的隔离门进入战斗舱,则战斗舱内的灭火抑爆系统已经无法发挥作用,成员生存的概率极低。。。。。
第三 车体正面加强的问题,西方的坦克重量已经到了极限,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在不削弱其他装甲的情况下想大幅提高车体正面防护能力,基本不可实现。。。。
第四所谓的水套,不是防止弹药被击中后殉爆(因为那根本无法阻止)水套的作用是防止弹药在车内起火而灭火系统无法扑灭的情况下,延缓弹药的爆炸时间,让成员有时间撤离。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倘若灭火抑爆系统都失效,水套能起的作用更多的只是撤离而非挽救,因为迟早要爆炸,只能延缓几分钟而已(前提是还有成员活着且能够自由行动的情况下)
第五 按照危险几率计算,车体苏制和土鳖的坦克只有一条途径能够引起整车报废且成员死亡 即 车体正面被穿透,弹药被引爆且灭火抑爆系统失效。 相比出了西方坦克则是 炮塔正面被穿透引起殉爆(穿透隔舱门引起殉爆),车体正面被穿透引起殉爆,炮塔侧后方被穿透(向隔离门方向穿透)且引起殉爆。看了这个对比,不知道到底哪种的储弹方式安全。。。。。。

这里面还没计算炮塔和车体中弹概率的高低。。。。。要是按照21% :  45%的概率计算。。。。真的不知道究竟谁更安全。。。。。

尾舱的作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前面说了,弹药放在尾舱里,中弹概率高达45,而那个所谓的隔舱门,发挥作用的几率也是很低的,所谓的关上了而又没有被打穿,只能是斜向45度侵入的弹药造成殉爆时发挥作用

毛子坦克经常飞天一是灭火系统性能不佳,二是发射药比起西方的更容易爆
在土鳖方面:土鳖的99的尾舱越来越大,是因为里面放了大量的XX(不是炮弹)一样
苏制弹药的易燃性是其一大问题,其次就是其榴弹的战斗部装药,也是一大问题,此外,毛子 的液压机构设计和布局受到空间限制过于拥挤和不甚合理,导致产生很多可燃物和起火点,再加上早期苏制灭火抑爆系统性能低劣,不能有效阻止车内火势的蔓延,所以有较高的殉爆率是正常的,只要对可燃药筒的外包装进行处理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车内起火点并安装有效的灭火抑爆系统,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坦克的安全性的
此外土鳖以上这几点都基本做到了。。。。。目前只是遗憾还没看到更新的半可燃药筒,希望在明年的某展示中能看到
殉爆高,是装甲被穿透同时灭火抑爆系统性能差导致的,不是说弹药储存的问题导致的。。。。。。

包括M1,车体内都有弹药,这些弹药一旦被引爆,炮塔一样上天,这个和技术是不是过关没一点点关系。。。。。。至于说个头小,炮塔小,这是坦克设计思路问题。采用尾舱装弹,除非车体内不放备份弹药,否则被击穿车体以后下场是一样的。。。。。而炮塔的中弹概率高达45%,车体正面仅为21%,你说哪个安全?

啥炮弹没有殉爆危险?勒克莱尔,豹2,鬼子的90神马的,车体储存的弹药就不会殉爆了?几十发放一起爆了,和转盘的有啥区别
关于昨天坛友T-80的

这个..........85IIAP的主装甲还是很杯具的,不要说85IIAP,连后来挂了陶瓷砖的85III都不如T80UD,80UD使用的是蜂窝陶瓷复合装甲,是和80y同一等级的,比85II好了很多,在小巴原来选型的时候,85III炮塔主装甲被击穿,防护丢分严重,而80UD则未被击穿,四大项我们输了三项,所以最后没有中标

A4也被(80y)打穿过,否则,德国人也不会在技术上和英国人闹翻.(A4安装的出口型乔巴姆)..............注:打穿A3的是72 ,使用的BM32,打穿A4的是80,使用的是BM42,两者间隔3-4年

这个不是他说的,是出现在同贴里且观点相同的:

豹2A5?你是说那个比A4多了个铁板胸罩的东西防护会逆天吗?

豹2,玩你的机动性,防护上还是歇菜吧。
至于所谓T80的所谓悲剧燃气轮机,看看更悲剧的虎豹吧,或者M48那一票弟兄们?
在没装备M60之前,美军坦克也就跑个200多公里就趴窝了。
多大的行驶里程,就打多大的仗,后勤保障是吃屎的啊。
M1A1这个油老虎身后跟着一帮加油车推进您就无视了,都是燃气轮机,都是300多公里就趴窝。
谁也别笑话谁,
至于自动装弹机位置就更可笑,把但要放在最安全的地方才最重要。
炮塔是最危险中弹几率最高的地方,美国人选择了简单的加厚炮塔装甲,变态的加厚。于是有了M1。
至于豹2,被击中后,你觉得车体里的那几十发炮弹会民主的选择安全吗?

苏联人在最危险的正面可以面对陶式反坦克导弹攻击。至于侧面被RPG击穿。
您觉得豹2又或者M1A1被同一位置击中会好到哪去?

T72和T62才是当年T34的角色,T64和T80乃是尖刀的刀刃,精锐中的精锐,T72和大量的T62,T55,T54之类就是炮灰,用来消耗西方的坦克和反坦克火力,然后精锐的T64/80之流再从撕开的口子里长驱直入,用田忌赛马的方式搞死西欧。。。从坦克装甲研究者角度谈梅卡瓦:军事小说家跟记者吹出的神话(这句不是他说的)

开始:能够被一发穿深350的RPG打穿首上导致瘫痪的三代坦克。。。。。。实在算不上什么好坦克。。。。。

土鳖研究过梅卡瓦,至于说三代车初步确定方向时,国内确实有一股要求动力前置的,不过好像最早提出这个的问题的是本菜吧?否定是祝老的决断,因为那帮鼓吹动力前置的人是没有办法确保首上防护能力的。。。。。。其次土鳖自认为缺乏未来战争中的战场完全控制能力。。。。。。。。

至于说梅卡瓦的装甲,看过梅卡瓦生产线的都知道它的那破烂装甲是啥成色,模块化就有这个好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透

梅卡瓦的设计在目前的条件下就是错误的,只是因为以色列周边没有像样的坦克炮和弹,否则,吓死以色列人也不敢这么搞,就梅卡瓦的那种烂货,伊朗从土鳖这买的105都能正面贯穿其炮塔,这种坦克离开了以色列那个小圈子有什么实际意义?

捧梅卡瓦是以色列人故意蒙蔽,不拿出装甲的成分和结构,而且故意修改了一些设计数值(比如以色列对外宣传上一直夸大首上厚度等等),土鳖早些年国内有一股潮流吹捧梅卡瓦,是因为不了解没吃透,被所谓的“亲西方高技术”蒙蔽了眼睛,过了这些年,以色列所谓的“亲西方获取的高技术”被一一拆穿之后,自然就一目了然了,本来梅卡瓦就不是什么好货,实在是“梅卡瓦坦克造得好,没有以色列的广告做得好”对于现在已经把三代车技术基本吃透而且已经开始自行发展四代技术的土鳖来说,把梅卡瓦踩在脚下也是理所应当的。。。。。不过矫枉过正,是中国人的一个弱点,这个是必须承认的。。。。。。。。另:本菜从一开始就没有迷信过梅卡瓦,因为基本的装甲防护知识告诉我们,梅卡瓦的装甲外形和结构设计是不可能拥有三代坦克的防护能力的,国内当年那些吹捧梅卡瓦的人,大多数也都是对于装甲技术不甚了解的分系统设计师,做出那种行为,也是正常的。。。。。。

梅卡瓦的设计不是灵机一动而是被逼无奈,放眼世界,哪个国家的设计师愿意使用超级倾角?那么浪费车内空间的设计,不是被逼上梁山又是如何?梅卡瓦,只能说是命好,没有遇到拥有较大威力(注意是较大威力不是大威力)的坦克炮和炮弹,否则,梅卡瓦就会像T72一样,成为被摧残的典范

梅卡瓦不算是世界三代坦克,那种设计只能用在以色列,而不能用在其他地方,否则,就会成为下一个T72.。。。。。而且,即使在以色列,面对伊朗,梅卡瓦一样胆战心惊。。。。。。一个连105都要肝颤的坦克能被成为合格的三代坦克吗?一个车首能被一发RPG打穿并且瘫痪的坦克能算是合格的三代车?要是以色列没有军援,没有那种较强的战场控制能力,梅卡瓦敢这样设计?
别拿小国的思维和土鳖比,以色列的那种设计思路,只能用在以色列,土鳖可是放眼全世界的,用中国一个省的设计思路去比较一个泱泱大国,是不是有点。。。。。。。别说中国,连土耳其都看不上的烂货,那种拙劣的设计可见一斑。。。。。。

戈兰高地是一群猪和一群受压迫的狼打,典型的人的因素,这也扯到装备了?那怎么不看看开着夜视的猪打得没有夜视的狼屁滚尿流的时候呢?

对于破甲弹,有角度问题吗?对于二代105以上的尾翼弹,78度算大吗?额看过梅卡瓦的首上,不足120毫米,外壳是40-50的RHA,里面是纤维板,这种垃圾材料和厚度对于350以上的射流有啥作用?

倘若全部用RHA,梅卡瓦的全重会超过80吨。。。。。。

月饼的99早期型号一样比现在的MK4更厚更结实。。。。。。好歹那时候已经用了陶瓷了,比纤维板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提高抗穿不在于炮塔外面挂什么,而在于夹层里换什么。。。。。

在面对聚能装药的时候,等效厚度首选可不是钢装甲了。。。。。而随着复合装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等效比已经超过1:1了,尤其是面对聚能装药,1:2甚至1:3 1:4能达到。。。。。。。所以,等效厚度首选地已经不是RHA了

对于脱穿,现代约束型陶瓷装甲的等效能力已经超过了1:1,不过倒退25年,还是RHA的等效厚度较好。。。。。
梅卡瓦这东西确实被神话了,当年搞梅1的时候,整个西方都没有合适的复合装甲,乔巴姆那时候英国人自己还没有用上,更不可能出售,美国人也还在摸索,而以军方又要求防护第一,保护成员的生存放在第一位,这让设计者绞尽脑汁也无法满足正面的防护要求,最后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炮塔采用超级大斜面,通过倾斜钢板增加防护厚度,但是这个办法对车体正面的防护无能为力,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一改常规,把硕大的发动机搬到正面充数,这样一来,整个动力舱都可以算作“正面装甲”了..............这样一种无奈的设计居然在国内还成了一种崇拜羡慕的风气...............

早期的MK1用的就是匀质钢装甲,为了达到设计防护值,只好不停地增重,结果在70年代就搞出来一个重达58吨的一个怪物,MK1是典型的间隙装甲,其间隙层数居然有五层之多,车体正面也有三层甲板构成,在车体甲板的间隙中还安装了燃料箱加以利用。58吨的结果就是当时以色列周边没有坦克能打穿MK1的车体正面(这个没办法,装甲层就接近300mm.,再加上一个厚度超过1.2米的动力舱也就是发动机)换做今天的脱穿也一样够呛能打穿...............

的炮塔设计成楔形是被逼无奈,以色列人一直没有好的装甲技术,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侵彻通道的距离,加大对侵彻物的消耗,所以从MK1的多层钢叠加到最新的MK4都是这个思路,所谓的合理搭配顶多就是个废物利用...........看看其他有着先进装甲技术的国家,哪个用这么大角度的楔形?楔形的弊端就是炮塔空间的极度浪费,大量设备都必须安置在车体内,降低了空间的有效利用效率.........而且所谓的弹开动能弹,放在70年代早期还有可能,从后来的尾翼稳定弹出来以后,再想弹开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倾斜的唯一作用就剩下增加消耗距离.............而且梅卡瓦所谓的载人,增加载弹,都是发动机前置的副产品,而且由于炮塔空间狭小,大量的设备被挤到车体里布置,再加上基数弹药,实际上能够用于增加装载的空间极其有限...............

以色列的这种坦克设计基础思路和别的国家的都不一样,所谓的防护好,仅仅是被命中后生存概率略高一些,付出的代价却极其惨重,至于说前后左右都能放住RPG那就是扯淡了..............没有什么坦克能做到完全防护,就梅卡瓦那个后门和车体侧后60度以内,不可能抵御住破甲威力在300mm以上的RPG的打击............动力前置是早先的设计,用发动机楞冲装甲,这也带来一个巨大的隐患,车体正面的主装甲无法做的很厚,不可能容纳下8-0年代后期出现的各种新型装甲,而且由于坡度巨大,对装甲所能采用的复合结构设计造成极大障碍..........

以色列人不是不想用好的装甲,第一是买不到好的,梅卡瓦那种结构的车根本没办法用美国的半约束贫铀装甲,更不可能用乔巴姆,这些装甲即使是以色列买也一样买不到原装正品,而出口版的水平德国人在豹2A4上面已经吃过苦头了........第二是梅卡瓦的动力前置设计导致车体正面无法安装新型复合装甲,想用用不上.................再加上以色列自身工业基础是受限的(不否认某些技术领先或者自主,但是对于整体完备的水平来说,缺陷还是极大地)搞不出满足要求的装甲,只好用笨办法来增加防护............也别说梅卡瓦适合巷战,就那个破首上,一发破甲威力在400的单兵火箭就能击穿,同时毁伤发动机导致梅卡瓦丧失动力,失去动力的坦克在巷战中是啥后果,自己回去琢磨................
梅卡瓦的车体后部作战的时候塞得慢慢的,光弹药就占了一半多,炮塔做成那样,空间小的可怜,而且梅卡瓦为了放置后效,每发弹都用水套包裹,炮塔里实际上根本储备不了几发...........不要用挑战者M1之类的炮塔空间去衡量梅卡瓦,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梅卡瓦的炮塔侧面防护、(正面60度以外的侧面)也没多高,那些地方只有匀质钢,没有什么纤维板(对比照片仔细看),能顶住破甲威力在400的RPG也算是见鬼了.............此外,梅卡瓦要是携带步兵或者基数以外的弹药,就必须把包装水套去掉,这样一来,一旦被击穿侧后,殉爆就是正常的事情了,看看LZ第一张,就是下场

说梅卡瓦是最适合巷战的坦克不准确,只能说是最适合巴勒斯坦巷战的(前提还得是对手只能用老旧的RPG7)看看几年前的真主党,用短号和陶(仿制货)打的梅卡瓦屁滚尿流,成员死伤一大片,几十辆车被毁..........这仅仅是单兵导弹的战果,要是遇到T80或者车臣那种环境,梅卡瓦的战损率和成员的伤亡率一点不比别的车差。。。。。。。。所谓的人员伤亡真实的情况要比美军的M1高出很多。。。。。。。。。。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发动机在正面起到防护作用,诚然,发动机在前面,寻常弹药是很难打穿整个动力舱,但是即使打不穿动力舱,打穿发动机上那只有100多mm的装甲还是不难的,也就是说,威力略大的弹药都能在正面一发就让梅卡瓦失去动力,被迫退出战斗,以军是靠步兵保护受损坦克以便于拖回来维修,这种战术和设计是建立在敌人无能的基础上的,换做车臣或者是阿富汗,恐怕就没有这么理想的战场情况了吧。。。。。。。

最后就是这种大倾角设计的装甲很难在改装中采用陶瓷复合装甲或者是目前已知的其他先进结构的复合装甲,陶瓷装甲可不是倾斜了就增加防护能力的东西。。。。。。。。。而目前梅卡瓦全系列所使用的都是纤维板+橡胶的叠加结构,这种东西面对90年代中后期的弹药基本上就是渣。。。。。。。。说难听点,用DM43弹药打梅4的炮塔都可以毫无阻碍的穿透。。。。。在土耳其丢了大脸的犹太人再也不敢拿着梅卡瓦去参加国际投标了。。。。。。。。。。。。而且以色列一直对土鳖向伊朗出口105弹耿耿于怀,原因何在?要是梅卡瓦真的刀枪不入还会在乎区区105弹?

在装甲上,以色列就是买不到好的,全世界,目前除了英国出售过原装的乔巴姆给美国之外,别无他例。。。。。。。也别扯什么合理设计之类,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没办法采用大角度之后的副产品,看看梅卡瓦的炮塔空间,就知道为什么车体后面留那么大一个空了。。。。。。。。。。所谓的合理设计,不过是遮羞布罢了,日本人的装甲时自己搞的,棒子的也是自己搞的,美国人别说卖,连起码的实验条件都不提供。。。。。。。。。。有些东西,老子是不会给干儿子的。。。。。想当然的话别说那么多,什么全面防护,就说正面,梅卡瓦的那个炮塔也是世界前十名里最差的。。。。

别说什么存活率,看看真主党用单兵导弹打梅卡瓦的结果,光犹太人自己承认的就几十个人,再打打折扣算算水分,梅卡瓦的神话不攻自破,别再扯什么成员存活率。。。。。

不用钢芯弹,一发RPG7就把梅卡瓦动力舱打瘫了

缩小炮塔投影是因为装甲太重,不缩小投影面积整车就80吨了。。。。。防护比重占全车分量大,还是没有先进装甲,靠钢板和纤维板堆在一起充数,占据了大量的重量。。。。。。。。结果被国内的一些人一吹就成了最注重防护的东西。。。。。。
给以军坦克兵一辆挑战者试试,保证没人再愿意用梅卡瓦。。。。。。一辆炮塔正面能被陶(还是仿制的)打穿的坦克,就不要再吹什么防护至上了。。。。。。。。。可笑的是当年国内还有一批人鼓吹土鳖三代要搞发动机前置,结果防护论证会上被5X所的曹老大一通臭骂顶回去了。。。。。土鳖国内还是有一批明白人的。。。。。。

铁链子的作用不是提前引爆战斗部,又是一个被误传了多少年的东西,挂铁链的目的是通过铁链的不稳定摆动在RPG进入的时候干扰弹体,使引信不能以正常角度碰撞从而无法起爆,即使是最老的RPG7的战斗部在提前引爆后(提前60CM)依然能打穿180mm的钢板,而梅卡瓦的炮塔后部座圈上方绝没有这个厚度,靠破坏炸高来防护RPG显然是不现实的。

以色列人为什么想停掉梅卡瓦系列的发展和装备,就是已经认识到了这种设计将改进潜力损耗殆尽,没有机会了,一旦改变原始设计初衷,发展出来的就不是梅卡瓦而是全新的车了。。。。。


梅卡瓦只有一辆被击穿是犹太人的谣传,82年黎巴嫩之战,梅卡瓦就已经被72废了多辆,前二年打真主党,被打爆了几十辆,乘员伤亡50多人(这还是官方数据,按照犹太人打折的水平推算,实际战况要比这惨的多)所谓的防护和生存也就没人再提了。。。。。。跟着以色列自己宣布停掉梅4的改进,考虑撤销梅卡瓦。。。。。。。。

填充沙子(不能使普通沙子而要填充石英砂)能够起到破坏和阻碍射流的作用,但是对脱穿意义不大,加水基本无效,举个例子,梅卡瓦的正面装甲间隙中安装了夹层邮箱,内置的燃油对聚能战斗部的防护系数的0.58(这个系数还是将邮箱自封层和阻燃丝网计算在内),对脱穿的防护系数小于0.1(基本视作无效)............



又回到毛子上了:

苏联坦克的防护并不弱,这是近20年被西方洗脑洗掉的东西,截止到88年,苏联坦克防护依然领先,直到21世纪之后才被超越,一切建立在苏联坦克防护薄弱的基础上的理论,出发点就错了。。。。。。。。

40多吨的t80Y(加爆反)和60多吨的M1A1HA在正面防护水平上是基本持平的,在抗穿上80y甚至还要略高一些。。。。。。不是说车重了防护就一定NB

又跳到土鳖上了:

80y土鳖自己打过.........M1是土鳖三代设计应对目标之一(后来成为大改的首要目标),自然也有一个设计目标数据..............额个人认为这个数据还是很真实的.............

苟不苟同无所谓,但是要知道80y对土鳖的刺激有多大.................至于说国外媒体更不要轻信............我们见过的谎言还少吗?本菜好歹也拆见过80装甲里的金属管,对于那种东西多少有点较为直观的认识...........

至于说80y的刺激有多大,整个三代计划都受到影响............既然说到这了,就说一点,土鳖在某年某月对某型车全面开打,结果五轮过后,某型车基本无恙,某些人士的眼镜摔碎不少...........

土鳖在装甲上的创意比毛子更搞...............连借鉴都算不上................现在的99已经很能鄙视一下T90了,就是96A也可以轻松地鄙视大改之后的72B..................

在90年代末期之前,我们是落后于毛子的,但是我们的基础很好,这就看出来一个大国,尤其是有着完备工业体系国家的优势所在,可能对某些东西暂时不明白,但是只要有人一点拨,很快就能开出一片花来,装甲就是这样,尽自前几十年的浑浑噩噩,但是一经旁人指点,迅速的烧起了燎原之火..............
终于回到梅卡瓦了:

1.以色列尽管有一定的先进军事工业能力,但是受到国家整体限制,尚缺乏完善的基础工业,尤其在材料工业上,一直是依靠美国的,但是在装甲上,目前在国际市场能够买到的大多都是AL203和氧化硅玻璃纤维之类的复合装甲,没有哪个国家会出售先进的装甲和工艺,这么多年过来,除了英国人将乔巴姆完整的卖给美国以外,在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而尽管美国和以色列关系很好,但是在装甲上,也不会将贫铀甲给以色列
2.看看梅4的巨大楔形就知道,这个坦克依然没有采用陶瓷装甲,必须依靠增加侵彻通道长度来提高对侵彻物的消耗。反观其他国家的三代,没有再采用如此大楔形的炮塔,原因就是较好的解决了装甲的问题,无需如此浪费炮塔空间的设计。
3.关于梅卡瓦车体的问题,现在为了应对大长径比的脱穿,车体正面也必须预留绝大的空间用以安装复合装甲,而梅卡瓦的设计很难预留超过200mm的厚度,而这个厚度远不够安装复合材料的。这是推论,而梅卡瓦参加过土耳其的测试和谈判,根据北方某单位所掌握的信息,当时以色列人一直在防护水平上支吾,始终在强调整体防护和成员安全性,却一直不给出防护的实际数值,直到最后被另一个投标
公司拆穿(这个属于商业斗争了,在这里不做评论)
4.关于改进潜力问题,梅卡瓦的原始设计对改进形成了极大地阻碍,倘若某天以色列的到了较为先进的陶瓷装甲(或者像棒子的K1那种氧化铝陶瓷),就必须开始对梅卡瓦进行超级手术,改变炮塔形状,甚至改变发动机布局..........尽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防护系数,但是这么改过之后,也就不叫梅卡瓦了..............
5.梅卡瓦至今还没有采用陶瓷复合结构,炮塔没有,车体也没有,炮塔从纯钢改进成添加了纤维板和特种橡胶的夹层,车体据我所了解的,还没有添加复合夹层,主要是在正面布置了夹层油箱,在梅4的改进上车体正面添加了某种泡沫材料,待我了解到详情之后,会发帖讲说的。
综上所述,梅卡瓦是一种设计合理(仅限于犹太人思维和环境的)在没有好的装甲技术的前提下,为乘员提供了尽可能安全的坦克,也通过巧妙地工程设计弥补了防护技术的缺陷,这是我国设计人员要学习的,但是在我们已经拥有了先进复合装甲技术的今天,梅卡瓦的设计思想和大部分技术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落后了,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巧妙地技巧和一些设计思维的闪光点,作为中国的军迷,我们现在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尤其是99大改定型之后)小小的轻视一眼梅卡瓦..............
陶瓷材料不是倾斜放置就能提高防御能力的,相反倾斜角度过大的话,就需要在陶瓷的背面加强结构强度(这样就要付出极大地重量代价)防止在遭到侵彻后出现应力扩散裂痕...............

187b那种炮塔实际上是受到整体重量的限制,尽可能的提高正向两侧的防护角度,减少侧甲所需要的厚度以及重量,但是缺陷就是空间受到一定损失..............99的炮塔设计的较为均衡,没有重量的限制,较好的综合了各种性能............(这就又回到土鳖了)

然后又提一下毛子:

80y的正面LOS厚度接近600,按照防护系数1.0计算,也足够了,加上重型爆反的效果,600应该是很正常的.............

T84用的是187A炮塔,在基础设计上和T90的一样,区别在于夹层数量的多少和布置方式。90的正面是三层预制模块,84是三层钢两层非金属,不是预置形式的。

早期的64陶瓷球并不是约束型,而是非约束型,如何区别约束非约束就是看防护原理,比如这个陶瓷球阵列,通过聚亚安酯的固定使陶瓷球对侵彻物形成强制消耗,而约束型陶瓷装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回爆原理”,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直到80年代才出现约束型陶瓷装甲................

然后是上面的一些原理解释:

反装甲弹药的目的是穿透装甲并利用侵彻中产生的碎片,高温金属,残留担心和剩余射流对车内的人员,设备,弹药等进行杀伤和破坏,尤其是引起二次效应,至于你说的对装甲的破坏来说,通常认为,射流对复合装甲的整体结构破坏能力要弱于弹芯,主要是弹芯所携带的巨大动能以及穿透时的能量传递可能会导致装甲的结构性破坏.........理论是这么认为的,实际中究竟会发生什么其他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对于约束型陶瓷装甲来说,由于陶瓷本身的约束体就是应力结构,所以,不再需要特意加强整体结构强度,大体上说厚度系数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比如T80y的管状约束陶瓷装甲,就不再适合用这个理论分析了.........

挑2到现在还在用平板夹层的陶瓷装甲,防护确实很低,仅仅比玻璃纤维的T72强点...................不过换句话说,玻璃纤维抗穿也不是饭桶,土鳖80年代做了太多的实验,不同编织形式的纤维组成对穿甲弹防护也不尽同,比如土鳖国产的玻璃纤维布
,防护系数也很高的,绝不是某些砖家嘴里的不堪一击..............

约束,半约束,非约束,是装甲结构的叫法,同时也是机理的叫法,约束和非约束详尽的东西在NAAS86/87/88上都讲过,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楚,在这里只说一下半约束,半约束是介于约束和非约束之间的一种形式,对陶瓷或者其他非架构材料进行紧固但是并不对个体材料进行完全约束,这是一种强制消耗的手段,通过对夹层材料的紧固使其在面对侵彻物时减少动作范围,对侵彻物进行强制对抗消耗,通常用于改进或者增强原有的非约束结构,但是增强之后,受到动作幅度下降的影响,装甲对抗射流的能力要有所下降,但是可以增强对穿甲弹的防护能力,通常的半约束手段有聚酯,纤维网包裹,泡沫材料灌充等........半约束通常都用于改进或者加强,不用于新建车辆的建造,目前用于新建车辆的仅有使用了聚酯陶瓷加强结构的美洲狮的最高级别防护车辆。更广义的讲。美帝额M1在逐年的改进中也使用高强纤维材料对原来的陶瓷夹层进行了紧固,尽管是出于对结构强度的提高,但是无形中也增加了对消耗材料的紧固,也算是半约束加强的一种形式吧...........

重型爆反抗击穿甲弹的原理是靠提拉/下切动作,即当弹芯穿透抛板的同时引爆弹药,抛板在炸药的推动下快速的移动,这样就对穿过抛板已经“吊”在里面的弹芯有一个提拉/下切(通常重型爆反都有两块以上的抛板)的动作,弹芯此时具有巨大的径向动能,受到侧面的猛烈撞击(炸药爆速都在数千之多)会导致弹芯自身应力不均,穿甲能力降低,而多抛板的结构会对弹芯形成多次的打击,虽然很难切断现在的高硬度杆体,但是会造成杆体的应力强度损伤和降低,在穿透主装甲的时候容易被复合装甲毁伤,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不能单一的依靠爆反进行动能弹的防护,也没有哪款爆反能够单独的防护动能弹,而是要和主装甲配合,在设计上也要针对主装甲的结构有选择的设计爆反的工作原理.
整点土鳖的

第一部分,当年的悲催岁月

85III的主装甲很悲剧(不是一般的杯具,而是相当的杯具)。。。。。。说出来怕无数精英骂额。。。。。。

比如M111,当时被吹得神乎其神,土鳖千辛万苦买回来了测试以后发现,这东西还不如正在研制即将定型的100新弹,而苏制坦克的防护则是土鳖国内较为震惊的,整个80年代以T72首上为目标的设计值基本上是个非常低的数值,很多设计者都是一头冷汗,幸亏当时没有和苏联发生冲突,否则可能出现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而90年代对T80Y的测试甚至影响了土鳖自己的三代车的原始设计,可见其的性能并不是所谓的不堪一击,要知道土鳖当时火力最强的89-120面对80y的碳化硅炮塔都十分勉强,只有这种震撼才能让设计人员大幅修改了三代车的设计初衷。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能亲眼目睹真相,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事情最后的结果来看起因,这样得出的结论是要比道听途说来的更为准确。前面说的M111就是最好的例子,苏军测试了M111以后仅仅给首上扣了一层25毫米的钢板就解决了问题对于炮塔则没有改动,这说明什么?呵呵,说明M111也只能在中等距离威胁一下车体而已。这是个典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拿出来一起研究一

其实土鳖的120以550的深度都不能保证完全穿透80y的炮塔,可见BM42并不是很多人嘴里的"废柴”,72BU(就是铸造版90)的防护本就好于80,这个是正常的

至于说80y的刺激有多大,整个三代计划都受到影响............既然说到这了,就说一点,土鳖在某年某月对某型车全面开打,结果五轮过后,某型车基本无恙,某些人士的眼镜摔碎不少...........
穿插对棒子的吐槽:

K1坦克虽然是美国设计,但是由于是缩小版本,存在非常大的问题,首先就是一味的追求缩小体积,导致车内空间严重不足,在使用105炮的时候已经是非常拥挤,换装了120以后更为悲剧,以至于不得不大幅减少备弹数量来缓解空间不足的问题,倘若要更换L55级别的火炮,恐怕炮塔空间很难容纳下全新的反后座和新的火炮部件。其次是设备的升级同样需要更大的空间,M1A2升级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空间,以其巨大的体积计算尚且有些吃紧,何况K1这个小家伙。土鳖的99在改型时为了应对各种设备的增加不得不改进了炮塔后部的结构(例如,仅电力设备就比原有系统增加了XX个蓄电池组),焊接了一个超长的尾箱,同时在车内增加了两个体积不小的设备舱,K1的内部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对其进行所谓的“数字化改进”和“升级火力”都是非常难以进行的,而动力舱,K1当年在选择动力时,就进行了有名的“减缸降效”的活动,升级动力。。。。要打一个问号。。。。。。最后就是防护,这是K1致命的软肋,原有的设计就是仅能够抵御2000米得115弹的打击,因此,装甲厚度已经到了极限,而无法通过增加厚度来进一步提高防御力,所以,棒子搞K2其实实在是无奈之举,K1设计的时候就和鬼子的90一样,没有预留(或者说没办法预留)足够的升级潜力空间,另起炉灶也就不奇怪了。。。。。。

棒子的一贯德行。。。宁可穷的吃泡菜,也要面子上好看。。。。。结果就是,面子也没好看,泡菜都快穷的吃不上了。。。。。

棒子的坦克部队在前线作战,后面要跟着:美国人的电子设备保障分队,火力保障分队,弹药补给分队,装甲模块修复保障分队;德国人的动力维护保障分队,火力分队,弹药补给分队(K2专用),然后要跟着法国人的装弹机保障分队,以色列人的灭火抑爆系统保障分队。。。。。。。。
对泥轰的吐槽:

日本至今不能生产高性能炮钢,所使用的坦克炮神官毛坯和内膛加工均是由德国工厂进行生产,这个车所用的依然是沿袭了90坦克的L44坦克炮,没有任何突出之处,而在弹药方面,日本更是技术匮乏,至今依然在组装和使用德国DM23和33,从历年国际武器交易信息看,没有进口新型弹药的合同,所以说这个炮的穿深依然是500级别的,这个深度,面对周边国家的三代车,说它打不动说错了吗?其次,日本虽然没有公开其装甲技术,但是其整体水平还停留在非约束状况,日本也承认90式坦克的防护仅仅是位列世界中流水准。日本在本世纪初提出要研制以钛合金和碳纤维为基础的约束陶瓷装甲技术,而这项技术在十五年前就已经在苏联和东亚某过开始应用,按照目前国际装甲水平的发展判断,以40吨车重想抵御穿深在600以上的脱穿的打击,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些东西,即使没有官方资料,但是我们是能够得出结论的,说这个车防不住,也没有说错什么吧。。。。。。

觉得没深度?那就深入一点,看这个车的首上(日10式)沿用了欧式设计,靠78度跳弹进行防护,车体主要是首下迎弹,首下设计的角度较为靠近垂直,加之负重轮的位置判断,首下应该是非复式结构。这个位置的中弹概率为10%左右(具体的我以前讲过统计数据,这里不重复)而近乎垂直的结构决定除非采用大厚度非约束结构的硬质芯板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护效果(这个和苏制坦克大多采用22度首上的装甲结构原理一样,本菜也多次讲过,可以回去翻以前的帖子)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巨大的重量

以所谓的模块化设计是不能替代主装甲防护的,车体装甲更是如此。说完了车体,看看炮塔。楔形前端,想必是空心结构,和豹2那个罩子一样,要是实心结构,那就成了大倾角结构,而这个结构是不能采用目前的复合装甲结构的(这个问题更是讲了无数遍)所谓的模块化,都是在主装甲外面挂上形形色色的附加件,称之为模块化。。。。。靠这个去顶大口径脱穿?不是白日做梦是什么?看看炮长镜到炮塔前部的距离,就算鬼子搞成了钛合金约束陶瓷装甲,有了1.0的系数,这个厚度才多少?相比现在三代坦克动辄600的厚度,别说日本的装甲技术逆天,也别说火星,更别说日本在装甲技术上落后世界水平N年,就这么个烂货,还有人吹捧?

(泥轰坦克炮)没有核心技术,性能的提高就要依赖于莱茵,而没有好弹,炮性能再提高,也打不出好成绩,在坦克火力方面,世界五大流氓还是比较垄断的。。。。。。


弹药就更不说了,连炮钢都搞不定的,弹芯就更没戏了,再加上其他基础行业的支持,除非全面发展否则根本搞不定。。。韩国就是例子,至今120炮弹还停留在组装阶段。。。。。
就DM23那个破蛋,别说炮塔,连99的车体都打不穿,在复合装甲时代,吨位重就是牛的基础和资本

另:有些东西,虽然我们不一定有详尽的技术资料,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推测和分析出其技术水平,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是一定的,就像我们知道了一辆车的重量,体积,油箱容积等等参数以后,就能推测出该车的航程,油耗等。装甲设计是有技术规律可循的,例如无数网友不感冒的99的首上22度大倾角,其实不是工业设计师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装甲结构,看10的炮塔,本菜讲过多次,真要是实心楔形结构,只能说这个车的防护很垃圾,因为其倾角决定了其芯层的硬度不能超过面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的导致防护效果严重降低。这就是一般性设计原理,不懂得,回家去看书学习,不要在这里怪言怪语,把技术贴搅成无意义的口水贴
一般精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炮管即宣布报废,我的数据比较老,这些年有什么发展不太清楚,前些年是德国的寿命较高,精度下降值较为平均,美国的初期下降值很低,但是打到一定程度会突然下降的厉害,土鳖和毛子的寿命相比欧洲要低一些,具体原因不好说,感觉可能是工艺的差距吧,个人观点。记得L44的极限可以打700发穿甲弹,但是我表示怀疑,个人认为一般打到400-500发精度就很差了,大致如此,有问题我们随时交流

哦,忘了,线膛炮比滑膛要低得多。。。。。。牛牛的120要是打全装药脱穿,200多发就开始有明显的精度下降,这是先天条件决定的

高膛压坦克炮,目前只有五大流氓能搞,这不是简单的某一个行业就能做到的,,必须具备完整的,成体系的并且有多年积淀的基础才能搞出来,日本的工业,有太多的短板和缺陷。尤其是在军工方面。所谓的自产分的种类太多了,鬼子至今还在进口莱茵的炮管毛坯和弹药,所谓的自产,大概就和阿三生产T90是一个道理。。。。。

问一个问题,小鬼子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之前号称自行研制105和120坦克炮的身管技术来自什么?了解了这个问题,就不要问鬼子为什么还要进口德国的坦克炮和身管毛坯了。。。。。

五大流氓,最板的是公鸡。。。。。

那麻烦告诉我鬼子80年代末自行研制的120和105坦克炮的身管技术来源于啥再过来说鬼子的技术第一好不?估计要是你知道了,会气得把制钢所炸掉的,告诉你,所谓的炮钢,鬼子和世界先进水平地下天上的差距。光身管技术,就够小鬼子再奋斗20年的,还必须有人提供基础设备才可以。Consarc给小鬼子提供的ESR150T今年才能投入使用,才刚刚做到双头双位,电渣重熔单壁自紧,这八个字代表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冶金,机械加工等等几十个行业的顶级水平,能造海军炮,那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的事情了,不代表后来的技术制钢所也都掌握
其实不妨揭个短,被无数国内童鞋吹捧的小鬼子的90式坦克的火控。。。。。。也仅仅是实现了稳线,而没有实现完全稳像。。。。。。。所谓的自动跟踪,不过就是个简单的角速度器罢了。。。。。。。热像也只有2000的视距,识别距离仅为视距的XX%,不知道这些扔出来,是不是会让很多人觉得窘迫万分,难以接受呢?这还不算那故障率高达1X%的装弹机,夏天爬大坡没事就爆爆缸的两冲程发动机,那冬天太冷了不敢开出加温车库的悬挂。。。。。。。。不知道这玩意怎么能成为明星涅?是90不行还是很多人的眼神不行呢

其实还没有揭完涅,嘿嘿,比如那个YAG测距仪,不是啥高科技,就是普通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结果鬼子不知道怎么搞的,搞的这玩意和热像频率有些接近(导致冲突?不清楚原因)。。。。。结果就经常出现热像看得到,测距仪测不到的搞笑场面。。。。。

是啊,就是富士火力上,狠狠地扇了自X队的耳光,去查查吧,公开新闻。五辆车,首轮故障三辆,次轮故障一辆,最后取消演示。。。。。另外,3000动对静命中就算好火控?嘿嘿,土鳖90年代初的某次大演习,79坦克动对动三发三中,不知道这算不算火控先进的证据。。。。。。区区稳线,就不要提了,上世纪90年代也不算先进的。。。。。。

98年,四辆车退三辆,剩下一辆打完次轮也退了。。。。。

军工,是一个国家工业金字塔塔尖的那颗钻石,有些国家,拥有金字塔某一面塔身的光鲜,却没有拥有完整的斤金字塔。有些国家或许塔身有些残缺,但是塔尖的钻石却璀璨夺目,这就是完整工业体系的体现。

不开玩笑了,本菜说下日本鬼子搞10的真实目的好了,首先,10坦克的设计是立足于本土防御,其一:鬼子考虑其周边国家目前尚不具备强大的两栖投送能力,即使发生对日本的两栖登陆作战,第一波和第二波(即非港口卸载投送)应该是两栖坦克和中轻型坦克(入土鳖的96或者是俄罗斯的T62/72),在此情况下,10坦克可以借助电子设备的优势和信息化的优势对敌人进行攻击并消灭敌人。因其重量较小,在全岛机动受到的限制较小,对于多方向被袭击(日本的地形决定)容易进行快速部署和出击。其次,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不死,一直试图在海外拓展自己的空间,发展能够被本国运输机(在研)快速空运的坦克,对于维护未来可能出现的海湾利益是有一定作用的。最后,就是前面说的,在美国爸爸的掩护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治安,消灭小规模恐怖分子,小型局部不对称战争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些思路,有些日本能说,有些,则不能说,其实10不是个什么新思路的坦克,依然是传统的思路设计的,根本算不上所谓的四代或者是革命性设计。。。。。

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动辄就以点概面,不要像小学生一样揪住一点或者是只看一个局部就认为这就是全面,10坦克,依然是传统的坦克设计,只是在附属任务里多考虑了一些诸如城市战,快速空运等问题,算不上什么革命性设计
第二部分,有限度的爆料:土鳖的崛起

不过在99大改的新炮新弹面前,所有现役坦克的炮塔正面都是渣。。。。。

90坦克的装甲哪里能承受550毫米穿深的弹药的打击?当年定型生产的时候,M1A1HA的炮塔正面才勉强能抵御穿深500的弹药,高达近700的厚度才勉强做到这个程度,90那两个“微乳”(连个乳罩都不带的贱轮)哪里能抵御21世纪出现的大穿深的105弹药。近十年的105搞定90正面,分分钟的事情。想搞定96A,可就难喽!

50年代,土鳖确实一直进口炮钢。。。。。。。放在今天,再说土鳖进口炮钢,真的是穿越了。。。。

进步是肯定的,其实从土鳖10年内彻底搞定L7的完全自主生产和改进(加长型),并且大幅提高火力的能力看,土鳖这方面的实力是非常强的。估计当年要是有59-120卖出去,现在土鳖也搞定了120-L44的生产了。。。。。除了寿命要比欧美的差一些以外,在性能上,我们是不输的

说两个问题,第一土鳖八十年代就已经在炮钢材料理论上有了自己的突破,而且美国人也承认,土鳖解决了去杂机理的争论,而此时的德国人还在纠结是真空还是电渣,意大利和日本人还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如何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最后发现这是很失败的设计),其次,购买所得的电渣炉,通常都是去功能化的,啥意思应该明白吧?保加利亚,巴西都有高性能电渣炉,但是却一样做不了管坯,就是因为它的设备是去功能化的。第二:除去设备因素,再就是材料学的问题,炮钢成分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回事,配方二字,难倒了多少国家多少的冶金专家。。。。。。

99三期灭掉鬼子的任意一款坦克都没有问题,而且,以鬼子的120+DM33的活力,想在正面击穿99,基本就是痴人说梦。。。。。。。什么叫不如?转盘装弹机比90的那种尾舱的安全多了,居然还有人说90坦克的安全设计。。。。。。

挖潜,125分装比120定装大得多。。。。。尤其是在提高初速上。。。。

不过在99大改的新炮新弹面前,所有现役坦克的炮塔正面都是渣。。。。。

(如果了解了99大改的性能)裤衩都要紫了.....

(太多了,先暂时到此.....)
继续,太多了,而且我试着分类列出,所以,慢了点儿

苏制坦克习惯设计为首上迎弹,手下中弹概率极低,就想西方使用首下迎弹一样,首上概率极低。这个不存在什么裤裆软硬的问题,真要是比较软硬,苏式车体正面防护能力的设计一直强于西方坦克。

根本不可能,这么厚的陶瓷要多少背板支撑才能发挥作用?截止土耳其招标,M1首下未添加陶瓷,仅为多硬度混合钢板。

M1首下神马都没有,只有钢板和橡胶而已

理解什么是贫铀装甲吗?那玩意可不是贫铀合金块,要是那,坦克兵就都绝后了。。。。。贫铀装甲也是陶瓷结构,贫铀合金在里面起的是结构加强而不是消耗的作用

美帝的思路基本上就是一片混沌(开始研制M1时候),开始搞垂直装甲(这是被豹II忽悠的),然后又想搞首上大厚度迎弹,(这个被谁忽悠的太明显了)拿到乔巴姆了,发现样车炮塔结构不能装,需要加大厚度。好不容易装上去了,重量太大,又开始琢磨炮塔配平的问题,全整完了,一看,日,好恶心。。。。。没办法,索性开始全面调整结构,整容!最后就成了正品M1早期样车的模样。。。。。好痛苦的历程。。。。

其实M1A1火控迷惑之处在于丫的居然把炮塔搞了一个独立稳定,要是不不注意这一点,就真的把该火控看成类似扰动机制了。。。。。另:当时只有M1搞了炮塔独立稳定控制,豹2都没有搞。。。。。。白话文之:美帝是用炮塔的稳定部分替代了方向独立稳定的能力,即为将炮塔角速度传感器替换掉了,从而达到类似指挥仪的效果。。。。。真不知道美帝怎么想的。。。。

是,炮随镜,但是水平方向是单独解算并入火控的,一度有人认为M1A1的迷惑之处是镜子虽然是相对于炮塔是固定的,但是却让炮塔同步于镜子并行。这玩意的思想很怪,后来就都淘汰了。反正额至今依然认为这个时期的M1A1不能叫指挥仪火控,只能是类指挥仪式的。
继续,刚才是对M1的一些总结,然后是白头鸡的其他情况:

美帝搞过复合装甲,用过锯末,聚氨酯,一些硬化橡胶还有些其他的,但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研究,仅仅停留在材料选型上,至于说防破高达等效4倍RHA,这个基本不可能,80年代的M1都做不到这个水平,战后怎么可能会有?单项技术?应该说毛子出了电子技术以外,火炮,装甲都要强于同时期的西方,通过整合,将整体性能调整到全面领先,这才是厉害之处。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在T80y之后,苏联悲剧了,自然,武器装备也就杯具了。。。。

美国战后的复合装甲发展没有成体系发展,而是根据从德国搜缴到得资料进行了试验,于52年进入样品试产,主材为氧化硅,还是有聚氨酯以及锯末的成分,并最终制成了36个嵌有不同类型复合层的炮塔并于58的夏天进行了全面的射击实验,最终结论为:在和RHA具有相同质量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比RHA更优良的对射流的防护能力,而能够获得与RHA非常接近的抗穿甲弹的能力,而非所谓的高出XXX%。但是这个结构的装甲,在重量和体积上没有任何优势,最终未能得到有效应用(主要原因还是防护系数过低导致的)美国在完成了德国的资料深入研究后,没有建立复合装甲全套科研体系,导致了整个50-70年代末复合装甲技术发展极其缓慢,西方大致情况也是如此,只有牛牛在德国的研究基础上(尚不知是美国提供的还是自己搜缴的)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科研,并最终在30年后收获了西方第一款实用化的复合装甲-乔巴姆

苏联的坦克动力和西方比,技术上确实要落后,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的是,除了64最早的5TD有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以外,苏联所有现役车辆的动力都能够完全并有效地满足车辆的机动要求和可靠性要求,从这个角度看,是不能说苏联的技术是落后的,因为他有效地满足了作战的需求。别说苏联火力落后,第一个搞出量产服役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是毛子,滑膛炮大规模服役的也是毛子,自动装弹机+分装尾稳弹的还是毛子,西方却一直拿着L7改来改去,直到70年代后期才勉强超过300以上的穿深,这是什么概念?苏联的电子技术落后,但是不能掩盖其工业实力的光辉,我们不鼓吹,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要中肯的看待问题,吸取教训和经验,为我们自己的国防工业打造出一流的产品

乃不知道?德国人在二战后期就进行了氧化硅,陶瓷,橡胶,混合硬度板的组合研究,并制造出了试验样品(出没出样品至今还有极大地争论,本版不证实该消息,仅供参考)但是在完成了初级理论基础后德国投降,大部分资料被美国搜缴,苏军随后也获得了部分样品和少量资料。美军很快就对德国的资料进行了验证,45年美军对一辆M4进行了改装,加装了由石英砂(矿粉状态而非成品氧化硅),锯末,橡胶等成分制成的复合结构组件,并进行了实弹射击,但是没见到其公布效果数据(估计不理想),这也算是美帝最早的复合装甲实验吧。
然后是从技术角度对一直被误导的西方90年代前的神话进行科普:

设计理念和整合能力,实现手段是什么?给一个140毫米的炮,按照60年代的水平,能搞出115滑的效果吗?任何设计和整合,前提都要有足够的技术实力的支持,你的这种论点基本属于自我说服自我,而没有实际意义。别的不要比,同时期的的105线(西方)的威力和115(毛子)比,如何?西方为什么不搞滑膛和尾稳脱穿?为何不搞全面的复合装甲化?说难听点,就是技术实力差距,而不是那么多可笑的搪塞理由。

什么叫变相的承认?拥有更先进的技术,能够制造更先进的来压倒对手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设计者追求的方向和目的让他们放弃上一代的产品转而走向更先进的东西,怎么成了变相承认技术差距?(西方)一个破105,改来改去,到了70年代末才勉强稳定在300多一点的水平,西方是不是要变相承认自己的火力太垃圾呢?乔巴姆的发展和具体内容,本版文章里早就做了说明,乔巴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大厚度大重量的基础上的,这一点上,比起约束型复合装甲, 本身就是一种落后,迫使坦克重量急速上升,这是不是也是变相的承认技术的差距了?

西方不想造大口径滑膛炮?不想在60年代就拥有300级别的弹药?搞不定罢了!抱着105胆战心惊的看着红色集群晃来晃去,这时候恐怕没哪个坦克兵会想:苏联人换炮是为了变相的承认他们的火力不行吧?

莫非人为105很好?105要是动能,发射药膛压都有优势,为啥一直在220左右徘徊了那么久?为啥不在75年以前就把火力提高到300级别?为啥一直抱着220的弹药胆战心惊的看着红色铁流四处转悠?220的威力也算好的吗?什么叫不是大不了的问题?西方又不是没搞过滑膛+尾翼稳定,结果呢?还不是草草收场,最后还是死守着105混?L11就很有效吗?西方的困惑在于旋转稳定技术没有搞定,滑膛也没有搞定,所以才一直拿着105改来改去,真以为60年代的西方坦克技术有多少先进?

即使是120线,也同样受到旋转稳定技术的困扰,在60年代一样很孱弱,只能靠大口径勉强撑着,但是T64陶瓷装甲一出来,120线的武功也被废了。

所谓的保密问题导致火力升级慢,还是自我说服自我安慰的一种想当然的思路、、、、

8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已经几近崩溃,而西方从70年代末开始加大投入,这中间出现了超越的现象,太正常不过了,要是用这个时候说西方基础研究有多好,根本就是个笑话,豹2到了90年代还在用混合钢板的装甲,不是德国人不想换,实在是技术实力不够,美国的贫铀装甲,那是建立在碳化硼的高昂造价和英国人提供的乔巴姆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和这个时候病猫一般的苏联比,美国人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的

不是很好,而是L7很适合那个年代的坦克装车而已,也没人说L7一开始就能和对手的火力持平,220的深度保持了多久才有所突破?不是不想换,而是没办法。。。。
(腹黑土鳖)酋长搞回来一看,我X,整个一黑心包子(除了皮厚一无是处),T64搞回来一看,我X,幸亏当年没和毛子翻脸,否则,根本搞不定的东西。

不计算经济因素?什么叫一不小心?至苏联解体,苏军列装的新型弹药都能够有效穿透同时期的对手装甲, 这还不叫领先?抛开经济因素,苏联的四代坦克对豹子,M1,挑战者不又是一次压倒性优势?没钱了,80y都买不起了,没钱了,经费拨款都受到了严重限制,没钱了,四代车选型都难以为继,这样的条件下,还被叫做一不留神?

别逗了,120滑出来的时候,连T72M的炮塔都打不穿,到了DM33时代,才400多的深度,DM13和23就不要提了,这东西要是说一出来就全面领先,那就是笑话了,按照苏联陆军的发展计划,95年就要开始列装四代坦克了,135以上火炮,等效1000毫米的复合层,弹托弹体加工领先,这都是80年代中后期的事情了,苏联经济从何时开始紧张的涅?乃既然谈经济因素,自然应该知道的吧?

120滑直到829A1的出现,才能勉强对付72B和早期的80,对80y炮塔正面是基本无效的。。。。这东西也叫全面领先?乃不要移花接木,把动辄几年的时间一语带过,这玩意太快了

真以为西方没下功夫?829为啥叫银弹?MTU每年天价的科研费用往外堆才出来那么个好东西,乔巴姆则是潜心30年搞出来的,别忘了,西方所谓的先进技术可不是一家搞出来的,而是N多个国家堆彻的。
毛子的一些情况

(T-80火控)1A45,装龙舌兰2热像仪,能够在30KM运动中设计时速不超过70KM的地面目标和时速不超过200KM的低空匀速目标,配备双轴陀螺稳定瞄准镜和主炮稳定装置,同时配备横风传感仪(含大气数据仪),耳轴数据装置,药温装置,核心为数字化弹道计算机,标准状态下(为苏联测试标准),首发命中率(动对动)为75%以上,乃觉得这个东西够不够用?

苏联火控各部件的东东和性能乃知道吗?以为保留红外大灯就代表没有热像?就代表还在用老旧的扰动火控?保留一个应急大灯就代表没有指挥仪火控?真是搞笑的思维

有些人命名故意忽视了坦克的重量,同样1200马力的发动机,用在55吨(西方普遍重量)和44(T系列)吨的车上,功率比一样吗?大马力有何用?
苏联的原计划就是用188替代62和72,用187以及后续项目少量替代T64,这二者的区别就是低端炮灰和高端炮灰,四代车才是新的尖刀部队。实在是80年代的苏联经济几近崩溃,连80Y都没钱购买了,更别说其他了,真是搞笑的思维,用这些炮灰坦克和顶尖的豹2M1去拼单项性能,真成了田忌赛马了。

其实现在的T90严格说只是个没出路的产品,本就不是按照高端车设计的,硬要武装起来撑门面,尽管这样,经历了20年的停滞,依然比第一集团的东东不差什么,这还看不出当年的积淀?抛开其他因素,让其他坦克停滞20年不要发展,什么成色?个人觉得毛子再发展一代坦克也是可以的,毕竟90AM已经把潜力几乎挖尽了。。。。

尽管T64的问题在NAAS86期里面讲过了,这里还是重新讲一下,T64在设计过程中,装甲是分成两个分支进行发展的,前者是混合金属,实际应用为最开始的铝合金夹层,这种夹层是利用铝的特性破坏金属射流来达到防护聚能战斗部的目的,后来发现使用铝合金夹层的炮塔正面厚度太大,一度超过了600MM,这是不能被整体设计所允许的,为此,又发展了第二种混合金属装甲,就是高硬度混合钢,将厚度不一的高硬度钢制成板状在进行整体封装,最后在铸造炮塔的时候放入正面预留的凹槽里,这种装甲对破甲弹(由于钢板之间是有间隙的,可对射流进行发散和折射)和穿甲弹(是侵彻弹芯在穿透多层钢板时产生应力疲劳最终解体)都有良好的效果,根据苏军的测试,可以抵御破甲深度为400-500MM的聚能战斗部和穿深在300mm左右(模拟弹)的打击,甚至一度被选中作为T64的正式装备,但是这种装甲的重量系数严重超标,导致验证车的全重接近45吨,最后还是被否决。而早期生产和装备部队的T64基本上都是采用铝合金装甲,但是保留了更换的能力。

而在这同一时间发展AL203氧化铝陶瓷复合夹层遇到了工艺上的困难,主要是烧结成型的成品率较低,同时成本却极高,装备陶瓷复合装甲的样车是和使用钢制夹层的样车同时参加军方测试的,而且取得了比钢制夹层更好的效果,而唯一阻碍量产的就是成本问题,这个问题直到60年代末(1969年2月)才取得突破,同年开始对已经装备的T64开始改装,同时由于其他部件的可靠性不高,一直在进行改进,直到了70年代才开始大批量生产改进型的T64B以及后续型号。采用陶瓷夹层的T64防护水平是当时最好的,尽管115炮发射的穿甲弹难以在2000米处击穿酋长,但是却可以使用破甲弹在2000米处摧毁酋长,而酋长的120线尽管口径较大,但是其发射的穿甲弹和破甲弹均无法在2000米处击穿T64的陶瓷炮塔,T64陶瓷炮塔抗穿甲弹的能力在400mm以上..........当T64换装了125炮之后,火力逐渐追平了酋长,而酋长的装甲基本上还是装甲钢,仅仅依靠厚度防护,早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64和72没什么关系,除去那门125炮以外,基本上都是下塔吉尔人悄悄搞的...........一定要说有什么联系,那就是研制72的经费来自于T64的改进经费...............具体的参看NAAS86期

M111能击穿T72早已经是80年代的事情了.............而且击穿的还是猴版的铸钢炮塔的T72而已...............

应该说在70年之后,T64才具备了完整的作战能力,60年代的T64在性能上确实领先很多,但是在可靠性上,尤其是动力上缺陷太大,这是关键问题,说句玩笑话,真的打起来,T64部队冲击结束以后,确实能够攻陷北约阵地,但是攻陷之后,不用北约去摧毁,T64自己就全部趴窝了................需要开始大修和维护..........但是在70年代这十年,基本上T64是可以扫荡西方所有的现役主力坦克的............再加上T72和大量的改装后的T62/55的配合,苏联装甲力量还是占绝绝对优势的............

俄文里V就是爆炸的第一个字母,后缀为V的都是挂装爆反的,一般来说比如T64BV,T80BV之类的都是,挂装爆反是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的,最主要是在车内挂一层衬层用于吸收爆轰波,尤其是侧面没有安装复合装甲的部位,更是要安装,尽可能降低对乘员的伤害..........

苏军是在82年以后开始量产爆反的,80年之前的基本上没有挂装,只是给T62和T55挂装了一种BDD膨胀装甲, 用以增强对破甲弹的防护

比如炮坦配合,对敌方一定区域进行遮蔽或者是不间歇覆盖,尽可能压缩敌我双方的观瞄距离,同时对敌人一定纵深内的直升机野战机场和侦查发现的固定阵地或者是可能的目标进行覆盖,同时对装甲集群预定冲击地狱的地方一侧进行多种火力集合的多层次打击,从大口径火箭炮到中口径火箭炮再到远程152榴弹到122榴弹伴随跟进,最大限度发挥装甲集群的数量优势,迫使对方和自己打消耗战和对攻战..............苏军在每个军级单位都编制有战术导弹,目的就是让攻击机群有自己的灵活的远程打击力量.............
苏军有一个战术就是一车开灯照射,其他的车不开灯,仅仅通过被动仪器进行观察...........而且苏军还装备有一种前线照射器材,目的也是为坦克提供这种照射,当头车(即开灯的车)被摧毁之后,马上有预先安排好的后一辆车接上继续照射.0.............而且苏军一般尽可能避免夜间突击................同时对于北约部队的夜间突击大多采用集火覆盖的方式进行回击..........同时极力的压缩夜间交战距离,尽可能压缩到千米之内,其实北约坦克也是在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普及热像仪,微光夜视实际交战距离也没有多远,所以,火控差距就是在80年代中后期来开的

T64没有用过钢网约束,使用的是聚亚安酯特种橡胶进行约束,而T72从来也没有安装过陶瓷夹层,原因很简单:成本............T72的团队一共向装甲兵局打过三次申请要求为T72安装陶瓷装甲,但是都没有通过,最后被逼无奈给T72B搞了一个金属膨胀装甲,尽管这样,T72(苏军装备)的防护在70年代也依然能够满足战场需要.................

T72B是80年代才出现的,70年代装备的都是72和72A之类的,不过出口的和自用的装甲区别在夹层上,出口的夹层是铸造用的石英砂,自用的是高氧化硅玻璃纤维,尽管成分类似,但是效果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尤其是在面对穿甲弹的时候,效果差距就更明显了...............

当时设计这种陶瓷装甲的主要目的是防护聚能装药的战斗部,用特种橡胶约束还可以使夹层在受到冲击后产生移动,进一步破坏射流..............而对于穿甲弹芯,小幅移动的陶瓷球同样有着较好的效果.........前面有张图,就是陶瓷夹层的剖面图.............可以看到弹芯被阻止在夹层中..............而且当时装甲理论尚不完善,还没有发展到约束和非约束的层次.................当时基本上就是消耗理论为主,位移干扰为辅.........

其实是资金链断掉了..........加上国家分崩离析的,人员流失也非常严重,而且乌克兰又拉走了一大设计局,再加上整个十年没有发展,原地踏步,所以,现在的俄制坦克只能说仅仅是站在第一集团的中后部了.........

当时北方边防的压力非常大,当时某大佬询问位于雨淋(凑合看吧,谐音)的某集群司令:要是苏联发动全面进攻,你能给我多少时间组织撤离?该司令回答到:我能坚守24个小时;大佬又问:那你能再给我多长时间用于调动部队反击?答:没有时间了,因为24小时以后,苏军坦克就已经轧过我的身体了............当时苏军北方集群的两万多装甲突击力量让土鳖的诸位大佬着实胆颤心惊了20年.................当时土鳖的反装甲武器少得可怜,步兵还是以40火为主,反坦克导弹这种稀罕东西,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当时土鳖团以下的部队配备的反坦克火力全部是破甲弹,即使是步兵师级别的部队也仅仅有不到5%的反坦克炮或者是导弹................

(当年可怕地钢铁洪流啊........)
T64和T72的装弹机是不同的两种形式,T64的装弹机药筒是直立放置的,被弹面积较大,容易被穿透侧后方薄弱装甲的弹药集中并引燃。K系列装甲,一般来说,早期大量装备T64BVT80BV等型号的是接触1型,接触2型没有量产,T55和T62挂的BDD装甲也不是中空的,内部是多层5MM钢板层叠,中间有数厘米的聚亚安酯作为缓冲层,对破甲弹穿甲弹都有一定的效果,属于膨胀装甲的一个分支,能不能击穿猴版的T72不在于坦克的型号,而在于所使用的弹药,即使是猴版的72在没有出现M111之前,除去酋长的120线在中近距离有可能击穿,早期的105是很难打穿的,T80B从76就已经开始量产,78年就开始批量装备部队,较早期的T80改进了装甲和火控,还增加了炮射导弹的能力,T80y则是84年底完成测试,85年投入量产,同时苏军还对早期生产的80系列进行升级改造,使之接近或者具备80y的作战能力。同时随着80y和72BM(计划在89年量产)的大批量服役(苏军计划的前提是国家不解体),依然能对西方构成绝对优势,只是随着国家经济的衰败,没有完成苏军的计划目标,接着苏联解体,一切就付诸东流了.............

现在的105弹发射包括86在内的弹,能搞穿80y炮塔正面的恐怕也要看运气了............要说车体,肯定可以,但是炮塔很难................

苏军在90年代中后期就要装备135炮的四代坦克了,只是国家穷途末路,不过至少在80年代中期之前,依然保持着对西方的地面攻击优势...........硬要用后来发展的国家和已经解体的国家相比,大概有句话很合适,那就是关公战秦琼,早期的M1A1也很菜,到了M1A2才逐渐NB起来.......

60-70年代的中东,阿拉伯蜀黍们就是开着红外大灯打得犹太人屁滚尿流的,那个年代的微光根本不如红外大灯好使,犹太人被西方忽悠的信以为真,结果夜里被阿拉伯蜀黍们打得稀里哗啦。64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力(网上传得装弹机故障,其实是115的那款装弹机,而非125的),真打起来,毛子换一种马力略小的动力即可,没必要死守着故障多的。

不要用阿拉伯人糟糕的素质来衡量苏制装备,要用中肯的眼光看待。T72对梅卡瓦,没有人说有什么优势,但是也绝不是劣势,对于一个初始设计于60年代后期的坦克来说,和一个设计于70年代中后期的坦克相比,不落后,已经是很可以的水准了,拿一个晚出生10年的东西比,不知道是不是合理。

故障多,请指出什么型号,具体内容,可靠性差,这一点,应该是你说反了。陆军装备上西方的娇嫩产品才真的不能适应世界各地的环境。操作困难,请指出来,哪里操作困难?别说所谓的拉杆操纵,坦克不是轿车,符合战争条件的坦克就是好坦克。火炮精度差,苏制115炮直射距离比105高出近300多米,而且一切坦克炮都是完全符合苏军的装甲攻击战术的,单纯的比根本毫无意义。火控极差,这个差距要承认,但是苏联一贯是靠战术弥补技术,而且1A33和1A45的火控性能上完全能够满足使用。真正的差距是从85年前后拉开的,这时候的苏联已经非常孱弱,虽然有很多火控的实验型号,但是已经无力投入量产和装备了。

可靠性差,集中在64早期的5TD原型机上,自动装弹机故障不是125的而是最早设计的115的问题太多(因为其使用定装弹)火控落后,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火控有什么?夜视仪糟糕,只能说同时期打着手电筒的西方坦克更是眼神不济(君不见60年代和70年代的西方坦克上都装着N大的一个手电筒?)毛子死脑筋非要解决5TD的问题,直接换72的发动机就全部搞定的事情,因为内部原因没有换,但不是单表64没有可用的发动机,真的打起来,百分百都是72的动力。

苏制坦克不是完美的,但是却是最能适合当时战争情况的坦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总是用很多单项的东西去对比,殊不知这才是最不科学的讨论和研究。
回到现代

毛子自己也承认,GTD燃气轮机是个失败的设计,所以随后在478上就用柴油机替代了燃气轮机。这个没什么异议,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美帝的虽然在自身性能上不错,但是巨大的油耗也让美军后勤时刻面临着威胁,一旦是势均力敌的对手,恐怕M1也要有大把的整车被坦克兵废弃。

勒克莱尔比其他人晚出生10年,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动,炮塔和豹2类似,但是比豹2小,尾舱装弹是个亮点,但是火力却比较孱。说是信息化比较好,法国的大环境都还没有建好,光一个坦克建好了没有意义,等到法国的数据链大环境都建好了,大家的车也都改造完了,没有任何优势。最后就是动力,到了沙漠就挂,还需要买MTU的动力包,这么个车,实在是爱不起来啊

我说过,影响胜负的关键很多,最主要的是人,而不是装备,犹太人胜利,怎么不看犹太人的关键时刻美帝给了多少东西,还提供了大量的卫星情报,这就不是简单的装备对比,我们要比装备,就要把装备整合进系统里进行对比,而不是纠结于某个参数某个指标。额问问你,要是把中东战争双方的装备互换一下,你觉得阿拉伯有可能赢吗?把海湾战争互换一下,你觉得伊拉克会赢吗?再假设一下,海湾战争不是打伊拉克而是打苏联,你觉得会是西方宣传的那种吗?不要抛开一切就是钻技术的牛角,这没有意义。

M60到了70年代中期才完全加上双稳和完备的火控,这时候T55和T62都已经具备加装波浪的能力了,部分型号已经开始加装,直到指挥仪系统普及才真的拉开了差距。70年代之前的火控,仅仅是提高了静对静的精度,静对动要到非扰动的时候才勉强说得过去。
回到毛子给土鳖各种方式的帮助,抑或是震动导致的奋发图强上

还是技术的问题,土鳖的陶瓷起步早,发展比较慢,T80也是40多点的重量,防护比同时期的车只好不差,不过侧面和后面就有点杯具了。。。。。土鳖的车也受这个影响较大。。。。。

主要是碳化硅这东西实在是不错。。。。当时土鳖从80里拆到这东西的时候,国内的设计师们眼睛都绿了:居然还有人把这东西用在坦克上!!!!!

96A的炮塔可不是吃干饭的,换了全新的嵌有陶瓷夹层的装甲模块,防护能力已经达到40吨车得极致了。。。只是车体。。。。

土鳖在装甲材料方面的发展历程是:一条路走到黑--彷徨犹豫------突然发现----惊诧异常---柳暗花明----信心百倍。。。。。。。

是这样兄弟,苏制坦克的首上22度(水平方向)的设计不是设计师个人好恶,而是根据装甲结构而科学计算出来的。。。。。。原因额的文章里有,在陆版也发了很多次了,恕不再复述了。至于说首上角度,不取决于外形设计师。

99又不是老旧的单片式三明治结构,要那么厚的背板干嘛?都已经约束起来的东西,又一个相对厚度足够的背板支撑就可以了。。。

别不信,土鳖只有一款爆反投入现役,即59D上面的那种,99的本菜看过,并不是爆反,但是99保有安装爆反的能力。。。。。(意思是99、96安的是复合装甲模块,更好更适合的)

N多年前土鳖就公开过此车(这个,好像是85系的)外挂为陶瓷复合装甲,应该是兵器知识上,还是公开性的

弹种不同防护效果也不同,只能说XXX毫米是个大概的数值罢了。。。。。。你说的99中途修改,确实发生过,不过那是受到半路得到的T80y带来的震撼而不得已所做的修改。。。。当然,还有受到海湾战争的影响

99半路却是遭遇过较大变动,主要是原定的以T72为基准车的目标在90年初以后(海湾和T80y的影响)发现落伍了,于是临时修改了很多设计参数,所以导致三代车推迟数年才出世。。。。。

不是没有也不是不知道,而是在这东西太贵了。。。。。当时按照某设计人员的说法,T80y光装甲组件的价格就比土鳖三辆59坦克的造价还要高。。。。。。你说这眼睛还不得是绿的?(指碳化硅复合装甲)

99和96这个楔形外壳,在动能弹面前没什么太大的效果,确实如此,因为现代弹芯的速度和动能非常大,径向贯穿能力极强,而受到这种被动扰动(爆反为主动扰动)的偏转效应是非常低的,更多的是靠消耗来起到防护作用。而对于聚能装药,更多的是起到提前起爆改变炸高距离和强制消耗射流能量的作用,99和96挂这个组件,主要是弥补约束型装甲对聚能装要防护能力不足的缺陷
整天嚷嚷豹2多牛,其实豹2炮塔前装甲是垂直的,A5起那个楔型不是装甲,是空心储物箱,图网上都有,只转关于其的防护

PS,折断弹芯不是从这,而是从苏联爆反开始的,豹2那个是不可能折断弹芯的,就是一个空心楔形板而已

类似豹2之类的空心楔形构件的屏蔽层,在对抗动能弹的时候基本是忽略不计的。。。。。

豹2的就是对破甲弹起一个屏蔽的作用,对动能弹没有效果,即使是对老式的旋转稳定穿甲弹,效果都是非常有限的,相反倒是T62和T55上面挂的那种多层装甲钢板+耐火橡胶对动能弹反倒有一些效果。。。。。。

严格说,风帽,尾管和尾翼也算是弹芯的一部分,但是想靠这个空心胸罩折断侵彻体。。。。。大概绝对要天顶星的RP外加技术

在这透漏一个数据,嘿嘿,豹2某型(较新型)的前装甲RHA的厚度在380-400之间,其余部分为夹层厚度。。。。。。总厚度XXX毫米吧。。。。。。。

人•家别的地方有几个大师每天看看照片再用尺子量量示意图就知道啥啥啥坦克正面装甲有多厚的。。。。。。人家那可是大师啊。。。。(这骂人不带脏字的)

不过在99大改的新炮新弹面前,所有现役坦克的炮塔正面都是渣。。。。。(又出现一次,不过这句话是在讨论猫二时候露出来的)

何况当时的A3炮塔并不结实,正面结构中RHA厚度只有300多MM,而夹层只是简单的薄钢板+橡胶,整体防护效果并不理想

到了A4开始加厚炮塔,到了A5就变得更厚了。整体结构厚度达到和超过了700多了

这个是俄罗斯在参加瑞典招标的时候侧面披露的(3BM32打穿豹2A3),让德国人好是难堪,北研所收集到了部分信息,额有幸看到了一些,但是很遗憾,是不能复印或者带出的,以后有机会尝试用手机拍一下试试
又找到一个99的

99的车体很厚,真的很厚。。。。。。额以前也觉得就那么回事,后来才发现,这家伙很厚,真的很厚。。。。。。

确实是这样,应该说只有59D是爆炸反应装甲,其他车都不是该类型装甲。楔形不是空心,而是复合材料制成,抗破为主,对脱穿也有一定效果,只是不明显罢了。96A更换了炮塔正面的装甲模块,改用了类似99的可更换结构,防护能力提升不少。

乃从哪看出来这个车地盘和72类似?额明明白白告诉你,这个地盘和苏联一点关系都没有(新坦)

这个车(新坦),也就是骗骗国外一些不懂车的小国家的小朋友的。真的把99三期拿出来,裤衩要变成紫黑的了。。。。。。

关于分装与整装脱穿的

装填进膛内以后,前面,有弹托封闭,后面,厚药筒底座闭起。。。分装不分装,没什么区别。。。。

(还有一个找不到了,大概内容是整装脱穿的弹芯根本不能做的长径比太大,否则入膛、装填、存储都是问题,而分装可以比整装远远更好有潜力,除发射药之外,前面的弹丸还能加装发射药)

弹种相同,药筒就是通用的。。。。不存在说不匹配的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弹芯越长越好,美帝的829弹芯越搞越长是因为其依靠侵彻时自锐进行优化,弹芯侵彻损耗比比钨合金高很多,为了达到大的侵彻深度,必须有很长的的弹芯,而钨合金的侵彻比要高得多,想要达到同样的侵彻深度根本无需那么长的弹体,用829的长度和钨合金结构弹芯比长度是不恰当的。。。。另外,转盘装弹机装长直径的弹丸,不难,72多宽?99三期多宽?平着放不行斜着放嘛。。。。万不得已,T80的那种竖置就更没问题了。。。。。这个不是难事,不能被40年前的技术限制了思路,那是错误的

根本无需有结构性变化,现在已经能装743的弹芯,扩大30CM(这个不难,很容易实现的),接近800的弹芯还有什么不够用的?而且125分装的优势在于,前方装一发包裹着装药的“类整装弹”,后面还能装一发800MM长的全装药药筒,而定装弹在装药量上只能是望而兴叹了。。。。。就目前技术而言,想要继续提高初速,125实现起来非常容易,而120整装则难上加难。。。。。。。这还不叫潜力优势叫什么?

829的弹芯能抵住尾部,125的为何不能?为何就要死抱着600的长度涅?此外,DM53弹芯多长?另外,转盘装弹机40年前的技术,就不能改进了?72车体内径多宽?99三期多宽?另外,700MM的弹芯,够用了不?

缩小两端压差的东东,我只问一下哈,分装弹前半部分是不是也能按照定装弹一样做涅?而后部是不是可以加一个大装药的药筒涅?总的装药量是多少涅?再者额想问问,随行装药和分级装药的问题解决了没?没解决就不再讨论范围了吧?
继续土鳖的情况:

装弹机,土鳖的可靠性比毛子高,毛子的72用的是一大堆继电器控制,故障率是建立在继电器可靠性的基础上的,一旦出现故障,那保障人员就会很杯具,要把N多的继电器拆下来进行逐个监测,土鳖一开始是整体引进,然后发现这个土的掉渣的玩意,便用自己的数字化控制替换了。。。。换下来的继电器按照设计参与者的说法,足有一手推车之多。。。。

(99大改的装弹机)跟(96A的装弹机)只有一毛钱关系!

土鳖新装弹机有数字化系统(原话忘了,大概这意思)

另外,苏制坦克都是正面硬,后面薄,没办法整车重量在那放着,正面厚了,两侧和后面就要适当的减薄一些

只是够用而已,和高镍钢的性能比,还是有差距的。。。。别被八股忽悠了。。。。要是稀土钢好用,土鳖干嘛后来又搞开高镍装甲钢了。。。。。

土鳖国内某老设计师评价过85IIVST72,他认为85II的防护要比72好(指印度的72M),火力系统也要略好一些,(主要是火控和弹),行动部分各有所长,整体上85IIAP对阿三的72M是要占有一定的优势的。。。。。

90本就是土鳖三代车的一个旁系分支,和85系没有什么关联,土鳖自己用了三代正宗嫡系,旁系分支给了小巴,都是三代,85可不是。。。

低劣的可靠性使得小巴在90年代提出对85IIAP进行了系列改进,其中就包括装弹机的改进。。。。

新车采购和旧车改造不是一个概念。。。。土鳖这些年的科研实力还是很NB的,光给小巴的59升级改造就拿了3个方案,任凭小巴挑选。。而同时接洽的乌克兰人只有可怜兮兮的一个方案还不是全部自产,还需要西方产品支持。。。。。

96车体防护一般是受制于总重的限制........本人从未讲过99的车体防护不好.......所谓的弱一些仅仅是和炮塔进行对比.........而且,限制车体防护的因素太多了。首要的就是体积,其次是重量,然后是造价.....然后还有很多因素........但是土鳖的炮塔\车体的相差比没有西方那么大罢了

99没有放弃,而且关键问题不在这里,不是什么空间利用,而是取决于设计者在车首采用了什么结构的装甲,原因我说过了,向上几楼就有,最后说一次,车首采取什么不是看外形设计者,而是取决于所采用的装甲结构,明白了?呵呵

模块化的意思嘛、、、、、土鳖炮塔前面那两陀和N个螺栓,,,,自己想想。。。。。

高卢的不是模块装甲,勒克莱尔的主装甲也是和豹2一样垂直焊接在炮塔结构上的。所谓的模块化,就是那些可更换的工具箱而已。。。。。所谓的模块化,只有土鳖完全实现了主装甲的模块化,毛子实现了填充物的模块化,其他的都很难做到战场条件下快速更换。

然后又是毛子的:

毛子的装弹机在火线以下。。。。。车体被打穿就杯具了、。。。。所以毛子的坦克通常都是车体部分要做加强的

命中概率问题。。。。。车体的首下本就是瞄准线的底部,要是机动目标,想打中首下难度非常大的,西方选择这个设计也是根据火控的情况分析的,一个被命中概率只有10%的区域,相对于高大的炮塔正面,侧面还是比较安全的。。。。。。再者,也没别的地方进行储弹了。。。。。

各国设计思路很接近,但是毛子更重视车体防护,因为他们把装弹机布置在火线以下了。。。。。。基本毛子的车体都是复合装甲,T64,T72都是玻纤酚醛,80中后期型号添加了柱状陶瓷,80y的车体是陶瓷复合结构,大概也是三代车里车体防护最好的了。。。。。
然后是西方的(过时间了,没法编辑了)

第一挑2和挑1相比,更换了装甲模块,从乔I换到了乔III,厚度略增一些,主要是结构变化。
2.没那么厚,挑1出口型炮塔大概在550左右,挑2的还不清楚,但是牛牛计划为挑2更换美国佬的贫铀装甲,以此类推,厚度会进一步增大,否则容不下那个结构的装甲
3.是爆反,皇家兵工厂的产品,具体的本菜在文章里简单介绍过
4.挑1在海湾战争期间没有挂爆反,后来被RPG29打穿以后,部分车辆更换为爆反,不过大部分没有更换,主要是战术使用问题
5.线膛炮威力不差,尤其是使用了贫铀弹芯之后,和豹2大致在同一水平,实在是分装弹让英国佬头痛不已

不是小概率,西方坦克车体防护本就是弱项,以RPG29的穿深,正面穿透车体不稀奇,全世界坦克在不使用爆反的前提下车体能抗住RPG29的基本没有。。。。。。

英国佬的贫铀的东西都是MD给的,弹药是美帝直接来人来料给做的,装甲换贫铀,不是换美帝的那种,而是在乔巴姆II中加入美帝的那种贫铀加强结构,更换了这种结构的挑2E实际上比美帝的M1A2防护还要好一些的

英国有爆反,被打穿挑2以后换上去的就是爆反,注意看安装方式,有用来隔离爆轰波的单元格,而且英国也有自己的爆反装甲,就是这种较大型的。

车体都没有陶瓷的,包括M1A2,都是混合钢板结构,因为车体的厚底和结构不太适合安装大厚度的非约束陶瓷结构的装甲

挑2的药筒储存在车体后部,而穿甲弹弹丸则储存在炮塔后部,外加药筒都是储存在防火容器里,这样的布置倒是安全了,但是射速就。。。。。视频上看到的,大多都是调整过安放位置的,比如将药筒和弹丸事先都安排好,排好顺序,就放在装填手旁边,再加上要找平稳的道路行驶,这才能打出一个较高的射速,实际战斗的时候,挑2的射速是很悲剧的

主要是装填手需要分两次在不同位置取弹然后再装填,(中间还有一个打开容器的动作,要是但要发射的多了,还有关闭容器盖子的动作)再加上地形和车速的影响,战斗射速和定装弹比,还是要差不少的

根本没搞清楚贫铀在装甲中的作用,贫铀的主要作用是对陶瓷结构进行加强,而非自身作为消耗品对抗弹芯,这才是关键问题,钨合金当装甲。。。。唉,那要多大的尾舱才能平衡那么大两坨。。。。
回到一些杂项

72的故障时间间隔较短,但是72在周期内的故障率是很低的,间隔短的主要问题就是那几百个继电器和一大堆液压零部件,96在更换了土鳖的电控设备以后,和老72已经是天上地下了

想引爆72的待发弹,就首先要击穿装甲,而击穿装甲,除了M1以外,基本上大部分坦克的弹药都存在被引爆的可能,绝大部分坦克车首都有弹药,即使是尾舱,也不是安全的

无稽之谈,真的,没有任何理论依据,美帝的829靠的是材质的优势而不是速度也不是弹体设计,829的弹芯为什么搞这么长?因为贫铀材料在穿透过程中消耗极快,做成中等长度的,会影响威力,所以才变态似的越搞越长,而至于说初速,不是美帝不想打高速,而是美帝的设计者们认为中等速度有利于减轻爆反对弹芯的毁伤,所以,到了A3就降到1500级别了。。。。要搞清楚问题本质再说起他的。

对于约束型陶瓷装甲的回爆设计,贫铀本就不如钨合金的效果,土鳖也不是没有贫铀弹,这一点很早就是共识,别扯什么土鳖的弹不行的事情

合金管装的柱状陶瓷的回爆更狠,同时还有飞溅现象,对射流和对弹芯的毁伤都很大。。。。。。比传统的板砖+约束带的效果更狠

相当搞笑的一个发言:

其实陆军没闲着,都搁那憋着涅。。。。。。那憋得是相当难受。。。。。。
关于直接导致毛系坦克臭大街的T-72非自用版的总结:

T72的早期型号(非量产型)采用的就是普通的匀质钢装甲,炮塔正面大概在265-280左右,不过这种型号几乎没有服役(据说有数十辆通过“特殊渠道”流入境外)很多280毫米的数据大多都是据此而来;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个厚度数据是非常不可靠的,首先,以T72的定位决定了其不可能采取当时造价较为昂贵的陶瓷结构复合装甲,只能采用较为“低档”的玻纤酚醛夹层作为主要的防护手段(玻纤酚醛防护原理早已经在NAAS里讲过,不多重复了),而玻纤对动能弹的防护小比较低,所以必须通过增加整体厚度和多重间隔结构来提高对动能弹的防护效果。而经过实战检验,72的炮塔正面能够抵御至少350毫米侵彻力的动能弹攻击而不被击穿,由此可以看出,280的厚度是不可能做到的。实际上72的炮塔正面至少在380-400毫米左右(由于是铸造结构,沿着正面弧线两侧厚度略有不同)只有达到这个厚度,才能勉强做到350的动能防护水平。不只是厚度,对于72的主装甲结构其实也有认识上的盲区,传统上都认为72的复合装甲就是单纯的三明治结构,由装甲钢+玻纤夹层+装甲钢组成,其实并不是这样。。。。

72BM就是老版T90的直系大爷(很可能就是亲爹。。。。),但是另一说是T90采取了219的炮塔装甲+改进的车体,不过本菜观点,老版本T90(即俄罗斯国家计划-T72B坦克改进计划)其实就是188工程和借鉴了部分219A的技术的杂交产物

根据苏联当年的装备发展计划,此车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是充当高档炮灰的低端车。。。。72BM早期型号(即95年之前)的主装甲其实和72B没什么分别,都是钢条状膨胀装甲,只是在炮塔外面挂了重型爆反K5而已,防护能力并不能满足需要,随着T90的定型和发展,俄军将T90定为目标装备,但是俄陆军却面临资金短缺的严重问题,根本无力大量采购全新的T90(即换装187焊接炮塔的新型号),于是便提出将大量全新(很多都停放在工厂仓库内)的72B进行全面升级,使之能接近新型T90的作战能力,其中便提出了对主装甲的升级要求。。。。。

要说明的是,首先82年的M111穿甲弹是很难击穿72炮塔正面的,基本上被击穿的都是车体和部分炮塔的侧面,其次,72土鳖很早就拿到手了,在80年代就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以至于土鳖的73滑和后来的86滑的目标靶板的设计都是以72的复合层未基础设计的,而对于一辆车体采用了复合装甲夹层而炮塔却依然使用大厚度的匀质钢的设计,本菜认为,没有哪国的设计师如此脑残,对于一个中弹概率最高的部位面对着大量的聚能装药战斗部的威胁就继续采用匀质钢。。。。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再者说,72又不是啥高科技的东西,也不是没爬过没钻过的(土鳖搞回来的的72上用的还是玻纤酚醛而不是出口型的那种石英玻璃)。。。。。出口型的装甲要比苏军的略差一点,至于说差别在哪呢?。。。。

全钢炮塔的只有百十来辆,除去一部分试验车,其他的都流入国外了。。。。伊拉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加盟国生产的,装甲基本上就是石英砂的那种结晶,效果自然要差一些,不过不是很大,这种装甲的效比大致能达到0.85:1左右(土鳖自己的版本测试结果)。而且72对聚能装药战斗部的效果要好于动能弹,土鳖的早期73弹是打不穿72的炮塔正面的,要是用均质钢,那是不可能滴。。。。。

准确说是一殉爆,炮塔就飞走了,不过放眼全世界,殉爆的坦克都飞炮塔。。。。。挑战者这种皮糙肉厚安全设计的坦克一样飞过炮塔。。。。。。

那为啥阿拉伯们还那惨?

阿拉伯人会用什么?

火控也简化过,早期出口的T72都是合象测距仪,火控计算机大多是机械式的,直到斯洛伐克事件以后才将出口型72更换为激光测距仪和模拟式台电计算机。伊拉克和叙利亚所使用的T72还有一部分依然是合象测距机........................

装甲降档了,弹也是专为出口开发的

(这特么不是欺负钱多人傻的淫么........)
西方的

你说的是挑战者2还是1?要是挑2,是挑2E还是挑2?勒克莱尔分两批,是早期版本还是04年改进后的?要是最新型号对最新型号,只能说勒克莱尔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根本打不动挑2炮塔正面。。。。挑2换了L55+M819A3.。。。。。打小勒,基本就是砍瓜切菜。。。。。

西方的所谓人机功效,其实也是吹牛,瑞典坦克冬天也一样零下十几二十度,夏天,德国坦克也是三四十度的高温,闭窗驾驶俩小时,坦克兵和土鳖以及苏联的一样悲剧。。。。。。换成AMX30,豹1,M60,其实都一样。。。。。。所谓的人机工程,不过是个广告噱头。。。。。

外,西方坦克在M1这种完全人弹分离的坦克出现之前,也是人弹混装,豹2的车体内,挑一的座圈,弹药被引爆一个后果,不存在啥安全性,M1的尾舱更多的是防止侧面射来的弹药穿透装甲后引燃弹药,而不是正面,倘若反装甲弹药能击穿M1的炮塔装甲,也就有足够的能量穿过那区区30毫米不到的所谓的复合材料层,一样能引爆弹药,当这个复合材料制成的活门被穿透后,也就失去了隔离的作用,殉爆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焰会顺着弹孔撕裂已经破损的隔离板冲入乘员舱,乘员一样完蛋。。。。。。

你以为线膛炮发射的聚能弹就能打出设计的静破甲深度?旋转稳定的线膛炮打出来的聚能弹威力非常悲催,还不如旋转穿甲弹打得效果好,以色列在74年的地面交战中几乎放弃了破甲弹的使用。。。。。线膛105的破甲弹动破甲深度连200毫米都不到。。。。。而静破甲深度却高达400多。。。。。
找到这个土鳖的原话了:

土鳖所谓的新型装弹机,不过就是96A上面的那个进行了数字化控制改造后的东东,这个东西和99三期只有两毛钱的关系。。。。
(意思是99三期的能甩这个装弹机几条街)

改造59也是无奈之举,军费有限,还要进行改革,又要保持一定的装甲数量,88A/B,79这些车本来数量就不大,停产也很久了,继续进行改造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索性继续使用直到报废。在96或者其他型号完全替代59之前(亦为陆军改革减少装甲数量之时)对一些状态较好的59进行改造,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然后是其他的一些:

二毛子的火炮最早是从毛子那买的,后来闹翻了以后从法国引进了滑膛技术,后来出现的乌克兰产120滑膛炮都是法国120的二毛版。二毛的125加工也大多来自这个120

四大性能,外带两波值,全世界能做到这几个性能的,不超过4家
(里面有一个叫土鳖哦)

其实吧,土鳖最早的复合装甲论证开始于70年。。。。。681是出产品的第一代,理论上土鳖从60年代就开始构想了

NO,南斯拉夫的M84在防护,动力火力,火控上全面好于72M,弹药也比毛子的出口型弹药要好得多。。。。。土鳖还引进过部分分系统用于出口坦克的改装。。。。

毛子最新的T-90的:

90是取消了装弹机转盘附近的那几个待发弹的储存位置,那几个位置比较危险,侧面被贯穿以后容易殉爆,这么放,一边平衡了炮塔,一边提高了安全性。。。不错

乃这个伪娘,额何时成了毛粉,明明是鳖粉。。。。。。不过是给90讲了句实话而已。。。。。。另:正在抽调时间,准备去你那FB几天,顺便看看某弹实验

这个尾舱,是取代了装弹机侧面那几发储备弹,那几发弹在车臣的时候经常被引爆,以至于设计师还提醒军方卸下这几发备用弹。90这个舱是非战斗舱或者是供弹舱,至于为什么这么设计,要问俄罗斯人是如何权衡侧后和炮塔后方的关系。或者全面战斗的时候这个舱干脆空着。。。。。
要是激烈战斗中打完22发弹还没死的90AM。。。。只能说是人品顶天。。。。。。激烈程度一般的战斗,后退到安全地带补弹就可以了。。。。。

这个也属于附加设计使用,不是专门设计这个放炮弹的,就像土鳖的一样,99的尾舱越来越大,是因为里面放了大量的XX(不是炮弹)一样。。。。。。(鳖的裤衩又被刷红了)

啥炮弹没有殉爆危险?勒克莱尔,豹2,鬼子的90神马的,车体储存的弹药就不会殉爆了?几十发放一起爆了,和转盘的有啥区别?

殉爆高,是装甲被穿透同时灭火抑爆系统性能差导致的,不是说弹药储存的问题导致的。。。。。。

对,苏制弹药的易燃性是其一大问题,其次就是其榴弹的战斗部装药,也是一大问题,此外,毛子的液压机构设计和布局受到空间限制过于拥挤和不甚合理,导致产生很多可燃物和起火点,再加上早期苏制灭火抑爆系统性能低劣,不能有效阻止车内火势的蔓延,所以有较高的殉爆率是正常的,只要对可燃药筒的外包装进行处理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车内起火点并安装有效的灭火抑爆系统,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坦克的安全性的

(西方坦克用的都是多用途破甲弹,和毛子的大口径榴弹的炸药不是一个级别的,估计也有安全性方面的考虑)
有一定关系,毛子装榴弹主要是坦克在进攻的时候有可能要提供有生杀伤支援,所以一般都配备专用榴弹,而西方通常有空中支援,坦克大多数时候不干这个事情(以上为冷战时期),战术思想不同。

土鳖把剩余炮弹放在车体里了,比较安全的位置。。。。。

这一点,你说的不对,包括M1,车体内都有弹药,这些弹药一旦被引爆,炮塔一样上天,这个和技术是不是过关没一点点关系。。。。。。至于说个头小,炮塔小,这是坦克设计思路问题。采用尾舱装弹,除非车体内不放备份弹药,否则被击穿车体以后下场是一样的。。。。。

(有人提问了:既然已经证实隔离化对增强防护的作用有限,那还有什么必要费这么大劲实现隔离化呢?)
费啥劲了?不过就是个活动式安全门和两个活动顶板而已。。。。。不过真正厉害的不是这玩意,而是媒体的嘴。。。。。。
(又有人问了:“小声问一句:被击穿后,是发射药容易被引爆还是榴弹弹头容易被引爆?”)
小声的回一句:看人品。。。。。
整点儿专业的:

看越野环境,要是公路条件,命中率还是可以的,要是越野条件,就看成员发挥了。。。动对动,现在还是一个看人品的模式。。。。。美帝和汉斯大多数的时候还是用短停射击。。。。

全世界也就五大流氓加汉斯小流氓能搞定。。。。这玩意是陆军火力的根本。。。。有钱都没处买。。。。(炮管生产跟高质炮钢)

对于一个搞不清楚坦克设计原理的人,说多了是浪费口水,算了吧。任何士兵在遇到敌人坦克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都是己方的坦克。。。。。。

另外,什么叫我们自己探索?任何国家搞武器不都梦寐以求的希望自己能够完全搞定而不要去求助于他人?哪个设计师一出生就梦想着从别人那买一堆部件回来而让自己沦落为一个装配工?

70年代的人喊过坦克要退出舞台,80年代的人喊过 坦克要进行精简90年代的人喊过 坦克要过时了 结果21世纪的人喊 坦克是信息站的节点,是不能代替的。。。。。坦克的消亡,本世纪下半叶还差不多,就目前的设计能力以及技术实力,能取代坦克的反坦克武器,都还差得很远。。。。。不能用不对称的战争衡量装备,那是要死人的。大国对抗,是体系的对抗,体系对抗,就是节点的对抗,想完全替代某个节点,是要付出太多太多的代价的,至少在目前,在能遇见的半个世纪,这是很难实现的。




转向泥轰:

所谓的10坦克只是为了巷战而生,而且还必须是美帝那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城市战而生,鬼才信这种说法,要是用这种说法为10辩驳,根本就是无知的表现

坦克,永远的第一任务都是消灭对方的坦克,要是偏离了这个设计,就不要叫坦克了,而叫多用途突击炮

神马城市战,神马治安战,神马其他非反坦克作战的任务,都是坦克的附属任务而非主要任务,要是用这个来为10坦克的防护差火力弱辩驳,根本就是一种无知而嘴硬的诡辩。

10是下一代吗?日本的空军能保证像美帝一样完全控制伊拉克那样?日本的陆军能用武直随意对敌人的坦克进行点名?合着花800多万美刀造的坦克就是为了跟着美国干爹出门维持治安。。。。。看到这,本菜只能说,日本真有钱,日本真2,日本太傻X了。。。。。

不开玩笑了,本菜说下日本鬼子搞10的真实目的好了,首先,10坦克的设计是立足于本土防御,其一:鬼子考虑其周边国家目前尚不具备强大的两栖投送能力,即使发生对日本的两栖登陆作战,第一波和第二波(即非港口卸载投送)应该是两栖坦克和中轻型坦克(入土鳖的96或者是俄罗斯的T62/72),在此情况下,10坦克可以借助电子设备的优势和信息化的优势对敌人进行攻击并消灭敌人。因其重量较小,在全岛机动受到的限制较小,对于多方向被袭击(日本的地形决定)容易进行快速部署和出击。其次,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不死,一直试图在海外拓展自己的空间,发展能够被本国运输机(在研)快速空运的坦克,对于维护未来可能出现的海湾利益是有一定作用的。最后,就是前面说的,在美国爸爸的掩护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治安,消灭小规模恐怖分子,小型局部不对称战争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些思路,有些日本能说,有些,则不能说,其实10不是个什么新思路的坦克,依然是传统的思路设计的,根本算不上所谓的四代或者是革命性设计。。。。。

奉劝一些军迷,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动辄就以点概面,不要像小学生一样揪住一点或者是只看一个局部就认为这就是全面,10坦克,依然是传统的坦克设计,只是在附属任务里多考虑了一些诸如城市战,快速空运等问题,算不上什么革命性设计。
发动机前置,最大的问题就是正面不能做到有效防护。很容易被击伤发动机而导致车辆丧失战斗力,进而成为靶子,乘员也极难逃生。一旦失去战场控制权,干脆整车都要被缴获,乘员被俘。反倒是发动机后置,主装甲可以做的非常坚固,不会轻易被击穿,以色列搞这个怪胎,是装甲技术匮乏被逼无奈之举

没明白主要的意思,发动机前置,导致车首装甲不能采用高强度大厚度的现代复合装甲,梅卡瓦的车首装甲只有150毫米以内的厚度,这使得发动机非常容易被摧毁或者击伤,而后置发动机能够给车首让出巨大空间,安装大厚度的装甲,比梅卡瓦的前装甲要坚固的多,这才是前置带来的核心问题

梅卡瓦的发动机很好?搞的首上只有100多毫米厚,这样的装甲面对反坦克火力的攻击不是一样白扯?,前制动力先天的缺陷就是首上,当年有人提出搞前置,老爷子一句话:谁能保证首上的防护安全性?直接否掉。

炮塔也很渣,有陶瓷的炮塔没人会用这么大坡面,这会大大降低陶瓷的效果。
再整点儿初中数学类的科普,这次是颠覆一下曾经风光无限的坦克跑山顶上以及大俯角战术:

(首先有网友提出要大大大大加大TG坦克仰角,于是有人问:“大仰角射击作用是什么,用穿甲弹攻顶吗?”此人回答:“例如可以在小山上用俯角射击而山下的敌坦克无法有效攻击你”)
然后尚智同志半崩溃了:这么打的前提是炮兵没有炮弹了。。。。。。。也只阿拉伯那帮饭桶炮兵才能允许敌方坦克停在山头上进行点射。。。。。

一辆停在山顶静止不动的坦克土鳖可由有多少种武器去摧毁呢?152或者122榴弹够不?遇到变态的步兵炮手,100迫弹够不?Z9?甚或本坛某人正在做的155制导弹?或者学习当年对越用85无坐力吊在树上?就为了这么一点用处就把坦克搞得那么复杂作甚?

摧毁和丧失战斗力是两个概念,另外,本菜从未就榴弹能否摧毁坦克作出评论,而是认为多发榴弹在一定距离内爆炸是能够摧毁坦克的观瞄系统,而距离足够近的话还有可能毁伤炮管。。。。。另外,没有哪个坦克车组敢冒着榴弹轰击的炮火镇定的围观。。。。。。。。

空中侦察力量表示视力较好,对发现隐蔽的坦克部队表示压力不大。。。。。。另外,现代炮兵的火力反应速度也对于这种随机目标表示压力不大。。。。。另外,这种装甲部队一旦暴露,是不是下场很惨?另外,坦克能够在多陡的坡上机动?这种坡能有多大的反斜面?山顶又需要多大的平地供坦克机动和隐藏射击?最后再假设:即使所有的条件都被满足,放眼亚洲有几座山能满足如此之多的条件?整个台湾有几座山能满足?为了这一两座山就改变坦克设计值得不?

麻烦看看南联盟坦克部队开火几次?再请问要想达到南联盟那种隐蔽效果的伪装需要多大工程?你以为随便哪个山头都能掏洞再把坦克放进去?而且麻烦问问这种山地条件下反斜面如何伪装隐蔽大量的装甲部队?坦克的最大爬坡角度是多少?从隐蔽地开赴山头需要多久?面对着漫天的无人机,这种装甲行军真的没什么压力。。。。。此外,现代战争恐怕没有那支部队傻到对制高点不侦查就大摇大摆的走过去。。。。。哦,阿三除外。。。。。。阁下后面讲的所谓的丘陵,请问丘陵地带大规模装甲部队如何躲避侦查?尤其是现代复合侦查?这种丘陵也能算作是你前面说的所谓的“反斜面”的地形?另外问问阁下,坦克是俯射角度大呢?还是仰射角度大呢?别光算仰角,你也算算坦克俯角。。。。。。要是上射17度打不到的目标,坦克俯射要多少度能打到呢?不要不服气,为了某种极端条件下的所谓的“问题”就改变坦克炮塔整体设计。。。。这才叫“牛角尖,尖又尖,钻进去,出不来。。。。。”

究其原因,还是四十年前以色列坦克在山丘顶端用大俯角打过阿拉伯坦克,后来被媒体炒作宣传成什么“无敌战术”其实原因还是那时候的火控水平太低,对于目标的捕捉能力太差,以军坦克躲在沙丘后面只露出半个炮塔进行射击。。。。这样当时的火控很难对准目标才有了所谓的“大俯角射击战术”,说明一点的是,当时不是说阿拉伯坦克仰角打不到以军,而是目标捕捉困难,无法有效命中而已,很多都是打在沙丘上或者是打在炮塔顶端滑出去了,时至今日,面对现代的火控系统,装备了热像和激光测距的火力打这种目标基本上和普通目标没有区别。。。。。。为了四十年前的所谓的“战术”修改今天的坦克设计,真真儿的掉进了牛角尖了。。。。。。。

还是不服气吗?呵呵,那好吧,麻烦指出除了以色列那次的俯射以外,还有哪次哪个国家用了这种战术。。。。。麻烦讲讲看看,看看是不是国外的坦克设计师都非常聪明,而土鳖的都是脑子进水的。。。。
麻烦再给画个图,看看多高的坡才能达到你的效果。。。。。坦克俯角不超过10度(一般最大俯角状态是不能打全后座弹药的)仰射一般坦克在17-20度之间,麻烦给画一个图看看这个斜坡要多高才能弥补这个差距。。。。。。再看看仰射打的坦克在多远距离能够打到目标,别光是嘴硬,拿出点干货来看看。。。。。。给大家画个图,支持一下你的理论。。。。。

不用,本菜还是来算一下好了 前提条件:山高500米(严格按照某人的说法,其他高度以此类推)
某型坦克最大射击仰角17度 最小俯角9度 弹种 穿甲弹
先看山顶上这位的最小射击距离  tan9°=0.1583         500m/0.1583=3158.56m   这是山顶上这位的最小射击距离,而此时在这个距离上 山下的这位只需要用9度的仰角就能够击中山上这位;
山顶上这位在对方进入3000米以后就根本打不到了。。。。。。


在看山下这位 以最大射击仰角 17度计算  tan17°=0.3057     500m/0.3057=1635.59m  山下这位用最大仰角在距离1635米的距离上依旧可以击中山顶上的这位而此时山上这位要是不开到正斜面是无法向山下这位射击的。。。。。。。。。。开到正斜面的话,某人口中的所谓“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这就是所谓的大俯角战术。。。。。。。。。

真不知道连这都不会算的人当年是怎么中学毕业的。。。。。。。。

兄弟,我没有恶意,本菜有一个爱好就是揭穿西方媒体的那种宣传,大俯角战术我十五年前就揭穿了,只是实在没想到这家伙一直荼毒到今天。。。。。。。。那个山不能再高了,超过1000米的话,实际射击距离就超过坦克火控距离了。。。。。。。以色列成功的原因我讲了,所谓的俯角优势也算了,我只有一个目的,咱们以后看到西方的宣传,大家都多动动脑筋,看看他们是忽悠咱们还是真的如此,这才是我拍你的目的,到此为止,可以了吗

还要嘴硬?500米的山打山下就已经3000多米了,你到正斜面上再用大仰角射击,你的火控距离有多远?9度就已经3000了,你要是正斜面15度射击,你自己算算这个距离是多少?道理讲得很清楚了,在火控有效距离内,不管你山顶的车是在正斜面还是反斜面,和山下的坦克没有什么距离上的优势

唉,冲到正斜面的坦克车体是不是向下倾斜的啊?山坡的角度是不是要抵消掉一部分仰角的角度呢?这个坡不用大,20度的坡,你再算算你的车停在正斜面上还有多少仰角可用?

居然能想出开到正斜面。。。。。。不知道回家爬楼梯是不是倒着上、。。。。。。

再给你上一课数学   这辆坦克停在坡度为20度的山坡上   水平高度 400米   这时候这辆车用最大的17度仰角射击
   坡道角度-仰角角度 =3度   tan3°=0.052     400m/0.052=769m     这就是这辆坦克能打击的最远距离。。。。。。
  
不知道这个驾驶员脑子进水开坦克到正斜面作甚。。。。只能打700米的距离。。。。。这时候大概只有高射机枪能够对敌射击。。。。。。
如此的逻辑,估计小学都很难毕业了。。。。。。
这样的战术在进攻一方看来,基本都是肉

正斜面也是坡啊。。。。。。这个坡的角度也要抵消掉坦克炮的仰射角度。。。。。。。

你们家的坦克开到坡地上还能够比山顶打得远?数学我给你算过了,要是你还是坚持这样混乱的逻辑,真的无话可说。。。。。。。。不知道你会不会开车,下大坡的时候对水平前方的东西还能看到?除非你是电动自行车。。。。。。

还扯什么反冲锋。。。。。700多米的射界还反冲锋。。。。简直是找死。。。。。。。

另外,现代的火控能够对目标射击高度进行调整,完全能够压着对方的掩体水平线下方射击,现代的穿甲弹对于一两米的什么沙石根本不在乎。。。。到头来穿透了掩蔽物以后的弹芯还正好命中最薄弱的首下甲板。。。。。。。真的不知道放在今天还有人迷信这个。。。。。。。

还没算正斜面遭遇的大量炮火,这些炮火即使按照某人说的不能摧毁坦克,但是巨大的烟尘也会阻碍坦克的观瞄和测距,这样正斜面的坦克冲下来更是找死。。。。打不着别人却被别人火力覆盖。。。。。。这种事情放在四十年前的中东有可能,放在今天。。。。。。。我不否认有可能有,但是这个可能性已经是小到比RPG打中1000米移动目标还要低了

落差超过500米的山,在一些角度射击的时候就有可能超出火控范围了,要是坡度陡的山坦克就不要到正斜面去了,去了也是挨打,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傻瓜才会冲到山脚下500米的距离上挨揍。。。。。

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小孩子游戏了嘛。。。。战场时你开的,条件随时由你变。。。。。这个山现在本菜改为40度坡度。。。。。。好了,你只有300米的直射距离了。。。。。。。

有个战术叫梯次冲击,还有个战术叫弹幕徐进,还有个战术叫间距掩护,还有个说法叫伴随冲击。。。。。。原来进攻部队只有几辆车而且全部拥挤在山脚下那可怜的一点点区域内由着山上的坦克用3度的射界进行射击,而这些车只能停在原地挨揍。。。。。
该说说梅卡瓦的好处了,任何东西都有可取之处:

以色列人的装甲技术很扯淡,但是灭火抑爆技术却非常先进,不论是探测反应速度还是灭火抑爆效能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本菜最近在写灭火抑爆系统的文章,越查资料越发现犹太人搞这种千钧一发的产品技术越好,土鳖的灭火抑爆装置也是引进以色列的,这些年也在自力更生的改进和研制新的产品。

80y本就是约束型陶瓷装甲,以对抗大口径脱穿为主,对抗聚能战斗部的系数不高,但是毛子是依靠爆反来废掉破甲弹的,所以,主装甲的抗破系数被放在第二位,以色列这种梅卡瓦的主装甲就是一层层纤维板罗列,依靠厚度进行消耗,对抗射流的效果当然好。从很多照片中就能看到那罗列的一排排纤维板,这种材料这种结构的东西,在90年代发展起来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面前就是豆腐渣,再加上首上那么薄的装甲,梅卡瓦也就是在自己的小地盘上混混,不敢出门,否则会被打的满地找牙

再者,以梅卡瓦的重量和装甲厚度(看看炮塔正面那巨大的倾斜角度)才这么个防护效果,这个重量系数也太低了吧?换成土鳖的车要是60多吨。。。。。。。

MK4抗穿在500左右,当年在土耳其投标,还是被棒子点了炮,最后灰头土脸的撤退,抗破还不错,800+水平
老生长谈,

没有125定装弹就不会有尾舱装弹机,话说尾舱装弹机也不是那么安全。。。。实际上要是坦克内部容积足够,对盘子改动改动,也能做到弹药隔离存放和高可靠性。。。。。。

人家红外从来没说过尾舱无效,真不知道有些人咋理解的,原文已经贴了好几次了,再补充一些,刻意曲解谁也没办法:

其实尾舱所谓的安全隔离设计在面对正面穿透性打击的时候基本无效,只能在遭到侧翼打击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成员,倘若正面装甲都被击穿,尾舱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也就无法起到保护成员的作用;换言之,倘若侵彻物在穿透正面装甲后又穿透那扇装填门,尾舱殉爆的时候冲击波依然能够侵入战斗舱(通过那个侵彻孔洞甚至导致整扇装填门解体),这时候尾舱就失去了设计上的安全意义;总的看来,尾舱在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是在侧装甲(前提还必须是被命中尾舱那半截侧装甲)被击穿后保护弹药殉爆时乘员不受伤害。。。。。而面对正面和其他侧面范围的打击基本无效。。。。。。

要是尾舱被从正面击穿或者隔离门被打穿后,殉爆产生的冲击波一样能撕裂隔离门进入乘员舱最终导致整车报废乘员伤亡,试想一下,能够穿透主装甲的侵彻物在侵彻一道只有不到十五毫米的隔离门不是什么难事吧。。。。。。这道隔离门只要被贯穿一个小孔,就会在殉爆冲击波的冲击下发生撕裂和解体,到时候这个所谓的隔离还有什么用呢?其次,为了所谓的安全性而付出的绝大代价和收获的安全性不成正比,这个设计就是失败的。。。。。。换句话说,当年M1设计这个尾舱也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平衡炮塔旋转罢了。。。。。。。

不过西方坦克炮塔连接较为坚固,除了特别严重的爆炸才能将炮塔掀开以外,通常即使车内已经完全报废成员全部死亡之后外观上还保存得较为完整,这种车没有什么修复的必要了。。。。。。。

最后还有一点,苏联是进攻方,防守一方能不能有效控制战场区域进行回收还是两说。。。。。。话说北约各国当年都设有一支专门负责在苏联入侵时炸毁无法移动车辆的部队。。。。。前身就是英国那支有名的罐头敢死队。。。。。。

M1坦克的尾舱一开始设计就是用来平衡炮塔前面那两陀巨大的装甲夹层的(美帝的这两坨可谓是全世界最大的两陀,甚至比英国的那两陀还要重很多),这一点是体现在美帝自己的研制记录里面的,其他国家也有尾舱,但是没有美国这么绝对的,美国的尾舱一开始考虑就是用来平衡炮塔旋转稳定的。。。。。。。
穿甲弹的:

没有人规定穿深700穿杆就一定要700,因为在侵彻过程中穿杆和装甲的消耗比是不同的,大概是银弹传说误导了太多的人,550的杆一样能打出650的成绩,除了美国那种自锐的杆必须要加长并且加强以外,其他国家没有搞那么变态的弹芯,说明别国都能认清这个问题,老125装弹机上限是743,去掉公差,装700的杆没有问题,新125装弹机装超过800的也没有问题,所以,不用为什么长杆短杆发愁,弹药专家比咱们精明,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材料消耗比相同吗?穿100毫米装甲就要消耗100毫米的穿杆吗?怎么总是拿着银弹传说里的东西说事?本就是WW忽悠人的,故意掩饰了最重要的材质问题,所谓的公式从一开始就忽略了最重要的前提,消耗比1:1当然是杆长占优势,问题是这可能吗?真这么计算,如何计算550的杆穿650的板?麻烦用公式算算

所谓的装弹机不能装超过740的弹基本胡扯。。。毛子不搞新的是因为做不出大长度高强度弹芯,所以一直停留在743的水平上

DM53还打出过800以上的半无限穿深成绩,这个又怎么解释?一般认为。。。个人一直认为德国人的弹被低估了。。。。。。缘由嘛,就是那篇荼毒已久的银弹传说

爆反装甲的:

问题就在于这里,爆炸,肯定不能有效地毁伤弹芯,必须依靠高密度的撞击物,来对弹芯进行毁伤,而文中的什么导爆索,什么串列,都仅仅是某些技术人员的构想和特定条件的试验品,尚不具备系统的合理性和应用的可能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不能切断弹芯, 以两块质量较大的钢板相继以横向大角度切割-撞击弹芯,都能够对弹芯造成极大的应力伤害和毁坏,纵向强度低的弹芯(比如BM系列)就容易被切断,即使是强度高的弹芯,也会因受到纵向扰动而导致侵彻通道发生变化以及受到弹芯自身应力的破坏而降低穿透深度,但是爆反工作需要较为合适的角度和时机,因此,目前的爆反还不能保证很好的防护效果,仅仅是主装甲的辅助手段而已

(折断入侵弹芯的横向力)不用太大,弹芯自身承受着巨大纵向应力的物体,一旦偏差达到某个角度,本身的应力扭曲就足以折断自身,所以,扰动力的大小才是毁伤弹芯的关键

炸药的爆速和炸药的安全惰性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目前已经将爆反推到了边缘,要么改进炸药,使之拥有更好的爆速的同时又有着较好的安全性,要么就是改进爆反结构,使之不再依靠单一的工作机理。这就是目前限制爆反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爆反对破甲弹的作用, 倾斜和垂直状态下效能相差不大,只要抛板能够有效的切断射流,即可破坏掉射流的连续性,从而达到防护的效果,以色列和法国以及英国的爆反基本都是垂直安装,对射流的效果都还可以,毛子搞成30度倾斜放置是针对脱穿弹芯的设计。

还有一点,抛板不是砸射流(弹芯)而是弹芯(射流)穿过抛板的瞬间进行提拉的动作。这一点,从爆反工作的X光片和后置靶板的痕迹上能够看出来。

对射流防护来说,没必要搞大倾角布置,只有针对弹芯的时候才需要30度左右的大倾角来增加抛板动作距离(两块抛板动作中间需要一定的距离支持)

理解提拉这个词的意义,抛板都不是砸上去的,而是当侵彻物穿透抛板并在极短时间内(由于侵彻体通常较长)有一段弹体(或射流)停留在抛板内的时候抛板依靠炸药推理进行一个提拉的动作。对于射流而言,只要抛板进行了提拉动作即可切断射流,多抛板的爆反即可多次反复切断射流,使之变成一段一段的不连续射流。丧失大部分的侵彻能力

基本上目前大部分文献里都没有明确的指出抛板的动作方式,有些叫偏转动作有些叫扰动,其实抛板通常只能动作一次,就是趁侵彻体穿透自身并停留的极短时间内进行一个提拉的瞬间动作。


2011-10-29 11:34 上传下载附件 (35.84 KB)
这个是K1爆反的剖面图,图上可以看出,两块抛板是呈V型排列的,目的就是能够在炸药的推动下对射流进行了两次“:提拉”的动作来增加破坏强度。




(反应装甲)最主要的作用第一个是切断射流,破坏射流的连续性,使射流在装甲板上反复进行侵彻(开坑)的动作,射流本身的速度是逐渐降低的,因此非常依赖连续性,一旦被切断,断续的射流对主装甲的侵彻能力会大幅下降。
其他装甲:

首上角度大小不是设计师想搞多少就是多少,而是要根据装甲的情况来设计,西方坦克普遍采用的装甲结构不适合大倾角,所以设计师就将首下设计为主迎弹面,将首上倾斜角度尽可能做得大,这样,首上在正面的投影面积就会非常小,被命中的概率也会非常低,还兼具一定的跳弹作用;而苏联的装甲结构更适合低于60°的倾角,所以将首上设计成倾斜角度非常大的结构来适应装甲,自然就是以首上为主迎弹面。 最后,本菜再次重申一次:坦克车体正面首上和首下的设计,不是由设计师决定,而是由所采用的装甲结构来决定

首上在水平方向被RPG打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再加上那巨大的倾角,通常是很难引爆战斗部的,但是要是RPG在座圈附近命中的话,那造成的损失将会很大。同样,要是坦克遭到来自头顶(例如格罗兹尼战斗中,叛军用RPG从六层楼上打T80的顶装甲)的攻击,那么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坦克能够抵御这种打击(美军有一辆M1曾经被从楼顶掷下的燃烧弹引爆弹仓而全车报废),所以,更好的应用配合战术才是提高生存性的途径

研人员还通过实验发现,这种纤维夹层装甲对弹丸/射流的防御能力随装甲倾斜角度和复合夹层密度的不同而不同:当装甲倾角小于40度时复合夹层材料的密度越大,防护效果越好,但是夹层密度不能达到或超过外壳和背板的高镍钢;而当倾角大于60度时,夹层材料的密度越小,防护效果反而越好。所以苏联主战坦克采用首上22度大倾角是通过优化计算得出的,是和其采用的防护材料的密度,结构等密不可分的。”在86期NAAS

装甲更换:

关于装甲更换的问题,世界上基本上是两大流派,第一种是苏联最早使用的,即预留凹槽的铸造壳体+可更换夹层材料,不过通常基型车都不采用这种结构,比如T64/72A之类,都是一次性成型,不能更换。而T64B/72B080B/U等采用了预留凹槽的结构之后,将复合夹层用特种橡胶凝固在凹槽内再用钢板焊在顶部密封。在更换时,用焊枪切开顶板,用特制的溶剂溶解紧固的橡胶再吊出夹层模块放入新的(这种维修一般团级修理单位即可完成。特殊情况下只要有备件,营连级使用倒链和三脚架也能应急维修),倘若出现卡滞,则使用切割器将背板同夹层切割开(不过在这需要到装备了特种修理器材的师一级的修械部门)至于说正面装甲钢上的孔洞,通常就是切一块大小差不多的钢板填进去再用焊枪焊上,没什么神秘的。西方坦克大致相同,不过西方坦克的炮塔正面更换要略为麻烦一些,一般是将顶板卸掉之后,连同面板一起从炮塔上切割下来再更换夹层,更换夹层之后再把新的面板焊上,大同小异。另一大流派就是以土鳖为代表的整体装甲模块,需要更换时,从炮塔内侧将固定螺栓解脱之后用起重机直接将模块吊起卸掉再换上新的即可,总的来说效率和可靠性都要比其他国家的高一些,但是需要起重车的配合(通常这需要在较高级别的单位才可完成,普通修械单位是不储备这种炮塔模块的)
更多的时候,一线抢修坦克受损部位,都是找块大小适中的钢板焊上去就完事,有三防要求时一般是往孔洞里塞上橡胶和其他胶状物质再在里外两边都用钢板焊上即可
另外友情奉献一张豹2A5、A6的楔形炮塔前部照片,这个空心胸罩的威猛的外形欺骗了多少纯情军迷啊
自动装弹机的悲催故事
勒克莱尔的装弹机是可以在车内由炮长进行再装填的,但是非常麻烦,车内有一个补弹口,能够将炮弹推入装弹机的弹带中。补充速度非常慢,每分钟只能补充一到两发,和人工装填射击的速度差不多甚至更慢。。。。
日本90的装弹机设计上有车内补弹的能力,但是实际上90式坦克车内向装弹机装弹比勒克莱尔更困难。。。。。
  土鳖和毛子的补弹能力一样不理想,一般来说,使用装弹机的坦克打光装填机构内的弹药后,宁可人工装填也不会去浪费时间在车内补弹。。。。。因为有装填的时间还不如直接人工装填车长射击的速度快。。。。。
在有些坦克上,是车长变装填,炮长变老大。。。。。。。
是的,所有采用自动装填的坦克都在设计时保留了应急条件下人工装填的能力,机械不是百分百可靠地
有些车的炮弹储存在车长前方的车体内(部分),这样一来,打车长前方的炮弹时就需要车长装填。。。。
这玩意一般路面木问题,极端颠簸的时候,要出问题的。毛子的T72在越野的时候,也是尽可能匀速或者较为平顺时装弹,过度颠簸的时候,炮长都是锁定状态,等到合适的路面再装弹。
土鳖忍辱负重数十年后的嚣张:
96的数字化控制改造后,故障率低于2%,99三期车的据说更低。。。。
装弹机数字化改造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内一个一等奖的
勒克莱尔是5%以内,鬼子90是5%以上,2%以下。。。看你怎么理解这个以下。。。。和以内。。。。。
还有人不知道99的复合装甲大概厚度,见此图
之后的就是车本身的装甲了,前段的都是上文中提到的可更换的装甲模块
为什么只有以色列采用发动机前置?而其他国家都无视?
发动机前置,最大的问题就是正面不能做到有效防护。很容易被击伤发动机而导致车辆丧失战斗力,进而成为靶子,乘员也极难逃生。一旦失去战场控制权,干脆整车都要被缴获,乘员被俘。反倒是发动机后置,主装甲可以做的非常坚固,不会轻易被击穿,以色列搞这个怪胎,是装甲技术匮乏被逼无奈之举
请注意,是不被击穿和不易被击穿这两个词,这是不同概念,而且相差极大。
发动机前置,导致车首装甲不能采用高强度大厚度的现代复合装甲,梅卡瓦的车首装甲只有150毫米以内的厚度,这使得发动机非常容易被摧毁或者击伤,而后置发动机能够给车首让出巨大空间,安装大厚度的装甲,比梅卡瓦的前装甲要坚固的多,这才是前置带来的核心问题
丧失动力,即刻变为靶子,随后会遭遇更多的攻击。真主党游击队的反坦克导弹组,通常还配备狙击手和机枪手,专打逃出的成员和轻装甲救援车辆,这还是游击战环境, 换成具有相同实力的国家, 要悲剧不知道多少倍
被600毫米脱穿击穿和被RPG7击穿,是一个概念吗?现代主战坦克车体正面基本都可以承受700毫米的破甲弹攻击而不被击穿不会丧失动力,梅卡瓦被300毫米破甲弹击穿即丧失动力造成瘫痪,这能是一个概念?
请回答我的问题 第一 车首装甲过于薄弱,是不是会导致坦克容易在轻型反装甲弹药的打击下瘫痪?第二,瘫痪后的坦克,会有什么下场?第三如果有好的装甲技术,为什么以色列人不用?而要用发动机去顶?
但不可否认,梅卡瓦的纤维板堆砌起来对于破甲弹,效果还是不错的
效果不错的代价,就是在挨上一枚单兵火箭后,会整车瘫痪,瘫痪后会有什么下场,麻烦回答。另:T72坦克的车体可以承受静破甲深度600毫米的反坦克导弹的直接命中而不会瘫痪,不知道同样的导弹打在梅卡瓦身上什么后果。
关于现代穿甲弹的,炮霸707的
人们对现代穿甲弹的认识往往有几个误区,最主要的就是对于整装弹药和分装弹药长径比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来源于某知名军刊作者对于坦克武器系列介绍的文章。
然而,并非人家的表述错误,而是我们广大的军迷对于其文章的错误理解。
在他的文章中是这样说的:对于整装弹药来说他比分装弹药更容易取得更大的弹芯长径比,他可以将弹芯插入发射药中,使他获得大的长径比的同时而不改变弹药整体的长度。
这样的表述被长期对苏式装备有误解的军迷理解成了苏式的分装弹药长径比短,性能低下。当然产生这种理解的另一种原因就是15年前的海湾战争中苏制坦克拙劣的表现。
其实不然,分装弹药一样可以获得大的长径比。回顾现代穿甲弹的发展史就可以发现,苏制分装弹药的穿甲性能一直就领先于同期欧美整装弹药,而且长径比也大于同期的整装弹药!
他的最先应用是前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后研制的115和125毫米杆式穿甲弹,分别应用与于T62和T72坦克上。前苏联115毫米穿甲弹长径比13.1、德国120毫米DM13穿甲弹长径比12、美国XM735穿甲弹的长径比8-9。
目前各国主要装备的是第四代穿甲弹,长径比大多在20-30之间,代表的有美国M900型105毫米弹M829E2型120毫米弹;德国DM43/53型120毫米弹;我国的DTW2-105MM,DTW-125MM,及PZL-120MM毫米弹。
各国的长径比超过30的穿甲弹已经试装或少量进入部队服役,普遍的穿深已经达到700-800MM以上。我国也相应的开发了新一代的120及125MM毫米的大威力穿甲弹。
俄罗斯的3BM-31型125贫铀穿甲弹的长径比也达到了29。
第二个误区是他的材料问题认为贫铀材料的穿甲弹一定就比钨合金的好!
首先来看下两者材料的密度转自
常用的93钨合金的密度为17.6g /立方厘米
贫铀的密度为18.6g /立方厘米。
两者相差也只有1g ,有人会说:“1克的相差也是很大的啊,毕竟贫铀更具有密度的优势!”
别急望下看,弹芯并不是一块完整的材料,他具有诸多的结构。
有的时候,为了加强弹体的径向强度,还要在弹芯材料外加上预紧的钢套,这样一来贫铀对于钨合金那点可怜的密度优势就更不明显了,况且,有的型号采用的是贫铀与钛的合金,而另外一些型号则采用了密度大于18克的钨合金。所以贫铀在密度上面和钨相当。
贫铀比钨的弹性摸量小很多,为了保证贫铀弹芯发射时不发生弯曲,就得用更长的弹托,这样的话就增加了不少的消极重量。
另外在其飞行过程中,其速度可达到M5-M6,在这种速度下的气动加热可以达到2500K左右的高温,在强大的高温和气动力的耦合作用下,弹芯难免会发生变形,贫铀比钨的耐热性能差,所以它的变形也比钨的大,这种变形引起的速度降也影响了贫铀弹的穿甲性能。
不过贫铀确实有比钨好的方面,这就是它具有穿甲侵彻过程的自锐作用,而钨的作用正好相反—“自钝”。
综合的看贫铀和钨各有优劣,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穿甲弹,及改进提高火炮的发射性能,钨弹一样能达到甚至超过贫铀弹的性能。
我国是一个钨资源的大国,合理的利用钨资源对于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况且贫铀那可怕的环境危害性和高昂的回收和储存成本对于我们来说,不到不得以的情况下,生产和使用贫铀弹是根本没有必要的。
新的研究表明在速度超过2000米/秒时,钨弹和贫铀弹的穿甲效果将趋于一致,因为这时起主要作用的惯性作用。
PS:在高等院校弹药专业的教材《弹药概论》中提及我们在60-70年代,确实发展了100滑等多种贫铀弹,但是在后来我们的弹药逐渐向钨合金化转变,相信这也是我们对于铀和钨优劣取舍的一个重要证据吧。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于穿甲弹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了吧,由于资料来源和笔者能力的有限,不免有些错误,希望大家指正!
布鲁的相关补充:
贫铀的优势是:1,比重大2,自锐作用3,燃烧效应4,便宜
钨合金的结晶温度低,比较容易抽丝和编织,所以现在钨弹结构的花样要多一些,贫铀弹似乎有一直在坚持依靠身材料特性优势“吃老本”的趋势,本菜以前看过国内90年代初期在研究使用钨丝束强化铀钛合金做穿甲弹芯的报道,但不知道现在搞得怎么样了(恶意卖萌)
目前国内公开报道能够使用铀弹的只有100滑高膛压反坦克炮一种,120高膛压炮没有铀弹,105和125炮的是否有铀弹暂时还没有公开
原来正文里红外曾经提到在小巴85-3跟二毛的80ud竞争的失败原因是85主装甲被80ud给穿了而85-3没穿得了80ud,结果被布鲁拿内参揭穿:
以下是707的回复:

都是偶的错,大布鲁惹的祸,另外还有红外老大的折磨。
额当时故意写错地!

红外的发言:707兄弟也是被WH逼得...........大家不要怪他.................

随后,本坛也经常科普的逗号老大(超级逗号,59特射帖子里经常现身)透露实情:

85-II在92年批产提供了小巴,但是85-II实际上是一个大跃进的产品,性能不错,但是可靠性差。为了争取下一订单,向小巴推出了85-III,采用了南斯拉夫简易稳像,其实这火控并不比中国的强多少,动力舱也是南斯拉夫的。这时MBT2000坦克还在研制实验阶段。在当年的实验中并非象杂志上说的进行了相互对打实验,在坦克指标验证试验中,有专门进行防护和穿透能力实验,就是按照图纸和技术要求制作一块复合装甲,按照装甲试验方法,放置在指定距离上,用指定火炮和炮弹射击,然后检验实际穿透效果。
在95年的小巴表演中,中方有90-II(就是后来的MBT2000)、85-III和乌克兰的T80-UD,从火控上的射击表现,90-II第一,命中率达90%以上,85-III是80%多,T80勉强达到70%,但是相比可靠性T80占据了绝对优势,因此小巴在哈立德定型批产前订购了一批T80
关于那个最新的引发争议的棒子评价t-80y的,有人说棒子拿到手的绝对是苏军自用版没缩水,红外回答是:

80y换装甲夹层,个把小时的事情,国家再穷,也不会把核心机密轻易出售,况且,棒子见过个甚?给个氧化铝就觉得已经是倾国倾城了,真给个碳化硅,棒子的就要兴奋地雪崩了

(偶觉得靠谱,瞅瞅棒子现在的装甲防护水平,这么多年那么多干爹帮忙还那样,也差不多)

还有一个关于脱穿的:

决定穿深的就是侵彻体截面比动能还有侵彻体总长,其它都是导出因素(布鲁)

杆长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侵彻损耗比,一个损耗比1以上的弹芯,是不可能达到自身杆长的穿深的,这还是RHA,要是面对以毁伤穿杆为防护机理的复合装甲, 估计穿深会更难看(红外)




补充内容 (2011-12-1 15:27):
(尾舱与泄压板)配合也要前提的,那个活动舱门(或隔舱板)被穿透的时候,殉爆冲击波可不是只向上,而是周散式的,爆燃火球和超压气体轻易就能撕开破损的隔板进入战斗舱,200毫秒即能杀伤成员,泄压板固定栓脱离到抛起到压力平衡,多久?尾舱+泄压板发挥的前提早就说过了,隔板关闭且完好,未遭受任何方向的破坏,才有一定几率的有效性(以及之前反复说的:A,首先尾舱隔离门确保关闭状态切未被任何侵彻物穿透。B 炮塔侧面被击中时,必须保证侵彻物未穿透隔离门且泄压装置正常泄压 。C 若想达到B条件,则必须弹药必须从两侧向炮塔后部侵彻,倘若是从侧后方向前方侵彻,则有极大的概率穿透隔离门进而导致整车阵亡。所谓的关上了而又没有被打穿,只能是斜向45度侵入的弹药造成殉爆时发挥作用)

很多纠结甚至狡辩的人都刻意无视,或者压根不懂以下几条:

1.殉爆冲击波可不是只向上,而是周散式的

2.隔舱板稍有不慎,爆燃火球和超压气体轻易就能撕开破损的隔板进入战斗舱

3.200毫秒即能杀伤成员,泄压板固定栓脱离到抛起到压力平衡,多久?


补充内容 (2011-12-1 15:27):
首先,是有一个能代表绝大部分鼓吹抑或迷信尾舱的发言,这不是红外地解释,只是这些观点的集中:
(1)泄压板的作用, 就是为了防止那种把有点破损的舱门都撕开的大爆炸.
(2)如果舱门仅仅是略有破损, 只要爆炸威力不是很大, 同样可以很大程度防护人员
(当然前提是弹丸非先击中乘员舱再击中舱门).  这就好比是泄洪闸门, 人在其后,
如果闸门仅有几个洞, 人呆得住;  但如果闸门完全放开, 人就会被冲走.  活动舱门
只有在被击穿如同近乎敞开状, 才会失去防护意义, 但目前的弹药, 有多少能做到
这一点?  
(3)泄压板的作用机理, 并不是大爆炸发生时, 爆炸螺栓才启动抛出泄压板, 而是在
初期的被命中/少量弹药燃爆时间启动.  因为弹药大殉爆的过程, 通常并非一个瞬间
过程, 而更多是一个从少量弹药燃-爆, 温度压力上升, 再到大爆炸的过程.  所以这才
有红外版主所说的, 155空炸破片, 击穿了尾舱就启动了泄压板的"战例".
(4)泄压板抛出后, 舱内温压急剧下降, 就要很大机会避免大爆炸.   这一点, 无论
从美军的泄压板, 还是俄军坦克兵在车臣敞开舱门, 都多少得到验证.
(5)即便在泄压板抛出后, 同样发生大爆炸: 爆炸冲击波, 确实是全向的;  但因空间
是封闭或敞开, 破坏力会有很大差别.  这一点, 偶小时候玩鞭炮就有体会.
(6)泄压板的机理其实并非新鲜, 锅炉阀门的泄压装置, 道理一样.


补充内容 (2011-12-1 15:28):
1:配合也要前提的,那个活动舱门被穿透的时候,殉爆冲击波可不是只向上,而是周散式的,爆燃火球和超压气体轻易就能撕开破损的隔板进入战斗舱,200毫秒即能杀伤成员,泄压板固定栓脱离到抛起到压力平衡,多久?尾舱+泄压板发挥的前提早就说过了,隔板关闭且完好,为遭受任何方向的破坏,才有一定几率的有效性

2:(以上观点的)你的出发点就错了,弹药殉爆产生的冲击波,是周散型的,也就是对四周的冲击力是一样的,泄压板正常泄压的前提是,隔舱四周内壁完好,其结构强度能够承受冲击波的冲击而不破碎,在冲击波周散冲击到内壁(完整且强度足够的内壁)上不断反弹直到冲击到泄压口冲出隔舱,才完成了泄压过程,而不是你想象的,只向上而对周围的冲击力很小,请注意,冲击波不断反弹的时候,倘若隔舱内壁不够坚固或者有泄漏的地方且材料无法承受强大的冲击波的时候,就会产生应力撕裂进而破碎。这是你第一个错误。

3:第二个错误就是认为只有冲击波或者碎片才会杀伤成员,其实不然。根据我国科研测试的结果显示:作用于身体的压力时间超过50毫秒,0.05兆帕的超压就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伤,0.1兆帕以上的超压通常会造成肺部永久性损伤。0.3兆帕以上的超压将使人员的死亡率达50%。当超压值达到0.4-0.5兆帕时,人员将必死无疑。从烧伤医学角度来说,皮肤以下8毫米深处的温度超过43.5摄氏度,身体裸露部位将遭受难以恢复的2度烧伤。倘若用热辐射计量来表示,即10瓦/cm2强度的热辐射作用在皮肤上的时间超过100毫秒时,所引起的皮肤烧伤将会达到1度。殉爆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爆燃火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破损的孔洞在车内形成超压,对乘员一样有巨大的杀伤力。

4:你可以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找一个能耐压的塑料气球(不能用橡胶的)吹足至较大压力后,打开一个大口泄压,在打开大口之前在另一侧用针扎一个小孔(这个实验最好完全浸在水中做)看看大口泄压的同时小孔是不是也在同时泄压,虽然远远比不上大孔排掉的多,但是对于弹药殉爆产生的气态火球和冲击波,这些泄入战斗舱的爆燃气体也足以杀伤成员。这是一个寻常的物理基础知识,不想再过多的讲述了,我们自己动动脑子动动手,就能明白很多原来被西方蒙蔽的真相。

5:即使是这个实验,也不能完全模拟由于隔舱内造型问题导致的冲击波回弹问题,这还不包括多功能爆破弹战斗部爆炸产生的更为剧烈的冲击和动能强大的弹药破片。豹2之类的坦克还装备了120口径榴弹,倘若多发这种炮弹战斗部殉爆,别说隔板隔舱,炮塔是不是都要被炸的四分五裂?美帝一直不敢装备榴弹,而将就着用多功能弹药,也是考虑其但要存储方式的问题。

6:你还没搞明白,冲击波不是向上的,而是直线的,只有撞击到内壁上才能反弹,而且是多次反弹之后才能遇到顶部舱口释放出去,即使舱盖是开着的,也依然重复这个动作,难道你认为冲击波都是向上的?

难道你认为锅炉内压的冲击波和殉爆的是一个种类?怎么还在用锅炉打比方?这太搞笑了

隔舱有多大?消耗冲击波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延长冲击距离,而在隔舱内,能有多大空间?

爆炸冲击波是周散型的,除了对上方,对四周对下方都有,要想让这些方向的冲击波都释放,必须要等它自己在内壁上不断冲击反弹,直到反弹到舱口才能冲出舱外,这还仅仅是单发的,要是两发以上的,不知道内壁要承受多少次冲击才能释放出去。

7:这还不算殉爆弹药产生的碎片和高温火焰引燃或引爆其他弹药时产生的更多更复杂的冲击波和碎片对内壁的压力。倘若计算这些,就不是简单的周散程式,而是要建模了。且不说那么远,就这么简单的冲击,一块内壁存在孔洞且破损的纤维复合材料板,纤维材料整体承压能力不错,但是有破损之后,极易被撕裂,这是其本身特性决定的。

8:即使是泄压板全开,单发的弹药爆炸,冲击波一样要在内壁四周不断反弹才能到达舱口排出,这个冲击波的力度很大的,而且是直线的,泄压口开着,仅仅能提供不加速反弹或者叫不累加的效果,关着则更严重。而即使有孔洞的隔板没有被撕裂,在冲击波撞在这个隔板上的时候,高温火焰和其他就会穿过孔洞进入隔舱,别小看只有几十毫米的孔洞,上千度的高温进入战斗室,会很快导致战斗室超压进而杀伤成员,虽然比不上直接进入对乘员的杀伤强,但是也足以造成重伤或者部分死亡。最后更重要的是,尾舱的中弹概率过高,与其去赌隔板不破损,不撕裂还不如把弹药放在更安全的地方,美帝搞这玩意,实在是平衡炮塔的副产品,而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想的。

9:你说的意思我听懂了,就是少量发射药燃烧形成内压,泄压口开放,释放压力。这个是有可能的,但是你想想,这个概率有多大?脱穿剩余弹芯穿透隔板击中弹药,几千度高温的弹芯和碎片击中弹药,仅仅是慢速燃烧?美帝在伊拉克那个慢速燃烧的特例,仅仅是单兵火箭命中后产生的比笔芯还细的射流穿过侧装甲后,后效极微弱的情况下打发射药部分,这种特例实在是RP大爆发,相同情况要是被导弹或者是脱穿打中的话,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10:打开舱盖可不是为了释放殉爆的冲击波,而是为了三个作用,第一,减少爆反的内冲波在车内形成的压力,第二,减少火炮发射后产生的烟尘,第三,减少射流穿过穿透装甲以后,侵彻通道内的高温气体,碎片进入车内形成的超压。这些实验,土鳖都做过,土鳖没有采用尾舱是自己亲历亲为之后的选择。

11:额呢,没有否则定尾舱和隔板的作用,只是从实际使用的情况中分析了一下尾舱真实的能力。弹药存储方式确实决定了成员的安全性,从长远角度来看,完全隔离+自动装填,才是保证成员安全的最稳妥的方式,转盘装弹机是通过降低被命中概率来提高防护,尾舱则是对人弹分离做了一个初级阶段的实验,从效果看,都不是太理想,只是转盘装弹机被命中的概率更小,相对更安全一些罢了。想要真的实现绝对的人弹分离,就要从提高机械可靠性和坦克整体设计上着手,这也是目前设计者们都在探索的方向,殊途同归,或许有一天真的能实现最安全的彻底的安全性设计。


补充内容 (2011-12-7 05:06):
没装窗帘,性能几乎降一半啊。
知道窗帘的作用原理和工作方式吗?不装这个,啥性能下降一半涅?

我这样说是因为印度的主要敌人的反坦克导弹几乎都是第二代,窗帘对第二代导弹还是具有良好防御性能的。我 ...
装了那个,对导弹是有效果了,对敌人坦克就杯具了

还请指教一下怎么回事。
过于暴露

不是说爆反对长杆没多大用吗?缺那一块爆发不碍多大事吧。
错误的观点,爆反在工作正常的状况下,对脱穿是有效果的

毛子要面对大量二代半乃至三代反坦克导弹,窗帘是有点过时。
准确说应该是针对使用红外测角仪的导弹都有效,对不使用红外测角仪的就失去效果了

窗帘是毛子的老技术储备, 以早先T90的安装方式, 撇开暴露问题, 对正面防护更是极其不利.
后期改进了,用了更长的托架,把K5好歹扣上去了。不过等到这个改进结束,窗帘也被放弃了

还请指教一下怎么回事。
窗帘走的是信号饱和路线,强大的红外辐射,对导弹是有用了,对坦克热像,也非常有用了。。。。。。

补充内容 (2011-12-12 04:57):
炮塔正面被有效击穿,尾舱还有用吗?车体正面被击穿,装弹机也要殉爆,为何说我偷换概念呢?尾舱被击中的概率远远高于车体,为何不能这么说呢?本版讲过那么多次的 有效击穿,为何视而不见

转向泥轰:

所谓的10坦克只是为了巷战而生,而且还必须是美帝那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城市战而生,鬼才信这种说法,要是用这种说法为10辩驳,根本就是无知的表现

坦克,永远的第一任务都是消灭对方的坦克,要是偏离了这个设计,就不要叫坦克了,而叫多用途突击炮

神马城市战,神马治安战,神马其他非反坦克作战的任务,都是坦克的附属任务而非主要任务,要是用这个来为10坦克的防护差火力弱辩驳,根本就是一种无知而嘴硬的诡辩。

10是下一代吗?日本的空军能保证像美帝一样完全控制伊拉克那样?日本的陆军能用武直随意对敌人的坦克进行点名?合着花800多万美刀造的坦克就是为了跟着美国干爹出门维持治安。。。。。看到这,本菜只能说,日本真有钱,日本真2,日本太傻X了。。。。。

不开玩笑了,本菜说下日本鬼子搞10的真实目的好了,首先,10坦克的设计是立足于本土防御,其一:鬼子考虑其周边国家目前尚不具备强大的两栖投送能力,即使发生对日本的两栖登陆作战,第一波和第二波(即非港口卸载投送)应该是两栖坦克和中轻型坦克(入土鳖的96或者是俄罗斯的T62/72),在此情况下,10坦克可以借助电子设备的优势和信息化的优势对敌人进行攻击并消灭敌人。因其重量较小,在全岛机动受到的限制较小,对于多方向被袭击(日本的地形决定)容易进行快速部署和出击。其次,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不死,一直试图在海外拓展自己的空间,发展能够被本国运输机(在研)快速空运的坦克,对于维护未来可能出现的海湾利益是有一定作用的。最后,就是前面说的,在美国爸爸的掩护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治安,消灭小规模恐怖分子,小型局部不对称战争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些思路,有些日本能说,有些,则不能说,其实10不是个什么新思路的坦克,依然是传统的思路设计的,根本算不上所谓的四代或者是革命性设计。。。。。

奉劝一些军迷,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动辄就以点概面,不要像小学生一样揪住一点或者是只看一个局部就认为这就是全面,10坦克,依然是传统的坦克设计,只是在附属任务里多考虑了一些诸如城市战,快速空运等问题,算不上什么革命性设计。
发动机前置,最大的问题就是正面不能做到有效防护。很容易被击伤发动机而导致车辆丧失战斗力,进而成为靶子,乘员也极难逃生。一旦失去战场控制权,干脆整车都要被缴获,乘员被俘。反倒是发动机后置,主装甲可以做的非常坚固,不会轻易被击穿,以色列搞这个怪胎,是装甲技术匮乏被逼无奈之举

没明白主要的意思,发动机前置,导致车首装甲不能采用高强度大厚度的现代复合装甲,梅卡瓦的车首装甲只有150毫米以内的厚度,这使得发动机非常容易被摧毁或者击伤,而后置发动机能够给车首让出巨大空间,安装大厚度的装甲,比梅卡瓦的前装甲要坚固的多,这才是前置带来的核心问题

梅卡瓦的发动机很好?搞的首上只有100多毫米厚,这样的装甲面对反坦克火力的攻击不是一样白扯?,前制动力先天的缺陷就是首上,当年有人提出搞前置,老爷子一句话:谁能保证首上的防护安全性?直接否掉。

炮塔也很渣,有陶瓷的炮塔没人会用这么大坡面,这会大大降低陶瓷的效果。
再整点儿初中数学类的科普,这次是颠覆一下曾经风光无限的坦克跑山顶上以及大俯角战术:

(首先有网友提出要大大大大加大TG坦克仰角,于是有人问:“大仰角射击作用是什么,用穿甲弹攻顶吗?”此人回答:“例如可以在小山上用俯角射击而山下的敌坦克无法有效攻击你”)
然后尚智同志半崩溃了:这么打的前提是炮兵没有炮弹了。。。。。。。也只阿拉伯那帮饭桶炮兵才能允许敌方坦克停在山头上进行点射。。。。。

一辆停在山顶静止不动的坦克土鳖可由有多少种武器去摧毁呢?152或者122榴弹够不?遇到变态的步兵炮手,100迫弹够不?Z9?甚或本坛某人正在做的155制导弹?或者学习当年对越用85无坐力吊在树上?就为了这么一点用处就把坦克搞得那么复杂作甚?

摧毁和丧失战斗力是两个概念,另外,本菜从未就榴弹能否摧毁坦克作出评论,而是认为多发榴弹在一定距离内爆炸是能够摧毁坦克的观瞄系统,而距离足够近的话还有可能毁伤炮管。。。。。另外,没有哪个坦克车组敢冒着榴弹轰击的炮火镇定的围观。。。。。。。。

空中侦察力量表示视力较好,对发现隐蔽的坦克部队表示压力不大。。。。。。另外,现代炮兵的火力反应速度也对于这种随机目标表示压力不大。。。。。另外,这种装甲部队一旦暴露,是不是下场很惨?另外,坦克能够在多陡的坡上机动?这种坡能有多大的反斜面?山顶又需要多大的平地供坦克机动和隐藏射击?最后再假设:即使所有的条件都被满足,放眼亚洲有几座山能满足如此之多的条件?整个台湾有几座山能满足?为了这一两座山就改变坦克设计值得不?

麻烦看看南联盟坦克部队开火几次?再请问要想达到南联盟那种隐蔽效果的伪装需要多大工程?你以为随便哪个山头都能掏洞再把坦克放进去?而且麻烦问问这种山地条件下反斜面如何伪装隐蔽大量的装甲部队?坦克的最大爬坡角度是多少?从隐蔽地开赴山头需要多久?面对着漫天的无人机,这种装甲行军真的没什么压力。。。。。此外,现代战争恐怕没有那支部队傻到对制高点不侦查就大摇大摆的走过去。。。。。哦,阿三除外。。。。。。阁下后面讲的所谓的丘陵,请问丘陵地带大规模装甲部队如何躲避侦查?尤其是现代复合侦查?这种丘陵也能算作是你前面说的所谓的“反斜面”的地形?另外问问阁下,坦克是俯射角度大呢?还是仰射角度大呢?别光算仰角,你也算算坦克俯角。。。。。。要是上射17度打不到的目标,坦克俯射要多少度能打到呢?不要不服气,为了某种极端条件下的所谓的“问题”就改变坦克炮塔整体设计。。。。这才叫“牛角尖,尖又尖,钻进去,出不来。。。。。”

究其原因,还是四十年前以色列坦克在山丘顶端用大俯角打过阿拉伯坦克,后来被媒体炒作宣传成什么“无敌战术”其实原因还是那时候的火控水平太低,对于目标的捕捉能力太差,以军坦克躲在沙丘后面只露出半个炮塔进行射击。。。。这样当时的火控很难对准目标才有了所谓的“大俯角射击战术”,说明一点的是,当时不是说阿拉伯坦克仰角打不到以军,而是目标捕捉困难,无法有效命中而已,很多都是打在沙丘上或者是打在炮塔顶端滑出去了,时至今日,面对现代的火控系统,装备了热像和激光测距的火力打这种目标基本上和普通目标没有区别。。。。。。为了四十年前的所谓的“战术”修改今天的坦克设计,真真儿的掉进了牛角尖了。。。。。。。

还是不服气吗?呵呵,那好吧,麻烦指出除了以色列那次的俯射以外,还有哪次哪个国家用了这种战术。。。。。麻烦讲讲看看,看看是不是国外的坦克设计师都非常聪明,而土鳖的都是脑子进水的。。。。
麻烦再给画个图,看看多高的坡才能达到你的效果。。。。。坦克俯角不超过10度(一般最大俯角状态是不能打全后座弹药的)仰射一般坦克在17-20度之间,麻烦给画一个图看看这个斜坡要多高才能弥补这个差距。。。。。。再看看仰射打的坦克在多远距离能够打到目标,别光是嘴硬,拿出点干货来看看。。。。。。给大家画个图,支持一下你的理论。。。。。

不用,本菜还是来算一下好了 前提条件:山高500米(严格按照某人的说法,其他高度以此类推)
某型坦克最大射击仰角17度 最小俯角9度 弹种 穿甲弹
先看山顶上这位的最小射击距离  tan9°=0.1583         500m/0.1583=3158.56m   这是山顶上这位的最小射击距离,而此时在这个距离上 山下的这位只需要用9度的仰角就能够击中山上这位;
山顶上这位在对方进入3000米以后就根本打不到了。。。。。。


在看山下这位 以最大射击仰角 17度计算  tan17°=0.3057     500m/0.3057=1635.59m  山下这位用最大仰角在距离1635米的距离上依旧可以击中山顶上的这位而此时山上这位要是不开到正斜面是无法向山下这位射击的。。。。。。。。。。开到正斜面的话,某人口中的所谓“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这就是所谓的大俯角战术。。。。。。。。。

真不知道连这都不会算的人当年是怎么中学毕业的。。。。。。。。

兄弟,我没有恶意,本菜有一个爱好就是揭穿西方媒体的那种宣传,大俯角战术我十五年前就揭穿了,只是实在没想到这家伙一直荼毒到今天。。。。。。。。那个山不能再高了,超过1000米的话,实际射击距离就超过坦克火控距离了。。。。。。。以色列成功的原因我讲了,所谓的俯角优势也算了,我只有一个目的,咱们以后看到西方的宣传,大家都多动动脑筋,看看他们是忽悠咱们还是真的如此,这才是我拍你的目的,到此为止,可以了吗

还要嘴硬?500米的山打山下就已经3000多米了,你到正斜面上再用大仰角射击,你的火控距离有多远?9度就已经3000了,你要是正斜面15度射击,你自己算算这个距离是多少?道理讲得很清楚了,在火控有效距离内,不管你山顶的车是在正斜面还是反斜面,和山下的坦克没有什么距离上的优势

唉,冲到正斜面的坦克车体是不是向下倾斜的啊?山坡的角度是不是要抵消掉一部分仰角的角度呢?这个坡不用大,20度的坡,你再算算你的车停在正斜面上还有多少仰角可用?

居然能想出开到正斜面。。。。。。不知道回家爬楼梯是不是倒着上、。。。。。。

再给你上一课数学   这辆坦克停在坡度为20度的山坡上   水平高度 400米   这时候这辆车用最大的17度仰角射击
   坡道角度-仰角角度 =3度   tan3°=0.052     400m/0.052=769m     这就是这辆坦克能打击的最远距离。。。。。。
  
不知道这个驾驶员脑子进水开坦克到正斜面作甚。。。。只能打700米的距离。。。。。这时候大概只有高射机枪能够对敌射击。。。。。。
如此的逻辑,估计小学都很难毕业了。。。。。。
这样的战术在进攻一方看来,基本都是肉

正斜面也是坡啊。。。。。。这个坡的角度也要抵消掉坦克炮的仰射角度。。。。。。。

你们家的坦克开到坡地上还能够比山顶打得远?数学我给你算过了,要是你还是坚持这样混乱的逻辑,真的无话可说。。。。。。。。不知道你会不会开车,下大坡的时候对水平前方的东西还能看到?除非你是电动自行车。。。。。。

还扯什么反冲锋。。。。。700多米的射界还反冲锋。。。。简直是找死。。。。。。。

另外,现代的火控能够对目标射击高度进行调整,完全能够压着对方的掩体水平线下方射击,现代的穿甲弹对于一两米的什么沙石根本不在乎。。。。到头来穿透了掩蔽物以后的弹芯还正好命中最薄弱的首下甲板。。。。。。。真的不知道放在今天还有人迷信这个。。。。。。。

还没算正斜面遭遇的大量炮火,这些炮火即使按照某人说的不能摧毁坦克,但是巨大的烟尘也会阻碍坦克的观瞄和测距,这样正斜面的坦克冲下来更是找死。。。。打不着别人却被别人火力覆盖。。。。。。这种事情放在四十年前的中东有可能,放在今天。。。。。。。我不否认有可能有,但是这个可能性已经是小到比RPG打中1000米移动目标还要低了

落差超过500米的山,在一些角度射击的时候就有可能超出火控范围了,要是坡度陡的山坦克就不要到正斜面去了,去了也是挨打,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傻瓜才会冲到山脚下500米的距离上挨揍。。。。。

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小孩子游戏了嘛。。。。战场时你开的,条件随时由你变。。。。。这个山现在本菜改为40度坡度。。。。。。好了,你只有300米的直射距离了。。。。。。。

有个战术叫梯次冲击,还有个战术叫弹幕徐进,还有个战术叫间距掩护,还有个说法叫伴随冲击。。。。。。原来进攻部队只有几辆车而且全部拥挤在山脚下那可怜的一点点区域内由着山上的坦克用3度的射界进行射击,而这些车只能停在原地挨揍。。。。。
该说说梅卡瓦的好处了,任何东西都有可取之处:

以色列人的装甲技术很扯淡,但是灭火抑爆技术却非常先进,不论是探测反应速度还是灭火抑爆效能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本菜最近在写灭火抑爆系统的文章,越查资料越发现犹太人搞这种千钧一发的产品技术越好,土鳖的灭火抑爆装置也是引进以色列的,这些年也在自力更生的改进和研制新的产品。

80y本就是约束型陶瓷装甲,以对抗大口径脱穿为主,对抗聚能战斗部的系数不高,但是毛子是依靠爆反来废掉破甲弹的,所以,主装甲的抗破系数被放在第二位,以色列这种梅卡瓦的主装甲就是一层层纤维板罗列,依靠厚度进行消耗,对抗射流的效果当然好。从很多照片中就能看到那罗列的一排排纤维板,这种材料这种结构的东西,在90年代发展起来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面前就是豆腐渣,再加上首上那么薄的装甲,梅卡瓦也就是在自己的小地盘上混混,不敢出门,否则会被打的满地找牙

再者,以梅卡瓦的重量和装甲厚度(看看炮塔正面那巨大的倾斜角度)才这么个防护效果,这个重量系数也太低了吧?换成土鳖的车要是60多吨。。。。。。。

MK4抗穿在500左右,当年在土耳其投标,还是被棒子点了炮,最后灰头土脸的撤退,抗破还不错,800+水平
老生长谈,

没有125定装弹就不会有尾舱装弹机,话说尾舱装弹机也不是那么安全。。。。实际上要是坦克内部容积足够,对盘子改动改动,也能做到弹药隔离存放和高可靠性。。。。。。

人家红外从来没说过尾舱无效,真不知道有些人咋理解的,原文已经贴了好几次了,再补充一些,刻意曲解谁也没办法:

其实尾舱所谓的安全隔离设计在面对正面穿透性打击的时候基本无效,只能在遭到侧翼打击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成员,倘若正面装甲都被击穿,尾舱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也就无法起到保护成员的作用;换言之,倘若侵彻物在穿透正面装甲后又穿透那扇装填门,尾舱殉爆的时候冲击波依然能够侵入战斗舱(通过那个侵彻孔洞甚至导致整扇装填门解体),这时候尾舱就失去了设计上的安全意义;总的看来,尾舱在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是在侧装甲(前提还必须是被命中尾舱那半截侧装甲)被击穿后保护弹药殉爆时乘员不受伤害。。。。。而面对正面和其他侧面范围的打击基本无效。。。。。。

要是尾舱被从正面击穿或者隔离门被打穿后,殉爆产生的冲击波一样能撕裂隔离门进入乘员舱最终导致整车报废乘员伤亡,试想一下,能够穿透主装甲的侵彻物在侵彻一道只有不到十五毫米的隔离门不是什么难事吧。。。。。。这道隔离门只要被贯穿一个小孔,就会在殉爆冲击波的冲击下发生撕裂和解体,到时候这个所谓的隔离还有什么用呢?其次,为了所谓的安全性而付出的绝大代价和收获的安全性不成正比,这个设计就是失败的。。。。。。换句话说,当年M1设计这个尾舱也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平衡炮塔旋转罢了。。。。。。。

不过西方坦克炮塔连接较为坚固,除了特别严重的爆炸才能将炮塔掀开以外,通常即使车内已经完全报废成员全部死亡之后外观上还保存得较为完整,这种车没有什么修复的必要了。。。。。。。

最后还有一点,苏联是进攻方,防守一方能不能有效控制战场区域进行回收还是两说。。。。。。话说北约各国当年都设有一支专门负责在苏联入侵时炸毁无法移动车辆的部队。。。。。前身就是英国那支有名的罐头敢死队。。。。。。

M1坦克的尾舱一开始设计就是用来平衡炮塔前面那两陀巨大的装甲夹层的(美帝的这两坨可谓是全世界最大的两陀,甚至比英国的那两陀还要重很多),这一点是体现在美帝自己的研制记录里面的,其他国家也有尾舱,但是没有美国这么绝对的,美国的尾舱一开始考虑就是用来平衡炮塔旋转稳定的。。。。。。。
穿甲弹的:

没有人规定穿深700穿杆就一定要700,因为在侵彻过程中穿杆和装甲的消耗比是不同的,大概是银弹传说误导了太多的人,550的杆一样能打出650的成绩,除了美国那种自锐的杆必须要加长并且加强以外,其他国家没有搞那么变态的弹芯,说明别国都能认清这个问题,老125装弹机上限是743,去掉公差,装700的杆没有问题,新125装弹机装超过800的也没有问题,所以,不用为什么长杆短杆发愁,弹药专家比咱们精明,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材料消耗比相同吗?穿100毫米装甲就要消耗100毫米的穿杆吗?怎么总是拿着银弹传说里的东西说事?本就是WW忽悠人的,故意掩饰了最重要的材质问题,所谓的公式从一开始就忽略了最重要的前提,消耗比1:1当然是杆长占优势,问题是这可能吗?真这么计算,如何计算550的杆穿650的板?麻烦用公式算算

所谓的装弹机不能装超过740的弹基本胡扯。。。毛子不搞新的是因为做不出大长度高强度弹芯,所以一直停留在743的水平上

DM53还打出过800以上的半无限穿深成绩,这个又怎么解释?一般认为。。。个人一直认为德国人的弹被低估了。。。。。。缘由嘛,就是那篇荼毒已久的银弹传说

爆反装甲的:

问题就在于这里,爆炸,肯定不能有效地毁伤弹芯,必须依靠高密度的撞击物,来对弹芯进行毁伤,而文中的什么导爆索,什么串列,都仅仅是某些技术人员的构想和特定条件的试验品,尚不具备系统的合理性和应用的可能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不能切断弹芯, 以两块质量较大的钢板相继以横向大角度切割-撞击弹芯,都能够对弹芯造成极大的应力伤害和毁坏,纵向强度低的弹芯(比如BM系列)就容易被切断,即使是强度高的弹芯,也会因受到纵向扰动而导致侵彻通道发生变化以及受到弹芯自身应力的破坏而降低穿透深度,但是爆反工作需要较为合适的角度和时机,因此,目前的爆反还不能保证很好的防护效果,仅仅是主装甲的辅助手段而已

(折断入侵弹芯的横向力)不用太大,弹芯自身承受着巨大纵向应力的物体,一旦偏差达到某个角度,本身的应力扭曲就足以折断自身,所以,扰动力的大小才是毁伤弹芯的关键

炸药的爆速和炸药的安全惰性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目前已经将爆反推到了边缘,要么改进炸药,使之拥有更好的爆速的同时又有着较好的安全性,要么就是改进爆反结构,使之不再依靠单一的工作机理。这就是目前限制爆反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爆反对破甲弹的作用, 倾斜和垂直状态下效能相差不大,只要抛板能够有效的切断射流,即可破坏掉射流的连续性,从而达到防护的效果,以色列和法国以及英国的爆反基本都是垂直安装,对射流的效果都还可以,毛子搞成30度倾斜放置是针对脱穿弹芯的设计。

还有一点,抛板不是砸射流(弹芯)而是弹芯(射流)穿过抛板的瞬间进行提拉的动作。这一点,从爆反工作的X光片和后置靶板的痕迹上能够看出来。

对射流防护来说,没必要搞大倾角布置,只有针对弹芯的时候才需要30度左右的大倾角来增加抛板动作距离(两块抛板动作中间需要一定的距离支持)

理解提拉这个词的意义,抛板都不是砸上去的,而是当侵彻物穿透抛板并在极短时间内(由于侵彻体通常较长)有一段弹体(或射流)停留在抛板内的时候抛板依靠炸药推理进行一个提拉的动作。对于射流而言,只要抛板进行了提拉动作即可切断射流,多抛板的爆反即可多次反复切断射流,使之变成一段一段的不连续射流。丧失大部分的侵彻能力

基本上目前大部分文献里都没有明确的指出抛板的动作方式,有些叫偏转动作有些叫扰动,其实抛板通常只能动作一次,就是趁侵彻体穿透自身并停留的极短时间内进行一个提拉的瞬间动作。


2011-10-29 11:34 上传下载附件 (35.84 KB)
这个是K1爆反的剖面图,图上可以看出,两块抛板是呈V型排列的,目的就是能够在炸药的推动下对射流进行了两次“:提拉”的动作来增加破坏强度。




(反应装甲)最主要的作用第一个是切断射流,破坏射流的连续性,使射流在装甲板上反复进行侵彻(开坑)的动作,射流本身的速度是逐渐降低的,因此非常依赖连续性,一旦被切断,断续的射流对主装甲的侵彻能力会大幅下降。
其他装甲:

首上角度大小不是设计师想搞多少就是多少,而是要根据装甲的情况来设计,西方坦克普遍采用的装甲结构不适合大倾角,所以设计师就将首下设计为主迎弹面,将首上倾斜角度尽可能做得大,这样,首上在正面的投影面积就会非常小,被命中的概率也会非常低,还兼具一定的跳弹作用;而苏联的装甲结构更适合低于60°的倾角,所以将首上设计成倾斜角度非常大的结构来适应装甲,自然就是以首上为主迎弹面。 最后,本菜再次重申一次:坦克车体正面首上和首下的设计,不是由设计师决定,而是由所采用的装甲结构来决定

首上在水平方向被RPG打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再加上那巨大的倾角,通常是很难引爆战斗部的,但是要是RPG在座圈附近命中的话,那造成的损失将会很大。同样,要是坦克遭到来自头顶(例如格罗兹尼战斗中,叛军用RPG从六层楼上打T80的顶装甲)的攻击,那么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坦克能够抵御这种打击(美军有一辆M1曾经被从楼顶掷下的燃烧弹引爆弹仓而全车报废),所以,更好的应用配合战术才是提高生存性的途径

研人员还通过实验发现,这种纤维夹层装甲对弹丸/射流的防御能力随装甲倾斜角度和复合夹层密度的不同而不同:当装甲倾角小于40度时复合夹层材料的密度越大,防护效果越好,但是夹层密度不能达到或超过外壳和背板的高镍钢;而当倾角大于60度时,夹层材料的密度越小,防护效果反而越好。所以苏联主战坦克采用首上22度大倾角是通过优化计算得出的,是和其采用的防护材料的密度,结构等密不可分的。”在86期NAAS

装甲更换:

关于装甲更换的问题,世界上基本上是两大流派,第一种是苏联最早使用的,即预留凹槽的铸造壳体+可更换夹层材料,不过通常基型车都不采用这种结构,比如T64/72A之类,都是一次性成型,不能更换。而T64B/72B080B/U等采用了预留凹槽的结构之后,将复合夹层用特种橡胶凝固在凹槽内再用钢板焊在顶部密封。在更换时,用焊枪切开顶板,用特制的溶剂溶解紧固的橡胶再吊出夹层模块放入新的(这种维修一般团级修理单位即可完成。特殊情况下只要有备件,营连级使用倒链和三脚架也能应急维修),倘若出现卡滞,则使用切割器将背板同夹层切割开(不过在这需要到装备了特种修理器材的师一级的修械部门)至于说正面装甲钢上的孔洞,通常就是切一块大小差不多的钢板填进去再用焊枪焊上,没什么神秘的。西方坦克大致相同,不过西方坦克的炮塔正面更换要略为麻烦一些,一般是将顶板卸掉之后,连同面板一起从炮塔上切割下来再更换夹层,更换夹层之后再把新的面板焊上,大同小异。另一大流派就是以土鳖为代表的整体装甲模块,需要更换时,从炮塔内侧将固定螺栓解脱之后用起重机直接将模块吊起卸掉再换上新的即可,总的来说效率和可靠性都要比其他国家的高一些,但是需要起重车的配合(通常这需要在较高级别的单位才可完成,普通修械单位是不储备这种炮塔模块的)
更多的时候,一线抢修坦克受损部位,都是找块大小适中的钢板焊上去就完事,有三防要求时一般是往孔洞里塞上橡胶和其他胶状物质再在里外两边都用钢板焊上即可
另外友情奉献一张豹2A5、A6的楔形炮塔前部照片,这个空心胸罩的威猛的外形欺骗了多少纯情军迷啊
自动装弹机的悲催故事
勒克莱尔的装弹机是可以在车内由炮长进行再装填的,但是非常麻烦,车内有一个补弹口,能够将炮弹推入装弹机的弹带中。补充速度非常慢,每分钟只能补充一到两发,和人工装填射击的速度差不多甚至更慢。。。。
日本90的装弹机设计上有车内补弹的能力,但是实际上90式坦克车内向装弹机装弹比勒克莱尔更困难。。。。。
  土鳖和毛子的补弹能力一样不理想,一般来说,使用装弹机的坦克打光装填机构内的弹药后,宁可人工装填也不会去浪费时间在车内补弹。。。。。因为有装填的时间还不如直接人工装填车长射击的速度快。。。。。
在有些坦克上,是车长变装填,炮长变老大。。。。。。。
是的,所有采用自动装填的坦克都在设计时保留了应急条件下人工装填的能力,机械不是百分百可靠地
有些车的炮弹储存在车长前方的车体内(部分),这样一来,打车长前方的炮弹时就需要车长装填。。。。
这玩意一般路面木问题,极端颠簸的时候,要出问题的。毛子的T72在越野的时候,也是尽可能匀速或者较为平顺时装弹,过度颠簸的时候,炮长都是锁定状态,等到合适的路面再装弹。
土鳖忍辱负重数十年后的嚣张:
96的数字化控制改造后,故障率低于2%,99三期车的据说更低。。。。
装弹机数字化改造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内一个一等奖的
勒克莱尔是5%以内,鬼子90是5%以上,2%以下。。。看你怎么理解这个以下。。。。和以内。。。。。
还有人不知道99的复合装甲大概厚度,见此图
之后的就是车本身的装甲了,前段的都是上文中提到的可更换的装甲模块
为什么只有以色列采用发动机前置?而其他国家都无视?
发动机前置,最大的问题就是正面不能做到有效防护。很容易被击伤发动机而导致车辆丧失战斗力,进而成为靶子,乘员也极难逃生。一旦失去战场控制权,干脆整车都要被缴获,乘员被俘。反倒是发动机后置,主装甲可以做的非常坚固,不会轻易被击穿,以色列搞这个怪胎,是装甲技术匮乏被逼无奈之举
请注意,是不被击穿和不易被击穿这两个词,这是不同概念,而且相差极大。
发动机前置,导致车首装甲不能采用高强度大厚度的现代复合装甲,梅卡瓦的车首装甲只有150毫米以内的厚度,这使得发动机非常容易被摧毁或者击伤,而后置发动机能够给车首让出巨大空间,安装大厚度的装甲,比梅卡瓦的前装甲要坚固的多,这才是前置带来的核心问题
丧失动力,即刻变为靶子,随后会遭遇更多的攻击。真主党游击队的反坦克导弹组,通常还配备狙击手和机枪手,专打逃出的成员和轻装甲救援车辆,这还是游击战环境, 换成具有相同实力的国家, 要悲剧不知道多少倍
被600毫米脱穿击穿和被RPG7击穿,是一个概念吗?现代主战坦克车体正面基本都可以承受700毫米的破甲弹攻击而不被击穿不会丧失动力,梅卡瓦被300毫米破甲弹击穿即丧失动力造成瘫痪,这能是一个概念?
请回答我的问题 第一 车首装甲过于薄弱,是不是会导致坦克容易在轻型反装甲弹药的打击下瘫痪?第二,瘫痪后的坦克,会有什么下场?第三如果有好的装甲技术,为什么以色列人不用?而要用发动机去顶?
但不可否认,梅卡瓦的纤维板堆砌起来对于破甲弹,效果还是不错的
效果不错的代价,就是在挨上一枚单兵火箭后,会整车瘫痪,瘫痪后会有什么下场,麻烦回答。另:T72坦克的车体可以承受静破甲深度600毫米的反坦克导弹的直接命中而不会瘫痪,不知道同样的导弹打在梅卡瓦身上什么后果。
关于现代穿甲弹的,炮霸707的
人们对现代穿甲弹的认识往往有几个误区,最主要的就是对于整装弹药和分装弹药长径比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来源于某知名军刊作者对于坦克武器系列介绍的文章。
然而,并非人家的表述错误,而是我们广大的军迷对于其文章的错误理解。
在他的文章中是这样说的:对于整装弹药来说他比分装弹药更容易取得更大的弹芯长径比,他可以将弹芯插入发射药中,使他获得大的长径比的同时而不改变弹药整体的长度。
这样的表述被长期对苏式装备有误解的军迷理解成了苏式的分装弹药长径比短,性能低下。当然产生这种理解的另一种原因就是15年前的海湾战争中苏制坦克拙劣的表现。
其实不然,分装弹药一样可以获得大的长径比。回顾现代穿甲弹的发展史就可以发现,苏制分装弹药的穿甲性能一直就领先于同期欧美整装弹药,而且长径比也大于同期的整装弹药!
他的最先应用是前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后研制的115和125毫米杆式穿甲弹,分别应用与于T62和T72坦克上。前苏联115毫米穿甲弹长径比13.1、德国120毫米DM13穿甲弹长径比12、美国XM735穿甲弹的长径比8-9。
目前各国主要装备的是第四代穿甲弹,长径比大多在20-30之间,代表的有美国M900型105毫米弹M829E2型120毫米弹;德国DM43/53型120毫米弹;我国的DTW2-105MM,DTW-125MM,及PZL-120MM毫米弹。
各国的长径比超过30的穿甲弹已经试装或少量进入部队服役,普遍的穿深已经达到700-800MM以上。我国也相应的开发了新一代的120及125MM毫米的大威力穿甲弹。
俄罗斯的3BM-31型125贫铀穿甲弹的长径比也达到了29。
第二个误区是他的材料问题认为贫铀材料的穿甲弹一定就比钨合金的好!
首先来看下两者材料的密度转自
常用的93钨合金的密度为17.6g /立方厘米
贫铀的密度为18.6g /立方厘米。
两者相差也只有1g ,有人会说:“1克的相差也是很大的啊,毕竟贫铀更具有密度的优势!”
别急望下看,弹芯并不是一块完整的材料,他具有诸多的结构。
有的时候,为了加强弹体的径向强度,还要在弹芯材料外加上预紧的钢套,这样一来贫铀对于钨合金那点可怜的密度优势就更不明显了,况且,有的型号采用的是贫铀与钛的合金,而另外一些型号则采用了密度大于18克的钨合金。所以贫铀在密度上面和钨相当。
贫铀比钨的弹性摸量小很多,为了保证贫铀弹芯发射时不发生弯曲,就得用更长的弹托,这样的话就增加了不少的消极重量。
另外在其飞行过程中,其速度可达到M5-M6,在这种速度下的气动加热可以达到2500K左右的高温,在强大的高温和气动力的耦合作用下,弹芯难免会发生变形,贫铀比钨的耐热性能差,所以它的变形也比钨的大,这种变形引起的速度降也影响了贫铀弹的穿甲性能。
不过贫铀确实有比钨好的方面,这就是它具有穿甲侵彻过程的自锐作用,而钨的作用正好相反—“自钝”。
综合的看贫铀和钨各有优劣,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穿甲弹,及改进提高火炮的发射性能,钨弹一样能达到甚至超过贫铀弹的性能。
我国是一个钨资源的大国,合理的利用钨资源对于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况且贫铀那可怕的环境危害性和高昂的回收和储存成本对于我们来说,不到不得以的情况下,生产和使用贫铀弹是根本没有必要的。
新的研究表明在速度超过2000米/秒时,钨弹和贫铀弹的穿甲效果将趋于一致,因为这时起主要作用的惯性作用。
PS:在高等院校弹药专业的教材《弹药概论》中提及我们在60-70年代,确实发展了100滑等多种贫铀弹,但是在后来我们的弹药逐渐向钨合金化转变,相信这也是我们对于铀和钨优劣取舍的一个重要证据吧。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于穿甲弹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了吧,由于资料来源和笔者能力的有限,不免有些错误,希望大家指正!
布鲁的相关补充:
贫铀的优势是:1,比重大2,自锐作用3,燃烧效应4,便宜
钨合金的结晶温度低,比较容易抽丝和编织,所以现在钨弹结构的花样要多一些,贫铀弹似乎有一直在坚持依靠身材料特性优势“吃老本”的趋势,本菜以前看过国内90年代初期在研究使用钨丝束强化铀钛合金做穿甲弹芯的报道,但不知道现在搞得怎么样了(恶意卖萌)
目前国内公开报道能够使用铀弹的只有100滑高膛压反坦克炮一种,120高膛压炮没有铀弹,105和125炮的是否有铀弹暂时还没有公开
原来正文里红外曾经提到在小巴85-3跟二毛的80ud竞争的失败原因是85主装甲被80ud给穿了而85-3没穿得了80ud,结果被布鲁拿内参揭穿:
以下是707的回复:

都是偶的错,大布鲁惹的祸,另外还有红外老大的折磨。
额当时故意写错地!

红外的发言:707兄弟也是被WH逼得...........大家不要怪他.................

随后,本坛也经常科普的逗号老大(超级逗号,59特射帖子里经常现身)透露实情:

85-II在92年批产提供了小巴,但是85-II实际上是一个大跃进的产品,性能不错,但是可靠性差。为了争取下一订单,向小巴推出了85-III,采用了南斯拉夫简易稳像,其实这火控并不比中国的强多少,动力舱也是南斯拉夫的。这时MBT2000坦克还在研制实验阶段。在当年的实验中并非象杂志上说的进行了相互对打实验,在坦克指标验证试验中,有专门进行防护和穿透能力实验,就是按照图纸和技术要求制作一块复合装甲,按照装甲试验方法,放置在指定距离上,用指定火炮和炮弹射击,然后检验实际穿透效果。
在95年的小巴表演中,中方有90-II(就是后来的MBT2000)、85-III和乌克兰的T80-UD,从火控上的射击表现,90-II第一,命中率达90%以上,85-III是80%多,T80勉强达到70%,但是相比可靠性T80占据了绝对优势,因此小巴在哈立德定型批产前订购了一批T80
关于那个最新的引发争议的棒子评价t-80y的,有人说棒子拿到手的绝对是苏军自用版没缩水,红外回答是:

80y换装甲夹层,个把小时的事情,国家再穷,也不会把核心机密轻易出售,况且,棒子见过个甚?给个氧化铝就觉得已经是倾国倾城了,真给个碳化硅,棒子的就要兴奋地雪崩了

(偶觉得靠谱,瞅瞅棒子现在的装甲防护水平,这么多年那么多干爹帮忙还那样,也差不多)

还有一个关于脱穿的:

决定穿深的就是侵彻体截面比动能还有侵彻体总长,其它都是导出因素(布鲁)

杆长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侵彻损耗比,一个损耗比1以上的弹芯,是不可能达到自身杆长的穿深的,这还是RHA,要是面对以毁伤穿杆为防护机理的复合装甲, 估计穿深会更难看(红外)




补充内容 (2011-12-1 15:27):
(尾舱与泄压板)配合也要前提的,那个活动舱门(或隔舱板)被穿透的时候,殉爆冲击波可不是只向上,而是周散式的,爆燃火球和超压气体轻易就能撕开破损的隔板进入战斗舱,200毫秒即能杀伤成员,泄压板固定栓脱离到抛起到压力平衡,多久?尾舱+泄压板发挥的前提早就说过了,隔板关闭且完好,未遭受任何方向的破坏,才有一定几率的有效性(以及之前反复说的:A,首先尾舱隔离门确保关闭状态切未被任何侵彻物穿透。B 炮塔侧面被击中时,必须保证侵彻物未穿透隔离门且泄压装置正常泄压 。C 若想达到B条件,则必须弹药必须从两侧向炮塔后部侵彻,倘若是从侧后方向前方侵彻,则有极大的概率穿透隔离门进而导致整车阵亡。所谓的关上了而又没有被打穿,只能是斜向45度侵入的弹药造成殉爆时发挥作用)

很多纠结甚至狡辩的人都刻意无视,或者压根不懂以下几条:

1.殉爆冲击波可不是只向上,而是周散式的

2.隔舱板稍有不慎,爆燃火球和超压气体轻易就能撕开破损的隔板进入战斗舱

3.200毫秒即能杀伤成员,泄压板固定栓脱离到抛起到压力平衡,多久?


补充内容 (2011-12-1 15:27):
首先,是有一个能代表绝大部分鼓吹抑或迷信尾舱的发言,这不是红外地解释,只是这些观点的集中:
(1)泄压板的作用, 就是为了防止那种把有点破损的舱门都撕开的大爆炸.
(2)如果舱门仅仅是略有破损, 只要爆炸威力不是很大, 同样可以很大程度防护人员
(当然前提是弹丸非先击中乘员舱再击中舱门).  这就好比是泄洪闸门, 人在其后,
如果闸门仅有几个洞, 人呆得住;  但如果闸门完全放开, 人就会被冲走.  活动舱门
只有在被击穿如同近乎敞开状, 才会失去防护意义, 但目前的弹药, 有多少能做到
这一点?  
(3)泄压板的作用机理, 并不是大爆炸发生时, 爆炸螺栓才启动抛出泄压板, 而是在
初期的被命中/少量弹药燃爆时间启动.  因为弹药大殉爆的过程, 通常并非一个瞬间
过程, 而更多是一个从少量弹药燃-爆, 温度压力上升, 再到大爆炸的过程.  所以这才
有红外版主所说的, 155空炸破片, 击穿了尾舱就启动了泄压板的"战例".
(4)泄压板抛出后, 舱内温压急剧下降, 就要很大机会避免大爆炸.   这一点, 无论
从美军的泄压板, 还是俄军坦克兵在车臣敞开舱门, 都多少得到验证.
(5)即便在泄压板抛出后, 同样发生大爆炸: 爆炸冲击波, 确实是全向的;  但因空间
是封闭或敞开, 破坏力会有很大差别.  这一点, 偶小时候玩鞭炮就有体会.
(6)泄压板的机理其实并非新鲜, 锅炉阀门的泄压装置, 道理一样.


补充内容 (2011-12-1 15:28):
1:配合也要前提的,那个活动舱门被穿透的时候,殉爆冲击波可不是只向上,而是周散式的,爆燃火球和超压气体轻易就能撕开破损的隔板进入战斗舱,200毫秒即能杀伤成员,泄压板固定栓脱离到抛起到压力平衡,多久?尾舱+泄压板发挥的前提早就说过了,隔板关闭且完好,为遭受任何方向的破坏,才有一定几率的有效性

2:(以上观点的)你的出发点就错了,弹药殉爆产生的冲击波,是周散型的,也就是对四周的冲击力是一样的,泄压板正常泄压的前提是,隔舱四周内壁完好,其结构强度能够承受冲击波的冲击而不破碎,在冲击波周散冲击到内壁(完整且强度足够的内壁)上不断反弹直到冲击到泄压口冲出隔舱,才完成了泄压过程,而不是你想象的,只向上而对周围的冲击力很小,请注意,冲击波不断反弹的时候,倘若隔舱内壁不够坚固或者有泄漏的地方且材料无法承受强大的冲击波的时候,就会产生应力撕裂进而破碎。这是你第一个错误。

3:第二个错误就是认为只有冲击波或者碎片才会杀伤成员,其实不然。根据我国科研测试的结果显示:作用于身体的压力时间超过50毫秒,0.05兆帕的超压就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伤,0.1兆帕以上的超压通常会造成肺部永久性损伤。0.3兆帕以上的超压将使人员的死亡率达50%。当超压值达到0.4-0.5兆帕时,人员将必死无疑。从烧伤医学角度来说,皮肤以下8毫米深处的温度超过43.5摄氏度,身体裸露部位将遭受难以恢复的2度烧伤。倘若用热辐射计量来表示,即10瓦/cm2强度的热辐射作用在皮肤上的时间超过100毫秒时,所引起的皮肤烧伤将会达到1度。殉爆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爆燃火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破损的孔洞在车内形成超压,对乘员一样有巨大的杀伤力。

4:你可以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找一个能耐压的塑料气球(不能用橡胶的)吹足至较大压力后,打开一个大口泄压,在打开大口之前在另一侧用针扎一个小孔(这个实验最好完全浸在水中做)看看大口泄压的同时小孔是不是也在同时泄压,虽然远远比不上大孔排掉的多,但是对于弹药殉爆产生的气态火球和冲击波,这些泄入战斗舱的爆燃气体也足以杀伤成员。这是一个寻常的物理基础知识,不想再过多的讲述了,我们自己动动脑子动动手,就能明白很多原来被西方蒙蔽的真相。

5:即使是这个实验,也不能完全模拟由于隔舱内造型问题导致的冲击波回弹问题,这还不包括多功能爆破弹战斗部爆炸产生的更为剧烈的冲击和动能强大的弹药破片。豹2之类的坦克还装备了120口径榴弹,倘若多发这种炮弹战斗部殉爆,别说隔板隔舱,炮塔是不是都要被炸的四分五裂?美帝一直不敢装备榴弹,而将就着用多功能弹药,也是考虑其但要存储方式的问题。

6:你还没搞明白,冲击波不是向上的,而是直线的,只有撞击到内壁上才能反弹,而且是多次反弹之后才能遇到顶部舱口释放出去,即使舱盖是开着的,也依然重复这个动作,难道你认为冲击波都是向上的?

难道你认为锅炉内压的冲击波和殉爆的是一个种类?怎么还在用锅炉打比方?这太搞笑了

隔舱有多大?消耗冲击波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延长冲击距离,而在隔舱内,能有多大空间?

爆炸冲击波是周散型的,除了对上方,对四周对下方都有,要想让这些方向的冲击波都释放,必须要等它自己在内壁上不断冲击反弹,直到反弹到舱口才能冲出舱外,这还仅仅是单发的,要是两发以上的,不知道内壁要承受多少次冲击才能释放出去。

7:这还不算殉爆弹药产生的碎片和高温火焰引燃或引爆其他弹药时产生的更多更复杂的冲击波和碎片对内壁的压力。倘若计算这些,就不是简单的周散程式,而是要建模了。且不说那么远,就这么简单的冲击,一块内壁存在孔洞且破损的纤维复合材料板,纤维材料整体承压能力不错,但是有破损之后,极易被撕裂,这是其本身特性决定的。

8:即使是泄压板全开,单发的弹药爆炸,冲击波一样要在内壁四周不断反弹才能到达舱口排出,这个冲击波的力度很大的,而且是直线的,泄压口开着,仅仅能提供不加速反弹或者叫不累加的效果,关着则更严重。而即使有孔洞的隔板没有被撕裂,在冲击波撞在这个隔板上的时候,高温火焰和其他就会穿过孔洞进入隔舱,别小看只有几十毫米的孔洞,上千度的高温进入战斗室,会很快导致战斗室超压进而杀伤成员,虽然比不上直接进入对乘员的杀伤强,但是也足以造成重伤或者部分死亡。最后更重要的是,尾舱的中弹概率过高,与其去赌隔板不破损,不撕裂还不如把弹药放在更安全的地方,美帝搞这玩意,实在是平衡炮塔的副产品,而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想的。

9:你说的意思我听懂了,就是少量发射药燃烧形成内压,泄压口开放,释放压力。这个是有可能的,但是你想想,这个概率有多大?脱穿剩余弹芯穿透隔板击中弹药,几千度高温的弹芯和碎片击中弹药,仅仅是慢速燃烧?美帝在伊拉克那个慢速燃烧的特例,仅仅是单兵火箭命中后产生的比笔芯还细的射流穿过侧装甲后,后效极微弱的情况下打发射药部分,这种特例实在是RP大爆发,相同情况要是被导弹或者是脱穿打中的话,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10:打开舱盖可不是为了释放殉爆的冲击波,而是为了三个作用,第一,减少爆反的内冲波在车内形成的压力,第二,减少火炮发射后产生的烟尘,第三,减少射流穿过穿透装甲以后,侵彻通道内的高温气体,碎片进入车内形成的超压。这些实验,土鳖都做过,土鳖没有采用尾舱是自己亲历亲为之后的选择。

11:额呢,没有否则定尾舱和隔板的作用,只是从实际使用的情况中分析了一下尾舱真实的能力。弹药存储方式确实决定了成员的安全性,从长远角度来看,完全隔离+自动装填,才是保证成员安全的最稳妥的方式,转盘装弹机是通过降低被命中概率来提高防护,尾舱则是对人弹分离做了一个初级阶段的实验,从效果看,都不是太理想,只是转盘装弹机被命中的概率更小,相对更安全一些罢了。想要真的实现绝对的人弹分离,就要从提高机械可靠性和坦克整体设计上着手,这也是目前设计者们都在探索的方向,殊途同归,或许有一天真的能实现最安全的彻底的安全性设计。


补充内容 (2011-12-7 05:06):
没装窗帘,性能几乎降一半啊。
知道窗帘的作用原理和工作方式吗?不装这个,啥性能下降一半涅?

我这样说是因为印度的主要敌人的反坦克导弹几乎都是第二代,窗帘对第二代导弹还是具有良好防御性能的。我 ...
装了那个,对导弹是有效果了,对敌人坦克就杯具了

还请指教一下怎么回事。
过于暴露

不是说爆反对长杆没多大用吗?缺那一块爆发不碍多大事吧。
错误的观点,爆反在工作正常的状况下,对脱穿是有效果的

毛子要面对大量二代半乃至三代反坦克导弹,窗帘是有点过时。
准确说应该是针对使用红外测角仪的导弹都有效,对不使用红外测角仪的就失去效果了

窗帘是毛子的老技术储备, 以早先T90的安装方式, 撇开暴露问题, 对正面防护更是极其不利.
后期改进了,用了更长的托架,把K5好歹扣上去了。不过等到这个改进结束,窗帘也被放弃了

还请指教一下怎么回事。
窗帘走的是信号饱和路线,强大的红外辐射,对导弹是有用了,对坦克热像,也非常有用了。。。。。。

补充内容 (2011-12-12 04:57):
炮塔正面被有效击穿,尾舱还有用吗?车体正面被击穿,装弹机也要殉爆,为何说我偷换概念呢?尾舱被击中的概率远远高于车体,为何不能这么说呢?本版讲过那么多次的 有效击穿,为何视而不见
LZ辛苦,整理得大好。
红外版主孜孜不倦的科普啊。
都是精华啊
求坦克装甲的完整资料,比如装甲发展史,约束装甲和非约束装甲等等,有没有比较专业性的书籍,我去买一本
此贴甚好,在FY看过了,在CD继续顶起
这些东西,自己梳理一下,已经可以对普通的入门级军迷起到很好的科普作用了,强烈建议高亮置顶
虽然不明白 但相信是下了工夫的 坚决支持
保存下来好好学习红外版主的大作。
大善啊LZ.....
有文集了,太好了,mark以后慢慢学习
可以考虑弄成陆版的科普置顶帖。


而且随时进行更新添加。
这id咋念啊,布鲁布鲁卡么……
我的看法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开头的地方,如果炮塔主装甲被正面打穿,那么尾舱的弹药是否被引爆已经毫无意义——炮塔战斗室里的乘员、设备全部失效了,坦克早失去战斗力了。

车体苏制和土鳖的坦克只有一条途径能够引起整车报废且成员死亡 即 车体正面被穿透,弹药被引爆且灭火抑爆系统失效。

===这话也不对,击中苏式坦克车体内的弹药,从侧面、底面不是一样?难道非要从正面?这么一来,还找出了炮塔藏弹的好处:很难被地雷引爆。从统计上讲,被地雷干掉的坦克可比被炮干掉的多。

科普了。。谢谢楼主
猛贴留名,方便查找
做记号,总结帖要收藏
收藏,拜读
受精吧
科普贴都支持
多谢楼主整理。
LZ辛苦
都可以出本红外语录了~
最好整理一下,把错别字和自相矛盾的瑕疵修正下。
楼主相当专业啊,学习了。
谢谢LZ整理,学习了
红外大大好样的
孜孜不倦的科普啊
好人呐
lhflhf0816 发表于 2011-11-22 09:45
求坦克装甲的完整资料,比如装甲发展史,约束装甲和非约束装甲等等,有没有比较专业性的书籍,我去买一本
版主博客有,http://hongwai6904.blog.163.com/blog/#m=0
馒头隔夜馊了的 发表于 2011-11-22 10:58
这id咋念啊,布鲁布鲁卡么……
布鲁布鲁斯达~~顺便补一下下红外的网易博客:http://hongwai6904.blog.163.com
真正科普强贴,感谢楼
这贴在FY那里吵的挺热火,确实很有颠覆性啊。
感谢楼主整理!
红外版主在《NAAS》上连载的关于坦克及装甲车辆防护的文章真的是精彩翔实啊……顺便说一句,多少童鞋是由此开始重新审视波湾战争后被贬得灰头土脸的苏系装甲啊……个人一直感觉大倾角装甲,低矮车身的T系列坦克有某种一言难尽的邪恶美感。
当年红外版主在文章开头处好像说日后要撰文介绍坦克的机动力与火力的发展历程的?希望早日读到罢。
多谢楼主整理
绝对好帖!!!支持
FY那里吵得凶其实就那么一两个帖子都不好好看,又啥也不懂的教主把几个老人跟整理的楼主核平给惹毛了,火花四射参战但始终半开火半看笑话,红外版主又长期不去那边收拾教主......
牛虎 发表于 2011-11-22 15:53
FY那里吵得凶其实就那么一两个帖子都不好好看,又啥也不懂的教主把几个老人跟整理的楼主核平给惹毛了,火花 ...
这边的够多的都收拾不及, 哪有时间去那边收拾?
JSTCVW09CD 发表于 2011-11-22 16:04
这边的够多的都收拾不及, 哪有时间去那边收拾?
话说本人正是该发言总结帖的整理人员,但是这几天被那几个教主恶心坏了,没动力了。
ma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