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你不知道的那些英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55:01
先说一个。这个人很传奇,黄埔生,1949年2月毕业于黄埔23期通讯科,12月25日随黄埔军校五千余名官生起义。1950年元旦过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8兵团随营学校(后改名西南军大川西分校)改造学习,时校政委在一次思想改造动员会上说:"你们是军事学校的学生,是国民党代替我们训练的一批有军事知识的人才。共产党要用你们,但你们必须改造思想,转变立场观点,真心实意地回到人民的怀抱。"

适值抗美援朝运动形成高潮,张文荣等黄埔官生受正义感和爱国心的驱使,纷纷主动写了志愿参战申请书并蒙批准,分发各入朝部队。张文荣于12月编入志愿军第180师师部,当上电台报务员,佩上了胸章,戴上缀有五角星的军帽,成了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180师的悲剧大家都知道吧。1951年4月,中朝军队打响了第五次战役。5月下旬,已挺进到三八线以南一百多公里的志愿军第180师不幸陷入重围,全师官兵经历了一场空前的生死搏杀。电台报务员张文荣跟随首长在惨烈的突围战中,不幸途中遭遇炮击,师部电台被敌摧毁,张文荣负伤晕倒在山林里,翌日晨被美军搜山队的狼狗发现后被俘。

张文荣被俘后一直与其他部队的两个报务员关在一起。1951年12月中旬的一个深夜,他们三人被强令换上美军军装,押上飞机飞往东京,直接送到日本东京涩谷区740号日本东京特工训练班。
第二天,他们被强迫在《参加特工训练志愿书》上按了手印。随即训练开始了,他们受训的科目有:兵器识别、情报六项原则、跳伞、朝鲜语及专用无线电通讯密码。跳伞训练是在郊区丸子桥附近的美第八军兵器局里进行的。

他们在东京训练了一个多月后,被转送到韩国汉城郊区的美军一个情报机关,美方特务对他们看管极严。张文荣心想:“既然不干也得死,干也得死,那就应该死得明白,死得值得,死得其所!”他观察.等待.寻找“死人所值”的报仇时机。
1952年2月19日夜,张文荣被命令重着志愿军战士服装,美国人发给张文荣袖珍式收发报机一台、"苏式"步枪一支、子弹18发、两颗美式"癞瓜"型手榴弹,还有地图、夜光表、急救包、压缩饼干等。在周密严格地检查了他们的装备情况后,美国人又将步枪紧紧地捆在他们身上。
张文荣知道这是敌人在借用自己去打击祖国的罪恶伎俩,决定自己生死荣辱的时刻到了!登上飞机前,张文荣从棉大衣口袋里悄悄摸出一颗手榴弹藏在右手的棉手套里。
美国人带他们登上一架C-46式军用运输机,偷越战线前往北朝鲜谷山郡空投,机组由10个美国军人组成。
与张文荣一起上飞机的共有5名中国人,出发前美国人训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你们各显神通的时候了。只要完成了自己的规定任务,安全返回,定有重赏!"

飞机起飞了,趁机舱里灯光昏暗,张文荣悄悄挪到了最后一个位置上。
等其他人都跳伞后,终于轮到张文荣跳伞了。只见他在跳离飞机前的瞬间,突然向后退了一大步,猛劲把手向机舱深处挥去。目睹一枚冒着白烟的手榴弹在舱内滴溜溜地打转,机上的美军一下子被吓呆了。而当他们死命怪叫着拔枪向张文荣射击时,穿着志愿军军服的张文荣已经飞也似地跳离了机舱。

等其他人都跳伞后,终于轮到张文荣跳伞了。只见他在跳离飞机前的瞬间,突然向后退了一大步,猛劲把手向机舱深处挥去。目睹一枚冒着白烟的手榴弹在舱内滴溜溜地打转,机上的美军一下子被吓呆了。而当他们死命怪叫着拔枪向张文荣射击时,穿着志愿军军服的张文荣已经飞也似地跳离了机舱。

在一片绝望的嚎叫声中,这架美军间谍飞机具有讽刺意味地被美制手榴弹引爆,带着烈火浓烟栽向地面,兴奋的张文荣在空中看了看美军送的夜光表,他永远忘不了那时正是2月19日的2点40分。而此时,中美双方有关战俘遣返问题的谈判尚未进行。张文荣是志愿军被俘人员中第一个通过极其特殊方式回归祖国的。

后来,美军驾驶员哈利森跳伞逃生时被中朝军队活捉,供词中证实了张文荣的英雄行为。当时张文荣的这一壮举,并未获得志愿军保卫部门的相信与认可,他被送回国内错当特嫌进行审查。直到1958年3月有关部门才结案,并给张文荣写了一个证明信让他带着遣资回乡。证明写道:张文荣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军俘去后强迫其充当特务,当张乘敌飞机降落时用身带之手榴弹将敌机炸毁,向我投案自首,有立功表现,为此奖给敌伪人员张文荣炸毁敌机奖金人民币800元。

炸毁敌机的英雄张文荣,以极为特殊的方式成为志愿军被俘归国第一人。此后他从未宣扬过自己的功绩,回到家乡辽宁省辽中县,默默地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2001年初张文荣去世,骨灰安葬在县公墓。同年6月,有关部门派专人赴辽中县,送来了《关于恢复张文荣军籍》的决定,并补发了复员费。

---当年的土鳖,就是这么傲气,这样的人物,在志愿军英雄榜内,几乎从未提及。先说一个。这个人很传奇,黄埔生,1949年2月毕业于黄埔23期通讯科,12月25日随黄埔军校五千余名官生起义。1950年元旦过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8兵团随营学校(后改名西南军大川西分校)改造学习,时校政委在一次思想改造动员会上说:"你们是军事学校的学生,是国民党代替我们训练的一批有军事知识的人才。共产党要用你们,但你们必须改造思想,转变立场观点,真心实意地回到人民的怀抱。"

适值抗美援朝运动形成高潮,张文荣等黄埔官生受正义感和爱国心的驱使,纷纷主动写了志愿参战申请书并蒙批准,分发各入朝部队。张文荣于12月编入志愿军第180师师部,当上电台报务员,佩上了胸章,戴上缀有五角星的军帽,成了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180师的悲剧大家都知道吧。1951年4月,中朝军队打响了第五次战役。5月下旬,已挺进到三八线以南一百多公里的志愿军第180师不幸陷入重围,全师官兵经历了一场空前的生死搏杀。电台报务员张文荣跟随首长在惨烈的突围战中,不幸途中遭遇炮击,师部电台被敌摧毁,张文荣负伤晕倒在山林里,翌日晨被美军搜山队的狼狗发现后被俘。

张文荣被俘后一直与其他部队的两个报务员关在一起。1951年12月中旬的一个深夜,他们三人被强令换上美军军装,押上飞机飞往东京,直接送到日本东京涩谷区740号日本东京特工训练班。
第二天,他们被强迫在《参加特工训练志愿书》上按了手印。随即训练开始了,他们受训的科目有:兵器识别、情报六项原则、跳伞、朝鲜语及专用无线电通讯密码。跳伞训练是在郊区丸子桥附近的美第八军兵器局里进行的。

他们在东京训练了一个多月后,被转送到韩国汉城郊区的美军一个情报机关,美方特务对他们看管极严。张文荣心想:“既然不干也得死,干也得死,那就应该死得明白,死得值得,死得其所!”他观察.等待.寻找“死人所值”的报仇时机。
1952年2月19日夜,张文荣被命令重着志愿军战士服装,美国人发给张文荣袖珍式收发报机一台、"苏式"步枪一支、子弹18发、两颗美式"癞瓜"型手榴弹,还有地图、夜光表、急救包、压缩饼干等。在周密严格地检查了他们的装备情况后,美国人又将步枪紧紧地捆在他们身上。
张文荣知道这是敌人在借用自己去打击祖国的罪恶伎俩,决定自己生死荣辱的时刻到了!登上飞机前,张文荣从棉大衣口袋里悄悄摸出一颗手榴弹藏在右手的棉手套里。
美国人带他们登上一架C-46式军用运输机,偷越战线前往北朝鲜谷山郡空投,机组由10个美国军人组成。
与张文荣一起上飞机的共有5名中国人,出发前美国人训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你们各显神通的时候了。只要完成了自己的规定任务,安全返回,定有重赏!"

飞机起飞了,趁机舱里灯光昏暗,张文荣悄悄挪到了最后一个位置上。
等其他人都跳伞后,终于轮到张文荣跳伞了。只见他在跳离飞机前的瞬间,突然向后退了一大步,猛劲把手向机舱深处挥去。目睹一枚冒着白烟的手榴弹在舱内滴溜溜地打转,机上的美军一下子被吓呆了。而当他们死命怪叫着拔枪向张文荣射击时,穿着志愿军军服的张文荣已经飞也似地跳离了机舱。

等其他人都跳伞后,终于轮到张文荣跳伞了。只见他在跳离飞机前的瞬间,突然向后退了一大步,猛劲把手向机舱深处挥去。目睹一枚冒着白烟的手榴弹在舱内滴溜溜地打转,机上的美军一下子被吓呆了。而当他们死命怪叫着拔枪向张文荣射击时,穿着志愿军军服的张文荣已经飞也似地跳离了机舱。

在一片绝望的嚎叫声中,这架美军间谍飞机具有讽刺意味地被美制手榴弹引爆,带着烈火浓烟栽向地面,兴奋的张文荣在空中看了看美军送的夜光表,他永远忘不了那时正是2月19日的2点40分。而此时,中美双方有关战俘遣返问题的谈判尚未进行。张文荣是志愿军被俘人员中第一个通过极其特殊方式回归祖国的。

后来,美军驾驶员哈利森跳伞逃生时被中朝军队活捉,供词中证实了张文荣的英雄行为。当时张文荣的这一壮举,并未获得志愿军保卫部门的相信与认可,他被送回国内错当特嫌进行审查。直到1958年3月有关部门才结案,并给张文荣写了一个证明信让他带着遣资回乡。证明写道:张文荣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军俘去后强迫其充当特务,当张乘敌飞机降落时用身带之手榴弹将敌机炸毁,向我投案自首,有立功表现,为此奖给敌伪人员张文荣炸毁敌机奖金人民币800元。

炸毁敌机的英雄张文荣,以极为特殊的方式成为志愿军被俘归国第一人。此后他从未宣扬过自己的功绩,回到家乡辽宁省辽中县,默默地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2001年初张文荣去世,骨灰安葬在县公墓。同年6月,有关部门派专人赴辽中县,送来了《关于恢复张文荣军籍》的决定,并补发了复员费。

---当年的土鳖,就是这么傲气,这样的人物,在志愿军英雄榜内,几乎从未提及。


谭秉云,一个人拖住一个师

1951年夏天,江津籍志愿军战士谭秉云,在朝鲜战场上成为传奇英雄。

那一年5月下旬,第五次战役后期,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利用志愿军前突太猛、战线延伸太长机会,美军第2师抽调了一支重坦克部队,企图穿过加里山东麓的三九O高地西山脚一带,直插北汉江的九万里渡口,与前一天夜里偷越过我军防线的一支摩托化部队会合,以斩断北汉江以南我军的转移道路。据称,这个计划是李奇微“闪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东京,李奇微已骄横地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他正在创造一个类似于前任麦克阿瑟“仁川登陆”似的辉煌战例,这一次吃亏的,不是北朝鲜人,而是中国人。战局的确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尚在北汉江以南的我军大部队、机关、后勤奉命火速北撤,以免被敌人“包饺子”。撤退路上,敌机疯狂轰炸,江面无法搭桥,人多舟少,战士们只好就地砍伐树木,用绳子连成长串横置江面,会水的游向北岸,不会水的则抱着圆木,“爬”过北汉江。
关键时刻,谭秉云所在志愿军27军80师239团奉命从东线星夜疾进,赶到在鳞蹄附近的自隐里公路设伏,阻击美军,以掩护大部队转移。我军进到三九O高地,紧急构筑工事,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大部队安全过江争取时间。27军在朝鲜战场上是一支名闻遐迩的雄师,曾在长津湖全歼美军第7步兵师第31团,消灭近3000人,击毙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缴获其团旗,创造了抗美援朝中我军唯一全歼美军一个完整团建制的光辉战例。
:
谭秉云所在的7连指导员梁忠仁,将扼守公路反击敌人坦克的任务,交给了谭秉云任班长的四班。5月24日傍晚,谭秉云带着新战士毛和在三九O高地下面的公路旁挖好散兵坑。地形是他精心选择的,这一段公路很窄,一边是小河,另一边是山岩,打坏敌人一辆坦克,其余坦克很容易被堵住。谭秉云把其余战士留在山腰上的战壕里打掩护,自己带着毛和下了公路。

他注视着公路上的动静。只见远处的天幕上,掠动着一道道光柱。随着光柱越来越近,轰响声越来越大,一个个庞然大物从远处疾驰而来,远看仿佛扭动着一条巨大的铁锁链。
“班长,看清了吗?有多少辆坦克?”毛和紧张地问。“还看不清楚。”谭秉云从腰间取下一个手雷递给毛和,“我先上,你留在这里!”谭秉云离开散兵坑,从灌木丛中向前爬去。坦克越来越近。谭秉云虽然是个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但打坦克还是生平第一次,不免有些紧张。坦克离他不到20米了,他一动不动;15米了,他直起身单腿跪地,右手紧握手雷(这种苏式手雷重1.4公斤),左手食指套在插圈里,继续耐心地等待着。       

不顾死活贴上去 炸坦克要炸屁股
坦克每前进一米,毛和与山腰上的战友们心里就揪紧一分。5米,3米,终于,战友们看见谭秉云手一扬,手雷飞出,向当头的坦克砸去。“轰!”随着震天动地一声巨响,一团滚烫的气流猛扑到谭秉云脸上。他定睛一看,气人!吃了一手雷的坦克只是前灯被炸烂了,它很快从谭秉云面前驶过去。“哎呀,怎么打不死?”谭秉云急了!他不顾死活冲上公路,猛追坦克,对准它的屁股扔出第二颗手雷。猛烈的爆炸中,一块弹片击中他额头,他眼前一黑,昏倒在公路上。

“班长!班长!”毛和跑上公路,抱住谭秉云大声叫喊。谭秉云眼前糊满淌下的鲜血,热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他用衣袖擦着眼睛,焦急地问:“坦克呢?坦克呢?”“完啦,坦克已经报销了!”一听这话,谭秉云松了口气。
这时,一串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开。谭秉云一把推开毛和,“快,打第二辆!要打屁股!”他提着枪摇摇晃晃地奔下公路,向第二辆坦克冲去。这一动,鲜血又顺着脸颊流淌。谭秉云顾不得抹一下血,靠还能看见的右眼,将最后一颗手雷向坦克掷去,眼前霎时腾起一团巨大的烟火,坦克“吱”地嘶叫一声,停下了,但马达还在轰响,炮口还在喷吐火光。谭秉云一个翻身滚到公路上,端起枪向坦克扫射。他知道只有自己吸引住敌人的火力,毛和才有机会靠上前去将坦克收拾掉。果然,敌人转动炮塔,炮弹、机关枪子弹一齐向他打来。毛和赶紧绕到坦克后面,扔出手雷将坦克炸毁。
谭秉云跑上公路,看见后面一长串坦克正拼命倒车逃跑。毛和突然惊叫:“班长,人,人!”谭秉云一回头,看见已被炸毁的第二辆坦克顶部钻出一个美国兵。这家伙真奇怪,双手下垂,脑袋耷拉在胸前,身子却在蠕动。谭秉云一眼识破了敌人的障眼法,这分明是坦克里的敌人顶出来的一具死尸!谭秉云没等尸体落下,一把抓住坦克上的铁环登了上去。尸体刚从他身边滑落,他就端起自动步枪,顺着炮塔顶上的天门盖往里送进去,“嗒嗒嗒嗒”便是一梭子,只听坦克里发出几声哀嚎。

谭秉云站在坦克上向南望去,其它坦克已经跑远了。他回到散兵坑里,一屁股坐了下去。这才感觉到脑袋重得像磨盘。毛和再次将班长头上的伤口包扎好。趁第二次攻击还未开始,谭秉云派毛和回阵地上去要手雷。这段与敌最近的公路上,只剩下他一个人。突然,一辆美军吉普车从北面疾驰而来,不断响着喇叭,好像是叫挡在路上的死坦克让道。谭秉云瞄准汽车狠狠地打了一个“快放”。驾驶员身子一歪,汽车一头撞在岩石上,熄火了。

没有掩体,没有堑壕,没有一门火炮支援,谭秉云趴在野葡萄丛中,双眼注视着公路前方。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正在创造军事史上的奇迹:单兵阻击美军第2师整整八小时!尽管敌人众多,但谭秉云心里很踏实,他估计敌人不容易发现他,而且这里是个死角,炮弹、子弹打不着,想用履带压他更不可能,坦克稍不小心就会顺着陡坡滚下河去。他感到很睏很饿,拧开水壶,掏出一块压缩饼干吃起来。此时,偌大的战场出现了暂时的平静,硝烟早已散去,太阳斜挂空中。睡意阵阵袭来,扰得他上下眼皮直打架
忽然,路面又开始颤抖。谭秉云猛地激动起来:“狗东西,又来送死了!”他丢下用来扇风的葡萄叶,将一颗手雷攥在手中。不一会儿,一串坦克拉开十来米的距离,“嘎吱嘎吱”碾了过来。炮声轰鸣,炮筒像伸出壳外的乌龟脖子,左右转动,喷射出一团团火光。谭秉云扒开葡萄藤,爬到公路边,将手雷向驶过的第一辆坦克尾部掷去。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紧跟着山谷里发出一长串炸鞭炮般的声响。他探头望去,坦克浑身冒火,公路上一片混乱,剩下的坦克都在拼命倒车,大炮机枪一阵乱射。美军第2师北进的道路被谭秉云成功堵住了!

一个月后,在志愿军英模大会上,27军军长彭德清紧握着他的手说:“谭秉云呀谭秉云,你是天下最大的救命菩萨!你把美军第2师堵了八个钟头,我们的大批同志才得以安全撤过北汉江啊!”彭军长当即叫来曾如清政委,两位军首长一左一右,谭秉云居中,三人照了一张相。  谭秉云的英雄故事,上了当年的《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还被绘制成以志愿军英雄人物为主人翁的连环画《反坦克英雄》,广为传阅。《志愿军英雄传》与《抗美援朝英雄纪念集》均载:“谭秉云,重庆市江津县……在三九O高地阻击敌人,战功卓著。以手雷击毁敌人坦克三辆,打退敌人坦克群的进攻,阻止敌人八个钟头未敢前进一步,对部队、机关、后勤的安全转移起到了重大作用。1951年9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给他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英雄’。1952年10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回到故里当运尸工 他从没有居功自傲
1970年代初期,江津人民医院太平间外,经常能见到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人拉着一辆板车,板车上放着一个装尸体的深色木匣。来到太平间,老人和助手利索地将尸体整理好,抬进木匣,然后往城郊的火葬场拉去。县城的人只要一见这辆板车,便惊恐地远远躲开。老人拉着车,咬牙忍受着身上的伤痛,忍受着烈日或寒冷的煎熬,忍受着亲朋的不理解和世俗的轻蔑眼光。“拉死人的那个老头,不是反革命分子就是坏分子,再不就是穷慌了找不到饭吃!”刻薄的语言时时钻进他耳朵,他却从不与任何人争辩,只是宽厚地笑一下。这位成天和死人打交道的老人,正是时任江津县民政局副局长的谭秉云,也是共和国的一级战斗英雄。
1953年冬天,谭秉云转业回到家乡,先后任过公安局副股长,民政局科长、副局长等职。其间,他跌过一个跟斗——

1960年,整个中国在挨饿。这年12月初,谭秉云科长带着民政干部到长江北岸的油溪镇开会。会间,有人提议改善一下伙食,弄点雷管炸药到长江里去炸鱼。谭秉云同意,且提供了雷管炸药。谁知,却发生了炸药罐提前爆炸的事件,三名前去炸鱼的干部一死二伤。谭秉云因此受到严厉处分,有人替他打抱不平,说他当时正在开会,没参与炸鱼,可谭秉云不吭声,认了,带着家人从县城搬到100多里之外的丹凤乡,担任民政局下属一个耐火材料厂的厂长。
后来,他重返民政局任职,担任民政局科长和副局长期间,亲自动手和工人们一起,建起全县第一个火葬场。一开始,工人不敢接触尸体,更不要说为死者穿衣、整容、搬运了。谭秉云便套上围腰,拉着板车去运尸体,又亲自动手把尸体搬进烧尸炉,让工人们站在一边看他怎样操作。他要用行动来改变几千年的土葬习俗!

几十年来,谭秉云无论工作环境如何变化,他始终抱准一个态度,绝不居功自傲,绝不对组织提任何条件和要求,一切服从党的安排。1983年春天,他给县委组织部写信:“我今年已经59岁了,自参加工作到现在,虽然巳工作30多年,但因文化水平低,没有为党和人民作出多大贡献和成绩,感到很惭愧。我头部负过伤,工作起来感到困难,在领导岗位上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再呆下去,只会对党的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特向组织上提出申请提前离休……”组织部的领导传阅了这封信,不少人看得眼睛发潮。江津区民政局财务科刘荣章科长回忆,即使是后来患肺癌住院,谭秉云也从未向局里提过任何要求。

2001年7月,78岁的谭秉云因病辞世。

谭秉云,一个人拖住一个师

1951年夏天,江津籍志愿军战士谭秉云,在朝鲜战场上成为传奇英雄。

那一年5月下旬,第五次战役后期,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利用志愿军前突太猛、战线延伸太长机会,美军第2师抽调了一支重坦克部队,企图穿过加里山东麓的三九O高地西山脚一带,直插北汉江的九万里渡口,与前一天夜里偷越过我军防线的一支摩托化部队会合,以斩断北汉江以南我军的转移道路。据称,这个计划是李奇微“闪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东京,李奇微已骄横地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他正在创造一个类似于前任麦克阿瑟“仁川登陆”似的辉煌战例,这一次吃亏的,不是北朝鲜人,而是中国人。战局的确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尚在北汉江以南的我军大部队、机关、后勤奉命火速北撤,以免被敌人“包饺子”。撤退路上,敌机疯狂轰炸,江面无法搭桥,人多舟少,战士们只好就地砍伐树木,用绳子连成长串横置江面,会水的游向北岸,不会水的则抱着圆木,“爬”过北汉江。
关键时刻,谭秉云所在志愿军27军80师239团奉命从东线星夜疾进,赶到在鳞蹄附近的自隐里公路设伏,阻击美军,以掩护大部队转移。我军进到三九O高地,紧急构筑工事,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大部队安全过江争取时间。27军在朝鲜战场上是一支名闻遐迩的雄师,曾在长津湖全歼美军第7步兵师第31团,消灭近3000人,击毙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缴获其团旗,创造了抗美援朝中我军唯一全歼美军一个完整团建制的光辉战例。
:
谭秉云所在的7连指导员梁忠仁,将扼守公路反击敌人坦克的任务,交给了谭秉云任班长的四班。5月24日傍晚,谭秉云带着新战士毛和在三九O高地下面的公路旁挖好散兵坑。地形是他精心选择的,这一段公路很窄,一边是小河,另一边是山岩,打坏敌人一辆坦克,其余坦克很容易被堵住。谭秉云把其余战士留在山腰上的战壕里打掩护,自己带着毛和下了公路。

他注视着公路上的动静。只见远处的天幕上,掠动着一道道光柱。随着光柱越来越近,轰响声越来越大,一个个庞然大物从远处疾驰而来,远看仿佛扭动着一条巨大的铁锁链。
“班长,看清了吗?有多少辆坦克?”毛和紧张地问。“还看不清楚。”谭秉云从腰间取下一个手雷递给毛和,“我先上,你留在这里!”谭秉云离开散兵坑,从灌木丛中向前爬去。坦克越来越近。谭秉云虽然是个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但打坦克还是生平第一次,不免有些紧张。坦克离他不到20米了,他一动不动;15米了,他直起身单腿跪地,右手紧握手雷(这种苏式手雷重1.4公斤),左手食指套在插圈里,继续耐心地等待着。       

不顾死活贴上去 炸坦克要炸屁股
坦克每前进一米,毛和与山腰上的战友们心里就揪紧一分。5米,3米,终于,战友们看见谭秉云手一扬,手雷飞出,向当头的坦克砸去。“轰!”随着震天动地一声巨响,一团滚烫的气流猛扑到谭秉云脸上。他定睛一看,气人!吃了一手雷的坦克只是前灯被炸烂了,它很快从谭秉云面前驶过去。“哎呀,怎么打不死?”谭秉云急了!他不顾死活冲上公路,猛追坦克,对准它的屁股扔出第二颗手雷。猛烈的爆炸中,一块弹片击中他额头,他眼前一黑,昏倒在公路上。

“班长!班长!”毛和跑上公路,抱住谭秉云大声叫喊。谭秉云眼前糊满淌下的鲜血,热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他用衣袖擦着眼睛,焦急地问:“坦克呢?坦克呢?”“完啦,坦克已经报销了!”一听这话,谭秉云松了口气。
这时,一串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开。谭秉云一把推开毛和,“快,打第二辆!要打屁股!”他提着枪摇摇晃晃地奔下公路,向第二辆坦克冲去。这一动,鲜血又顺着脸颊流淌。谭秉云顾不得抹一下血,靠还能看见的右眼,将最后一颗手雷向坦克掷去,眼前霎时腾起一团巨大的烟火,坦克“吱”地嘶叫一声,停下了,但马达还在轰响,炮口还在喷吐火光。谭秉云一个翻身滚到公路上,端起枪向坦克扫射。他知道只有自己吸引住敌人的火力,毛和才有机会靠上前去将坦克收拾掉。果然,敌人转动炮塔,炮弹、机关枪子弹一齐向他打来。毛和赶紧绕到坦克后面,扔出手雷将坦克炸毁。
谭秉云跑上公路,看见后面一长串坦克正拼命倒车逃跑。毛和突然惊叫:“班长,人,人!”谭秉云一回头,看见已被炸毁的第二辆坦克顶部钻出一个美国兵。这家伙真奇怪,双手下垂,脑袋耷拉在胸前,身子却在蠕动。谭秉云一眼识破了敌人的障眼法,这分明是坦克里的敌人顶出来的一具死尸!谭秉云没等尸体落下,一把抓住坦克上的铁环登了上去。尸体刚从他身边滑落,他就端起自动步枪,顺着炮塔顶上的天门盖往里送进去,“嗒嗒嗒嗒”便是一梭子,只听坦克里发出几声哀嚎。

谭秉云站在坦克上向南望去,其它坦克已经跑远了。他回到散兵坑里,一屁股坐了下去。这才感觉到脑袋重得像磨盘。毛和再次将班长头上的伤口包扎好。趁第二次攻击还未开始,谭秉云派毛和回阵地上去要手雷。这段与敌最近的公路上,只剩下他一个人。突然,一辆美军吉普车从北面疾驰而来,不断响着喇叭,好像是叫挡在路上的死坦克让道。谭秉云瞄准汽车狠狠地打了一个“快放”。驾驶员身子一歪,汽车一头撞在岩石上,熄火了。

没有掩体,没有堑壕,没有一门火炮支援,谭秉云趴在野葡萄丛中,双眼注视着公路前方。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正在创造军事史上的奇迹:单兵阻击美军第2师整整八小时!尽管敌人众多,但谭秉云心里很踏实,他估计敌人不容易发现他,而且这里是个死角,炮弹、子弹打不着,想用履带压他更不可能,坦克稍不小心就会顺着陡坡滚下河去。他感到很睏很饿,拧开水壶,掏出一块压缩饼干吃起来。此时,偌大的战场出现了暂时的平静,硝烟早已散去,太阳斜挂空中。睡意阵阵袭来,扰得他上下眼皮直打架
忽然,路面又开始颤抖。谭秉云猛地激动起来:“狗东西,又来送死了!”他丢下用来扇风的葡萄叶,将一颗手雷攥在手中。不一会儿,一串坦克拉开十来米的距离,“嘎吱嘎吱”碾了过来。炮声轰鸣,炮筒像伸出壳外的乌龟脖子,左右转动,喷射出一团团火光。谭秉云扒开葡萄藤,爬到公路边,将手雷向驶过的第一辆坦克尾部掷去。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紧跟着山谷里发出一长串炸鞭炮般的声响。他探头望去,坦克浑身冒火,公路上一片混乱,剩下的坦克都在拼命倒车,大炮机枪一阵乱射。美军第2师北进的道路被谭秉云成功堵住了!

一个月后,在志愿军英模大会上,27军军长彭德清紧握着他的手说:“谭秉云呀谭秉云,你是天下最大的救命菩萨!你把美军第2师堵了八个钟头,我们的大批同志才得以安全撤过北汉江啊!”彭军长当即叫来曾如清政委,两位军首长一左一右,谭秉云居中,三人照了一张相。  谭秉云的英雄故事,上了当年的《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还被绘制成以志愿军英雄人物为主人翁的连环画《反坦克英雄》,广为传阅。《志愿军英雄传》与《抗美援朝英雄纪念集》均载:“谭秉云,重庆市江津县……在三九O高地阻击敌人,战功卓著。以手雷击毁敌人坦克三辆,打退敌人坦克群的进攻,阻止敌人八个钟头未敢前进一步,对部队、机关、后勤的安全转移起到了重大作用。1951年9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给他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英雄’。1952年10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回到故里当运尸工 他从没有居功自傲
1970年代初期,江津人民医院太平间外,经常能见到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人拉着一辆板车,板车上放着一个装尸体的深色木匣。来到太平间,老人和助手利索地将尸体整理好,抬进木匣,然后往城郊的火葬场拉去。县城的人只要一见这辆板车,便惊恐地远远躲开。老人拉着车,咬牙忍受着身上的伤痛,忍受着烈日或寒冷的煎熬,忍受着亲朋的不理解和世俗的轻蔑眼光。“拉死人的那个老头,不是反革命分子就是坏分子,再不就是穷慌了找不到饭吃!”刻薄的语言时时钻进他耳朵,他却从不与任何人争辩,只是宽厚地笑一下。这位成天和死人打交道的老人,正是时任江津县民政局副局长的谭秉云,也是共和国的一级战斗英雄。
1953年冬天,谭秉云转业回到家乡,先后任过公安局副股长,民政局科长、副局长等职。其间,他跌过一个跟斗——

1960年,整个中国在挨饿。这年12月初,谭秉云科长带着民政干部到长江北岸的油溪镇开会。会间,有人提议改善一下伙食,弄点雷管炸药到长江里去炸鱼。谭秉云同意,且提供了雷管炸药。谁知,却发生了炸药罐提前爆炸的事件,三名前去炸鱼的干部一死二伤。谭秉云因此受到严厉处分,有人替他打抱不平,说他当时正在开会,没参与炸鱼,可谭秉云不吭声,认了,带着家人从县城搬到100多里之外的丹凤乡,担任民政局下属一个耐火材料厂的厂长。
后来,他重返民政局任职,担任民政局科长和副局长期间,亲自动手和工人们一起,建起全县第一个火葬场。一开始,工人不敢接触尸体,更不要说为死者穿衣、整容、搬运了。谭秉云便套上围腰,拉着板车去运尸体,又亲自动手把尸体搬进烧尸炉,让工人们站在一边看他怎样操作。他要用行动来改变几千年的土葬习俗!

几十年来,谭秉云无论工作环境如何变化,他始终抱准一个态度,绝不居功自傲,绝不对组织提任何条件和要求,一切服从党的安排。1983年春天,他给县委组织部写信:“我今年已经59岁了,自参加工作到现在,虽然巳工作30多年,但因文化水平低,没有为党和人民作出多大贡献和成绩,感到很惭愧。我头部负过伤,工作起来感到困难,在领导岗位上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再呆下去,只会对党的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特向组织上提出申请提前离休……”组织部的领导传阅了这封信,不少人看得眼睛发潮。江津区民政局财务科刘荣章科长回忆,即使是后来患肺癌住院,谭秉云也从未向局里提过任何要求。

2001年7月,78岁的谭秉云因病辞世。
再帖一个军内神炮手,这人是天才,十六岁参军入朝。和他的前辈赵章成相比,他要有文化一些,因此学东西非常快,密位、风向、装药什么的几乎是台人型计算机。他有记录的战绩在上甘岭之前即已经有200多个了;冷枪冷炮运动中的“双百”方针(一百发炮弹要解决一百个以上的敌人)就是他们班提的--而且此人牛到甚至尝试过用迫击炮弹去吊米军的坦克舱--后来唐觉得不划算,没干下去。)。

他的战绩,还不包括他出去当战场教员去带徒弟试射的战果。冷炮击中敌30-40人的大帐篷时,战果也是取了最保险的小数。毙10伤10。



 昨日,驻鄂空降兵某部军史馆开馆,征集的大量历史资料生动展示了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当天上午,记者在参加军史馆开馆仪式的嘉宾中,见到了一位特殊的“老战士”——75岁的唐章洪老人,他是抗美援朝的特等功臣,在上甘岭的43昼夜坚守中,使用单炮发射炮弹9000多发,歼敌400多人。

  虽然已是75岁高龄,但唐章洪老人精神矍铄,讲起58年前的上甘岭战役,仍是记忆犹新。老人回忆,当年他才17岁,参军次年就随部队入朝作战,是某部八二迫击炮连一炮手。

  他当时就坚守在上甘岭战役中的537.7高地(美军称之为狙击兵岭)。1952年10月14日,他与战友一道将近千发炮弹倾泻到了敌军阵地,当晚敌军攻占表面阵地后,他们转入了坑道。次日,增援部队夺回阵地后,他又转入主阵地。不料,一颗重磅炸弹在他身边爆炸将他掩埋。“当时炮底座也被炸坏了。”被战友们扒出来后,头部等多处受伤的他陷入昏迷状态。但他刚一苏醒,就重新投入战斗,凭借着身体支撑炮管,硬是将20多发炮弹准确发射到了敌人阵地。

  据唐章洪老人回忆,上甘岭战役苦战的43天中,他用火炮日夜配合步兵坚守阵地,保卫坑道,掩护反击,仅他1门炮就发射炮弹9000多发,先后歼敌400余人,唐章洪也因此荣立特等功。他的战果是前线部队反馈回来的--实打实,那年头百战余生的人没有功夫说瞎话--说他是门神炮。烟尘蔽日,唐是用记忆和感觉打的炮,全部砍进米韩军队攻击队形里面。

上甘岭43天,他打废了三根炮管,很多时候是手扶炮管无依托射击。

老人健在,今年76岁了吧。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双石中校写的文章,十六岁的神炮手唐章洪。
都看到过。。。你个标题党!
BS标题党。。。
确实是英雄
致敬
张文荣很幸运。。。
TB的军兔都是打起来不要命的类型,利比亚的勇士们估计是跟WW打交道多了,都成草莓了,带路党该来TB培训培训
谭秉云,一个人拖住一个师

他把红内裤外穿我就相信
世界上所有优秀的军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作战单位失去和上级的联系后仍然组织严密、积极作为。形势复杂时,小团队就敢向多于自己的敌人发起攻击。世界上所有悲剧的军队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各级作战单位没有命令就不能行动,少于敌人时不敢进攻,指挥官不在就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