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面潜到5188米海底两个半小时的垂直旅程能看到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19:22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19/053723015938.shtml

     
     本报记者王中亮听潜得最深的中国人唐嘉陵(右)讲海底的故事,还捞到了合影的机会。

     
     5000米海底的海百合

     
     一只深海虾从“蛟龙”号的机械手旁游过

     
     5000米海底的水螅

  特派记者 王中亮 发自江苏江阴

  深海潜航员,选拔之严苛堪比航天员,如今,国内仅有3个能驾驶深海潜水器的潜航员:付文韬、叶聪、唐嘉陵。第一次成功下潜超过5000米,蛟龙号舱内的驾驶员是付文韬,他也是中国第一个看到5000米海底的中国人;蛟龙号如今的最深下潜纪录是5188米,那一次,舱内的驾驶员是唐嘉陵。昨天,趁着庆功宴的间隙,我向他们打探5000米深海的奥秘。

  湖南岳阳人付文韬生长在洞庭湖畔,曾在杭州复习考研一年,“对西湖有感情”,今年7月26日那天,与水结缘的29岁白皙大男孩成为打望5000米海底的第一个中国人,在那个深度,他与深海鱼类对望的一瞬,成为中国人与深海动物的首次眼神交流。

  四川遂宁人唐嘉陵,人如其名,生长在长江上游最大支流嘉陵江畔,他眼中的5188米海底,全是不发光的黄金。

  我们邀请了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生态中心副主任王春生来详解海洋生物。来自杭州的他,用生物学家的眼光,打量着未知的深海生命。

  垂直向下5公里

  是一件件添衣服的旅程

  曾多次深潜,在付文韬眼中,从海面到海底的垂直旅程,已是稀松平常,他认为:那不过是从夏天到秋天,一会儿添件衣服的过程。

  海面30摄氏度,5000米海底水温接近冰点,仅1.4摄氏度,6立方米的蛟龙号舱内温度14摄氏度。

  入水时,潜水员穿着短袖,在200米水深以内,或强或弱的光线始终存在,200米之下就是彻底的黑暗世界。

  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海水变得冰冷不难理解,唐嘉陵感觉,1000米是个坎,过了这个坎,海水温度直线下降。

  德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半球之间的空气抽尽,大气压使得半球紧贴在一起,16匹高头大马也无法拉开。5000米的海水中,压力相当于500个大气压,这样的强压下,压碎地表所有常见物体已不稀奇,它甚至能让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使得海水密度增大。

  在大洋表面,海水密度每立方米1022公斤,5000米深处则变成1050公斤。正因为海水密度的增大,蛟龙号下潜的速度越往深处越慢。在水密度较小的浅海,每分钟可往下走40米,到了深处,降至每分钟32米。走完5000米的垂直距离,要花两个半小时。

  1000米到2000米的海水,唐嘉陵觉得那是一个童话般的浪漫世界。贴着玻璃凝视黑暗,间或有蓝白色发光体滑过,其实,它们并没动,潜水器往下走,看起来,它们就在往上走。这些发光的小精灵,滑过身旁时,好似夏夜的萤火虫,待到了头顶,又像夜空中的流星。它们,要么是发光的微生物,要么是发光的鱼儿。

  如果打开探照灯,唐嘉陵的下潜旅程不会如此寂寞。但,无论下潜或上浮,蛟龙号都处在无动力状态:船体密度大过海水则下潜,小过海水则上浮。这样,可最大程度节约蓄电池中的能源,留做海底行进的燃料。

  从下潜到回到海面,唐嘉陵在蛟龙号里待了9小时20分。其间,为减少小便,他的补水全靠一个苹果,海底寒冷,他吃的都是高热量食物:巧克力、能量棒、牛肉干、高能饼干,若有人晕船,可嚼酸梅缓解。

  空气有热胀冷缩习性,到了寒冷深海,空气体积变小,蛟龙号舱内压力也随之变小,低出正常大气压5%,类似1000米高山上的气压,人体并无不适。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19/053723015938.shtml

     

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8-19 20:55 上传


     本报记者王中亮听潜得最深的中国人唐嘉陵(右)讲海底的故事,还捞到了合影的机会。

     

2.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8-19 20:55 上传


     5000米海底的海百合

     

3.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8-19 20:55 上传


     一只深海虾从“蛟龙”号的机械手旁游过

     

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8-19 20:55 上传


     5000米海底的水螅

  特派记者 王中亮 发自江苏江阴

  深海潜航员,选拔之严苛堪比航天员,如今,国内仅有3个能驾驶深海潜水器的潜航员:付文韬、叶聪、唐嘉陵。第一次成功下潜超过5000米,蛟龙号舱内的驾驶员是付文韬,他也是中国第一个看到5000米海底的中国人;蛟龙号如今的最深下潜纪录是5188米,那一次,舱内的驾驶员是唐嘉陵。昨天,趁着庆功宴的间隙,我向他们打探5000米深海的奥秘。

  湖南岳阳人付文韬生长在洞庭湖畔,曾在杭州复习考研一年,“对西湖有感情”,今年7月26日那天,与水结缘的29岁白皙大男孩成为打望5000米海底的第一个中国人,在那个深度,他与深海鱼类对望的一瞬,成为中国人与深海动物的首次眼神交流。

  四川遂宁人唐嘉陵,人如其名,生长在长江上游最大支流嘉陵江畔,他眼中的5188米海底,全是不发光的黄金。

  我们邀请了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生态中心副主任王春生来详解海洋生物。来自杭州的他,用生物学家的眼光,打量着未知的深海生命。

  垂直向下5公里

  是一件件添衣服的旅程

  曾多次深潜,在付文韬眼中,从海面到海底的垂直旅程,已是稀松平常,他认为:那不过是从夏天到秋天,一会儿添件衣服的过程。

  海面30摄氏度,5000米海底水温接近冰点,仅1.4摄氏度,6立方米的蛟龙号舱内温度14摄氏度。

  入水时,潜水员穿着短袖,在200米水深以内,或强或弱的光线始终存在,200米之下就是彻底的黑暗世界。

  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海水变得冰冷不难理解,唐嘉陵感觉,1000米是个坎,过了这个坎,海水温度直线下降。

  德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半球之间的空气抽尽,大气压使得半球紧贴在一起,16匹高头大马也无法拉开。5000米的海水中,压力相当于500个大气压,这样的强压下,压碎地表所有常见物体已不稀奇,它甚至能让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使得海水密度增大。

  在大洋表面,海水密度每立方米1022公斤,5000米深处则变成1050公斤。正因为海水密度的增大,蛟龙号下潜的速度越往深处越慢。在水密度较小的浅海,每分钟可往下走40米,到了深处,降至每分钟32米。走完5000米的垂直距离,要花两个半小时。

  1000米到2000米的海水,唐嘉陵觉得那是一个童话般的浪漫世界。贴着玻璃凝视黑暗,间或有蓝白色发光体滑过,其实,它们并没动,潜水器往下走,看起来,它们就在往上走。这些发光的小精灵,滑过身旁时,好似夏夜的萤火虫,待到了头顶,又像夜空中的流星。它们,要么是发光的微生物,要么是发光的鱼儿。

  如果打开探照灯,唐嘉陵的下潜旅程不会如此寂寞。但,无论下潜或上浮,蛟龙号都处在无动力状态:船体密度大过海水则下潜,小过海水则上浮。这样,可最大程度节约蓄电池中的能源,留做海底行进的燃料。

  从下潜到回到海面,唐嘉陵在蛟龙号里待了9小时20分。其间,为减少小便,他的补水全靠一个苹果,海底寒冷,他吃的都是高热量食物:巧克力、能量棒、牛肉干、高能饼干,若有人晕船,可嚼酸梅缓解。

  空气有热胀冷缩习性,到了寒冷深海,空气体积变小,蛟龙号舱内压力也随之变小,低出正常大气压5%,类似1000米高山上的气压,人体并无不适。
  海底航行3公里

  遍地灰黑黄金

  抵达海底,打开探照灯,在潜航员四周,有了方圆10米的光亮景象。

  那里,是不被人类活动、阳光、风雨打扰的世界,数亿年间,保持着它的静谧。海底泥土松软,呈褐色,若是开垦,绝对是沃土。陆地上的动植物尸骨,被冲入河流,进入大海,这里是它们的归宿;海洋动物、植物死后,尸体一路下沉至此。天长日久,有机物一点点沉淀,压实,厚达数百上千米。

  让唐嘉陵吃惊的,是有机质沃土上散落着的“土豆”。这些土豆大小的石头,直径3-5厘米,灰黑色。大致每平方米海底可收集上百公斤。他们是锰结核矿,是海底的黑色黄金。

  《西游记》的作者并不知海底宝藏的秘密,但杜撰出了龙宫中的金箍棒。如今看来,海底造出金箍棒并非痴人说梦。这些黑色土豆中其实有20多种金属:锰27%-30%、镍(1.25%-1.5%)、铜(1%-1.4%)、钴(0.2%-0.25%)、硅(5%)、铝(3%)——锰、铜、铝,生活离不开,但陆地上储量并不多。

  这20多样金属,全从海底拿出来,人们都能用个数十万到上千万年。其实,锰结核矿每时每刻都在长大,生长速度比我们用的速度快,可谓用之不竭的金属库。

  蛟龙号能在海底自由巡航,速度依然不快,1分钟30米到48米。唐嘉陵驾驶蛟龙,在海底跑了3公里,所见之处,海底全是锰结核矿石。

  蛟龙号的机械手拿起一个簸箕,轻轻一舀,就像在河水中捞鹅卵石,捡起宝贝矿石。
  5000米动物世界

  半带鱼半老鼠的怪鱼吻了蛟龙号

  5000米的海底世界,不可能有植物的存在:没有丝毫阳光,植物们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5000米深处的动物,对于人类而言是陌生的;而人类以及人类造出的蛟龙号,对于他们来说,也同样闻所未闻。

  深海动物过着慵懒且单调的日子:浅海动植物死去,掉入深海,它们只需张大嘴巴接住。

  蛟龙号触底,打开探照灯,勾起深海鱼类久违的躁动。一只被王春生称作鼠尾鱼的深海鱼兴奋起来,绕着蛟龙号转圈,还撞击了一下玻璃窗,和驾驶舱中的付文韬打了个招呼。当付文韬指挥蛟龙号扬起机械臂,受惊的鼠尾鱼以意想不到的神速不见影踪。

  这条鼠尾鱼身长0.7米,是绝对的怪兽,头部类似带鱼,尾巴却和老鼠无异,银白色身体上泛着淡蓝。

  灯光还引来了一只鲜红的大虾,样子酷似餐桌上的大龙虾,但王春生肯定那不是龙虾:龙虾受不了如此高压。

  不知活了多少春秋的老虾(深海动物新陈代谢慢,异常高寿),起了童心,展开一对钳子,想与蛟龙号机械臂比个高下。付文韬想趁机把它抓住,机械手一张,“龙虾”消失在黑暗中。

  潜水员们用“很美”形容原本以为是生命荒漠的5000米海底。带来美丽的是五光十色的海参,有身体透明的,有白色的,有紫色的,还有黄色、红色的,它们是海底最常见的生物。最让人们吃惊的是,他们都长着翅膀,挪动时,翅膀一张一弛,飞得却很慢。蛟龙号动动手,数只海参落网,但在上浮的漫长旅途中,海参们瞅个空,溜了……

  能称作“第一次”的深海生物发现,是一种最低等的生物。

  我们常用与恐龙同年代形容熊猫的古老,和这种原生动物相比,熊猫的生存历史不值一提。十多亿年前,地球开始生命启蒙,最原始的动物全身只有一个细胞,我们叫它们原生动物。在完全不受外界打扰的深海中,这种外形酷似灵芝的原生动物趴在锰结核矿石上存活了下来。半月形,咖啡色,五六厘米长,如此巨大的单个细胞陆地上难觅——人身上唯一肉眼可见的是卵细胞,直径0.2毫米。

  尽管在打捞时不慎断作两截,但这种原生动物成功出水,它的身体面积虽不小,却像木耳一样只有薄薄一层,体重约1克。
没看到图!等待科学家们破解
海之骄子 发表于 2011-8-19 21:05
没看到图!等待科学家们破解
那些图,估计要过阵子才会放出来,,
sourapple 发表于 2011-8-19 21:16
那些图,估计要过阵子才会放出来,,
怎么 保密啊
海底难道除了叉烧啥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