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对F-22复飞并不着急的背后深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9 01:20:07


http://mil.huanqiu.com/photo/newpic/2011-08/1926506.html

先看三个貌似关联不大的事例


  第一则:


  8月12日,美国媒体发表评论文章称,美国空军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F-22,已经停飞了很长时间,它的飞行员可能会因此失去驾驶这种飞机的资格。美国空军要求飞行员每月执行一定数量的飞行任务,以保持技术娴熟,如果飞行员在长达210天的时间里没有飞行,他们的飞行执照将失去有效性,他们将不得不从头开始接受飞行培训。


  第二则


  8月16日,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将新一代战机锁定于美制的F-35,F-35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答应让日本最终组装生产F-35,同时开出了每架6500万美元的优惠“批发价”,并将于2016年交付日本航空自卫队。


  第三则:


  不久前的8月11日,美国空军最新型的高超音速的飞行器“猎鹰HTV-2号”在试飞的时候坠海,这是此类飞型器的第二次试飞,两次都暂告失败。在此之前,这个飞行器已经花费了3.8亿美元。


  ——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几个事件相互之间没有太密切的联系,但如果串到一起,可以发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


  目前美国空军顶尖的先进战机F-22停飞了这么长时间,依然没有复飞的迹象,这也表明,美军对这型飞机的复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着急。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美国又在下大力气推销F-35,并且给日本人开出了优惠价码,并称五年内就交付完毕。一方面是最先进的战斗机停飞了不着急,另一方面又在廉价的倾销同一代先进战机,这似乎表明美国放松了其所谓的四代战机的“关卡”。


  在纠结于四代战机的同时,美国又利用“猎鹰HTV-2”做了一个大噱头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和关注度,这就有一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味道了:趁机加紧更新一代战机技术的研究。


  猎鹰HTV-2飞行器究竟意味着什么?


  猎鹰HTV-2飞行空间主要在亚空间,也就是在最外层的大气空间,接近太空,实际上是在太空和高空之间。其研制指标要求它能够在一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任何地点,对于人类之前的军用飞行器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它的高空、高速等性能使之前的防空系统都形同虚设。从它的技术指标和突破程度来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美军正在着力打造未来的空中优势。


  此前,美国的航空技术在军用航空领域走出了一个世界性的标准:F-16、F-15树立了世界三代机的标准,F-22、F-35又树立了四代机的标准,现在看来,美国正在试图用其更先进的飞行器为世界军用航空器树立新的标准。这种新的标准将会引领世界在这个领域当中展开新一轮的技术竞争,同时,这种技术的领先性将使美国保持相当时间的空中优势。美国在航空领域可以说“所谋者大”。(以上文字来自新华网 作者 陈虎)



尽管“猎鹰”再度折翼,但这丝毫不能阻挡美国战略打击武器向常规方向转型的步伐,因为它们将成为“彻底改变战争规则的工具”。


  核魔:曾经一枝独秀


  自冷战以来,战略武器被核武器所垄断,核武器成了战略武器的代名词。从美、苏成功爆炸并装备核武器以来,不断壮大的核武库成了最令对手胆寒的后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核武器已经不再神秘,暴烈的核能开始被驯服而作为能源被使用,核技术门槛开始变得越来越低。但同时,核武器却由于其过于巨大的杀伤和破坏效果,其实战使用的门槛被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核威慑的作用开始下降,因为人们发现,不能使用的核武器所形成的核威慑仅仅是一种威慑而已。在均衡状态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此时,核武器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非核武器:常规未必不战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局部战争中依托高新技术的常规武器开始显露出其战略打击能力,随着比重的不断增加,进一步优化了战略打击体系的基本结构。美国将“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体系调整为“新三位一体”,把核与非核战略武器、主动与被动的防御系统和灵活反应的国防基础设施作为新的战略支柱。


  美国调整战略打击体系的优势很快就在科索沃战争中显现,当美国和西方大兵压境之时,仅具有核威慑能力的俄罗斯声称将干预,但直到美国的战略常规武器在贝尔格莱德上空炸响数月,也没有见到俄罗斯的真实动作。这说明,与核武器相比,具有战略打击效应的常规武器,在战争中具有威慑与实战双重能力。常规战略武器小而不弱的毁伤能力,使它在局部战争的运用中可以收放自如,是一柄既能恐吓又能杀人的钢刀。而战略威慑体系中核因素开始动摇并减弱。


  在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大量使用的新型常规武器,已经取代了核武器成为灭国亡军的主角。“高边疆理论”的创立者丹尼尔•格雷厄姆说:“纵观人类历史,那些最有效地从一个领域转入另一个领域的民族,总能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力量标准由核武器向常规武器的滑动,或许撬动的就是这个砝码。


  常规战略武器:关键是速度


  英国空战专家汤姆•库柏曾说过,核弹头是人类追求武器威力的极限,而高超音速飞行器则是人类追求武器速度的极限。美国防部“瞬间全球打击”计划的负责人罗伯特•克勒曾说:“关键是速度!”在各国追求高超音速武器的竞赛中,经济科技实力雄厚的美国的动作最引人注目。


  美国在寻求新型战略威慑与打击武器方面起步较早,这也是美国敢于降低核武器份额的重要原因。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的高超音速打击计划在进入新世纪后取得重大进展,以1小时打击圈和2小时打遍世界为代表的新型武器发展计划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的非核威慑与打击能力。


  1993年美国国防部就着手“瞬间全球打击”的超高音速“猎鹰”飞行器计划,计划的目标是“在60分钟内打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处”。1998年,美国提出高超音速飞行器设计方案,使用火箭组合循环发动机推进。从普通跑道起飞,发动机加速到10马赫飞行,当爬升到40公里高度时关闭发动机,飞机依靠惯性滑行到60公里的高度开始机动飞行。在这个高度区间,地球大气层的压力、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衰减:在距地球表面15公里高度,大气压力与密度分别约为地面的12.3%和16.2%;在30公里高度,分别约为地面的1.2%和1.6%;在60公里高度,分别仅为地面的0.031‰和0.028‰,已接近真空状态。因此,30~60公里的高空“走廊”是高超音速飞行器长时间远距离飞行的理想空间,在这个“走廊”短暂启动发动机,推动飞机再次爬升、回落、再爬升,如此周而复始,飞机每两分多钟进行一次“跳跃”,每一跳约450公里,这样在两小时以内可以到达地球上任何地点。


  这种在稠密大气层上方跳跃飞行的方式就像孩童用扁平石块在池塘里打水漂一样,不仅节省燃料,而且大大减轻高超音速飞行的气动加热。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有效载荷可以选择1枚钻地弹头或4枚小直径炸弹或6枚广域自主搜寻目标弹药。飞行器利用其高升阻比气动外形进行大范围滑翔机动,规避拦截火力,并在适合位置释放出携带的弹药,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突防率将非常之高


  由于这种武器系统的最大优势是飞行弹道和落点难以预测,拦截武器系统的传感器即使探测到发射也难以连续跟踪,导致难以获得精确数据。同时,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能力恰恰对这种飞行器大部分飞行时间和轨道显得无能为力,因而高超音速武器系统对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有非常高的突防概率。其飞行末段高达10~20马赫的高超音速攻击,让距离即使远隔洲际的坚固建筑和深埋地下百米的目标也变得弱不禁风。美空军航天司令部发布的评估报告认为,如果使用“猎鹰”这样的武器系统,在接到作战命令后,两小时内只需从美国本土发射4枚携带小直径炸弹或自主搜寻攻击弹药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即可达到1986年4月突袭利比亚“黄金峡谷”作战行动的所有效果。


  高超音速武器一旦成熟 其冲击绝不亚于当年的核武器


  2010年4月6日,美俄在布拉格握手言欢,当全球正准备为核魔的即将远去欢呼时,美国已经走到了所有国家的前面,在一个“没有对手能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常规领域建立了新的战略打击体系。这样,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危险,因为有核的情况下世界或许还可处在“危险的均衡”中。但无核时代,“常规武器”由于技术的活跃而变得更加容易失控,这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险。



高超音速武器尚需突破三大关口


  支撑高超音速武器巨大作战效能的是不可思议的速度,飞行要跨越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阶段,才能进入高超音速。当飞行器从稠密大气层冲向稀薄大气层时,空气密度的巨大变化给飞行器的研制带来巨大困难。超音速技术必须突破多个难题才能释放威力。


  第一,动力难题。高超音速技术主要选用超燃冲压发动机作为推进系统。高超音速空气在燃烧室中的滞留时间通常只有1.5毫秒左右,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将其压缩、增压,并与燃料在超音速流动状态下均匀、稳定地混合和燃烧十分困难。


  第二,气动加热难题。“猎鹰”是世界飞行最快的飞行器,与大气层的摩擦就会使外壳要承受近2000℃的高温,超过钢的熔点,其他部位的温度也将在600℃以上,必须综合利用多学科的计算、试验等手段解决真实飞行环境下的气动加热问题。


  第三,结构材料难题。高超音速飞行器要在尽可能地减轻结构重量情况下克服气动加热问题。耐高温、抗腐蚀、高强度、低密度的结构材料对于研制高超音速飞行器是必须突破的关口,甚至会使用航天器的结构与材料。


  “猎鹰”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系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X-37B和X-51一起,构成了美国战略打击能力转型的一个标志,它的再度折翅,说明“我们可能没有准备好一架12分钟内从纽约飞到洛杉矶的飞机”的同时,更预示着这个转身并不像美国人想象的那样简单。绝对优势必须付出绝对代价。而美国人在建立绝对优势方面,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歇。


  (以上文字摘自中国青年报 原文作者:军事科学院 杜文龙)







http://mil.huanqiu.com/photo/newpic/2011-08/1926506.html

先看三个貌似关联不大的事例


  第一则:


  8月12日,美国媒体发表评论文章称,美国空军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F-22,已经停飞了很长时间,它的飞行员可能会因此失去驾驶这种飞机的资格。美国空军要求飞行员每月执行一定数量的飞行任务,以保持技术娴熟,如果飞行员在长达210天的时间里没有飞行,他们的飞行执照将失去有效性,他们将不得不从头开始接受飞行培训。


  第二则


  8月16日,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将新一代战机锁定于美制的F-35,F-35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答应让日本最终组装生产F-35,同时开出了每架6500万美元的优惠“批发价”,并将于2016年交付日本航空自卫队。


  第三则:


  不久前的8月11日,美国空军最新型的高超音速的飞行器“猎鹰HTV-2号”在试飞的时候坠海,这是此类飞型器的第二次试飞,两次都暂告失败。在此之前,这个飞行器已经花费了3.8亿美元。


  ——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几个事件相互之间没有太密切的联系,但如果串到一起,可以发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


  目前美国空军顶尖的先进战机F-22停飞了这么长时间,依然没有复飞的迹象,这也表明,美军对这型飞机的复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着急。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美国又在下大力气推销F-35,并且给日本人开出了优惠价码,并称五年内就交付完毕。一方面是最先进的战斗机停飞了不着急,另一方面又在廉价的倾销同一代先进战机,这似乎表明美国放松了其所谓的四代战机的“关卡”。


  在纠结于四代战机的同时,美国又利用“猎鹰HTV-2”做了一个大噱头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和关注度,这就有一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味道了:趁机加紧更新一代战机技术的研究。


  猎鹰HTV-2飞行器究竟意味着什么?


  猎鹰HTV-2飞行空间主要在亚空间,也就是在最外层的大气空间,接近太空,实际上是在太空和高空之间。其研制指标要求它能够在一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任何地点,对于人类之前的军用飞行器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它的高空、高速等性能使之前的防空系统都形同虚设。从它的技术指标和突破程度来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美军正在着力打造未来的空中优势。


  此前,美国的航空技术在军用航空领域走出了一个世界性的标准:F-16、F-15树立了世界三代机的标准,F-22、F-35又树立了四代机的标准,现在看来,美国正在试图用其更先进的飞行器为世界军用航空器树立新的标准。这种新的标准将会引领世界在这个领域当中展开新一轮的技术竞争,同时,这种技术的领先性将使美国保持相当时间的空中优势。美国在航空领域可以说“所谋者大”。(以上文字来自新华网 作者 陈虎)



尽管“猎鹰”再度折翼,但这丝毫不能阻挡美国战略打击武器向常规方向转型的步伐,因为它们将成为“彻底改变战争规则的工具”。


  核魔:曾经一枝独秀


  自冷战以来,战略武器被核武器所垄断,核武器成了战略武器的代名词。从美、苏成功爆炸并装备核武器以来,不断壮大的核武库成了最令对手胆寒的后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核武器已经不再神秘,暴烈的核能开始被驯服而作为能源被使用,核技术门槛开始变得越来越低。但同时,核武器却由于其过于巨大的杀伤和破坏效果,其实战使用的门槛被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核威慑的作用开始下降,因为人们发现,不能使用的核武器所形成的核威慑仅仅是一种威慑而已。在均衡状态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此时,核武器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非核武器:常规未必不战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局部战争中依托高新技术的常规武器开始显露出其战略打击能力,随着比重的不断增加,进一步优化了战略打击体系的基本结构。美国将“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体系调整为“新三位一体”,把核与非核战略武器、主动与被动的防御系统和灵活反应的国防基础设施作为新的战略支柱。


  美国调整战略打击体系的优势很快就在科索沃战争中显现,当美国和西方大兵压境之时,仅具有核威慑能力的俄罗斯声称将干预,但直到美国的战略常规武器在贝尔格莱德上空炸响数月,也没有见到俄罗斯的真实动作。这说明,与核武器相比,具有战略打击效应的常规武器,在战争中具有威慑与实战双重能力。常规战略武器小而不弱的毁伤能力,使它在局部战争的运用中可以收放自如,是一柄既能恐吓又能杀人的钢刀。而战略威慑体系中核因素开始动摇并减弱。


  在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大量使用的新型常规武器,已经取代了核武器成为灭国亡军的主角。“高边疆理论”的创立者丹尼尔•格雷厄姆说:“纵观人类历史,那些最有效地从一个领域转入另一个领域的民族,总能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力量标准由核武器向常规武器的滑动,或许撬动的就是这个砝码。


  常规战略武器:关键是速度


  英国空战专家汤姆•库柏曾说过,核弹头是人类追求武器威力的极限,而高超音速飞行器则是人类追求武器速度的极限。美国防部“瞬间全球打击”计划的负责人罗伯特•克勒曾说:“关键是速度!”在各国追求高超音速武器的竞赛中,经济科技实力雄厚的美国的动作最引人注目。


  美国在寻求新型战略威慑与打击武器方面起步较早,这也是美国敢于降低核武器份额的重要原因。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的高超音速打击计划在进入新世纪后取得重大进展,以1小时打击圈和2小时打遍世界为代表的新型武器发展计划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的非核威慑与打击能力。


  1993年美国国防部就着手“瞬间全球打击”的超高音速“猎鹰”飞行器计划,计划的目标是“在60分钟内打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处”。1998年,美国提出高超音速飞行器设计方案,使用火箭组合循环发动机推进。从普通跑道起飞,发动机加速到10马赫飞行,当爬升到40公里高度时关闭发动机,飞机依靠惯性滑行到60公里的高度开始机动飞行。在这个高度区间,地球大气层的压力、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衰减:在距地球表面15公里高度,大气压力与密度分别约为地面的12.3%和16.2%;在30公里高度,分别约为地面的1.2%和1.6%;在60公里高度,分别仅为地面的0.031‰和0.028‰,已接近真空状态。因此,30~60公里的高空“走廊”是高超音速飞行器长时间远距离飞行的理想空间,在这个“走廊”短暂启动发动机,推动飞机再次爬升、回落、再爬升,如此周而复始,飞机每两分多钟进行一次“跳跃”,每一跳约450公里,这样在两小时以内可以到达地球上任何地点。


  这种在稠密大气层上方跳跃飞行的方式就像孩童用扁平石块在池塘里打水漂一样,不仅节省燃料,而且大大减轻高超音速飞行的气动加热。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有效载荷可以选择1枚钻地弹头或4枚小直径炸弹或6枚广域自主搜寻目标弹药。飞行器利用其高升阻比气动外形进行大范围滑翔机动,规避拦截火力,并在适合位置释放出携带的弹药,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突防率将非常之高


  由于这种武器系统的最大优势是飞行弹道和落点难以预测,拦截武器系统的传感器即使探测到发射也难以连续跟踪,导致难以获得精确数据。同时,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能力恰恰对这种飞行器大部分飞行时间和轨道显得无能为力,因而高超音速武器系统对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有非常高的突防概率。其飞行末段高达10~20马赫的高超音速攻击,让距离即使远隔洲际的坚固建筑和深埋地下百米的目标也变得弱不禁风。美空军航天司令部发布的评估报告认为,如果使用“猎鹰”这样的武器系统,在接到作战命令后,两小时内只需从美国本土发射4枚携带小直径炸弹或自主搜寻攻击弹药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即可达到1986年4月突袭利比亚“黄金峡谷”作战行动的所有效果。


  高超音速武器一旦成熟 其冲击绝不亚于当年的核武器


  2010年4月6日,美俄在布拉格握手言欢,当全球正准备为核魔的即将远去欢呼时,美国已经走到了所有国家的前面,在一个“没有对手能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常规领域建立了新的战略打击体系。这样,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危险,因为有核的情况下世界或许还可处在“危险的均衡”中。但无核时代,“常规武器”由于技术的活跃而变得更加容易失控,这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险。



高超音速武器尚需突破三大关口


  支撑高超音速武器巨大作战效能的是不可思议的速度,飞行要跨越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阶段,才能进入高超音速。当飞行器从稠密大气层冲向稀薄大气层时,空气密度的巨大变化给飞行器的研制带来巨大困难。超音速技术必须突破多个难题才能释放威力。


  第一,动力难题。高超音速技术主要选用超燃冲压发动机作为推进系统。高超音速空气在燃烧室中的滞留时间通常只有1.5毫秒左右,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将其压缩、增压,并与燃料在超音速流动状态下均匀、稳定地混合和燃烧十分困难。


  第二,气动加热难题。“猎鹰”是世界飞行最快的飞行器,与大气层的摩擦就会使外壳要承受近2000℃的高温,超过钢的熔点,其他部位的温度也将在600℃以上,必须综合利用多学科的计算、试验等手段解决真实飞行环境下的气动加热问题。


  第三,结构材料难题。高超音速飞行器要在尽可能地减轻结构重量情况下克服气动加热问题。耐高温、抗腐蚀、高强度、低密度的结构材料对于研制高超音速飞行器是必须突破的关口,甚至会使用航天器的结构与材料。


  “猎鹰”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系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X-37B和X-51一起,构成了美国战略打击能力转型的一个标志,它的再度折翅,说明“我们可能没有准备好一架12分钟内从纽约飞到洛杉矶的飞机”的同时,更预示着这个转身并不像美国人想象的那样简单。绝对优势必须付出绝对代价。而美国人在建立绝对优势方面,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歇。


  (以上文字摘自中国青年报 原文作者:军事科学院 杜文龙)





老技术,中国人善于虚张声势,美国人善于隐藏实力(在中国面前)
美帝也够深沉的,关键还到处借钱玩高科技,你还木法子,哎..........
F35是鸡肋, 想要F22 , 告诉你停飞了甭惦记了;  非得买F35就这个意思;
F22停飞能省多少钱啊,估计飞一次都得让观海心痛一下
wxf6815 发表于 2011-8-19 10:54
F35是鸡肋, 想要F22 , 告诉你停飞了甭惦记了;  非得买F35就这个意思;
F22停飞能省多少钱啊,估计飞一次都得 ...
第一条说法根本不存在。因为F-22是MD绝对不会外卖的。F-35再鸡肋,都不关22事。
美帝玩深沉
美国的技术水平不需要怀疑,这回F-22肯定要趁机大升级一次,顺便在商业策略上用到极致……
强烈要求MD增加军事透明度。
md还是我们追赶的目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