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人均寿命和识字率究竟是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10:13
在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均寿命和识字率都低的可怜,这已经没啥可讨论的了。

但问题是,这两个数据究竟是多少?虽然CD的讨论中有些人给出了数据,但基本都没有列出原始出处,使得这些数据的可靠性无法验证。

不知哪位达人能拿出一个可靠的,有明确出处的数据,并出示原始出处。在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均寿命和识字率都低的可怜,这已经没啥可讨论的了。

但问题是,这两个数据究竟是多少?虽然CD的讨论中有些人给出了数据,但基本都没有列出原始出处,使得这些数据的可靠性无法验证。

不知哪位达人能拿出一个可靠的,有明确出处的数据,并出示原始出处。
《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里面有不少引用文献,自己看吧;
萌国连全国人口都没弄清楚,要问识字率和寿命就更为难了


民国连自己的盐税关税都算不清,还扯啥人均寿命跟识字率的有效统计
以前似乎看过
剑桥中华民国史里面有点资料 江浙一带黄金X年死亡率跟三年灾害死亡率差不多

民国连自己的盐税关税都算不清,还扯啥人均寿命跟识字率的有效统计
以前似乎看过
剑桥中华民国史里面有点资料 江浙一带黄金X年死亡率跟三年灾害死亡率差不多
民国的基层统治甚至不如晚清。。
各种证据表明,民国成年人识字率,大约30%左右
文献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2002年01期
南京政府初期的“青年问题”:从国民识字率角度的一个分析


82年全国人口普查,成年人识字率68%,但这包括了1、2亿左右扫盲班成员,实际上扫盲班多数基本无效。
jhzc 发表于 2011-8-28 01:31
各种证据表明,民国成年人识字率,大约30%左右
文献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2002年01期
我外公就是扫盲班出身,别一张嘴就说无效。
说民国的时候上过几年书的就可以,说土鳖的时候上过扫盲班的就不行,什么逻辑。。
jhzc 发表于 2011-8-28 01:31
各种证据表明,民国成年人识字率,大约30%左右
文献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2002年01期
这个里面的数据对整体而言基本上没有可用之处。当时连人口都统计不准,这些数据有从海关来的,有从个人统计得来的,都过于片面了。
应该是很低的水平。保命都来不及,谁还管那些
中国人口史,第六卷,里面有当时的几次局部地域的调查统计。死亡率基本都是千分之三十以上----建国后死亡率最高的是1960年,千分之二十五。
果粉或许还会说……如果不是TG打内战……那就……

可惜啊可惜……这个历史是没有如果滴……
jhzc 发表于 2011-8-28 01:31
各种证据表明,民国成年人识字率,大约30%左右
文献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2002年01期

摘自 王奇生《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http://jds.cass.cn/Article/20050912173840.asp


但自学校取代科举以后,知识分子的生活场所和活动空间发生了改变。过去私塾分散在城乡村镇,如今新学校主要集中于都市,大学固多设在通都大邑,中学亦大多设在省会一级城市。据1935年中央农业实验所对22省961县的农村教育机构调查的结果,中学仅占乡村教育机构的0.7%。[20]


1933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在江苏常熟农村调查时,好不容易碰到一位中学生,以至于在调查日记中慨然写道:“我们跑过的乡村并不少,碰到中学生却是第一次。”[21]自南宋中国文化重心开始南移以来,苏浙一直是人文荟萃的文化渊薮,未料这个时期的苏南农村,却连一个中学生亦如凤毛麟角,同时期的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村,该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文化衰败景象呢!



尽管缺乏这个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的全面统计材料,但一麟半爪的个案亦能给人以一叶知秋的感觉。30年代初期,毛泽东在江西寻乌县调查时发现,一些地主子弟在寻乌城东小学混张毕业***后,就大摆其架子,在名片上赫然印上“城东小学毕业生”几个字,煞是神气!而且每年可以和那些老资格的秀才举人在家族祠堂里平分学谷和胙肉。[22]在一些内地农村,“粗识文字的小学毕业生便可以打起知识分子的幌子,俨然以绅士自居,出入公门,鱼肉乡里,任意欺骗老百姓。”[23]在四川一些地方,每当某家有子弟小学毕业时,亲朋邻居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如科举时代中举一样送去报条,以示祝贺。[24]


以上事例说明,这个时期的中国乡村出现了人才空虚和教育衰败的景象。农村文化生态结构已经失衡与蜕化。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宗族一般拥有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以及族学、义学等,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受宗族的资助,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但在科举制度废除后,随着传统文人士绅的衰亡,宗族制度与学田、义田、族学、义学的衰落,乡村人口的识字率甚至不如19世纪以前。在19世纪以前,清代人口的平均识字率大约为20%,而民国时期很多地区的人口识字率都低于这一比例。如抗战前后湖北省人口的平均识字率只有16%。[25]若仅就农村人口的识字率而言,其比例则更低。据抗战时期的一般观察,士兵的识字率在10%以下。[26]以此衡测当时中国农民的识字经,当亦不差。



自西潮东渐以后,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带有西化色彩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自然比日趋衰败破落的农村具有吸引力。加之城市集中着财、权力、名位等社会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农家子弟一旦接受中等以上的新式教育,便尽量留在都市而不愿返回乡村。大学毕业集中于大都市,中学毕业也想方设法留在省城和县城。城市成为新知识分子的生活场所和工作活动中心。1930年,上海《民国日报》有一篇题为“乡村颓败了”的文章这样写道:



“年年大批的毕业学生自乡村跑进都会,不见一个返到乡间,……乡村小学教师宁愿来都市为书局报馆抄写,……都会的漩涡卷去了乡村的干柱,剩下的只有老弱和稚幼。……乡村衰败了,没有一些生气,和黄褐的土块成了调和的色彩,死静、凄泠、枯暗、荒塞、简陋占据了整个乡村。”[27]


知识分子城市化潮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已初具规模。当时城市化的知识分子还主要是旧日士绅中的一部分。当新知识分子群体成长起来后,城市化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此,中国社会精英阶层的分布重心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变。在精英城市化的潮流下,乡村社会成为一个被精英遗弃,管理日趋失序的地区。据1934年湖北省襄阳县县长称:“近数年来,士大夫阶级类多全家去乡,侨居他埠,而无产失业之徒,或从戎,或附匪。其土著大多数为自耕农,识字甚少,程度极低。故甲长中什九不识字,保长虽较优,而识字人数亦不逮半数。保甲制度难于推行,实亦原因之一。”[28]襄阳县的情形是当时中国广大农村的缩影。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侯艳兴
(复旦大学 历史系,上海 200433)
《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
http://www.iguoxue.cn/html/90/n-43390.html

那么科举既然废除,新式学堂为什么得不到普遍建立,培养农村人才呢?除了上述乡民初期的抵制和不认同外,师资缺乏是一大原因。中国乡村幅员广阔,科举废除之后,新式学堂需要大量的师资队伍。然而,受过新式教育的人毕竟还是很少的。当时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都新学师资缺乏,导致了“陆师学堂派充师范,八股专家支持讲席”的奇怪局面,更何况是乡村呢!即使有新式学堂,农民的孩子还是上不起学,新式学堂是“贵族学校”的代名词。正因如此,民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倡导乡村师范教育,他说:“中国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居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11](p91)另外,清末和民国时期政治**、国家分裂,各级政府对乡村教育漠视,这些都不利于乡村新式学堂的普遍建立。

种种原因导致了民国时期乡村学堂的缺少,其状况令时人堪忧!虽然废科举、兴学堂的近代文明新风在清末“吹人了广大的乡村腹地,乡村新学教育也取得一定进步,但相对于新学教育蓬勃发展的城市地区而言,乡村社会的教育发展无异于小脚女人走路”。有人估计清末民初中国共有乡村10万,村落100万。以此计算,时至民国11年,全国中小学校共178847所,平均每6村才有一所学校。至民国20年,全国中小学校共262889所,平均每4村才有一所学校。[12]另一方面就是乡民识字率比明清时期大大下降。在19世纪以前,清代人口的平均识字率大约为20%,这一比率不亚于英国和日本现代化以前的识字率。但自1895年后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期间,全国平均识字率一直在下降,到30年代初,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只占总人口的17%,以至于梁启超在1915年时竟说出了这样的话:“二十年以来办新教育竟使全民不识字”。[13](p418)中国人口80%是农民,不识字的肯定绝大多数是他们。由此,时人曾有文章云:“科举之废,学堂之兴亦已十年于兹矣,而教育之普及较之科举时代乃反见其退步。”①读之不能不发人深省,民国时期乡村文化的衰落是必然的。

俺老娘这阵子找时点工,居然还碰到了好几个不识字的
要给本朝找优越感拿原始社会比更好
jiner 发表于 2011-8-28 19:56
中国人口史,第六卷,里面有当时的几次局部地域的调查统计。死亡率基本都是千分之三十以上----建国后死亡率 ...
一般时期,人口的死亡率民国肯定低于三年大饥荒,因为三年饥荒时人口是大量减少的,而民国时期人口是持续增加的。

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挂帅的集体项目六大卷《中国人口史》可以说是对历史上历次大乱的灾难程度估计最为缓和的了。该书综合了前人成果和自己的潜心研究,各卷作者都是各断代人口史的顶级专家,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当代水准,尤其对以上三个“人口之谜”的真相作了具有说服力的澄清。根据该书各卷的研究,西汉末年与新莽大乱中,人口从6000万降至3500万;东汉末年大乱,人口再从6000万降至2300万;隋唐之际大乱,人口从6000万降至2500万;安史之乱后以讫五代,战祸连绵,人口从7000万降至北宋初年的3540万;宋元之际大乱,中国(指宋辽金夏之地总计)人口从1.45亿降至7500万;元明之际,从9000万降至7160万;明末大乱,人口从近2亿降至1.5亿,清初顺治至康熙初的战争损失还有约2000万。以太平天国战争为中心的清末咸、同大乱,人口由4.36亿降至3.64亿。而辛亥革命后的整个民国时期,尽管实际上也是“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战祸不断,属于两个稳定“朝代”之间“改朝换代”的乱世,人口却破天荒地出现“乱世增长”,从1910年的4.36亿增至1949年的5.417亿。

  因此根据该团队的研究,历史上中国人口的大起大落现象,大约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元以前,每次“改朝换代”人口通常都要减少一半以上,甚至60%以上。第二阶段是元以后至清末,每次大乱人口减少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是正如《中国人口史》作者所说,这种变化其实主要是因为元以后中国人口基数大了,分布广了,而且出现了多个人口稠密中心,大乱不可能席卷所有这些地方。但在大乱涉及的地方,人口损失的比例与元以前相比,骇人听闻的程度并不稍逊。而整个大乱造成的人口减少绝对数甚至远比前一阶段更大。第三阶段就是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时期人口的“乱世增长”是此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
p步截尾 发表于 2011-8-30 19:30
一般时期,人口的死亡率民国肯定低于三年大饥荒,因为三年饥荒时人口是大量减少的,而民国时期人口是持续 ...
人口大量减少? 人口减少的只有60年一年,奇怪的是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两次人口统计,60年出生的人口不但没少,倒是越来越多.
民国时期人口持续增加?前后三十八年你再不增加点真见了鬼了.就民国那个悲剧的调查能力,只能靠盐税来估计人口数,嘿嘿.
这个问题可以问一些老人。当时上过高小就是知识分子了,显然文盲遍地都是。
我舅姥爷高小毕业,46年参军,49年就是营职,呵呵
种种原因导致了民国时期乡村学堂的缺少,其状况令时人堪忧!虽然废科举、兴学堂的近代文明新风在清末“吹人了广大的乡村腹地,乡村新学教育也取得一定进步,但相对于新学教育蓬勃发展的城市地区而言,乡村社会的教育发展无异于小脚女人走路”。有人估计清末民初中国共有乡村10万,村落100万。以此计算,时至民国11年,全国中小学校共178847所,平均每6村才有一所学校。至民国20年,全国中小学校共262889所,平均每4村才有一所学校。[12]另一方面就是乡民识字率比明清时期大大下降。在19世纪以前,清代人口的平均识字率大约为20%,这一比率不亚于英国和日本现代化以前的识字率。但自1895年后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期间,全国平均识字率一直在下降,到30年代初,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只占总人口的17%,以至于梁启超在1915年时竟说出了这样的话:“二十年以来办新教育竟使全民不识字”。
好成功的基础教育啊!
以前农民和城市手艺人中识字的人很少,现在50以下的也有不识字的。以前的扫盲班都要上课,但是2000年最后一次扫盲班很尴尬,俺老娘带队下乡,这时候农村很多人出门打工,找到若干识字不到3、400的小妇女要带她们上课考试,她们说老娘只要能认得东南西北风能打麻将就行了你管我识不识字的老娘一天能赢2.3百你们把钱拿来再讲上课的事情,叫大队干部劝也没有用,上课作业试卷都是老师自己写。
a2free 发表于 2011-12-28 17:22
以前农民和城市手艺人中识字的人很少,现在50以下的也有不识字的。以前的扫盲班都要上课,但是2000年最后一 ...
政府组织了那么多次扫盲班都没扫盲成功的,基本都是自己的原因,我外公家里穷,外婆家里富裕一点,外婆还民国的时候自己读书过,外公靠突击扫盲班,结果外公认字还多呢。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1-12-28 17:51
政府组织了那么多次扫盲班都没扫盲成功的,基本都是自己的原因,我外公家里穷,外婆家里富裕一点,外婆还 ...
以前扫盲班多少有点成就能开课,前几天在公园遇到一个老爷子问铭牌上的字就说他是在大队辅导班学的字,那一次动员不了,试卷难度有四五年级水平量大做不完,找几个大队干部做只有30、40分。

a2free 发表于 2011-12-28 19:05
以前扫盲班多少有点成就能开课,前几天在公园遇到一个老爷子问铭牌上的字就说他是在大队辅导班学的字,那 ...
那个是题的问题。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1-12-28 19:19
那个是题的问题。
一个上课的都没有都忙,老爷们一个没找到,小妇女都去打麻将了。
给成人扫盲的作用不如给孩子搞义务教育
谈识字,我举个例子,1930年我爷爷初中毕业,随后在当地镇小学当了国文教师,月工资16元,3年,36年后任教务长,月工资38元
扫盲还是有成果的.........我奶奶就是从文盲扫成会计.........
jhzc 发表于 2011-8-28 01:31
各种证据表明,民国成年人识字率,大约30%左右
文献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2002年01期
首先民国的经济形态与清朝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普通人不会比清朝的时候有更多的钱去送子女上学(读书的愿望可能比不上清朝的时候,因为科举没有了),民国自己也不安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也无力普及教育,我实在想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承认民国的识字率会较清朝有明显提高。
a2free 发表于 2011-12-28 17:22
以前农民和城市手艺人中识字的人很少,现在50以下的也有不识字的。以前的扫盲班都要上课,但是2000年最后一 ...
我家也是农村的,至少我从我村来看好像所有人都是识字的,就算是60岁以上老人。
文盲率不会低于80%
夏风 发表于 2011-12-30 23:28
我家也是农村的,至少我从我村来看好像所有人都是识字的,就算是60岁以上老人。
不是说一个字不识,好像是少于500还有800以下算文盲送扫盲班,像前面提到的老爷子持老人证免费进公园专门问人家生僻字然后纠正读音刷存在感的,按他的标准都杯具了。

夏风 发表于 2011-12-30 23:28
我家也是农村的,至少我从我村来看好像所有人都是识字的,就算是60岁以上老人。
你家乡很厉害啊
jhzc 发表于 2011-8-28 01:31
各种证据表明,民国成年人识字率,大约30%左右
文献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2002年01期
这百分之三十恐怕也是阿三标准:写一个有意义的句子。
我干兄弟的爷爷是个秀才,根据现在的标准,也就一初中生。在当年也算是当地一号人才了。
深涧悠蓝 发表于 2012-1-2 23:10
这百分之三十恐怕也是阿三标准:写一个有意义的句子。
我干兄弟的爷爷是个秀才,根据现在的标准,也就一 ...
如果真是秀才,那至少语文水平要比现在的211大学大学生平均水平不低。你要比科学水平就没意思了,几十年的时间差距摆着呢

再说你管什么水平,现在指的成人识字率,标准难道比初中高?

jhzc 发表于 2012-1-3 19:13
如果真是秀才,那至少语文水平要比现在的211大学大学生平均水平不低。你要比科学水平就没意思了,几十年的 ...


蓝蓝的意思是说文盲的标准,如果按现在的标准,不仅仅是要认识字,还要会简单的数学计算,你去工作,发工资的时候你总要自己能算吧?还有就是要能读懂一般的文章,去血汗工厂工作,给你本培训资料你要看懂吧。机器的操作要领你要知道吧。安全规章你要理解吧。签份合同你要弄明白内容吧。


这些都不是什么深奥的科学,都是日常生活中处处要用到的基本知识。

按这个标准走的话,民国只能说悲剧中的惨剧了。
jhzc 发表于 2012-1-3 19:13
如果真是秀才,那至少语文水平要比现在的211大学大学生平均水平不低。你要比科学水平就没意思了,几十年的 ...


蓝蓝的意思是说文盲的标准,如果按现在的标准,不仅仅是要认识字,还要会简单的数学计算,你去工作,发工资的时候你总要自己能算吧?还有就是要能读懂一般的文章,去血汗工厂工作,给你本培训资料你要看懂吧。机器的操作要领你要知道吧。安全规章你要理解吧。签份合同你要弄明白内容吧。


这些都不是什么深奥的科学,都是日常生活中处处要用到的基本知识。

按这个标准走的话,民国只能说悲剧中的惨剧了。

夏风 发表于 2011-12-30 23:20
首先民国的经济形态与清朝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普通人不会比清朝的时候有更多的钱去送子女上学(读 ...


你的假设我很难接受,且不说经济基础效果是否来的那么快,民国面临的全面外来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还是胜过晚清的。民族意识也不同,晚清外军进攻中国,老百姓搬个板凳在城外看热闹;民国抗日全民支持,差太远了。还有政府性质,民国再滥,也不是满清那种视汉人为仇雠为奴仆的中世纪官府可比。清朝在教育上才花几毛钱?办了几所学校?

民国有大量的学校,从档案看,不算教会学校和私塾,20年代每年在校生就过五百万了,三十年代过千万,四十年代可能2000多万了。如果考虑当时的人均受教育时间不会高于毛朝(70年代中国好象是五年),那么民国学校毕业生沒一亿也有七八千万了。再加上私塾和教会学校,你说会有多少?但民国绝对不是天堂,学校的科学教育水平是不高的,教育体系也不完备。很多识字者是靠大人或私塾教。

晚清有几所学校?
夏风 发表于 2011-12-30 23:20
首先民国的经济形态与清朝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普通人不会比清朝的时候有更多的钱去送子女上学(读 ...


你的假设我很难接受,且不说经济基础效果是否来的那么快,民国面临的全面外来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还是胜过晚清的。民族意识也不同,晚清外军进攻中国,老百姓搬个板凳在城外看热闹;民国抗日全民支持,差太远了。还有政府性质,民国再滥,也不是满清那种视汉人为仇雠为奴仆的中世纪官府可比。清朝在教育上才花几毛钱?办了几所学校?

民国有大量的学校,从档案看,不算教会学校和私塾,20年代每年在校生就过五百万了,三十年代过千万,四十年代可能2000多万了。如果考虑当时的人均受教育时间不会高于毛朝(70年代中国好象是五年),那么民国学校毕业生沒一亿也有七八千万了。再加上私塾和教会学校,你说会有多少?但民国绝对不是天堂,学校的科学教育水平是不高的,教育体系也不完备。很多识字者是靠大人或私塾教。

晚清有几所学校?
hedongli321 发表于 2012-1-3 19:21
蓝蓝的意思是说文盲的标准,如果按现在的标准,不仅仅是要认识字,还要会简单的数学计算,你去工作,发 ...
如果只是简单的四则运算,这要求也太低了,就是文盲小贩也会算。民国教育的命门,是工科和高等教育。民国的小学已经很客观了,但是高校尤其是工科学校,那是相当悲剧的。

不过评价这东西是很主管的,你可以说它悲剧,也可以说万事开头难。晚清几乎完全没有合格的教师,办学校太难。50年代有数以百万计的教师,当然相对容易些。毕竟是在战争环境中,而且相对晚清,已经很不错了。晚清才是悲剧里的笑话。

老实说,20世纪改开前中国的教育都很悲剧,80年代末全国高校招生不过五六十万,这包括了各类野鸡学校,这毕竟是和平发展30多年之后了。真正有起色的,还是90年代,那不仅是文盲大大减少(民国成人识字率大约30+%、近30年后毛朝末期实际约50%左右,再过30年目前可是90+%),更不用说高等教育实现真正的跃进和准普及化。

这一切是要经济实力的。民国经济被战争和外来资本主义冲垮,毛朝被国际形势和错误政策压制,邓朝才是松绑了。从这个意义上,我很佩服老邓,尽管他早年也很左。
jhzc 发表于 2012-1-3 19:24
你的假设我很难接受,且不说经济基础效果是否来的那么快,民国面临的全面外来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还是胜 ...
这里只讨论识字率,如果还要讨论要求对科学有相当的了解,那对清朝是很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