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人民幸福感特高:中国物价远高于美国之谜 商品含税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15:20
中国物价远高于美国之谜 商品含税竟是美国4倍多

近日,一条微博在互联网上疯狂流传: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 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 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孙笛毫不犹豫地转发了这条微博。

    一周前,她刚刚结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学期的研究生课程,特意穿着崭新的行头回国——9.9美元的Crocs鞋,39.9美元的Levis牛仔裤,30美元的Tommy Hilfiger牌T恤衫。孙笛发现,这些东西在国内的价格分别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真不知道是美国太便宜还是中国太贵了!”孙笛向记者感叹。

    她清楚地记得,出国前她和朋友在汉拿山餐厅吃了一顿烤肉,点了3个菜,一共120元。回国后还是在同一家店,点同样3个菜,价格却变成了240元,“盘里的肉还少了”。

    这个,这个和这个,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来

    著名财经评论员时寒冰与孙笛有同感。他最近还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托人从海外买东西。最新的成果是一台折合人民币24000元的尼康单反相机,在国内,这台相机的价格是4万元。

    事实上,尽管经常在各大电视台评点财经大事,但在去年的美国之旅以前,他从没想过中国的物价居然比美国还高。

    动身之前,一个因生意原因多次往返美国的朋友提醒他:“去美国除了钞票什么也不要带,东西很便宜。”

    对此,时寒冰半信半疑,毕竟,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数据是,“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

    但很快,时寒冰就受了“第一次刺激”。在洛杉矶一家叫“小台北”的中餐馆里,他们4个人点了份量很足的鱼、虾、蟹,结账的时候却只有49美元,“比上海便宜得多”。

    时寒冰以为老板算错账,特意又问了一遍,结果朋友笑他说:“这有啥奇怪的,你要是去商场,就更觉得离谱了。”

    这句话让偏爱实证调研的时寒冰“决定改变行程”,他推掉所有游山玩水的安排,专心观察、对比中美物价。

    对比的结果让时寒冰大吃一惊:国内一套3万元左右的阿玛尼西装,在这里只要500美元就可以买到;国内标价4.6万元的劳力士手表,在美国不到4000美元;一台国内50万元左右的宝马Z4标价只有21000美元。

    如果换一种比较方式,差距或许更加显眼:一杯咖啡只要2美元,看一场电影只要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平均月收入的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同样的比法得出的数据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

    在美国的商场里,最人满为患的地方往往是卖箱子的地方。时寒冰说,在新秀丽的柜台前,几乎每个外国服务员都会说几句简单的中文,在国内售价为1500元左右的箱子通常标价70多美元。

    “我前面的一个大哥一口气买了12个箱子。”回忆至此,时寒冰忍不住笑了。

    不止于此,因为商场里的化妆品价格“过于便宜”,仅相当于国内同类产品的30%~40%左右,时寒冰还一度被夫人怀疑“是不是买了假货”。

    更为夸张的情景出现在LV这样的奢侈品店,时寒冰记得朋友给他讲了一个亲眼所见的笑话,因为LV箱包这样的奢侈品在美国可以便宜3成左右,往往遭遇到中国顾客的疯抢,一名中国客人曾指着店里的三款LV包说:“这个,这个和这个,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来。”

    通过这次为期半个月的走访,时寒冰的调查结果是:除非涉及到人工服务,比如理发,或涉及知识产权,比如图书音像外,美国商品的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即便“MADE IN CHINA”的商品,常常也比国内便宜50%以上。

    回国后,时寒冰接连更新了十几篇博文,专门记录美国物价。

    事实上,在这段对价格格外敏感的年月,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这一现象。

    在美国生活的中国记者高娓娓在年初出版的新书中特意记录下这样一组数字:在华人超市,海蟹一打12只任你挑,价格从5.99美元到12.99美元,根据季节质量而变。猪肉、猪排骨0.99美元一磅(0.4536 公斤)。泰国米50磅装的,18美元左右一袋。大白菜,每磅0.50美元。西红柿1美元1磅。葡萄0.99元1磅。6瓶百威啤酒7美元。5个橙子1美元。

    高娓娓告诉记者,在美国,即使算上房租,一个人的正常工资(月薪两千美金)足够养活一家3口人。

       即使去买每平方米两万元的商品房,这个30岁的副教授也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

    有趣的是,在对此现象困惑不已的群体当中,还不乏经济学家。

    同样是在去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

    相比于其他留学者,这个从江西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年轻教师把更多目光投到了房价的对比上。据他观察,在美国的二线城市,2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价格40万美元左右,这200平方米指的是使用面积,不包括附赠的前后院。

    “换句话说,美国人所说的房子放在中国其实就是别墅。”聂辉华略显遗憾地说,“而且一个中产阶级奋斗七八年就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事实的确如此,据国际不动产代理商戈登·罗克(Gordon Rock)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人买房不需要太长时间,迈阿密需要4年,纽约需要5.7年,洛杉矶需要5.9年。

    而在北京,面对校园周边每平方米超过4万元的房价,聂辉华按照现在的工资计算了一下,即使去买每平方米两万元的商品房,这个30岁的副教授也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

    “很多中国学生读完博士不想回来不是因为不爱国,”聂辉华说,“他们是怕30岁读成回来后买不起房和车,失去尊严。”

    聂辉华还记得,在哈佛读书的时候,花70多美元为自己买了一件哥伦比亚牌冲锋衣,在国内,这件衣服要卖1500元。有感于此,他随手写了一篇博文《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结果,一段时间后,有学生提醒他,“聂老师,你写中美物价的文章在天涯论坛上被点击了30多万次,排在第一名。”
商品在出厂之前没有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出厂之后

    聂辉华发现,在繁复的物价比较当中,两组统计数据在有意无意中被忽略了。

    一组数据是,自1990年到2000年,美国几乎实现“零通胀”,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直在2%上下浮动,换言之,在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时,“低通胀”也始终相伴左右,其物价之稳定从一个细节就可见一斑:自美元诞生百余年来,美分作为最基本的货币单位,始终在市场上流通。

    另一组数据是,近30年来,中国经历了1988年、1994年、2007年和2010年至今的4轮通胀,通胀高峰CPI的涨幅分别为18%、21.9%、8.7%和当前的6.5%,这意味着货币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

    那么,当今中国物价是否已经比美国还贵?

    在这一问题上,几位接受采访的专家给出的结论是:相对于购买力和人均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物价明显高于美国,在绝对价格上,也在局部商品上出现了中贵美贱的情况。

    究其原因,一个被广泛提出的观点是: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急速膨胀,致使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美国20%多,从而导致同样的商品在中国所对应的货币量远远大于在美国所对应的货币量。同时,在常年实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战略下,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拉大,在现行的货币发行制度下,外汇储备的增加必须要以基础货币增发来对冲,从而再次增加了货币流通量,推动物价上涨。

    但在这样立足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的声音中,一些疑问也随之产生。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3天前刚刚从欧洲、美国参与交流活动归来。她告诉记者,在美国,不仅中国制造的产品远比国内售价便宜,即使是美国制造,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比如她曾在美国加州一个机场商店购买的美制风衣,价格不到北京赛特商场里同款风衣的五分之二。

    左小蕾连续提出两个问题。

    同样的成本,同样的产品,如果产自中国国内,即使算上“出口退税”的部分,也不该出现高于国外市场两倍的情况。

    反之亦然,如果产品来自国外,在WTO框架下,即使是制裁性关税,也绝对不可能出现超过一倍的价差。

    “这完全不符合基本的国际贸易规律,价格差有点过分了。”左小蕾说。

    长期观察中美物价关系的时寒冰对此现象的解读是,“商品在出厂之前没有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出厂之后”。

    他认为,国内商品价格被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藏在商品里由消费者买单的额外交易成本。

    在他看来,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

    据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所作的统计,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几乎每年都是GDP增速的两倍。而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剩下不足30%的税收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收入环节。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哪国制造,只要流入中国就将背负上这些处于流转环节的间接税。

    一个引人注目的数据是: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倘若国家征税的总量均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

    其中,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而且,相比于美国的商品价格往往会标明价外税,中国的商品实行价内税的方式,换言之,消费者只能看得到最终价格,却看不到价格中有多少隐身却逃不掉的间接税。

    “这样消费者心里也许会好过一点,但是糊涂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在目前中国商场里出售的100元女性化妆品中,会有14.53元的增值税,25.64元的消费税以及4.02元的城建税。单这三项,就占整个女性化妆品零售价格的44.19%,如果再加上生产和运输环节的间接税收,保守地说,政府税收对女性化妆品的最终价格至少“贡献”了50%以上。

    又比如,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显然,政府税收对国外制造最终价格的贡献也将近6成。

    “或许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成了物价上涨的推手之一。”韦森说,“你顺着这个逻辑推演,就知道这种价格的高企是如何转嫁给消费者的了。”

    在他看来,一个中国制造的产品,尽管不需要承担远渡重洋的交通成本,却要在国内一路承担重重收费甚至罚款。一个统计数字显示,1千克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1.5元,而从上海运到贵州却需要6~8元。

    旅程还没有结束。商品进入超市、商场后还要面临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以及无孔不入的暗箱操作费用。

    “总之见者有份,然后转嫁给消费者。”时寒冰告诉记者,“但有钱人对价格不敏感,真正利益受损的还是广大低收入群体。”

    在韦森看来,物价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一种路径是选择政府主导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策略,税负的增加无可避免,另一种路径则是通过减税的方式藏富于民,同时走上降低物价刺激内需的发展道路”。

    “买自己的东西能买得便宜点,这个要求高吗?”韦森反问道。

    24岁的孙笛并不了解这些国家战略上的分歧,她只是觉得“不敢再在国内买好东西了”。离回美国还有一个多月,闺蜜们便忙不跌地给她拟好了长长的代购单,其中,最抢手的东西是被很多中国人视为奢侈品的Coach包,在美国,它的价位在200~300美元左右。

    如今,已经有7个闺蜜预订了这款包。

中国物价远高于美国之谜 商品含税竟是美国4倍多

近日,一条微博在互联网上疯狂流传: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 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 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孙笛毫不犹豫地转发了这条微博。

    一周前,她刚刚结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学期的研究生课程,特意穿着崭新的行头回国——9.9美元的Crocs鞋,39.9美元的Levis牛仔裤,30美元的Tommy Hilfiger牌T恤衫。孙笛发现,这些东西在国内的价格分别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真不知道是美国太便宜还是中国太贵了!”孙笛向记者感叹。

    她清楚地记得,出国前她和朋友在汉拿山餐厅吃了一顿烤肉,点了3个菜,一共120元。回国后还是在同一家店,点同样3个菜,价格却变成了240元,“盘里的肉还少了”。

    这个,这个和这个,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来

    著名财经评论员时寒冰与孙笛有同感。他最近还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托人从海外买东西。最新的成果是一台折合人民币24000元的尼康单反相机,在国内,这台相机的价格是4万元。

    事实上,尽管经常在各大电视台评点财经大事,但在去年的美国之旅以前,他从没想过中国的物价居然比美国还高。

    动身之前,一个因生意原因多次往返美国的朋友提醒他:“去美国除了钞票什么也不要带,东西很便宜。”

    对此,时寒冰半信半疑,毕竟,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数据是,“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

    但很快,时寒冰就受了“第一次刺激”。在洛杉矶一家叫“小台北”的中餐馆里,他们4个人点了份量很足的鱼、虾、蟹,结账的时候却只有49美元,“比上海便宜得多”。

    时寒冰以为老板算错账,特意又问了一遍,结果朋友笑他说:“这有啥奇怪的,你要是去商场,就更觉得离谱了。”

    这句话让偏爱实证调研的时寒冰“决定改变行程”,他推掉所有游山玩水的安排,专心观察、对比中美物价。

    对比的结果让时寒冰大吃一惊:国内一套3万元左右的阿玛尼西装,在这里只要500美元就可以买到;国内标价4.6万元的劳力士手表,在美国不到4000美元;一台国内50万元左右的宝马Z4标价只有21000美元。

    如果换一种比较方式,差距或许更加显眼:一杯咖啡只要2美元,看一场电影只要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平均月收入的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同样的比法得出的数据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

    在美国的商场里,最人满为患的地方往往是卖箱子的地方。时寒冰说,在新秀丽的柜台前,几乎每个外国服务员都会说几句简单的中文,在国内售价为1500元左右的箱子通常标价70多美元。

    “我前面的一个大哥一口气买了12个箱子。”回忆至此,时寒冰忍不住笑了。

    不止于此,因为商场里的化妆品价格“过于便宜”,仅相当于国内同类产品的30%~40%左右,时寒冰还一度被夫人怀疑“是不是买了假货”。

    更为夸张的情景出现在LV这样的奢侈品店,时寒冰记得朋友给他讲了一个亲眼所见的笑话,因为LV箱包这样的奢侈品在美国可以便宜3成左右,往往遭遇到中国顾客的疯抢,一名中国客人曾指着店里的三款LV包说:“这个,这个和这个,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来。”

    通过这次为期半个月的走访,时寒冰的调查结果是:除非涉及到人工服务,比如理发,或涉及知识产权,比如图书音像外,美国商品的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即便“MADE IN CHINA”的商品,常常也比国内便宜50%以上。

    回国后,时寒冰接连更新了十几篇博文,专门记录美国物价。

    事实上,在这段对价格格外敏感的年月,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这一现象。

    在美国生活的中国记者高娓娓在年初出版的新书中特意记录下这样一组数字:在华人超市,海蟹一打12只任你挑,价格从5.99美元到12.99美元,根据季节质量而变。猪肉、猪排骨0.99美元一磅(0.4536 公斤)。泰国米50磅装的,18美元左右一袋。大白菜,每磅0.50美元。西红柿1美元1磅。葡萄0.99元1磅。6瓶百威啤酒7美元。5个橙子1美元。

    高娓娓告诉记者,在美国,即使算上房租,一个人的正常工资(月薪两千美金)足够养活一家3口人。

       即使去买每平方米两万元的商品房,这个30岁的副教授也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

    有趣的是,在对此现象困惑不已的群体当中,还不乏经济学家。

    同样是在去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

    相比于其他留学者,这个从江西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年轻教师把更多目光投到了房价的对比上。据他观察,在美国的二线城市,2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价格40万美元左右,这200平方米指的是使用面积,不包括附赠的前后院。

    “换句话说,美国人所说的房子放在中国其实就是别墅。”聂辉华略显遗憾地说,“而且一个中产阶级奋斗七八年就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事实的确如此,据国际不动产代理商戈登·罗克(Gordon Rock)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人买房不需要太长时间,迈阿密需要4年,纽约需要5.7年,洛杉矶需要5.9年。

    而在北京,面对校园周边每平方米超过4万元的房价,聂辉华按照现在的工资计算了一下,即使去买每平方米两万元的商品房,这个30岁的副教授也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

    “很多中国学生读完博士不想回来不是因为不爱国,”聂辉华说,“他们是怕30岁读成回来后买不起房和车,失去尊严。”

    聂辉华还记得,在哈佛读书的时候,花70多美元为自己买了一件哥伦比亚牌冲锋衣,在国内,这件衣服要卖1500元。有感于此,他随手写了一篇博文《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结果,一段时间后,有学生提醒他,“聂老师,你写中美物价的文章在天涯论坛上被点击了30多万次,排在第一名。”
商品在出厂之前没有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出厂之后

    聂辉华发现,在繁复的物价比较当中,两组统计数据在有意无意中被忽略了。

    一组数据是,自1990年到2000年,美国几乎实现“零通胀”,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直在2%上下浮动,换言之,在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时,“低通胀”也始终相伴左右,其物价之稳定从一个细节就可见一斑:自美元诞生百余年来,美分作为最基本的货币单位,始终在市场上流通。

    另一组数据是,近30年来,中国经历了1988年、1994年、2007年和2010年至今的4轮通胀,通胀高峰CPI的涨幅分别为18%、21.9%、8.7%和当前的6.5%,这意味着货币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

    那么,当今中国物价是否已经比美国还贵?

    在这一问题上,几位接受采访的专家给出的结论是:相对于购买力和人均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物价明显高于美国,在绝对价格上,也在局部商品上出现了中贵美贱的情况。

    究其原因,一个被广泛提出的观点是: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急速膨胀,致使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美国20%多,从而导致同样的商品在中国所对应的货币量远远大于在美国所对应的货币量。同时,在常年实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战略下,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拉大,在现行的货币发行制度下,外汇储备的增加必须要以基础货币增发来对冲,从而再次增加了货币流通量,推动物价上涨。

    但在这样立足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的声音中,一些疑问也随之产生。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3天前刚刚从欧洲、美国参与交流活动归来。她告诉记者,在美国,不仅中国制造的产品远比国内售价便宜,即使是美国制造,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比如她曾在美国加州一个机场商店购买的美制风衣,价格不到北京赛特商场里同款风衣的五分之二。

    左小蕾连续提出两个问题。

    同样的成本,同样的产品,如果产自中国国内,即使算上“出口退税”的部分,也不该出现高于国外市场两倍的情况。

    反之亦然,如果产品来自国外,在WTO框架下,即使是制裁性关税,也绝对不可能出现超过一倍的价差。

    “这完全不符合基本的国际贸易规律,价格差有点过分了。”左小蕾说。

    长期观察中美物价关系的时寒冰对此现象的解读是,“商品在出厂之前没有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出厂之后”。

    他认为,国内商品价格被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藏在商品里由消费者买单的额外交易成本。

    在他看来,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

    据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所作的统计,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几乎每年都是GDP增速的两倍。而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剩下不足30%的税收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收入环节。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哪国制造,只要流入中国就将背负上这些处于流转环节的间接税。

    一个引人注目的数据是: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倘若国家征税的总量均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

    其中,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而且,相比于美国的商品价格往往会标明价外税,中国的商品实行价内税的方式,换言之,消费者只能看得到最终价格,却看不到价格中有多少隐身却逃不掉的间接税。

    “这样消费者心里也许会好过一点,但是糊涂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在目前中国商场里出售的100元女性化妆品中,会有14.53元的增值税,25.64元的消费税以及4.02元的城建税。单这三项,就占整个女性化妆品零售价格的44.19%,如果再加上生产和运输环节的间接税收,保守地说,政府税收对女性化妆品的最终价格至少“贡献”了50%以上。

    又比如,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显然,政府税收对国外制造最终价格的贡献也将近6成。

    “或许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成了物价上涨的推手之一。”韦森说,“你顺着这个逻辑推演,就知道这种价格的高企是如何转嫁给消费者的了。”

    在他看来,一个中国制造的产品,尽管不需要承担远渡重洋的交通成本,却要在国内一路承担重重收费甚至罚款。一个统计数字显示,1千克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1.5元,而从上海运到贵州却需要6~8元。

    旅程还没有结束。商品进入超市、商场后还要面临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以及无孔不入的暗箱操作费用。

    “总之见者有份,然后转嫁给消费者。”时寒冰告诉记者,“但有钱人对价格不敏感,真正利益受损的还是广大低收入群体。”

    在韦森看来,物价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一种路径是选择政府主导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策略,税负的增加无可避免,另一种路径则是通过减税的方式藏富于民,同时走上降低物价刺激内需的发展道路”。

    “买自己的东西能买得便宜点,这个要求高吗?”韦森反问道。

    24岁的孙笛并不了解这些国家战略上的分歧,她只是觉得“不敢再在国内买好东西了”。离回美国还有一个多月,闺蜜们便忙不跌地给她拟好了长长的代购单,其中,最抢手的东西是被很多中国人视为奢侈品的Coach包,在美国,它的价位在200~300美元左右。

    如今,已经有7个闺蜜预订了这款包。

我爱我的祖国,也爱这片土地。但是这个土地某个管理机构能不能不要太敲骨吸髓好不好。。。。。
我想发中华网的新闻链接,你们不允许而已。接下来就扣分!我无语了。。。。


连击了,编辑掉

连击了,编辑掉

jsqs 发表于 2011-6-30 09:29
我想发中华网的新闻链接,你们不允许而已。接下来就扣分!我无语了。。。。


http://lt.cjdby.net/thread-1174461-1-1.html

这个贴附近有讨论,就不要重复发了

吐几个槽给你吧
第一 米帝工业农业金融水平远高于本朝,凭什么米帝的工农业产品价格要比中国高?1个3亿人年产百亿吨猪肉的国家猪肉比你14亿人年产百亿吨猪肉的国家便宜很稀奇?要是米帝工资物价比和天朝一样,天朝还叫发展中国家么?

第二 进口产品的关税和商品增值税没有可比性,你在米帝买米帝的大路货当然比你在天朝买米帝的大路货便宜,你要喜欢,天朝20块RMB一条的牛仔裤也有的是,无非就是式样土点外带差个洋牌子而已~

第三 根据本坛的正宗美国人说,上面的数据多数在胡说八道
jsqs 发表于 2011-6-30 09:29
我想发中华网的新闻链接,你们不允许而已。接下来就扣分!我无语了。。。。


http://lt.cjdby.net/thread-1174461-1-1.html

这个贴附近有讨论,就不要重复发了

吐几个槽给你吧
第一 米帝工业农业金融水平远高于本朝,凭什么米帝的工农业产品价格要比中国高?1个3亿人年产百亿吨猪肉的国家猪肉比你14亿人年产百亿吨猪肉的国家便宜很稀奇?要是米帝工资物价比和天朝一样,天朝还叫发展中国家么?

第二 进口产品的关税和商品增值税没有可比性,你在米帝买米帝的大路货当然比你在天朝买米帝的大路货便宜,你要喜欢,天朝20块RMB一条的牛仔裤也有的是,无非就是式样土点外带差个洋牌子而已~

第三 根据本坛的正宗美国人说,上面的数据多数在胡说八道
“在华人超市,海蟹一打12只任你挑,价格从5.99美元到12.99美元,根据季节质量而变。猪肉、猪排骨0.99美元一磅(0.4536 公斤)。泰国米50磅装的,18美元左右一袋。大白菜,每磅0.50美元。西红柿1美元1磅。葡萄0.99元1磅。6瓶百威啤酒7美元。5个橙子1美元。”

一篇被批烂的文章连发三回,累不?真当国外无华人么
暑假党威猛,这个帖子一天见3回

19821201 发表于 2011-6-30 09:36
http://lt.cjdby.net/thread-1174461-1-1.html

这个贴附近有讨论,就不要重复发了
你的那个正宗美国人告诉你没有:美国本科生毕业拿多少万美元一年?

你的那个正宗的美国人告诉你没有:美国房价非常便宜没有!

我要告诉你的一个亲戚,在美国读phd,五年。他父亲为了省房租,给他花了10几美元买了楼上楼上有院子房子,让他单独住。并且花了几万美元给个他买了一辆高级轿车。

要是在中国现在10几万美元,70-80万人民币在中等城市也只能买一个100平米的公寓而已。。。。。
总有一些人: 在提伟大的管理机构擦屁股。

jsqs 发表于 2011-6-30 09:42
你的那个正宗美国人告诉你没有:美国本科生毕业拿多少万美元一年?

你的那个正宗的美国人告诉你没有: ...


米帝有些地方房价便宜不假
那是因为米帝交通发达,工业水平高,所以人在卫星城住着开车去市中心上班无鸭梨
你要去燕郊买套房然后开车回北京上班自然也比北京房价便宜,哥在南昌县花90万可以买个钢筋水泥的3层小别墅,哥在南昌市花90万只能买个90平的小房间,两地的车程还没有20分钟,这很难理解么?

还是那句话,这本质上是工农业和金融水平导致的差距,你要熬不下去,那就去米国嘛
jsqs 发表于 2011-6-30 09:42
你的那个正宗美国人告诉你没有:美国本科生毕业拿多少万美元一年?

你的那个正宗的美国人告诉你没有: ...


米帝有些地方房价便宜不假
那是因为米帝交通发达,工业水平高,所以人在卫星城住着开车去市中心上班无鸭梨
你要去燕郊买套房然后开车回北京上班自然也比北京房价便宜,哥在南昌县花90万可以买个钢筋水泥的3层小别墅,哥在南昌市花90万只能买个90平的小房间,两地的车程还没有20分钟,这很难理解么?

还是那句话,这本质上是工农业和金融水平导致的差距,你要熬不下去,那就去米国嘛
总有一些人 屁都不懂还尽泼粪
jsqs 发表于 2011-6-30 09:42
你的那个正宗美国人告诉你没有:美国本科生毕业拿多少万美元一年?

你的那个正宗的美国人告诉你没有: ...
在华人超市,海蟹一打12只任你挑,价格从5.99美元到12.99美元,根据季节质量而变。猪肉、猪排骨0.99美元一磅(0.4536 公斤)。泰国米50磅装的,18美元左右一袋。大白菜,每磅0.50美元。西红柿1美元1磅。葡萄0.99元1磅。6瓶百威啤酒7美元。5个橙子1美元

我家河对岸就是美国,我愿意出钱赞助你用以上价格过河买东西,买到了我就全送给你,买不到你就得按当地物价全额还我,敢不敢打这个赌?
jsqs 发表于 2011-6-30 09:19
我爱我的祖国,也爱这片土地。但是这个土地某个管理机构能不能不要太敲骨吸髓好不好。。。。。
靠造假来爱国?

jsqs 发表于 2011-6-30 09:43
总有一些人: 在提伟大的管理机构擦屁股。


倒不是替管理机构擦屁股,而是那些管理机构的对头智商太低,连个假都造不好。
别管好坏,至少你总得先选个智商高些的吧?
我朝人民幸福感高不高先不说,你好歹别以为我朝人民智商低。这都信息时代了,联系个老外又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我这样玩星际美服的。
jsqs 发表于 2011-6-30 09:43
总有一些人: 在提伟大的管理机构擦屁股。


倒不是替管理机构擦屁股,而是那些管理机构的对头智商太低,连个假都造不好。
别管好坏,至少你总得先选个智商高些的吧?
我朝人民幸福感高不高先不说,你好歹别以为我朝人民智商低。这都信息时代了,联系个老外又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我这样玩星际美服的。
jsqs 发表于 2011-6-30 09:43
总有一些人: 在提伟大的管理机构擦屁股。
工作介绍个给我撒 也让我拿拿美分嘛~
虽然物价是挺高,但我还是觉得挺幸福的,父母健康,家庭和睦,朋友一堆…我还要要求什么,国家主席?no,那太辛苦了。
人比人气死人,奉劝一些心理失衡的人,知足常乐,有什么样的能力干什么样的事情,你们那种“凌云壮志”也就是败犬吠远而已
这个帖子已经发烂了,被批了几回了,楼主你就别再弄了。
有些人干嘛?人家过来给你们送分,那就客客气气多和他讨论一会嘛,你们这样,直接把人家脸打得都黑了,人家还敢来吗?
我以为是昨天帖子
一看日期,居然是今天的
首先,光拿一些奢侈品和一些海鲜,水果等有地域特点的食品来强调中国物价高于美国是可笑的。
很多非洲国家,入刚果,索马里等等某些商品物价也高于美国,这个会不会困扰那些经济专家,使其认为这些国家某些商品物价过高的原因也是税负水平远高于美国?
美国现行物价低,正是由于中国向美国大量出口了廉价产品的缘故。假如人民币极具升值的话,必然会导致美国激烈的通胀,到时美国物价就会如同火箭一般的升高的。
这个帖子可能下个月还要出现一次
下下个月也可能还要出现一次
莫明其妙,要是认为中国税负高,而美国税负低的话,那就该是美国货冲击中国,而不是中国货冲击美国,因为资本家是长腿的,税负高首先会击垮他们。

“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倘若国家征税的总量均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
谁能找到这份报表看看,里面到底讲什么,拿五年前的报表本来就很奇怪了
乱七八糟的烂数据

楼主你好,楼主再见!
美国物价高那是必须的,君不见只有富人和官二代往美国跑么?为何穷人不往美国跑,物价贵啊。
jsqs 发表于 2011-6-30 09:42
你的那个正宗美国人告诉你没有:美国本科生毕业拿多少万美元一年?

你的那个正宗的美国人告诉你没有: ...
1. 一般有这个钱的不去美国读PhD吧.

2. 10几美元买房子? 你少打了个万字应该, 而且10几万能买到二层楼有院子那得是多偏远的农村? 我这儿二层楼木板公寓房的一个二楼, 三室一厅二卫, 我租一个单间住的地方, 买下来得14万, 毛胚无装修不含税. 美国房子便宜, 税比较贵, 当然总体含税还是比中国便宜, 但这在中国也是暂时性问题.

3. 你有没有问问你的"亲戚", 美国看病多少钱? 买医疗保险多少钱? 嘻嘻. 去办个健身卡多少钱? 请人来家里修个空调, 修下自行车多少钱? 汽车坏了修车, 洗车多少钱? 上好学校学费多少钱? 老头子把房子留给儿子女儿交多少遗产税和赠与税?

4. 美国本科生毕业多少万美元一年? 嘻嘻, 税前也就是个4万多, 税后估计一个月也就3000多, 资料这里比较全, 自己查

http://www.simplyhired.com/a/salary/search/q-college+graduate



我不想喊"脸在哪里", 我只想说美国生活是挺富足的, 比中国好, 但为了说美国好而去造谣, 提供不实信息或经过不科学处理的数据, 都是不正确, 让人觉得可笑的行为.
九头龙 发表于 2011-6-30 12:45
美国物价高那是必须的,君不见只有富人和官二代往美国跑么?为何穷人不往美国跑,物价贵啊。
那是必须的,一个无才无钱对其无利益的人想来美国定居,伟大的米国是不同意~~~你要民主,要自由,有钱有价值才来就让你进,没钱没利益还想来民主灯塔之国,垫垫自己的分量~~~~~~
butiger 发表于 2011-6-30 13:14
那是必须的,一个无才无钱对其无利益的人想来美国定居,伟大的米国是不同意~~~你要民主,要自由,有钱有价 ...
我就是奇怪有钱有价值的人怎么都爱移民呢?真是太不给我裆脸了。

九头龙 发表于 2011-6-30 13:21
我就是奇怪有钱有价值的人怎么都爱移民呢?真是太不给我裆脸了。


你也太没常识了,没看我D说么,俺们可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是人均百名外的,跟我们这些穷酸在一起,不是丢脸么~~~~~~

人家明主灯塔可是世界头号强国,地广人稀,人民富裕的发达国家~~~

人往高处走,是正常。。。。。要是人家美国人喜欢移民到中国,那才是太不给脸了~~~
九头龙 发表于 2011-6-30 13:21
我就是奇怪有钱有价值的人怎么都爱移民呢?真是太不给我裆脸了。


你也太没常识了,没看我D说么,俺们可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是人均百名外的,跟我们这些穷酸在一起,不是丢脸么~~~~~~

人家明主灯塔可是世界头号强国,地广人稀,人民富裕的发达国家~~~

人往高处走,是正常。。。。。要是人家美国人喜欢移民到中国,那才是太不给脸了~~~

de8000 发表于 2011-6-30 12:08
莫明其妙,要是认为中国税负高,而美国税负低的话,那就该是美国货冲击中国,而不是中国货冲击美国,因为资 ...


2007年的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 Yearbook在IMF网站上已经撤下来了,是收费项目,要90多美元才能搞到一本,不过2008版的仍然免费,地址是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gfs/yearbook/2008/gfsy08.pdf
但是2008版里面中国最新的也就是2006财年的数据,而美国最旧的也是2006年。

第144页
2006财年中国数据(单位:亿元人民币)
以下税收数字后面的括号内的百分比为该项税种占总税收的百分比

中央政府收益 22539,税收占19875(48.24%)
地方政府收益 51615,税收占21322(51.76%)
收入,利润和资本利得类税(income, profits & capital gains)  中央5653(13.72%) 地方3162(7.68%)
个税  中央1472(3.57%)  地方982(2.38%)
企业税  中央4181(10.15%)  地方2181(5.29%)
商品和服务税(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  中央12891(31.31%)  地方9797(23.61%)
一般商品和服务税(general 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  中央9748(23.66%)  地方9587(23.27%)
消费税(excises)  中央3042(7.38%)  地方未统计
房产税(taxes on property)  中央174(0.42%)  地方1968(4.78%)



第498页
2006财年美国数据(单位:亿美元)
以下税收数字后面的括号内的百分比为该项税种占总税收的百分比
44033
联邦政府收益 25534,税收占15780(35.84%)
地方政府收益 45045,税收占28253(64.16%)
收入,利润和资本利得类税(income, profits & capital gains)  联邦14522(32.98%) 地方17899(40.65%)
个税  联邦10633(24.15%)  地方13403(30.44%)
企业税  联邦3889(8.83%)  地方4497(10.21%)
商品和服务税(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  联邦713(1.62%)  地方5997(13.62%)
一般商品和服务税(general 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  联邦未统计  地方2904(6.60%)
消费税(excises)  联邦521(1.18%)  1344(3.05%)
房产税(taxes on property)  联邦278(0.63%)  地方4090(9.29%)



其一,按照税收总额分别为1000元本币计算,中国征收的中央与地方商品与服务税之和(包含消费税),粗略来看即“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为549.2,而美国的相关数据为152.4。我不知道原文的700与168是如何得来的。


其二,按单位税收(1000元)计算各项税额的本质是直观得到各项税收在总税收中的比例分配。商品及服务税占总税收的比例根本不代表 “整体税赋是否苛重”,也不能说明“重税导致高物价”。前者与后两者根本是因果不相关的概念。


评估“重税导致高物价”显然应该抽样统计商品与服务税占CPI内一揽子商品价格的比重。而评估整体税收是否苛重,其实粗略可用税收总额除以当年的该国GDP估计。中国2006年GDP为209707亿元人民币(数据来源http://business.sohu.com/s2007/2006gmjingji/),欲计算之比例为19.65%。美国2006年GDP为132018亿美元(数据来源http://www.labor.ca.gov/panel/pdf/GDP.pdf),欲计算之比例为33.35%。哪一个税富重一目了然。哪怕我们用商品及服务税计算,中国2006年该项税收占GDP的比例为10.82%,而美国为5.08%,两者是2倍的关系,明显地没有“700/168”看起来4倍多的差距。



作者用搜集来的数据(数据是否权威?采集是否全面)拼凑计算(计算方式是否正确?)了一些数字,试图让中美看起来“差距巨大”,其实逻辑漏洞百出,论点和算例毫不相干。感谢这篇文章的作者给了我多年后再次练习GRE Argument的机会,顺便我冒昧地代表具有严肃的科学精神的朋友们大喊一句:“脸在哪里?”


de8000 发表于 2011-6-30 12:08
莫明其妙,要是认为中国税负高,而美国税负低的话,那就该是美国货冲击中国,而不是中国货冲击美国,因为资 ...


2007年的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 Yearbook在IMF网站上已经撤下来了,是收费项目,要90多美元才能搞到一本,不过2008版的仍然免费,地址是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gfs/yearbook/2008/gfsy08.pdf
但是2008版里面中国最新的也就是2006财年的数据,而美国最旧的也是2006年。

第144页
2006财年中国数据(单位:亿元人民币)
以下税收数字后面的括号内的百分比为该项税种占总税收的百分比

中央政府收益 22539,税收占19875(48.24%)
地方政府收益 51615,税收占21322(51.76%)
收入,利润和资本利得类税(income, profits & capital gains)  中央5653(13.72%) 地方3162(7.68%)
个税  中央1472(3.57%)  地方982(2.38%)
企业税  中央4181(10.15%)  地方2181(5.29%)
商品和服务税(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  中央12891(31.31%)  地方9797(23.61%)
一般商品和服务税(general 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  中央9748(23.66%)  地方9587(23.27%)
消费税(excises)  中央3042(7.38%)  地方未统计
房产税(taxes on property)  中央174(0.42%)  地方1968(4.78%)



第498页
2006财年美国数据(单位:亿美元)
以下税收数字后面的括号内的百分比为该项税种占总税收的百分比
44033
联邦政府收益 25534,税收占15780(35.84%)
地方政府收益 45045,税收占28253(64.16%)
收入,利润和资本利得类税(income, profits & capital gains)  联邦14522(32.98%) 地方17899(40.65%)
个税  联邦10633(24.15%)  地方13403(30.44%)
企业税  联邦3889(8.83%)  地方4497(10.21%)
商品和服务税(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  联邦713(1.62%)  地方5997(13.62%)
一般商品和服务税(general 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  联邦未统计  地方2904(6.60%)
消费税(excises)  联邦521(1.18%)  1344(3.05%)
房产税(taxes on property)  联邦278(0.63%)  地方4090(9.29%)



其一,按照税收总额分别为1000元本币计算,中国征收的中央与地方商品与服务税之和(包含消费税),粗略来看即“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为549.2,而美国的相关数据为152.4。我不知道原文的700与168是如何得来的。


其二,按单位税收(1000元)计算各项税额的本质是直观得到各项税收在总税收中的比例分配。商品及服务税占总税收的比例根本不代表 “整体税赋是否苛重”,也不能说明“重税导致高物价”。前者与后两者根本是因果不相关的概念。


评估“重税导致高物价”显然应该抽样统计商品与服务税占CPI内一揽子商品价格的比重。而评估整体税收是否苛重,其实粗略可用税收总额除以当年的该国GDP估计。中国2006年GDP为209707亿元人民币(数据来源http://business.sohu.com/s2007/2006gmjingji/),欲计算之比例为19.65%。美国2006年GDP为132018亿美元(数据来源http://www.labor.ca.gov/panel/pdf/GDP.pdf),欲计算之比例为33.35%。哪一个税富重一目了然。哪怕我们用商品及服务税计算,中国2006年该项税收占GDP的比例为10.82%,而美国为5.08%,两者是2倍的关系,明显地没有“700/168”看起来4倍多的差距。



作者用搜集来的数据(数据是否权威?采集是否全面)拼凑计算(计算方式是否正确?)了一些数字,试图让中美看起来“差距巨大”,其实逻辑漏洞百出,论点和算例毫不相干。感谢这篇文章的作者给了我多年后再次练习GRE Argument的机会,顺便我冒昧地代表具有严肃的科学精神的朋友们大喊一句:“脸在哪里?”

jsqs 发表于 2011-6-30 09:42
你的那个正宗美国人告诉你没有:美国本科生毕业拿多少万美元一年?

你的那个正宗的美国人告诉你没有: ...
美国本科生拿多少万美元,那是人家自己干出来的,有能耐你也去拿。
美国房价便宜,那是人家地广人稀,而中国十三亿人,就这么个自然条件,不满意也可以自己去享受美国生活。无所谓的事情。
这样的帖子你们说是福利贴好呢还是求虐贴好呢?
"又比如,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显然,政府税收对国外制造最终价格的贡献也将近6成。"

这句活好像有问题吧

就我所知,增值税 税额是商品成本减去商品价格的增值部分X17%如果上面说17%的增值税392元。
那我就算一下。
增值部分X!17%=392 那增值部分 是2305.88?那么表的成本是394.11?那么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又是啥?税的叠加大于商品价格2305+394+623=3322?作为一个会计,我算不来这个帐。是不是我国外呆长了,国内的税法又变了?求解?



nicklee0085 发表于 2011-6-30 18:49
"又比如,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 ...


CIF价格为X,关税是11%X,消费税(X+11%X)*30%/70%=333X/700,增值税(X+11%X+333X/700)*0.17=1887X/7000,最后到案价X=1455,关税160消费税692增值税392,和他说的差不多,不过这个关税消费税税率待考
nicklee0085 发表于 2011-6-30 18:49
"又比如,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 ...


CIF价格为X,关税是11%X,消费税(X+11%X)*30%/70%=333X/700,增值税(X+11%X+333X/700)*0.17=1887X/7000,最后到案价X=1455,关税160消费税692增值税392,和他说的差不多,不过这个关税消费税税率待考
nicklee0085 发表于 2011-6-30 18:49
"又比如,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 ...
别纠结了、就是在TG这种教育体制下。在大学上过微宏两经的也不会这么脑补。。
羁鸟恋旧林 发表于 2011-6-30 19:08
CIF价格为X,关税是11%X,消费税(X+11%X)*30%/70%=333X/700,增值税(X+11%X+333X/700)*0.17=1887X/7000 ...
增值税税额是商品成本减去商品价格的增值部分X17% 不是商品价格X17%。

这个差了太多了。太误导了

举个例子,100元的商品卖了110元。那增值税 是(110-100)X17%=1.7元, 按文章的算法就是110X17%=18.7。相差太多了。如果TG这样受税的话,老百姓还不造反了?

中国人太好马扁了吧。 看来我们要好好普及税法阿。

nicklee0085 发表于 2011-6-30 19:43
增值税税额是商品成本减去商品价格的增值部分X17% 不是商品价格X17%。

这个差了太多了。太误导了


进口的不一样的,进口产品税基是到岸价加消费税加关税,你可以找本税法方面的书看看。更重要的是,你是会计应该知道增值税抵扣,对于企业来说当然只是增值部分,不过对于最终消费者是按全部价款
nicklee0085 发表于 2011-6-30 19:43
增值税税额是商品成本减去商品价格的增值部分X17% 不是商品价格X17%。

这个差了太多了。太误导了


进口的不一样的,进口产品税基是到岸价加消费税加关税,你可以找本税法方面的书看看。更重要的是,你是会计应该知道增值税抵扣,对于企业来说当然只是增值部分,不过对于最终消费者是按全部价款
羁鸟恋旧林 发表于 2011-6-30 19:47
进口的不一样的,进口产品税基是到岸价加消费税加关税,你可以找本税法方面的书看看。更重要的是,你是 ...
哈哈,狗狗了一下,是这样的,受教受教
针锋相对、、、大家讨论的很都激烈嘛。。。
  
22小时的列兵 这几天看这帖子至少n遍了 到了发饷的日子了还是怎么的
nicklee0085 发表于 2011-6-30 18:49
"又比如,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 ...
这个会计的水准也太差了,连进口增值税都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