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贫困山区小学百余学生长期无午餐可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01:19
贵州贫困山区小学百余学生长期无午餐可吃

2011年04月02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4月1日中午,贵州省黔西县红板小学的200多名学生第一次聚在一起,吃了一顿热腾腾的午餐。在此之前,这200多人中,只有约40名同学中午吃早晨带来的凉饭菜,剩下的160多个孩子则每天根本没有午餐可吃。
  红板小学的情况在我国西部贫困山区并不罕见,在当地人眼里,学生中午不吃饭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一天吃两顿饭、一周吃一次肉是许多家庭的常态。
  近期,媒体持续报道西部贫困地区学校的“小餐桌”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红板小学成了第一个由民间公益组织成功实施“午餐援助计划”的样本。
  百余学生第一次吃午饭
                      



  4月1日中午放学后,红板小学的200多名学生都聚集在了操场上,大家自觉地排好队,好奇地看着正在忙碌的志愿者。
  孩子们意识到,这是个特殊的中午,他们中的大多数,即将迎来自己上学后的第一顿中午饭。曾经告诉志愿者“自己习惯不吃中午饭”的一年级学生王正荣站在队伍里,踮着脚一直往前看。
  在领了一个崭新的不锈钢饭盒后,王正荣走到了盛饭菜的叔叔面前,一份米饭、一个煮鸡蛋、一勺酸菜肉末汤菜热热乎乎地盛满了饭盒。回到教室里,她和几个小伙伴围坐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个小伙伴开玩笑,用筷子夹她碗里的鸡蛋,她赶紧用手保护起来。
  看着孩子们饭盒里的饭菜快吃完了,志愿者“麦田水瓶”问了一句:“谁还要加饭?”“先是一个小男孩高高举起了手,然后就有好多小朋友接二连三举起了小手,看他们吃得真高兴。”“麦田水瓶”说。
  这顿简单的午饭,吃得最多的孩子一共加了3次,到最后,剩饭桶里没有一点东西,所有孩子的饭盒都吃得干干净净。
  “这说明孩子们想吃饭啊,怎么就说习惯不吃呢?”“麦田水瓶”站在一旁自言自语。
  善款够吃三年
  天涯社区商务运营总监、公益组织“微计划”发起人梁树新第一次了解红板小学学生不吃午餐的情况,是3月9日。那天中午,他看到孩子们面对电视镜头,解释不吃午饭的原因是“习惯了”。
  “孩子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不吃午饭?”他当即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些孩子吃上午饭。
  3月9日下午,他把这个决心告诉了“多玩游戏网”的市场经理丁黎,丁黎也决定让自己公司的“多玩金蜡烛”公益小组加入这个行动,还叫上了“麦田计划”公益组织的朋友“麦田水瓶”。
  就这样,天涯公益、“微计划”、“多玩金蜡烛”、“麦田计划”几个民间公益组织共同发起了一场名为“红板小学午餐援助计划”的爱心公益活动。“微计划”负责发动网友奉献爱心,“多玩金蜡烛”拿出自己的网站平台,联合游戏运营商和网友一起奉献爱心,“麦田计划”则负责整个援助计划在贵州的具体执行。
  3月9日17时56分,梁树新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了“红板小学午餐援助计划”启动的消息,并在淘宝开通了一个“5元一份午餐”的捐款通道,同时写出的宣传语是“购买一份5元的午餐,就能多让一个孩子吃上午饭”。同时,在淘宝页面标明了费用预算、执行流程和监督机制。
  凭着这几个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和号召力,短短一个小时,就有1000多份午餐被认购,这意味着已经有5000多元的爱心善款汇聚到了红板小学。
  “我们绝对不会从中提取1分钱的工作经费。”丁黎说。
  到3月26日,网友通过网络认购午餐的捐款已经有15万多元,“多玩金蜡烛”从游戏运营商处得到的善款有12万多元。按照“麦田计划”的计算,每个孩子每天中午吃3两米饭、一个鸡蛋、一份菜,每周吃一次鲜肉,每餐标准约为2.3元,这笔钱够红板小学的孩子们吃将近3年。
  3月29日,带着善款,梁树新、丁黎、“麦田水瓶”等十几名志愿者登上了从广州到贵阳的飞机,目的地是黔西县红板小学。
  教育局:食品安全出问题责任谁负
  当志愿者们3月29日晚到达黔西县时,他们接到了黔西县教育局希望“见面谈谈”的通知。
  “县教育局的一位领导希望我们把带来的钱直接发给学生家长,不要搞免费午餐。”丁黎说,就像一盆凉水浇到了头上。
  丁黎理解,整个谈话,县教育局领导总共说了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红板小学所在的中建乡有7所学校,情况和红板小学基本相同,如果帮助了红板小学,另外6所学校的问题不好解决;另一方面是援助计划涉及学生饮食,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责任谁负。
  丁黎告诉记者,教育局领导表示学生不吃中午饭是当地多年以来普遍的情况,许多从事教育的干部当年上学时也不吃中午饭,媒体对学校问题的报道给当地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直接把钱给学生家长是最简单的方法。
  教育主管部门的想法,志愿者们当场表示无法接受。
  对于教育局担心的第一个问题,志愿者们认为手头的善款有限,能帮助一些先帮一些,剩下的学校继续呼吁爱心人士帮助。对于第二个问题,志愿者们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监管机制解决,不应该直接堵死给孩子们提供午餐的路。
  第二天一早,志愿者们决定自己出发,到距黔西县城有3小时路程的红板小学,实地了解情况。在红板小学,志愿者们见到了中建乡领导和红板小学的校长、老师。
  “我们考虑的就是孩子吃饭,也有一套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和中建乡领导、红板小学校长主要交流的,就是怎么用政府和我们都能接受的方式,推进孩子们吃午餐的事。”“麦田水瓶”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最终,双方商议,提供午餐的地方不在学校内,当地协调出学校外的一间空房,提供午餐的地方不是“学校食堂”,而是“爱心小食店”。
  “麦田水瓶”说,这实际就相当于我们在学校门口开一个餐饮店,办好所有的审批手续,然后向学生们免费提供午餐。
  现在“爱心小食店”在当地招聘了两名师傅,体检合格。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志愿者们规定,学生们的午餐大米指定为拥有QS认证的品牌大米,附近的养鸡场负责向学校供应新鲜鸡蛋,蔬菜去正规的市场购买,肉类采购前需要看店主的检疫单据。每月的账单要上网公布,接受网友监督。
  “政府主导、发动社会”是最好办法
  对于正在筹备帮助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解决“小饭桌”问题的民间公益组织,梁树新、丁黎、“麦田水瓶”不约而同地谈到:一定要求得政府部门的支持。
  梁树新解释说,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说,资金是最困难的,让政府花钱解决所有的问题,肯定不现实,通过政府主导,加上发动社会的爱心力量,这样就能把事情顺利地推进。
  梁树新建议,政府部门应该集中现有财力,在部分最困难的地区试点帮扶,根据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工作方案,在取得一定效果之后,再着手推广。
  “推广的时候需要有大的基金会来支持,这时有组织保障、有工作经验,工作会很快见成效。”梁树新说。
  4月1日晚,志愿者们离开红板小学,返回广州。也是在这天晚上,媒体人邓飞带领另外一批志愿者飞抵贵阳,他们的目的地是黔西县沙坝小学,目标也是让学生吃上免费午餐。




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1/04-02/2948296.shtml贵州贫困山区小学百余学生长期无午餐可吃

2011年04月02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4月1日中午,贵州省黔西县红板小学的200多名学生第一次聚在一起,吃了一顿热腾腾的午餐。在此之前,这200多人中,只有约40名同学中午吃早晨带来的凉饭菜,剩下的160多个孩子则每天根本没有午餐可吃。
  红板小学的情况在我国西部贫困山区并不罕见,在当地人眼里,学生中午不吃饭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一天吃两顿饭、一周吃一次肉是许多家庭的常态。
  近期,媒体持续报道西部贫困地区学校的“小餐桌”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红板小学成了第一个由民间公益组织成功实施“午餐援助计划”的样本。
  百余学生第一次吃午饭                       


  4月1日中午放学后,红板小学的200多名学生都聚集在了操场上,大家自觉地排好队,好奇地看着正在忙碌的志愿者。
  孩子们意识到,这是个特殊的中午,他们中的大多数,即将迎来自己上学后的第一顿中午饭。曾经告诉志愿者“自己习惯不吃中午饭”的一年级学生王正荣站在队伍里,踮着脚一直往前看。
  在领了一个崭新的不锈钢饭盒后,王正荣走到了盛饭菜的叔叔面前,一份米饭、一个煮鸡蛋、一勺酸菜肉末汤菜热热乎乎地盛满了饭盒。回到教室里,她和几个小伙伴围坐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个小伙伴开玩笑,用筷子夹她碗里的鸡蛋,她赶紧用手保护起来。
  看着孩子们饭盒里的饭菜快吃完了,志愿者“麦田水瓶”问了一句:“谁还要加饭?”“先是一个小男孩高高举起了手,然后就有好多小朋友接二连三举起了小手,看他们吃得真高兴。”“麦田水瓶”说。
  这顿简单的午饭,吃得最多的孩子一共加了3次,到最后,剩饭桶里没有一点东西,所有孩子的饭盒都吃得干干净净。
  “这说明孩子们想吃饭啊,怎么就说习惯不吃呢?”“麦田水瓶”站在一旁自言自语。
  善款够吃三年
  天涯社区商务运营总监、公益组织“微计划”发起人梁树新第一次了解红板小学学生不吃午餐的情况,是3月9日。那天中午,他看到孩子们面对电视镜头,解释不吃午饭的原因是“习惯了”。
  “孩子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不吃午饭?”他当即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些孩子吃上午饭。
  3月9日下午,他把这个决心告诉了“多玩游戏网”的市场经理丁黎,丁黎也决定让自己公司的“多玩金蜡烛”公益小组加入这个行动,还叫上了“麦田计划”公益组织的朋友“麦田水瓶”。
  就这样,天涯公益、“微计划”、“多玩金蜡烛”、“麦田计划”几个民间公益组织共同发起了一场名为“红板小学午餐援助计划”的爱心公益活动。“微计划”负责发动网友奉献爱心,“多玩金蜡烛”拿出自己的网站平台,联合游戏运营商和网友一起奉献爱心,“麦田计划”则负责整个援助计划在贵州的具体执行。
  3月9日17时56分,梁树新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了“红板小学午餐援助计划”启动的消息,并在淘宝开通了一个“5元一份午餐”的捐款通道,同时写出的宣传语是“购买一份5元的午餐,就能多让一个孩子吃上午饭”。同时,在淘宝页面标明了费用预算、执行流程和监督机制。
  凭着这几个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和号召力,短短一个小时,就有1000多份午餐被认购,这意味着已经有5000多元的爱心善款汇聚到了红板小学。
  “我们绝对不会从中提取1分钱的工作经费。”丁黎说。
  到3月26日,网友通过网络认购午餐的捐款已经有15万多元,“多玩金蜡烛”从游戏运营商处得到的善款有12万多元。按照“麦田计划”的计算,每个孩子每天中午吃3两米饭、一个鸡蛋、一份菜,每周吃一次鲜肉,每餐标准约为2.3元,这笔钱够红板小学的孩子们吃将近3年。
  3月29日,带着善款,梁树新、丁黎、“麦田水瓶”等十几名志愿者登上了从广州到贵阳的飞机,目的地是黔西县红板小学。
  教育局:食品安全出问题责任谁负
  当志愿者们3月29日晚到达黔西县时,他们接到了黔西县教育局希望“见面谈谈”的通知。
  “县教育局的一位领导希望我们把带来的钱直接发给学生家长,不要搞免费午餐。”丁黎说,就像一盆凉水浇到了头上。
  丁黎理解,整个谈话,县教育局领导总共说了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红板小学所在的中建乡有7所学校,情况和红板小学基本相同,如果帮助了红板小学,另外6所学校的问题不好解决;另一方面是援助计划涉及学生饮食,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责任谁负。
  丁黎告诉记者,教育局领导表示学生不吃中午饭是当地多年以来普遍的情况,许多从事教育的干部当年上学时也不吃中午饭,媒体对学校问题的报道给当地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直接把钱给学生家长是最简单的方法。
  教育主管部门的想法,志愿者们当场表示无法接受。
  对于教育局担心的第一个问题,志愿者们认为手头的善款有限,能帮助一些先帮一些,剩下的学校继续呼吁爱心人士帮助。对于第二个问题,志愿者们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监管机制解决,不应该直接堵死给孩子们提供午餐的路。
  第二天一早,志愿者们决定自己出发,到距黔西县城有3小时路程的红板小学,实地了解情况。在红板小学,志愿者们见到了中建乡领导和红板小学的校长、老师。
  “我们考虑的就是孩子吃饭,也有一套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和中建乡领导、红板小学校长主要交流的,就是怎么用政府和我们都能接受的方式,推进孩子们吃午餐的事。”“麦田水瓶”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最终,双方商议,提供午餐的地方不在学校内,当地协调出学校外的一间空房,提供午餐的地方不是“学校食堂”,而是“爱心小食店”。
  “麦田水瓶”说,这实际就相当于我们在学校门口开一个餐饮店,办好所有的审批手续,然后向学生们免费提供午餐。
  现在“爱心小食店”在当地招聘了两名师傅,体检合格。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志愿者们规定,学生们的午餐大米指定为拥有QS认证的品牌大米,附近的养鸡场负责向学校供应新鲜鸡蛋,蔬菜去正规的市场购买,肉类采购前需要看店主的检疫单据。每月的账单要上网公布,接受网友监督。
  “政府主导、发动社会”是最好办法
  对于正在筹备帮助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解决“小饭桌”问题的民间公益组织,梁树新、丁黎、“麦田水瓶”不约而同地谈到:一定要求得政府部门的支持。
  梁树新解释说,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说,资金是最困难的,让政府花钱解决所有的问题,肯定不现实,通过政府主导,加上发动社会的爱心力量,这样就能把事情顺利地推进。
  梁树新建议,政府部门应该集中现有财力,在部分最困难的地区试点帮扶,根据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工作方案,在取得一定效果之后,再着手推广。
  “推广的时候需要有大的基金会来支持,这时有组织保障、有工作经验,工作会很快见成效。”梁树新说。
  4月1日晚,志愿者们离开红板小学,返回广州。也是在这天晚上,媒体人邓飞带领另外一批志愿者飞抵贵阳,他们的目的地是黔西县沙坝小学,目标也是让学生吃上免费午餐。




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1/04-02/2948296.shtml
教育局领导表示学生不吃中午饭是当地多年以来普遍的情况,许多从事教育的干部当年上学时也不吃中午饭,媒体对学校问题的报道给当地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直接把钱给学生家长是最简单的方法。

肯定是当地人思想不够开放,不肯外出打工或者迁移,死守故土。穷山僻水的地方政府也不好办啊
依我说,这些领导要是自己也是一天吃两顿和学生吃的一样那我就没话说了
教育局:食品安全出问题责任谁负
傻货,我们那白天一向是两顿饭,九点多十点吃早饭,三点多四点吃午饭!晚上八点多九点饿了再吃,我是关中的!记者和编辑傻逼!时区就比东部差了两个,作息当然不同!我现在在杭州,四点左右天就蒙蒙亮了,在家里的话要到六点才亮,冬天七点多快八点天才大亮!你告诉我怎么吃东部地区的六点多七点的早饭?
复制代码哪跑出来的狗官!
两免一补是好事,地方上不要将这样的惠民工程变了调!
粤的林大人去了,仍没改观?
名动八方 发表于 2011-4-2 09:56
这种习惯据说是秦始皇留下的,秦始皇为了节省粮食,号令全国一日两餐。关中是他的统治中心,执行最严格,至今很多农村还是这样。到了中原地区就弱了,当地把晚餐成为“喝汤”,南方比如广东成为“宵夜”。一般来说都是不吃晚餐或变相吃晚餐,象这个帖子里说的不吃午餐基本没听说过,不知道是经济原因还是习惯。
那些个领导他祖辈可能因穷困吃过草,他怎么不继续,社会在进步,还是这样的思维,地方怎么会发展
看着心酸啊
楼主,这标题有问题,应该说:贵州贫困山区小学百余学生长期食用非常劣质的午餐
我老婆汉中西乡城郊的,他们那里也是一天吃两顿的。城里是不是就不清楚了。
ppkshock 发表于 2011-4-2 09:42

一天吃两顿是内地许多地方的习惯。

听老爸说过当年响应D的号召搞某种大革命。去北京串联,住居民家。串联学生开午饭。院子里居民们看着学生吃。或问其故。告之曰,他们的饭还要过几个小时才开,他们吃两餐 。学生们闻之,颇为新鲜。老爸当时十余岁,在北京住东单十二条(这是神马地名偶不懂)。

一叔叔年青时在昆明读大学。那里盛行一周吃20餐。星期天吃两餐(食堂只供两餐)。学生们早上睡懒觉到十点(相当于北京的九点),然后猛吃一餐。而下一餐晚上五点开饭。下午三点饥肠辘辘,于是云大附近的小吃街生意狂好。

老妈说年轻时在单位里用饭卡记帐吃饭。一个月只有90餐饭如果逢月大31天,那一天没饭吃。(当时吃饭还要粮票)有同事到31日就请病假休息,不吃饭猛睡一天。
两干一稀
过去穷人一天一般都是两顿饭的,早饭,晚饭。要干力气活那天才有午饭的,我们地方现在还有把午饭叫“赏午”的。云南贵州交界地方
nwlll 发表于 2011-4-2 13:31

看清我说的哦,不是一天两顿饭,是白天两顿饭,晚饭是八点多吃的,一天还是三顿饭!因为时差的缘故而已,你所说的狭隘的中原,因为河南的时差跟东部只有一个小时左右了,就不太明显了。
lyg11 发表于 2011-4-2 16:58

应该是叫晌午吧
名动八方 发表于 2011-4-2 17:12
你们那上学的学生怎么办?也是白天这个时间两餐?
lyg11 发表于 2011-4-2 16:58

原来是“赏午”?我听了是“晌午”,应该是理解错了?
dada2000 发表于 2011-4-2 15:51

不好意思,偶现在一直是两干一稀。早上吃麦片粥。


{:yan:}会闹的孩子有奶吃
西藏第九次提高“三包”标准 惠及50多万学生

  2月28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政府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西藏决定从2011年1月1日开始,第九次提高教育“三包”标准,并对学生资助政策作了相应调整。除了西藏学前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的补助标准和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的“三包”标准有所提高外,就读高中的农牧民子女此次也被纳入教育“三包”范围。学前教育、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城镇困难家庭子女首次开始享受助学金政策。新的西藏教育“三包”政策实施以后,受惠面将从原来的27万名学生扩大到50多万,西藏98%以上的在校生都会享受到这系列政策。

  西藏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说,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学前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的“补助生”每生每学年补助2000元,其中伙食费 1800元,服装、装备、学习用品等200元。边境县学前教育阶段补助生的补助费用标准年生均再增加100元,增加的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服装和装备。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和高中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三包生”的“三包”政策经费标准每生每学年调整为2000元,其中伙食费1800元,服装、装备、学习用品等200元。边境县义务教育“三包”学生生活补助费用标准年生均再增加100元,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服装和装备的购置。

  与此同时,从2011年1月1日开始,西藏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城镇困难家庭子女每生每年可享受2000元助学金。

  西藏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预计,随着教育“三包”标准的提高和新的助学金政策的实施,2011年农牧民子女学前教育补助、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 “三包”经费总量将超过10亿元,其中净增将近5个亿。新增的2011年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助学金经费总量将达到1044.2万元。

  西藏从1985年开始在农牧区中小学实施“三包”制度,即对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住校学生实行“包吃、包住、包学费”的政策。该政策以专项经费的形式保障和落实,至今已是第九次提高教育“三包”经费标准。

{:yan:}会闹的孩子有奶吃
西藏第九次提高“三包”标准 惠及50多万学生

  2月28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政府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西藏决定从2011年1月1日开始,第九次提高教育“三包”标准,并对学生资助政策作了相应调整。除了西藏学前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的补助标准和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的“三包”标准有所提高外,就读高中的农牧民子女此次也被纳入教育“三包”范围。学前教育、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城镇困难家庭子女首次开始享受助学金政策。新的西藏教育“三包”政策实施以后,受惠面将从原来的27万名学生扩大到50多万,西藏98%以上的在校生都会享受到这系列政策。

  西藏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说,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学前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的“补助生”每生每学年补助2000元,其中伙食费 1800元,服装、装备、学习用品等200元。边境县学前教育阶段补助生的补助费用标准年生均再增加100元,增加的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服装和装备。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和高中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三包生”的“三包”政策经费标准每生每学年调整为2000元,其中伙食费1800元,服装、装备、学习用品等200元。边境县义务教育“三包”学生生活补助费用标准年生均再增加100元,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服装和装备的购置。

  与此同时,从2011年1月1日开始,西藏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城镇困难家庭子女每生每年可享受2000元助学金。

  西藏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预计,随着教育“三包”标准的提高和新的助学金政策的实施,2011年农牧民子女学前教育补助、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 “三包”经费总量将超过10亿元,其中净增将近5个亿。新增的2011年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助学金经费总量将达到1044.2万元。

  西藏从1985年开始在农牧区中小学实施“三包”制度,即对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住校学生实行“包吃、包住、包学费”的政策。该政策以专项经费的形式保障和落实,至今已是第九次提高教育“三包”经费标准。
nwlll 发表于 2011-4-2 13:31

两广地区是一日四餐制好吧?又吃晚饭又吃宵夜的
yuppppp 发表于 2011-4-2 17:59


    具体我也不大清楚,可能是我理解错了。一般听的发音是“赏午”,(做赏午,zu shang wu)
lyg11 发表于 2011-4-2 22:12

“shang”发平声。当地人说出来既象“赏”也象“晌”。{:cha:}
nwlll 发表于 2011-4-2 17:27


    嗯,基本是这样!除了某些西化严重的所谓的全托幼儿园或是学校
名动八方 发表于 2011-4-3 15:11
我有两个同学,是周至和长安县的,据他们说,关中地区有些农村现在还是一日两餐,这是个老传统了,当然现在很多都像你说的一日三餐,吃饭比较晚。但有学生的家庭吃饭比较早,因为学生要赶时间上学的。
RedTide 发表于 2011-4-2 20:35
一日四餐是现在,你问问年纪大的长辈,以前是不是一日四餐?宵夜是不是就是晚餐了?
nwlll 发表于 2011-4-3 17:41

老辈人说,帮浙江农村人家打工的,农忙时雇主东家在三餐之外又添一餐。而且伙食标准不低,有酒有肉。

幼年听曾外祖母说过这样的事,但是这与万恶的地主富农的卑劣行径很不相称,所以一直存疑未加采信。如今老人家已去世多年,更是没有对证了。
送饭易 自强难
输血怎么变为造血
nwlll 发表于 2011-4-3 17:38

我们是东府的,现在叫渭南地区,我们那中小学校的作息时间以前是上午六点左右上学, 上完早读,做完早操后,基本就快八点了,有个20分钟的早点时间,然后上两节课到九点40多放学,回家吃饭,晌午上课是11点半左右吧,上课到两点多,回家吃饭,下午四点多再上课,到七点多放学回家!高中各个还都不一样,各乡镇的跟初中小学吃饭时间差不多,县城里的则是八点左右吃早点,上课到11点吃饭,下午是上课到4点吃饭,晚上8点左右放学!
现在听说时间变了,好像是因为之前那几起屠杀学生的案子之后变的!
读书读到初中就够了,读多了是空的
zhepro 发表于 2011-4-3 19:11


    对教育的赞助,对孩子的赞助就是着眼未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