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揭《歼十出击》电影为啥拍成这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5:02:38
片子09年夏天拍摄,10月份进入后期制作,12月底完工,只给3个月制作期,原因是要赶空军建军60周年,结果还是没得。

投资的就一民营企业良仟文化,八一厂操办,空军完全是靠军内个人关系支持,根本和国家支持无关,整个拍摄过程,就是瞅空军训练的空而已。

演员最多就是做机舱里面用牵引车拖着走走,根本不能打火。主观演员座舱镜头都是后面在一个自制模拟舱内拍的,因为歼十座舱比婴儿车空间还小。

空军最大的支持就是让你拍而已,不会因为你的时间而改动任何训练和任务时间,训练间歇提供你一架拍下已经算很给面子了,整个剧组上下对军队领导都是点头哈腰的。

原定特效后期镜头全长5分钟,结果延长至20分钟,导致整体制作品质下降,3个月制作周期根本无法完成。国内能够胜任电影特效的人本来不多。

主场地湛江某军用机场,牵涉费用问题,第二场地海边潜艇取消,第三场地塞外就拍了点地面素材,演职员后期人员等都没去。

特效做的烂原因很多:
1、整个剧组管理混乱,前期后期缺乏有效沟通,关键是导演制片也需要看军方脸色安排拍摄计划,所以整个一个无序,根本不知道明天要拍什么,要怎么准备。很多前期拍摄方案根本无法实施,场地、飞机都是问题。军方就提供一个飞机放在空地上,而且时间给的很少,赶上什么天气算什么,照明完全天光,所以后面的抠像合成就是很大的问题。

2、摄影师无法上天拍摄,唯一一次机会是让歼十的飞行员把一个微型高清摄影机带上去拍了些空中镜头,可飞行员又不是专业摄影师,也不会按照后期制作的要求拍摄,所以能用的素材非常有限。专业摄影机因为体积原因根本上不了飞机,除了飞行员谁也上不去。

3、后期制作时间太短,镜头太多,而且全无计划,都是边想边做,效果也是今天一个要求明天一个要求,一会说要这样,一会说要那样,很多人很多意见,这个在国内应该非常普遍现象了。所以最后根本没有一个总体的视觉效果把控,也没有飞行指导,非常凌乱。

4、费用很低,付款不讲信用,整个后期制作费用,王斑讲话,做一部阿凡达可以做100百部歼十,他说的真的太乐观了,其实是1000部。投资的那个良迁公司就那么一点钱也一直拖着不给,当然不光拖后期制作的,摄影、美术、演员等等,没一个不拖的,就这么个小投资的电影,能有这样的最终结果,觉得已经挺不容易的了。

其实后来一直以为挂了,没想到一年后居然复活了。

其实也不能抱怨谁,体制就是这样,国家不给钱,军队不出钱,八一厂又有政治任务,出资人也没钱(有钱的估计也不投),剧本一般(主旋律能挑战的空间不大),剧组是国企军队民企大联合,已经不容易了。

另外,很多军方的东西是不能外泄的,所以除了外形,大部分必须要刻意胡做,包括飞机仪表盘、指挥室内部什么的,老外要是想通过这个片子来研究歼十的话,他们就死定了。片子09年夏天拍摄,10月份进入后期制作,12月底完工,只给3个月制作期,原因是要赶空军建军60周年,结果还是没得。

投资的就一民营企业良仟文化,八一厂操办,空军完全是靠军内个人关系支持,根本和国家支持无关,整个拍摄过程,就是瞅空军训练的空而已。

演员最多就是做机舱里面用牵引车拖着走走,根本不能打火。主观演员座舱镜头都是后面在一个自制模拟舱内拍的,因为歼十座舱比婴儿车空间还小。

空军最大的支持就是让你拍而已,不会因为你的时间而改动任何训练和任务时间,训练间歇提供你一架拍下已经算很给面子了,整个剧组上下对军队领导都是点头哈腰的。

原定特效后期镜头全长5分钟,结果延长至20分钟,导致整体制作品质下降,3个月制作周期根本无法完成。国内能够胜任电影特效的人本来不多。

主场地湛江某军用机场,牵涉费用问题,第二场地海边潜艇取消,第三场地塞外就拍了点地面素材,演职员后期人员等都没去。

特效做的烂原因很多:
1、整个剧组管理混乱,前期后期缺乏有效沟通,关键是导演制片也需要看军方脸色安排拍摄计划,所以整个一个无序,根本不知道明天要拍什么,要怎么准备。很多前期拍摄方案根本无法实施,场地、飞机都是问题。军方就提供一个飞机放在空地上,而且时间给的很少,赶上什么天气算什么,照明完全天光,所以后面的抠像合成就是很大的问题。

2、摄影师无法上天拍摄,唯一一次机会是让歼十的飞行员把一个微型高清摄影机带上去拍了些空中镜头,可飞行员又不是专业摄影师,也不会按照后期制作的要求拍摄,所以能用的素材非常有限。专业摄影机因为体积原因根本上不了飞机,除了飞行员谁也上不去。

3、后期制作时间太短,镜头太多,而且全无计划,都是边想边做,效果也是今天一个要求明天一个要求,一会说要这样,一会说要那样,很多人很多意见,这个在国内应该非常普遍现象了。所以最后根本没有一个总体的视觉效果把控,也没有飞行指导,非常凌乱。

4、费用很低,付款不讲信用,整个后期制作费用,王斑讲话,做一部阿凡达可以做100百部歼十,他说的真的太乐观了,其实是1000部。投资的那个良迁公司就那么一点钱也一直拖着不给,当然不光拖后期制作的,摄影、美术、演员等等,没一个不拖的,就这么个小投资的电影,能有这样的最终结果,觉得已经挺不容易的了。

其实后来一直以为挂了,没想到一年后居然复活了。

其实也不能抱怨谁,体制就是这样,国家不给钱,军队不出钱,八一厂又有政治任务,出资人也没钱(有钱的估计也不投),剧本一般(主旋律能挑战的空间不大),剧组是国企军队民企大联合,已经不容易了。

另外,很多军方的东西是不能外泄的,所以除了外形,大部分必须要刻意胡做,包括飞机仪表盘、指挥室内部什么的,老外要是想通过这个片子来研究歼十的话,他们就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