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豪华毕业证”引艳羡:大师已去幸福不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44:09
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1-02/1525866.html

“最豪华毕业证”引艳羡:大师已去幸福不在

    * http://www.huanqiu.com
    * 2011-02-27 08:46
    *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字号:T|T

    * 博士质量报告披露半数导师每月指导学生不超两次

摘要:微博上一张民国时期的毕业证引发了大伙的强烈兴趣,有人甚至称它是“史上最牛毕业证”。毕业证的主人叫李鸿樾,“清华学校研究院”毕业,导师一栏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人。据悉,李鸿樾是浏阳人,曾在长郡中学、浏阳公学等校任教或任职。

导师一栏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

  关键词:毕业证 民国 导师

  这两天,微博上一张民国时期的毕业证引发了大伙的强烈兴趣,有人甚至称它是“史上最牛毕业证”。毕业证的主人叫李鸿樾,“清华学校研究院”毕业,而网友之所以说这张毕业证书牛,是因为导师一栏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人。据悉,李鸿樾是浏阳人,曾在长郡中学、浏阳公学等校任教或任职。

  网友速速围观之后皆感慨:太牛了!唐大麦:只能羡慕嫉妒恨了。ZZ張專:真的假的,这人也太幸运了。就算在当时的清华堂,也不是人人都能赶上这么强的导师阵容的吧。河蟹愚乐:一张强大的毕业证,导师的阵容太牛逼了。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没那么幸福了……江力北大著名文化青年:这就是江湖上传闻已久的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吴宓也是国学院成员!公民ZHOUYang:这是毕业证+最具说服力的介绍信啊。

  记者根据毕业证上的信息,在湖南省浏阳县找到了认识李鸿樾的老人杨圣木。今年87岁的杨圣木老人住在浏阳一中一栋教师楼里。1938年,他到这所学校读书的时候,校长正是李鸿樾。

  “那张毕业证我们都见过。浏阳师范校庆的时候,学校搞了个教师展览,他的毕业证也被展出来了,导师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

  杨老的记忆中,李鸿樾是个很特别的老师,“概括来说就是,学问好,品德好,对人特别客气,生活简朴。”

  杨老说,李鸿樾祖上很风光,伯祖父曾是两江总督,李鸿樾5岁读私塾,民国八年(1919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民国十五年(192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之后,李鸿樾先后在湖南省立一中、浏阳中学等校教书。

  “李老学问很深,对"宋儒理学"研究颇深。他很重视道德教育。每次批评学生或者老师,他都要给你深深鞠一躬,还作揖,通过自己的品行感染你。”

  据《潇湘晨报》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1-02/1525866.html

“最豪华毕业证”引艳羡:大师已去幸福不在

    * http://www.huanqiu.com
    * 2011-02-27 08:46
    *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字号:T|T

    * 博士质量报告披露半数导师每月指导学生不超两次

摘要:微博上一张民国时期的毕业证引发了大伙的强烈兴趣,有人甚至称它是“史上最牛毕业证”。毕业证的主人叫李鸿樾,“清华学校研究院”毕业,导师一栏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人。据悉,李鸿樾是浏阳人,曾在长郡中学、浏阳公学等校任教或任职。

导师一栏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

  关键词:毕业证 民国 导师

  这两天,微博上一张民国时期的毕业证引发了大伙的强烈兴趣,有人甚至称它是“史上最牛毕业证”。毕业证的主人叫李鸿樾,“清华学校研究院”毕业,而网友之所以说这张毕业证书牛,是因为导师一栏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人。据悉,李鸿樾是浏阳人,曾在长郡中学、浏阳公学等校任教或任职。

  网友速速围观之后皆感慨:太牛了!唐大麦:只能羡慕嫉妒恨了。ZZ張專:真的假的,这人也太幸运了。就算在当时的清华堂,也不是人人都能赶上这么强的导师阵容的吧。河蟹愚乐:一张强大的毕业证,导师的阵容太牛逼了。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没那么幸福了……江力北大著名文化青年:这就是江湖上传闻已久的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吴宓也是国学院成员!公民ZHOUYang:这是毕业证+最具说服力的介绍信啊。

  记者根据毕业证上的信息,在湖南省浏阳县找到了认识李鸿樾的老人杨圣木。今年87岁的杨圣木老人住在浏阳一中一栋教师楼里。1938年,他到这所学校读书的时候,校长正是李鸿樾。

  “那张毕业证我们都见过。浏阳师范校庆的时候,学校搞了个教师展览,他的毕业证也被展出来了,导师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

  杨老的记忆中,李鸿樾是个很特别的老师,“概括来说就是,学问好,品德好,对人特别客气,生活简朴。”

  杨老说,李鸿樾祖上很风光,伯祖父曾是两江总督,李鸿樾5岁读私塾,民国八年(1919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民国十五年(192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之后,李鸿樾先后在湖南省立一中、浏阳中学等校教书。

  “李老学问很深,对"宋儒理学"研究颇深。他很重视道德教育。每次批评学生或者老师,他都要给你深深鞠一躬,还作揖,通过自己的品行感染你。”

  据《潇湘晨报》
高干后代呀。与李鸿章沾点亲吧!
每次批评学生或者老师,他都要给你深深鞠一躬,还作揖,通过自己的品行感染你。”

赞同的人会说是风骨,不赞同的会说迂腐。
但即使是迂腐,这样有自己风格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气质~~~
这个文凭比较扎实,不像现在的文凭,含金量太低了。
这就是文化断层啊,说不清对国人是好是坏。如果全部如此,改革肯定不会顺利。
hefucheng 发表于 2011-2-27 12:29


    国学,一年期,研究生,还扎实?这就跟恢复高考前国内大量的短期工农兵大学生一个水平。
看到这张毕业证上的毛笔字清清楚楚,一笔一划看的就是那么舒服。比起名人效应,我更看重旧时文人严格的功底。
maoxiong 发表于 2011-2-27 13:48


    国外学校毕业证上的校长签名都是龙飞凤舞看不出个数,这说明人家都没有当年的中国文人功底"严格"?
大师,那是一年就几百个人出来罢了。现在一年出几十万,叫大师显腻歪咯。
这些人都是真正的大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入的剖析及批判,一点都不迂腐
最牛B的是陈寅恪先生,说了一句"宁愿让西医治死,也不愿让中医看病"揭穿了现今多少大师的画皮!
hefucheng 发表于 2011-2-27 12:29

浙江小厂制作,电脑打印,连校长签名也用章,钢印是学生派代表到教务处打的。制作确实无法比。
xbill 发表于 2011-2-27 13:49

这种校长,大师的不够格!
乌良海 发表于 2011-2-27 13:52

即使说到水平,民国时期的一些“大师”也未必就怎么样了。
xbill 发表于 2011-2-27 13:14

不一样。

那个时候小学生能用毛笔写信,当年的工农兵还用半文盲的。他们上大学还有管大学改造大学的任务。可惜这样的学历“大学普通班”有人已经不好意思承认了。人家宁要“在职研究生班”(其实这是有学位无文凭的班),也要回避“基本有机合成专业”的“大学普通班”的学历。
yuppppp 发表于 2011-2-27 14:08


    你看不起的这种校长里面,国际级的大师多了去了。
    相反,你看得起的这些签名的大师里面,国外没人知道。
xbill 发表于 2011-2-27 01:14 PM


    如今去英国读硕士研究生也是一年
逍遥虫虫 发表于 2011-2-27 15:53


    所以含金量也在急速下降。
梅贻琦还是教务长啊,这个名字可丝毫不比后面的导师们逊色啊。
 李兴锐(1827-1904) 字勉林。清湖南浏阳人。早年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1870年任直隶大名府知府。旋调江苏,与彭玉麟规划长江水师,修筑沿江炮台。1875年总办上海机器制造局。1885年参加查勘中越边界。后历任津梅关道,长芦盐运使、广西布政使。1900年擢江西巡抚。浚治鄱阳湖,导水人江;整顿厘捐,创设农工商局等。1902年诏行"新政",他奏请开特科,设银行,修农政,讲武备等。1903年署闽浙总督,次年任两江总督,旋病死。
这么多牛叉的大师当导师,自己却很平庸,不知道这位李鸿樾有没有鸭梨?
nwlll 发表于 2011-2-27 16:56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
xbill 发表于 2011-2-27 14:27

可能的。

但不是我看不起什么人,而是那张文凭上的大师主要是国学大师,而那些不是,写不来这样的字。
设立研究院,本为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向大学转制的一个重要举措。而唯一招生的“国学门”,自1925年9月首批研究生入学,到1929年6月底结束,短短四年间,总共培养了四届七十名学生(据孙敦恒《清华国学研究院纪事》,以毕业计)。而最令人称奇的是,其中多有日后在各学科领域中声名卓著的大家。按照个中人蓝文徵的总结,除去早逝者,留学英、法、日本的有十一人;“散在各院校任教的,约五十余人;留学诸人于抗战前,也均返国任教。抗战期中,同学在各大学任教务长、训导长、院长、研究所主任及文、史两系主任的,约有十七八人,被誉为好教授的,为数更多”。而1937年4月出版的《清华同学录》中,研究院国学门已有三人明确记为“已故”,大抵属于蓝文徵所谓“因用功过度,致疾而死”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始末》)。尽管抗战期间,至少又有储皖峰、姚名达与吴其昌先后谢世,而其人已然成名成家,著作宏富。

一般而言,学界印象中的清华国学院几近“神话”。这包括了著名的“四大导师”,即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与赵元任的倾心指授,也与毕业诸同学后来的学术成就密不可分。如以收录颇丰的《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高增德主编,书海出版社1994年版)为据,列有条目的清华国学院同学共二十七人,所分布的学科大体为——

历史学:周传儒、方壮猷、谢国桢、刘节、陈守寔、卫聚贤、蓝文徵

历史地理学:王庸

考古学:吴其昌、朱芳圃、吴金鼎

考古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徐中舒

考古学、古文字学:余永梁

金文甲骨学:戴家祥

经学、历史学:杜钢百

中国哲学史:高亨

目录学、历史学:姚名达

目录学:刘纪泽

民族学、民族语言学:王静如

语言学:黄淬伯、王力、姜亮夫

音韵学:裴学海

古典文学研究、语言学:刘盼遂

古典文学研究:陆侃如

文学批评史:罗根泽

法律史学:杨鸿烈
上述诸人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中,均为一时之选。不过,这种归纳实际尚不足以彰显其人学问的广大,即以出版了二十四卷本“全集”的姜亮夫而论,他在《自传》中声言,“我是个兴趣广博的人,对中国的学术,我几乎都要尝尝味道”。传末附录的著作简目,因此傲然分为“史学之属”、“语言之属”、“楚辞之属”、“敦煌学之属”与“汇辑之属”五类,大大超出了《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为其定义的“语言学家”一隅。

在上列诸家之外,本编另外补充的程憬、赵邦彦、王竞(啸苏)、冯德清(永轩)、冯国瑞、黄绶、蒋天枢、储皖峰、裴占荣各位,也大抵都以治学为安身立命之所,尽管著述多少不等,其中仍不乏传世之作。即便未能找到传记资料的毕业生,其著作也仍有一印再印、沾溉学界者。如杨筠如之《尚书覈诂》,便先有王国维、后有李学勤作序,1934年初版本问世后,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1959与2005年两度排版印行。

恰如陈平原在一篇副题为“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文中所说:

谈及国学院的贡献,大家都着力表彰四大导师,这当然没错;可我认为,国学院能有今天的名声,与众弟子的努力分不开。弟子们的贡献,包括日后各自在专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也包括对导师的一往情深,更包括那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现代中国》6辑,2005年12月)

也即是说,清华国学院的耀眼光辉,正是由四大导师与毕业同学的辉煌成果合力构成。而若将其真正落实,具体呈现这一师生间的薪火相传,在我看来,最佳且易于操作的方式,便是将弟子辈的学术传记汇为一编。《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的发现,正提供了合适的机缘。

我所持的选录标准,首重自传,其次为同学撰作,再次乃是出自学生或朋友之手的评传,以下依次为研究者考论及家属忆述。如此分别的理由是,在自述或同学撰记中,清华学术传承的脉络会更为凸显与清晰。目前搜集到的三十五人传记资料(上举余永梁除外),恰占全部毕业生的一半,作为本编的主体,列为辑一。

辑二则着意从学生的角度追忆校园生活。其中蓝文徵与姜亮夫二文,属于较为全面的记述;黎东方虽非国学院研究生,但其从大学部学生的视角观察“四大导师”,也自有难得的鲜活可爱处。余下四篇,各选一得意弟子,回顾四位导师的学术生涯及亲承謦欬的经历,既可如实展示学脉的延续,也可使师长们在本编有集中亮相的机会。

辑三即为《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的原本影印。但因吴其昌1927年初夏编制此册时,仅有两届学生入学,故本辑末后又收录了自1937年版《清华同学录》截取的国学研究所四届毕业生名录。需要说明的是,吴本《同学录》的排名次序颇有讲究,乃是根据当年的录取名次而来。本编各传即以此为准,分别先后。1927与1928两届学生的序列,亦参照其时的录取名单确定。

编辑此书的过程,对于本人也是一次美好的、值得不断回味的记忆。发生在清华国学院师生之间的那份温厚情谊,尽管人事代谢,生死存亡,八十多年来却始终不曾断绝。如前述以甲等第一名最优成绩毕业的杨筠如,即是因1926年完成的《尚书覈诂》初稿而得到导师王国维的高度赞赏,誉为“文约义尽”,“不愧作者”;随着其处女作的不断再版,这份期许也已流衍为令人歆羡的佳话。我还看过198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影印的王力著《中国古文法》,那是他1927年提交的毕业论文,卷首有梁启超“精思妙悟,可为斯学辟一新途径”的评语,文中多处也留下了梁与赵元任两位先生的眉批,而赵批中“言有易,言无难”,更成为王力终身治学的座右铭。此外,未见于本编的汪吟龙,于1934年出版了《文中子考信录》,那也是他1926年离校前写成的论著,导师梁启超简短的批语作为跋文,也恭敬地移录卷末。

凝聚为一个群体的清华国学院同学,彼此之间的友情同样引人神往。抗战中先后辞世的三位同学,储皖峰走了,有侯堮作《储皖峰教授传略》、王静如作《纪念逸庵兄》;姚名达去了,有吴其昌撰《哀念姚名达教授》;吴其昌自己也随后逝去,又有方壮猷及时写出《吴其昌教授事略》。即使进入垂暮之年,同学之谊也未尝稍减,反更见浓挚。1976年6月,谢国桢在“文革”灾难尚未结束之际,即以古文笔法撰成《记清华四同学》,忆念已经离世的吴其昌、王庸、冯国瑞与刘盼遂四君,情意深长;1989年,年届八十三的戴家祥,作文“怀念英华早谢的吴其昌同学”,而其时已在吴氏病殁四十五年以后;1983年,八十五岁高龄的徐中舒仍执笔为老同学黄绶的《两汉及唐代地方行政史》写序,对于读书期间,黄氏在导师梁启超的指导下,一年之内完成《两汉行政史》与《唐代地方行政史》两部大著印象深刻。至于冯德清留下的两通刘盼遂信函,经其子冯天瑜教授编入《(冯永轩藏品)近代名人墨迹》(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中,也以其恒长的收藏,见证了同窗间的日常关切。

由《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引出的话题甚至学术课题可以更多更长,但这已非一篇短序所能承当。尽管经过清理藏书与编制电子书目,这册当年遍查不着的小书已在国家图书馆悄然现身,可我仍然要感谢那一段曲折漫长的寻找过程——这本《清华同学与学术薪传》才会因冲动与感动而产生。

本书编选期间,与吴令华先生合作愉快。这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http://book.ifeng.com/special/qi ... _8665_1446302.shtml
好,比我的大学文凭含金量高
一师是个好学校
2b才靠毕业证上的签名获得荣耀,
yuppppp 发表于 2011-2-27 17:15


    我初中和高中班上都有人能写字写到让这些国学大师无地自容。
xbill 发表于 2011-2-27 18:17

厉害厉害。
真羡慕
民国时的大师是挺多的,可惜绝大多数国民都是文盲,所以他们对于民族救亡图存的作用嘛。。。

来自《中国昨天与今天》[1840-1987年国情手册]
前几天一个朋友考博,里面的内幕让人想死的心都有。
这么多大师、结果首都被人攻破。

那么,我宁愿不要一个大师,全部换成士兵更好。
那么多国学大师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
iwillbebest 发表于 2011-2-28 22:24

成吉思汗的队伍应该就是没有大师的队伍。
yuppppp 发表于 2011-2-28 23:36

这不扯淡了吗。

忘了丘处机了吗。

这些大师在我眼里全部加起来都不如一个袁隆平给力。

更加不用说钱学森了。这些人才能称得上大师。

那些民国那些最多称得上"大湿“。
luyuanrui 发表于 2011-2-28 22:18

看过一篇论文,貌似民国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至于中小学教育那是相当的悲剧
柴旭大王 发表于 2011-2-28 22:21


    某种程度上来说,考博就是考关系
xbill 发表于 2011-2-27 13:14
学养是否扎实不是单看在大学里面耗了多久。人家说不定进研究院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很深厚的学术水平了。
iwillbebest 发表于 2011-2-28 23:57
呵呵,没文化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