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马德卖官案侦查终结 买官卖官也有“潜规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0:13:52
核心提示:原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委书记(正厅级)马德卖官受贿一案,日前已由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侦查终结。北京市检察院二分院将于近日对马德以涉嫌受贿罪提起公诉。
<P>  马德案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最大卖官案,牵涉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等众多高官和绥化市一大批官员。据悉,共有265名官员涉案,其中包括绥化市下辖10个县市的众多处级以上干部,仅绥化市各部门的一把手就有50余人。 随着查处马德案掀起的廉政风暴,很多人认为这里的官员已成为“高风险职业”。绥化市第一次以常委投票方式产生的某县县委书记,到任半年就离职“改行”。个中原因,据知情人透露是他觉得在绥化当官“风险太大”、“太可怕”。 </P>
<P>  此前,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说:“绥化过去由于主要领导丧失了一名共产党员起码的品格,大肆买官卖官,用人上不正之风非常严重,葬送了一批干部,败坏了社会风气,在政治、经济、组织、作风等方面给绥化造成很坏影响。” </P>
<P>  <B>马德治下的绥化官场和民情 </P>
<P>  一周就在医院里收了240万元</B> </P>
<P>  2000年10月10日,绥化市主要领导集中观看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片《胡长清案件警示录》,马德看后,要求大家“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做到自警、自省、自律”,并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监督”。 </P>
<P>  据知情人介绍,当李嘉廷、从福奎分别在云南省省长、河北省副省长职务上落马时,马德除了表示惋惜,没有受到更多的触动。观看《胡长清案件警示录》时,他的认识还停留在“与己无关”的状态。 </P>
<P>  就在此后不久的同年11月,马德因病住院,海伦市(县级市)委原副书记王学武来到绥化市医院病房,交给马德50万元人民币,马德看都没看,往床底下一踢。据知情人介绍,马德有个习惯,就是“从不数钱”,由夫人数完了告诉他。次年,王学武升任青冈县委副书记、县长。 </P>
<P>  有一次住院,马德一个星期就在医院里收了240万元。一位送钱的县委书记说,是马德的秘书通知的:“马书记病了,你们也不来看看?”一位涉案的县委书记说:“知道消息了,谁敢不去啊!而且去了不能空手。” </P>
<P>  但事发后,马德的秘书却否认这件事,马德也否认:“不知道是谁通知让他们来的。” </P>
<P>  <B>买官卖官“潜规则”</B> </P>
<P>  在绥化,一些干部向记者表示,下级给上级送钱送物,乃至买官卖官,并不是发生在马德身上的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风气。 </P>
<P>  肇东市(绥化市下属的县级市)的一位领导干部,30多岁,年轻有为,听说马德对他的工作“不太满意”,甚至要“重新考虑”对他的任命,就急忙凑了25万元给马德送去。有关人士称之为“保官”,意思就是虽然当上了官,但要“屁股坐稳”,还得花钱。否则,位置就可能被别人“买了去”。 </P>
<P>  东北地区十分重视过年,每年春节前,绥化市所属县市区一些干部都要带着钱给马德拜年,否则,连过年心里都不踏实。在这样的“潜规则”下,党纪国法这样的“硬规则”就失效了。 </P>
<P>  有一次,马德到北京开会,有的县委书记追到北京送钱。 </P>
<P>  2001年10月12日,《绥化日报》刊登新华社消息:沈阳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受贿人民币341万元,美元23万元,并有1068万元的巨额财产不能说清合法来源,马向东被依法判处死刑。 </P>
<P>  这让马德产生了巨大的震动。看到昔日的同学被枪毙,马德感觉到“太可怕了”。他连续几天没睡着觉,将近期收受的钱款归在一起,写了一个明细,准备交给纪检部门,以避免和马向东一样的下场。但由于工作繁忙,几天后,他又把这事忘了。 </P>
<P>  一位办案人员回忆:“提审马德时,他曾经说自己心理不平衡,甚至愤愤不平———‘我早该当副省长了’”,同时,马德也为卖官败坏风气的责任感到委屈:“我还给赵洪彦(原绥化地委书记、省人事厅原厅长)送过钱呢!” </P>
<P>  <B>形同虚设的制度</B> </P>
<P>  马德担任绥化市委书记时,非常“重视”制度建设。他曾提出“坚持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常委会投票表决制”。 </P>
<P>  2002年1月24日,绥化市组织工作会议上,他提出“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推荐干部,必须署名,写清推荐理由,实行推荐责任制。 </P>
<P>  绥化市组织部门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推荐干部责任书》,上面写着:“中共绥化市委:本着对党的事业、对干部选拔任用高度负责的精神,我以个人的名义郑重地向市委推荐某某同志担任职务。如果推荐情况不实,被推荐人‘带病’任职或任职后出现问题,属于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不良后果的,我绝不推责辞咎,愿意接受市委对我的任何处分。” </P>
<P>  签字署名的是各县市区的主要领导干部,旁边注明“此责任书在选拔干部的酝酿、决策环节公开;任用后,由市委组织部长期存档。” </P>
<P>  2001年10月16日,绥化有关县市提出五个不用:“溜须拍马的不用,好吃懒做的不用,跑官要官的不用,平庸无为的不用,无德无廉、形象不端的不用”。 </P>
<P>  2001年12月5日,绥化全面实施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廉政述职,提出“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各业务环节中的一些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事项全部纳入述职内容中。” </P>
<P>  2002年1月10日,绥化市委一届6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马德强调:“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就如何落实《关于领导干部廉政述职的实施意见》,马德说:“领导干部述廉、群众评廉、组织考廉等有效措施,使全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取得新突破。” </P>
<P>  然而,马德案的爆发,充分说明这些制度形同虚设。 </P>
<P>  <B>批发乌纱帽成为贫困地区腐败官员敛财的主要路径</B> </P>
<P>  绥化市地处松嫩平原,管辖10个县(市)区,3.5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全省66个县排名,综合经济实力最差的10个县,绥化占了4个。记者在当地看到,绥化市区的面貌更像偏远、落后的县城。涉案265名干部背后,是亟需改变的贫困状况和严峻现实。 </P>
<P>  绥棱县县委书记李刚因向马德“买官”、并向下属“卖官”而受到查处。该县有15000多名下岗职工需要就业,3500多户贫困户急待解困,有700多名学生面临失学,64个村的生活用水都得不到保障。 </P>
<P>  青冈县县长王学武一次给马德送上50万元,而这个县199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01年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有104个村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持的贫困村,近40%的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在国定贫困县标准以下。 </P>
<P>  明水县县委书记吕岱同样受到查处。该县生产条件极为恶劣,万亩盐碱地,流传着“盐碱地,破皮黄,干伺弄,不打粮,晴天起白沫,雨天白茫茫”的谚语。 </P>
<P>  最近,记者赶到绥棱县时,县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领导都出去跑项目了。”这个县财政收入只有6500万元,县城里的马路是10多年前修的,坎坷不平,城镇面貌比较落后。新一届绥棱县委到任后,将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下调了45%、29.8%和25.9%。GDP大幅度“缩水”,引起了广泛关注。 </P>
<P>  李刚落马当年,他们争取到7749万元的国家转移支付资金,补发了多年拖欠的436万元农村教师工资,偿还了665万元的历史陈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发放。 </P>
<P>  出乎绥化组织部门意料的是,李刚被“双规”前的民主推荐中,他的满意率达到80%。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凤鸣认为,李刚在任时,为老百姓干了不少实事,政绩比较突出,所以群众拥护,满意率高,而他在背地里干些什么,却鲜为人知。 </P>
<P>  对此,绥棱县委一名干部说,老百姓最关心能不能吃饱饭,李刚买官“没有祸害老百姓”,所以,群众对他“并不反感”。 </P>
<P>  在明水县育林乡,人们说“黑龙江省最穷的是绥化市,绥化市最穷的是明水县,明水县最穷的是玉林乡”。村民杜传友家低矮的泥土房快塌了,房梁已经断了,墙上都是裂缝。 </P>
<P>  当地一位老干部说:“马德出事不奇怪,买来的官就得搂(意为敛财)啊,最严重的后果是绥化发展耽误了,形成恶性循环。”他认为,买官卖官的社会风气,使当地干部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发展当地经济、改善人们的生活上,而是用在了跑官上。 </P>
<P>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因为腐败问题落马的官员,大多是插手工程、项目,收取巨额贿赂,这几乎已成为腐败问题的一个时代特征。而绥化是欠发达的农业地区,本身就缺少项目,缺少资金,这样,马德等腐败官员的受贿构成,就以卖官为主。” </P>
<P>  <B>马德其人</B> </P>
<P>  记者在绥化采访,一些知情人说,马德当官有“霸气”和“匪气”,言行不一。 </P>
<P>  当了市委书记后,马德开始“无所顾忌”。一次,马德下乡,吃饭时,县委书记不喝酒,马德就罚他靠墙站着;绥化市(现北林区)公安局长“得罪”了马德,第二天马德就下令将其调到较为偏远的明水县公安局担任局长。 </P>
<P>  马德曾对县委书记们说:“我没时间天天看着你们,工作你们自己干,报给我假数字,我就收拾你们。我干过县长、书记、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我什么不懂?” </P>
<P>  2000年7月3日,马德在中共绥化市委第一次会议上表示,“决不搞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带头保持清正廉洁”。他说:“那些有利于个人功名而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干群关系的事,我们坚决不做。要形成一种敢于讲真话的良好风气,让吹吹拍拍、拉拉扯扯、弄虚作假等不良风气无法立足。” </P>
<P>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马德又是怎样“带头保持清正廉洁”的? </P>
<P>  在绥化,市委书记马德与市长王慎义的矛盾几乎是“公开的秘密”。王慎义比马德大两岁,同样因为受贿而落马。由于建筑工程发包蕴含经济利益,两人都把自己的权力渗透到工程项目中,甚至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队伍”。 </P>
<P>  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马德性格中“柔情”的一面。 </P>
<P>  马德第一次到明水县永兴镇永兴村农民邢宝玉家,就留下500元钱,后来,又送来80公斤大豆良种和20袋化肥。这家农户表示,“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马书记,要是没有他的帮扶,我们今年就不会有这样的好收成。” </P>
<P>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一位干部认为,马德见到贫困户掏出钱时是真诚的,不是演戏、作秀。但另一位老干部却不以为然:“这就是台上是人,台下是鬼,当面清正廉洁,背后大搂特搂(东北话,意为敛财———编者注)”。 </P>
<P>  有关人士认为,马德卖官受贿和慷慨济贫也许没有关系,却反映出他身上的“矛盾人格”。 </P>
<P>  <B>案发</B> </P>
<P>  2001年,黑龙江省农行主管信贷工作的副行长丁志国出国,在上飞机前被“采取措施”,一场牵涉面广、影响巨大的反腐风暴随即在黑龙江拉开帷幕。 </P>
<P>  一笔来自牡丹江的贷款去向,牵涉出曾担任牡丹江市副市长马德的受贿问题。 </P>
<P>  2002年1月20日,当时的黑龙江省委书记来到绥化,作为陪同人员的马德显得心事重重,面色阴沉。这时,距离马德被“双规”还有两个多月。 </P>
<P>  2002年4月1日,是马德最后一次在绥化公开露面。 </P>
<P>  当天会议选举绥化市出席黑龙江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56名当选的代表按姓氏笔画排序,马德位列第二,会上马德强调:“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严守政治纪律。” </P>
<P>  当日下午4时30分,马德宣布会议闭幕。走出会场后,马德即在绥化的政治生活中消失。他被纪检部门宣布“双规”。 本报记者 刘畅 </P>核心提示:原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委书记(正厅级)马德卖官受贿一案,日前已由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侦查终结。北京市检察院二分院将于近日对马德以涉嫌受贿罪提起公诉。
<P>  马德案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最大卖官案,牵涉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等众多高官和绥化市一大批官员。据悉,共有265名官员涉案,其中包括绥化市下辖10个县市的众多处级以上干部,仅绥化市各部门的一把手就有50余人。 随着查处马德案掀起的廉政风暴,很多人认为这里的官员已成为“高风险职业”。绥化市第一次以常委投票方式产生的某县县委书记,到任半年就离职“改行”。个中原因,据知情人透露是他觉得在绥化当官“风险太大”、“太可怕”。 </P>
<P>  此前,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说:“绥化过去由于主要领导丧失了一名共产党员起码的品格,大肆买官卖官,用人上不正之风非常严重,葬送了一批干部,败坏了社会风气,在政治、经济、组织、作风等方面给绥化造成很坏影响。” </P>
<P>  <B>马德治下的绥化官场和民情 </P>
<P>  一周就在医院里收了240万元</B> </P>
<P>  2000年10月10日,绥化市主要领导集中观看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片《胡长清案件警示录》,马德看后,要求大家“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做到自警、自省、自律”,并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监督”。 </P>
<P>  据知情人介绍,当李嘉廷、从福奎分别在云南省省长、河北省副省长职务上落马时,马德除了表示惋惜,没有受到更多的触动。观看《胡长清案件警示录》时,他的认识还停留在“与己无关”的状态。 </P>
<P>  就在此后不久的同年11月,马德因病住院,海伦市(县级市)委原副书记王学武来到绥化市医院病房,交给马德50万元人民币,马德看都没看,往床底下一踢。据知情人介绍,马德有个习惯,就是“从不数钱”,由夫人数完了告诉他。次年,王学武升任青冈县委副书记、县长。 </P>
<P>  有一次住院,马德一个星期就在医院里收了240万元。一位送钱的县委书记说,是马德的秘书通知的:“马书记病了,你们也不来看看?”一位涉案的县委书记说:“知道消息了,谁敢不去啊!而且去了不能空手。” </P>
<P>  但事发后,马德的秘书却否认这件事,马德也否认:“不知道是谁通知让他们来的。” </P>
<P>  <B>买官卖官“潜规则”</B> </P>
<P>  在绥化,一些干部向记者表示,下级给上级送钱送物,乃至买官卖官,并不是发生在马德身上的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风气。 </P>
<P>  肇东市(绥化市下属的县级市)的一位领导干部,30多岁,年轻有为,听说马德对他的工作“不太满意”,甚至要“重新考虑”对他的任命,就急忙凑了25万元给马德送去。有关人士称之为“保官”,意思就是虽然当上了官,但要“屁股坐稳”,还得花钱。否则,位置就可能被别人“买了去”。 </P>
<P>  东北地区十分重视过年,每年春节前,绥化市所属县市区一些干部都要带着钱给马德拜年,否则,连过年心里都不踏实。在这样的“潜规则”下,党纪国法这样的“硬规则”就失效了。 </P>
<P>  有一次,马德到北京开会,有的县委书记追到北京送钱。 </P>
<P>  2001年10月12日,《绥化日报》刊登新华社消息:沈阳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受贿人民币341万元,美元23万元,并有1068万元的巨额财产不能说清合法来源,马向东被依法判处死刑。 </P>
<P>  这让马德产生了巨大的震动。看到昔日的同学被枪毙,马德感觉到“太可怕了”。他连续几天没睡着觉,将近期收受的钱款归在一起,写了一个明细,准备交给纪检部门,以避免和马向东一样的下场。但由于工作繁忙,几天后,他又把这事忘了。 </P>
<P>  一位办案人员回忆:“提审马德时,他曾经说自己心理不平衡,甚至愤愤不平———‘我早该当副省长了’”,同时,马德也为卖官败坏风气的责任感到委屈:“我还给赵洪彦(原绥化地委书记、省人事厅原厅长)送过钱呢!” </P>
<P>  <B>形同虚设的制度</B> </P>
<P>  马德担任绥化市委书记时,非常“重视”制度建设。他曾提出“坚持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常委会投票表决制”。 </P>
<P>  2002年1月24日,绥化市组织工作会议上,他提出“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推荐干部,必须署名,写清推荐理由,实行推荐责任制。 </P>
<P>  绥化市组织部门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推荐干部责任书》,上面写着:“中共绥化市委:本着对党的事业、对干部选拔任用高度负责的精神,我以个人的名义郑重地向市委推荐某某同志担任职务。如果推荐情况不实,被推荐人‘带病’任职或任职后出现问题,属于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不良后果的,我绝不推责辞咎,愿意接受市委对我的任何处分。” </P>
<P>  签字署名的是各县市区的主要领导干部,旁边注明“此责任书在选拔干部的酝酿、决策环节公开;任用后,由市委组织部长期存档。” </P>
<P>  2001年10月16日,绥化有关县市提出五个不用:“溜须拍马的不用,好吃懒做的不用,跑官要官的不用,平庸无为的不用,无德无廉、形象不端的不用”。 </P>
<P>  2001年12月5日,绥化全面实施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廉政述职,提出“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各业务环节中的一些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事项全部纳入述职内容中。” </P>
<P>  2002年1月10日,绥化市委一届6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马德强调:“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就如何落实《关于领导干部廉政述职的实施意见》,马德说:“领导干部述廉、群众评廉、组织考廉等有效措施,使全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取得新突破。” </P>
<P>  然而,马德案的爆发,充分说明这些制度形同虚设。 </P>
<P>  <B>批发乌纱帽成为贫困地区腐败官员敛财的主要路径</B> </P>
<P>  绥化市地处松嫩平原,管辖10个县(市)区,3.5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全省66个县排名,综合经济实力最差的10个县,绥化占了4个。记者在当地看到,绥化市区的面貌更像偏远、落后的县城。涉案265名干部背后,是亟需改变的贫困状况和严峻现实。 </P>
<P>  绥棱县县委书记李刚因向马德“买官”、并向下属“卖官”而受到查处。该县有15000多名下岗职工需要就业,3500多户贫困户急待解困,有700多名学生面临失学,64个村的生活用水都得不到保障。 </P>
<P>  青冈县县长王学武一次给马德送上50万元,而这个县199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01年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有104个村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持的贫困村,近40%的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在国定贫困县标准以下。 </P>
<P>  明水县县委书记吕岱同样受到查处。该县生产条件极为恶劣,万亩盐碱地,流传着“盐碱地,破皮黄,干伺弄,不打粮,晴天起白沫,雨天白茫茫”的谚语。 </P>
<P>  最近,记者赶到绥棱县时,县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领导都出去跑项目了。”这个县财政收入只有6500万元,县城里的马路是10多年前修的,坎坷不平,城镇面貌比较落后。新一届绥棱县委到任后,将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下调了45%、29.8%和25.9%。GDP大幅度“缩水”,引起了广泛关注。 </P>
<P>  李刚落马当年,他们争取到7749万元的国家转移支付资金,补发了多年拖欠的436万元农村教师工资,偿还了665万元的历史陈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发放。 </P>
<P>  出乎绥化组织部门意料的是,李刚被“双规”前的民主推荐中,他的满意率达到80%。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凤鸣认为,李刚在任时,为老百姓干了不少实事,政绩比较突出,所以群众拥护,满意率高,而他在背地里干些什么,却鲜为人知。 </P>
<P>  对此,绥棱县委一名干部说,老百姓最关心能不能吃饱饭,李刚买官“没有祸害老百姓”,所以,群众对他“并不反感”。 </P>
<P>  在明水县育林乡,人们说“黑龙江省最穷的是绥化市,绥化市最穷的是明水县,明水县最穷的是玉林乡”。村民杜传友家低矮的泥土房快塌了,房梁已经断了,墙上都是裂缝。 </P>
<P>  当地一位老干部说:“马德出事不奇怪,买来的官就得搂(意为敛财)啊,最严重的后果是绥化发展耽误了,形成恶性循环。”他认为,买官卖官的社会风气,使当地干部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发展当地经济、改善人们的生活上,而是用在了跑官上。 </P>
<P>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因为腐败问题落马的官员,大多是插手工程、项目,收取巨额贿赂,这几乎已成为腐败问题的一个时代特征。而绥化是欠发达的农业地区,本身就缺少项目,缺少资金,这样,马德等腐败官员的受贿构成,就以卖官为主。” </P>
<P>  <B>马德其人</B> </P>
<P>  记者在绥化采访,一些知情人说,马德当官有“霸气”和“匪气”,言行不一。 </P>
<P>  当了市委书记后,马德开始“无所顾忌”。一次,马德下乡,吃饭时,县委书记不喝酒,马德就罚他靠墙站着;绥化市(现北林区)公安局长“得罪”了马德,第二天马德就下令将其调到较为偏远的明水县公安局担任局长。 </P>
<P>  马德曾对县委书记们说:“我没时间天天看着你们,工作你们自己干,报给我假数字,我就收拾你们。我干过县长、书记、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我什么不懂?” </P>
<P>  2000年7月3日,马德在中共绥化市委第一次会议上表示,“决不搞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带头保持清正廉洁”。他说:“那些有利于个人功名而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干群关系的事,我们坚决不做。要形成一种敢于讲真话的良好风气,让吹吹拍拍、拉拉扯扯、弄虚作假等不良风气无法立足。” </P>
<P>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马德又是怎样“带头保持清正廉洁”的? </P>
<P>  在绥化,市委书记马德与市长王慎义的矛盾几乎是“公开的秘密”。王慎义比马德大两岁,同样因为受贿而落马。由于建筑工程发包蕴含经济利益,两人都把自己的权力渗透到工程项目中,甚至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队伍”。 </P>
<P>  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马德性格中“柔情”的一面。 </P>
<P>  马德第一次到明水县永兴镇永兴村农民邢宝玉家,就留下500元钱,后来,又送来80公斤大豆良种和20袋化肥。这家农户表示,“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马书记,要是没有他的帮扶,我们今年就不会有这样的好收成。” </P>
<P>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一位干部认为,马德见到贫困户掏出钱时是真诚的,不是演戏、作秀。但另一位老干部却不以为然:“这就是台上是人,台下是鬼,当面清正廉洁,背后大搂特搂(东北话,意为敛财———编者注)”。 </P>
<P>  有关人士认为,马德卖官受贿和慷慨济贫也许没有关系,却反映出他身上的“矛盾人格”。 </P>
<P>  <B>案发</B> </P>
<P>  2001年,黑龙江省农行主管信贷工作的副行长丁志国出国,在上飞机前被“采取措施”,一场牵涉面广、影响巨大的反腐风暴随即在黑龙江拉开帷幕。 </P>
<P>  一笔来自牡丹江的贷款去向,牵涉出曾担任牡丹江市副市长马德的受贿问题。 </P>
<P>  2002年1月20日,当时的黑龙江省委书记来到绥化,作为陪同人员的马德显得心事重重,面色阴沉。这时,距离马德被“双规”还有两个多月。 </P>
<P>  2002年4月1日,是马德最后一次在绥化公开露面。 </P>
<P>  当天会议选举绥化市出席黑龙江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56名当选的代表按姓氏笔画排序,马德位列第二,会上马德强调:“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严守政治纪律。” </P>
<P>  当日下午4时30分,马德宣布会议闭幕。走出会场后,马德即在绥化的政治生活中消失。他被纪检部门宣布“双规”。 本报记者 刘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