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黄金部队探获黄金储量2269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0:13:28

托起一轮金色朝阳
——武警黄金部队“十一五”探获三个超大型金矿纪实


王占林 杨吉庆 孙 娟  王林琳
2011-01-14  来源:中国军网


     武警黄金部队探获黄金资源储量2269吨
     中国军网北京1月14日电 王占林、特约记者杨吉庆、记者吕国英报道:今天上午,记者在武警黄金部队中心工作信息发布暨地质找矿成果汇报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武警黄金部队探获黄金资源储量2269吨,为近百座新建、扩建的黄金矿山提供了新的资源,有30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据武警黄金部队指挥部周锁海介绍,“十一五”期间,黄金部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推动中心工作向以金为主多金属找矿拓展,坚持多找矿、找大矿,先后探获资源量在100吨以上的超大型金矿3个、资源量大于50吨小于100吨的特大型金矿3个、资源量大于20吨小于50吨的大型金矿7个,累计探获金资源量619吨,与此同时,探明银资源量479吨、铜铅锌资源量40万吨、钨钼资源量31万吨。黄金部队组建32年来,先后在全国26个省区、46个成矿区带开展黄金普查勘探,发现金矿床325处,探获黄金资源储量2269吨,为近百座新建、扩建的黄金矿山提供了新的资源,推动了新矿山开发、老矿山增储,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锻炼了队伍,储备了人才,科研工作取得明显成绩,有30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延伸阅读
     中国军网北京1月14日电 托起一轮金色朝阳——武警黄金部队“十一五”探获三个超大型金矿纪实
    “巴西丛林一只蝴蝶偶然扇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掀起一场龙卷风。”至今阴霾未完全散去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总体减缓,并刺激素有“国家避险工具”和“经济安全砝码”之称的黄金价格节节攀升。黄金,这位融国家战略储备资源与国际硬通货功能于一身的“弄潮儿”,成为时代舞台霓虹灯下的明星。与此同时,中国黄金年产量自2007年后一直位居全球第一。在我国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搏击中,黄金在风口浪尖处站稳脚跟。风起云涌的黄金形势将一支为中国黄金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生力军呼之欲出:武警黄金部队。自2007年该部在甘肃文县探获资源量超过300吨的阳山超大型金矿,作为类卡林型金矿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后,越来越多的人把好奇而敬佩的目光投向了这支为国寻金的地质野战军。
    2011年伊始,一条喜讯再次将武警黄金部队推向公众视野:该部在2010年接连探获甘肃岷县寨上和内蒙古包头市哈达门沟两座资源量过百吨的超大型金矿。至此,“十一五”期间,黄金部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推动中心工作向以金为主多金属找矿拓展,坚持多找矿、找大矿,先后探获资源量在100吨以上的超大型金矿3个、资源量大于50吨小于100吨的特大型金矿3个、资源量大于20吨小于50吨的大型金矿7个,累计探获金资源量619吨,与此同时,探明银资源量479吨、铜铅锌资源量40万吨、钨钼资源量31万吨。黄金部队组建32年来,先后在全国26个省区、46个成矿区带开展黄金普查勘探,发现金矿床325处,探获黄金资源储量2269吨,为近百座新建、扩建的黄金矿山提供了新的资源,推动了新矿山开发、老矿山增储,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锻炼了队伍,储备了人才,科研工作取得明显成绩,有30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挥别“十一五”,黄金部队的金色收获,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十二五”,这也为促进区域协调性发展、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一轮金色朝阳,在武警黄金兵的托举下,正冉冉升起,辉耀神州大地。
    一场寻金战役就是一次科技密码的艰辛解译
    如何点石成金?武警黄金部队高擎科技利剑,坚持“精兵利器”建设,打造现代化寻金劲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的找矿“老三件”拓展为数码摄像机、掌上电脑、手持GPS等“新五件”, 新型全液压钻机、高密度电法仪、卫星遥感等先进装备和技术手段成倍提升工作效率,全球定位仪、海事卫星电话等对矿点实行高效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布局、野外数字勘查工作体系等标志找矿进入数字化时代。装备的“鸟枪换炮”,仿佛给寻金装上了“火眼金睛”,使空中、地上、地下一体化透视金矿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阴山支脉,有一座著名的乌拉山,位于明安川之南,黄河之北。夏秋之际景色怡人,古木参天,松柏如涛。也许真是物华天宝,大自然在赋予乌拉山灵秀的同时,也深埋下丰厚的黄金宝藏。1986年,纵横草原探宝的武警黄金二支队官兵在位于包头市西郊的乌拉山南麓和中部第一次揭开了哈达门沟金矿的神秘面纱。支队高级工程师陈廷芳慧眼发现了金品味极高的石英——钾长石脉标本,进而追索到成矿矿脉,1992年官兵探明哈达门沟金矿25吨,成为当时内蒙古唯一一座大型金矿,金矿所属的碱性流体伟晶岩新类型填补了我国黄金找矿史上一项空白,被地质学界命名为“哈达门沟式”金矿床。岁月漂白了发丝,打开金矿山门的陈廷芳已年逾古稀,但他一如既往用草原雄鹰般犀利的双眼注视哈达门沟25年的艰辛成长。由于哈达门沟地质构造复杂,找矿难度很大。虽然冥冥中官兵觉得哈达门沟金矿定是一位“绝世佳人”,但无奈她“犹抱琵琶半遮面”。进入新世纪,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黄金部队先后投资600多万元给二支队配备了新型钻机、装载机、陀螺测斜仪等先进勘探装备,哈达门沟金矿单孔钻进首次超过1200米,提取的岩心样品为深部找矿提供科学依据。技术人员运用空中遥感侦察、地球物理和化学勘探等先进手段,圈定了哈达门沟大面积金异常区。现任支队总工程师黄志全带领技术人员在深沟险壑中穿行,对哈达门沟外围展开“地毯式”踏查,锁定了与哈达门沟老矿区仅一山之隔的“后山”——柳坝沟,哈达门沟找矿从此“别有洞天”。然而一波三折,由于持续多年开采,矿山保有资源储量锐减,哈达门沟仿佛度过了“花季期”,一度迈入国家危机矿山行列。要让哈达门沟迎来“第二春”!2008年,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领衔挑起“哈达门沟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的科研项目。面对采矿深度近千米、从地表到工作面的14层废弃坑道,科研人员不顾随时可能发生坍塌的危险,在阴冷的隆洞中打着手电筒进行编录、采样,他们结合研究矿区成矿背景和矿化富集规律,建立构造控矿模型,运用高精度物探方法和构造地球化学方法预测矿脉延伸情况,最终确定厚大石英脉的直接找矿标志,圈定成矿预测区和找矿靶区,哈达门沟找矿“柳暗花明又一村”!黄金二支队官兵以理论为指导,累计发现金矿脉95条,圈定矿体28条,探明金资源储量102.3吨,哈达门沟金矿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大金矿。
    如果说高科技是金引擎,人才就是引擎的拉动者。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武警黄金部队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十一五”工程,部队党委连续出台五个人才队伍建设“一号文件”,定向投入2000多万元,保障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以及表彰奖励找矿及科研突出贡献者,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培养国防生,打造了一支有34名博士、116名硕士和117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地质找矿精锐之师。科学机制激发人才创造力。部队技术人员推出“经验式”、“成因式”、“技术式”和“信息式”等找矿新理念和“断面波形模拟预测法”等新方法,编著的《中国金矿物志》、《中国岩、砂金成矿图》成为我国黄金地质勘查的“寻宝图”,17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个集体获“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1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0多人入选全军和武警部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依托打造“阳山育才基地”,带动黄金资源探明储量已达325吨。黄金十二支队将科技干部细分为地质组、水文组、测量组和数字化填图组,每年按1/3的比例轮换科技干部到阳山矿区工作,每组每半年按1/3的比例进行一次岗位轮换,使每名技术骨干都能身挑大梁,长期聘用和定期邀请地质专家到矿区指导帮带,推动学术交流、课题攻关和技术革新,选送优秀人才外出深造,联合西南地矿测试中心、成都理工大学、阳山中金公司等进行项目合作,使找矿人才梯队茁壮成长,不断创造新业绩,阳山安坝地质项目荣获国土资源部“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一等奖”。
    脚踏一方金山就有一座精神丰碑矗立
    金山是黄金兵用科技的力量托举的,也是用金色的心灵铸就的。寻金人,金子心。笔调是浪漫的,内容是写实的。
    寻金,是艰险的。大概金子为了显示她的高贵,更加钟情于崇山峻岭、大漠戈壁等人迹罕至的地方。然而,山再高高不过黄金兵的意志,路再坚坚不过黄金兵的铁脚板。毛泽东诗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寨上金矿就在红军长征走过的岷山脚下。如今,黄金官兵在这里共发现金矿脉30条,圈定工业矿体26个,探明金资源量127.3吨,老区人民着实笑开了颜。岷山属青藏高原支脉,官兵工作区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高寒缺氧,夏季常有冰雹,冬季最低温达零下三十度。本世纪初,黄金五支队官兵把脚板伸进了这冰雪覆盖的八百里秦川。进驻之初,部队没有营房,官兵就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拾柴做饭,破冰取水,夜晚像被丢进冰窖,靠拥抱取暖入眠。就是这样他们发现了成矿矿脉。山路狭长,工作车无法进入,几十吨重的钻探设备被官兵们拆卸开来,像蚂蚁搬家一样,一遍遍人拉肩扛地运上山去。高原上行走对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更何况负重,每一个动作都几乎是在透支生命。冰凉的钻杆能粘掉人的手皮,后背佝偻得像尖尖的月牙,肩膀经不住摩擦便张开血红的嘴巴。然而,志可烁金的毅力支撑着官兵个个是“不倒翁”。沙尘暴、山洪、泥石流也不时光顾一下远道而来的寻金兵。一次,大雨连下了半个月,冲毁了矿区通往山外的唯一一条小路。几十名官兵被困山上。蔬菜没了,就从原本扔掉的烂叶中挑出好些的洗净煮汤;粮食没了,就把唯一剩下的半袋黄豆分成十几份,每人每天一小碗盐水煮黄豆。就这样苦撑三天等来援兵。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第二天天刚放晴,轰隆的钻机声再次响彻山谷,打了十几年钻、钻孔长度加起来能绕赤道一圈的钻机机长、五级士官苗波说了声:“天真蓝呀,伸手都能抓到云。”便带着机组成员又投入紧张的施工。
    寻金,是辛劳的。每一座金山都洒满了黄金兵的汗水甚至血水。哈达门沟金矿深暗的山洞吐着飕飕的凉气,洞顶是有棱有角的“低头”石,岩缝渗出的水滴成串滴到地下。八个坑探兵全副武装,头戴安全帽,里面裹紧棉衣御寒,外面套上雨衣挡水,脸上戴着防尘面具,手脚套着防水手套和高桩雨靴,端起20多公斤重的劈岩机咯吱吱切割岩石,呛鼻的粉尘扑面而来,一天下来,酷似泥雕粉砌的秦皇兵俑……二十多岁的青春韶华,不在流光溢彩的舞台,却堪称铁骨铮铮的新时代“好男儿”!当被问道这样苦不苦时,他们说,和为了哈达门沟付出生命代价的二支队高级工程师冯辰旺比,这算不上苦。冯辰旺的脚步踏遍了内蒙古的每条山脉,因为劳累过度引发脑溢血,10年前的一个夜晚长眠在加班撰写的哈达门沟地质报告旁。从此,他化作乌拉山上的丰碑,激励着战友踏着他的足迹前行。同样令人动容的是黄金五支队支队长张宝河,这位优秀大学生干部因为长期在110分贝的钻探噪声环境下工作,28岁患上神经性耳聋,要依赖高倍助听器生活,但身体的残缺让他的心灵更加坚强,2008年,为了攻克寨上技术瓶颈,他抱着被褥住进机台,在矿区领衔建立泥浆实验室,通宵达旦搞测试,终于探索出人工造壁、高质量无固相冲洗液配合钻进等新技术,使寨上勘探峰回路转,资源量突破百吨。
    寻金,是孤寂的。一座金山,承载一茬茬黄金兵的默默拼搏和奉献。阳山和寨上金矿,找了10年;哈达门沟金矿突破百吨,等了25年。漫长的岁月里,黄金兵与大山为伍,与钻塔为伴,远离尘世喧嚣,满载乡愁故思。从早春出队到深秋收队,黄金兵和亲人团聚的时间可以掰着指头数得清。“将士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岳连雄,第一批进入寨上矿区的技术先锋,和战友亲手捧出了金娃娃,却和自己的娃娃擦肩而过。2002年,当他正风餐露宿地在寨上寻找金山的蛛丝马迹时,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妻子由于无人照顾、劳累过度流产了。望着无尽的大山,他泪如雨下,心头一遍遍呼喊:我未出生的孩子,爸爸对不起你和妈妈,请原谅爸爸的无情,他是在为祖国找金娃娃,今生爸爸与你失之交臂,如果有来世,请让爸爸与你再续前缘。“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情,是一名忠诚卫士为国为家的大爱情怀。2009年以来,哈达门沟矿区进入百吨攻坚期,许多官兵自愿放弃休假。当弟弟发生意外躺在医院昏迷不醒时,二支队二中队干部项磊正全心设计着钻孔;当交往5年的女友给蔡国强发来最后通牒:再不结婚就分手时,小蔡说,大家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哈达门沟过百吨,心提到嗓子眼上,我怎么能临阵脱逃,让我和大家继续并肩作战吧。女友妥协了,对事业这么坚贞的小伙子对爱情能不坚贞吗?他们约好,等哈达门沟过百吨,就立马结婚。类似的故事在黄金部队比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还要丰富。
    寻金,更是幸福的。这幸福,来源于寻金经历所积累的无与伦比的人生财富。2010年9月,退伍老兵杨雷的一封信飘然来到矿区:“听说哈达门沟要突破百吨了,作为一名老兵,我感到由衷高兴,感谢部队,感谢哈达门沟,我今天走上公司部门副经理的岗位,都得益于哈达门沟岁月教会我的吃苦、拼搏、团结和奉献。敬礼,我的战友,敬礼,哈达门沟!”这幸福,更来源于金山传递给千家万户的幸福。二支队二中队主任工程师陈海舰是哈达门沟金矿的功臣,他的“乌拉山下热锅成矿”机理使313号矿脉资源量突破50吨,看着这条“金龙”,他说:“找了这么多年矿,我亲眼见证了大山周边翻天覆地的变化,矿厂建起来了,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富起来了,看着这一切,谁能说我们黄金兵不幸福呢?”
    找到一座金山就有一片金色希望升起
    金山托起区域振兴的希望。像淘金热中诞生了美国旧金山、阿拉斯加等著名城市一样,金山的发现,往往会带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居民安置就业、区域振兴发展。阳山金矿的探获使甘肃文县这个鲜为人知的国家级贫困县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目光。2008年,阳山安坝里南矿段探矿权以21.8亿元的价格转让,成为我国黄金矿产转让以来的最大标的额,转让所得悉数上交国家,为经济建设注入生机。目前,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已进入阳山矿区。阳山金矿建成投产后,将成为甘肃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形成一个以黄金产业为龙头的川、甘、陕“金三角”经济圈,为西部大省的发展储备充足动力。
    进入内蒙古探金30年,武警黄金二支队累计探明哈达门沟、巴音杭盖、白音哈尔等22座金矿,在此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建成5座黄金矿山,安排就业1万余人。其中,以哈达门沟金矿为主要基地建起的包头市鑫达黄金矿业有限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黄金矿山企业。内蒙古黄金年产量近年来在全国一直居于前列,黄金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金山托起脱贫致富的希望。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人们,摘掉贫穷的帽子,迎来花儿般的幸福生活。20年,在内蒙古哈达门沟矿区旁的柏树沟村民眼中,仿佛恍如隔世。村民多为蒙古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放牧为生,村子没有水电、不通公路,很多年轻人看着改革开放让山外生活发生的变化相继搬走,村子人口从270口锐减到150口。1986年,他们惊讶地发现一群穿军装的人扛着工具漫山穿梭,村支书说:他们是武警黄金部队的官兵,给国家找金子,也给咱们谋福利来了。村民半信半疑:我们在这儿住了多少年,有金子早发现了,再说,找到金子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1998年的一天,村民找到了答案。村支书传达了一个不亚于地震的消息:黄金兵在我们这里发现了好多金子,包头市政府即将派人过来开采,并承诺每年补偿村子300万!对村民而言,这简直是天文数字,从没尝过领工资滋味的柏树沟村民竟然有了固定收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村子水电通了、路也修了,一些村民当上矿工,一些村民搞起服务业。2009年,政府还给村里63户人家每家盖起二层楼的小别墅。柏树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脸上笑开了花。
    一路寻找黄金,一路播撒爱民深情。在寻金富民的同时,黄金兵通过一系列共建活动,把党的好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本世纪初,黄金五支队官兵进驻甘肃岷县寨上寻金时发现:这里经济极度落后,一般家庭年平均收入不足300元,60%以上的儿童失学,85%的村民大半生没走出过大山。要让革命老区人民尽快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官兵在矿区建立9个警民共建点,开展科技培训、扶贫帮困、支教助学等活动。扎麻树村在一条狭窄沟壑旁,村民常年涉水过河,官兵就自筹资金施工修桥;村民饮水靠一个小坑,官兵就搬来设备开挖水井。感动的村民执意取名为“连心桥”、“警民泉”。如今,寨上官兵已先后为村子修路建桥30多次,为4所学校捐款20多万元、捐赠图书5000多册。在黄金官兵的帮助和影响下,寨上百姓的思想开放了,干劲增强了,生活越来越红火。
    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黄金兵。近年来,黄金部队还积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出色完成汶川抗震救灾、西南抗旱救灾、湖南和海南抗洪抢险、四川都江堰泥石流抢险救援等任务。特别是2010年四五月间,云南地涸水殇,黄金部队发挥地质勘查专业优势,调集专家和精兵为灾区寻找水源,在云南打出部队单位中第一口水井,激动的群众敲锣打鼓送来“黄金井”的纪念碑。
    大浪淘沙尽,惟有金永恒。阳山金矿、寨上金矿、哈达门沟金矿以及武警黄金兵的寻金故事,也会像金子一样,永远载入共和国黄金事业的史册。2011年起,黄金部队将在坚持以金为主多金属找矿的同时,积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项目,完成好国家赋予的矿产资源调查任务,努力成为国家“地质野战军”,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再立新功。武警黄金兵托举的金色朝阳,必将迎来祖国金色的明天。






http://chn.chinamil.com.cn/xwpdxw/2011-01/14/content_4369265.htm
托起一轮金色朝阳
——武警黄金部队“十一五”探获三个超大型金矿纪实


王占林 杨吉庆 孙 娟  王林琳
2011-01-14  来源:中国军网

     武警黄金部队探获黄金资源储量2269吨
     中国军网北京1月14日电 王占林、特约记者杨吉庆、记者吕国英报道:今天上午,记者在武警黄金部队中心工作信息发布暨地质找矿成果汇报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武警黄金部队探获黄金资源储量2269吨,为近百座新建、扩建的黄金矿山提供了新的资源,有30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据武警黄金部队指挥部周锁海介绍,“十一五”期间,黄金部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推动中心工作向以金为主多金属找矿拓展,坚持多找矿、找大矿,先后探获资源量在100吨以上的超大型金矿3个、资源量大于50吨小于100吨的特大型金矿3个、资源量大于20吨小于50吨的大型金矿7个,累计探获金资源量619吨,与此同时,探明银资源量479吨、铜铅锌资源量40万吨、钨钼资源量31万吨。黄金部队组建32年来,先后在全国26个省区、46个成矿区带开展黄金普查勘探,发现金矿床325处,探获黄金资源储量2269吨,为近百座新建、扩建的黄金矿山提供了新的资源,推动了新矿山开发、老矿山增储,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锻炼了队伍,储备了人才,科研工作取得明显成绩,有30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延伸阅读
     中国军网北京1月14日电 托起一轮金色朝阳——武警黄金部队“十一五”探获三个超大型金矿纪实
    “巴西丛林一只蝴蝶偶然扇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掀起一场龙卷风。”至今阴霾未完全散去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总体减缓,并刺激素有“国家避险工具”和“经济安全砝码”之称的黄金价格节节攀升。黄金,这位融国家战略储备资源与国际硬通货功能于一身的“弄潮儿”,成为时代舞台霓虹灯下的明星。与此同时,中国黄金年产量自2007年后一直位居全球第一。在我国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搏击中,黄金在风口浪尖处站稳脚跟。风起云涌的黄金形势将一支为中国黄金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生力军呼之欲出:武警黄金部队。自2007年该部在甘肃文县探获资源量超过300吨的阳山超大型金矿,作为类卡林型金矿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后,越来越多的人把好奇而敬佩的目光投向了这支为国寻金的地质野战军。
    2011年伊始,一条喜讯再次将武警黄金部队推向公众视野:该部在2010年接连探获甘肃岷县寨上和内蒙古包头市哈达门沟两座资源量过百吨的超大型金矿。至此,“十一五”期间,黄金部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推动中心工作向以金为主多金属找矿拓展,坚持多找矿、找大矿,先后探获资源量在100吨以上的超大型金矿3个、资源量大于50吨小于100吨的特大型金矿3个、资源量大于20吨小于50吨的大型金矿7个,累计探获金资源量619吨,与此同时,探明银资源量479吨、铜铅锌资源量40万吨、钨钼资源量31万吨。黄金部队组建32年来,先后在全国26个省区、46个成矿区带开展黄金普查勘探,发现金矿床325处,探获黄金资源储量2269吨,为近百座新建、扩建的黄金矿山提供了新的资源,推动了新矿山开发、老矿山增储,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锻炼了队伍,储备了人才,科研工作取得明显成绩,有30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挥别“十一五”,黄金部队的金色收获,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十二五”,这也为促进区域协调性发展、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一轮金色朝阳,在武警黄金兵的托举下,正冉冉升起,辉耀神州大地。
    一场寻金战役就是一次科技密码的艰辛解译
    如何点石成金?武警黄金部队高擎科技利剑,坚持“精兵利器”建设,打造现代化寻金劲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的找矿“老三件”拓展为数码摄像机、掌上电脑、手持GPS等“新五件”, 新型全液压钻机、高密度电法仪、卫星遥感等先进装备和技术手段成倍提升工作效率,全球定位仪、海事卫星电话等对矿点实行高效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布局、野外数字勘查工作体系等标志找矿进入数字化时代。装备的“鸟枪换炮”,仿佛给寻金装上了“火眼金睛”,使空中、地上、地下一体化透视金矿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阴山支脉,有一座著名的乌拉山,位于明安川之南,黄河之北。夏秋之际景色怡人,古木参天,松柏如涛。也许真是物华天宝,大自然在赋予乌拉山灵秀的同时,也深埋下丰厚的黄金宝藏。1986年,纵横草原探宝的武警黄金二支队官兵在位于包头市西郊的乌拉山南麓和中部第一次揭开了哈达门沟金矿的神秘面纱。支队高级工程师陈廷芳慧眼发现了金品味极高的石英——钾长石脉标本,进而追索到成矿矿脉,1992年官兵探明哈达门沟金矿25吨,成为当时内蒙古唯一一座大型金矿,金矿所属的碱性流体伟晶岩新类型填补了我国黄金找矿史上一项空白,被地质学界命名为“哈达门沟式”金矿床。岁月漂白了发丝,打开金矿山门的陈廷芳已年逾古稀,但他一如既往用草原雄鹰般犀利的双眼注视哈达门沟25年的艰辛成长。由于哈达门沟地质构造复杂,找矿难度很大。虽然冥冥中官兵觉得哈达门沟金矿定是一位“绝世佳人”,但无奈她“犹抱琵琶半遮面”。进入新世纪,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黄金部队先后投资600多万元给二支队配备了新型钻机、装载机、陀螺测斜仪等先进勘探装备,哈达门沟金矿单孔钻进首次超过1200米,提取的岩心样品为深部找矿提供科学依据。技术人员运用空中遥感侦察、地球物理和化学勘探等先进手段,圈定了哈达门沟大面积金异常区。现任支队总工程师黄志全带领技术人员在深沟险壑中穿行,对哈达门沟外围展开“地毯式”踏查,锁定了与哈达门沟老矿区仅一山之隔的“后山”——柳坝沟,哈达门沟找矿从此“别有洞天”。然而一波三折,由于持续多年开采,矿山保有资源储量锐减,哈达门沟仿佛度过了“花季期”,一度迈入国家危机矿山行列。要让哈达门沟迎来“第二春”!2008年,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领衔挑起“哈达门沟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的科研项目。面对采矿深度近千米、从地表到工作面的14层废弃坑道,科研人员不顾随时可能发生坍塌的危险,在阴冷的隆洞中打着手电筒进行编录、采样,他们结合研究矿区成矿背景和矿化富集规律,建立构造控矿模型,运用高精度物探方法和构造地球化学方法预测矿脉延伸情况,最终确定厚大石英脉的直接找矿标志,圈定成矿预测区和找矿靶区,哈达门沟找矿“柳暗花明又一村”!黄金二支队官兵以理论为指导,累计发现金矿脉95条,圈定矿体28条,探明金资源储量102.3吨,哈达门沟金矿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大金矿。
    如果说高科技是金引擎,人才就是引擎的拉动者。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武警黄金部队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十一五”工程,部队党委连续出台五个人才队伍建设“一号文件”,定向投入2000多万元,保障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以及表彰奖励找矿及科研突出贡献者,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培养国防生,打造了一支有34名博士、116名硕士和117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地质找矿精锐之师。科学机制激发人才创造力。部队技术人员推出“经验式”、“成因式”、“技术式”和“信息式”等找矿新理念和“断面波形模拟预测法”等新方法,编著的《中国金矿物志》、《中国岩、砂金成矿图》成为我国黄金地质勘查的“寻宝图”,17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个集体获“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1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0多人入选全军和武警部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依托打造“阳山育才基地”,带动黄金资源探明储量已达325吨。黄金十二支队将科技干部细分为地质组、水文组、测量组和数字化填图组,每年按1/3的比例轮换科技干部到阳山矿区工作,每组每半年按1/3的比例进行一次岗位轮换,使每名技术骨干都能身挑大梁,长期聘用和定期邀请地质专家到矿区指导帮带,推动学术交流、课题攻关和技术革新,选送优秀人才外出深造,联合西南地矿测试中心、成都理工大学、阳山中金公司等进行项目合作,使找矿人才梯队茁壮成长,不断创造新业绩,阳山安坝地质项目荣获国土资源部“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一等奖”。
    脚踏一方金山就有一座精神丰碑矗立
    金山是黄金兵用科技的力量托举的,也是用金色的心灵铸就的。寻金人,金子心。笔调是浪漫的,内容是写实的。
    寻金,是艰险的。大概金子为了显示她的高贵,更加钟情于崇山峻岭、大漠戈壁等人迹罕至的地方。然而,山再高高不过黄金兵的意志,路再坚坚不过黄金兵的铁脚板。毛泽东诗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寨上金矿就在红军长征走过的岷山脚下。如今,黄金官兵在这里共发现金矿脉30条,圈定工业矿体26个,探明金资源量127.3吨,老区人民着实笑开了颜。岷山属青藏高原支脉,官兵工作区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高寒缺氧,夏季常有冰雹,冬季最低温达零下三十度。本世纪初,黄金五支队官兵把脚板伸进了这冰雪覆盖的八百里秦川。进驻之初,部队没有营房,官兵就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拾柴做饭,破冰取水,夜晚像被丢进冰窖,靠拥抱取暖入眠。就是这样他们发现了成矿矿脉。山路狭长,工作车无法进入,几十吨重的钻探设备被官兵们拆卸开来,像蚂蚁搬家一样,一遍遍人拉肩扛地运上山去。高原上行走对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更何况负重,每一个动作都几乎是在透支生命。冰凉的钻杆能粘掉人的手皮,后背佝偻得像尖尖的月牙,肩膀经不住摩擦便张开血红的嘴巴。然而,志可烁金的毅力支撑着官兵个个是“不倒翁”。沙尘暴、山洪、泥石流也不时光顾一下远道而来的寻金兵。一次,大雨连下了半个月,冲毁了矿区通往山外的唯一一条小路。几十名官兵被困山上。蔬菜没了,就从原本扔掉的烂叶中挑出好些的洗净煮汤;粮食没了,就把唯一剩下的半袋黄豆分成十几份,每人每天一小碗盐水煮黄豆。就这样苦撑三天等来援兵。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第二天天刚放晴,轰隆的钻机声再次响彻山谷,打了十几年钻、钻孔长度加起来能绕赤道一圈的钻机机长、五级士官苗波说了声:“天真蓝呀,伸手都能抓到云。”便带着机组成员又投入紧张的施工。
    寻金,是辛劳的。每一座金山都洒满了黄金兵的汗水甚至血水。哈达门沟金矿深暗的山洞吐着飕飕的凉气,洞顶是有棱有角的“低头”石,岩缝渗出的水滴成串滴到地下。八个坑探兵全副武装,头戴安全帽,里面裹紧棉衣御寒,外面套上雨衣挡水,脸上戴着防尘面具,手脚套着防水手套和高桩雨靴,端起20多公斤重的劈岩机咯吱吱切割岩石,呛鼻的粉尘扑面而来,一天下来,酷似泥雕粉砌的秦皇兵俑……二十多岁的青春韶华,不在流光溢彩的舞台,却堪称铁骨铮铮的新时代“好男儿”!当被问道这样苦不苦时,他们说,和为了哈达门沟付出生命代价的二支队高级工程师冯辰旺比,这算不上苦。冯辰旺的脚步踏遍了内蒙古的每条山脉,因为劳累过度引发脑溢血,10年前的一个夜晚长眠在加班撰写的哈达门沟地质报告旁。从此,他化作乌拉山上的丰碑,激励着战友踏着他的足迹前行。同样令人动容的是黄金五支队支队长张宝河,这位优秀大学生干部因为长期在110分贝的钻探噪声环境下工作,28岁患上神经性耳聋,要依赖高倍助听器生活,但身体的残缺让他的心灵更加坚强,2008年,为了攻克寨上技术瓶颈,他抱着被褥住进机台,在矿区领衔建立泥浆实验室,通宵达旦搞测试,终于探索出人工造壁、高质量无固相冲洗液配合钻进等新技术,使寨上勘探峰回路转,资源量突破百吨。
    寻金,是孤寂的。一座金山,承载一茬茬黄金兵的默默拼搏和奉献。阳山和寨上金矿,找了10年;哈达门沟金矿突破百吨,等了25年。漫长的岁月里,黄金兵与大山为伍,与钻塔为伴,远离尘世喧嚣,满载乡愁故思。从早春出队到深秋收队,黄金兵和亲人团聚的时间可以掰着指头数得清。“将士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岳连雄,第一批进入寨上矿区的技术先锋,和战友亲手捧出了金娃娃,却和自己的娃娃擦肩而过。2002年,当他正风餐露宿地在寨上寻找金山的蛛丝马迹时,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妻子由于无人照顾、劳累过度流产了。望着无尽的大山,他泪如雨下,心头一遍遍呼喊:我未出生的孩子,爸爸对不起你和妈妈,请原谅爸爸的无情,他是在为祖国找金娃娃,今生爸爸与你失之交臂,如果有来世,请让爸爸与你再续前缘。“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情,是一名忠诚卫士为国为家的大爱情怀。2009年以来,哈达门沟矿区进入百吨攻坚期,许多官兵自愿放弃休假。当弟弟发生意外躺在医院昏迷不醒时,二支队二中队干部项磊正全心设计着钻孔;当交往5年的女友给蔡国强发来最后通牒:再不结婚就分手时,小蔡说,大家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哈达门沟过百吨,心提到嗓子眼上,我怎么能临阵脱逃,让我和大家继续并肩作战吧。女友妥协了,对事业这么坚贞的小伙子对爱情能不坚贞吗?他们约好,等哈达门沟过百吨,就立马结婚。类似的故事在黄金部队比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还要丰富。
    寻金,更是幸福的。这幸福,来源于寻金经历所积累的无与伦比的人生财富。2010年9月,退伍老兵杨雷的一封信飘然来到矿区:“听说哈达门沟要突破百吨了,作为一名老兵,我感到由衷高兴,感谢部队,感谢哈达门沟,我今天走上公司部门副经理的岗位,都得益于哈达门沟岁月教会我的吃苦、拼搏、团结和奉献。敬礼,我的战友,敬礼,哈达门沟!”这幸福,更来源于金山传递给千家万户的幸福。二支队二中队主任工程师陈海舰是哈达门沟金矿的功臣,他的“乌拉山下热锅成矿”机理使313号矿脉资源量突破50吨,看着这条“金龙”,他说:“找了这么多年矿,我亲眼见证了大山周边翻天覆地的变化,矿厂建起来了,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富起来了,看着这一切,谁能说我们黄金兵不幸福呢?”
    找到一座金山就有一片金色希望升起
    金山托起区域振兴的希望。像淘金热中诞生了美国旧金山、阿拉斯加等著名城市一样,金山的发现,往往会带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居民安置就业、区域振兴发展。阳山金矿的探获使甘肃文县这个鲜为人知的国家级贫困县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目光。2008年,阳山安坝里南矿段探矿权以21.8亿元的价格转让,成为我国黄金矿产转让以来的最大标的额,转让所得悉数上交国家,为经济建设注入生机。目前,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已进入阳山矿区。阳山金矿建成投产后,将成为甘肃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形成一个以黄金产业为龙头的川、甘、陕“金三角”经济圈,为西部大省的发展储备充足动力。
    进入内蒙古探金30年,武警黄金二支队累计探明哈达门沟、巴音杭盖、白音哈尔等22座金矿,在此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建成5座黄金矿山,安排就业1万余人。其中,以哈达门沟金矿为主要基地建起的包头市鑫达黄金矿业有限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黄金矿山企业。内蒙古黄金年产量近年来在全国一直居于前列,黄金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金山托起脱贫致富的希望。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人们,摘掉贫穷的帽子,迎来花儿般的幸福生活。20年,在内蒙古哈达门沟矿区旁的柏树沟村民眼中,仿佛恍如隔世。村民多为蒙古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放牧为生,村子没有水电、不通公路,很多年轻人看着改革开放让山外生活发生的变化相继搬走,村子人口从270口锐减到150口。1986年,他们惊讶地发现一群穿军装的人扛着工具漫山穿梭,村支书说:他们是武警黄金部队的官兵,给国家找金子,也给咱们谋福利来了。村民半信半疑:我们在这儿住了多少年,有金子早发现了,再说,找到金子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1998年的一天,村民找到了答案。村支书传达了一个不亚于地震的消息:黄金兵在我们这里发现了好多金子,包头市政府即将派人过来开采,并承诺每年补偿村子300万!对村民而言,这简直是天文数字,从没尝过领工资滋味的柏树沟村民竟然有了固定收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村子水电通了、路也修了,一些村民当上矿工,一些村民搞起服务业。2009年,政府还给村里63户人家每家盖起二层楼的小别墅。柏树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脸上笑开了花。
    一路寻找黄金,一路播撒爱民深情。在寻金富民的同时,黄金兵通过一系列共建活动,把党的好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本世纪初,黄金五支队官兵进驻甘肃岷县寨上寻金时发现:这里经济极度落后,一般家庭年平均收入不足300元,60%以上的儿童失学,85%的村民大半生没走出过大山。要让革命老区人民尽快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官兵在矿区建立9个警民共建点,开展科技培训、扶贫帮困、支教助学等活动。扎麻树村在一条狭窄沟壑旁,村民常年涉水过河,官兵就自筹资金施工修桥;村民饮水靠一个小坑,官兵就搬来设备开挖水井。感动的村民执意取名为“连心桥”、“警民泉”。如今,寨上官兵已先后为村子修路建桥30多次,为4所学校捐款20多万元、捐赠图书5000多册。在黄金官兵的帮助和影响下,寨上百姓的思想开放了,干劲增强了,生活越来越红火。
    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黄金兵。近年来,黄金部队还积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出色完成汶川抗震救灾、西南抗旱救灾、湖南和海南抗洪抢险、四川都江堰泥石流抢险救援等任务。特别是2010年四五月间,云南地涸水殇,黄金部队发挥地质勘查专业优势,调集专家和精兵为灾区寻找水源,在云南打出部队单位中第一口水井,激动的群众敲锣打鼓送来“黄金井”的纪念碑。
    大浪淘沙尽,惟有金永恒。阳山金矿、寨上金矿、哈达门沟金矿以及武警黄金兵的寻金故事,也会像金子一样,永远载入共和国黄金事业的史册。2011年起,黄金部队将在坚持以金为主多金属找矿的同时,积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项目,完成好国家赋予的矿产资源调查任务,努力成为国家“地质野战军”,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再立新功。武警黄金兵托举的金色朝阳,必将迎来祖国金色的明天。





http://chn.chinamil.com.cn/xwpdxw/2011-01/14/content_4369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