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篇旧文:等闲平地起波澜——鱼说中东路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41:34
西西河被墙了,大家自己能翻的就去找吧……原作者:北溟有鱼



引子

毁灭一切的炮击和轰炸过后,幸存的士兵们从残破掩体中探出头来。透过渐散的硝烟,他们看到无数铁疙瘩,噢,是苏联坦克出现在视野之内。
中国东北凛冽的风吹拂着枯黄的草。已然弹尽援绝的士兵们默默地装上刺刀,准备跟随敬爱的长官作最后一轮反击……
这是在说诺门罕么?No,小鱼想说的是另一个故事——中东路事件。

一、熊罴利爪探辽东

说中东路,首先得说说这中东路的来历。
话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激起了北面那头熊的极度义愤!
义愤?
可不是嘛!那些个日本黄皮猴子,在俺熊爷家门口打架,吵了俺冬眠便罢了,居然还想占了俺家门口宅基地,搞违章搭建……俺不义愤谁义愤?
于是喊上正在亚洲到处找机会打酱油的德国表兄,一起操家伙,砸黄皮的场子去!
法国人一看,犯嘀咕了:这两家伙背着我,鬼鬼祟祟想干嘛呢……不行,俺得跟去瞧个究竟……
于是各怀鬼胎的“三国联军”正式成立。几艘在欧洲上不得台面的老船,在日本近海到处溜达。
二战中日本鬼子有个怪癖,就是“吃下的东西,撑死也不吐出来”。但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如此变态。明治天皇含着眼泪,咽着口水,大手一挥:“浮云,一切都是浮云……”
于是中国东北便脱了虎口。
其实,是才脱虎口,又入熊窝。

1896年,对老熊爷感激涕零五体投地的老佛爷,派出了李中堂访问俄罗斯。明着是恭贺沙皇加冕,实际嘛,是商量好处费去也。潜规则嘛,咱不差钱的大清朝,是必须遵守滴……

果然,下车伊始,俄罗斯的外交大臣萝卜懦夫,哦,使罗巴诺夫先生,便伸出毛茸茸的大手,递来一纸条约。统共六款,中心思想两条:
1.中俄结盟。如日本入侵俄国远东或中国、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陆海军及军火、粮食互相援助,战争期间,中国所有口岸均向俄国兵船开放。
2.中国允许华俄道胜银行接造一条由黑龙江、吉林至海参崴的铁路,无论战时平时,俄国均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兵员、粮食和军械。
这条约,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中俄密约》,而第二条中说到的铁路,便是后来的中东路。

条约是签了,可头一条人家根本没有履行。1901年日本鬼子加入八国联军侵华,没见俄国人出一兵一舰一枪一弹的援助,反而乘机在东北大发利市……那是后话不提。
不过第二条的铁路,却是结结实实地修成了。
1903年,贯通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主线建成。而1898年,俄国人还同清政府达成《旅大租地协议》,获准再修一条连通哈尔滨——长春——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这样,全长2800公里,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的丁字形“中东铁路”,俨然是俄国熊植入中国体内的自动提款机,眼见得俄国熊可以千秋万载,一统江湖鸟。
然而俄国熊毕竟没有千秋万载——其实它只桶了一载有余。
因为俄国熊有个缺点,就是健忘。他彻底忘了惦记东北那旮旯的不止它一个;
黄皮猴子也有个缺点,就是记性太好,惦记上中国东北,就死也忘不掉。
于是西游记版日俄战争上演:孙悟空大战熊罴怪。孙猴子这次可是得了西天如来——英国人的加持,自然是状态神勇,三下五除二俄国熊便只能缩回洞里,舔伤口,唱浮云了。
但俄国人还不算输光。日俄战争后根据《朴茨茅斯协议》,中东路的绥芬河——满洲里——长春一线,依然还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凭着这半截子“中东铁路”,俄国熊依然在中国东北,特别是北半部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

二、折冲樽俎看张公

此后的日子里,中东铁路平静了,一直平静了将近20年,直到有一天,北极熊换毛了,白熊变棕熊。
螃蟹褪壳时最是虚弱,熊换毛时也一样。
忙着和白俄作战,还要对付“十四国干涉”,焦头烂额的俄国熊再也顾不上中东路那旮旯了。
时事造英雄,中国人出手了!
不得不说,名声狼藉的北洋政府,除了袁世凯利欲熏心签下《二十一条》之外,在民族大义上,还是基本站得住脚的。
1912年出兵西藏震慑英国人,1919年出兵外蒙赶跑俄国人,再加上巴黎和会拒绝签字,足以羞杀路过济南绕着走的空一格常公。
而这次,北洋军阀们也是趁你病要你命,对着俄国人的中东路下手了!
其实俄国人内战四起,北洋军阀同样也在内战。1924年,正是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打仗的年份。可就在这一年,两派军阀都分别和俄国人签署了关于中东铁路的条约。
吴佩孚是在5月底签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和《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张作霖则是在9月份签了《奉俄协定》。虽说直奉两家死对头,但三份协定归根到底一句话:“这中东路,今后不能光由你们俄国人说了算!”
竖起大拇指,从旁赞一声:这就是民族气节!
苏联人急着要获取中国政府(北洋政府)的承认,好缓过一口气解决国内问题。所以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北极熊居然认怂了!
三份协定一签,中国人还真要回来不少东西:
首先,原本中东路是全由俄国人独家管理经营,现在变成了“中东路设理事会,为议决机关,置理事10人,理事长为中方,副理事长为俄方。本铁路设局长1人,由俄方担任,副局长2人,俄华各1人担任,均由理事会委派,由各该政府核准,其职权由理事会规定。”中国人要回了一半的铁路管理权。
其次,“苏俄政府允诺,中国得以中国资本赎回中东铁路及该路所属一切财产;并允诺,将该路一切股票、债票移归中国。”白纸黑字,今后啥时候中国有钱了,咱还是随时可以把铁路赎回来的!
最后,《奉俄协定》还把俄国无偿交还中东路的时限,从原先的80年缩短到60年(也就是到1956年)。
时人曾赞:《中俄解决悬案大纲》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
吴公千古,张公千古!


三、元嘉欲封狼居胥

然而张公真的千古不了了。签下《奉俄协定》还不到四年,皇姑屯一声爆响,哲人其萎,留下迷茫的东北和动荡的中国在风雨中飘摇 ……
接下来的日子里,东北易旗帜,赣水红一角,中原遍战火……一片乱纷纷自不待言。这里单表老帅仙去,少帅掌权,立刻连放三把火:
先是1928年底,东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中国终于统一了,虽然只是形式上,表面上而已。
第二把火,1929年1月,设鸿门宴干掉了杨宇霆常荫槐。
而第三把火,便是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少帅又对俄国人开刀了!
前面说到,中东铁路变成了中俄共管。中国固然是要回了不少权利,但问题也随之产生——既然是共管,自然有个“谁管得多些,谁管得少些”的问题,纠纷在所难免。
而且中东路这块唐僧肉实在太肥太诱人了——年平均利润一千几百万金卢布啊,拿到手里,立刻可以变成飞机大炮,再变成地盘和PPMM……于是我们的张少帅动心了。
再加上小张身边日本顾问不少,也养成了日本人的怪癖:“吃下的东西,撑死也不吐出来,并且还要接着吃”……于是我们的张少帅动手了。
1928年,张学良就宣布收回了中东路附属的两个机构:气象台和哈尔滨电话局。这次,俄国人忍了。
意犹未尽,乘热打铁,少帅又要求修改中东路章程,进一步削减俄籍铁路局长的权限。这次俄国人不能接受了,但他们也没有像后世的赫鲁晓夫一样在会场敲鞋——他们很温柔,很文明的玩起了失踪。
中东路理事会的所有俄国理事,不再出席理事会会议,集体打酱油去也……
前面说到,“中东路铁路局的职权由理事会规定”。理事会一瘫痪,铁路局局长的权限修改自然也没法讨论了。
这里要插一句,俄国人似乎很喜欢在国际场合玩失踪,然而这种做法往往误事。1950年,不肯接受教训的俄国人又在联合国安理会玩了一次失踪——这次玩大发了,于是世上冒出了个叫“联合国军”的东东,于是中国志愿军成了“侵略者”。
少帅可没有后世的美国人那么聪明。美国人是趁着俄国人失踪,强行通过决议,而少帅却傻乎乎的去扇大熊的耳光。
扇大熊的耳光未必有错,但扇之前,还是得掂量掂量,自己究竟是狮子,还是耗子。
不幸的是,少帅和他的东北军显然算不上狮子。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有这么一款规定,“中东铁路纯系商业性质,除了该路营业事务外,其他关系中国主权之所有事务,概归中国官府办理。”
然而,众所周知,20年代俄国人忙着向中国输出革命,KMT和TG都受惠不少。这中东路铁路局也未能免俗。
于是1929年5月,张少帅的宪兵突袭哈尔滨的苏联领事馆,逮捕了苏联领事和一水外交人员,起获文件若干……
少帅本意,是找出苏联“赤色宣传”的证据,以便站住大义名分,进而以俄人“违约”为由收回中东铁路。但他竟然搜查外交机构,这一巴掌扇得够狠的,少帅他不害怕吗?
我们的少帅真的不怕,他其实很有把握呢:
去年我爹查抄苏联使馆,绞死李大钊,苏联也就是“高度关切,强烈抗议,严重伤害感情”而已;
今年我要收回铁路局,那帮子苏联理事吓得耗子似的满世界找洞儿躲;
还有我东北易帜的时候,日本鬼子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不敢吱声……
我是英明神武张少帅,我怕什么?
其实平独镇露的大波波并不孤独,这世上还有个平倭镇露的张少帅。
查抄完苏联领事馆,少帅一不做二不休,继续扇大熊耳光,想让它“清醒清醒”:
少帅照会俄国人:当初《奉俄协定》规定俄国人的权利仅限于“铁路本身事务”。所以其他附属于中东铁路局的机构,比如什么苏联远东贸易局、苏联煤油局、苏联商船局、路务之外的沿线营业性电报电话,以及苏联商业联合会、各站的苏联职工会等等,统统是违约的,统统得滚蛋。
同时,东北军开始调动,准备武力接管中东铁路。
这一耳光下去,俄国熊彻底醒了。
然而醒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向外国争取利权,固然是爱国行为。但如果脱离自身实力,毫不顾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则很可能变成误国贼——就像当年想要驱逐洋人的义和团,还有玩“暴走”、“下克上”的日本“关东军”、“华北驻屯军”一样。
等等,我们的少帅在捂着脸喊冤了:“俺没有‘暴走’,俺这是请示过中央的啊!”

四、庙堂虚闻垂远谟

没错,说少帅“暴走”委实冤枉。扇北极熊耳光确实是“中央”的决策。
公道地说,在处理中东路事件的过程中,可怜的张少帅几乎是事事请示中央,绝对堪称拥党爱国五讲四美的好军阀……
搜查哈尔滨苏联领馆之后,苏联要求放人,少帅请示中央,外交部答复:“在交涉未得相当解决并经中央许可以前,不得释放”;
同时,少帅奉南京外交部令,将从苏联领馆起获文件,全部送交南京;
1929年6月,少帅派交涉员钟毓赴南京,将“处置中东路办法”送呈外交部,得到外长王正廷的赞许。我们的王外长同时给少帅打气:“哈当局勿与苏方商议,强制执行,如不服从,即押换苏方局长。哈领馆被拘之39人,也待中东路问题解决后,由中央允许后方可释放……”
7月5日,委员长空一格亲自出马,电告少帅曰:“应坚决收回中东路主权,不得已时可绝交……东北边境应戒严”
没几天,7月10日,空一格又发话了,这次更加encouraging:“中苏事实上已经断交,故不必怕与苏联绝交,且以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亦不必担心中苏开战……(如果与苏开战)中央可出兵10万,拨军费数百万元……”
随后王外长又拍胸脯表示:“赎路、绝交、撤领各问题,均由(外交)部担任。”
少帅一一照办。
然而,可怜的少帅还是太嫩了。他不知道,他所尊崇的这位“党国”首脑,他日后的拜把子兄弟,那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魅力领袖空一格,竟然长了一肚子奸商算盘。
听中央,信中央,一信中央便遭殃。
委员长的算盘是精明的。东北虽然易帜,但实际还是张学良的私人王国。而东北军装备精良,东北地区工业发达,早晚还是他空一格的心腹之患。
借俄国人的力量削弱之,然后自己再出面收拾残局,挣上几朵花来,未尝不是一笔便宜买卖。
至于什么“中央出兵十万,军费数百万元”呵呵,阿拉空一格的承诺,信得的么?
但少帅莽撞行事的责任也不可推脱。虽然中央态度如此,可东北毕竟是他张学良的地盘。如果少帅打算给事件降温,“中央”也没有办法。
而对于是否继续扇大熊耳光,东北军内部也确实爆发了激烈争论。
支持升温的,有几个少壮派的师长旅长。炮筒子里钻出来的他们想要攒军功,自然盼着打仗。
张学良的日本顾问们也是一片喊打之声,原因自不待言。
然而东北军内也不全是不知轻重的家伙。有一位元老级的人物站出来了。
“辅帅”张作相,张学良父辈的人物,明确反对和苏联闹翻。他劝谏说:“收回中东路是好事,可是这事非同小可。进兵接收,势必要打仗,我看用全国力量对付苏联,也未必能打胜,只凭东北军去打苏联能行吗?恐怕收不回中东路,反而惹出麻烦,也要防止日本人乘机捣乱。”
老成谋国,金玉良言。可惜青春期的少帅太悸动,我的青春我做主。
更何况,另一位和张作相同辈的元老张景惠,可是坚决支持收回中东路的——搜查苏联领馆就是他的主意,而现在,我们的“爱国者”又忽悠少帅向俄国人“外争国权”了。
不由得想要插一句感慨。主张对苏缓和的“投降派”张作相,918后退居天津英国租界,坚决不受“满洲国”和“华北自治政府”的伪职,称得上中国纯爷们儿;而主张武力收回中东路的“爱国者”张景惠,日后却成了伪满洲国首相,大大的卖国汉奸。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就在各位元老争执不下时,两个少帅身边的“小人物”,成了决定胜负的砝码。
一位是少帅手下的“教育厅长”张国忱,另一位是中东铁路理事邹尚友。
比起张作相和张景惠,他们真是芝麻绿豆官。但他们身份特殊——“二张”是东北军的元老,而他们却是少帅的心腹亲信,吹起风来,更容易入耳。另外,这两人办理对苏交涉多年,是少帅信任的“苏联问题专家”。
后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倘若把“砖家”当成“专家”,是一定会误事情的!战略忽悠局是用来对外的,千万不能拿来忽悠自己!
张国忱、邹尚有是个什么态度呢?其实看看这二位的履历就清楚了。
他们二位,全是哈尔滨商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这个学校是帝俄在哈尔滨办的学校,华人学生从小住在俄国人家里寄住,所授的课程也全是俄文课本,由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但俄语很好,就是生活习惯和世界观也是帝俄那一套。
而帝俄,或者说白俄,是向来瞧不起苏联那帮红色土包子的。
更何况,独占中东路,正可把铁路的红利揣入自家腰包,我们的“铁路理事”邹先生如何不支持呢?
他们给少帅的建议是:苏联正值大饥荒,人民奄奄待毙,对于GCD政权极度不满,欧美各国对于苏联也有仇恨,倘若有人此时发难,GCD必倒台。中国若能趁这个机会将中东路主权一举收回,不但苏联此时无力进行反抗,就是世界列强也必双手高举,赞成中国的行动。
多么熟悉的腔调,与希特勒的“破烂房子踹一脚”何等相像!
我们的少帅很快就要杯具了
1929年7月10日,东北政务委员会发出命令,收回中东路沿线电话线,哈尔滨特警处也查封了中东铁路各职工会,以及苏联远东贸易局、煤油局、商船联合会等苏联驻哈机关。
当日傍晚,特警处宣布将苏驻哈代理领事及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等59名苏方人员驱逐出境。
7月15日,国民政府外交部拒绝了苏联“释放被捕外交官员并立刻开启谈判”的请求。
7月17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照会中国驻苏代办夏维崧,宣布:(一)召回苏联在华全体外交官、领事及商务代表;(二)召回苏联政府任命之中东路全体职员;(三)停止中苏间全部铁路交通;(四)命令驻苏中国外交官、领事即时离开苏联国境。同时声明保留1924年中俄、奉俄两协定中所规定之一切权利。
事件由平静而升级,由升级而失控,由失控而走向战争。
两台实力极不相称地战争机器,终于开足马力,迎面撞来。


五、无能将帅累三军

面对远东的局势,苏联军事机器迅速启动,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调集援军与物资。8月6日,苏联将中东路前线部队统一整编为红旗特别远东集团军,开始下辖三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和大量附属部队。其后又多次增援,该集团军顶峰时兵力达8万余人,比苏联参加诺门罕战役的部队还要多2万左右。当然,少不了重炮、坦克和海空军增援。
可怕的不光是苏联的兵力。将是兵之胆。苏联红旗特别远东集团军的指挥官阵容更是令人不寒而栗:
总指挥布留赫尔元帅,苏联开国五帅之一。他指挥数万大军的时候,朱可夫将军还是个小尉官呢!
更重要的是,这位布留赫尔元帅,还有个如雷贯耳的中国名字:加仑将军——北伐军总顾问。
就是他,指挥着十万北伐军,把总兵力超过七十万的直、皖、奉三派军阀打得找不着北。
这次,指挥的是装备更精良,训练更专业的祖国军队,欺负当年的手下败将,岂不是牛刀杀鸡,得心应手?
而布留赫尔麾下那些个“不知名”的军官中,日后也不乏大名鼎鼎之徒。
比如,他麾下有个小小的集团军情报参谋,日后在斯大林格勒死扛德国纳粹,扭转乾坤,最后晋位苏联元帅——他的名字叫崔可夫;
他麾下还有另一位传奇元帅,日后指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配合朱可夫攻克柏林,战后官居波兰国防部长——他的名字叫罗科索夫斯基。不过那时,小罗只是一介骑兵旅旅长。
相比于苏军的豪华配置,奉军的部署就寒碜多了——部署不仅寒碜,而且愚蠢至极。
整场战争,东北军前线投入兵力初期6万有余,后期增至10万以上。兵力仅比苏军略多,装备训练却是大大不如。
更重要的是,东北军将主力部队分成三个“护路军”,分别去保护哈长线、哈绥线、哈满线三段铁路线,却没有留下有效的机动支援力量。
可怜十万大军,沿着千里铁路线排开一字长蛇阵,真正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摊,互不通气互不支援,处处设防却又处处吃紧,一副坐等挨打的态势。
《孟子》有云:“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东北军为什么排出这么一个被动挨打的阵形呢?
这与东北军政当局战前对苏联反应的错误判断有关。
在战前,东北军的基本判断就是:苏联决不敢,最多也不过是小部队骚扰几下而已。
前文已述, 少帅的“俄国问题砖家”认为:“中国若能趁这个机会将中东路主权一举收回,不但苏联此时无力进行反抗,就是世界列强也必双手高举,赞成中国的行动。”
而空一格更坚定了少帅的判断:“且以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亦不必担心中苏开战……”
张少帅受多方忽悠,竟然也相信了俄国人会服软退让。他甚至劝告张作相说:“苏联决不能在远东作战,收回中东会马到成功的。”
既然苏联人不敢开战,那么撩他虎须又何妨?
既然苏联人不敢开战,那把部队沿铁路线排开,警戒一下苏联人的骚扰,顺便展示一下平倭震露东北军的壮盛军容,也就是了。
7月28日,苏军占领中东路十八里车站;次日,苏联炮击密山县中国驻军。战争爆发了。
初期的战斗,主要是一系列小规模袭扰。一来西伯利亚铁路运力有限,集结增援部队和补充物资需要时间;二来冬眠刚醒的大熊也还需要通过这些小型战斗舒展筋骨,积累自信;三来外交困顿的苏联政府也还存了和平解决事变的心思,最初没想把仗打大。
然而苏联人不痛不痒的扰,竟使东北军更坚定了先前的错误判断:
苏联决不敢打,最多也不过是小部队骚扰几下而已。
自我催眠之中,东北军的悲剧越发的逼近了
接下来东北军一项极为愚蠢的举动,彻底让事情变了味儿,最终加速了杯具的到来。
熊这回真的发飚了。
东北军咋了?其实也没啥,就是用了一支不该用的部队而已。
由于军队装备素质差距太大,东北军在一列小冲突中屡屡吃亏。恼羞成怒之下,东北军动用了一支精锐部队:拒俄联军。
这个“拒俄联军”是些什么人?说来可笑,“拒俄联军”是一群如假包换的俄国人——白俄军人。
这些白俄受过沙皇正规训练,军事素质当然不是东北军的响马们可比。而且他们坚决反G,战斗意志也是相当顽强。几场冲突下来,倒也小有斩获
然而从政治和战略来看,这却是一个大大的昏招,简直是给东北军的棺材敲了最后一颗铁钉。
千余白俄,于整个战局实在影响有限,但他们的参战,却彻底刺激了苏联的敏感神经。棕熊迅速作出判断:
这不是一起普通的,低烈度的边境冲突,而是白俄余孽在帝国主义者及其帮凶的支持下,对新政权发动反攻,妄图复辟的冒险尝试。
可以预见,如果这种尝试得不到严厉惩罚他们今后还会发动更大规模的冒险,甚至将新生的联盟引向与帝国主义者的全面战争。
别想了,打吧!打得一拳开,省得百拳来!
苏联人的大举进攻开始了。
10月12日,苏联大举进攻同江,一天之内中国江防舰队损失大半,同江城失守;
10月30日,江防重镇富锦失守。这次一个团的守军几乎是不战而溃,连辎重物资都没顾得上销毁。江防舰队残余战舰全部自沉。
11月18日,苏军攻占扎贲诺尔,东北军守军一个旅被彻底击溃,旅长韩光第阵亡。
……
对峙了两个月的阵线,突然全线崩溃。前方后方一片恐慌,眼见得苏军即将长驱直入。
然而古人云:“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我们的英雄就要出场了。西西河被墙了,大家自己能翻的就去找吧……原作者:北溟有鱼



引子

毁灭一切的炮击和轰炸过后,幸存的士兵们从残破掩体中探出头来。透过渐散的硝烟,他们看到无数铁疙瘩,噢,是苏联坦克出现在视野之内。
中国东北凛冽的风吹拂着枯黄的草。已然弹尽援绝的士兵们默默地装上刺刀,准备跟随敬爱的长官作最后一轮反击……
这是在说诺门罕么?No,小鱼想说的是另一个故事——中东路事件。

一、熊罴利爪探辽东

说中东路,首先得说说这中东路的来历。
话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激起了北面那头熊的极度义愤!
义愤?
可不是嘛!那些个日本黄皮猴子,在俺熊爷家门口打架,吵了俺冬眠便罢了,居然还想占了俺家门口宅基地,搞违章搭建……俺不义愤谁义愤?
于是喊上正在亚洲到处找机会打酱油的德国表兄,一起操家伙,砸黄皮的场子去!
法国人一看,犯嘀咕了:这两家伙背着我,鬼鬼祟祟想干嘛呢……不行,俺得跟去瞧个究竟……
于是各怀鬼胎的“三国联军”正式成立。几艘在欧洲上不得台面的老船,在日本近海到处溜达。
二战中日本鬼子有个怪癖,就是“吃下的东西,撑死也不吐出来”。但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如此变态。明治天皇含着眼泪,咽着口水,大手一挥:“浮云,一切都是浮云……”
于是中国东北便脱了虎口。
其实,是才脱虎口,又入熊窝。

1896年,对老熊爷感激涕零五体投地的老佛爷,派出了李中堂访问俄罗斯。明着是恭贺沙皇加冕,实际嘛,是商量好处费去也。潜规则嘛,咱不差钱的大清朝,是必须遵守滴……

果然,下车伊始,俄罗斯的外交大臣萝卜懦夫,哦,使罗巴诺夫先生,便伸出毛茸茸的大手,递来一纸条约。统共六款,中心思想两条:
1.中俄结盟。如日本入侵俄国远东或中国、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陆海军及军火、粮食互相援助,战争期间,中国所有口岸均向俄国兵船开放。
2.中国允许华俄道胜银行接造一条由黑龙江、吉林至海参崴的铁路,无论战时平时,俄国均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兵员、粮食和军械。
这条约,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中俄密约》,而第二条中说到的铁路,便是后来的中东路。

条约是签了,可头一条人家根本没有履行。1901年日本鬼子加入八国联军侵华,没见俄国人出一兵一舰一枪一弹的援助,反而乘机在东北大发利市……那是后话不提。
不过第二条的铁路,却是结结实实地修成了。
1903年,贯通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主线建成。而1898年,俄国人还同清政府达成《旅大租地协议》,获准再修一条连通哈尔滨——长春——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这样,全长2800公里,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的丁字形“中东铁路”,俨然是俄国熊植入中国体内的自动提款机,眼见得俄国熊可以千秋万载,一统江湖鸟。
然而俄国熊毕竟没有千秋万载——其实它只桶了一载有余。
因为俄国熊有个缺点,就是健忘。他彻底忘了惦记东北那旮旯的不止它一个;
黄皮猴子也有个缺点,就是记性太好,惦记上中国东北,就死也忘不掉。
于是西游记版日俄战争上演:孙悟空大战熊罴怪。孙猴子这次可是得了西天如来——英国人的加持,自然是状态神勇,三下五除二俄国熊便只能缩回洞里,舔伤口,唱浮云了。
但俄国人还不算输光。日俄战争后根据《朴茨茅斯协议》,中东路的绥芬河——满洲里——长春一线,依然还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凭着这半截子“中东铁路”,俄国熊依然在中国东北,特别是北半部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

二、折冲樽俎看张公

此后的日子里,中东铁路平静了,一直平静了将近20年,直到有一天,北极熊换毛了,白熊变棕熊。
螃蟹褪壳时最是虚弱,熊换毛时也一样。
忙着和白俄作战,还要对付“十四国干涉”,焦头烂额的俄国熊再也顾不上中东路那旮旯了。
时事造英雄,中国人出手了!
不得不说,名声狼藉的北洋政府,除了袁世凯利欲熏心签下《二十一条》之外,在民族大义上,还是基本站得住脚的。
1912年出兵西藏震慑英国人,1919年出兵外蒙赶跑俄国人,再加上巴黎和会拒绝签字,足以羞杀路过济南绕着走的空一格常公。
而这次,北洋军阀们也是趁你病要你命,对着俄国人的中东路下手了!
其实俄国人内战四起,北洋军阀同样也在内战。1924年,正是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打仗的年份。可就在这一年,两派军阀都分别和俄国人签署了关于中东铁路的条约。
吴佩孚是在5月底签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和《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张作霖则是在9月份签了《奉俄协定》。虽说直奉两家死对头,但三份协定归根到底一句话:“这中东路,今后不能光由你们俄国人说了算!”
竖起大拇指,从旁赞一声:这就是民族气节!
苏联人急着要获取中国政府(北洋政府)的承认,好缓过一口气解决国内问题。所以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北极熊居然认怂了!
三份协定一签,中国人还真要回来不少东西:
首先,原本中东路是全由俄国人独家管理经营,现在变成了“中东路设理事会,为议决机关,置理事10人,理事长为中方,副理事长为俄方。本铁路设局长1人,由俄方担任,副局长2人,俄华各1人担任,均由理事会委派,由各该政府核准,其职权由理事会规定。”中国人要回了一半的铁路管理权。
其次,“苏俄政府允诺,中国得以中国资本赎回中东铁路及该路所属一切财产;并允诺,将该路一切股票、债票移归中国。”白纸黑字,今后啥时候中国有钱了,咱还是随时可以把铁路赎回来的!
最后,《奉俄协定》还把俄国无偿交还中东路的时限,从原先的80年缩短到60年(也就是到1956年)。
时人曾赞:《中俄解决悬案大纲》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
吴公千古,张公千古!


三、元嘉欲封狼居胥

然而张公真的千古不了了。签下《奉俄协定》还不到四年,皇姑屯一声爆响,哲人其萎,留下迷茫的东北和动荡的中国在风雨中飘摇 ……
接下来的日子里,东北易旗帜,赣水红一角,中原遍战火……一片乱纷纷自不待言。这里单表老帅仙去,少帅掌权,立刻连放三把火:
先是1928年底,东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中国终于统一了,虽然只是形式上,表面上而已。
第二把火,1929年1月,设鸿门宴干掉了杨宇霆常荫槐。
而第三把火,便是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少帅又对俄国人开刀了!
前面说到,中东铁路变成了中俄共管。中国固然是要回了不少权利,但问题也随之产生——既然是共管,自然有个“谁管得多些,谁管得少些”的问题,纠纷在所难免。
而且中东路这块唐僧肉实在太肥太诱人了——年平均利润一千几百万金卢布啊,拿到手里,立刻可以变成飞机大炮,再变成地盘和PPMM……于是我们的张少帅动心了。
再加上小张身边日本顾问不少,也养成了日本人的怪癖:“吃下的东西,撑死也不吐出来,并且还要接着吃”……于是我们的张少帅动手了。
1928年,张学良就宣布收回了中东路附属的两个机构:气象台和哈尔滨电话局。这次,俄国人忍了。
意犹未尽,乘热打铁,少帅又要求修改中东路章程,进一步削减俄籍铁路局长的权限。这次俄国人不能接受了,但他们也没有像后世的赫鲁晓夫一样在会场敲鞋——他们很温柔,很文明的玩起了失踪。
中东路理事会的所有俄国理事,不再出席理事会会议,集体打酱油去也……
前面说到,“中东路铁路局的职权由理事会规定”。理事会一瘫痪,铁路局局长的权限修改自然也没法讨论了。
这里要插一句,俄国人似乎很喜欢在国际场合玩失踪,然而这种做法往往误事。1950年,不肯接受教训的俄国人又在联合国安理会玩了一次失踪——这次玩大发了,于是世上冒出了个叫“联合国军”的东东,于是中国志愿军成了“侵略者”。
少帅可没有后世的美国人那么聪明。美国人是趁着俄国人失踪,强行通过决议,而少帅却傻乎乎的去扇大熊的耳光。
扇大熊的耳光未必有错,但扇之前,还是得掂量掂量,自己究竟是狮子,还是耗子。
不幸的是,少帅和他的东北军显然算不上狮子。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有这么一款规定,“中东铁路纯系商业性质,除了该路营业事务外,其他关系中国主权之所有事务,概归中国官府办理。”
然而,众所周知,20年代俄国人忙着向中国输出革命,KMT和TG都受惠不少。这中东路铁路局也未能免俗。
于是1929年5月,张少帅的宪兵突袭哈尔滨的苏联领事馆,逮捕了苏联领事和一水外交人员,起获文件若干……
少帅本意,是找出苏联“赤色宣传”的证据,以便站住大义名分,进而以俄人“违约”为由收回中东铁路。但他竟然搜查外交机构,这一巴掌扇得够狠的,少帅他不害怕吗?
我们的少帅真的不怕,他其实很有把握呢:
去年我爹查抄苏联使馆,绞死李大钊,苏联也就是“高度关切,强烈抗议,严重伤害感情”而已;
今年我要收回铁路局,那帮子苏联理事吓得耗子似的满世界找洞儿躲;
还有我东北易帜的时候,日本鬼子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不敢吱声……
我是英明神武张少帅,我怕什么?
其实平独镇露的大波波并不孤独,这世上还有个平倭镇露的张少帅。
查抄完苏联领事馆,少帅一不做二不休,继续扇大熊耳光,想让它“清醒清醒”:
少帅照会俄国人:当初《奉俄协定》规定俄国人的权利仅限于“铁路本身事务”。所以其他附属于中东铁路局的机构,比如什么苏联远东贸易局、苏联煤油局、苏联商船局、路务之外的沿线营业性电报电话,以及苏联商业联合会、各站的苏联职工会等等,统统是违约的,统统得滚蛋。
同时,东北军开始调动,准备武力接管中东铁路。
这一耳光下去,俄国熊彻底醒了。
然而醒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向外国争取利权,固然是爱国行为。但如果脱离自身实力,毫不顾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则很可能变成误国贼——就像当年想要驱逐洋人的义和团,还有玩“暴走”、“下克上”的日本“关东军”、“华北驻屯军”一样。
等等,我们的少帅在捂着脸喊冤了:“俺没有‘暴走’,俺这是请示过中央的啊!”

四、庙堂虚闻垂远谟

没错,说少帅“暴走”委实冤枉。扇北极熊耳光确实是“中央”的决策。
公道地说,在处理中东路事件的过程中,可怜的张少帅几乎是事事请示中央,绝对堪称拥党爱国五讲四美的好军阀……
搜查哈尔滨苏联领馆之后,苏联要求放人,少帅请示中央,外交部答复:“在交涉未得相当解决并经中央许可以前,不得释放”;
同时,少帅奉南京外交部令,将从苏联领馆起获文件,全部送交南京;
1929年6月,少帅派交涉员钟毓赴南京,将“处置中东路办法”送呈外交部,得到外长王正廷的赞许。我们的王外长同时给少帅打气:“哈当局勿与苏方商议,强制执行,如不服从,即押换苏方局长。哈领馆被拘之39人,也待中东路问题解决后,由中央允许后方可释放……”
7月5日,委员长空一格亲自出马,电告少帅曰:“应坚决收回中东路主权,不得已时可绝交……东北边境应戒严”
没几天,7月10日,空一格又发话了,这次更加encouraging:“中苏事实上已经断交,故不必怕与苏联绝交,且以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亦不必担心中苏开战……(如果与苏开战)中央可出兵10万,拨军费数百万元……”
随后王外长又拍胸脯表示:“赎路、绝交、撤领各问题,均由(外交)部担任。”
少帅一一照办。
然而,可怜的少帅还是太嫩了。他不知道,他所尊崇的这位“党国”首脑,他日后的拜把子兄弟,那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魅力领袖空一格,竟然长了一肚子奸商算盘。
听中央,信中央,一信中央便遭殃。
委员长的算盘是精明的。东北虽然易帜,但实际还是张学良的私人王国。而东北军装备精良,东北地区工业发达,早晚还是他空一格的心腹之患。
借俄国人的力量削弱之,然后自己再出面收拾残局,挣上几朵花来,未尝不是一笔便宜买卖。
至于什么“中央出兵十万,军费数百万元”呵呵,阿拉空一格的承诺,信得的么?
但少帅莽撞行事的责任也不可推脱。虽然中央态度如此,可东北毕竟是他张学良的地盘。如果少帅打算给事件降温,“中央”也没有办法。
而对于是否继续扇大熊耳光,东北军内部也确实爆发了激烈争论。
支持升温的,有几个少壮派的师长旅长。炮筒子里钻出来的他们想要攒军功,自然盼着打仗。
张学良的日本顾问们也是一片喊打之声,原因自不待言。
然而东北军内也不全是不知轻重的家伙。有一位元老级的人物站出来了。
“辅帅”张作相,张学良父辈的人物,明确反对和苏联闹翻。他劝谏说:“收回中东路是好事,可是这事非同小可。进兵接收,势必要打仗,我看用全国力量对付苏联,也未必能打胜,只凭东北军去打苏联能行吗?恐怕收不回中东路,反而惹出麻烦,也要防止日本人乘机捣乱。”
老成谋国,金玉良言。可惜青春期的少帅太悸动,我的青春我做主。
更何况,另一位和张作相同辈的元老张景惠,可是坚决支持收回中东路的——搜查苏联领馆就是他的主意,而现在,我们的“爱国者”又忽悠少帅向俄国人“外争国权”了。
不由得想要插一句感慨。主张对苏缓和的“投降派”张作相,918后退居天津英国租界,坚决不受“满洲国”和“华北自治政府”的伪职,称得上中国纯爷们儿;而主张武力收回中东路的“爱国者”张景惠,日后却成了伪满洲国首相,大大的卖国汉奸。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就在各位元老争执不下时,两个少帅身边的“小人物”,成了决定胜负的砝码。
一位是少帅手下的“教育厅长”张国忱,另一位是中东铁路理事邹尚友。
比起张作相和张景惠,他们真是芝麻绿豆官。但他们身份特殊——“二张”是东北军的元老,而他们却是少帅的心腹亲信,吹起风来,更容易入耳。另外,这两人办理对苏交涉多年,是少帅信任的“苏联问题专家”。
后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倘若把“砖家”当成“专家”,是一定会误事情的!战略忽悠局是用来对外的,千万不能拿来忽悠自己!
张国忱、邹尚有是个什么态度呢?其实看看这二位的履历就清楚了。
他们二位,全是哈尔滨商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这个学校是帝俄在哈尔滨办的学校,华人学生从小住在俄国人家里寄住,所授的课程也全是俄文课本,由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但俄语很好,就是生活习惯和世界观也是帝俄那一套。
而帝俄,或者说白俄,是向来瞧不起苏联那帮红色土包子的。
更何况,独占中东路,正可把铁路的红利揣入自家腰包,我们的“铁路理事”邹先生如何不支持呢?
他们给少帅的建议是:苏联正值大饥荒,人民奄奄待毙,对于GCD政权极度不满,欧美各国对于苏联也有仇恨,倘若有人此时发难,GCD必倒台。中国若能趁这个机会将中东路主权一举收回,不但苏联此时无力进行反抗,就是世界列强也必双手高举,赞成中国的行动。
多么熟悉的腔调,与希特勒的“破烂房子踹一脚”何等相像!
我们的少帅很快就要杯具了
1929年7月10日,东北政务委员会发出命令,收回中东路沿线电话线,哈尔滨特警处也查封了中东铁路各职工会,以及苏联远东贸易局、煤油局、商船联合会等苏联驻哈机关。
当日傍晚,特警处宣布将苏驻哈代理领事及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等59名苏方人员驱逐出境。
7月15日,国民政府外交部拒绝了苏联“释放被捕外交官员并立刻开启谈判”的请求。
7月17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照会中国驻苏代办夏维崧,宣布:(一)召回苏联在华全体外交官、领事及商务代表;(二)召回苏联政府任命之中东路全体职员;(三)停止中苏间全部铁路交通;(四)命令驻苏中国外交官、领事即时离开苏联国境。同时声明保留1924年中俄、奉俄两协定中所规定之一切权利。
事件由平静而升级,由升级而失控,由失控而走向战争。
两台实力极不相称地战争机器,终于开足马力,迎面撞来。


五、无能将帅累三军

面对远东的局势,苏联军事机器迅速启动,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调集援军与物资。8月6日,苏联将中东路前线部队统一整编为红旗特别远东集团军,开始下辖三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和大量附属部队。其后又多次增援,该集团军顶峰时兵力达8万余人,比苏联参加诺门罕战役的部队还要多2万左右。当然,少不了重炮、坦克和海空军增援。
可怕的不光是苏联的兵力。将是兵之胆。苏联红旗特别远东集团军的指挥官阵容更是令人不寒而栗:
总指挥布留赫尔元帅,苏联开国五帅之一。他指挥数万大军的时候,朱可夫将军还是个小尉官呢!
更重要的是,这位布留赫尔元帅,还有个如雷贯耳的中国名字:加仑将军——北伐军总顾问。
就是他,指挥着十万北伐军,把总兵力超过七十万的直、皖、奉三派军阀打得找不着北。
这次,指挥的是装备更精良,训练更专业的祖国军队,欺负当年的手下败将,岂不是牛刀杀鸡,得心应手?
而布留赫尔麾下那些个“不知名”的军官中,日后也不乏大名鼎鼎之徒。
比如,他麾下有个小小的集团军情报参谋,日后在斯大林格勒死扛德国纳粹,扭转乾坤,最后晋位苏联元帅——他的名字叫崔可夫;
他麾下还有另一位传奇元帅,日后指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配合朱可夫攻克柏林,战后官居波兰国防部长——他的名字叫罗科索夫斯基。不过那时,小罗只是一介骑兵旅旅长。
相比于苏军的豪华配置,奉军的部署就寒碜多了——部署不仅寒碜,而且愚蠢至极。
整场战争,东北军前线投入兵力初期6万有余,后期增至10万以上。兵力仅比苏军略多,装备训练却是大大不如。
更重要的是,东北军将主力部队分成三个“护路军”,分别去保护哈长线、哈绥线、哈满线三段铁路线,却没有留下有效的机动支援力量。
可怜十万大军,沿着千里铁路线排开一字长蛇阵,真正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摊,互不通气互不支援,处处设防却又处处吃紧,一副坐等挨打的态势。
《孟子》有云:“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东北军为什么排出这么一个被动挨打的阵形呢?
这与东北军政当局战前对苏联反应的错误判断有关。
在战前,东北军的基本判断就是:苏联决不敢,最多也不过是小部队骚扰几下而已。
前文已述, 少帅的“俄国问题砖家”认为:“中国若能趁这个机会将中东路主权一举收回,不但苏联此时无力进行反抗,就是世界列强也必双手高举,赞成中国的行动。”
而空一格更坚定了少帅的判断:“且以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亦不必担心中苏开战……”
张少帅受多方忽悠,竟然也相信了俄国人会服软退让。他甚至劝告张作相说:“苏联决不能在远东作战,收回中东会马到成功的。”
既然苏联人不敢开战,那么撩他虎须又何妨?
既然苏联人不敢开战,那把部队沿铁路线排开,警戒一下苏联人的骚扰,顺便展示一下平倭震露东北军的壮盛军容,也就是了。
7月28日,苏军占领中东路十八里车站;次日,苏联炮击密山县中国驻军。战争爆发了。
初期的战斗,主要是一系列小规模袭扰。一来西伯利亚铁路运力有限,集结增援部队和补充物资需要时间;二来冬眠刚醒的大熊也还需要通过这些小型战斗舒展筋骨,积累自信;三来外交困顿的苏联政府也还存了和平解决事变的心思,最初没想把仗打大。
然而苏联人不痛不痒的扰,竟使东北军更坚定了先前的错误判断:
苏联决不敢打,最多也不过是小部队骚扰几下而已。
自我催眠之中,东北军的悲剧越发的逼近了
接下来东北军一项极为愚蠢的举动,彻底让事情变了味儿,最终加速了杯具的到来。
熊这回真的发飚了。
东北军咋了?其实也没啥,就是用了一支不该用的部队而已。
由于军队装备素质差距太大,东北军在一列小冲突中屡屡吃亏。恼羞成怒之下,东北军动用了一支精锐部队:拒俄联军。
这个“拒俄联军”是些什么人?说来可笑,“拒俄联军”是一群如假包换的俄国人——白俄军人。
这些白俄受过沙皇正规训练,军事素质当然不是东北军的响马们可比。而且他们坚决反G,战斗意志也是相当顽强。几场冲突下来,倒也小有斩获
然而从政治和战略来看,这却是一个大大的昏招,简直是给东北军的棺材敲了最后一颗铁钉。
千余白俄,于整个战局实在影响有限,但他们的参战,却彻底刺激了苏联的敏感神经。棕熊迅速作出判断:
这不是一起普通的,低烈度的边境冲突,而是白俄余孽在帝国主义者及其帮凶的支持下,对新政权发动反攻,妄图复辟的冒险尝试。
可以预见,如果这种尝试得不到严厉惩罚他们今后还会发动更大规模的冒险,甚至将新生的联盟引向与帝国主义者的全面战争。
别想了,打吧!打得一拳开,省得百拳来!
苏联人的大举进攻开始了。
10月12日,苏联大举进攻同江,一天之内中国江防舰队损失大半,同江城失守;
10月30日,江防重镇富锦失守。这次一个团的守军几乎是不战而溃,连辎重物资都没顾得上销毁。江防舰队残余战舰全部自沉。
11月18日,苏军攻占扎贲诺尔,东北军守军一个旅被彻底击溃,旅长韩光第阵亡。
……
对峙了两个月的阵线,突然全线崩溃。前方后方一片恐慌,眼见得苏军即将长驱直入。
然而古人云:“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我们的英雄就要出场了。
六、砥柱龙江一栋梁

苏军“死神镰刀”,在北疆重镇满洲里重重地撞了一下腰。
这里,请允许小鱼抄一段书,说明一下满洲里位置的重要性。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我国重要的边境贸易口岸。”
守住了满洲里,东北军还可凭依新安岭山势,阻击苏军进犯;一旦满洲里失守,一马平川的平原便只能任由苏联坦克驰骋了。
今天的满洲里,是中国最大的陆上边贸口岸,也是欧亚第一大陆桥的重要枢纽。而在81年前,这座初现繁华的边贸城市,即将迎来一场真正的血战。
守卫满洲里的,是东北军步兵第十五旅。旅长梁忠甲,副旅长魏长林。该旅下属第38、第43、第51 三团,共有官兵近1万人。
让我们记住这两个名字:梁忠甲旅长、魏长林副旅长。虽然在厚重的历史长卷中,这些卑微的中层军官,只能在最不起眼的褶皱中找寻自己的位置,但正是他们,让敌人一次次见识了中国人的勇气。并最终让这个苦难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免于灭亡。
请允许我引用某位前辈的话: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的。
让我们回到1929年那个染血的秋天。10月2日,千余苏军开始猛攻满洲里38团阵地,满洲里保卫战打响。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苏军每日以营、连规模,在飞机支援下,攻击满洲里城外15旅各警备阵地,均被守军击退。由于战前梁旅长就率部构筑了坚固防御工事,守军伤亡居然不大。
然而真正的考验就要来了。试探攻击未遂,苏联开始增兵。11月10日三万苏联援兵开抵满洲里——扎贲诺尔一线,随即发起强大攻势。
苏军援兵从11月13日开始加入围攻,满洲里战事进入白热化。激战数日,苏联人依旧没有进展。当时战场气温降至零下30度以下,守军将士一面喋血,一面喋雪,勉力支撑。
久攻不克的苏军改走迂回路线,转攻满洲里的友邻阵地扎贲诺尔。11月17日凌晨,苏军对扎贲诺尔发起强大攻势,18日该城即告失守。守军17旅损失惨重,旅长韩光第力战阵亡,林选青团长阵亡,张孱英团长自杀殉国。
也许他们的抵抗微不足道,但他们的勇气可鉴天日。
扎贲诺尔一失,满洲里便彻底孤立无援的裸露在苏军刺刀下了。
然而梁旅长依旧坚守阵地。不到一万中国军人,单独面对四万武装到牙齿的苏军。
11月18日,得悉扎贲诺尔失守的梁旅长对着满洲里市民郑重承诺:“有梁某在,决不使满洲里有苏军踪迹。”
绝境中的中国军队,拼了。
18日,苏军在30余辆坦克,30余架飞机支援下,猛攻满洲里。梁部死守阵地,击落敌机两架,确保城池不失;
19日,苏军再度增兵,并炮火轰击城市居民区。同时,梁忠甲在城郊小石山的指挥所被炸毁,该山头阵地于当晚陷敌。
19日夜,梁部乘夜放弃城外阵地,准备迎接最后的巷战。
然而,即便在如此紧张的战斗中,我们的梁旅长依然有心情管“闲事”——当天他指示军需处,向城内无家可归居民提供军粮救济。
20日继续激战,梁部弹药用尽,仍以刺刀与苏军肉搏。苦感刺刀长度不足的15旅官兵,居然在战场赶制了2000多支长矛,继续战斗。
当日,梁忠甲向上司胡毓坤军长发电:“吾士子弹虽尽,尚有刺刀可以支持三天,但三日内须有援军到,方可永久支持。”
是啊!打了这么久,援军在哪里?



七、孤城落日问穹苍

委员长空一格的“援军”自然不必指望。整个战役期间,他许诺的“10万中央军”始终不见踪影。但东北军投入战场也有10万大军,后方更有雄兵20余万。而苏联只有8万参战部队,其中一半正被梁忠甲旅长死死拖住,正是反攻良机啊!
退一万步说,即便反攻不成,总可以试试掩护梁旅长突围吧?
战至此时,东北军战前愚蠢部署的恶果显露无遗。三个护路军,有两个军“死守”防区不肯挪窝,硬是坐视梁忠甲部惨遭围歼。
可是,梁忠甲的上司,护路第二军司令胡毓坤呢?
自己的部下,自己的防区,总不至于见死不救吧?
还真就是见死不救。如果说另外两个护路军的王树常、于学忠军长还能算是指挥僵化,不知变通的话,胡毓坤军长的作为,堪称良心丧尽,丧心病狂。
整个战役期间,我们的胡军长一直在海拉尔“掌握全局”,却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增援困守满洲里的袍泽。更过分的是,他还电告张少帅:“本军缺乏开拔费用,难以前进。”
张少帅急付大洋十万元,令其火速开拔。胡军长收钱大喜,继续不动如山。
胡军长,请你看看梁旅长、韩旅长、魏副旅长,他们这么卖命,拿去了多少大洋?
胡军长,你知不知道沈阳的大学生,正开着自制的简陋“飞机”赶去前线参战。他们拿去了多少大洋?
胡军长倒是没有扪心自问的精神。在收到梁忠甲近乎绝望的求援电报之后,他淡定的回电说:
“因铁路破坏,援军已不能前进,可相机突围,以全实力。”
嗯,原来是铁路被破坏了,很好,很强大。
然而收到这份电报的梁旅长,真的是陷入绝境了。
待援无望,便只剩下突围一途。可怜梁旅长这时还想学刘玄德,带上老百姓一块突围。
哪里还突得出去?
突围战中,梁忠甲一马当先,带着三百骑兵开路,其余部队组成方阵,包裹住中间的平民妇孺。魏长林副旅长率部断后。
如果梁忠甲愿意学后来的余程万,甩下袍泽独自突围,他还是有机会的。然而他终究没有这样。他带着骑兵是想死战开路,而不是敲敲开溜。
出城不久,突围队伍就被城西小白山的苏军炮兵阻止。无数炮弹射入人群,顿时死伤枕籍。
梁旅长怒了。他率领骑兵攻上山去。
俄国人无论如何想不到,这支弹尽粮绝的残兵居然能打出如此坚决的反击,当场被赶下山头。梁忠甲缴获大炮七门,但自己也腿部负伤。
而就在梁旅长血战夺炮的同时,魏长林副旅长已到最后时刻。他被一枚炮弹炸成重伤,为了不拖累袍泽的突围,魏副旅长毅然举枪自戕(一说负伤后坚持指挥,又中流弹殉国)。
血肉之躯终究挡不住炽烈炮火;夺下一山,但苏军的包围圈依然巩固。21日夜,伤亡惨重的梁忠甲部终于突围失败,退回城内。
接下来的故事已无悬念。然而就是在这无悬念的命运下,梁忠甲又率领所部用刺刀和长矛,与苏军血战了将近三天。
其间,日本驻满洲里领事曾试图劝梁旅长投降。梁忠甲答曰:
“我军子弹虽绝,尚有扎枪可与敌相见,但有梁某在决不可安然使赤俄杀我商民……”
日本领事又劝说:“不能供给敌人亦敝领事所乐闻,但交敝领事所保管当无他,并愿担保商民性命财产暨全部军士之生命。”言下之意,可以促成梁部向中立国日本缴械,保全体面。
梁忠甲泣曰:“余守边防吏也,弹既尽,防已破,有死而已,他何敢知。”
梁忠甲试图自杀,但被卫兵死死抱住,未遂。
既然学不了胡伯玉,不肯学余程万,便只有学方先觉了。在获得苏联不伤害平民,救治伤兵优待战俘的保证后,梁忠甲部放下武器。
11月24日,梁忠甲率残部投降。近万官兵,阵亡约2000人,余者半数带伤,包括梁旅长本人。
根据苏方战时资料,在满洲里攻防战中,苏军死亡143人,失踪4人,受伤665人。当然,这种资料有多少水分,相信读者们都有判断。
没人有资格苛责这些放下武器的将士。他们被头脑发热的统帅投入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又被颟憨怯懦的将领投向了一个绝望的战场。但他们死守孤城近两个月,他们已经为这个国家拼尽全力。
请允许我在最后引用一段苏联人的纪录:
“……敌人虽然完全被包围,而且他们的技术又不如我们,但是还是进行了前所未见的抵抗。他们的工事相当坚固,以至野战炮兵和榴弹炮兵都未能炸毁战壕和掩蔽部的盖板……”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八、几家欢乐几家愁

满洲里失守后,局面更加不可收拾。11月23日,苏军占领嵯岗车站。11月24日(一说27日),苏军占领海拉尔城。
之前因“铁路破坏”而不能前进的胡毓坤胡军长,这次却跑得飞快。他在海拉尔堆集了整整三个旅九个团,却仅仅象征性的抵抗了一天,便弃海拉尔城而逃。(比比梁忠甲,仅凭一个旅,在苏军围攻下坚守近两个月,即便面对4万苏联主力强攻,仍然坚守11天)
正所谓“Old Soldier never dies, he just ran away…”
跑得这么快,莫不是东北军工程兵表现神勇,终于把“破坏的铁路”修好了?
而他这一跑,便再回不了头了。
对逃将失望至极的张少帅,毫不犹豫地给了胡军长一个“军事参议官”的虚衔,送他养老去也。
而再往后,不甘寂寞的胡军长又跑去汪伪政权那边当了汉奸,官至伪军参谋总长兼军令部部长,端的是位高权重,神气非凡。最终他于1946年以汉奸罪被处决。
张少帅还有军队,他还想翻本,然而形势比人强。南满铁路那头的日本鬼子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中东路开战伊始,日本就宣布,禁止东北军使用日方控制的南满铁路运兵。
同时,日本驻长春的第38联队,开始日夜进行军事演习。
而东北军战局恶化之时,日军更是将朝鲜军近万人调往中朝边境布置,并准备进一步从国内增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说到此处,不由让人想起当初张作相劝止开战的言论:
“收回中东路是好事,可是这事非同小可。进兵接收,势必要打仗,我看用全国力量对付苏联,也未必能打胜,只凭东北军去打苏联能行吗?恐怕收不回中东路,反而惹出麻烦,也要防止日本人乘机捣乱。”
字字珠玑。开战、战败、日本捣乱,后来发生的一切都被算中。可惜忠言不纳。
无奈的少帅黯然求和,苦酒自尝。
不幸中的万幸,苏联经历了满洲里连番苦战,也是疲惫不堪。加上困于中国东北漫长的寒冬,窘于西伯利亚铁路紧张的运力,这只刚刚睡醒的瘦熊也没有一口吞下东北的牙齿和胃口。
12月3日,东北军代表蔡运升与苏联代表斯曼诺夫斯基签署了《双城子协定》。凭心而论,这个协定对于惨败之余的中国军队而言,还算是相当宽大的。
根据该协定,东北当局将中东铁路理事长吕荣寰撤职,由苏方推荐中东铁路局正、副新局长;双方重申遵守中俄、奉俄两协定。苏军撤出占据的中国领土,同时双方无条件释放所有战俘。
除了撤换一个官员外,基本是恢复原状,然而,北极熊喜欢揩油的习性总是不会变的。
在“撤出占据的中国领土”时,北极熊做了一个小动作——他们在一个岛上赖下不走了。
中国人,对这个岛应当不陌生——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河流主航道西南侧。中东路事件中,俄罗斯于同江击败中国江防舰队后占据该岛。
而中国军队再次出现在黑瞎子岛上,已是同江之战78年后了。
丧师失地,可庆典还要照搞,勋章还要照拿。
1930年1月1日,沈阳城笼罩着一片热烈的喜庆气氛。六位在中东路事件中保家卫国,劳苦功高的英雄荣获国民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他们是:
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将军。他作为中国第一枚青天白日勋章的获得者,永载史册。
王树常将军,防俄第一军军长;
胡毓坤将军,我们的不动如山胡司令,防俄第二军军长;
于学忠将军,防俄后备军军长;
邹作华将军,东北军炮兵司令;
沈鸿烈将军,东北军海军司令。
总指挥张少帅,参战的三位军长,无论是友军被困不动如山,还是敌军袭来一溃千里,统统勋章到手。
而就在他们笑逐颜开接过勋章的时候,梁忠甲旅长和所部将士还在苏军战俘营中承受着折磨。
而已经长眠黑土地的韩光第、魏长林们,将会慢慢消失在历史的深处。青天白日勋章,军人的荣誉,注定与他们无缘。
战争终于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吗?


九、可堪倾国付东风

早在东北军同苏联军队剑拔弩张,交火一触即发的时候,1929年7月3日,五位神色肃穆的日本军官匆匆登上了开往哈尔滨的火车。
在这五位日本军官中,至少有两个名字不应被中国人忘记:
一位是板垣征四郎,另一位叫石原莞尔,这两位,当时都是关东军高级参谋。这次旅行也就以“参谋旅行”之名,载入史册。
中东路烽火转烈的1929年10月,这两位又对南满和辽西地区组织了第二次“参谋旅行”
而第三次“参谋旅行”,已是1931年7月,九一八的前夜了。
在第一次“参谋旅行”结束后不久,石原莞尔执笔的一篇巨著便摆在了关东军司令畑英太郎案头。文件的标题触目惊心:
《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
通过一系列“参谋旅行”,石原对长春、哈尔滨、海拉尔、洮南、山海关、锦州等地的地形和中国军队的军情进行了全面侦查,对东北军的战斗力和战备状况作了充分了解。
而中东路中国军队的战败,更坚定了石原莞尔对东北军的认识:
“对付张学良,都用不到真剑,只要用竹刀挥舞一下,就能把他击退。”
奇耻大辱。这耻辱不仅属于张学良,东北军,更属于全部中国人。
1929年12月16日《时代周刊》的新闻标题便是:
CHINA: 400 Million Humiliations
何止是耻辱。中东路的战败,彻底激发了日军的野心。如果说事件前,侵吞满蒙还只是个别关东军参谋的梦呓的话,中东路战败后,九一八便真正进入策划和筹备阶段了。
一群虎狼,彻底看清了少帅的昏聩,看清了东北军的虚弱;
他们也看清楚了:今后东北军面临外敌时,将再也得不到苏联的援助;
他们还看清楚了:蒋委员长对东北的援助,也永远是口惠实不至的空头支票。
黔驴的本领,彻底暴露无遗之后,等待它的,也只有血盆大口了。
而中东路战后的东北军和中国,在忙什么?卧薪尝胆么?
遗憾的很,“卧薪尝胆”只存在于空一格公的日记中,现实中,中国和东北军都卷入了血雨腥风的内战烽火中。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发表通电,率东北军主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外战外行不代表内战也稀松。很快黄河以北便被张副司令笑纳入囊中。
美人醇酒,谀词赞歌,加上超量的海洛英注射液,让少帅又恢复了良好的自我感觉。
直到整整365天后,柳条湖一声巨响。
磨刀霍霍的虎狼对自我麻醉的黔驴,一切毫无悬念。
然而虎狼终究还是犯了个错误。
也许是前文那位在满洲里战地见证了中苏血战的日本领事,并没有告诉石原莞尔们,那些中国将士在弹尽援绝的绝境中,展现出的英勇。
于是,在梁忠甲、韩光第、魏长林们曾经血染的那片白山黑水,在肉食者纷纷逃窜或是背叛之后,仍然有真正的中国男人在不屈的战斗。
马占山、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
再往后,在华北、华中、华南,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鲜血,淹没了侵略者前进的脚步。
也正是这些鲜血,见证了这个古老民族的浴火重生。
……
2003年开始,中央决策投资84亿元人民币,对滨州铁路(原中东铁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希望以此促进海参崴——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国际大通道建设,并促进沿线地区发旅游、商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
2008年10月14日,中国边防军人又一次出现在黑龙江中的黑瞎子岛上。中国国旗在78年后,再次在这片土地飘扬……

全文终
刚刚睡不着。。想上网找点啥看看。你这不错。。接着看。。
好文

直到整整365天后,柳条湖一声巨响。
磨刀霍霍的虎狼对自我麻醉的黔驴,一切毫无悬念。
然而虎狼终究还是犯了个错误。
也许是前文那位在满洲里战地见证了中苏血战的日本领事,并没有告诉石原莞尔们,那些中国将士在弹尽援绝的绝境中,展现出的英勇。
于是,在梁忠甲、韩光第、魏长林们曾经血染的那片白山黑水,在肉食者纷纷逃窜或是背叛之后,仍然有真正的中国男人在不屈的战斗。
马占山、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
再往后,在华北、华中、华南,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鲜血,淹没了侵略者前进的脚步。
也正是这些鲜血,见证了这个古老民族的浴火重生。
……

看了这段,泪流满面
FQ误国

少帅当年年轻气盛,FQ一次,又葬送半个黑瞎子岛的国土
pheonix 发表于 2010-10-22 02:20
    是啊,虽然当时TG说武装保卫苏联,另一半还是TG边挨骂边要回来的
不但丢了地 更让日本人在东北一家做大
这事情侧面上还真刺激了石原莞尔的计划
军人误国
罗经舰桥 发表于 2010-10-22 08:23


    TG跟少帅的区别就在于:TG是口头“卖国”,手里爱国;少帅等(这个“等”包括的有谁,你懂的……)是口头爱国,手底下……算了不说了,我怕JY喷我
pharaoh77 发表于 2010-10-22 08:26


    不断地示弱、又示弱、再示弱,终于壮起了侵略者的胆子。很不幸的是,示弱是强者才有资格做的动作,而少帅则是对自己实力的充分展现……
匪性的特点之一, 就是利令智昏, 翻脸不认人.    没有中东路事件, 小张不至于这么惨.   

如果说918, 老蒋不作为还情由可缘, 中东路则是狠狠把小张算计了一把.
此贴要顶{:hao:}
军阀啊。。。。。
我转到人人了
对这篇文章中关于梁忠甲的一些描写表示怀疑。首先,“坚守两个月”显然是夸大。
对照军事译文出版社的别洛博罗多夫大将的回忆录《突向哈尔滨》(主要记述苏军远东战役中红旗第一集团军从兴凯湖地区向哈尔滨的进攻行动),其中也记述了满洲里-扎贲诺尔战斗。当时,别洛博罗多夫任步兵连指导员,连长战死后兼任其职务。
别洛博罗多夫所在连参加了进攻扎贲诺尔的战斗,攻克该城后再回头攻击满洲里。当时参加这些战斗的也有罗科索夫斯基骑兵旅。他提到满洲里守军在突围失败后投降的过程,其中有个细节是梁忠甲让市长来谈判,苏军要求无条件投降,并问梁忠甲在哪里。市长回答说在日本领事馆,苏军指挥官立即要求梁忠甲到苏军指挥所来,后来梁忠甲到来后就在指挥所签订了投降书。
柳慕苏 发表于 2010-10-22 10:15

啥反应,炸锅了吧?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0-10-22 15:07


    我看看去,估计这回又让果粉给打鸡血了
这么看,是不是实际上东北军的战斗力就是一个杯具,即使9.18抵抗一下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张大帅练了那么久的兵,装备也算精良吧,难道只练出了一只豆腐渣部队?
回复 16# 三面红旗


    个人主页而已,不是人人论坛。
ship2007 发表于 2010-10-22 15:48
当时各派军阀的军队都是以内战为目的进行训练的,比其他军阀强就行,抢地盘,跟列强军队没法比。以当时东北军的能力,918全力抵抗的确未必会赢,但不能说打不赢就不打吧,军人守土有责啊。而且当时日本国内反对侵华的声音还是不弱的,裕仁也是暗中支持关东军行动,如果当时中国军队全力抵抗,日本受挫,给日本国内反战派支持,裕仁很可能变卦惩罚主战派关东军,战事可能暂时平息,给中国缓冲期。尽管我认为日本侵华不可避免,中国实力也未必能在一夕之间飞速提高,但又足够的政治智慧,是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为自己赢得一些有利条件。可惜这些都是如果,当权者政治能力有限,退让刺激了侵略者的野心,一再得寸进尺,如果不是小鬼子野心太大,中国也许真亡了。
ship2007 发表于 2010-10-22 15:48

============

确实如此, 老张当年就用了很多旧白俄.   但据说这些白俄也没能抵挡苏俄指导的北阀军.
小张意气风发的打苏联,挨了一闷棍,吓破胆,后来面对小日本的进攻,吓得大气不敢吭。
中东路事件对九一八事件影响巨大啊
cavaral 发表于 2010-10-21 20:55

老兄,看置顶帖,有福利哎,你这帖子挺好的,赶紧自荐吧,偶推了你滴另外一个。。。。。。
JC谢尔曼 发表于 2010-10-23 07:19


    更要命的是这些白俄军后来成了张宗昌的部下到了山东,狠狠的祸害了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