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人民海军早期护卫舰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09:45
<P>ZT自www.haizhihun.com</P>

<P>1950年4月23日,南京长江草鞋江面举行了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一周年庆典暨军舰命名授旗典礼。在“井冈山”号登陆舰山指挥台上,林遵副司令员宣读了中央军委命名各舰的新舰名,张爱萍司令员将命名状、军旗、舰首旗隆重地授予各舰舰长、政委。当时的华东军区海军分为三个舰队,其中主力护航战斗部队——第六舰队由原来第一舰大队发展而来。由原陆军30军军长饶子健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6艘护卫舰和一艘炮舰,旗舰为“广州”号,其余以次为“沈阳”号、“长沙”号、“西安”号、“武昌”号、“济南”号、护卫舰及“嫩江”号江防炮舰。后来,“南昌”号、“惠安”号修复完毕,“临沂”号、“开封”号、“洛阳”号完成改装、先后编入第六舰队服役,“南昌“号为旗舰,这十一艘护卫舰是50年代初东海舰队的主力。另一艘护卫舰“南宁”号为南海舰队旗舰。这些护卫舰大部分一直服役到70年代中期,才由第一代国产导弹护卫舰——“江湖”级导弹护卫舰替代。
这些军舰是20世纪30、40年代日本、英国等建造,后来由中华民国海军接收,后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接管,并将其改装苏式武器。当时的水兵诙谐地说:“我们的军舰是‘三朝元老’,海外关系复杂。
(1)华东军区海军旗舰:“南昌”号(舷号210)
原日本侵华长江舰队旗舰“宇治”号,这艘军舰的排水量与当时的护航驱逐舰相当,但实际上是一艘内河炮舰,日本投降后,由当时的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亲自接收,将其命名为“长治”号,成为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的旗舰。1949年9月,“长治”号开到长江口,执行封锁上海的任务。19日凌晨2时,在长江口外大戟山海面,43名起义官兵敲响了起义的钟声,发动武装起义,击毙舰长胡敬瑞等十一名试图抵抗的官兵,拂晓5时驶抵上海外滩。起义成功后,华东军区海军立即将她开往上游并加以伪装掩蔽;但9月22日还是被国民党空军发现,派机轰炸,经华东军区海军党委研究决定,9月23日“长治”舰自沉南京燕子矶,在国民党空军的威胁减轻之后,于1950年2月被捞起送进江南造船厂整修,1950年4月命名为“南昌”号,7月修复完毕,正式编入第六舰队,担任华东军区海军旗舰。
舰型:护卫舰(内河炮舰)。
排水量:135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80.5米,舰宽9.7米。
航速:最高航速20节。
武备:主炮2门苏式30毫米火炮,副炮为8门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船厂:日本大阪铁工樱岛船厂。
建成时间:1941年4月30日。
(2)“瑞金”舰
“瑞金”舰为日本海军御臧型(甲型)海防舰“四阪”号,二战结束后,被中华民国海军接收改名为“惠安”舰,为中华民国海军海防第二舰队旗舰。1949年4月23日在舰长吴健安的带领下随林遵少将司令指挥的海防第二舰队起义,28日被国民党空军(中华民国空军)炸沉于燕子矶。1953年12月被捞起送往上海整修,1955年重新服役,更名为“瑞金”号,以纪念被敌机炸沉的原“瑞金”号炮舰。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海防舰是日本在二战后期的急造舰种,装备简陋、品质亦很差,战争结束后中国以抽签的方式获得34艘原日本海军驱逐舰以下的34艘各种舰艇,其中有17艘是海防舰,这些舰来华前已被拆除了武备。
排水量:102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78.7米,舰宽9.1米
航速:19.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4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日立樱岛造船厂。
建成时间:1944年12月15日。
(3)“武昌”舰:
“武昌”舰属为日本海军第二号型(丁型)海防舰“海防14”号,国民党海军(中华民国海军)接收后因舰况较差未能服役,国民党从上海败退的时候未能及时拖走,被人民海军接收,改名为“武昌”号。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90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9.5米,舰宽8.6米。
航速:17.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6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横须贺造船厂。
建成时间:1944年3月27日。
(4)“济南”舰:
“济南”舰为原日本海军第二号型(丁型)海防舰“海防194”号,国民党海军(中华民国海军)接收后命名为“威海”号(接6),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海军横渡长江之际停泊在江阴的“威海”舰试图逃往上海,但被解放军的炮火轰击搁浅,后来华东军区海军将其修复入役,改名“济南”舰。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90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9.5米,舰宽8.6米。
航速:17.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6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三菱长崎工厂。
建成时间:1945年3月15日。
(5)“长沙”舰:
“长沙”舰为原日本海军第二号型(丁型)海防舰“海防118”号,国民党海军(中华民国海军)接收,接收编号为“接12”后因舰况较差未服役,国民党从上海撤退时未能及时拖走,被人民海军接收改名为“长沙”号。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90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9.5米,舰宽8.6米。
航速:17.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6座37毫米火炮。
建造厂:川崎造船厂。
建成时间:1944年12月27日。
(6)“西安”舰:
“西安”舰为原日本海军第二号型(丁型)海防舰“海防198”号,该舰于1945年1月17日开工建造,2月26日下水,3月31日完工,是当时世界同类舰只建造的最快速度。战后被国民党海军接收,接收编号为“接14”。后因舰况差未能服役,国民党从上海撤退时未能及时拖走,被人民海军接收改名为“西安”号。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90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9.5米,舰宽8.6米。
航速:17.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6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三菱长崎工厂。
建成时间:1945年3月31日。
(7)“沈阳”舰:
“沈阳”舰为原日本海军第一号型(丙型)海防舰“海防81”号,国民党海军(中华民国海军)接收后命名为“黄安”(接22)舰,服役于驻青岛的海防第一舰队。1949年2月12日,舰上官兵王子良、鞠庆珍、刘增厚等发动起义,将“黄安”舰开往解放区连云港,这是第一艘起义的国民党海军舰艇。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81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7.5米,舰宽8.4米。
航速:16.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4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舞鹤造船厂。
建成时间:1944年12月15日。
(8)南海舰队旗舰“南宁”舰:
“南宁”舰为原日本海军第一号型(丙型)海防舰“海防7”号,该舰于1944年11月4日在南中国海被美国海军潜艇炸掉舰首,日军将之拖回后,仅用水泥简单的补漏了一下,便遗弃在广州黄埔,解放后,江南造船厂派出了技术人员到广州修复,成为南海舰队旗舰。在20世纪50、60年代“南宁”舰多次担负起西沙巡航、护航我运输船队的任务。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81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7.5米,舰宽8.4米。
航速:16.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4座37毫米火炮。
建造厂:日本钢管公司。
建成时间:1944年3月10日。
(9)“广州”舰:
“广州”号是二战中加拿大建造的英国“城堡”级护卫舰,1947年拆除了武装后售予招商局轮船公司,成为“元培”号快速客轮。招商局利用其高航速开辟天津与上海之间的客运,载客300多人,50多小时到达。“元培”号被人民海军修复成为“广州”号护卫舰。
舰型:护卫舰。
排水量:151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76.8 米, 舰宽11.2米。
航速:18节。
武备:3座苏式130火炮,8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加拿大皮克斯基尔船厂。
建成时间:1944年1月26日。
(10)“临沂”舰:
“临沂”舰为二战中英国海军著名的“花”级反潜护卫舰中的“苜蓿”号。二战结束后“苜蓿”号售往香港成为商船“和乐”号,后被人民海军购回迅速改装和抢修,
恢复了战斗力成为“临沂”号护卫舰。
舰型:护卫舰。
排水量:118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2.5米,舰宽10.1米。
航速:16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5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佛兰芒·佛古森船厂。
(11)“开封”舰:
“开封”舰为二战中英国海军“花”级反潜护卫舰“向日葵”号,二战结束后售往香港成为商船“翔德”号,后被人民海军购回,经改装和抢修,恢复了战斗力成为“开封”号护卫舰。
舰型:护卫舰。
排水量:118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2.5米,舰宽10.1米。
航速:16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5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克朗船厂。
(12)“洛阳”舰:
“洛阳”舰为二战中澳大利亚建造的英国“巴瑟斯特”级远洋扫雷舰。二战结束后被售往香港成为商船“祥兴”号,后被人民海军购回,经改装和抢修,恢复了战斗力成为护卫舰“洛阳”号。
舰型:护卫舰。
排水量:825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56.6米,舰宽9.4米。
航速:1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2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悉尼夸克突船厂。
建成时间:1941年5月10日。 </P>
[em17][em17][em17][em17][em17][em17]<P>ZT自www.haizhihun.com</P>

<P>1950年4月23日,南京长江草鞋江面举行了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一周年庆典暨军舰命名授旗典礼。在“井冈山”号登陆舰山指挥台上,林遵副司令员宣读了中央军委命名各舰的新舰名,张爱萍司令员将命名状、军旗、舰首旗隆重地授予各舰舰长、政委。当时的华东军区海军分为三个舰队,其中主力护航战斗部队——第六舰队由原来第一舰大队发展而来。由原陆军30军军长饶子健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6艘护卫舰和一艘炮舰,旗舰为“广州”号,其余以次为“沈阳”号、“长沙”号、“西安”号、“武昌”号、“济南”号、护卫舰及“嫩江”号江防炮舰。后来,“南昌”号、“惠安”号修复完毕,“临沂”号、“开封”号、“洛阳”号完成改装、先后编入第六舰队服役,“南昌“号为旗舰,这十一艘护卫舰是50年代初东海舰队的主力。另一艘护卫舰“南宁”号为南海舰队旗舰。这些护卫舰大部分一直服役到70年代中期,才由第一代国产导弹护卫舰——“江湖”级导弹护卫舰替代。
这些军舰是20世纪30、40年代日本、英国等建造,后来由中华民国海军接收,后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接管,并将其改装苏式武器。当时的水兵诙谐地说:“我们的军舰是‘三朝元老’,海外关系复杂。
(1)华东军区海军旗舰:“南昌”号(舷号210)
原日本侵华长江舰队旗舰“宇治”号,这艘军舰的排水量与当时的护航驱逐舰相当,但实际上是一艘内河炮舰,日本投降后,由当时的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亲自接收,将其命名为“长治”号,成为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的旗舰。1949年9月,“长治”号开到长江口,执行封锁上海的任务。19日凌晨2时,在长江口外大戟山海面,43名起义官兵敲响了起义的钟声,发动武装起义,击毙舰长胡敬瑞等十一名试图抵抗的官兵,拂晓5时驶抵上海外滩。起义成功后,华东军区海军立即将她开往上游并加以伪装掩蔽;但9月22日还是被国民党空军发现,派机轰炸,经华东军区海军党委研究决定,9月23日“长治”舰自沉南京燕子矶,在国民党空军的威胁减轻之后,于1950年2月被捞起送进江南造船厂整修,1950年4月命名为“南昌”号,7月修复完毕,正式编入第六舰队,担任华东军区海军旗舰。
舰型:护卫舰(内河炮舰)。
排水量:135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80.5米,舰宽9.7米。
航速:最高航速20节。
武备:主炮2门苏式30毫米火炮,副炮为8门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船厂:日本大阪铁工樱岛船厂。
建成时间:1941年4月30日。
(2)“瑞金”舰
“瑞金”舰为日本海军御臧型(甲型)海防舰“四阪”号,二战结束后,被中华民国海军接收改名为“惠安”舰,为中华民国海军海防第二舰队旗舰。1949年4月23日在舰长吴健安的带领下随林遵少将司令指挥的海防第二舰队起义,28日被国民党空军(中华民国空军)炸沉于燕子矶。1953年12月被捞起送往上海整修,1955年重新服役,更名为“瑞金”号,以纪念被敌机炸沉的原“瑞金”号炮舰。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海防舰是日本在二战后期的急造舰种,装备简陋、品质亦很差,战争结束后中国以抽签的方式获得34艘原日本海军驱逐舰以下的34艘各种舰艇,其中有17艘是海防舰,这些舰来华前已被拆除了武备。
排水量:102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78.7米,舰宽9.1米
航速:19.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4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日立樱岛造船厂。
建成时间:1944年12月15日。
(3)“武昌”舰:
“武昌”舰属为日本海军第二号型(丁型)海防舰“海防14”号,国民党海军(中华民国海军)接收后因舰况较差未能服役,国民党从上海败退的时候未能及时拖走,被人民海军接收,改名为“武昌”号。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90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9.5米,舰宽8.6米。
航速:17.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6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横须贺造船厂。
建成时间:1944年3月27日。
(4)“济南”舰:
“济南”舰为原日本海军第二号型(丁型)海防舰“海防194”号,国民党海军(中华民国海军)接收后命名为“威海”号(接6),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海军横渡长江之际停泊在江阴的“威海”舰试图逃往上海,但被解放军的炮火轰击搁浅,后来华东军区海军将其修复入役,改名“济南”舰。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90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9.5米,舰宽8.6米。
航速:17.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6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三菱长崎工厂。
建成时间:1945年3月15日。
(5)“长沙”舰:
“长沙”舰为原日本海军第二号型(丁型)海防舰“海防118”号,国民党海军(中华民国海军)接收,接收编号为“接12”后因舰况较差未服役,国民党从上海撤退时未能及时拖走,被人民海军接收改名为“长沙”号。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90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9.5米,舰宽8.6米。
航速:17.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6座37毫米火炮。
建造厂:川崎造船厂。
建成时间:1944年12月27日。
(6)“西安”舰:
“西安”舰为原日本海军第二号型(丁型)海防舰“海防198”号,该舰于1945年1月17日开工建造,2月26日下水,3月31日完工,是当时世界同类舰只建造的最快速度。战后被国民党海军接收,接收编号为“接14”。后因舰况差未能服役,国民党从上海撤退时未能及时拖走,被人民海军接收改名为“西安”号。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90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9.5米,舰宽8.6米。
航速:17.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6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三菱长崎工厂。
建成时间:1945年3月31日。
(7)“沈阳”舰:
“沈阳”舰为原日本海军第一号型(丙型)海防舰“海防81”号,国民党海军(中华民国海军)接收后命名为“黄安”(接22)舰,服役于驻青岛的海防第一舰队。1949年2月12日,舰上官兵王子良、鞠庆珍、刘增厚等发动起义,将“黄安”舰开往解放区连云港,这是第一艘起义的国民党海军舰艇。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81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7.5米,舰宽8.4米。
航速:16.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4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舞鹤造船厂。
建成时间:1944年12月15日。
(8)南海舰队旗舰“南宁”舰:
“南宁”舰为原日本海军第一号型(丙型)海防舰“海防7”号,该舰于1944年11月4日在南中国海被美国海军潜艇炸掉舰首,日军将之拖回后,仅用水泥简单的补漏了一下,便遗弃在广州黄埔,解放后,江南造船厂派出了技术人员到广州修复,成为南海舰队旗舰。在20世纪50、60年代“南宁”舰多次担负起西沙巡航、护航我运输船队的任务。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81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7.5米,舰宽8.4米。
航速:16.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4座37毫米火炮。
建造厂:日本钢管公司。
建成时间:1944年3月10日。
(9)“广州”舰:
“广州”号是二战中加拿大建造的英国“城堡”级护卫舰,1947年拆除了武装后售予招商局轮船公司,成为“元培”号快速客轮。招商局利用其高航速开辟天津与上海之间的客运,载客300多人,50多小时到达。“元培”号被人民海军修复成为“广州”号护卫舰。
舰型:护卫舰。
排水量:151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76.8 米, 舰宽11.2米。
航速:18节。
武备:3座苏式130火炮,8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加拿大皮克斯基尔船厂。
建成时间:1944年1月26日。
(10)“临沂”舰:
“临沂”舰为二战中英国海军著名的“花”级反潜护卫舰中的“苜蓿”号。二战结束后“苜蓿”号售往香港成为商船“和乐”号,后被人民海军购回迅速改装和抢修,
恢复了战斗力成为“临沂”号护卫舰。
舰型:护卫舰。
排水量:118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2.5米,舰宽10.1米。
航速:16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5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佛兰芒·佛古森船厂。
(11)“开封”舰:
“开封”舰为二战中英国海军“花”级反潜护卫舰“向日葵”号,二战结束后售往香港成为商船“翔德”号,后被人民海军购回,经改装和抢修,恢复了战斗力成为“开封”号护卫舰。
舰型:护卫舰。
排水量:118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2.5米,舰宽10.1米。
航速:16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5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克朗船厂。
(12)“洛阳”舰:
“洛阳”舰为二战中澳大利亚建造的英国“巴瑟斯特”级远洋扫雷舰。二战结束后被售往香港成为商船“祥兴”号,后被人民海军购回,经改装和抢修,恢复了战斗力成为护卫舰“洛阳”号。
舰型:护卫舰。
排水量:825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56.6米,舰宽9.4米。
航速:1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2座苏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厂:悉尼夸克突船厂。
建成时间:1941年5月10日。 </P>
[em17][em17][em17][em17][em17][em17]
<B>以下是引用<I>笑熬浆糊</I>在2004-7-30 1:23:00的发言:</B>

<P>
(8)南海舰队旗舰“南宁”舰:
“南宁”舰为原日本海军第一号型(丙型)海防舰“海防7”号,该舰于1944年11月4日在南中国海被美国海军潜艇炸掉舰首,日军将之拖回后,仅用水泥简单的补漏了一下,便遗弃在广州黄埔,解放后,江南造船厂派出了技术人员到广州修复,成为南海舰队旗舰。在20世纪50、60年代“南宁”舰多次担负起西沙巡航、护航我运输船队的任务。
舰型:护卫舰(海防舰)。
排水量:81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67.5米,舰宽8.4米。
航速:16.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4座37毫米火炮。
建造厂:日本钢管公司。
建成时间:1944年3月10日。
</P>
[em17][em17][em17][em17][em17][em17]

<P>原来我们的"南宁"号护卫舰早就有了!</P>[em11][em11]
<P></P><P>(1)华东军区海军旗舰:“南昌”号(舷号210)
原日本侵华长江舰队旗舰“宇治”号,这艘军舰的排水量与当时的护航驱逐舰相当,但实际上是一艘内河炮舰,日本投降后,由当时的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亲自接收,将其命名为“长治”号,成为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的旗舰。1949年9月,“长治”号开到长江口,执行封锁上海的任务。19日凌晨2时,在长江口外大戟山海面,43名起义官兵敲响了起义的钟声,发动武装起义,击毙舰长胡敬瑞等十一名试图抵抗的官兵,拂晓5时驶抵上海外滩。起义成功后,华东军区海军立即将她开往上游并加以伪装掩蔽;但9月22日还是被国民党空军发现,派机轰炸,经华东军区海军党委研究决定,9月23日“长治”舰自沉南京燕子矶,在国民党空军的威胁减轻之后,于1950年2月被捞起送进江南造船厂整修,1950年4月命名为“南昌”号,7月修复完毕,正式编入第六舰队,担任华东军区海军旗舰。
</P>
舰船上有过介绍。
<P>光有文字没有图片哦~~~呵呵</P>
是MM发的文吗?资料详实,俺佩服。
<B>以下是引用<I>zw201703</I>在2004-7-30 10:49:00的发言:</B>
是MM发的文吗?资料详实,俺佩服。

<P>我倒-------是MM发的,不过是偶的MM发的</P>[em05][em05]
有更详细的介绍吗?
还是看不到图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