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让航母胆寒的鹰击-6系列导弹[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43:17
深度解读:让航母胆寒的鹰击-6系列导弹[图]
2010年06月22日   来源:千龙网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至今,我国以引进前苏联544型反舰导弹(即“冥河”式反舰导弹)为基础,结合自主技术创新,共发展了“上游”,“海鹰”以及“鹰击”三个系列数十种各式反舰导弹,按照最初的编号规则,这三个名称分别用来称呼舰载反舰导弹,岸基反舰导弹和空射反舰导弹三个类别,但随着反舰导弹的一弹多型化,上述规则逐渐变得混乱,比如本来作为岸舰型发展的海鹰系列反舰导弹,最终取代上游系列而成为一个时期内我国反舰导弹的主力型号,而出现更晚的鹰击系列,则因为其采用技术更新,通用化更强,最终取代了上游和海鹰两个系列的反舰导弹,使得后期我国反舰导弹序列中“鹰击“系列一枝独秀,最终几乎成为中国反舰导弹的“名片”。      


    而在鹰击系列这个大家庭里,又以鹰击-6系列服役最早,个头最大,射程也相对同时期其它型号更远,从而作为中国空军主力远程反舰武器,一直服役至今,鹰击-6系列作为我国最早一个空射反舰导弹系列,对我国空射巡航导弹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技术实践与储备作用,其研制、装备的历史,恰似一部中国空射巡航导弹发展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绵绵延续至今。     故事的开端-鹰击-6型大型空射反舰导弹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苏联全面中断了对中国的军事技术援助,并撤走了所有的专家,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中国军队一系列重大军工项目或下马,或者处于停滞状态,其中,受到波及最大的,则是技术含量较为密集的空军。而很不巧的是,这个时期恰恰是军事航空平台与武器技术大发展的时期,许多崭新的武器装备概念,诸如雷达制导中距拦射空空导弹,空对地/对海巡航导弹等新式武器装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苏联技术援助的终止,则如同从天而降的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中国空军阻拦在了这些装备与技术的大门之外。     此时中国空军的对面打击手段,还停留二次大战时期的技战术水平上,受限于基础工业水平的薄弱和相关技术的缺乏,中国的军工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为空军提供一款能够满足要求的空对面战术导弹,大量装备部队的轰-5,轰-6型轰炸机只能依靠自由落体炸弹和火箭助推鱼雷执行对面打击,在当时的防空系统面前,这种落后的攻击方式无论是突防能力还是毁伤效能上,都已经无法适应日益严峻的战场现状,如若开战,这些近乎“老掉牙”的打击手段所能为中国空军带来的,除了不断上涨的损失数字以外,就只有几乎可以忽略的战果了,严酷的现实呼唤着一款属于中国的空对面导弹的到来。     1965年,中国空军向中央军委提交报告,称现行装备部队的轰-6中程轰炸机只能遂行高空轰炸,已无法安全的在地空导弹的威胁下遂行对地打击任务,因此请求安排研制空地/空舰导弹,空军在上交的文件中还说明了技术指标要求,即射程不应小于150公里,而重量不应大于三吨,空军提交的报告引起了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随即安排各个单位进行相关预研讨论工作。     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以当时还在试飞的“海鹰”2号导弹作为母型研制新型空地/空舰导弹,1966年,飞航导弹研究院的总体设计部组建了空舰导弹研究室,并向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办呈报了《改装海鹰二号导弹为空舰型号的总体方案》,全武器系统代号为371工程,意为三机部和七机部协同研制的第一项工程,导弹型号为风雷一号。     在此之前,我国还从未系统的研制过空地/空舰导弹,仅仿制并改进过455型“冥河”导弹,加之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资料匮乏,风雷一号初期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困难重重,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国恰逢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狂热的政治运动使得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几乎限于停顿,风雷一号的研制自然也难以幸免,1969年,随着轰-6导弹载机项目申请停止研制,风雷一号的研制工作也随后停止了研制。     1973年,我国南海地区局势骤然紧张,而此时的空军却发现手中的现有装备根本无法满足遂行空中反舰以及对地攻击的需求,战争中的实际需要呼唤着国产空射反舰导弹的到来,但是,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文革后期,动乱的余波使得各个部门的运转速度异常缓慢,直到1975年的9月,中央军委才批准同意恢复轰-6丁飞机挂载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同年11月国防工办提出应以6年前停工的风雷一号导弹原设计方案为基础,尽量选用现成的成品设备,以最快速度提供部队装备。一个泱泱大国有近30年没有空对地和空对舰导弹,需要迅速填补这个空白。至此,空舰导弹的研制工作又重新启动,已经散到各处的原风雷一号的科研人员开始集中。1976年又是一个动荡的年头,接二连三的重要领导人逝世和政治斗争,研制工作几乎名存实亡。

    1977年4月,三、四、五机部、八机部总局和海军所属近60个单位遵照中央军委的批示,在青岛联合召开系统方案审定会及配套定点协调会。这次会议意义重大,明确了研制程序和研制配套生产分工,使结束共和国没有空舰导弹的工作真正进入实施阶段。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将导弹正式命名为鹰击6号舰空导弹,同时在轰-6甲型基础上改装轰-6丁载机,方案是在轰-6机翼下挂载两枚鹰击-6导弹,中国空舰导弹的研制工作,终于走上了平坦通顺的康庄大道。

 

    1982年6月19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参与鹰击-6号打靶测试的一架轰-6丁飞机在渤海锦西附近上空截获了模拟目标,并且立即自动形成了导弹射击诸元,飞机在2000米高度发射了第一发空舰导弹。导弹射出后,向下滑翔到800米左右高度自动点火,天际间划过一道闪光。导弹按照装定诸元自动转向射击航向和将高度降低到100米改为平飞,呼啸的超低空飞行,将平静的海面激出一片细碎的波纹。在到达预定航程后,弹上末导雷达开机自动搜索,不到2秒即捕捉到了海上的标靶,监测末导雷达的仪器听到了嘟嘟的搜索雷达信号变成了急促上升的呼哨声,弹上自动驾驶仪随即控制导弹加速俯冲,直接命中了这个靶标。在导弹炸起180多米高的水柱的同时,本来聚集在海岸上鸦雀无声紧张地注视着试验海区的试验人员也全部如同爆炸一样猛然跳起欢呼,狂喜的人们将帽子、毛巾、衣服、本子等手头上的东西抛向空中。渤海湾中的一声巨响,宣告了共和国33年没有空舰导弹历史的终结。试射成功之后,鹰击-6号随即宣告正式服役,并迅速批量装备部队。     由于中间经历了风雷1号的下马和10多年的研制历程,最终定型的鹰击6号弹已经与最初确定的空舰导弹母型海鹰-2号有了几乎本质的不同,全新设计的鹰击6外型依旧保持着与海鹰系列类似的常规气动布局,该弹弹体长7.36米,直径0.76米,梯形的主弹翼翼展2.4米,其面积较大,使得该弹升阻比较大,滑空性能相当不错,尾部为二次曲线旋转体。在弹体腹下有一腹鳍,内装电缆和导管等,三个尾翼安装在弹体尾部,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每一尾翼后缘都有一个操纵舵。     鹰击6号空舰导弹秉承我国反舰导弹重视威力的一贯作风,安装了适合攻击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大中型舰艇的500千克聚能爆破型战斗部(不同于反坦克导弹的聚能装药,聚能爆破型战斗部前部有一半球形金属聚能罩,炸药起爆后因受到聚能罩限制,爆炸威力被束缚向目标方向,从而达到增强威力的作用),其引信系统包括两套电引信和一套机械引信,三套引信均为触发式引信,且都有三级安全保险装置,从而保证了导弹的安全性和作战效能。据测算,只需要一到二枚鹰击6号导弹,就能将一艘6000吨级的大型水面舰艇送入海底。     鹰击6号上技术进步最大的当属其导航/末制导系统,其末制导雷达采用了新型的单脉冲体制末制导雷达,而不是上游1号和海鹰导弹初期的圆锥扫描雷达(圆锥扫描体制大致可以描述为以一束与天线中轴线成很小角度、宽度只有1~2度的笔形波束围绕天线中轴旋转来确定目标空间位置,扫描范围类似一个圆锥的目标扫描方式。这种扫描方式最早是纳粹德国应用于"维茨堡"高射炮火控雷达跟踪,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缺点是无法对抗角度欺骗干扰,因此,逐渐被单脉冲体制制导系统所代替)事实上,我国在70年代初,就成功地研制出了弹用单脉冲末导雷达,并开始改装在海鹰导弹进行试验。但是在研制鹰击6导弹时,这些单脉冲雷达并都还没有完全成熟,不过由于这些雷达的研制进展相当顺利,因此还是作为现成产品入选。但由于文革多年荒废基础研究,缺乏预研储备,很多哪怕是细小的问题都得从头试验,研制进展很慢。从1977年到1979年才研制了9套DM1A单脉冲末导雷达进行试验,1981年改进了抗干扰电路后命名为DM1C,经过1982年的几次试验后,整机终于定型。并最终成为鹰击-6号导弹的末制导雷达系统,这也是我国第一种实用化的单脉冲体制末制导雷达。
    鹰击6导弹上采用了小型逻辑部件构成的数字化指令机构,这种机构比之我国早期反舰导弹使用的电子管模拟机构,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机构体积也减小很多。这也是大陆最早的具有程序指令和逻辑判断式的射程控制指令功能的弹上机构设备。
深度解读:让航母胆寒的鹰击-6系列导弹[图]
2010年06月22日   来源:千龙网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至今,我国以引进前苏联544型反舰导弹(即“冥河”式反舰导弹)为基础,结合自主技术创新,共发展了“上游”,“海鹰”以及“鹰击”三个系列数十种各式反舰导弹,按照最初的编号规则,这三个名称分别用来称呼舰载反舰导弹,岸基反舰导弹和空射反舰导弹三个类别,但随着反舰导弹的一弹多型化,上述规则逐渐变得混乱,比如本来作为岸舰型发展的海鹰系列反舰导弹,最终取代上游系列而成为一个时期内我国反舰导弹的主力型号,而出现更晚的鹰击系列,则因为其采用技术更新,通用化更强,最终取代了上游和海鹰两个系列的反舰导弹,使得后期我国反舰导弹序列中“鹰击“系列一枝独秀,最终几乎成为中国反舰导弹的“名片”。      


    而在鹰击系列这个大家庭里,又以鹰击-6系列服役最早,个头最大,射程也相对同时期其它型号更远,从而作为中国空军主力远程反舰武器,一直服役至今,鹰击-6系列作为我国最早一个空射反舰导弹系列,对我国空射巡航导弹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技术实践与储备作用,其研制、装备的历史,恰似一部中国空射巡航导弹发展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绵绵延续至今。     故事的开端-鹰击-6型大型空射反舰导弹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苏联全面中断了对中国的军事技术援助,并撤走了所有的专家,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中国军队一系列重大军工项目或下马,或者处于停滞状态,其中,受到波及最大的,则是技术含量较为密集的空军。而很不巧的是,这个时期恰恰是军事航空平台与武器技术大发展的时期,许多崭新的武器装备概念,诸如雷达制导中距拦射空空导弹,空对地/对海巡航导弹等新式武器装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苏联技术援助的终止,则如同从天而降的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中国空军阻拦在了这些装备与技术的大门之外。     此时中国空军的对面打击手段,还停留二次大战时期的技战术水平上,受限于基础工业水平的薄弱和相关技术的缺乏,中国的军工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为空军提供一款能够满足要求的空对面战术导弹,大量装备部队的轰-5,轰-6型轰炸机只能依靠自由落体炸弹和火箭助推鱼雷执行对面打击,在当时的防空系统面前,这种落后的攻击方式无论是突防能力还是毁伤效能上,都已经无法适应日益严峻的战场现状,如若开战,这些近乎“老掉牙”的打击手段所能为中国空军带来的,除了不断上涨的损失数字以外,就只有几乎可以忽略的战果了,严酷的现实呼唤着一款属于中国的空对面导弹的到来。     1965年,中国空军向中央军委提交报告,称现行装备部队的轰-6中程轰炸机只能遂行高空轰炸,已无法安全的在地空导弹的威胁下遂行对地打击任务,因此请求安排研制空地/空舰导弹,空军在上交的文件中还说明了技术指标要求,即射程不应小于150公里,而重量不应大于三吨,空军提交的报告引起了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随即安排各个单位进行相关预研讨论工作。     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以当时还在试飞的“海鹰”2号导弹作为母型研制新型空地/空舰导弹,1966年,飞航导弹研究院的总体设计部组建了空舰导弹研究室,并向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办呈报了《改装海鹰二号导弹为空舰型号的总体方案》,全武器系统代号为371工程,意为三机部和七机部协同研制的第一项工程,导弹型号为风雷一号。     在此之前,我国还从未系统的研制过空地/空舰导弹,仅仿制并改进过455型“冥河”导弹,加之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资料匮乏,风雷一号初期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困难重重,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国恰逢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狂热的政治运动使得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几乎限于停顿,风雷一号的研制自然也难以幸免,1969年,随着轰-6导弹载机项目申请停止研制,风雷一号的研制工作也随后停止了研制。     1973年,我国南海地区局势骤然紧张,而此时的空军却发现手中的现有装备根本无法满足遂行空中反舰以及对地攻击的需求,战争中的实际需要呼唤着国产空射反舰导弹的到来,但是,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文革后期,动乱的余波使得各个部门的运转速度异常缓慢,直到1975年的9月,中央军委才批准同意恢复轰-6丁飞机挂载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同年11月国防工办提出应以6年前停工的风雷一号导弹原设计方案为基础,尽量选用现成的成品设备,以最快速度提供部队装备。一个泱泱大国有近30年没有空对地和空对舰导弹,需要迅速填补这个空白。至此,空舰导弹的研制工作又重新启动,已经散到各处的原风雷一号的科研人员开始集中。1976年又是一个动荡的年头,接二连三的重要领导人逝世和政治斗争,研制工作几乎名存实亡。

    1977年4月,三、四、五机部、八机部总局和海军所属近60个单位遵照中央军委的批示,在青岛联合召开系统方案审定会及配套定点协调会。这次会议意义重大,明确了研制程序和研制配套生产分工,使结束共和国没有空舰导弹的工作真正进入实施阶段。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将导弹正式命名为鹰击6号舰空导弹,同时在轰-6甲型基础上改装轰-6丁载机,方案是在轰-6机翼下挂载两枚鹰击-6导弹,中国空舰导弹的研制工作,终于走上了平坦通顺的康庄大道。

 

    1982年6月19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参与鹰击-6号打靶测试的一架轰-6丁飞机在渤海锦西附近上空截获了模拟目标,并且立即自动形成了导弹射击诸元,飞机在2000米高度发射了第一发空舰导弹。导弹射出后,向下滑翔到800米左右高度自动点火,天际间划过一道闪光。导弹按照装定诸元自动转向射击航向和将高度降低到100米改为平飞,呼啸的超低空飞行,将平静的海面激出一片细碎的波纹。在到达预定航程后,弹上末导雷达开机自动搜索,不到2秒即捕捉到了海上的标靶,监测末导雷达的仪器听到了嘟嘟的搜索雷达信号变成了急促上升的呼哨声,弹上自动驾驶仪随即控制导弹加速俯冲,直接命中了这个靶标。在导弹炸起180多米高的水柱的同时,本来聚集在海岸上鸦雀无声紧张地注视着试验海区的试验人员也全部如同爆炸一样猛然跳起欢呼,狂喜的人们将帽子、毛巾、衣服、本子等手头上的东西抛向空中。渤海湾中的一声巨响,宣告了共和国33年没有空舰导弹历史的终结。试射成功之后,鹰击-6号随即宣告正式服役,并迅速批量装备部队。     由于中间经历了风雷1号的下马和10多年的研制历程,最终定型的鹰击6号弹已经与最初确定的空舰导弹母型海鹰-2号有了几乎本质的不同,全新设计的鹰击6外型依旧保持着与海鹰系列类似的常规气动布局,该弹弹体长7.36米,直径0.76米,梯形的主弹翼翼展2.4米,其面积较大,使得该弹升阻比较大,滑空性能相当不错,尾部为二次曲线旋转体。在弹体腹下有一腹鳍,内装电缆和导管等,三个尾翼安装在弹体尾部,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每一尾翼后缘都有一个操纵舵。     鹰击6号空舰导弹秉承我国反舰导弹重视威力的一贯作风,安装了适合攻击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大中型舰艇的500千克聚能爆破型战斗部(不同于反坦克导弹的聚能装药,聚能爆破型战斗部前部有一半球形金属聚能罩,炸药起爆后因受到聚能罩限制,爆炸威力被束缚向目标方向,从而达到增强威力的作用),其引信系统包括两套电引信和一套机械引信,三套引信均为触发式引信,且都有三级安全保险装置,从而保证了导弹的安全性和作战效能。据测算,只需要一到二枚鹰击6号导弹,就能将一艘6000吨级的大型水面舰艇送入海底。     鹰击6号上技术进步最大的当属其导航/末制导系统,其末制导雷达采用了新型的单脉冲体制末制导雷达,而不是上游1号和海鹰导弹初期的圆锥扫描雷达(圆锥扫描体制大致可以描述为以一束与天线中轴线成很小角度、宽度只有1~2度的笔形波束围绕天线中轴旋转来确定目标空间位置,扫描范围类似一个圆锥的目标扫描方式。这种扫描方式最早是纳粹德国应用于"维茨堡"高射炮火控雷达跟踪,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缺点是无法对抗角度欺骗干扰,因此,逐渐被单脉冲体制制导系统所代替)事实上,我国在70年代初,就成功地研制出了弹用单脉冲末导雷达,并开始改装在海鹰导弹进行试验。但是在研制鹰击6导弹时,这些单脉冲雷达并都还没有完全成熟,不过由于这些雷达的研制进展相当顺利,因此还是作为现成产品入选。但由于文革多年荒废基础研究,缺乏预研储备,很多哪怕是细小的问题都得从头试验,研制进展很慢。从1977年到1979年才研制了9套DM1A单脉冲末导雷达进行试验,1981年改进了抗干扰电路后命名为DM1C,经过1982年的几次试验后,整机终于定型。并最终成为鹰击-6号导弹的末制导雷达系统,这也是我国第一种实用化的单脉冲体制末制导雷达。
    鹰击6导弹上采用了小型逻辑部件构成的数字化指令机构,这种机构比之我国早期反舰导弹使用的电子管模拟机构,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机构体积也减小很多。这也是大陆最早的具有程序指令和逻辑判断式的射程控制指令功能的弹上机构设备。
题目HKC!!
还有没有下文啦?
可怜的CV,人见人扁{:lei:}
胆寒人家还开到门口来了。。。
cirio991 发表于 2010-6-22 16:14


    雀湿胆寒了,又回去了。。。
天哪,就那个东西,MD也会怕?
航母还是去自杀吧
哈哈! 多开发大威力对舰导弹!让它GRD胆寒
这个版主发的帖不是很有营养。
航母是不是啥都怕啊?
大红裤衩啊
还胆寒,典型的八股
说不定自己更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