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一下未来的“液态坐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10:11


液态坐舱
鉴于人类对机器AI的极端不信任感。
人类还得在飞行器里呆着。
但人类脆弱的肌体对提高有人飞行器的机动性十分不利。
但自从人类创造了“液态坐舱”这个神器。有人飞行器也许飞个20G-50G都没有问题。
现在我们就说一下“液态坐舱”。
原理总是这样简单。
pgv = mg.
p :液体密度
g:加速度。可以是作机动时的向心加速度
v:人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m:人体的质量。
从这个计算式可以简单得出
当特制的液体同人体的密度一至时,液体的浮力就会把作用在人体上的所有加速度都统统抵消。
于是人体全没在“液态坐舱”时,不管飞行器作任何加速运动,20G或30G。人体只有一个失重的感觉。
人体全没在液体里会不会溺死?戴上呼吸器,这不用多说了吧。
为什么液体里的人体能对对付高负荷?其实看物理式子太抽像了。如果想象一下液体把人体内外全面托着没有空隙。没空隙扯飞行员的肠子,就基本能理解这个液态坐舱的原理了。
当然由于肺里面的空隙一定会阻碍进一步人体对加速度的耐受力。
还能更高吗?当然。未来的科技可以充分想像。
如果人体的肺里也像鱼一样充满了液体就一定能进一步提高人体对加速度的耐受力。但肺里有水了人不就淹死了?
别急。为啥人体的肺不能有水?只不过是因为水里溶解的氧气太少了。如果有一种特别的液体能溶解大量的氧。而且可以与肺泡作良好的氧交换, 那么人把这种液体吸进肺里,也没什么不可以。
这样人体就基本没有大的空隙了,说不定这种液态坐舱可以让人飞个50G--80G,就不知道了。
到时候,说不定有人机拥有与导弹一样的机动性。

液态坐舱
鉴于人类对机器AI的极端不信任感。
人类还得在飞行器里呆着。
但人类脆弱的肌体对提高有人飞行器的机动性十分不利。
但自从人类创造了“液态坐舱”这个神器。有人飞行器也许飞个20G-50G都没有问题。
现在我们就说一下“液态坐舱”。
原理总是这样简单。
pgv = mg.
p :液体密度
g:加速度。可以是作机动时的向心加速度
v:人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m:人体的质量。
从这个计算式可以简单得出
当特制的液体同人体的密度一至时,液体的浮力就会把作用在人体上的所有加速度都统统抵消。
于是人体全没在“液态坐舱”时,不管飞行器作任何加速运动,20G或30G。人体只有一个失重的感觉。
人体全没在液体里会不会溺死?戴上呼吸器,这不用多说了吧。
为什么液体里的人体能对对付高负荷?其实看物理式子太抽像了。如果想象一下液体把人体内外全面托着没有空隙。没空隙扯飞行员的肠子,就基本能理解这个液态坐舱的原理了。
当然由于肺里面的空隙一定会阻碍进一步人体对加速度的耐受力。
还能更高吗?当然。未来的科技可以充分想像。
如果人体的肺里也像鱼一样充满了液体就一定能进一步提高人体对加速度的耐受力。但肺里有水了人不就淹死了?
别急。为啥人体的肺不能有水?只不过是因为水里溶解的氧气太少了。如果有一种特别的液体能溶解大量的氧。而且可以与肺泡作良好的氧交换, 那么人把这种液体吸进肺里,也没什么不可以。
这样人体就基本没有大的空隙了,说不定这种液态坐舱可以让人飞个50G--80G,就不知道了。
到时候,说不定有人机拥有与导弹一样的机动性。
这个设想貌似在大刘的黑暗森林里有所描写……
当特制的液体同人体的密度一至时,液体的浮力就会把作用在人体上的所有加速度都统统抵消。

这句话貌似很有当年失重神教的风采
第一反应是EVA的驾舱哎。
刚看完破的想法吧
和失重力神教一个性质……:L
就是死重太高  等技术成熟了 无人机都普及了
呵呵,第一反应EVA的LCL海

这个技术上难度太大了吧,别的不说,驾驶舱装那么多液体,还有相应的生命保障系统,为了配平这飞机得多重啊

再就是在狗斗中泡在液体里能看清外面的东西么?在水里睁过眼的都知道会产生近视的效果吧
好像和凡.儒勒的《从地球到月球》中的炮弹登月成员的减过载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处!
你说的是EVA吗?最好人体神经与飞机电脑相连,连操纵杆都不用动,真正做到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姑且不问效果如何,但不知道该“液体座舱”的收益能否抵去太重带来的负面影响?


刚看完破的飘过~被眼睛能放光线的初号机震精了,这个。。。不是使徒么。。。{:3_78:}

LCL可是有神经连接功能,驾驶员同步率太高会被吃掉的

这个座舱能接受脑电波么?[:a11:]

刚看完破的飘过~被眼睛能放光线的初号机震精了,这个。。。不是使徒么。。。{:3_78:}

LCL可是有神经连接功能,驾驶员同步率太高会被吃掉的

这个座舱能接受脑电波么?[:a11:]
偶对于基本的物理原理只有基本的理解,但若考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只要单位时间内该物体的运动矢量/能量发生一定的改变,结果都是一样,什么过程都不重要。
到了“破”里面还多了一个“插入深度”和“精神污染区域”的概念,前者有点邪恶哦。
鬼子的EVA其实脉络早就理清了,然后人家就用一个又一个剧场版来混淆视听,搅乱你的线索......是不是都师从国安的?哈哈!
对了,初号机就是2000年第二次碰撞时候出现的“光之巨人”=2号Angel吧?
希望能严谨论证“抵消加速度”这一观点。
尤瑞纳斯 发表于 2010-5-30 20:47
偶的表达能力非常欠佳,欧的意思是:你想在10秒钟内将速度从0变成1000,无论采取何种方法,你的加速度都是一样的。
不管是液态座舱还是“气态座舱”,人承受的重力加速度一点都不会少!

LZ你的“想法”实在是雷人{:se:}
详细介绍一下LCL

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个事实,LCL不是一种溶解氧的供氧液。(人没有腮!)
LCL的原理有以下2中可能:

1.光合作用:原始地球的氧气几乎都是由藻类提供(陆地上的绿色植被开始几乎没有任何贡献,直到寒武纪后1亿年才出现[数据记不准了~~])。可是,他们几乎用了几十亿年的时间才是氧气充满海洋,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不只是动物在吸氧气,其实整个地球都在吸氧气。尤其是许多金属类的无机物,他们更是吸氧大户。早期的氧气基本上轮不到动物享用,几乎都被无机物吸收了。实际上,在地球的原始时期,海洋一定是红色的,因为海洋中有大量的铁的氧化物,溶进海里,便使整个海洋成了一片红色(现在的火星大概就是干涸地球的形态)。至于藻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呼吸。可值得疑惑的是,LCL可以进入人体内,而藻类可能因此死亡(酶的作用),这兴许是LCL有使用寿命的原因。不过又怎样使人不产生排斥反应呢,希望有学过医学的同僚予以解释。另外,光合作用不一定只靠植物实现,光子也可以。
所以说,在能量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可行性是很大的。

2.聚变:如果说有限的LCL确实能放出大量的氧气,并且是原始海洋的成分,那么人类已知的化学变化对此都无能为力,只有靠聚变产生O元素,但是实际上,在太阳系范围内,元素只能自然合成到C为止(我们那100多种元素是由超新星爆炸反复坍缩、崩溃“合成”),这里就要涉及到一个逻辑问题,原始地球有没有能力达到足够条件发生有控制的聚变,即使发生,根据E=MC2,所产生的能量足以毁灭一切。可是是否有一种“静聚变”,在取消电磁力情况下,使强力不再作用,只原子核聚拢,实现静聚变。这就涉及到了笔者的一种看法。AT立场的本质一条,能取消在其中的物理力的作用,任何物理物质达到,或迫近AT时,失去力,失去质量,惯性不复存在,成为“引力真空”。如果在AT中聚变,倒也能达到同样效果

[编辑本段]EVA-LCL
  出自<EVA>的解释.插入拴中LCL注入lcl,是link connected liquid的缩写。   
  注入插入栓EVA驾驶舱)的淡黄色粘稠液体,带有血腥味。从剧场版中人类分解后化为LCL来看,其物质构成可能与生命形成的基础--原始汤类似。   驾驶员搭乘后,由电核重组分子组成,将驾驶员的神经与EVA连接,向驶驾员肺部直接提供氧气,同时还以在战斗减缓物理性冲击、隔绝精神性攻击,担负生命维持的任务。LCL可与母亲子宫中的羊水相类比(虽然羊水不可以提供氧气呼吸),当该液体通入电力时,其分子组成将会改变,可以进行EVA与驾驶员间的神经连结,并且供给氧气(这代表LCL中氧气含量超过21%),同时LCL也提供驾驶精神攻击与身体冲击上的保护,附带一提,LCL也是莉莉斯(绫波)的血。[1]   LCL在《EVA》中的另一种解释是,动物体基础形态---生命之水   LCL 在EVA中还有着另一个意义,即在爱的面前, AT力场会消失。   对EVA了解的人都知道 AT的含义就是人与人心即灵魂之间的隔阂 扩展在现实中的话 就是人在爱的面前会不由自主的把内心的防御(隔阂)降到最低, 乃至于零 。 所以在剧场版的真心为你中出现了一系列人在爱的面前化成LCL的场面 ,虽然死亡, 却是甜蜜的 。不过 ,人类灭亡则是由于自己不能自由控制自己的爱 , 而在eva结局中真和香做到了这一点, 因此存活 。
哎呀呀,最近 破 的清晰版终于出来啦,楼主是不是又重温了一下了,呵呵。

不过那个是要把LCL都吞下去,以便直接给肺部供氧,还是感觉有点受不了
靠,有技术搞一群钢铁侠里的战争机器不就行了...
说不定也学来个超级士兵计划,弄出个中国队长来...{:yan:}
带两吨水上天做死重。。。
超时空要塞 发表于 2010-5-30 20:16
+1


。。。
根本问题是身体各个点加速不均匀。所谓的压背感,就是在座椅上前胸的加速度是靠后背给的,后背在推着前胸加速,直到两者速度相当。

抵消这种差异的一个方法是靠场力,就像我们现在身处的重力场,身体的各个点所受的力基本一致,所以感觉不到谁在推着(拉着)谁。放在前面的例子里面就是前胸后背都靠同样的场力加速,基本没有相对速度,也就不会有任何压迫感

这个所谓的液体座舱,根本起不到给各个点同样加速度的作用,还是靠外壁“传递”给液体,“传递 ”给后背,“传递”给肺,“传递”给前胸:过载一高,照样压得死死的

。。。
根本问题是身体各个点加速不均匀。所谓的压背感,就是在座椅上前胸的加速度是靠后背给的,后背在推着前胸加速,直到两者速度相当。

抵消这种差异的一个方法是靠场力,就像我们现在身处的重力场,身体的各个点所受的力基本一致,所以感觉不到谁在推着(拉着)谁。放在前面的例子里面就是前胸后背都靠同样的场力加速,基本没有相对速度,也就不会有任何压迫感

这个所谓的液体座舱,根本起不到给各个点同样加速度的作用,还是靠外壁“传递”给液体,“传递 ”给后背,“传递”给肺,“传递”给前胸:过载一高,照样压得死死的
对了,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试一下

搞个圆柱透明容器,在内部的一端固定一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可以再固定个标志物什么的),弹簧的方向当然是圆柱的轴向;给容器装满水,密封;然后在容器的另一端拴根绳子(或者搞个吊臂什么的),把这个容器甩起来(就像航天员做加速实验的道具那样)。

如果弹簧压缩了,那就说明这样的液体座舱根本没用

(肯定会压缩的)
LZ刚看完破是不是
恩,差不多了,时间到了。。。。2015嘛

“这一次。。我要给你一个人幸福!”
金神大赌场 发表于 2010-5-30 20:44


    一号机本来就是使徒
不是大是寂寞 发表于 2010-5-30 20:50
我看到楼主的题目,第一反应也是EVA的驾驶舱。。。。。
受EVA座舱影响的人不少,包括大刘《黑暗森林》里前进四的状态~~
dxl1989 发表于 2010-5-30 21:25


    大家都是使徒。。。18号
回复 24# aijam

这个是由于弹簧密度比水大吧,如过比水小就会往重力相反方向运动了,如果和水一样就不动。
虽然我也不能确定,但我觉得楼主的理论是有一定作用的。

另外记得很多年前就在电视上看到能在一种液体里呼吸的小白鼠,也不知道现在怎样了。

对了,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试一下

搞个圆柱透明容器,在内部的一端固定一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可以再固定 ...
aijam 发表于 2010-5-30 21:18

你没理解浮力抵消加速度的原理。
可以这样理解一下,一个塑料球密度刚好与水相同。
那么在任意加速度下塑料球都会处于自由浮动状态。
换一种实验。一个塑料球飘浮在水中。那么他的吃水线不会随加速度变化而变化。
p2*g*v1 = p1*v2*g
p2*v1 = p1*v2
v1 = p1*v2/p2 (与加速度g不相关)
p2:液体密度,
p1:塑料球密度,
g:加速度
v1:排开水体积,(与吃水线相关的函数)
v2:球体体积
---------------------------------------
你的弹簧试验问题在于浮力没有完全抵消加速重力。
就会有残重。因为p1>p2
这个残重等于
p1*v2*g - p2*v2*g=(p1-p2)*g*v2
看见没有这个残重与加速度g相关的,不过他也减少了加速度的负荷
对了,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试一下

搞个圆柱透明容器,在内部的一端固定一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可以再固定 ...
aijam 发表于 2010-5-30 21:18

你没理解浮力抵消加速度的原理。
可以这样理解一下,一个塑料球密度刚好与水相同。
那么在任意加速度下塑料球都会处于自由浮动状态。
换一种实验。一个塑料球飘浮在水中。那么他的吃水线不会随加速度变化而变化。
p2*g*v1 = p1*v2*g
p2*v1 = p1*v2
v1 = p1*v2/p2 (与加速度g不相关)
p2:液体密度,
p1:塑料球密度,
g:加速度
v1:排开水体积,(与吃水线相关的函数)
v2:球体体积
---------------------------------------
你的弹簧试验问题在于浮力没有完全抵消加速重力。
就会有残重。因为p1>p2
这个残重等于
p1*v2*g - p2*v2*g=(p1-p2)*g*v2
看见没有这个残重与加速度g相关的,不过他也减少了加速度的负荷
楼主你EVA看多了……
回复 21# 霏菲飞


    {:yi:}你带那么多水上去干什么?2吨重的水你知道有多少面积吗~


看了一下维基百科:肺部不充液体可以承受15-20G,肺部充液体可以承受相当大的G力,前提是液体密度要跟人体一样,也许永远也实现不了。

Liquid immersion provides a way to reduce the physical stress of G forces. Forces applied to fluids are distributed as omnidirectional pressures. Because liquids cannot be practically compressed, they do not change density under high acceleration such as performed in aerial maneuvers or space travel. A person immersed in liquid of the same density as tissue has acceleration forces distributed around the body, rather than applied at a single point such as a seat or harness straps. This principle is used in a new type of G-suit called the Libelle G-suit, which allows aircraft pilots to remain conscious and functioning at more than 10 G acceleration by surrounding them with water in a rigid suit.

Acceleration protection by liquid immersion is limited by the differential density of body tissues and immersion fluid, limiting the utility of this method to about 15 to 20 G.[37] Extending acceleration protection beyond 20 G requires filling the lungs with fluid of density similar to water. An astronaut totally immersed in liquid, with liquid inside all body cavities, will feel little effect from extreme G forces because the forces on a liquid are distributed equally, and in all directions simultaneously. However effects will be felt because of density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body tissues, so an upper acceleration limit still exists.

Liquid breathing for acceleration protection may never be practical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finding a suitable breathing medium of similar density to water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lung tissue. Perfluorocarbon fluids are twice as dense as water, hence unsuitable for this application[38].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perfluorochemicals are denser than water, lung tissue floats within the PFC filled lungs, and if the lungs are not over-filled, there is no compromise in pulmonary or systemic blood flow[39]. Therefore, if the astronaut is immersed in liquid and their lungs are filled with liquid PFC, they should not experience adverse effects, in spite of the almost twofold density difference.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adult patients that experienced 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 when they became conscious they were unaware that 20-30 ml/kg of PFC was in their lungs during recovery.
来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quid_breathing

看了一下维基百科:肺部不充液体可以承受15-20G,肺部充液体可以承受相当大的G力,前提是液体密度要跟人体一样,也许永远也实现不了。

Liquid immersion provides a way to reduce the physical stress of G forces. Forces applied to fluids are distributed as omnidirectional pressures. Because liquids cannot be practically compressed, they do not change density under high acceleration such as performed in aerial maneuvers or space travel. A person immersed in liquid of the same density as tissue has acceleration forces distributed around the body, rather than applied at a single point such as a seat or harness straps. This principle is used in a new type of G-suit called the Libelle G-suit, which allows aircraft pilots to remain conscious and functioning at more than 10 G acceleration by surrounding them with water in a rigid suit.

Acceleration protection by liquid immersion is limited by the differential density of body tissues and immersion fluid, limiting the utility of this method to about 15 to 20 G.[37] Extending acceleration protection beyond 20 G requires filling the lungs with fluid of density similar to water. An astronaut totally immersed in liquid, with liquid inside all body cavities, will feel little effect from extreme G forces because the forces on a liquid are distributed equally, and in all directions simultaneously. However effects will be felt because of density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body tissues, so an upper acceleration limit still exists.

Liquid breathing for acceleration protection may never be practical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finding a suitable breathing medium of similar density to water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lung tissue. Perfluorocarbon fluids are twice as dense as water, hence unsuitable for this application[38].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perfluorochemicals are denser than water, lung tissue floats within the PFC filled lungs, and if the lungs are not over-filled, there is no compromise in pulmonary or systemic blood flow[39]. Therefore, if the astronaut is immersed in liquid and their lungs are filled with liquid PFC, they should not experience adverse effects, in spite of the almost twofold density difference.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adult patients that experienced 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 when they became conscious they were unaware that 20-30 ml/kg of PFC was in their lungs during recovery.
来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quid_breathing
“当特制的液体同人体的密度一至时,液体的浮力就会把作用在人体上的所有加速度都统统抵消。”
关于这句话,不想多说什么了...


呵呵,abyss,深海抗压

呵呵,abyss,深海抗压
eaglemu 发表于 2010-5-30 20:14


    大刘是个大坏蛋,看他的黑暗森林要做好发疯的准备。{:3_90:}
好像G太大时引出的问题在于人类的供氧供不上吧。
LCL首先是使肺部浸泡在高溶氧液体中,使肺泡与氧的接触面加大。再者,由于是液体,在高G时不会像空气一样被压缩,从而减免肺内气体被压出而导致的无法呼吸。

后面还有很多,但记不起了。好早的书,当年觉得好天顶星(只怕现在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