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先进的"反舰弹"却是MD的靶弹:GQM-173...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4:52:23


现代舰船的消息,美国海军司令部授予ATK公司970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GQM-173多级超音速靶标的开发.模拟毛子的3M54E用于评估武器和战斗系统应对新一代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
ATK舱位GQM-163最新设计了运载舱,航行器则使用美军现有的GQM-163超音速掠海飞行靶标,但换装了新的火箭推进器.
美国海军希望GQM-173具备可编成导航的能力,包括末段迂回飞行:射程在100海里以上(超过180公里),巡航高度15米,末段攻击速度达到2.2马赫,飞行高度约4.88米.


从设计性能上讲,SPY-1对高度50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不到40公里,对于飞行高度不到5米的目标么...甚至可能就淹没还海面杂波当中了,还是2.2马赫的速度并能末段迂回飞行...这东西如果改成反舰弹只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舰弹了,放着这种如此NB的反舰导弹平台不来反舰,足以说明MD对反舰弹鄙视到什么程度,连伯克IIA都懒得装反舰弹了.

现代舰船的消息,美国海军司令部授予ATK公司970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GQM-173多级超音速靶标的开发.模拟毛子的3M54E用于评估武器和战斗系统应对新一代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
ATK舱位GQM-163最新设计了运载舱,航行器则使用美军现有的GQM-163超音速掠海飞行靶标,但换装了新的火箭推进器.
美国海军希望GQM-173具备可编成导航的能力,包括末段迂回飞行:射程在100海里以上(超过180公里),巡航高度15米,末段攻击速度达到2.2马赫,飞行高度约4.88米.


从设计性能上讲,SPY-1对高度50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不到40公里,对于飞行高度不到5米的目标么...甚至可能就淹没还海面杂波当中了,还是2.2马赫的速度并能末段迂回飞行...这东西如果改成反舰弹只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舰弹了,放着这种如此NB的反舰导弹平台不来反舰,足以说明MD对反舰弹鄙视到什么程度,连伯克IIA都懒得装反舰弹了.
确实牛
zouyutong 发表于 2010-5-16 01:19


    因為經費沒增加,如果要直昇機庫的話就要犧牲反艦飛彈和其他一些東西,而且反艦讓直昇機來做更有效率
诶,有大群的虫子扔蛋蛋搞死你,MD才不会担心反舰蛋不够先进呢……反倒是整天想着如何把对方的蛋蛋搞下来
那么,他们难道是靠神风特攻队来反舰的?;P
就算船上不用也可以改个空射版给虫子用,多好,到时TG在山寨一下,完美
说到底,老美反舰蛋的突防压力不大
cdaxbcm 发表于 2010-5-16 01:52

标准也可以反舰,全世界唯一实战的超音速反舰导弹!;P
那兼职的玩意就别提了吧,战斗部类型都不适用,始终比不了专用的,都是万不得已采用的东西。
这东西有效载重多少?
当靶蛋可以轻一点,飞行性能自然就上去了.

那兼职的玩意就别提了吧,战斗部类型都不适用,始终比不了专用的,都是万不得已采用的东西。
lgx221 发表于 2010-5-16 04:01

非也,‘标准’的反舰功能属于随身暗器,不能因为它的威力比砍刀小就觉得不值一提。

标准的速度比普通反舰导弹快的多,一般很难拦截。标准的威力虽然搞沉对方很困难,但使对方失去战斗力或搅乱削弱对方防御能力还是能做到的。标准开头,鱼叉跟上,这个次序还是不错的。双方对飙导弹,这边标准临头,那边反舰导弹才走了1/3。意义还是很明显的。

另外对付导弹艇这些目标,标准这些快手也方便得多。对伊朗那次,实在是美国人心太急,实际上挨完标准,伊朗的船就已经没什么脾气,慢慢看戏就是了。
那兼职的玩意就别提了吧,战斗部类型都不适用,始终比不了专用的,都是万不得已采用的东西。
lgx221 发表于 2010-5-16 04:01

非也,‘标准’的反舰功能属于随身暗器,不能因为它的威力比砍刀小就觉得不值一提。

标准的速度比普通反舰导弹快的多,一般很难拦截。标准的威力虽然搞沉对方很困难,但使对方失去战斗力或搅乱削弱对方防御能力还是能做到的。标准开头,鱼叉跟上,这个次序还是不错的。双方对飙导弹,这边标准临头,那边反舰导弹才走了1/3。意义还是很明显的。

另外对付导弹艇这些目标,标准这些快手也方便得多。对伊朗那次,实在是美国人心太急,实际上挨完标准,伊朗的船就已经没什么脾气,慢慢看戏就是了。
标准反舰?请科普一下
那么多的舰载机,也用不着什么反舰导弹了
这玩意扛上一个战斗部估计就飞不到M2.2了
LZ不知道这个导弹是模拟俱乐部的吗?
LZ是从金星来的还是火星来的?
YJ-91不是说可以飞3.5吗?比这靶弹强吧?
回复 12# wjwhhb


   第一次海湾战争  MS还是佩里级发射的
被命中的是什么船?战果如何?
性能还是很牛X的
wjwhhb 发表于 2010-5-16 08:52


    导弹艇 挨了4发标准 最后被A6击沉。。。。。。
nninni 发表于 2010-5-16 09:00

唉,四发标准可能都比那艇值钱。
靶弹不用特别复杂的引导头,不用战斗部,对容具要求低,不必考虑防潮防爆,估计应该比较容易实现……
日,这玩意儿改反舰了不是神器吗
这东西如果改成反舰弹只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舰弹了;P
明明是你楼主私带夹货而已嘛;P
防空蛋打小艇其实还挺适用的。
gsx56840 发表于 2010-5-16 01:26


    求科普MD的直升机如何反舰。用海上大鸥么?{:jian:}
这玩意的大小和标准2大小差不多,别想太多了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0-5-16 07:07


    牛牛的海标枪也是具有反舰能力的,设计时候好像就考虑的这一功能,为此42型就没有装飞鱼。但是海标枪MS有击落蚕的战例而没有对舰的战例啊。另外,那次应该是佩里用MK13发射的SM1吧,MK13下面应该有既没鱼叉的,不知道为什么没用。
毛子的东西从来就吹牛,2马赫的速度硬说3马赫,机动性其烂无比,还不如用亚音速的导弹机动性好。要靠军舰自身的雷达发现远距离的军舰并进行攻击,难度就像依靠军舰自身的雷达防空一样,完全不靠谱,由此再次体现出航母和舰载机对于防空和进攻和防守的重要性。

标准反舰?请科普一下
wjwhhb 发表于 2010-5-16 07:41


百度“螳螂”行动,标准下打战舰、上打飞机
标准反舰?请科普一下
wjwhhb 发表于 2010-5-16 07:41


百度“螳螂”行动,标准下打战舰、上打飞机
nninni 发表于 2010-5-16 09:00

不是 A-6 ,是 USS Wainwright 、USS Simpson 和 USS Bagley 迫近,用舰炮击沉的。

伊朗方面称称 جوشن یک  (Joshan;舷号P225)号导弹艇一共被六枚导弹击中,另外一枚落海。伊朗方面也称用SA-7 导弹击落一架AH-1 直升机。

不过,美军方面报称之发射六枚导弹,五枚“标准”防空导弹、一枚“渔叉”反舰导弹。参与这次作战的《水面作战群C》(Surface Action Group Charlie)的确损失了一架AH-1T,不过,是战事结束之后的晚上。飞行员海军陆战航空队 Kenneth Hill 上尉无线电报告遭到雷达锁定进行闪躲动作后失踪。后来,美军寻获残骸及两名飞行员的遗体。机体没有弹孔,怀疑是失事。(飞行员已经飞了一整天作战任务,入夜还要再出任务,可能因为疲劳影响判断,在低空进行机动时失事。)

伊朗方面发射导弹攻击美舰后USS Simpson 首先发射一枚选择“水面作战”模式的 SM1 Blk VI 还击。差不多同时,USS Wainwright 也发射一枚 SM2 ER。

据伊朗方面称,第一枚抵达的导弹(可能是较快的SM2 ER)落在离导弹艇70米左右的海面。不过,第二枚就击中机房。导弹艇失去动力,开始进水,艇长、副艇长也都受伤。

接着,USS Simpson 连续发射三枚 SM1 Blk VI,USS Bagley 发射一枚RGM-84A 《渔叉》。较快的 SM1 首先“抵达”目标。美军直升机观察目标上层结构炸毁,但是没有看见较晚抵达目标的《渔叉》爆发,美方怀疑是在已经开始下沉、上层结构又被炸掉的目标上方掠过。

不过,伊朗方面则称,停航后先被三枚导弹命中,其中一枚击中船楼,艇长马雷克中校被炸落海面。接着还有第五枚导弹击中舰艏,将 Oto Melara 76mm 炮炸毁,然后第六枚导弹击中艇体中央位置。

过往的经验显示,比对双方战报经常会出现这样不一致的情况出现。战斗中容易混乱,尤其是战斗后期,伊朗人员被命中弹震撼,数不清楚被击中多少次是很自然的事。不过,在战斗开始时,还没有被命中时报称有导弹脱靶、落海的报告应该比较可靠。不过,报称击落直升机可能就是乐观了一点。战事结束后,美军有报道说损失了一架 AH-1T 直升机。伊朗方面一定有听到电台广播,所以“一加一”推断是日间战斗时击落也是很自然的事。

至于《渔叉》导弹方面,美军直升机报称“没有看见爆发”、“在目标上方掠过”,但是伊朗方面报称“被击中”可以考虑以下的解释。《渔叉》是用喷气发动机,在导弹艇上空很近距离掠过时声音、震动很大,可以被艇上人员误以为被“命中”。

这次战役中 USS Wainwright 被伊朗发射的《渔叉》攻击。美军的电子对抗导致这枚导弹在右舷旁边掠过。Wainwright 的 Chandler 舰长下令战情室内操作主要武器系统人员以外全部可以趴下。

《渔叉》导弹在右舷掠过时,Wainwright 的战情室内人员都可以听到喷气发动机很大的声音。舱面人员更报称声音是“震耳欲聋”(deafening)。可想而知,如果同型导弹在头顶一两米的高度掠过时的“震撼”肯定会更厉害。难怪伊朗人员以为被击中了!

伊朗的导弹艇因为下沉缓慢,所以,三艘美舰迫近,让伊朗生还人员离开后用舰炮将目标击沉。伊朗导弹艇上15名人员丧生,29名(包括受伤的艇长)生还,被救起。


螳螂行动

美国的“鱼叉”导弹第一次参战是1986年美国与利比亚的锡拉湾冲突,击毁了三艘利比亚的巡逻艇。“鱼叉”导弹迄今为止参与规模最大的一次实战,则发生在两年后的“螳螂行动”中。

  

  护航舰触雷

  

  1988年4月14日,美国海军的“佩里”级护卫舰“塞缪尔·罗伯茨”号在卡塔尔东北、巴林以东100千米海域执行武装护航任务。时值两伊战争期间,参战双方对波斯湾航行的油轮发动袭船战,使这一带的水域变得异常凶险。当天,“罗伯茨”号很快就发现了三颗水雷,但在排雷过程中意外地触响了第四颗水雷。这枚老掉牙的M08型锚雷重创了“罗伯茨”号,在其左舷炸出8米长的大洞,水兵们经过7小时的损管抢修才使“罗伯茨”号幸免沉没。美舰队对相关海域搜索,又发现了更多新的水雷,随即确定为伊朗新近布设。

  4月15日,当“罗伯茨”号的残躯被拖入迪拜港时,美国对伊朗的报复行动已经箭在弦上。这个名为“螳螂行动”的报复计划,带有较强的“惩戒”性,因此美方并不打算对伊朗海军进行大规模攻击,而是以伊朗外海的石油钻井平台和相关水域的舰艇为主:第一,击沉伊朗海军最先进的作战舰艇——“萨巴兰”号护卫舰,或者与其价值相当的其它目标;第二,摧毁伊朗外海用来支持袭船战的两座石油钻井平台“萨珊”号和“希利”号;如果第一目标不能完成,则再摧毁一座钻井平台。

  美海军编队拥有较强的水面舰艇和航空兵力量。在这次作战中,美第五舰队共出动了B、C、D三个水面舰艇战术群,各自承担一个独立的作战目标。指挥官为安东尼·赖斯少将。空中,由“企业”号航母起飞的一个精干的飞行编队,将在攻击前半小时飞抵各战术群所在海域,提供侦察、识别和空中打击。这个编队包括4架F-14战斗机,两架A-6E攻击机和两架EA-6B电子战机,并能得到来自陆上的KC-10加油机和E-2C的支援。

  伊朗海军的实力显然不如美军,除两艘排水量为1 220吨的护卫舰“萨罕”号和“萨巴兰”号之外,其余作战舰艇多为高速导弹艇。当然,这些导弹艇并不是“软柿子”,它们多以美制“鱼叉”反舰导弹为武器,还装备有轻型防空导弹,加上伊朗空军F-4“鬼怪”战斗机的空中掩护,也是难以预料的对手。

  此外,霍尔木兹海峡的特殊气候和航道条件也给伊朗海军不少胜算。这里海岸线参差交错,美军F-14战斗机的机载雷达不能提供360°的监视。同时,在这条繁忙的海域每天有数十架次的民航机和众多的船只经过,包括其它海湾国家和苏联部署在这里的水面舰艇,而波斯湾夏季海上多雾,能见度通常不会超过2 000千米,给识别目标带来较大困难。

  

  舰炮轰油井

  

  4月18日清晨,天气晴好,B战术群舰艇的身影出现在“萨珊”平台东南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而伊朗方面尚未意识到要发生的情况。B战术群由2艘导弹驱逐舰、1艘两栖攻击舰,以及一小队海军陆战队组成,负责攻击并摧毁“萨珊”钻井平台。此时, “萨珊”平台正北停泊了一艘油轮,而平台正南3海里还有一座阿联酋的钻井平台。为避免误伤它们,B战术群编队改为正北航向进入攻击位置,LAMPS-3 “海鹰”直升机也开始起飞为编队提供空中支援。

  7时55分,离炮击只有5分钟时,美军使用电台对平台人员发出强硬警告,要求他们立刻撤离。平台上的伊朗军人这才反应过来,他们毫不示弱,以仅有的1门23毫米高炮相对,指向5千米外的美舰艇。8时整,“美迈瑞尔”号驱逐舰的127毫米主炮首先打破沉寂,开始对“萨珊”钻井平台进行炮击。紧密准确的炮击不断命中平台,高炮炮位也被击毁。

  大约发射了50发炮弹之后,美舰留出一个短暂的空隙,令部分伊方人员乘救生艇逃离已经起火的平台。1小时以后,B战术群的海军陆战队在AH-1武装直升机的支援下机降平台,搜集有关情报资料,之后安放炸药,摧毁了这个平台。整个过程到目前为止,就像一次简单操作那样顺利。

  

  但是,这个海域船只和民航机往来频繁,情况很快复杂起来。B战术群的雷达显示,西北方向出现了一个快速接近的小目标,编队指挥判定它为一艘伊朗海军的小型导弹艇。在发出警告后,这艘导弹艇马上离去,后来才知道是阿联酋的一艘巡逻艇。

  很快,在空中警戒的“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又报告,东北方向有1艘大型舰艇,初步判定为伊朗“萨巴兰”级护卫舰,正在以25节的高速接近!这型护卫舰是美国人此次行动的首要目标,它也装备了“鱼叉”导弹,对美编队有严重威胁。因此“迈瑞尔”号驱逐舰立刻进入反舰导弹发射程序。

  几分钟后,对方表明自己的身份——原来是一艘苏联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苏联舰长用带有浓重俄国口音的英语调侃说:“我是过来打酱油的!”整个B战术群的指挥官才舒了一口气,至此,B战术群的作战目标基本达成。

  

  “鱼叉”摆乌龙

  

  160千米外,伊朗的另一个钻井平台“希利”号大火熊熊,仿佛一个爆竹工厂。有1艘导弹巡洋舰和2艘护卫舰的C战术群正在对“希利”钻井平台进行攻击。由于平台油料被引燃,炮击过程异常顺利,以至于不需要再派“海豹”特种部队登台。

  C战术群完成既定目标之后,继续在附近水域游弋。3个小时过去了,就在C战术群心准备撤出战场时,一个高速目标突然出现并接近编队。LAMPS-1“海鹰”直升机上的人员识别出它是伊朗高速巡逻舰“约珊”号。该舰排水275吨,由法国制造,装备有1枚“鱼叉”导弹,颇具威胁。但“约珊”号不在此次“惩戒”目标之列。因此美军恪守命令,通过VHF电台发出警告“马上滚开”。

  

  “约珊”号保持航线,继续接近美军编队。C战术群指挥官立刻向舰队指挥机构汇报了这一情况,指挥部回复:“可自由攻击。”于是C战术群对“约珊”号发出最后警告:“请即刻停车、弃舰,我编队将击沉你舰。”

  伊“约珊”号置若罔闻,突然,美舰的“海鹰”直升机探测到了火光。原来,“约珊”号先行开火,发射了1枚“鱼叉”导弹。这枚“鱼叉”直奔20千米外的C战术群旗舰“温莱特”号导弹巡洋舰而来。

  由于双方距离如此之近,在短短三四分钟时间内,C战术群可以做的只有投放箔条作被动干扰,并机动规避,将编队各舰的舰首对准来袭方向,以求得最小的雷达反射面积。

  说话间,“温莱特”号的观察员亲眼目睹这枚“鱼叉”以15米左右的低空高速直奔本舰右舷,但千钧一发之际,它却擦着甲板掠过,没有命中!可能是伊舰发射距离过近,“鱼叉”导弹的导引头没有开机!

  几乎同时,“温莱特”号巡洋舰与编队里的“辛普森”号护卫舰也开始反击,因为接战距离过近、航向不理想,美国人没有用“鱼叉”,而选择了射程较近的“标准”SM-1舰空导弹!4枚“标准”导弹先后命中“约珊”号巡逻舰,“约珊”号当即起火。但由于“标准”的战斗部威力严重不足,“约珊”号尚有一定战斗力。因此,C编队调整好战位之后,紧接着又补射了1枚“标准”和1枚“鱼叉”。

  阴差阳错的情况再次发生,这枚由美舰发射的“鱼叉”也脱靶了!反倒是第5枚“标准”再次命中“约珊”号,打了个5发全中的记录。美方后来认为,“鱼叉”没能命中目标,是“约珊”号进水后干舷太低所至。

  战事在继续,伊朗海空军的协调暴露了很大的问题。“约珊”被重创之后,一架伊朗空军的F-4“鬼怪”战斗机才姗姗而至。这架美制“鬼怪”战斗机谨慎地在C战术群的“标准”SM-1防空导弹射程外来回游走,显然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老手。但这次他的经验主义帮了倒忙,因为“温莱特”号巡洋舰已装备了射程更远的“标准”SM-2防空导弹,并用两枚“标准”SM-2导弹击伤了F- 4战斗机,后者只得勉强支持着飞回伊朗的阿巴斯基地。被命中多弹的“约珊”号剧烈燃烧并倾覆,最后被C战术群以舰炮击沉。

  

  

  海空群殴

  

  当西面打成一团的时候,由3艘驱逐舰和护卫舰组成的D群还在霍尔木兹海峡巡弋,对附近海域的伊朗舰艇进行威慑。D群的目标是消灭1艘伊朗护卫舰,但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饱尝了来自伊方的电子干扰和己方的虚警骚扰,却一无所获。

  实际上,在上午油井遭炮击之后,正午时分,伊朗海军也派出了炮艇进行报复,但矛头却指向美舰艇编队鞭长莫及的萨利赫和穆巴拉克油田附近的美国钻井平台。附近空域的两架A-6E和一架F-14迅速赶到油田,由A-6E对伊朗快艇发动攻击,F-14在高空提供掩护。1艘导弹艇被A-6E投放的“石眼”集束炸弹击沉,另外4艘导弹艇在追击之下迅速脱离,后来都冲滩搁浅。

  直到午后,D 战术群才等到了它的目标。从“企业”号起飞的另一架A-6E攻击机通过前视红外系统,发现从伊朗阿巴斯港海军基地驶来1艘舰艇。由于夏季午后的波斯湾海上多雾,能见度只有两三千米,A-6E只好降低高度对其进行目视识别,确认为伊朗护卫舰“萨罕”号,也就是D战术群此行的任务目标“萨巴兰”号的同级舰。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萨罕”号导弹护卫舰马上以高炮对A-6E进行射击,并发射防空导弹。A-6先用红外诱饵干扰了防空导弹,然后以机载“鱼叉”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反击,“萨罕”号护卫舰当即中弹,动弹不得。随后第二批攻击机又飞抵战区,6架A-7攻击机和1架A-6E以“鱼叉”、“白眼星”等制导弹药和450千克航弹对“萨罕”号进行轮番轰炸,D战术群的舰艇也趁机加入打死靶的行列,由“施特劳斯”号导弹驱逐舰追射1枚“鱼叉”舰舰导弹。这两轮近似饱和攻击的制导武器先后命中“萨罕”号(据生还的伊朗舰长介绍,“萨罕”号护卫舰至少挨了9枚导弹),使它燃起大火,并引燃了弹药舱,几个小时后该舰沉没。

  

  至此,美舰3个编队的目标均已完成,但战事尚未结束。下午5点,“萨罕”号护卫舰的姊妹舰“萨巴兰”号也匆匆赶往战场。战局大势已去,“萨巴兰”号护卫舰随即向1架返航的A-6E发射了3枚舰空导弹以泄愤。A-6E攻击机报之以1枚50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打中“萨巴兰”号护卫舰的轮机舱,炸坏了舰艉。

  战役指挥官赖斯致电本土,要求将伊朗这条导弹护卫舰“送上西天”。此时,第二波A-6E也已经飞抵“萨巴兰”号上空,但华盛顿的答复是否定的,“我们今天已经让他们流了足够多的血”。几分钟后,美舰艇编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小结

  

  美军4 月18日的“螳螂行动”击毁了伊朗两个排水量2 000吨、可作为军事用途的石油钻井平台,以及3艘舰艇,受重创的“萨巴兰”号护卫舰经大修和改装,目前仍然在伊朗海军服役。而美方损失只有1架“海上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这次战斗的名气并不大,但却是二战之后颇为罕见、颇具规模的一次水面舰艇与水面舰艇的对战,并因此被美国海军史学家西蒙兹列为美国海军史上的五场决定性战斗之一,与1898年的马尼拉湾之战、1942年的中途岛之战并列。

  

  “鱼叉”导弹在这次作战行动中的表现有相当大的反差。一方面,空射型“鱼叉”表现出了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可靠性。由于采用了减速设计,它能有效地打击较近距离上的目标,美军评价其表现“比广告里吹的还要好”。另一方面,舰射型“鱼叉”都出现了不命中的情况,与“标准”导弹的5发全中形成鲜明对比。

  美军取胜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指挥计划、战术训练、支援保障。计划方面,美军每个战术群和每个作战飞机编队被赋予了明确简单的单一作战目标,并有相当的灵活性和足够的情报支援,确保任务顺利完成。训练方面,美海军早在一年前袭船战之初就开展了大量的针对性训练,包括针对导弹快艇、低空低速飞机的战术训练,对抗CSS-N-2“蚕”式反舰导弹的战术训练,“鱼叉”导弹的实弹射击,扫雷训练等。支援保障方面,美军在这样一个油井密布、海空航线繁忙的地区作战,却没有发生一起误伤,离不开各个层次的情报支援。海军航空兵的E-2C和P-3C为各个作战单位提供了战场全局信息,F-14战机确保海空编队的空中优势,A-6E战机和舰载直升机为水面舰艇提供侦察、识别与战损评估等支持

螳螂行动

美国的“鱼叉”导弹第一次参战是1986年美国与利比亚的锡拉湾冲突,击毁了三艘利比亚的巡逻艇。“鱼叉”导弹迄今为止参与规模最大的一次实战,则发生在两年后的“螳螂行动”中。

  

  护航舰触雷

  

  1988年4月14日,美国海军的“佩里”级护卫舰“塞缪尔·罗伯茨”号在卡塔尔东北、巴林以东100千米海域执行武装护航任务。时值两伊战争期间,参战双方对波斯湾航行的油轮发动袭船战,使这一带的水域变得异常凶险。当天,“罗伯茨”号很快就发现了三颗水雷,但在排雷过程中意外地触响了第四颗水雷。这枚老掉牙的M08型锚雷重创了“罗伯茨”号,在其左舷炸出8米长的大洞,水兵们经过7小时的损管抢修才使“罗伯茨”号幸免沉没。美舰队对相关海域搜索,又发现了更多新的水雷,随即确定为伊朗新近布设。

  4月15日,当“罗伯茨”号的残躯被拖入迪拜港时,美国对伊朗的报复行动已经箭在弦上。这个名为“螳螂行动”的报复计划,带有较强的“惩戒”性,因此美方并不打算对伊朗海军进行大规模攻击,而是以伊朗外海的石油钻井平台和相关水域的舰艇为主:第一,击沉伊朗海军最先进的作战舰艇——“萨巴兰”号护卫舰,或者与其价值相当的其它目标;第二,摧毁伊朗外海用来支持袭船战的两座石油钻井平台“萨珊”号和“希利”号;如果第一目标不能完成,则再摧毁一座钻井平台。

  美海军编队拥有较强的水面舰艇和航空兵力量。在这次作战中,美第五舰队共出动了B、C、D三个水面舰艇战术群,各自承担一个独立的作战目标。指挥官为安东尼·赖斯少将。空中,由“企业”号航母起飞的一个精干的飞行编队,将在攻击前半小时飞抵各战术群所在海域,提供侦察、识别和空中打击。这个编队包括4架F-14战斗机,两架A-6E攻击机和两架EA-6B电子战机,并能得到来自陆上的KC-10加油机和E-2C的支援。

  伊朗海军的实力显然不如美军,除两艘排水量为1 220吨的护卫舰“萨罕”号和“萨巴兰”号之外,其余作战舰艇多为高速导弹艇。当然,这些导弹艇并不是“软柿子”,它们多以美制“鱼叉”反舰导弹为武器,还装备有轻型防空导弹,加上伊朗空军F-4“鬼怪”战斗机的空中掩护,也是难以预料的对手。

  此外,霍尔木兹海峡的特殊气候和航道条件也给伊朗海军不少胜算。这里海岸线参差交错,美军F-14战斗机的机载雷达不能提供360°的监视。同时,在这条繁忙的海域每天有数十架次的民航机和众多的船只经过,包括其它海湾国家和苏联部署在这里的水面舰艇,而波斯湾夏季海上多雾,能见度通常不会超过2 000千米,给识别目标带来较大困难。

  

  舰炮轰油井

  

  4月18日清晨,天气晴好,B战术群舰艇的身影出现在“萨珊”平台东南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而伊朗方面尚未意识到要发生的情况。B战术群由2艘导弹驱逐舰、1艘两栖攻击舰,以及一小队海军陆战队组成,负责攻击并摧毁“萨珊”钻井平台。此时, “萨珊”平台正北停泊了一艘油轮,而平台正南3海里还有一座阿联酋的钻井平台。为避免误伤它们,B战术群编队改为正北航向进入攻击位置,LAMPS-3 “海鹰”直升机也开始起飞为编队提供空中支援。

  7时55分,离炮击只有5分钟时,美军使用电台对平台人员发出强硬警告,要求他们立刻撤离。平台上的伊朗军人这才反应过来,他们毫不示弱,以仅有的1门23毫米高炮相对,指向5千米外的美舰艇。8时整,“美迈瑞尔”号驱逐舰的127毫米主炮首先打破沉寂,开始对“萨珊”钻井平台进行炮击。紧密准确的炮击不断命中平台,高炮炮位也被击毁。

  大约发射了50发炮弹之后,美舰留出一个短暂的空隙,令部分伊方人员乘救生艇逃离已经起火的平台。1小时以后,B战术群的海军陆战队在AH-1武装直升机的支援下机降平台,搜集有关情报资料,之后安放炸药,摧毁了这个平台。整个过程到目前为止,就像一次简单操作那样顺利。

  

  但是,这个海域船只和民航机往来频繁,情况很快复杂起来。B战术群的雷达显示,西北方向出现了一个快速接近的小目标,编队指挥判定它为一艘伊朗海军的小型导弹艇。在发出警告后,这艘导弹艇马上离去,后来才知道是阿联酋的一艘巡逻艇。

  很快,在空中警戒的“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又报告,东北方向有1艘大型舰艇,初步判定为伊朗“萨巴兰”级护卫舰,正在以25节的高速接近!这型护卫舰是美国人此次行动的首要目标,它也装备了“鱼叉”导弹,对美编队有严重威胁。因此“迈瑞尔”号驱逐舰立刻进入反舰导弹发射程序。

  几分钟后,对方表明自己的身份——原来是一艘苏联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苏联舰长用带有浓重俄国口音的英语调侃说:“我是过来打酱油的!”整个B战术群的指挥官才舒了一口气,至此,B战术群的作战目标基本达成。

  

  “鱼叉”摆乌龙

  

  160千米外,伊朗的另一个钻井平台“希利”号大火熊熊,仿佛一个爆竹工厂。有1艘导弹巡洋舰和2艘护卫舰的C战术群正在对“希利”钻井平台进行攻击。由于平台油料被引燃,炮击过程异常顺利,以至于不需要再派“海豹”特种部队登台。

  C战术群完成既定目标之后,继续在附近水域游弋。3个小时过去了,就在C战术群心准备撤出战场时,一个高速目标突然出现并接近编队。LAMPS-1“海鹰”直升机上的人员识别出它是伊朗高速巡逻舰“约珊”号。该舰排水275吨,由法国制造,装备有1枚“鱼叉”导弹,颇具威胁。但“约珊”号不在此次“惩戒”目标之列。因此美军恪守命令,通过VHF电台发出警告“马上滚开”。

  

  “约珊”号保持航线,继续接近美军编队。C战术群指挥官立刻向舰队指挥机构汇报了这一情况,指挥部回复:“可自由攻击。”于是C战术群对“约珊”号发出最后警告:“请即刻停车、弃舰,我编队将击沉你舰。”

  伊“约珊”号置若罔闻,突然,美舰的“海鹰”直升机探测到了火光。原来,“约珊”号先行开火,发射了1枚“鱼叉”导弹。这枚“鱼叉”直奔20千米外的C战术群旗舰“温莱特”号导弹巡洋舰而来。

  由于双方距离如此之近,在短短三四分钟时间内,C战术群可以做的只有投放箔条作被动干扰,并机动规避,将编队各舰的舰首对准来袭方向,以求得最小的雷达反射面积。

  说话间,“温莱特”号的观察员亲眼目睹这枚“鱼叉”以15米左右的低空高速直奔本舰右舷,但千钧一发之际,它却擦着甲板掠过,没有命中!可能是伊舰发射距离过近,“鱼叉”导弹的导引头没有开机!

  几乎同时,“温莱特”号巡洋舰与编队里的“辛普森”号护卫舰也开始反击,因为接战距离过近、航向不理想,美国人没有用“鱼叉”,而选择了射程较近的“标准”SM-1舰空导弹!4枚“标准”导弹先后命中“约珊”号巡逻舰,“约珊”号当即起火。但由于“标准”的战斗部威力严重不足,“约珊”号尚有一定战斗力。因此,C编队调整好战位之后,紧接着又补射了1枚“标准”和1枚“鱼叉”。

  阴差阳错的情况再次发生,这枚由美舰发射的“鱼叉”也脱靶了!反倒是第5枚“标准”再次命中“约珊”号,打了个5发全中的记录。美方后来认为,“鱼叉”没能命中目标,是“约珊”号进水后干舷太低所至。

  战事在继续,伊朗海空军的协调暴露了很大的问题。“约珊”被重创之后,一架伊朗空军的F-4“鬼怪”战斗机才姗姗而至。这架美制“鬼怪”战斗机谨慎地在C战术群的“标准”SM-1防空导弹射程外来回游走,显然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老手。但这次他的经验主义帮了倒忙,因为“温莱特”号巡洋舰已装备了射程更远的“标准”SM-2防空导弹,并用两枚“标准”SM-2导弹击伤了F- 4战斗机,后者只得勉强支持着飞回伊朗的阿巴斯基地。被命中多弹的“约珊”号剧烈燃烧并倾覆,最后被C战术群以舰炮击沉。

  

  

  海空群殴

  

  当西面打成一团的时候,由3艘驱逐舰和护卫舰组成的D群还在霍尔木兹海峡巡弋,对附近海域的伊朗舰艇进行威慑。D群的目标是消灭1艘伊朗护卫舰,但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饱尝了来自伊方的电子干扰和己方的虚警骚扰,却一无所获。

  实际上,在上午油井遭炮击之后,正午时分,伊朗海军也派出了炮艇进行报复,但矛头却指向美舰艇编队鞭长莫及的萨利赫和穆巴拉克油田附近的美国钻井平台。附近空域的两架A-6E和一架F-14迅速赶到油田,由A-6E对伊朗快艇发动攻击,F-14在高空提供掩护。1艘导弹艇被A-6E投放的“石眼”集束炸弹击沉,另外4艘导弹艇在追击之下迅速脱离,后来都冲滩搁浅。

  直到午后,D 战术群才等到了它的目标。从“企业”号起飞的另一架A-6E攻击机通过前视红外系统,发现从伊朗阿巴斯港海军基地驶来1艘舰艇。由于夏季午后的波斯湾海上多雾,能见度只有两三千米,A-6E只好降低高度对其进行目视识别,确认为伊朗护卫舰“萨罕”号,也就是D战术群此行的任务目标“萨巴兰”号的同级舰。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萨罕”号导弹护卫舰马上以高炮对A-6E进行射击,并发射防空导弹。A-6先用红外诱饵干扰了防空导弹,然后以机载“鱼叉”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反击,“萨罕”号护卫舰当即中弹,动弹不得。随后第二批攻击机又飞抵战区,6架A-7攻击机和1架A-6E以“鱼叉”、“白眼星”等制导弹药和450千克航弹对“萨罕”号进行轮番轰炸,D战术群的舰艇也趁机加入打死靶的行列,由“施特劳斯”号导弹驱逐舰追射1枚“鱼叉”舰舰导弹。这两轮近似饱和攻击的制导武器先后命中“萨罕”号(据生还的伊朗舰长介绍,“萨罕”号护卫舰至少挨了9枚导弹),使它燃起大火,并引燃了弹药舱,几个小时后该舰沉没。

  

  至此,美舰3个编队的目标均已完成,但战事尚未结束。下午5点,“萨罕”号护卫舰的姊妹舰“萨巴兰”号也匆匆赶往战场。战局大势已去,“萨巴兰”号护卫舰随即向1架返航的A-6E发射了3枚舰空导弹以泄愤。A-6E攻击机报之以1枚50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打中“萨巴兰”号护卫舰的轮机舱,炸坏了舰艉。

  战役指挥官赖斯致电本土,要求将伊朗这条导弹护卫舰“送上西天”。此时,第二波A-6E也已经飞抵“萨巴兰”号上空,但华盛顿的答复是否定的,“我们今天已经让他们流了足够多的血”。几分钟后,美舰艇编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小结

  

  美军4 月18日的“螳螂行动”击毁了伊朗两个排水量2 000吨、可作为军事用途的石油钻井平台,以及3艘舰艇,受重创的“萨巴兰”号护卫舰经大修和改装,目前仍然在伊朗海军服役。而美方损失只有1架“海上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这次战斗的名气并不大,但却是二战之后颇为罕见、颇具规模的一次水面舰艇与水面舰艇的对战,并因此被美国海军史学家西蒙兹列为美国海军史上的五场决定性战斗之一,与1898年的马尼拉湾之战、1942年的中途岛之战并列。

  

  “鱼叉”导弹在这次作战行动中的表现有相当大的反差。一方面,空射型“鱼叉”表现出了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可靠性。由于采用了减速设计,它能有效地打击较近距离上的目标,美军评价其表现“比广告里吹的还要好”。另一方面,舰射型“鱼叉”都出现了不命中的情况,与“标准”导弹的5发全中形成鲜明对比。

  美军取胜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指挥计划、战术训练、支援保障。计划方面,美军每个战术群和每个作战飞机编队被赋予了明确简单的单一作战目标,并有相当的灵活性和足够的情报支援,确保任务顺利完成。训练方面,美海军早在一年前袭船战之初就开展了大量的针对性训练,包括针对导弹快艇、低空低速飞机的战术训练,对抗CSS-N-2“蚕”式反舰导弹的战术训练,“鱼叉”导弹的实弹射击,扫雷训练等。支援保障方面,美军在这样一个油井密布、海空航线繁忙的地区作战,却没有发生一起误伤,离不开各个层次的情报支援。海军航空兵的E-2C和P-3C为各个作战单位提供了战场全局信息,F-14战机确保海空编队的空中优势,A-6E战机和舰载直升机为水面舰艇提供侦察、识别与战损评估等支持
beck4587 发表于 2010-5-16 02:25

毛子还用SA-N-4反舰了呢……
说来真讽刺,带着反舰弹却用防空弹反舰的情况还真不止一次……
萨罕号

海麻雀也实战过吧
2.2m末端,就算砸上也是个不小的洞啊....
海麻雀实战不清楚,打靶倒是有图

可以说MD不太发展先进的舰舰弹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作战模式不需要
假如你家有MD这样的航母战斗群的话
也许你就会像MD那样考虑防弹道导弹打航母的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