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精神病患者不足30%获规范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1:28:08
核心提示:有专家保守估算,广州精神病人的数量已达6万,目前接受规范治疗的重症精神病患者不足30%,大多数患者只是间断服药,或放弃治疗,很多患者被关在家里或者在社会上游荡。如何更有效地监管这一特殊群体,正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在广州白云区精神病康复医院,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病区的院子也用防护网隔离开来。

一名患者用纸挡住面部。


广州日报5月13日报道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活在自己虚幻的世界里,有时会突然控制不了自我行为,在伤害自身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剧痛,他们被社会贴上一个标签——“精神病人”。无论我们如何回避,他们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漠视他们,只会让社会承受更沉重的负担。

本报近日派出多名记者,深入社区、走进精神病患者的家庭,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

有专家保守估算,广州精神病人的数量已达6万,目前接受规范治疗的重症精神病患者不足30%,大多数患者只是间断服药,或放弃治疗,很多患者被关在家里或者在社会上游荡。如何更有效地监管这一特殊群体,正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现状

数量多: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登记

到底现在广州的精神病患者有多少呢?白云区精神病康复医院办公室主任周用棣介绍,目前精神病人数量的统计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不过,根据中残联和卫生部门统计的数据,广州常住人口600万,曾有统计数据说广州精神病发病率达到2%。就算保守估算,按照1%的发病率计算,广州都有6万精神病人。“如果按照2%来算,就有12万。”

周用棣说,广东省的常住人口接近1亿,广东省的精神病人就达到了100万。

广州市精神病防治所主任胡号应日前在黄华南居委进行精神病社区防治一体化活动现场介绍,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重症精神病患者有4.6万人,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等10类病。他也指出,居民发病率调查显示重症精神病的发病率1%,按照广州700多万常住人口的基数计算,应该有7万多人,也就是说尚有2万多患者没有登记。

治疗少: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不足30%

不光精神病人数量庞大,精神疾病的医疗费用在我国所有疾病医疗费用总负担中排名第一,超过了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周用棣说,预计到2020年,精神病医疗费用将会占疾病总负担的1/4,也就是说,总的疾病开支费用中有1/4是为精神病支出的。对此,常人很难理解。周用棣解释说,尽管一台肿瘤或心脏病的手术费用就非常高,但精神病的病程很长,很难治愈,往往是“一个人生病,一家人害病”。许多精神病人因病致残,其家庭因病致贫。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院长宁玉萍也指出,目前在广州接受规范治疗的重症精神病患者不足30%,大多数患者只是间断服药或者根本不接受治疗,很多患者被关在家里或在社会上游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宁玉萍称,有时是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感到羞耻,不愿将患者送去精神病医院治疗;有时是患者家属出于费用原因而放弃治疗。

管理难:金花街仅一成患者到工疗站报到

在广州各个区,由于政府的积极推进,目前各条街道都成立了工疗站,但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发现,愿意进工疗站的精神病患者比例不高。

郑丽娟从2001年开始负责荔湾区金花街工疗站的工作,“这么多年来,只要进了工疗站的,都有助于他们病情的康复,因为工疗站就是为精神病康复者及低智力残疾人所创办的,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郑丽娟表示,目前街道内前往工疗站登记报到的精神病患者有37人,但坚持经常回来报到的也就20人左右。街道内还有约九成的精神病患者不愿意到工疗站来。根据2007年的数据,金花街常住居民人口5.2万,全街有残疾806人,其中精神残疾有275人,低智力残疾161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4.1%。但这几百人当中,坚持到工疗站报到的仅占一成。很多患者到处游荡,父母要养家也得工作,很难时时刻刻盯着他们。

案例

债台高筑家不成家

唯靠资助勉强度日

“女儿刚刚患病的几年,我们几乎被压垮了,债台高筑家不成家。”老梁(化名)是越秀区光塔街的居民,女儿小君(化名)几年前因为失恋导致精神分裂症,刚开始发病时病情很重,老梁和老伴都曾被女儿弄伤,只能绑着女儿送到广州脑科医院治疗。但一个疗程上万元的住院费用把仅靠退休金生活的一家压垮了,女儿患病3年多,老梁就向亲戚借了几万元用于治疗。同时,为了不让街坊们知道女儿患病,他们也从光塔街搬到亲戚在白云区的空房子借住。

“一次偶然聊天,张生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2008年的一天,老梁在居委会办事时,遇到了光塔街残联负责人张伟雄,言语中他透露了因为女儿患有精神病的困境。张伟雄马上告诉他,只要通过重症精神病人鉴定,政府财政将报销绝大部分的治疗费用。

很快小君就通过了鉴定,被评为一级残疾。领取了残疾人证的重症(一、二级)精神病人可以享受到免费医疗保险,医保范围内的住院治疗可以报销90%的费用。一家人的担子大大减轻了。

“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们几乎不敢想象日子还怎么过下去!”老梁对记者说,家中有人患精神病,应该早反映早申请,寻求社会的帮助。

举措

精神病人动态

跟踪卡一查便知

为了有效地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动态,各个区也是使出浑身解数。以白云区为例,为全面掌握精神病人的现状,白云区残联日前专门组织培训班,集中学习精神病诊断分类标准,学习全国统一表卡的填写和统一操作规范,然后为各街、镇的每位确诊者建立跟踪卡,掌握社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动态变化。

专家建议:社会少歧视患者莫忌医

“要管好这一特殊群体,首先一点就是人们要端正态度,对他们少一点歧视。”周用棣说,许多人认为得了精神病就“疯了”、“傻了”,治不好了。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随着氯丙嗪等精神病药物的发明,精神病成了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以白云精神病康复医院来说,九运会前后就收治了7021例病人。经过治疗,30%的病人痊愈,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许多精神病人发病后,都不愿意主动就医。周用棣说,这主要是因为社会有偏见,人们歧视精神病人,这导致精神病人有耻辱感。但精神病就是一种疾病。“就像我们得了感冒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上或重或轻的精神症状。”

他山之石:

法国看精神疾病免费

据介绍,法国每10万人口就配有5个精神科医生、2名心理医生、1名社工和50个专职护士,对社区中的精神病人进行疾病预防、治疗及社区康复等全程服务,而病人的费用由医疗保险和政府承担,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可享受均等的精神卫生服务。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  http://news.163.com/10/0513/04/66HMAF8V00014AED.html核心提示:有专家保守估算,广州精神病人的数量已达6万,目前接受规范治疗的重症精神病患者不足30%,大多数患者只是间断服药,或放弃治疗,很多患者被关在家里或者在社会上游荡。如何更有效地监管这一特殊群体,正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在广州白云区精神病康复医院,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病区的院子也用防护网隔离开来。

一名患者用纸挡住面部。


广州日报5月13日报道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活在自己虚幻的世界里,有时会突然控制不了自我行为,在伤害自身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剧痛,他们被社会贴上一个标签——“精神病人”。无论我们如何回避,他们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漠视他们,只会让社会承受更沉重的负担。

本报近日派出多名记者,深入社区、走进精神病患者的家庭,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

有专家保守估算,广州精神病人的数量已达6万,目前接受规范治疗的重症精神病患者不足30%,大多数患者只是间断服药,或放弃治疗,很多患者被关在家里或者在社会上游荡。如何更有效地监管这一特殊群体,正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现状

数量多: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登记

到底现在广州的精神病患者有多少呢?白云区精神病康复医院办公室主任周用棣介绍,目前精神病人数量的统计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不过,根据中残联和卫生部门统计的数据,广州常住人口600万,曾有统计数据说广州精神病发病率达到2%。就算保守估算,按照1%的发病率计算,广州都有6万精神病人。“如果按照2%来算,就有12万。”

周用棣说,广东省的常住人口接近1亿,广东省的精神病人就达到了100万。

广州市精神病防治所主任胡号应日前在黄华南居委进行精神病社区防治一体化活动现场介绍,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重症精神病患者有4.6万人,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等10类病。他也指出,居民发病率调查显示重症精神病的发病率1%,按照广州700多万常住人口的基数计算,应该有7万多人,也就是说尚有2万多患者没有登记。

治疗少: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不足30%

不光精神病人数量庞大,精神疾病的医疗费用在我国所有疾病医疗费用总负担中排名第一,超过了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周用棣说,预计到2020年,精神病医疗费用将会占疾病总负担的1/4,也就是说,总的疾病开支费用中有1/4是为精神病支出的。对此,常人很难理解。周用棣解释说,尽管一台肿瘤或心脏病的手术费用就非常高,但精神病的病程很长,很难治愈,往往是“一个人生病,一家人害病”。许多精神病人因病致残,其家庭因病致贫。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院长宁玉萍也指出,目前在广州接受规范治疗的重症精神病患者不足30%,大多数患者只是间断服药或者根本不接受治疗,很多患者被关在家里或在社会上游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宁玉萍称,有时是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感到羞耻,不愿将患者送去精神病医院治疗;有时是患者家属出于费用原因而放弃治疗。

管理难:金花街仅一成患者到工疗站报到

在广州各个区,由于政府的积极推进,目前各条街道都成立了工疗站,但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发现,愿意进工疗站的精神病患者比例不高。

郑丽娟从2001年开始负责荔湾区金花街工疗站的工作,“这么多年来,只要进了工疗站的,都有助于他们病情的康复,因为工疗站就是为精神病康复者及低智力残疾人所创办的,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郑丽娟表示,目前街道内前往工疗站登记报到的精神病患者有37人,但坚持经常回来报到的也就20人左右。街道内还有约九成的精神病患者不愿意到工疗站来。根据2007年的数据,金花街常住居民人口5.2万,全街有残疾806人,其中精神残疾有275人,低智力残疾161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4.1%。但这几百人当中,坚持到工疗站报到的仅占一成。很多患者到处游荡,父母要养家也得工作,很难时时刻刻盯着他们。

案例

债台高筑家不成家

唯靠资助勉强度日

“女儿刚刚患病的几年,我们几乎被压垮了,债台高筑家不成家。”老梁(化名)是越秀区光塔街的居民,女儿小君(化名)几年前因为失恋导致精神分裂症,刚开始发病时病情很重,老梁和老伴都曾被女儿弄伤,只能绑着女儿送到广州脑科医院治疗。但一个疗程上万元的住院费用把仅靠退休金生活的一家压垮了,女儿患病3年多,老梁就向亲戚借了几万元用于治疗。同时,为了不让街坊们知道女儿患病,他们也从光塔街搬到亲戚在白云区的空房子借住。

“一次偶然聊天,张生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2008年的一天,老梁在居委会办事时,遇到了光塔街残联负责人张伟雄,言语中他透露了因为女儿患有精神病的困境。张伟雄马上告诉他,只要通过重症精神病人鉴定,政府财政将报销绝大部分的治疗费用。

很快小君就通过了鉴定,被评为一级残疾。领取了残疾人证的重症(一、二级)精神病人可以享受到免费医疗保险,医保范围内的住院治疗可以报销90%的费用。一家人的担子大大减轻了。

“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们几乎不敢想象日子还怎么过下去!”老梁对记者说,家中有人患精神病,应该早反映早申请,寻求社会的帮助。

举措

精神病人动态

跟踪卡一查便知

为了有效地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动态,各个区也是使出浑身解数。以白云区为例,为全面掌握精神病人的现状,白云区残联日前专门组织培训班,集中学习精神病诊断分类标准,学习全国统一表卡的填写和统一操作规范,然后为各街、镇的每位确诊者建立跟踪卡,掌握社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动态变化。

专家建议:社会少歧视患者莫忌医

“要管好这一特殊群体,首先一点就是人们要端正态度,对他们少一点歧视。”周用棣说,许多人认为得了精神病就“疯了”、“傻了”,治不好了。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随着氯丙嗪等精神病药物的发明,精神病成了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以白云精神病康复医院来说,九运会前后就收治了7021例病人。经过治疗,30%的病人痊愈,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许多精神病人发病后,都不愿意主动就医。周用棣说,这主要是因为社会有偏见,人们歧视精神病人,这导致精神病人有耻辱感。但精神病就是一种疾病。“就像我们得了感冒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上或重或轻的精神症状。”

他山之石:

法国看精神疾病免费

据介绍,法国每10万人口就配有5个精神科医生、2名心理医生、1名社工和50个专职护士,对社区中的精神病人进行疾病预防、治疗及社区康复等全程服务,而病人的费用由医疗保险和政府承担,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可享受均等的精神卫生服务。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  http://news.163.com/10/0513/04/66HMAF8V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