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工程参观照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7:35:09
<br /><br />4月25日,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首次以旅游景点的身份对外开放。该工程1967年开工,前期由工程兵进行开凿打洞,前前后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1984年停工,2002年4月解密。  

816军工洞体地处涪陵区白涛街道。1966年,周恩来批准在此建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

816军工洞洞体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洞内建成大型洞18个。 洞体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

4月24日,游客在核反应堆大厅参观。核反应堆,又称为原子反应堆或反应堆,是指装配了核燃料以实现大规模可控制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该大厅上下共有 9层,高达79.6米,相当于20多层楼房的高度,大小与一个标准足球场相差无几。

01

01


核反应堆的“锅底”基本保存完好。据介绍,锅底直径七八厘米的2001个小孔,用于核材料、核能量的交换。由于这里未曾进行生产就停止,因此并没有核辐射。

02

02


在9层楼的主控制室,安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计算机控制台正对的4个直径约2米滴控制盘上,分别注满数百小孔,核材料棒就是插进这些小孔,不过从未真正用于生产。  

zhukongshi.jpg

04

04



百余名当年参加开洞建设的工程兵和厂房建设者成为首批游客。据了解,由于施工条件艰苦,在挖洞的8年时间里,有近百名工程兵和建设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铭记他们,建峰集团在此修建一碗水烈士陵园及革命烈士纪念碑。图为在烈士陵园,数十名老兵情绪激动,有些更是失声痛哭。
laobin.jpg

一辆汽车在816地下核工程中行驶。由于目前只对洞中进行了简单清理,尚未大规模包装,目前该洞对外开放的面积不及整体面积的十分之一,只对国内游客开放,门票在50元左右。
suidao.jpg<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br /><br />4月25日,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首次以旅游景点的身份对外开放。该工程1967年开工,前期由工程兵进行开凿打洞,前前后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1984年停工,2002年4月解密。  

816军工洞体地处涪陵区白涛街道。1966年,周恩来批准在此建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

816军工洞洞体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洞内建成大型洞18个。 洞体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

4月24日,游客在核反应堆大厅参观。核反应堆,又称为原子反应堆或反应堆,是指装配了核燃料以实现大规模可控制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该大厅上下共有 9层,高达79.6米,相当于20多层楼房的高度,大小与一个标准足球场相差无几。

01

01


核反应堆的“锅底”基本保存完好。据介绍,锅底直径七八厘米的2001个小孔,用于核材料、核能量的交换。由于这里未曾进行生产就停止,因此并没有核辐射。

02

02


在9层楼的主控制室,安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计算机控制台正对的4个直径约2米滴控制盘上,分别注满数百小孔,核材料棒就是插进这些小孔,不过从未真正用于生产。  

zhukongshi.jpg

04

04



百余名当年参加开洞建设的工程兵和厂房建设者成为首批游客。据了解,由于施工条件艰苦,在挖洞的8年时间里,有近百名工程兵和建设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铭记他们,建峰集团在此修建一碗水烈士陵园及革命烈士纪念碑。图为在烈士陵园,数十名老兵情绪激动,有些更是失声痛哭。
laobin.jpg

一辆汽车在816地下核工程中行驶。由于目前只对洞中进行了简单清理,尚未大规模包装,目前该洞对外开放的面积不及整体面积的十分之一,只对国内游客开放,门票在50元左右。
suidao.jpg<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垂直尾翼 发表于 2010-4-26 20:31
前期说中国只有20枚核弹头的人脑子真是秀逗了
回复 2# acoustics


    现在这些败家子!
真的是太浪费了,都建了一多半了干嘛停了呢,停了以后又荒废了这么多年,可惜啊~~~
只能说是现在中国不需要以这种方式作此类工作了呗……
青色的雪 发表于 2010-4-26 21:37
那个反应炉的场景我想起CS最初那张石油平台的图
对常规武器无须150米岩石,就是说tg自信一两百米岩层就可以挡住美 苏核武器了? 美国那个防空司令部不是号称有几千 英尺深 ?

话说回来还是做过详细核武器试验的几大流氓对如何防护核武器研究的深。叫核弹毁灭世界的人可以休息了,5流氓不是日本,真的碰上核战 了,预警 及时大部分人进防空洞就可以避免很多伤亡。象 tg这样大三线 全家老小都往 里面搬 的,碰上核战也不会亡国灭种。对地球就更不值一提了,几十 公里地壳 一两百米都炸不到,搔痒,社么扬起灰尘核冬天更是搞笑。
想去看看
既然已经花了这么大的功夫,改做他用也还是很好的,这么不就浪费了
http://news.163.com/photoset/00AN0001/8972.html
crownless 发表于 2010-4-27 03:40

花钱买票参观难道不是他用??
acoustics 发表于 2010-4-26 21:54


    那不代表人家废弃的国防设施都不开放,TG就是难啊,怎么都有人骂,国内当年这样挖的洞多呢,湖南还有一个掏空整座山的,也是70年代广挖洞的烂尾工程。那个年代这种事干的太多了。我小时候在的那个部队有几条规模一般的坑道也是掏山挖成的,进去比这个小的多,但都是在中央挂号的,新闻里这东西还有什么用,也只有军委说了算,不是地方上想开发赚钱就能开发的……
就算是这个, 开放的也只是10/1,  主要是给外面的有心人看的
够震撼吧,    这东西应该还有不少
  想一举灭掉中国,  门都没有
acoustics 发表于 2010-4-26 21:54

要说MD嘛。。。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转变 夏延山军事基地探秘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3日08:20 人民网

  “9·11”恐怖事件使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大为转变。但很少有人知道,美军最重要的决策之一是来自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夏延山军事基地。今年5月,由纽约外国记者中心组织,记者张松与二十余位外国记者走进了这个号称美军“神经中枢”的神秘大山。张松系其中仅有的两名中国大陆记者之一,其他记者则大多来自欧洲国家,不过独独少了法国同行。有人开玩笑说,美国大兵可不愿意在自己的基地里见到在伊拉克战争中跟自己异心的“法国佬”。


  FBI一路陪同

  夏延山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市。该市人口不多,在记者下榻的宾馆里,游客指南上写着,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市最有人气的自然景点是以奇山异石闻名的“上帝花园”,而最受欢迎的“人文景观”则是美国空军学院。

  虽然行前早有准备,但一路上遇到的安全检查之紧还是出乎记者的意料。除了不允许带任何危险物品之外,军事基地给我们发的通知上还要求各人报上自己此行要用的相机序列号。偏偏我用的数码相机上的序列号已被磨得看不清楚,结果被告之不得携带此相机。另外,一路上,记者发现,有两位便装打扮的小伙子总是跟在队伍左右,还不时和随行军官们低声商量,老记者对我说,这两位肯定是联邦调查局的。

  可调动全美军力

  夏延山军事基地久负盛名。1958年5月,为了对付前苏联洲际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的威胁,美国和加拿大决定共同成立北美防空司令部,其指挥中心就选中了夏延山。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夏延山位于北美大陆深处,便于隐蔽,二是这里有数百米厚的花岗岩作掩护,足以抵御敌人的核进攻。1966年,该军事基地在历经五载施工之后交付北美防空司令部使用。据说“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总统布什的军事助手们竭力劝说其进驻夏延山基地,其一是这里是美军对付核威胁和恐怖袭击最安全的地方,二是在这里可以调动美军所有军事力量,打击恐怖分子。最终,布什没有进驻该基地,但夏延山地区指挥中心却因为在“9·11”事件中发布了全美非军用飞机立即停飞的命令而名扬全美。

  负责全程接待记者们的军事基地“公共事务”负责人托马斯·约翰逊空军少校对记者说,这是北方司令部成立之后首度接待外国记者。并再度重申了一大堆采访纪律。记者最后的印象是,只准看,不准多问,更不能到处拍照。

  钢制大门重25吨

  发给记者们的资料中说,夏延山海拔2500多米,军事基地入口处海拔大约2000多米,也就是说,基地的顶上有四五百米的花岗岩作保护。从山洞口走过长达500多米的隧道,我们终于来到指挥中心的门前。约翰逊少校介绍说,他的身后是厚达两米、重25吨的钢制大门,大门关闭之后,整个基地将与外界完全隔绝。据说,自中心投入使用以后,只关过一次大门,就是“9·11”事件发生当天,当时美军得到的消息说,夏延山指挥中心也可能遭到袭击。

  四大司令部驻扎

  今天的夏延山指挥中心则是美国四大司令部的联合指挥中心。除了北美防空司令部,空军太空司令部、负责导弹防御的战略司令部以及北方司令部等也先后进驻,其中负责美国本土防卫的北方司令部成立于2002年4月,去年11月刚刚进驻。

  走进大门,迎面高墙上挂着的是四大司令部的徽标。这里除了四大司令部的联合指挥中心之外,还有由其分管的空中预警、导弹预警、太空控制、行动情报监测、气候和系统等六个中心。虽然设施看着陈旧,但这里却是藏着全美甚至全球最先进的军事指挥系统。

  中心内应有尽有

  约翰逊少校介绍说,整个中心共由15幢山中钢铁大楼组成,其中12幢为三层楼,其余为一、二层楼。大楼内的墙壁、地板、天花板、走廊和楼梯等全部由钢板拼焊而成。每座的大楼底部都由近百枚超大型弹簧支撑,总共为1319个弹簧,每个弹簧重达4.5吨。大楼与大楼之间还留有一定间隙,以抵御地震或核攻击造成的剧烈震动。  除此之外,地下中心还建有通风过滤设备,专门用来防御生化武器的攻击。整个中心就像是个地下城,有发电站、蓄水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等,还有可供15小时临时需要的蓄电设备,再加上餐厅、小卖部和咖啡店等。即便是关上钢门“与世隔绝”,中心储备的食物、水和能源足可维持800人连续工作30天。在这里工作的军官基本都住在斯普林斯市内,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但基地终年保持运作。由于基地完全处在大山内部,终日不见阳光,空气也不新鲜,所以他们一般是一年半轮换一次。

  给总统最后信息

  别看夏延山指挥中心深居群山之中,其触角所及,却远非传统的军事指挥部所能及。据介绍,夏延山指挥中心拥有200多个由超大型、大型计算机组成的网络和600多条专用通信线路;同时,美国所有的军用卫星、民用卫星、空中雷达预警系统和地面雷达预警系统所取得的数据也在这里汇总;指挥中心还有数百条带备份的热线,可以随时与美国总统、五角大楼、美国各大司令部、加拿大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美国各主要军事基地保持联系。如果说五角大楼是美军的最高指挥中心的话,夏延山指挥中心则起着信息搜集、处理中心的作用,从这里发出的信息,是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作出决断的最后依据。更重要的是,“9·11”之后,美国政府下决心彻底改变原先美军各兵种之间、军方和中情局、联邦调查局之间相互隔绝的局面,在共享信息,协同作战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显示首长新动向

  约翰逊少校带着记者们走过迷宫一般的楼道,来到整座军事基地的指挥中心。与好莱坞电影中气派非凡、花花绿绿的美军指挥中心相比,这里显然要冷落得多。以落地玻璃隔成两间的指挥中心总共也就六七十平米大小。让记者们“不太失望”的是四周的墙上果然挂满了大型液晶显示屏,狭窄的地面空间则放了近二十台电脑和数十部电话,再有就是只能供十多人开会的环形会议桌。这就是指挥中心副司令、加拿大空军准将亨特全部的舞台。这位目前负责指挥中心日常运作的将军说,“9·11”当天,他的顶头上司、现任北方司令部总司令艾伯哈特空军上将就在这里与总统布什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共同指挥了美国境内美军的行动。

  基于保密原因,指挥中心当天的大屏幕和计算机上全部换上了演示专用的数据和图像,只有一面屏幕上记录的“首长动向”是真实的,上面显示,美国总统布什当天在加州圣地亚哥市,副总统切尼在首都华盛顿,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中东,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尔斯在华盛顿。屏幕下方的时区除了显示美国东部、西部时间之外,还特地显示了巴格达时间。亨特将军指着正在值班的几位军官说,他手边的电话直通加拿大国防部长,他守着的电话直通拉姆斯菲尔德……所有这些紧急电话只要拿起其中一部,所有电话即自动全部接通,指挥部进入备战状态。

  演示导弹袭击

  亨特将军身后的三块大屏幕则是指挥中心的核心,上面即时显示着美军通过卫星及雷达等监控手段报回的全球导弹预警信息。他介绍说,目前共有两套系统同时对美国面临的导弹袭击进行评估,并分别报回结果。如果两套系统同时确认发生导弹袭击,则指挥中心会立即向五角大楼通报并等待命令。亨特将军为记者们特地演示了一场模拟预警。大屏幕中的电子地图显示,“邪恶轴心”某国向美国本土发射了一枚导弹,指挥中心确认信息之后,一位军官立即向值班指挥官汇报。指挥官在通知总统及国防部的同时,向位于阿拉斯加的雷达系统发出警报。导弹刚刚进入雷达预警区,地面预警系统就对其运行轨道进行了确认,并立即将所有数据报告给中心。中心的指挥官根据整理后的数据,把情况报告给国防部长或总统,由他们下令是否开始反击。亨特准将不肯说明整个过程的运行时间,只是强调“非常短”。

  监控所有在境飞机

  指挥中心一位军官对记者说,“9·11”之前,美国边境线上的雷达一律对外,时刻防范境外飞机进犯美国,但“9·11”恐怖袭击事件中,恐怖分子在美国国内行动,抢劫国内飞机发动进攻,而这些雷达却毫无反应。“9·11”之后,美军雷达的主要工作成了监控国内航班。在随后参观的空中预警中心里,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当时正在美国领空飞行的2747架飞机全部在美军的监控当中。空军军官格鲁弗介绍说,“9·11”事件的教训之一就是美军与美国航空管理局等政府部门合作不力,造成美军战机反应缓慢。现在,有了美国航空管理局等部门的信息合作,他们将北美地区分成20个地区,对每天约7000架飞机进行分片监控。一旦发生民航客机或货机偏离航线或出现异常情况,他们可以立即通报航空管理局,由后者采取行动。2002年,预警中心就发现了782架不明目的飞机,今年以来也发现了239架,不过最终均证实并非恐怖劫机事件。

  北方司令部见成效

  北方司令部新闻官佩洛尼告诉记者,北方司令部目前只有五六百名军官和美国政府部门的联络官员,是美国唯一没有一兵一卒的司令部。不过,一旦发生恐怖袭击或是外敌入侵,全美所有军队均在其协调之下。北方司令部已经与15个军事机构和22个政府部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14个联邦部门更在该司令部派驻了常任联络员。一旦战争爆发,北方司令部可以征用这些部门的设施运送兵力,确保战争期间的军方需要。据称,去年华盛顿附近发生狙击手连环枪击案时,北方司令部就曾协调陆军派出侦察机昼夜监视巡逻。去年10月,布什总统赴墨西哥参加亚太经合会议时,该部则调动了海军和陆战队在近海保护。

  从初建时的单纯防范核攻击,到现在对境内外军事进攻与恐怖威胁同时进行监控和预警,夏延山基地见证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大转变。不过随行的记者们在赞叹美军预警水平之高的同时,也在悄悄地讨论:“9·11”至今,美国人真的感到自己更安全了吗?(张松)

  来源:人民网
只能做防空洞了。
MD的飞机坟场就是一个破烂飞机回收厂
以这个为取景的电影都有很多
很多飞机都基本拆掉回收了
反正劳资见过比着规模还大的洞。
{:3_87:}我好想去看啊
青色的雪 发表于 2010-4-27 09:05

就是啊。
其实这种玩意啊,比咱阔的多的美帝当年同样是发疯般的造,他那闲置的巨型的东西,只比咱多,不比咱少啊。大家想啊,在那个相互用核弹打架的时代,这东西能少造吗?
其实适当开放一部分这个东西也是一种威慑力:我们已经废了没战争使用价值的都这样,现在用的会怎样变态呢?
这么大的洞不好好利用可惜了,再不济也可以借给人家搞地下工厂。再说重庆山多地少,这种山洞也是能借掉的吧。
回复 23# kalasiki
我爸妈那个厂里头就有一整个车间是建在洞库里头的,就这样还只是利用了很少的一部分
注意到墙壁的高光泽
高光泽不难,大铁门一关,不和外界接触,氧化的速度不会很快,就有有些氧化,开放前几天清理一下就好了,又不是很费人工费
90年代我就去过那里搞技术培训和讲座,那时候工程早已经下马,并开始引进了法国的30W吨合成氨生产技术,制造化肥。很多材料都在变卖,石墨大多卖给了铅笔厂和油墨染料厂等,还有大量的不锈刚管路什么的。主厂和家属区是分开的,工人上班要坐通勤车大概20分钟才能到厂里,离涪陵还有很远,有个很雅致的名字-------叫白涛。原厂是甘肃内迁的,苦了那些人背井离乡跑到大深山里。为把青春埋葬在那里的人们献花[:a15:]
呵呵,可以改作政府的中央数据库。加拿大的中央数据中心就建在一个洞库中的,存放着所有加拿大居民的数据资料,呵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53af350100aqzk.html

详细介绍
青色的雪 发表于 2010-4-27 09:05

米帝某人不是挖出了个废弃的核设施么...
kalasiki 发表于 2010-4-27 23:10
交通极为不方便...
不如做成北京西山指挥中心的备份指挥中心。一北一南.
这东西的维护成本很高的吧。除湿换气这么大的体积
老美当年人人家里都有地下室。里面堆一食食品。
在那个造土星五号的年代。还不知道得整多少洞啊。
难怪70年代生活那么苦,为了安全交了保险费了。
有机会也去看看
也想去看看,向牺牲的人们致敬!!!
pcmark2004 发表于 2010-4-28 01:57


    这种洞当年不知道建了多少...............
xiaoruoruo1985 发表于 2010-4-26 23:43

对地球不是大事,对人类可不见得。比如,全球粮食减产70%,连续5年,这对地球都不是事,不过试试看?
真是大啊,真不知道当时挖了多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