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胸脯再大也不能逼着人家赞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09:45
世界著名法学家德沃金先生应邀访问中国有名的几个法学院,在一次讲演之后,例行提问时间一个学生突然问到:“你对我们这所大学怎么看?”可是德沃金先生从进校到演讲结束也不过几十分钟,他当然听了问题一愣,有点诧异,但是随即礼貌地说:“这是个极好的大学。”(报纸上原作者把那个提问的学生称做蠢货,我是不赞成的,但是他的提问的方式倒是让我想起了许多东西)。


<P>  我们国家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真的比较起来还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甚大,而我们需要吸收的西方先进的东西也有很多,而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也确实不少。可是这并意味着我们什么东西都要小心翼翼地看外国人是否赞赏,非要国际友人夸上我们几句,心理才得到了些许安慰,说到底还是某些国人不自信,什么事都拿外国人说事。如果要征询意见,我看本国国民最有发言权,人家刚来,屁股还没有坐稳,就非问人家要“心理”贿赂,实在是丢份儿。</P>
<P>  比如足球吧,我们确实不如欧美国家,当然有人种差异因素包含在内,更多的是因为足球文化的浅薄吧。所以,我们这方面更显得尤其自卑。我喜欢看各种体育报纸,每次看到记者们和西方足球人士“亲密接触”时,有一个话题是必问的:“你认为中国足球怎么样”,或者“你怎么看中国国家队”;“你认为我们的球员(留洋者)XX如何?”出于礼貌,或者对方对我们这种渴望被强者认同的心理的体谅,总是适当地表扬上几句,可是让我羞愧的是,这些话在任何一个理解力没有问题的人看来都是客套的应酬,我们的记者却颇为欣喜地拿来证明中国足球的某种进步。说实话,中国足球这些年压根就没怎么明显长进,看看我们的国家队就知道了。如果换成我,我会问对方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但决不会非“逼”着人家拿好话让我赢得肤浅的虚荣。毕竟,廉价的赞美永远不如真诚的建议实用。</P>
<P>  我把这种现象称为“虚荣病”。</P>
<P>  我们的新闻记者患这种病的也不轻,一到非常时期,电视上的各色外国人开始了他们充满了滥誉之词的客套演说,每次内容都是大同小异,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就不一一举证了。其实说到自己的国家有多美,我倒觉得人家比咱们更有资格,我们国家荒山秃岭那么多,环境污染这么重,听了人家的话,我们是不是脸上发烧呢。说到我们的发展水平,我们希望我们多展示我们落后的一面,说不定还可以多帮助一些失学儿童。现在人家一看“驴屎蛋”这么光,资助的积极性肯定大打折扣了吧。按经济发展规律。我们才刚起步(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不止两亿吧)。就因为人家到了一次北京、上海就“变相逼供”,这不是剥夺人家“实事求是”的权利嘛。以后外国人来中国,恐怕都得先在自个家狂练说“肉麻话”不脸红的功夫,没办法,某些中国人就爱这口啊,总得给点“面子”吧。</P>
<P>  再讲个故事吧。有一次,某外国知名人士撰文极言中国有资格获诺贝尔文学奖者非钱锺书先生莫属。钱先生看到后,迅速在《光明日报》推出笔谈,力数诺贝尔奖历次误评、错评和漏评,条条有根有据,让那些评委“闻之汗颜”,钱先生甚至有点“刻薄”地说:“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危害还不如诺贝尔文学奖的为害为重。” </P>
<P>  我看完故事,倒没有上升到什么民族自信心,或者是钱先生傲骨可敬的高度。了解钱先生为人的人都知道,他是决不会因为别人说他好就沾沾自喜,他一生和虚荣无缘。我想到的是,被人家认可固然可喜,那说明我们取得了成绩,如果本来人家就没有打算给,我们死气白赖地“求”,那不是“乞丐”吗。那不是“强迫”而是另一种“弱迫”,代价是廉价的虚荣和背地里的蔑视。</P>
<P>  说到底,好听的话也好,诺贝尔奖也好。如果我们真的干出了成绩,有或没有还显得那么重要吗。从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来看,现在有些人这么喜欢外国人的赞扬,恰恰说明我们干的不好,自家人的满意度不去关注,老拿外国人说事,更显出了某种苍白来。上面提到的那个大学生,只不过是我们这种流行病的患者之一,看来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没有起到作用啊。</P>
<P>  但凡以传统或者国情为理由拒绝外国事物的,被拒绝的往往是比较先进的东西。但凡我们急吼吼地想让外国人给予廉价赞赏的,往往是我们做的最不好的东西。</P>
<P>  既然做的不好,为什么不让自己人评价呢?他们可是最有发言权的。为什么不努力做好,多听听人民的意见呢,他们可是这个社会的主人啊!
</P>世界著名法学家德沃金先生应邀访问中国有名的几个法学院,在一次讲演之后,例行提问时间一个学生突然问到:“你对我们这所大学怎么看?”可是德沃金先生从进校到演讲结束也不过几十分钟,他当然听了问题一愣,有点诧异,但是随即礼貌地说:“这是个极好的大学。”(报纸上原作者把那个提问的学生称做蠢货,我是不赞成的,但是他的提问的方式倒是让我想起了许多东西)。


<P>  我们国家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真的比较起来还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甚大,而我们需要吸收的西方先进的东西也有很多,而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也确实不少。可是这并意味着我们什么东西都要小心翼翼地看外国人是否赞赏,非要国际友人夸上我们几句,心理才得到了些许安慰,说到底还是某些国人不自信,什么事都拿外国人说事。如果要征询意见,我看本国国民最有发言权,人家刚来,屁股还没有坐稳,就非问人家要“心理”贿赂,实在是丢份儿。</P>
<P>  比如足球吧,我们确实不如欧美国家,当然有人种差异因素包含在内,更多的是因为足球文化的浅薄吧。所以,我们这方面更显得尤其自卑。我喜欢看各种体育报纸,每次看到记者们和西方足球人士“亲密接触”时,有一个话题是必问的:“你认为中国足球怎么样”,或者“你怎么看中国国家队”;“你认为我们的球员(留洋者)XX如何?”出于礼貌,或者对方对我们这种渴望被强者认同的心理的体谅,总是适当地表扬上几句,可是让我羞愧的是,这些话在任何一个理解力没有问题的人看来都是客套的应酬,我们的记者却颇为欣喜地拿来证明中国足球的某种进步。说实话,中国足球这些年压根就没怎么明显长进,看看我们的国家队就知道了。如果换成我,我会问对方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但决不会非“逼”着人家拿好话让我赢得肤浅的虚荣。毕竟,廉价的赞美永远不如真诚的建议实用。</P>
<P>  我把这种现象称为“虚荣病”。</P>
<P>  我们的新闻记者患这种病的也不轻,一到非常时期,电视上的各色外国人开始了他们充满了滥誉之词的客套演说,每次内容都是大同小异,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就不一一举证了。其实说到自己的国家有多美,我倒觉得人家比咱们更有资格,我们国家荒山秃岭那么多,环境污染这么重,听了人家的话,我们是不是脸上发烧呢。说到我们的发展水平,我们希望我们多展示我们落后的一面,说不定还可以多帮助一些失学儿童。现在人家一看“驴屎蛋”这么光,资助的积极性肯定大打折扣了吧。按经济发展规律。我们才刚起步(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不止两亿吧)。就因为人家到了一次北京、上海就“变相逼供”,这不是剥夺人家“实事求是”的权利嘛。以后外国人来中国,恐怕都得先在自个家狂练说“肉麻话”不脸红的功夫,没办法,某些中国人就爱这口啊,总得给点“面子”吧。</P>
<P>  再讲个故事吧。有一次,某外国知名人士撰文极言中国有资格获诺贝尔文学奖者非钱锺书先生莫属。钱先生看到后,迅速在《光明日报》推出笔谈,力数诺贝尔奖历次误评、错评和漏评,条条有根有据,让那些评委“闻之汗颜”,钱先生甚至有点“刻薄”地说:“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危害还不如诺贝尔文学奖的为害为重。” </P>
<P>  我看完故事,倒没有上升到什么民族自信心,或者是钱先生傲骨可敬的高度。了解钱先生为人的人都知道,他是决不会因为别人说他好就沾沾自喜,他一生和虚荣无缘。我想到的是,被人家认可固然可喜,那说明我们取得了成绩,如果本来人家就没有打算给,我们死气白赖地“求”,那不是“乞丐”吗。那不是“强迫”而是另一种“弱迫”,代价是廉价的虚荣和背地里的蔑视。</P>
<P>  说到底,好听的话也好,诺贝尔奖也好。如果我们真的干出了成绩,有或没有还显得那么重要吗。从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来看,现在有些人这么喜欢外国人的赞扬,恰恰说明我们干的不好,自家人的满意度不去关注,老拿外国人说事,更显出了某种苍白来。上面提到的那个大学生,只不过是我们这种流行病的患者之一,看来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没有起到作用啊。</P>
<P>  但凡以传统或者国情为理由拒绝外国事物的,被拒绝的往往是比较先进的东西。但凡我们急吼吼地想让外国人给予廉价赞赏的,往往是我们做的最不好的东西。</P>
<P>  既然做的不好,为什么不让自己人评价呢?他们可是最有发言权的。为什么不努力做好,多听听人民的意见呢,他们可是这个社会的主人啊!
</P>
实质是极度自卑、崇洋媚外的表现
<B>以下是引用<I>sr71</I>在2004-6-24 22:49:00的发言:</B>
实质是极度自卑、崇洋媚外的表现


说的是.
题目很好[em02]
<P>好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P>
这个学生可能真是个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