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下的对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49:18
响应委员号召,发一篇登载在网易军事上的拙文。
http://war.news.163.com/09/0912/18/5J1HRJGB00011232.html
                           冰点下的对峙--1969年珍宝岛冲突
核心提示

珍宝岛是一个位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岛屿,全岛面积0.74平方公里,状如元宝而得名。1969年3月,在珍宝岛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中苏边界冲突,冲突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结束。但是作为中苏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珍宝岛冲突使新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彻底决裂,直接走上了敌对和对抗,对冷战局势的改变起了重要作用,也为日后中国和西方关系的缓和和改善埋下了伏笔。

冲突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心骨,苏联在经济,国防,教育等各方面给予了中国巨大,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使中国的国家建设迅速走上了正轨,同时,新中国“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也决定了中苏两国在50年代前期亲密无间的蜜月关系。1954年斯大林去世,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权利斗争白热化,赫鲁晓夫上台后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和其制定的政策,同时随着苏联国力的日益增强,对待社会主义盟国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中国共产党对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华援助非常感激,并不赞同将斯大林的是非功过一棍子打死,而且苏共想把自己的观点加入到共产国际中,这些都与赫鲁晓夫领导的苏共产生了矛盾;赫鲁晓夫提出的“联合舰队”,限制中国发展自己的核自卫力量等做法表明了此时的苏共已经不再以无私方式帮助中国,而是更多的站在本国利益,冷战考虑上将中国绑在其战车上;1956年发生的匈牙利事件即以表明苏共的大国沙文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对阵营内国家都不惜大打出手。随后发生的中苏论战持续了10余年,双方都想用马列主义理论来批驳对方的思想,在赫鲁晓夫时代,双方关系已经有所恶化,但并没有达到分裂的境地,中苏关系的裂痕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但是到了勃列日涅夫执政时代,中苏的分歧已经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方面恶化为国家间的敌视状态,中国一方面要摆脱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中国的控制,独立自主的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又要面临西方国家铁幕的包围和封锁,处境非常艰难。从1960年初开始,苏联在中苏边境不断策划和制造事端,1962年克格勃策划了“伊犁事件”,新疆边境6万余人叛逃苏联,其中包括2名解放军少将。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失败,尤其是1968年发生苏联入侵捷克事件后,中国认为苏联提出的“有限主权论”是对一个国家主权严重的侵犯,正在经历文革内乱的中国开始了对苏备战准备。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中国边防部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了极大的克制忍让,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终于在1969年3月初,一场震惊世界的冲突爆发了。

冲突经过

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入侵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中国边防巡逻第二小组给侧后的入侵苏军以沉重打击。随后,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发起反击,但遭到丛林中苏军的猛烈射击。经1个多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击退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3月15日凌晨,苏军边防军60余人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侵入。中国边防部队某营派遣一个加强排登岛,与入侵苏军形成对峙。8时许,苏军发起攻击,该排坚守有利地形,派出部分兵力分割苏军,经一个小时激战,打退了苏军的进攻。9时46分,苏联边防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动6辆坦克5辆装甲车向珍宝岛接近,从南北两侧发起攻击,并以密集火力封锁江叉,拦阻中国边防部队登岛支援。中国守军占领有利地形阻击苏军,连续击中3辆装甲车。3时35分,苏军边防军纵深炮火猛烈袭击中国防御阵地,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2小时后,苏军100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掩护下,发起第三次进攻。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减弱其火力。中国战士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绒衣,先后击毁击伤苏军4辆装甲车。经50多分种激战,胜利地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第三次进攻。这一天,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并炮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同入侵苏军共激战9个多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击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进攻,胜利地保卫了珍宝岛。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70多人,向岛上敷设地雷,企图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登岛并拖回被中国边防部队击坏滞留在江叉的一辆T-62型坦克。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被炸坏的苏军坦克被中国边防军缴获,成为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经多年后俄罗斯解密资料公布,此次冲突,苏联军队死亡58人,伤94人,损失坦克装甲车数十辆。中方牺牲29人,负伤60余人。1969年8月,中国军队在珍宝岛上设置了固定守备哨所,从这些数字上看,中国军队取得了胜利。

冲突后事态发展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同时,苏联还与美国联系,试探性的提出联合对核武器发展尚处初级阶段的中国核力量实施摧毁性打击。苏联同时在国际上制造舆论,并且妄图在共产主义大会上驱逐中国共产党,孤立中国。1969年6月后,苏联继续在边界地区挑起事端,冲突不断,1969年8月13日出动数百辆坦克侵入我国境偷袭铁列克齐哨所,导致中方近40名士兵牺牲。 当时苏联虽然向美国提议联合攻击中国,但经总统尼克松和高级幕僚商议后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这将导致全世界范围的核战争,苏联的行为不亚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美国迅速将苏联秘密向美联系内容公开,提示中国事态的异常严重性,随即中国全国进入核战准备状态,部队进入一级战备,普通人员开始疏散隐蔽。当中苏两国已进入战争边缘的时刻,苏联领导人出于全球主要战略对手是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难免在袭击中国后遭报复等多方面考虑,突然采取了缓和措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吊唁胡志明之机,突然向同去吊唁的中国代表团表达谈判的愿望,随后的周恩来总理和柯西金的会晤暂缓了双方的紧张态势,但并没有得到任何解决。中国和苏联从此开始进入了将近20年的敌对备战状态。

冲突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珍宝岛冲突无论对苏联还是中国都是一场灾难,苏联在冲突后更加的深入了冷战的泥潭,为自己在亚洲树立了又一个强大的敌人,间接的拖垮了苏联;文革已经使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珍宝岛冲突更让中国走上了战时经济体制,耗费大量资源的备战几乎使中国崩溃。同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苏发生的对抗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是一种倒退,是某种意义上的内耗。从另一方面看,中国在珍宝岛冲突中的表现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不屈不饶的新中国,面对强权毫不低头,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也让苏联意识到仅靠战争手段很难征服中国,直接遏制了苏联的战争企图。中国军队在冲突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在事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尤其是当时非常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技术手段,直至今日我国的反坦克装备和技术储备至今仍居于世界前列。对于世界而言,珍宝岛战争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美国并非中国的敌人,而且可以成为中国的战略盟友,由此拉开了中国和美国及西方世界改善关系的帷幕,中国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得到提高,中国顺利加入联合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加重,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中美苏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今天当我们回首这段冰封在雪原的往事时,当人们漫步在风景如画的珍宝岛上时,更需牢记那些为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尊严而献出生命和抛洒热血的英雄,也祝愿中俄两国世代友好,永不再战。响应委员号召,发一篇登载在网易军事上的拙文。
http://war.news.163.com/09/0912/18/5J1HRJGB00011232.html
                           冰点下的对峙--1969年珍宝岛冲突
核心提示

珍宝岛是一个位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岛屿,全岛面积0.74平方公里,状如元宝而得名。1969年3月,在珍宝岛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中苏边界冲突,冲突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结束。但是作为中苏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珍宝岛冲突使新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彻底决裂,直接走上了敌对和对抗,对冷战局势的改变起了重要作用,也为日后中国和西方关系的缓和和改善埋下了伏笔。

冲突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心骨,苏联在经济,国防,教育等各方面给予了中国巨大,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使中国的国家建设迅速走上了正轨,同时,新中国“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也决定了中苏两国在50年代前期亲密无间的蜜月关系。1954年斯大林去世,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权利斗争白热化,赫鲁晓夫上台后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和其制定的政策,同时随着苏联国力的日益增强,对待社会主义盟国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中国共产党对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华援助非常感激,并不赞同将斯大林的是非功过一棍子打死,而且苏共想把自己的观点加入到共产国际中,这些都与赫鲁晓夫领导的苏共产生了矛盾;赫鲁晓夫提出的“联合舰队”,限制中国发展自己的核自卫力量等做法表明了此时的苏共已经不再以无私方式帮助中国,而是更多的站在本国利益,冷战考虑上将中国绑在其战车上;1956年发生的匈牙利事件即以表明苏共的大国沙文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对阵营内国家都不惜大打出手。随后发生的中苏论战持续了10余年,双方都想用马列主义理论来批驳对方的思想,在赫鲁晓夫时代,双方关系已经有所恶化,但并没有达到分裂的境地,中苏关系的裂痕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但是到了勃列日涅夫执政时代,中苏的分歧已经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方面恶化为国家间的敌视状态,中国一方面要摆脱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中国的控制,独立自主的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又要面临西方国家铁幕的包围和封锁,处境非常艰难。从1960年初开始,苏联在中苏边境不断策划和制造事端,1962年克格勃策划了“伊犁事件”,新疆边境6万余人叛逃苏联,其中包括2名解放军少将。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失败,尤其是1968年发生苏联入侵捷克事件后,中国认为苏联提出的“有限主权论”是对一个国家主权严重的侵犯,正在经历文革内乱的中国开始了对苏备战准备。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中国边防部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了极大的克制忍让,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终于在1969年3月初,一场震惊世界的冲突爆发了。

冲突经过

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入侵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中国边防巡逻第二小组给侧后的入侵苏军以沉重打击。随后,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发起反击,但遭到丛林中苏军的猛烈射击。经1个多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击退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3月15日凌晨,苏军边防军60余人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侵入。中国边防部队某营派遣一个加强排登岛,与入侵苏军形成对峙。8时许,苏军发起攻击,该排坚守有利地形,派出部分兵力分割苏军,经一个小时激战,打退了苏军的进攻。9时46分,苏联边防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动6辆坦克5辆装甲车向珍宝岛接近,从南北两侧发起攻击,并以密集火力封锁江叉,拦阻中国边防部队登岛支援。中国守军占领有利地形阻击苏军,连续击中3辆装甲车。3时35分,苏军边防军纵深炮火猛烈袭击中国防御阵地,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2小时后,苏军100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掩护下,发起第三次进攻。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减弱其火力。中国战士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绒衣,先后击毁击伤苏军4辆装甲车。经50多分种激战,胜利地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第三次进攻。这一天,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并炮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同入侵苏军共激战9个多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击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进攻,胜利地保卫了珍宝岛。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70多人,向岛上敷设地雷,企图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登岛并拖回被中国边防部队击坏滞留在江叉的一辆T-62型坦克。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被炸坏的苏军坦克被中国边防军缴获,成为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经多年后俄罗斯解密资料公布,此次冲突,苏联军队死亡58人,伤94人,损失坦克装甲车数十辆。中方牺牲29人,负伤60余人。1969年8月,中国军队在珍宝岛上设置了固定守备哨所,从这些数字上看,中国军队取得了胜利。

冲突后事态发展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同时,苏联还与美国联系,试探性的提出联合对核武器发展尚处初级阶段的中国核力量实施摧毁性打击。苏联同时在国际上制造舆论,并且妄图在共产主义大会上驱逐中国共产党,孤立中国。1969年6月后,苏联继续在边界地区挑起事端,冲突不断,1969年8月13日出动数百辆坦克侵入我国境偷袭铁列克齐哨所,导致中方近40名士兵牺牲。 当时苏联虽然向美国提议联合攻击中国,但经总统尼克松和高级幕僚商议后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这将导致全世界范围的核战争,苏联的行为不亚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美国迅速将苏联秘密向美联系内容公开,提示中国事态的异常严重性,随即中国全国进入核战准备状态,部队进入一级战备,普通人员开始疏散隐蔽。当中苏两国已进入战争边缘的时刻,苏联领导人出于全球主要战略对手是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难免在袭击中国后遭报复等多方面考虑,突然采取了缓和措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吊唁胡志明之机,突然向同去吊唁的中国代表团表达谈判的愿望,随后的周恩来总理和柯西金的会晤暂缓了双方的紧张态势,但并没有得到任何解决。中国和苏联从此开始进入了将近20年的敌对备战状态。

冲突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珍宝岛冲突无论对苏联还是中国都是一场灾难,苏联在冲突后更加的深入了冷战的泥潭,为自己在亚洲树立了又一个强大的敌人,间接的拖垮了苏联;文革已经使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珍宝岛冲突更让中国走上了战时经济体制,耗费大量资源的备战几乎使中国崩溃。同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苏发生的对抗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是一种倒退,是某种意义上的内耗。从另一方面看,中国在珍宝岛冲突中的表现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不屈不饶的新中国,面对强权毫不低头,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也让苏联意识到仅靠战争手段很难征服中国,直接遏制了苏联的战争企图。中国军队在冲突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在事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尤其是当时非常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技术手段,直至今日我国的反坦克装备和技术储备至今仍居于世界前列。对于世界而言,珍宝岛战争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美国并非中国的敌人,而且可以成为中国的战略盟友,由此拉开了中国和美国及西方世界改善关系的帷幕,中国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得到提高,中国顺利加入联合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加重,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中美苏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今天当我们回首这段冰封在雪原的往事时,当人们漫步在风景如画的珍宝岛上时,更需牢记那些为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尊严而献出生命和抛洒热血的英雄,也祝愿中俄两国世代友好,永不再战。
tks
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

:D
学习哈。
柯西金先生是CCCP的明白人呢
想起自己一个笑话
在天津和家里人去看基辅号,有个展舱挂着不少苏联时期的部队宣传画报,讲烈士事迹啥的,有卫国战争的,有和平时期保卫国家财产的。边看就边给人瞎编,说这是红军战士某某在德国坦克面前毫不畏惧啥的,看到一个雪地场景,红军战士坚守阵地,看着行头不像40年代,随口就说了句这算是啥呢,然后老妈也随口答了句,珍宝岛。当时就笑瘫了。
"1969年8月13日出动数百辆坦克侵入我国境偷袭铁列克齐哨所,导致中方近40名士兵牺牲"
应该是数百名士兵吧?求解
孙玉国 这个名字不应被忘记。。。
数百辆是根据有关报道而来的,因为苏军在入侵新疆地区时,基本都是以团以上规模进行的装甲侵袭,一是为了演练大规模机械化奔袭,二则是考虑到珍宝岛吃了亏,没有优势兵力不敢冒进
一笑而过
继往开来!
没救了,就是某本书抄抄改改的文章也能混个精华。
无语了。
人家可是流泪手心版主老大哎
自己给自己加个精还不是手拿把捏的
所以你也要淡定 一笑而过吧
数百辆坦克攻入我方境内 成功歼灭我一40人之巡逻分队
这是何等的气魄啊


真是抄书都还有抄昏头的
哎,哎。

要真是全面开战,会是什么结果???
ace_su37 发表于 2009-9-17 20:03
这位是不是明白人,可不可以给俺等小白说个明白~~


铁列克提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裕民县巴而鲁克山西部地区,与苏联交界。进入1969年6月后,苏军频频在这一带挑起冲突。一开始只有步兵,后来逐渐出现出现了坦克和装甲车,甚至还有直升机。当时前线部队将情况上报,但当时新疆军区司令员龙金书认为,苏军的主要目的在于恐吓,因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前沿人员提出的暂时停止巡逻的建议也未予采纳,这直接造成了事件的加速发展。8月11日,中国军队在两国边防军经常会晤的巴克图哨所悬挂红旗邀请对方司令官进行会谈。然而,当地苏军的赫尔丘上校等主要负责人都没有露面。
     8月12日,新疆军区作战部部长孟魁梧接到塔城军分区再次来电,认为苏军的行动反常,马上报告了龙书金。但龙没有答复。当晚,王新光政委又电话直要新疆军区作战值班室,报告当面苏军可能有重大行动。请示明天的巡逻可否取消。值班参谋回答:军区首长已经接到你们的报告,但对取消巡逻一事没有明确指示。8月13日上午8时,我军在铁列克提地区巡逻队厉行出发,其后,按照正式说法:苏联边防军出动直升机2架,坦克装甲车数十辆步兵300余人,悍然入侵铁列克提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突然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在连长范进忠指导员扬政林的率领下,奋起还击,经过4小时激烈战斗,连续打退苏军3次进攻。终因战前准备不周,兵力火力对比悬殊,巡逻队38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在此次事件中,苏联边防军还打死中国民兵3人,打伤前来增援的中国边防战士12人…
     由于巡逻队全体官兵在战斗中全部牺牲,我们已无从得知当时战斗的具体情况。只知道他们曾通过步话机向后方通报了苏军的兵力状况和发动进攻的状况。为此后的事件调查工作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本情况。
    半个月后,为了弄清事件真相,中央军委调查组来到乌鲁木齐。先后就决策责任问题调查了军区司令员以下近百人。1971年9。13事件后,龙书金受到处理。
    应该说,铁列克提事件是当时中苏边境形式的必然结果。由于苏联在珍宝岛未能占到便宜,肯定要在边境的其他地区找回一些面子。因此,象这样的预谋伏击,即使不在铁列克提发生,也可能在其他地区发生。毕竟中苏边境 长达数千公里。对苏联方面还是有可乘之机的

铁列克提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裕民县巴而鲁克山西部地区,与苏联交界。进入1969年6月后,苏军频频在这一带挑起冲突。一开始只有步兵,后来逐渐出现出现了坦克和装甲车,甚至还有直升机。当时前线部队将情况上报,但当时新疆军区司令员龙金书认为,苏军的主要目的在于恐吓,因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前沿人员提出的暂时停止巡逻的建议也未予采纳,这直接造成了事件的加速发展。8月11日,中国军队在两国边防军经常会晤的巴克图哨所悬挂红旗邀请对方司令官进行会谈。然而,当地苏军的赫尔丘上校等主要负责人都没有露面。
     8月12日,新疆军区作战部部长孟魁梧接到塔城军分区再次来电,认为苏军的行动反常,马上报告了龙书金。但龙没有答复。当晚,王新光政委又电话直要新疆军区作战值班室,报告当面苏军可能有重大行动。请示明天的巡逻可否取消。值班参谋回答:军区首长已经接到你们的报告,但对取消巡逻一事没有明确指示。8月13日上午8时,我军在铁列克提地区巡逻队厉行出发,其后,按照正式说法:苏联边防军出动直升机2架,坦克装甲车数十辆步兵300余人,悍然入侵铁列克提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突然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在连长范进忠指导员扬政林的率领下,奋起还击,经过4小时激烈战斗,连续打退苏军3次进攻。终因战前准备不周,兵力火力对比悬殊,巡逻队38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在此次事件中,苏联边防军还打死中国民兵3人,打伤前来增援的中国边防战士12人…
     由于巡逻队全体官兵在战斗中全部牺牲,我们已无从得知当时战斗的具体情况。只知道他们曾通过步话机向后方通报了苏军的兵力状况和发动进攻的状况。为此后的事件调查工作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本情况。
    半个月后,为了弄清事件真相,中央军委调查组来到乌鲁木齐。先后就决策责任问题调查了军区司令员以下近百人。1971年9。13事件后,龙书金受到处理。
    应该说,铁列克提事件是当时中苏边境形式的必然结果。由于苏联在珍宝岛未能占到便宜,肯定要在边境的其他地区找回一些面子。因此,象这样的预谋伏击,即使不在铁列克提发生,也可能在其他地区发生。毕竟中苏边境 长达数千公里。对苏联方面还是有可乘之机的
牺牲者中,还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温炳林和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李连祥,他们不属于巡逻队成员,但同样是烈士!
ace_su37 发表于 2009-9-17 20:00
自己不能给自己加精
分都不行
我们为什么是同一天注册的?难道您是我的马甲??
或者我是您的马甲???
貌似有本同名同事的书
90年代出的
中央台的纪录片说的是巡逻队被伏击,数百坦克好像很难伏击一个40人的巡逻队吧。
吴王 发表于 2009-9-17 19:48
我加的,有问题吗?
这么好的精华贴我感觉还是移动到---中外历史转载讨论版比较合理
诸位以为如何?
这也受精?汗~
内容跟网上的大同小异,GJM了都~
可惜了CD精华帖的名声
无可奈何花落去 CD已不复当年
一声叹息罢了
8# 黑衣骑士
MS曾短暂火箭升天至大军区副职。。。
关于精品文章的问题,是体制问题:D
精品,学习了[:a15:]
agein 发表于 2009-9-17 23:16
版主阁下,你说呢?
  当年使用的56式火箭筒在低温下发射会有纸尾管残留,弹道性能也不好。威力不足于击穿敌人的T62坦克。
有这本书,很详尽
老40可以追溯到二战末期德国佬的铁拳:L
这个确实以前在网上看过,版主,你不如说是转的吧,不要说成是自己的“拙作”

  当年使用的56式火箭筒在低温下发射会有纸尾管残留,弹道性能也不好。威力不足于击穿敌人的T62坦克。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09-9-20 09:05

我记得《共和国之战》里面描述的是战士周锡金用火箭筒击毁了扬西中校坦克分队中最后一辆装甲车,而打头阵的那辆T-62是被事先布置的地雷炸瘫的,并且里面还指出了在冲突爆发前一天的摩擦中是我方抢先开火,不过苏联的边防军也确实拿枪指着我们,有分析说当时苏联边防军拿的是空枪,只是吓唬我们,《共和国之战》里面的记载是我方开枪后,苏军拔腿就跑……我估计十有八九是真没带子弹。
  当年使用的56式火箭筒在低温下发射会有纸尾管残留,弹道性能也不好。威力不足于击穿敌人的T62坦克。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09-9-20 09:05

我记得《共和国之战》里面描述的是战士周锡金用火箭筒击毁了扬西中校坦克分队中最后一辆装甲车,而打头阵的那辆T-62是被事先布置的地雷炸瘫的,并且里面还指出了在冲突爆发前一天的摩擦中是我方抢先开火,不过苏联的边防军也确实拿枪指着我们,有分析说当时苏联边防军拿的是空枪,只是吓唬我们,《共和国之战》里面的记载是我方开枪后,苏军拔腿就跑……我估计十有八九是真没带子弹。
而且事先我方还有部分士兵于前一天晚上事先部署在了珍宝岛的一片灌木丛中,隐蔽好后几个小时,苏联的伏兵就开到了他们对面的灌木丛里隐蔽--------双方都打算半路伏击,结果我方抢了先,结果战斗打响后我方的第一轮炮火就把苏联伏兵炸的兔子一般窜向江面被子弹狂追,可惜的是于庆阳的牺牲,这样的好汉就这么去了……
普普通通,没有甚么大家不知道的新东西,另外战斗经过也是主旋律,其实我们在战术上是精心策划过的,这些文章里都没有.
客观来说,是个扫盲贴,组织也不错,但分量感觉还够不上精.
这本书我有,感觉上是演义成份居多
当时TG可是从不肯吃亏的

就算是我们先动手,也会一口咬定是毛子的错

相比现在TG的脾气太好了,经济发展的结果么?光脚不怕,穿靴就开始怕了
不是说土鳖爆了个大炮竹,把百多万苏军都吓傻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