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殊真特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3:51:54
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又名学艺,化名曾达斋,他有多重身份:军统、中统、青红帮、日伪,然而他的秘密身份却是货真价实的中共特科。

  多面人

  袁殊早年留学日本,三十年代初回国参加上海左翼文艺活动,曾主编《文艺新闻》。作为同路人,袁殊与当时上海左翼文化人冯雪峰、夏衍、楼适夷等都很熟悉,与潘汉年之间也有一定的交往。不过,袁殊当时与国民党上海市社会局局长、军统特务头子吴醒亚是同乡,且私交甚笃,在潘汉年进入中央特科之后,袁也被吸收加入了中共情报行列。1931年10月,袁殊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立即转入了特科的工作。按照地下党负责人的指示,袁殊利用吴醒亚的关系成为新声通讯社的记者,从而可以出席南京政府的记者招待会,并由此认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岩井英一。并接受其津贴,成为了中共与日本方面的双料高级谍报人员了。1933年,潘汉年奉命进入中央苏区前后,袁殊则奉派参加了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工作。

  1935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三次大破坏,袁殊也被军统局逮捕,旋即叛变自首,使著名电影女演员王莹被捕入狱,夏衍也险些落入敌手。顾虑到袁殊与吴醒亚的特殊关系,同时又害怕得罪日本人,逮捕袁殊的特务机关于翌年春将他释放。此后,袁东渡日本,继续与岩井保持关系,并接受日本外务省的情报津贴。

  1937年春,正当潘汉年奔波于沪宁杭,参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之际,袁殊也回到了上海。他一面继续和军统吴醒亚保持关系,一面找潘汉年、冯雪峰、夏衍等人联系,但又不知中共对他抱怎样的态度。一次,他将一份有关日本各重要城市状况的机密资料交给了潘汉年,希望借此得到中共的谅解,重新给他一个工作的机会。于是,他带着试探性的口气,对潘汉年说:“我以后的工作该怎么办呢?我现在是一方面和军统吴醒亚有联系,另一方面和日本驻上海领事馆也有联系的。”

  从袁殊的口气中,潘汉年自然清楚他的用意。作为当时国共谈判桌上中共的全权代表,潘汉年审时度势,认为在中日战争一触即发、国共两党合作大势所趋的形势之下,用好袁殊这样的情报人员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他当即表态欢迎袁殊继续与中共合作,并指示他:“你可以用抗日的名义继续和军统保持联系,也可以和日本领事馆应付。但你要准备承受外界对你的误解和抨击。”

  袁殊就这样又恢复了与中共的情报关系。后来,潘汉年回延安时,即将袁殊的情况向中社部作了汇报,康生在中央特科时期也认识袁殊。中社部很快取得共识,认为可以争取和利用袁殊的特殊关系,在敌人营垒中建立我们的内线。

  1937年6月,潘汉年以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回到上海。从此,直到1946年去解放区,在潘汉年的导演下,袁殊成功地演出了一场场出色的情报战。

  抗战前夕,袁殊在杜月笙“帮助”下办起了时事刊行社。抗战爆发后,戴笠通过杜月笙找到了袁殊,希望利用他与日本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的关系为军统工作。袁殊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去请示潘汉年。潘汉年沉吟了一会,说:“这是件好事,机会难得,你千万不可错失良机,答应戴笠的一切要求。”就这样,袁殊又多了一个身份:军统,加上中统、青红帮、日伪,以及货真价实的中共秘密身份,则是五重身份了。从此,袁殊通过各种关系,大量获取日本情报,首先是向潘汉年汇报,然后,有选择地给军统汇报。

  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袁殊置生死于度外,化装成日本学生,越过战线,深入到了日军阵地侦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

  上海沦为孤岛后,袁殊奉命(潘汉年之命,表面则是戴笠之命)留守,以军统少将的名义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惩办侵略者与臭名昭著的汉奸。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爆炸了日本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为此,军统给袁殊记了大功。

  辉煌的战略情报

  在香港,袁殊接受了戴笠分派的两项任务:一是暗杀李士群;二是深入日本关系,交换和平意见。袁殊回到上海,同军统潜伏人员策划爆炸李士群的巢穴76号。没想到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等人叛变,把他给出卖了。后来,袁殊被作为“外务省情报人员”,引渡到了岩井那里。

  根据潘汉年指令,袁殊向岩井提出成立“兴亚建国运动”的本部,“兴亚建国运动”本部于1939年11月在岩井公馆成立。潘汉年借岩井之名,建立了这么一个机构,除了掩护一个电台外,更重要的,则是出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大局的考虑。

  1942年初,由日本外务省安排,陈孚木与袁殊一道,作为“兴建运动”的代表到日本访问。外务省头子野春吉三郎向陈、袁透露,日军已确定了南进的战略部署。这一消息,通过袁殊-潘汉年-延安,最终转到了苏联。连同佐尔格的报告,始终担心腹背受敌的苏联才放心大胆地从远东调出了几十万兵力参加莫斯科保卫战。

  自1939年到抗战胜利,袁殊完成的情报工作可谓数不胜数:及时向党中央提供了日伪内部的人事更迭;苏南日军的兵力部署、清乡行动;建立通往根据地秘密交通路线;救援被俘的我方人士,这包括袁殊亲自救出的鲁迅夫人许广平,掩护潘汉年、范长江、邹韬奋等进入根据地;由于情报及时,粟裕部队迅速跳出了日伪合围的“篱笆墙”……1945年初,袁殊辞去了伪教育厅长等职,仅留下一个上海市参议的名分。抗战胜利后,袁殊被任命为忠救军新制别动队第五纵队指挥和军统直属第三站站长,授予中将军衔。

  直到第二年,即1946年初,国民党方面才知道袁殊去了解放区。“双十”协定后,袁殊随军北撤。华东组织部长曾山同志亲自找袁殊谈话,考虑到各种关系,让袁殊暂时改名,从此,“曾达斋”一直用了几十年。后来,他被任命为华东局联络部第一工作委员会主任。

  最后的岁月

  1949年,袁殊到了北京,转到了李克农的情报部门,做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

  1955年,受潘汉年冤案牵连,袁殊被判刑12年,1967年期满,正是“文革”,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期满,仍被解送到另一个劳改农场“就业”。他还不知道,他的妻子端木 1968年因受恐吓,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未遂,后离家出走,从此下落不明。

  袁殊在狱中通读了《资本论》、马列著作、《毛泽东选集》,翻译了大量日文书籍,写下史料性传记《大流氓杜月笙》,并且仍然关注着党的情报事业,写了近8万字的《南窗杂记》,总结敌后情报工作经验。直到1982年平反后,还写了不少文章。他一生留下的文字近千万字。他还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报告文学”这一概念,并最早对报告文学作出研究的人。同时,在中国新闻学史上留下好些个“第一”的记录。

  被誉为“东方佐尔格”的袁殊,直到今天仍以其扑朔迷离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也许,是他的“道行太深”了,直到今天仍不能辨明他“间谍”的本来面目。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又名学艺,化名曾达斋,他有多重身份:军统、中统、青红帮、日伪,然而他的秘密身份却是货真价实的中共特科。

  多面人

  袁殊早年留学日本,三十年代初回国参加上海左翼文艺活动,曾主编《文艺新闻》。作为同路人,袁殊与当时上海左翼文化人冯雪峰、夏衍、楼适夷等都很熟悉,与潘汉年之间也有一定的交往。不过,袁殊当时与国民党上海市社会局局长、军统特务头子吴醒亚是同乡,且私交甚笃,在潘汉年进入中央特科之后,袁也被吸收加入了中共情报行列。1931年10月,袁殊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立即转入了特科的工作。按照地下党负责人的指示,袁殊利用吴醒亚的关系成为新声通讯社的记者,从而可以出席南京政府的记者招待会,并由此认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岩井英一。并接受其津贴,成为了中共与日本方面的双料高级谍报人员了。1933年,潘汉年奉命进入中央苏区前后,袁殊则奉派参加了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工作。

  1935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三次大破坏,袁殊也被军统局逮捕,旋即叛变自首,使著名电影女演员王莹被捕入狱,夏衍也险些落入敌手。顾虑到袁殊与吴醒亚的特殊关系,同时又害怕得罪日本人,逮捕袁殊的特务机关于翌年春将他释放。此后,袁东渡日本,继续与岩井保持关系,并接受日本外务省的情报津贴。

  1937年春,正当潘汉年奔波于沪宁杭,参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之际,袁殊也回到了上海。他一面继续和军统吴醒亚保持关系,一面找潘汉年、冯雪峰、夏衍等人联系,但又不知中共对他抱怎样的态度。一次,他将一份有关日本各重要城市状况的机密资料交给了潘汉年,希望借此得到中共的谅解,重新给他一个工作的机会。于是,他带着试探性的口气,对潘汉年说:“我以后的工作该怎么办呢?我现在是一方面和军统吴醒亚有联系,另一方面和日本驻上海领事馆也有联系的。”

  从袁殊的口气中,潘汉年自然清楚他的用意。作为当时国共谈判桌上中共的全权代表,潘汉年审时度势,认为在中日战争一触即发、国共两党合作大势所趋的形势之下,用好袁殊这样的情报人员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他当即表态欢迎袁殊继续与中共合作,并指示他:“你可以用抗日的名义继续和军统保持联系,也可以和日本领事馆应付。但你要准备承受外界对你的误解和抨击。”

  袁殊就这样又恢复了与中共的情报关系。后来,潘汉年回延安时,即将袁殊的情况向中社部作了汇报,康生在中央特科时期也认识袁殊。中社部很快取得共识,认为可以争取和利用袁殊的特殊关系,在敌人营垒中建立我们的内线。

  1937年6月,潘汉年以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回到上海。从此,直到1946年去解放区,在潘汉年的导演下,袁殊成功地演出了一场场出色的情报战。

  抗战前夕,袁殊在杜月笙“帮助”下办起了时事刊行社。抗战爆发后,戴笠通过杜月笙找到了袁殊,希望利用他与日本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的关系为军统工作。袁殊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去请示潘汉年。潘汉年沉吟了一会,说:“这是件好事,机会难得,你千万不可错失良机,答应戴笠的一切要求。”就这样,袁殊又多了一个身份:军统,加上中统、青红帮、日伪,以及货真价实的中共秘密身份,则是五重身份了。从此,袁殊通过各种关系,大量获取日本情报,首先是向潘汉年汇报,然后,有选择地给军统汇报。

  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袁殊置生死于度外,化装成日本学生,越过战线,深入到了日军阵地侦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

  上海沦为孤岛后,袁殊奉命(潘汉年之命,表面则是戴笠之命)留守,以军统少将的名义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惩办侵略者与臭名昭著的汉奸。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爆炸了日本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为此,军统给袁殊记了大功。

  辉煌的战略情报

  在香港,袁殊接受了戴笠分派的两项任务:一是暗杀李士群;二是深入日本关系,交换和平意见。袁殊回到上海,同军统潜伏人员策划爆炸李士群的巢穴76号。没想到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等人叛变,把他给出卖了。后来,袁殊被作为“外务省情报人员”,引渡到了岩井那里。

  根据潘汉年指令,袁殊向岩井提出成立“兴亚建国运动”的本部,“兴亚建国运动”本部于1939年11月在岩井公馆成立。潘汉年借岩井之名,建立了这么一个机构,除了掩护一个电台外,更重要的,则是出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大局的考虑。

  1942年初,由日本外务省安排,陈孚木与袁殊一道,作为“兴建运动”的代表到日本访问。外务省头子野春吉三郎向陈、袁透露,日军已确定了南进的战略部署。这一消息,通过袁殊-潘汉年-延安,最终转到了苏联。连同佐尔格的报告,始终担心腹背受敌的苏联才放心大胆地从远东调出了几十万兵力参加莫斯科保卫战。

  自1939年到抗战胜利,袁殊完成的情报工作可谓数不胜数:及时向党中央提供了日伪内部的人事更迭;苏南日军的兵力部署、清乡行动;建立通往根据地秘密交通路线;救援被俘的我方人士,这包括袁殊亲自救出的鲁迅夫人许广平,掩护潘汉年、范长江、邹韬奋等进入根据地;由于情报及时,粟裕部队迅速跳出了日伪合围的“篱笆墙”……1945年初,袁殊辞去了伪教育厅长等职,仅留下一个上海市参议的名分。抗战胜利后,袁殊被任命为忠救军新制别动队第五纵队指挥和军统直属第三站站长,授予中将军衔。

  直到第二年,即1946年初,国民党方面才知道袁殊去了解放区。“双十”协定后,袁殊随军北撤。华东组织部长曾山同志亲自找袁殊谈话,考虑到各种关系,让袁殊暂时改名,从此,“曾达斋”一直用了几十年。后来,他被任命为华东局联络部第一工作委员会主任。

  最后的岁月

  1949年,袁殊到了北京,转到了李克农的情报部门,做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

  1955年,受潘汉年冤案牵连,袁殊被判刑12年,1967年期满,正是“文革”,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期满,仍被解送到另一个劳改农场“就业”。他还不知道,他的妻子端木 1968年因受恐吓,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未遂,后离家出走,从此下落不明。

  袁殊在狱中通读了《资本论》、马列著作、《毛泽东选集》,翻译了大量日文书籍,写下史料性传记《大流氓杜月笙》,并且仍然关注着党的情报事业,写了近8万字的《南窗杂记》,总结敌后情报工作经验。直到1982年平反后,还写了不少文章。他一生留下的文字近千万字。他还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报告文学”这一概念,并最早对报告文学作出研究的人。同时,在中国新闻学史上留下好些个“第一”的记录。

  被誉为“东方佐尔格”的袁殊,直到今天仍以其扑朔迷离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也许,是他的“道行太深”了,直到今天仍不能辨明他“间谍”的本来面目。
  因为特殊,所以才有展开情报工作的空间;因为特殊,所以容易被怀疑,特别是建国以后大量的政治运动和迫害,情报战线很多优秀的干部都无法善终。
他的毛病就在于当初有变节的经历,某D喜欢说不秋后算账,其实,,,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我要是这个袁就在解放战争后期远走高飞,太祖再厉害,也够不着北美这片自由的土地。
在险恶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也只能如此作为,但是完全可以人性化一点,比如搞一个沙漠或者林海雪原里的专门的城市软禁他们这种人,如苏联的科技城一样,进去凭证,城市里设施一应俱全。

本来袁殊不合适做特工,身高190多,长相英俊,引人注目,所以有第一次被捕,不过妙就妙在他利用这次被捕做成了后来的大事业。
本来袁殊不合适做特工,身高190多,长相英俊
也是文革中被迫害的部分原因
127师北美联络官 发表于 2009-9-13 07:01
具体说说。
[quote]他的毛病就在于当初有变节的经历...

===========================

曲线革命在很多时候都是允许的, 尤其是高级情报人员/地下工作者, 既然可以有真有假的卖情报, 那关键时候牺牲几个基层同志换取打入对方心脏, 更是超值大手笔, 当然运动算帐时就看运气了.:D

所以当年运动时, 档案是抢夺兼销毁重点.   

MS远东情报局和中共情报机关基本是相互独立, 所以袁即便是变节, 也不是变中共特科的节.
袁术的孙女是业余模特,很漂亮。哈哈哈哈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09-9-13 10:45
对不起,就是瞎说。您想呀,文革那个充分暴露人性恶的年代,袁殊同志即是战功赫赫又是化险为夷,而且还英俊潇洒。这好事都让他占全了,别人怎么活呀??平时嫉妒他的人不会少了,有机会以革命的名义整治他,还能放过么
 1935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三次大破坏,袁殊也被军统局逮捕,旋即叛变自首,使著名电影女演员王莹被捕入狱,夏衍也险些落入敌手
看清了!!!他是有错误的,不是什么故意实施的反间计苦肉计。但是我认为当初某D既然答应了不予追究,就应该说话算数。
[quote] 1935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三次大破坏,袁殊也被军统局逮捕,旋即叛变自首,使著名电影女演员王莹被捕入狱,夏衍也险些落入敌手
看清了!!!他是有错误的,不是什么故意实施的反间计苦肉计。但是我认为当 ...

================

要说错误, 其实和宣布脱党的错误, 也没多大差别.:D
他的遭遇只不过是为了保护与他又接触的胆识当时还在外面的人罢了。

广州前不久公开更改一个案件,一名被判反革命罪的特务突然成了国安系统的英雄。

只不过前面我就说了,其实有更好的办法软禁他们,让外界联系不到他们就可以了,不必要做的这么可怕。
[quote]他的遭遇只不过是为了保护与他又接触的胆识当时还在外面的人罢了。

广州前不久公开更改一个案件,一名被判反革命罪的特务突然成了国安系统的英雄。

只不过前面我就说了,其实有更好的办法软禁他们,让外界联系 ...

==================

连周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 还下大盘棋?
说句实话,我们了解的事实都是有限的,有些东西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所以这些东西看看就好,没必要深究
说句实话,我们了解的事实都是有限的,有些东西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所以这些东西看看就好,没必要深究
[quote]说句实话,我们了解的事实都是有限的,有些东西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所以这些东西看看就好,没必要深究

================

如果不深究, 那CD得缺多少人气人脉...:D
JC谢尔曼 发表于 2009-9-14 10:42


我忘了是哪一期的南都,的确有此报道。
因此不能干情报工作,没好下场
伍豪同志好像也变过节.
楼上的,你说的是不是伍豪脱党事件,那已经被证实为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