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红卫兵重游缅甸“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4:37:26


节选自缅共人民军老战士的〈〈“红飞蛾”2009勐波纪行〉〉

2009年3月末,红飞蛾重返洒遍青春热血的缅甸丛林。在阔别30多年的拉罗渡口,当年缅共人民军五旅渡过楠佧江南征景栋北部地区的情景历历在目……  

  
这次缅怀之旅的两位老战友,李寒、李秋兄妹俩。先前介绍过,昆明知青中两兄妹投身缅共队伍的仅此一例(别的族群这种情况的就多了)。再重点强调一下,哥哥李寒,老高三知青,妹妹李秋,老高一的,其祖上乃辛亥革命元老、民国时代的云南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上将胡瑛。当年在左得恐怖的缅共队伍里若是暴露了这么可怕的出身,可能就活不到现在了。和笔者本人一样,我们都是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十字架去战斗的,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   


1973年10月末,随着旱季的到来,敌我双方的战争机器又开足了马力。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集中了萨尔温江以东的五、八两大主力劲旅,从这里用木瓜船渡过波涛汹涌的楠佧江,开赴景栋北部,进行了包括为期40余天的“孟养地区战役”在内的一系列惨烈的征战。



在这本语焉不详的战史资料中,把这次有军区指令文件、战报等命名的“孟养地区战役”浓缩为一个局部的“孟延战斗”来叙述。有失偏颇。其中把投入兵力最多,担负围敌阻援重任的我五旅四个营加炮连、警卫连近四千人马忽疟不计了。


当然,作为一个攻坚战例来介绍,也只有这样局部着笔,不可能驾驭全局面面俱到。对整个孟养地区战役中独挡一面举足轻重的五旅的战斗情况,看来也只有红飞蛾本人等几个苟活于世的亲历者才能讲得清楚了。幸而,在此书之前,对孟养地区战役,红飞蛾博客中已经有“红飞蛾-血站佧佤山”的纪实小说描述。再幸而,如今可以借助网络优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来补叙和再现当年丛林革命战争情景。  

(未完待续)

节选自缅共人民军老战士的〈〈“红飞蛾”2009勐波纪行〉〉

2009年3月末,红飞蛾重返洒遍青春热血的缅甸丛林。在阔别30多年的拉罗渡口,当年缅共人民军五旅渡过楠佧江南征景栋北部地区的情景历历在目……  

  
这次缅怀之旅的两位老战友,李寒、李秋兄妹俩。先前介绍过,昆明知青中两兄妹投身缅共队伍的仅此一例(别的族群这种情况的就多了)。再重点强调一下,哥哥李寒,老高三知青,妹妹李秋,老高一的,其祖上乃辛亥革命元老、民国时代的云南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上将胡瑛。当年在左得恐怖的缅共队伍里若是暴露了这么可怕的出身,可能就活不到现在了。和笔者本人一样,我们都是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十字架去战斗的,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   


1973年10月末,随着旱季的到来,敌我双方的战争机器又开足了马力。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集中了萨尔温江以东的五、八两大主力劲旅,从这里用木瓜船渡过波涛汹涌的楠佧江,开赴景栋北部,进行了包括为期40余天的“孟养地区战役”在内的一系列惨烈的征战。



在这本语焉不详的战史资料中,把这次有军区指令文件、战报等命名的“孟养地区战役”浓缩为一个局部的“孟延战斗”来叙述。有失偏颇。其中把投入兵力最多,担负围敌阻援重任的我五旅四个营加炮连、警卫连近四千人马忽疟不计了。


当然,作为一个攻坚战例来介绍,也只有这样局部着笔,不可能驾驭全局面面俱到。对整个孟养地区战役中独挡一面举足轻重的五旅的战斗情况,看来也只有红飞蛾本人等几个苟活于世的亲历者才能讲得清楚了。幸而,在此书之前,对孟养地区战役,红飞蛾博客中已经有“红飞蛾-血站佧佤山”的纪实小说描述。再幸而,如今可以借助网络优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来补叙和再现当年丛林革命战争情景。  

(未完待续)

缅共东北军区总部首长们在简陋的草棚会议室里研究制定景栋战役计划。


军区前线指挥部首长们在当地向导指点下看地形。前右一,赵明司令。前右三,军区参谋长余健(缅族,俗称“四川老兵”)。


缅共东北军区司令员赵明(缅名:昭迈。克钦族,俗称“贵州老兵”)与佤族头人向导亲切交谈。


赵司令在部署作战方案。


沙盘上显示的战役形态。

1973年10月底,各部队开始渡楠佧江,执行“解放景栋北部地区”的战役计划。


缅共人民军八旅两千人马从邦桑哈中渡口过江。该渡口过江后即隐蔽地进入中国地界,走一段后进缅境到永黑佤族寨子,此后路段,时而中国,时而缅甸,一直顺中缅边境行军。此路线的利用状况一直持续到缅共消亡。


缅共人民军五旅四千人马从下游的拉罗渡口过江,此渡口离中缅边境五公里左右。渡江后爬腾龙大山(此山是原国民党残军老阵地,197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两个团出境剿残,其中一个团攻击腾龙得手,抓获的残军俘虏中,就有前文所叙的我五旅的残军解放战士,娃娃兵李学文),之后经永黑,紧跟八旅行军队伍前进。在接近勐波时两个旅分道扬镳,八旅经东巴、贺岛往孟养方向去。我五旅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勐波,之后向屏障景栋、孟养的贺嘎山、勐卡推进。在此之前,我五旅已独立完成剿残战役,肃清了萨尔温江中上游两岸的国民党大陆工作组(约一个师的编制),至此,当时的南佤邦全境已基本为我五旅所解放,缅共佤邦红色江山由此底定。目前是腾出手来,向景栋方向和金三角纵深发展。

为我前线部队源源不断运送弹药的后勤军民。


30多年前的拉罗老渡口现在已是“天堑变通途”。


过去怕兵躲兵的老百姓现在特意到路边做小生意了,我和李寒在此停车拍照,和以前跟我军玩“躲猫猫”的老乡亲们聊聊天,提起过去的那段红色疾苦,他们憨厚地呵呵笑。


进入已经阔别25年的五旅旅部、685旅旅部、68师师部驻地-勐波。

勐波人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生活,这条街至少有十家网吧、电子游戏室、娱乐厅。


以前的勐波,天一黑除了睡觉别无去处,而天一亮就忧心忡忡,怕敌机随时降临头顶,而一到吃饭就皱眉头,因为啥菜都没有。而最苦的是出行,随便往哪走都是费力开动“11号大卡车”,一走就是昏天黑地的一整天。而现在,连小姑娘撒泡尿都得开着“日本巡洋舰”出去,那份拽!

    而当年的勐波是怎么“解放”的?且待下回图说。

这是本丛林红狼盘踞了十余年的老巢,最确切的青春故土第二家乡。阔别25年后,“俺胡汉三又回来了(电影“闪闪的红星”台词)!”

“1973年11月,缅共人民军五、八两大劲旅于东进佤邦一年半,继成功开辟了南北佤邦根据地和剿灭累锡山地区的国民党残军“大陆工作组”之后,又在中缅边境楠佧江畔的邦桑集结。任何稍具政治、军事眼光的人都不难看出,攻打缅东重镇景栋,直趋泰缅老金三角地区,占领萨尔温江以东地域,将是缅共目前势在必行的战略大方向。
    参加景栋战役的部队是五旅的4045、502、4047、15营、旅部炮连、警卫连,约五千人;八旅的3035、4048、501、503、旅部炮连、警卫连,约三千人;加军区总部携直属炮营、警卫营、后勤保障等,再加之配合作战的掸邦东部8.15军区(仅有两个营左右兵力),共约举兵万人…………

    第二天一早,八旅和军区前指机关从邦桑哈中渡过楠佧江,紧沿中缅国境线行军,经永黑、东爬、贺岛往景栋东北侧迂回前进;五旅从邦桑拉罗渡过楠佧江,经腾龙直取孟波,往孟卡、贺嘎山方向正面进逼景栋。
    我们五旅爬了一天一夜笔陡的大坡,于第三天拂晓包围了孟波,这是一个早上有冷霜的高山小坝子,敌人已闻风撤离,我们不战而屈人之兵。
    曦辉中,一簇银光闪烁、气势恢宏的西洋屋宇突兀于群山环抱的小坝子正中,令人耳目一新,这是著名的孟波大教堂。 一支支草绿色的缅共队伍从四面八方趟过枯焦焦的荒坝子,涌进了教堂圣地。…………

    在遍乡村张贴的缅共人民军十五条声明中,对当地宗教文化实行保护尊重政策,部队不许进驻教堂领地。旅部带头遵守执行,住到离教堂不远的孟波街子,那是坝子边山脚下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破草棚街,附近有一个十亩大小的水塘,水塘边柳树绕堤。
    从大教堂走出去五里地,有一个被称之为“老亢寨”的克钦族寨子,我们4045就在这个五、六十户人家的寨子驻扎。
    在拉枯族、佤族集居的景栋北部有克钦族寨子,而且不是习惯性地高居山头而是占据了坝子中央,确实稀奇,而更稀奇的是这里的克钦人和拉枯人一样被代表耶稣的洋神父统治了,寨子中心也耸立着一座小规模的洋教堂,显然是洋神父的“分店”。
    尚德兴营长和他的警卫员尚勒门、管理员刀锋都是陇川景颇族,他乡遇同胞,寨民把他们待为上宾,还慷慨献上了一张刚剥下的老虎皮。这一带老虎活动特猖獗,我部15连夜行军时遭遇老虎袭击,一战士及肩挑的行军锅被按扁在地……一时间,猎虎谋皮、泡虎骨木瓜酒成了部队时尚。
    老亢大寨有两大著名特产,酸木瓜和李子,家家房前屋后果木成荫。我们营部所住人家是殷实大户,一条清冽的小溪从竹楼前潺潺流过,他家的黄牛群在溪边草丛中倘徉……
    空袭突然来临!田园诗般的意境被打破,孟波坝子倏忽间被满天的嗡嗡声捂得严严实实。第一次遭空袭的老百姓惊恐万状,满坝子乱叫乱跑的人群成了缅军飞机追逐的活靶子,敌机又投弹又扫射,一架接一架向无辜的老百姓滥施淫威,硝烟火海中只听见男女老少绝望的嚎叫声!………… ”
       …………

    本文摘自本人所著长篇纪实《红飞蛾》第二部〈红飞蛾-血战佤邦〉第九章/景北遣、孟养焰、炼狱倍煎/(1)神父遇红魔/作者/红飞蛾


    其实,当年解放孟波是与驻守的拉枯族李大自卫队(缅甸政府军的民兵)打过一下的,零散的敌人如惊弓之鸟,乱放几枪报警就跑得没了影。那毛毛仗太小,不值一提,所以本大作就不着赘笔。而当年率先进入孟波坝子的我军就是时任4047营排指导员、现任孟波县长的赵和民,中国沧源佤族知青。
换个图床吧,啥也看不到
TG当年的输出革命很厉害啊。
第三只眼睛 发表于 2009-8-24 00:16 疠害个屁!没一处打出个样子来的,都是让政府军撵着打.
f22 发表于 2009-8-24 10:50
美国飞机又不高兴了。
乌合之众能打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很多失败非战之过.这中间掺杂了太多的太复杂的东西.输出革命对当时土共来说是也是新课题.拿捏不好也是正常.况且那时候建国伊始,国内国外也有太多问题待决.输出革命的失败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