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可能成金融危机转嫁重灾区 发展后劲已下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38:36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黄蓉芳 通讯员 周伟)广东的长期发展后劲下降已经难以避免,解决广东发展后劲的主要途径是刺激内需及增加内源型经济投资。昨日,广东省社科院发布一年一度的《广东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

    报告指出,从2000年以来的数据看,广东的消费比重在逐年下降,特别是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

  报告分析,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决定粤港澳合作成败。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应以交通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为起点,打造一个不受地方利益影响的最优一体化交通网络。

  广东或成金融危机转嫁重灾区

  报告认为,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海啸,对全球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影响,尤其是对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破坏性影响,估计要在今年上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充分显示出来。

  报告指出,伴随金融危机而来的全球经济萧条会导致广东大量加工贸易企业订单显著减少。最近出现的企业倒闭并非都是订单减少所致,更多是金融危机带来的重要战略资源,如石油、矿产、有色金属价格跳水导致的企业投资失误所致。报告分析,广东可能成为金融危机转嫁的重灾区。

  长期发展后劲下降已难以避免

  报告指出,区域竞争力比较主要放在广东与江苏、福建、浙江、山东等省市之间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与江苏、山东在经济总量上一直处于胶着状态,1978年三省中广东GDP最低,最高的江苏GDP比广东高出1/3,经过30年的发展,到2007年广东以超过3万亿元的经济总量与江苏、山东拉开了5000亿元的距离。但是,如果从1996年全国经济软着陆来看,广东的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与江苏、山东相差无几,这些数据表明,广东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率先改革开放的优势,近年来这种优势已经明显趋弱。

  广东的长期发展后劲在1992年以后得到了增强,到1995年就开始回落,1997年以后,广东的真实发展后劲已经低于均速增长所需的发展后劲,虽然有2004年以来的努力,广东的长期发展后劲下降已经难以避免。

  应刺激内需增加内源型经济投资

  报告认为,解决广东发展后劲的主要途径是刺激内需及增加内源型经济投资。

  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收入倍增计划刺激内需是有难度的,因为此时能够用于分配的财富可能更少了,即使政府直接给百姓分红包,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老百姓的钱袋子可能会捂得更紧。

  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除了最大限度地刺激本地需求,更重要的是与企业配合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走市场、建渠道、树品牌”弥补广东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黄蓉芳 通讯员 周伟)广东的长期发展后劲下降已经难以避免,解决广东发展后劲的主要途径是刺激内需及增加内源型经济投资。昨日,广东省社科院发布一年一度的《广东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

    报告指出,从2000年以来的数据看,广东的消费比重在逐年下降,特别是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

  报告分析,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决定粤港澳合作成败。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应以交通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为起点,打造一个不受地方利益影响的最优一体化交通网络。

  广东或成金融危机转嫁重灾区

  报告认为,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海啸,对全球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影响,尤其是对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破坏性影响,估计要在今年上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充分显示出来。

  报告指出,伴随金融危机而来的全球经济萧条会导致广东大量加工贸易企业订单显著减少。最近出现的企业倒闭并非都是订单减少所致,更多是金融危机带来的重要战略资源,如石油、矿产、有色金属价格跳水导致的企业投资失误所致。报告分析,广东可能成为金融危机转嫁的重灾区。

  长期发展后劲下降已难以避免

  报告指出,区域竞争力比较主要放在广东与江苏、福建、浙江、山东等省市之间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与江苏、山东在经济总量上一直处于胶着状态,1978年三省中广东GDP最低,最高的江苏GDP比广东高出1/3,经过30年的发展,到2007年广东以超过3万亿元的经济总量与江苏、山东拉开了5000亿元的距离。但是,如果从1996年全国经济软着陆来看,广东的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与江苏、山东相差无几,这些数据表明,广东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率先改革开放的优势,近年来这种优势已经明显趋弱。

  广东的长期发展后劲在1992年以后得到了增强,到1995年就开始回落,1997年以后,广东的真实发展后劲已经低于均速增长所需的发展后劲,虽然有2004年以来的努力,广东的长期发展后劲下降已经难以避免。

  应刺激内需增加内源型经济投资

  报告认为,解决广东发展后劲的主要途径是刺激内需及增加内源型经济投资。

  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收入倍增计划刺激内需是有难度的,因为此时能够用于分配的财富可能更少了,即使政府直接给百姓分红包,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老百姓的钱袋子可能会捂得更紧。

  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除了最大限度地刺激本地需求,更重要的是与企业配合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走市场、建渠道、树品牌”弥补广东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
广东佬有的是办法,不然也不会是先富起来的人
那个书记大人不是说淘汰的都是落后产业嘛
广东的3.5万亿GDP不是吃素的!!!
特区躺在成绩单上睡大觉是不行的.广东在这次寒潮中暴露出了问题,必须继续加快加大改革的步伐.
钱都给中央拿去发展北京上海了,广东那里来的钱发展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
现在才刚开始有破产或倒闭企业的农民工回老家,那各地的政府都已经要求广东想办法留住农民工了。
北京,长三角不是号称已经超越珠三角了嘛,那么就去解决这些民工的就业吧。
原帖由 apirlshide 于 2009-1-1 17:38 发表
钱都给中央拿去发展北京上海了,广东那里来的钱发展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


国税地税的比例分摊是固定吧?
上海人还觉得国家把钱都给北京广东了!
反正二/三线城市更是觉得没有分到啥。
反正预算不透明,说啥都没用。
前两年被广州的同事嘲笑,上海这边过的狗都不如。
结果06年底房价开始狂飙,一个个都在郁闷,没有买个大的,不过比我还没有的强太多了。
原帖由 apirlshide 于 2009-1-1 17:38 发表
钱都给中央拿去发展北京上海了,广东那里来的钱发展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

08年1/4的外资都头到了广东。广东没钱?你这种人造谣也要拿出来几个数据吧。
原帖由 apirlshide 于 2009-1-1 17:38 发表
钱都给中央拿去发展北京上海了,广东那里来的钱发展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



上海还需要广东供血;P

上海给全国供血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了;P
你看看上海多少个所谓的超级工程,全部都是给上海的,上海交纳的税还不够中央给的投资

上缴多少也要看能有多少是返回的
既然这样,上海就收了农民工吧。不要加那么多政策让农民工都不能在上海生活
咋不说,中央给西北连个零头都不到
反正预算不透明,说啥都没用。:handshake
]]
原帖由 sitsang888 于 2009-1-1 19:33 发表



上海还需要广东供血;P

上海给全国供血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了;P

拿中央的时候都没人提
上海和广东就是一丘之貉
原帖由 9527周 于 2009-1-2 16:11 发表

拿中央的时候都没人提
上海和广东就是一丘之貉



说的是相当正确,50步笑100步!
说欠,只有中国欠农民的,其它的都是胡扯!:Q :Q ;funk ;funk
广东也就一血汗工厂的集聚地,更准确地说,广东就是一血汗省!吸血是不可能长久的,正如血汗工厂不可能长久下去一样!:@ :@
发展模式貌似不一样吧,珠三角劳动密集性产业更多一些,长三角貌似机械工业多一些
既然这样,上海就收了农民工吧。
原帖由 apirlshide 于 2009-1-1 17:38 发表
钱都给中央拿去发展北京上海了,广东那里来的钱发展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


你这话根本就是无知!
我是太无知了。血汗工厂至少还能提供职位给农民工,北京就不用说了。上海又提供了多少给农民工呢?

广东当初发展中央给了多少钱呢?现在电视上在播放改革开放30年,邓小平当时都在说中央没钱给,只能给政策。
现在谈论广东不行了,那是胡扯

广东模式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尤其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想搞扩越是发展那是屁股决定脑袋
原帖由 apirlshide 于 2009-1-3 00:44 发表
我是太无知了。血汗工厂至少还能提供职位给农民工,北京就不用说了。上海又提供了多少给农民工呢?

广东当初发展中央给了多少钱呢?现在电视上在播放改革开放30年,邓小平当时都在说中央没钱给,只能给政策。


现在,经过长期发展,广东的地方财政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要扶持产业转型,不能说没钱。中央对一个省市的投资肯定有限,不可能起到根本性作用,对中央而言,起作用大的就是政策。

广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省内发展不平衡。
原帖由 apirlshide 于 2009-1-3 00:44 发表
我是太无知了。血汗工厂至少还能提供职位给农民工,北京就不用说了。上海又提供了多少给农民工呢?

广东当初发展中央给了多少钱呢?现在电视上在播放改革开放30年,邓小平当时都在说中央没钱给,只能给政策。


中央那是有钱吗?想给也给不了,政策远比钱重要,说白了就是权力是钱他大爷
现在都说什么产业升级,问题是拿什么升级,钱从何来,升级的产品又哪里来的市场。
都升级了那些农民工怎么办,难道都回家再耕田?之前中央不是要求广东应该搞产业升级的嘛,但自从金融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以来,不断增多的工人回家增加了各地地方的负担,没工开又没地耕,无所事事的人最容易翻事,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搞到现在已经不敢在明面上提什么升级了。要知道升级了的企业需要的人数更少,现在连应届大学生都是巨大的负担,何况9亿多的农民。
如果现在就少了农民进城务工赚钱这块,那农民就真只能在贫困线挣扎了。靠那少的可怜的土地也只能医自己的肚子。除非大幅度增加农产品价格,提高补贴。但这更会打击城市居民的利益。
产业升级?先给TG各级领导的脑子先升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