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副总裁:三万欧洲企业正等待中国并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36:25
肆虐全球的金融海啸,是否能为中国企业打开一扇并购欧美企业的大门?“这是一个好时机。”10月30日,西门子公司集团副总裁、并购事业部总裁鲁克斯(Kai Lucks)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同时担任德国并购协会主席的鲁克斯预测,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中欧地区的小型家族企业在未来5年倒闭的概率大增。“这些企业正在等待救援,它们的大门已经向中国企业打开。”

  在欧洲中部,大约有3万家中小型家族企业遍布于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以及奥地利等国境内。这些企业中的相当一部分被认为难以躲过这场已经初露端倪的经济衰退。等待并购,是它们幸存下去的唯一方法。

  中金公司日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德国经济陷入衰退已经难以避免。尤其是一直以来支撑德国经济的制造业出口在8月份严重受挫,出现了五年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已经步入下行周期的世界经济引发的外需大幅放缓将更进一步抑制德国以及欧元区出口。”


  德国并购协会主席的鲁克斯表示,“中欧地区的小型家族企业正在等待救援,它们的大门已经向中国企业打开。”

  日前,德国汽车业巨头戴姆勒宣布将在12月份停产一个月。“这意味着会有超过20%的汽车产品的供应商难以存活。”鲁克斯表示,这些企业通常都是中小型家族企业,他们将不得不寻找外部救援者。

  美国投资银行华利安的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代表David Putnam认为:“现在是中国公司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机。”他强调,人民币正在升值,而海外资产的价格却在大幅下跌。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的优势。

  目前,国际社会正在关注中国将如何使用调整它超过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目前,这些资产大部分都投资于美国国债。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看来,与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超过20%的回报率相比,中国持有的10年期美国国债的利率只有4.12%,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张燕生在谈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同时强调:“一定要慎重。”目前还难以评估这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对于进行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来说,原有的挑战依然存在,而且也增加了新的不可预测的因素。

  威普企业管理谘询公司Ruggero Jenna表示,无论是当时海尔参与美国第三大家电品牌美泰克的并购,或者TCL对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并购,都表明政治问题将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面临的首要挑战。

  “中国的企业不知道如何与当地政府打交道,也不知道处理与当地社区的关系,也无法理解西方工会的运作。”Ruggero Jenna认为,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的失败。

  威普的Olivier Letant表示,即使欧美的企业比起以前更加需要中国的资金,但是,在金融危机面前,中国企业面临的政治上的困扰将会更加严重。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时候,发生的主要问题就是尽职调查不足,有一些甚至根本没有做尽职调查。"路伟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执行合伙人吕立山表示。

  根据吕立山的观察,中国企业在境外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不能适应当地的文化,甚至“曾经有中国企业在印度进行并购时,要求对方使用中外合资企业的合同。”  

  海外并购: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是中国企业进行国际扩张的大好时机,应当积极主动,把握机会。”昨天,在“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的国际并购投资策略”研讨会上,威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鲁杰罗(Ruggero Jenna)认为,一方面中国公司实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有利经济环境和政府支持也是重要因素。

  鲁杰罗表示,现在国际上对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大,且有些公司的估值很有吸引力,并且人民币在升值。“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公司走出去的好机会。”

  但是,鲁克斯也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不完全乐观,因为一直以来“海外并购成功率低和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根据鲁克斯提供的数据,过去五年,中国在德国进行的并购案例中,三分之二的交易在中途结束,并购成功的案例中,只有20%运作比较稳定,80%不太好。

  “并购两年后可以看到运作良好的比例有所增加,但50%的公司依然是运作不好,还有20%岌岌可危,因此可以看到中国公司在并购中的情况并不是很好。”鲁克斯告诉记者。

  由此,鲁克斯认为:“一味注重价格而忽视质量是大部分中国公司在海外并购时犯的错误。”同时,中国企业管理层缺乏国际性的经验;进行了并购业务的中国公司往往把工厂转移到中国,“这实际上是撤资而不是投资”。

  国内的专家也保持谨慎乐观态度,他们承认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市场在扩大,但是也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来自政府层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认为,首先是审批程序仍过于繁琐,时效性差;其次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适应跨国公司的运营;再次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强;然后是对企业的指导不足;最后是对跨国投资的战略意义认识不统一,从而导致部门之间的政策不配套。

  上述专家们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应区别看待,海尔、华为、联想等并购成功的案例都有很大差异。而国有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则面临一些额外的准入限制。

  在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看来,中国企业到欧美市场并购的差距很大,更多企业是到非洲、日韩以及周边的一些国家,“我认为现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肆虐全球的金融海啸,是否能为中国企业打开一扇并购欧美企业的大门?“这是一个好时机。”10月30日,西门子公司集团副总裁、并购事业部总裁鲁克斯(Kai Lucks)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同时担任德国并购协会主席的鲁克斯预测,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中欧地区的小型家族企业在未来5年倒闭的概率大增。“这些企业正在等待救援,它们的大门已经向中国企业打开。”

  在欧洲中部,大约有3万家中小型家族企业遍布于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以及奥地利等国境内。这些企业中的相当一部分被认为难以躲过这场已经初露端倪的经济衰退。等待并购,是它们幸存下去的唯一方法。

  中金公司日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德国经济陷入衰退已经难以避免。尤其是一直以来支撑德国经济的制造业出口在8月份严重受挫,出现了五年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已经步入下行周期的世界经济引发的外需大幅放缓将更进一步抑制德国以及欧元区出口。”


  德国并购协会主席的鲁克斯表示,“中欧地区的小型家族企业正在等待救援,它们的大门已经向中国企业打开。”

  日前,德国汽车业巨头戴姆勒宣布将在12月份停产一个月。“这意味着会有超过20%的汽车产品的供应商难以存活。”鲁克斯表示,这些企业通常都是中小型家族企业,他们将不得不寻找外部救援者。

  美国投资银行华利安的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代表David Putnam认为:“现在是中国公司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机。”他强调,人民币正在升值,而海外资产的价格却在大幅下跌。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的优势。

  目前,国际社会正在关注中国将如何使用调整它超过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目前,这些资产大部分都投资于美国国债。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看来,与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超过20%的回报率相比,中国持有的10年期美国国债的利率只有4.12%,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张燕生在谈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同时强调:“一定要慎重。”目前还难以评估这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对于进行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来说,原有的挑战依然存在,而且也增加了新的不可预测的因素。

  威普企业管理谘询公司Ruggero Jenna表示,无论是当时海尔参与美国第三大家电品牌美泰克的并购,或者TCL对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并购,都表明政治问题将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面临的首要挑战。

  “中国的企业不知道如何与当地政府打交道,也不知道处理与当地社区的关系,也无法理解西方工会的运作。”Ruggero Jenna认为,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的失败。

  威普的Olivier Letant表示,即使欧美的企业比起以前更加需要中国的资金,但是,在金融危机面前,中国企业面临的政治上的困扰将会更加严重。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时候,发生的主要问题就是尽职调查不足,有一些甚至根本没有做尽职调查。"路伟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执行合伙人吕立山表示。

  根据吕立山的观察,中国企业在境外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不能适应当地的文化,甚至“曾经有中国企业在印度进行并购时,要求对方使用中外合资企业的合同。”  

  海外并购: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是中国企业进行国际扩张的大好时机,应当积极主动,把握机会。”昨天,在“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的国际并购投资策略”研讨会上,威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鲁杰罗(Ruggero Jenna)认为,一方面中国公司实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有利经济环境和政府支持也是重要因素。

  鲁杰罗表示,现在国际上对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大,且有些公司的估值很有吸引力,并且人民币在升值。“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公司走出去的好机会。”

  但是,鲁克斯也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不完全乐观,因为一直以来“海外并购成功率低和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根据鲁克斯提供的数据,过去五年,中国在德国进行的并购案例中,三分之二的交易在中途结束,并购成功的案例中,只有20%运作比较稳定,80%不太好。

  “并购两年后可以看到运作良好的比例有所增加,但50%的公司依然是运作不好,还有20%岌岌可危,因此可以看到中国公司在并购中的情况并不是很好。”鲁克斯告诉记者。

  由此,鲁克斯认为:“一味注重价格而忽视质量是大部分中国公司在海外并购时犯的错误。”同时,中国企业管理层缺乏国际性的经验;进行了并购业务的中国公司往往把工厂转移到中国,“这实际上是撤资而不是投资”。

  国内的专家也保持谨慎乐观态度,他们承认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市场在扩大,但是也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来自政府层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认为,首先是审批程序仍过于繁琐,时效性差;其次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适应跨国公司的运营;再次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强;然后是对企业的指导不足;最后是对跨国投资的战略意义认识不统一,从而导致部门之间的政策不配套。

  上述专家们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应区别看待,海尔、华为、联想等并购成功的案例都有很大差异。而国有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则面临一些额外的准入限制。

  在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看来,中国企业到欧美市场并购的差距很大,更多企业是到非洲、日韩以及周边的一些国家,“我认为现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西门子需要被并购吗?
如果西门子愿意,我们将慷慨解囊,收购它:D
中小企业有什么好买的,没品牌、没技术
10万中国中小企业等待被并购……
好的 请再坚持6个月:D
好的 请再坚持6个月

德国友人泪流满面,想杀多少价直说吧。。。
LS的2位牛的,[:a5:]
西门子这个大垃圾,害的老子看多少本深入浅出系列,售后服务差的要死。:D :D
啥时候能把西门子收购了就好了。
光这个牌子,就不得了阿
原帖由 lqvod 于 2008-11-1 20:24 发表
中小企业有什么好买的,没品牌、没技术


在咱们眼里很多都是填补空白,谁叫咱底子薄呢:D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房贷美 房利美已经被宰够惨的了
西门子太大了 不好买啊 部门太多
原帖由 bluesun 于 2008-11-4 08:57 发表
西门子太大了 不好买啊 部门太多

西门子倒闭的时候就不值几文钱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