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155亿港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18:33
因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进行的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中信泰富有限公司(00267.HK)已引致亏损共8.08亿港元;而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更高达147亿港元。中信泰富昨天暂停交易,在港股收市后发布了上述消息。

  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称,公司将协调15亿美元的大规模拨备,今年业绩将转为亏损。

  中信泰富公司在澳大利亚兴建的铁矿项目,由于该集团财务董事没有遵守风险政策,在未事先取得主席批准前签订合同,导致亏损。财务董事张立宪与财务总监周至贤现已辞职,并另委莫伟龙为财务董事。

  该集团主要股东中信集团已为该公司协调安排15亿美元的备用信贷,以加强集团流动性。此前,中信泰富和荣智健分别进行了多次的股份回购和增持。中信泰富近年已将钢铁业、内地物业发展订为核心业务。

  目前,中信泰富全资持有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未来会将一半股权售予内地企业。

  这次外汇事件将使集团全年业绩出现亏损。截至今年6月底半年中信泰富的净利为43.8亿港元,而2007年度全年净利为108.43亿港元。

  中信泰富上周五收报14.52港元,过去一个月累计下跌32%,明天将恢复交易。因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进行的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中信泰富有限公司(00267.HK)已引致亏损共8.08亿港元;而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更高达147亿港元。中信泰富昨天暂停交易,在港股收市后发布了上述消息。

  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称,公司将协调15亿美元的大规模拨备,今年业绩将转为亏损。

  中信泰富公司在澳大利亚兴建的铁矿项目,由于该集团财务董事没有遵守风险政策,在未事先取得主席批准前签订合同,导致亏损。财务董事张立宪与财务总监周至贤现已辞职,并另委莫伟龙为财务董事。

  该集团主要股东中信集团已为该公司协调安排15亿美元的备用信贷,以加强集团流动性。此前,中信泰富和荣智健分别进行了多次的股份回购和增持。中信泰富近年已将钢铁业、内地物业发展订为核心业务。

  目前,中信泰富全资持有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未来会将一半股权售予内地企业。

  这次外汇事件将使集团全年业绩出现亏损。截至今年6月底半年中信泰富的净利为43.8亿港元,而2007年度全年净利为108.43亿港元。

  中信泰富上周五收报14.52港元,过去一个月累计下跌32%,明天将恢复交易。
健哥说他不知道此事,我对此表示怀疑。
原帖由 布衣鲜卑 于 2008-10-21 13:09 发表
健哥说他不知道此事,我对此表示怀疑。



有国内这颗大树撑着,就算是亏了也不是亏他自己的钱。
新闻说资产不见了一半, 最终损失可能高达 900 亿.
啥叫富不过三代,已露端倪。

荣老的孙女基本是败家级的。
头脑发热想赚点小便宜,结果蚀了大本,活该。
标题不过瘾,应该叫-----惊现中国最大炒汇白痴,百年中信可能毁于一旦。
原帖由 dream1977 于 2008-10-21 13:45 发表



有国内这颗大树撑着,就算是亏了也不是亏他自己的钱。

呵呵,中信本来就是他们荣家的,解放的时候被"共产",挂上国家的招牌而已,别忿忿不平了.
只是荣家的名声毁了,出了这么一个败家子,荣宗敬荣德生荣毅仁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大资本家,荣智健现在这个鸟样,成天坐私人飞机看跑马,老几辈就差从棺材板里跳出来了.
传说是荣的女儿搞得这个交易。

股价跌到6元,已经破净资产了。
原帖由 屠城校尉 于 2008-10-21 15:41 发表
新闻说资产不见了一半, 最终损失可能高达 900 亿.

有这么严重?哪里的新闻报道的?;funk
富不过三代?
Accumulator“魔鬼”条款

中信泰富是截至目前在外汇Accumulator上最大的牺牲品。

按照已经披露的信息,中信泰富投资的杠杆式外汇合约主要有4种,分别为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月结算,下称“澳元合约”)、每日累计澳元远期合约(每日结算,下称“每日澳元合约”)、双货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月结算,下称“双币合约”)、人民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月结算,下称“人民币合约”)。

“中信泰富目前正在澳大利亚建一个铁矿石项目,为了支付从澳大利亚和欧洲购买的设备和原材料,我们需要澳元和欧元。而为了锁定美元开支的成本,我们集团签订了一些外汇合约。但是,这些外汇合约的签订,没有经过合理的授权,而且这些合约中潜在的最大风险,没有被正确的估计到。”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在一份个人声明中说。

简单而言,中信泰富签订外汇合约,是为了减低其西澳洲铁矿项目和其它投资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但这些外汇合约的收益与风险完全不匹配。

举例来看,澳元合约,是与澳元兑美元汇率挂钩,目前仍在生效的外汇合约规定,中信泰富可以行使的澳元兑美元汇率为0.87。即,当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以0.87的比较便宜的汇率获得澳元。

以今年7月15日澳元兑美元汇率收盘价0.979计算,中信泰富可以用0.87的便宜汇率买入澳元,赚取差价;而当澳元兑美元汇率低于0.87,比如10月21日,澳元兑美元汇率盘中曾报0.6928,中信泰富也必须以0.87的高汇率水平,继续向其对家买入澳元。

但问题在于,这种合约的风险和收益完全不对等。

合约规定,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达到这一利润水平时,合约自动终止。所以在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没有自动终止协议,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高汇率接盘,理论上亏损可以无限大。

中信泰富披露,该公司持有的澳元合约到期日为2010年10月,当每份合约达到150万美元-700万美元的最高利润时,合约终止。中信泰富手中所有的澳元合约加起来,最高利润总额仅为5150万美元,约合4亿港元,即这些合约理论上的最高利润为4亿港元。

但是,只要合约不中止,中信泰富的澳元合约所需要接受的澳元总额却高达90.5亿澳元,相当于超过485亿港元!只要澳元兑美元不断贬值,中信泰富就必须不断高位接货,直到接获总量达90.5亿澳元为止。

而双币合约则更加复杂。按规定,中信泰富必须以0.87的澳元兑美元的汇率、或者1.44的欧元兑美元汇率,按照表现更弱的一方来接盘澳元或者欧元,直到2010年7月;而人民币合约则参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84计算盈亏。

在这些合约之下,中信泰富的澳元合约接盘总量为90.5亿澳元(约485亿港元);每日澳元合约接盘量最高为1.33亿澳元(7.1亿港元);双币合约的接盘总量为2.97亿澳元(15.92亿港元)或者1.604亿欧元(16.6亿港元),但最高利润总额却仅为200万美元(1560万港元)。此外,人民币合约的最高利润为730万人民币,但最高亏损却可达4280万美元(2.9亿人民币)!
貌似中信泰富是被美元崩溃论给玩死的;P

直接原因又是没有止损机制……:L
原帖由 tulipe 于 2008-10-22 09:33 发表
头脑发热想赚点小便宜,结果蚀了大本,活该。

哪里是头脑发热那么简单,那些高唱美元崩溃论的人士,对于中信泰富的外汇套期损失是连个屁都不会放的
原帖由 tulipe 于 2008-10-22 09:33 发表
头脑发热想赚点小便宜,结果蚀了大本,活该。

现在的澳元兑美元汇率是1 AUD = 0.6660 USD
还有那些吵着要收购海外战略资源的主,对于此类投资活动中可能蕴藏的各种风险,以及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也是毫无表示:@

最近我经常说一句话,真理是具体的:time:
签这合约的是谁?能够设计出这样不合理的合约,还能钓到凯子,牛逼大发了。

深南电和高盛的那个赌局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原帖由 光荣的寒假党 于 2008-10-22 13:43 发表
签这合约的是谁?能够设计出这样不合理的合约,还能钓到凯子,牛逼大发了。

深南电和高盛的那个赌局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前提是要意识到澳元对美元可能跌,而且可能大跌30%以上
规避美元下跌的风险很正常,关键是怎么会去签一封收益、亏损完全不对等的合约。
原帖由 squallgzy 于 2008-10-22 11:20 发表

呵呵,中信本来就是他们荣家的,解放的时候被"共产",挂上国家的招牌而已,别忿忿不平了.
只是荣家的名声毁了,出了这么一个败家子,荣宗敬荣德生荣毅仁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大资本家,荣智健现在这个鸟样,成天坐私人飞机看 ...

你本事大,你去管管中信看,站着说话不腰疼:@
按道理来说,用外汇期货或者金属期货来对冲资源价格上涨、下跌的思路是对的,这次的失误应该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止损。
所以说,以国内企业现在的水平去“抄底”华尔街是死路一条啊。
是不是赚了很多美刀,所以这么得意?
中信的亏不过是浮亏,真正是赔是赚还要等2010年才知道。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10-22 13:31 发表

哪里是头脑发热那么简单,那些高唱美元崩溃论的人士,对于中信泰富的外汇套期损失是连个屁都不会放的
原帖由 baicai2008 于 2008-10-22 14:50 发表
是不是赚了很多美刀,所以这么得意?
中信的亏不过是浮亏,真正是赔是赚还要等2010年才知道。


按照已经披露的信息,中信泰富投资的杠杆式外汇合约主要有4种,分别为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月结算,下称“澳元合约”)、每日累计澳元远期合约(每日结算,下称“每日澳元合约”)、双货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月结算,下称“双币合约”)、人民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月结算,下称“人民币合约”)。

全部都是每月或者每日结算的
原帖由 craghack 于 2008-10-22 14:27 发表
按道理来说,用外汇期货或者金属期货来对冲资源价格上涨、下跌的思路是对的,这次的失误应该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止损。


不知道他们的杠杆是几倍的。期货对冲澳元升值的风险能出现这么大的亏损怎么也说不通,里面肯定没这么简单。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10-22 13:41 发表
还有那些吵着要收购海外战略资源的主,对于此类投资活动中可能蕴藏的各种风险,以及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也是毫无表示:@

最近我经常说一句话,真理是具体的:time:

很多所谓“分析人士”一贯都是这副样子的,事后问起来,顶多来句没有想到,市场的变化出乎预期之类的。而他们本人常常扮演的就是谣言制造机的角色。
有一点想请教一下dark_knight兄,这样的合约止损点该如何建立。你认为现在中信除了继续一期期接受亏损高额买入澳元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补救措施?
管理层表示,会考虑以三种方案处理手头未结清的外汇杠杆合同,包括平仓、重组合约等多种手段。
又添英雄冢:中信泰富投资变种Accumulator难脱身

  ──金融风暴下成英雄冢睇错市输身家

  被戏称为「I kill you later」的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连本港大蓝筹中信泰富(0267)都中了Accumulator的陷阱,劲蚀逾155亿元。市场人士指出,Accumulator由于其高达100万美元的入场费,令其成为有钱人的游戏。不过,这类衍生工具可以与很多资产挂钩,包括外汇、期油等,但投资者需要留意到Accumulator一旦所挂钩的产品之价格跌穿入货价,就要以既定的入货价来「接货」,每日可能以双倍或甚至更高倍数来「接货」,这样亏损可能达无底深渊。在是次的金融风暴冲击下,Accumulator成为英雄冢。

  Accumulator早于3至4年前已出现,但随着港股去年创新高,吸引了很多专业投资者对此产品趋之若鹜,连本港多家上市公司亦涉足这类产品,如鸿兴印刷(0450)亦因参与类似Accumulator的金融工具及结构性借款而输掉整间公司,要拱手让出控股权,现代美容(0919)主席曾裕等亦有参与类似Accumulator而输掉巨款。

  入场费100万美元

  今次中信泰富错买的杠杆外汇合约,可说是变种Accumulator。不同之处,在于其对赌博的目标,不是股份,是汇价。至于促销对象,股票Accumulator会集中售予个人投资者,而变种的外汇Accumulator,则主要以上市公司及中小企为对象。

  比联金融产品基金及结构性产品联席董事何雅茵表示,Accumulator是投资者与私人银行订立股票累积期权合约,一般没有零售,最低入场费100万美元,成为有钱人的游戏。由于过去2、3年市况稳定,股价长升长有,以致投资者对Accumulator趋之若鹜。

  何雅茵续称,Accumulator是结构性产品,除了与股票挂钩,可以与很多资产挂钩,包括外汇、期油等,但投资者需要留意到Accumulator一旦所挂钩的产品之价格跌穿入货价,就要以既定的入货价来「接货」,部分条款更可能限定每日以双倍数量来「接货」。

  无止蚀接货至期满

  Accumulator的具体运作如何?它是投资者与私人银行订立股票累积期权合约,为期1年,假设港交所(0388)当时的股价是220元,投资者可以折让价200元每日购入500股港交所股份;若股价跌穿200元,投资者亦要以200元价格,每日购入1,000股(即双份)的港交所股份;假若港交所价格升过250元的赎回价,合约便即时终止。

  陷入越沽越接怪圈

  从这假设,若以港交所昨日收市价83元计算,参与累积期权合约的投资者已录得很大帐面亏损,若财力稍不足,便足以掉进这个累积期权合约的深渊。有些参与Accumulator的投资者,为了套现或减持手上的股票,不理市况沽售股票,结果会令部分股票陷入越沽越接,越接越沽,股价每况愈下的怪圈,增加了股市的波动性。

  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系副教授麦萃才认为,产品设计本身没有问题,只是投资者没有注意到杠杆式买卖属高风险产品,投资者亦没有就个人承受风险能力及负担能力等而贸然决定买入这类产品。他说,的确有不少企业利用这类外汇期权作对冲外汇风险,但相信企业内应该会聘请专业会计师等去评估当中风险,并因应企业的财政实力、需要去厘定当中风险,若没有这样做,那就是咎由自取。
原帖由 nkvdsoldier 于 2008-10-22 15:04 发表

不知道他们的杠杆是几倍的。期货对冲澳元升值的风险能出现这么大的亏损怎么也说不通,里面肯定没这么简单。

你不理解Accumulator类结构性产品的特性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10-22 14:01 发表

你本事大,你去管管中信看,站着说话不腰疼:@

中信很牛,不是一般的牛,看看中信证券,当初前10名都未必排得上,最近这几年吹气球似的膨胀,一下子就是国内第一大券商

朱时代貌似还平静点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10-22 15:28 发表

你不理解Accumulator类结构性产品的特性


请教一下这类产品和通常对冲货币汇率风险操作的区别
钱不当钱,头脑发热
搞不清楚这写杠杆金融产品,不像是在躲风险,像在赌命.
中国中铁汇兑损失19.39亿元 中国铁建损失3.2亿

2008年10月23日07:02  来源:

  受汇兑损失传闻困扰,昨日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601390,股吧)双双跌停。

  中国中铁公告,截至9月30日,中国中铁H股募集资金除已使用9.07亿元外,其余额折合人民币172.38亿元存放在中银香港募集资金专户上,H股剩余募集资金的净损益折合人民币亏损19.39亿元,折合每股0.09元。

  中国中铁公告称,2008年上半年,澳元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加之公司正在实施的澳大利亚项目需要大量澳元,故公司基于澳元对美元升值和澳元为高息货币的考虑,为提高外汇存款收益,减少因人民币对所有外币升值给公司带来的外汇汇兑损失,通过结构性存款方式累计净做了15亿美元左右的结构性存款,并报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截至2008年9月30日,相应结构性存款均已到期,没有余额,期末持有的均为各主要币种的外汇银行存款,相应的各币种的持有金额待统计后及时公布。公司H股募集资金及其他外汇资金没有做金融衍生产品。

  今日,中国铁建公告称,经初步核算,公司2008年7-9月份的财务费用总额为2.74亿元,其中汇兑损失3.2亿元。

  公告显示,经初步匡算,截至2008年9月30日,公司约有外汇存款折合人民币188.87亿元,其中美元和港币共计138.49亿元人民币,澳元15.38亿元人民币,欧元0.19亿元人民币,日元0.57亿元人民币,其他外汇(主要为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利比亚等国货币)34.24亿元人民币。

  由于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上述外汇相对于人民币的任何变动均以报表编制日的汇率进行调整并记入当期汇兑损失或收益。公告特别澄清,7-9月份未进行过任何金融衍生品的投资。
中铁建和中国中铁也被所谓的美元崩溃论给害死了
还好是老老实实存银行,要是搞保值套投,恐怕这180亿全部打水漂。
国内企业玩套保经常玩成投机的,见钱就开眼,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吗。
还是认为老老实实按实际需求去套保不会出这么大损失。搞成这样肯定合同数额远远超过了保值的需要,实质上变成投机了
处分仅仅是降级减薪,真的合算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