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将何以报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54:23
中国人将何以报怨?

(2008-04-14)
● 吴俊刚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论语》里面的这一对白,虽然是文言文,却不难理解。别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你用恩德回报,那么,当别人有恩德于你的时候,你又能用什么去回报呢?所以,孔子认为,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经过打倒孔家店和文革浩劫之后,传统国学沦亡,许多中国人也许早忘了孔子的这句名言,一直到近来出现了于丹热和《论语》热(《于丹论语心得》),才开始有人重新热烈地讨论起这个话题。新加坡人也许会觉得可惜,因为,如果这股热潮在新中进行苏州工业园合作之前出现,那么,双方合作的结果也许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价值观的改变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30年,给人最大的震撼当然是它有形的变化。但无形的变化其实也一样巨大。比如,价值观的改变,有“一切向钱看”,“看钱看厚”之说。在国家层面上,这当然也可以说成是国家利益至上。但给人的印象却是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这和传统的礼仪之邦的形象的确有如天渊之别。

  其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不知不觉高涨了。邓小平时代说要学习新加坡,新加坡也很客气友好地倾囊相授。三十年过去了,南大的市长班还在一班接一班地开,不少资深的在任或退休高级公务员,也应邀到中国去传授与分享各行政领域的专门知识,但有些中国人也开始头脑发胀了,这对于塑造和谐世界的努力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语云,以利交者,利尽则交绝。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应该可以激发中国人的深思。配合8月北京奥运举行的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开始,原本是高高兴兴的事,结果却大出中国人之所料。先是西藏拉萨发生了3·14暴乱事件,继而是圣火在巴黎、伦敦和旧金山传递时,都遭到阻挠和干扰,引发中国网民高涨的民族情绪。在外交层次上,中国人终须思考要何以报怨与何以报德这个问题了。
英法两国态度的转变

  3·14之前,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布朗先后访问了北京,信誓旦旦表达了对北京奥运的支持,也带回了大笔的生意订单,可谓满载而归。但西藏课题一出现,英法两国的态度马上改变。由30名武警学院学员组成的火炬护卫队员,在伦敦街头与试图干扰传递的人发生拉扯,竟被英国媒体冠上“恶棍”称号,现在澳大利亚和日本甚至考虑不让这批护卫队员入境。法国总统萨科齐更是惺惺作态,表示不排除会制抵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据报道,布朗也将不会出席开幕式。在美国旧金山,为免受到干扰和破坏,火炬传递临时改变了路线,令许多公众大感失望。

  对如此利字当头的外交关系,中国人肯定感到深恶痛绝。但若能够因此而就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予人,这对中国的外交肯定大有裨益。

  李显龙总理指出,阻挠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行动,已经深深伤害到中国人民的感受。从网民的反应,我们的确不难看到中国人已被激怒了。原本定调为“和谐之旅”的火炬境外传递,选定了在这些国家的首都进行,很明显是一种尊重和示好的表现,结果却换来了羞辱。这不是以怨报德吗?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中国人以为对欧美可以喻之以利,也制定了和平崛起的政治与外交战略,但是,藏独和其他分裂势力与反华势力就是不买账。西方国家也仍然在价值观和人权课题上苦苦相逼。像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都相继改变了他们的前任的作风,倾向美国的人权和价值观外交,和北京疏离。可是他们却又垂涎于中国的广大市场,因此同北京进行了虚与委蛇的表面外交。

  要和平崛起,又要缔造和谐世界的中国,终于碰了钉子。中国人会何以报怨呢?也许,孔夫子的智慧又应该派上用场了。为了照顾国家利益,中国人显然不能以怨报怨。可是,作为一个堂堂大国,面对羞辱,又岂可唾面自干?所以,还是要遵循以直报怨的原则。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能进一步做到以德报德,真正感激那些对自己真诚友好的国家,并继续往缔造一个和谐世界的远大目标迈进。
 ·作者是《联合早报》评论员中国人将何以报怨?

(2008-04-14)
● 吴俊刚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论语》里面的这一对白,虽然是文言文,却不难理解。别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你用恩德回报,那么,当别人有恩德于你的时候,你又能用什么去回报呢?所以,孔子认为,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经过打倒孔家店和文革浩劫之后,传统国学沦亡,许多中国人也许早忘了孔子的这句名言,一直到近来出现了于丹热和《论语》热(《于丹论语心得》),才开始有人重新热烈地讨论起这个话题。新加坡人也许会觉得可惜,因为,如果这股热潮在新中进行苏州工业园合作之前出现,那么,双方合作的结果也许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价值观的改变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30年,给人最大的震撼当然是它有形的变化。但无形的变化其实也一样巨大。比如,价值观的改变,有“一切向钱看”,“看钱看厚”之说。在国家层面上,这当然也可以说成是国家利益至上。但给人的印象却是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这和传统的礼仪之邦的形象的确有如天渊之别。

  其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不知不觉高涨了。邓小平时代说要学习新加坡,新加坡也很客气友好地倾囊相授。三十年过去了,南大的市长班还在一班接一班地开,不少资深的在任或退休高级公务员,也应邀到中国去传授与分享各行政领域的专门知识,但有些中国人也开始头脑发胀了,这对于塑造和谐世界的努力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语云,以利交者,利尽则交绝。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应该可以激发中国人的深思。配合8月北京奥运举行的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开始,原本是高高兴兴的事,结果却大出中国人之所料。先是西藏拉萨发生了3·14暴乱事件,继而是圣火在巴黎、伦敦和旧金山传递时,都遭到阻挠和干扰,引发中国网民高涨的民族情绪。在外交层次上,中国人终须思考要何以报怨与何以报德这个问题了。
英法两国态度的转变

  3·14之前,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布朗先后访问了北京,信誓旦旦表达了对北京奥运的支持,也带回了大笔的生意订单,可谓满载而归。但西藏课题一出现,英法两国的态度马上改变。由30名武警学院学员组成的火炬护卫队员,在伦敦街头与试图干扰传递的人发生拉扯,竟被英国媒体冠上“恶棍”称号,现在澳大利亚和日本甚至考虑不让这批护卫队员入境。法国总统萨科齐更是惺惺作态,表示不排除会制抵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据报道,布朗也将不会出席开幕式。在美国旧金山,为免受到干扰和破坏,火炬传递临时改变了路线,令许多公众大感失望。

  对如此利字当头的外交关系,中国人肯定感到深恶痛绝。但若能够因此而就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予人,这对中国的外交肯定大有裨益。

  李显龙总理指出,阻挠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行动,已经深深伤害到中国人民的感受。从网民的反应,我们的确不难看到中国人已被激怒了。原本定调为“和谐之旅”的火炬境外传递,选定了在这些国家的首都进行,很明显是一种尊重和示好的表现,结果却换来了羞辱。这不是以怨报德吗?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中国人以为对欧美可以喻之以利,也制定了和平崛起的政治与外交战略,但是,藏独和其他分裂势力与反华势力就是不买账。西方国家也仍然在价值观和人权课题上苦苦相逼。像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都相继改变了他们的前任的作风,倾向美国的人权和价值观外交,和北京疏离。可是他们却又垂涎于中国的广大市场,因此同北京进行了虚与委蛇的表面外交。

  要和平崛起,又要缔造和谐世界的中国,终于碰了钉子。中国人会何以报怨呢?也许,孔夫子的智慧又应该派上用场了。为了照顾国家利益,中国人显然不能以怨报怨。可是,作为一个堂堂大国,面对羞辱,又岂可唾面自干?所以,还是要遵循以直报怨的原则。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能进一步做到以德报德,真正感激那些对自己真诚友好的国家,并继续往缔造一个和谐世界的远大目标迈进。
 ·作者是《联合早报》评论员
我还真没看出来中国是个“礼仪之帮”。
关于缔造和谐世界,嗯,现在中国不强,威胁论又流行,不喊和谐也没得喊了。
中国人会何以报怨呢?那就看你给的价有多高了,咱14亿张嘴是要吃饭的,不是用来吹牛的。
我们的地位还不高啊,因为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