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兽专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31:27
前些时候答应小肥羊做个远古兽类的专帖,可惜一直很忙没能如愿,甚是不好意思,今天开始做古兽专帖,不定期更新,希望大家喜欢!
你们的顶帖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前些时候答应小肥羊做个远古兽类的专帖,可惜一直很忙没能如愿,甚是不好意思,今天开始做古兽专帖,不定期更新,希望大家喜欢!
你们的顶帖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恐龙时代结束后人类进入了远古巨兽的时代,这个时代生命的色彩缤纷绝不亚于恐龙时代,按地质年代划分白垩纪结束后地球进入了新生代其具体划分是这样的:


【新生界】xīn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三个界。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新生代】xīn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三个代。分为古近纪(老第三纪)、新近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约从6 500万年前至今。在这个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和现代接近。后期有人类出现。

【古近系】gǔjìnxì

新生界的第一个系。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古近纪】gǔjìnjì

新生代的第一个纪(旧称老第三纪、早第三纪)。约开始于6 500万年前,结束于2 30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除陆地生活的以外,还有空中飞的蝙蝠、水里游的鲸类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纪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新近系】xīnjìnxì

新生界的第二个系。新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新近纪】xīnjìnjì

新生代的第二个纪(旧称新第三纪、晚第三纪)。约开始于2 300万年前,结束于16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形体渐趋变大,一些古老类型灭绝,高等植物与现代区别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较多见。新近纪可分为中新世和上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第四系】dìsìxì

新生界的第三个系。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它是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系,也是地层系统的最后一个系。可分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第四纪】dìsìjì

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纪可分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附:第四纪名称来历。最初人们把地壳发展的历史分为第一纪(大致相当前寒武纪,即太古宙 元古宙)、第二纪(大致相当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纪3个大阶段。相对应的地层分别称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国学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层时,把第三系上部的松散沉积物划分出来命名为第四系,其时代为第四纪。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第一纪和第二纪因细分成若干个纪被废弃了,仅保留下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名称,这两个时代合称为新生代。现第三纪已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故仅留有第四纪的名称。
]]
袋犬
]]
]]
]]
插个对,东风是学古生物的??
恐猫(dinofelis)

拉丁文名:Dinofelis barlowi
英文发音:dy-noh-FEE-liss

体长 : 肩高70厘米
体重 : ?
食物 : 肉食
生存年代:五百万到一百四十万年前

生存地点:北美、欧洲、亚洲、非洲

物种种类:哺乳类─食肉目

名称含义:可怕的猫


与巨剑齿虎相比,科学家相信同时同地的另一种剑齿猫科动物更有可能是沾满人类祖先鲜血的杀手,它就是恐猫。

恐猫生活在500~150万年前的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洲,在早期曾与前辈短剑剑齿虎共存过一段时间。它们是剑齿虎中的另类,在很多地方更接近我们熟悉的现生猫科动物。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它们的剑齿不是特别发达,其长度介于狮虎和大部分剑齿虎之间,甚至还没有其先祖后猫的剑齿长。这样的剑齿直而粗短,呈短刀状,看起来不怎么醒目,故而也有人称它们是“伪剑齿虎”。恐猫身长约2.2米,肩高0.7米,与美洲豹相仿,不过更加粗短强壮,尤其是前肢非常有力(这点还保持了剑齿家族的优良传统)。恐猫这个属下面包含5个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南非的巴罗刀齿恐猫(dinofelis barlowi),众多证据显示它们是人类远祖——南方古猿最主要的天敌。

恐猫和花豹、美洲豹一样擅长爬树,但似乎不够快速敏捷。它们的捕猎方式很可能也是夜间偷袭为主,而不是靠追击和肉搏。在南非的一些洞穴中曾发现过食肉兽吃剩下的骨骸化石,其中有些是体型很大的羚羊,也许只有恐猫有猎食它们的能力。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狒狒和南方古猿遗骸,主要是头骨。专家们认为,与剑齿长而脆弱的巨剑齿虎不同,恐猫“不够标准”的短粗剑齿反而更适合捕食灵长类动物,因为这样的剑齿更加坚固,可以像花豹一样咬开灵长类动物的颈部甚至头骨而不会断裂。对恐猫而言,南猿四肢软弱,又没有发达的犬齿和人工武器保护自己,无论灵活性还是自卫能力都不如狒狒,相比之下更容易得手。想象一下,在某个漆黑的夜晚,正在熟睡中的南猿突然被身后的低吼声惊醒,尚未作出反应便被恐猫的剑齿咬穿脖子,然后被它当作战利品带回树上或山洞中……我们祖先的早期生活就是如此充满恐怖与艰辛。

恐猫与人的体型比较,在我们看来也许不是很大。但是对身高只有现代人2/3的南猿来说,它可就是庞然巨兽了。
后猫

  亚欧大陆上,有一类被称为后猫的中型新食肉类动物几乎与巴博剑齿虎同时出现,又同时消失。以前曾有人把它们当作猎猫科的残存后裔,但现在一般认为它们是不折不扣的猫科动物,也是剑齿虎家族的一员。20世纪20年代由师丹斯基根据中国甘肃的化石种“大型后猫”(metailurus major)对其最早定名,目前已在亚洲和欧洲发现了好几个种的后猫化石,其中我国就出土了不少。后猫在许多方面与猫亚科动物并没有太大不同,它们的体型与美洲狮相仿,身材较为细长,剑齿扁而短,不是特别发达。后猫可能和现在的豹子一样是森林中潜伏的隐秘杀手,捕食毫无防备的各种中型食草动物;然而和大个子的短剑剑齿虎相比,它们自然是弱者。同样出土于甘肃的一具化石显示了后猫可能被短剑剑齿虎直接猎杀的证据,后者也许会像非洲狮偶尔捕杀鬣狗一样清除自己的竞争对手。
美洲剑齿虎(Similodon)

拉丁文学名 Smilodon

体长 2.5米

体重 350公斤

食性 肉食

时代 第三纪-第四纪(上新世—更新世)

分布 南北美洲

分类 食肉目 猫科


人们普遍公认,第三纪才是剑齿动物的鼎盛时期。到了第四纪的更新世,各种现生的猫科和犬科动物都已经出现。在这些新生力量的冲击下,剑齿动物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已大不如前。然而仅存的剑齿虎家族也正是在更新世发展到了顶峰,在这些最后的优秀成员中既包括上文提到的似剑齿虎和异剑齿虎,还有下文的主角,剑齿虎家族最光彩耀眼的一颗明星——美洲剑齿虎。

美洲剑齿虎出现于上新世晚期,是当年巨剑齿虎进入美洲之后演化出的新类型。它们长有非常夸张而尖锐的“匕首牙”,体型巨大,而且灭绝晚、出土化石很多,又主要发现在古生物学最发达的美国,因而尽管它们在三百万年间从来没有走出新大陆一步,但常常被当作是最“正宗”和“标准”的剑齿猫科动物,以至于“剑齿虎”一词可以作为它们的专称,而其他成员只能在名字前面冠以“拟”、“巨”、“似”之类的额外修饰词。本属最早期的物种是生活在300万年前~30万年前的“纤细剑齿虎”(Smilodon gracilis),它们的体形较小,估计体重不过80公斤,但仍不失为一种令人生畏的猛兽。

在所有剑齿猫科动物中最著名的就是生活在北美洲的“命运剑齿虎”(Similodon fatalis),这个可怕名字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模样:呈马刀状的剑齿超过12厘米长,上下颌可张开95度,令人胆寒。它们的身躯结实有力,稍有解剖学知识的人都会为那强劲的颈椎、肩胛和前肢骨所震撼,显然它们活着的时候是肌肉发达的力量型选手,比狮虎强壮得多。实际上,它们更接近熊的钝重体态,骨骼粗大,前腿比后腿长,尾巴很短。因此,虽然命运剑齿虎的个体大小和狮子接近——平均体长2米、肩高1~1.2米,但近来的研究认为其体重可以达到普通雄狮的1.5倍甚至2倍,也就是270~360公斤。不过,比起它们的南美兄弟“一般剑齿虎”(Smilodon populator),它们只能算中等个头。

200万年前,巴拿马地峡隆起,南北美大陆再次被连接起来,剑齿虎也追逐着自己的猎物进入了南美洲。在这里它们很快取代了原有的霸主袋剑齿虎和恐鹤,成为当地的顶尖食肉兽。由于南美同样存在大量体形巨大的猎物——如各种奇形怪状的南方有蹄类、大型地懒、雕齿兽和居维叶象,捕食者间的竞争又少,于是它们比北美的同族演化出了更庞大的体形,身长最大可达2.7米,是剑齿猫科动物中个体最大的成员,还拥有长达18~20厘米的剑齿。甚至有的破碎化石显示,最大的“一般剑齿虎”个体肩高可能达到1.65米(这个数字可能被放了卫星)!堪称食肉类的王中之王。其实情况也不完全如此,比如对重达5吨、身披厚甲且力大无穷的大懒兽(一种地懒)它们就几乎完全无能为力,BBC的编导们甚至在相关影片中设计了大懒兽一掌击毙剑齿虎首领的情节。

美洲剑齿虎究竟是如何猎食的?这个问题一直是古生物学界的争论焦点,因为长达十几厘米的剑齿尽管够威风,但科学家早已证明它们十分脆弱,与短粗的“弯刀牙”相比明显更容易断裂。这样的剑齿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既不能像恐猫那样硬咬脖子或头骨,又不能像似剑齿虎一样用牙在猎物身上乱划。在洛杉矶有一个著名的拉布雷亚沥青坑,更新世晚期曾有大量野生动物来此喝水时陷入泥沼并长眠于此,保存为化石。这里已发现的美洲剑齿虎骨骸多达2000余具,与同地点发现的食草动物数量相比有些不成比例,故而也有人认为它们可能是食腐动物,看上去很酷的剑齿只起恐吓作用。然而,在陷入沥青湖的食草动物中有大量体形巨大的成年猛犸和大型野牛,必须考虑一两只垂死的大型动物吸引大量剑齿虎前来拣便宜的可能性(毕竟动物界没有真正的“高尚猎手”)。当前流行的理论认为剑齿虎的长牙主要用于攻击猎物脆弱的腹部或喉咙,而更多人倾向“割喉说”。根据这种观点,它们很可能采用一种独特的捕猎方式:先是和其他猫科动物一样缓慢潜行接近猎物(通常是各种野牛),然后,不是通过追击而消耗猎物体力,而是凭借蛮力与猎物展开肉搏,当彻底制服猎物之后再使用尖刀一样的精锐剑齿,一击切断其颈动脉或气管而致命。这样的确符合剑齿的特点:除末端的“刺”之外前后端边缘也都有锋利的刃,割喉轻而易举;脆而薄的结构和弯曲的形状也有利于更快地插入和拔出,减少剑齿在割喉时卡住或受损的概率(但却使它们在其他地方更加脆弱,以至于猎物的每一次挣扎都可能对其造成伤害);同样也可以解释它们的身体尤其是前半部为何这么强壮。然而,这样的猎食方法真的有效吗?如果猎物已经难以动弹,那么用不用“一击必杀”又有什么区别?并不比狮子老虎咬鼻孔令其窒息的方法更高明。当然,一切都只是猜测。

另外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美洲剑齿虎是否群居。很多人认为它们身体之强壮足以单枪匹马搞定一头成年公野牛(无论狮虎均做不到这一点),不过照通常逻辑,猎食如此大的动物应该要依靠群体力量。前面说过似剑齿虎群体的化石已经发现,然而美洲剑齿虎尚没有如此具说服力的群居生活证据。其中一个支持群体生活的理由是:拉布雷亚沥青坑中出土的剑齿虎化石有很多带有骨折等重伤后痊愈的痕迹,故而认为它们有可能受过群体成员的照顾。但这也不绝对,如果伤势并非重得无法行动,它们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充当腐食动物的角色,毕竟它们太强大了。

在更新世时的北美大陆,食草动物种类远比现在丰富多彩,食肉动物也是强手如林。除了似剑齿虎、美洲剑齿虎和异剑虎这“美洲三剑客”,这里还生活着很多各怀绝技的猛兽,如重达700千克且凶猛无比的巨型短面熊、比现代狮子大1/4的美洲拟狮、奔跑迅捷无伦的北美猎豹、成群结队的恐狼、种类众多的鬣狗类动物、以及生存至今的美洲狮、灰狼和猞猁。虽说北美地域辽阔、食物丰富,但由于如此多的猛兽群聚于此,生存竞争显得异常激烈;而剑齿虎自然也不是弱者。首先,对于任何猛兽来说,长而锋利的剑齿都是极具威慑力的武器,即便不实用也至少可以起到“神经刀”的作用;其次,三类剑齿虎的体型都非常结实,尤其是前肢粗壮有力,还长有尖锐的前爪,肉搏起来也是难以对付的;再加上可能的集群方式会带来较高的猎食效率和抵御外敌的能力,保证了它们不会处于劣势地位。在猎物选择上,美洲剑齿虎和似剑齿虎偏重于猛犸、野牛这样的大型动物,与短面熊、美洲拟狮存在冲突;而异剑齿虎可能主要以西貒为食,与其他食肉动物的直接竞争不大。至于体形较小、奔跑迅速的各种马科、鹿科动物,自然是美洲猎豹和灰狼们追逐的对象了。从已发现的化石中我们知道,三类剑齿虎在美洲经历了200多万年的成功演化,尤其是美洲剑齿虎在分布范围和数量上都堪称各种食肉动物之冠,也成就了整个剑齿家族最后的辉煌。

令人遗憾的是,这场竞争几乎没有胜利者。随着12000~~10000年前冰河期的结束和人类的进入,美洲的剑齿虎和其他几乎所有的大型掠食者都在短短两千年间消失了,我们不知道气候、病毒、猎人和食物剧减哪一个是造成这一悲剧的最大凶手。在剧变来临的时候,剑齿虎们重蹈了当年猎猫科动物的覆辙,把继续生存的名额让给了那些搏斗中的弱者、生存上的强者。昔日处在阴影下的美洲狮和灰狼成了北美仅存的猛兽,而此前已横扫欧亚大陆和北非的棕熊也终于趁机登上新大陆,与原始人一起成为这里的新霸主。
原帖由 大白鼠 于 2007-12-6 09:00 发表
插个对,东风是学古生物的??



不是的,我只是比较喜欢而已,在中恐网上跟别人学习,希望不要班门弄斧就好:$
似剑齿虎(Homotherium)

恐猫灭绝之后,另一类更成功的剑齿动物继续威胁着人类。从500万年前开始,从不同种的短剑剑齿虎演化出了种类繁多的继承者,它们统称为似剑齿虎,归入一个属。它们很快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发展起来,甚至向西到达了英国、向东进入了北美。它们的扩张显然与各地的古人类发生了冲突:在中国的元谋、蓝田、周口店和欧洲的海德堡等著名直立人(旧称猿人)遗址中,都发现了似剑齿虎的化石,但数量很少。由于直立人洞穴中出土的动物化石通常是他们的猎物,故而化石少表明这一时期的直立人虽然已经掌握了工具和火的威力,但仍然很难制服强大的似剑齿虎,在它们面前人类更多扮演的还是猎物而非猎手的角色。

各种似剑齿虎的体型大小不一,如北美的斯剑虎(Homotherium serum)肩高通常不足1米;欧亚大陆的各个种类则通常个体较大,肩高可达1.1米以上,比非洲狮略大,但体重要轻一些,约在150~230千克之间。虽然它们也是前腿长、后腿短,甚至某些身体结构与熊类似,但它们不像大多数剑齿动物一样是粗壮形身材,而是骨骼较细较轻、四肢修长、足部扁平、脚爪不能缩回;相对较小的剑齿和宽阔的口鼻部也有利于一次吸进大量空气。实际上,这些特征更接近现存猫科动物中最善于快跑的猎豹,说明似剑齿虎很可能是像猎豹那样善于短途追击、瞬间爆发力强劲的类型。另外,对其颅部的分析表明它们的视觉更适合白天而不是夜晚,也和猎豹相同。据估计似剑虎的奔跑时速可以超过60千米,比狮虎的速度还要快一些,当然跟猎豹的110千米/时仍是没法比。它们的尾巴很短,只有13节尾椎,是普通猫科动物的一半。

目前已有较充分的证据表明似剑齿虎(尤其是在北美的)是群居动物,如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处洞穴发现了12具幼兽化石,显然一位似剑齿虎母亲不可能一次产下这么多孩子。而得克萨斯州的一个洞穴中更是发现了13只似剑齿虎幼崽和20只成年个体的化石,其中有三只很可能是老死在这里的,而幼兽自然离不开成年兽的照顾;众多遗迹表明,这个洞很可能是一个家族长期生活的地方。那么,如此庞大的食肉兽群体吃什么呢?得克萨斯那个洞里的数百具猛犸骨骸告诉了我们答案。虽然其速度足以猎食奔跑迅速的中型食草动物,似剑齿虎在食谱上还是保持了本家族的作风,基本以大型动物为主。它们是“弯刀牙”的最典型代表,剑齿又短又扁,像牛排餐刀一样有锯齿状的边缘,足以割开大型动物的厚皮;而其上下颌的咬力也丝毫不比真正的老虎逊色,使得猎物难以挣扎、逃脱。它们的主要攻击目标就是猛犸和美洲乳齿象,其中2岁左右的猛犸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由于它们和似剑齿虎一同生活在较开阔的草原地带,而2岁正是它们不再受母亲和象群严密保护、贪玩而容易离群的开始阶段(现生的两种大象便是如此)。欧亚大陆的似剑齿虎除了各种古象以外,可能还捕食犀类。

不要以为幼猛犸就那么好对付,如果知道今天的狮子在幼非洲象面前是多么的笨拙无能,就会明白似剑齿虎的捕食能力有多强。它们典型的捕猎方式很可能是:白天群体出动,在象群附近较远处埋伏下来并耐心靠近、等待,当幼象不知不觉间脱离象群时,众虎便迅速群起而攻之,用锋利的“弯刀牙”刺破其皮肤与喉咙,很快将其杀死,这样的话成年象几乎来不及救援。接着就是把重达数百公斤的幼象拖回山洞,与洞中的老幼成员一起享用美餐——既然看起来并不算强壮的豹子可以把体重为自己三倍的羚羊拖上树,没有理由怀疑似剑齿虎的力量不足。

作为短剑剑齿虎的直接后裔,似剑齿虎完全接过了祖先的衣钵,成为更新世时期最繁荣的剑齿动物,而且似乎更偏爱较冷的北方地区。在非洲和欧亚大陆它们分别在150万年前和40~20万年前便趋于衰亡(不过欧洲最晚的化石记录直到2.8万年前),很可能是与人类的竞争有关。因为这一时期的各种直立人、早期智人已经掌握了更发达的工具,开始凭借他们的勇敢智慧大规模捕杀包括犀、象、野牛在内的野生动物,而似剑齿虎和其他剑齿动物在他们面前也不再是不可战胜的了。在北美的斯剑虎则一直坚持到了更新世末。在北美,它们的数量一直较为稀少,但范围相当广泛,从阿拉斯加到佛罗里达的广大地区都有它们的踪迹。另外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它们在这里并不孤独。
袋剑虎

袋剑虎生活在二百至三百万年前的美洲南部,体长约2米,外貌近似剑齿虎,头部较窄,上犬齿很长,形似刀子,而下颌有一块凸起的骨片,闭嘴时可以保护上犬齿。
异剑齿虎(Xenosmilus)

1981年,两名业余古生物爱好者在佛罗里达发现了一种新的史前猫科动物。他们原本想寻找某种绝灭大型西貒(一种类似野猪的动物)的化石,但在一个化石点他们不仅找到了几十具西貒遗骸,还发现了与西貒保存在一起的两具大型食肉动物化石,于是他们很快和著名的剑齿动物专家拉里·马丁教授取得了联系。马丁教授起初认为这些化石不属于猫科动物,然而在多年的深入研究和新头骨的发现之后,马丁教授及其同仁们终于确定它是剑齿虎家族中的一个新属,并于2000年正式命名为“异剑齿虎”。

异剑齿虎很像是似剑齿虎、美洲剑齿虎两位同族的混合体。它四肢短粗,与美洲剑齿虎相似;然而从总体上看它更接近似剑齿虎,不仅有较长的前腿和颈部,而且剑齿短而宽,也是“弯刀牙”。因此,古生物学家目前将其归入似剑虎类。不过,它们还具备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主要是头骨较长,下颌深而结实,臼齿发达,意味着巨大的咬合力。这不仅让我们联想起今天非洲草原上的一种食肉动物:斑鬣狗。难道这种身长2.1米、体形不逊于另两种剑齿虎的猛兽会以食腐为生吗(既然连美洲剑齿虎都被怀疑是食腐动物)?在更新世的北美,曾繁荣一时的豹鬣狗迅速衰落。除了巨大的恐狼之外,它们可能还有其他的竞争者,而异剑齿虎就是最佳人选。笨重的身躯、富有威慑力的剑齿和强大的咬力足以保证它们成为食腐动物中的强者。然而,兽类中其实并不存在纯粹的食腐动物;正如斑鬣狗主要也是靠自己猎食,异剑齿虎不一定是整天跟在其他食肉兽后面的“强盗”或“叫花子”。或许正如化石显示的那样,它们可能是凶悍的西貒猎手。

目前认为,异剑齿虎可能比另外两类剑齿虎更早灭绝,因为处于更新世晚期的拉布雷亚沥青坑中没有发现它们的化石,而已有的记录只包含170万~100万年前的这段时间。不过毕竟人类认识它们的时间还不长,随着更多化石记录的发现,相信它们身上的神秘面纱将会被进一步揭开。
始剑齿虎

   始剑齿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剑齿虎”,更不是剑齿虎的祖先,而是猎猫科的成员。它们最早出现在始新世晚期(约4000万年前)的欧亚大陆,在此后的渐新世进入北美洲。实际上,目前只在法国和美国的一些地区发现了它们的化石。  

始剑齿虎是最早的“匕首牙”(dirk-tooth)类型,上犬齿显得很大,又长又弯,并有伸长的、像刀鞘一样的下颌保护;下犬齿退化得和门牙类似,嘴巴能张开90度以上,这两点使它们能有效地使用剑齿进行致命一击,也成为此后剑齿动物的标准特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只有26颗牙,比猫科动物的30颗要少。最大型的始剑齿虎体大如豹,从头到尾长约2~2.5米,身形矮而长,尾巴也长,又与豹子的体型类似。有些种甚至只有家猫的1.5倍大小,剑齿长度却可达到8厘米。尽管体型较小,但它们动作灵活、奔跑迅速,甚至有人还推测它们会以集群捕食的方式猎取大型动物。在2000万年的岁月中,它们积极打拼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包括和自己的同类们展开生存之战,比如与身材更加矮小但可能同样凶悍的猎虎
巴博剑齿虎(Barbourofelis)

   中新世初期,上述各种猎猫科动物已经全部灭绝,但此时猎猫家族的光彩却更加夺目——可怕的巴博剑齿虎于1500万年前开始席卷欧亚大陆和北美。有几种巴博剑齿虎只有豹子般大,但一个晚期出现的种弗氏巴博剑齿虎(Barbourofelis fricki)体长可达3.5米,体重超过400千克,毫不逊于剑齿猫科动物中的骄傲、1000多万年后才出现的“一般剑齿虎”。弗氏巴博剑齿虎体型硕大粗壮,像熊一样肌肉发达,尤其是前肢很有力量。与绝大多数猫科、猎猫科动物不同,它们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而不是接近正面,耳朵位置更低,口鼻部也更宽阔。这些特征极有可能是为了更方便地使用剑齿、减轻嘴巴张大时对其他器官的压力(不信拼命张大嘴试?)。事实上,它们的剑齿(属“匕首牙”类型)在所有猎猫科动物中是最发达的,甚至超过了晚辈表亲美洲剑齿虎,下颌则有巨大的护叶防护。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样的剑齿不仅用于猎食,恐怕更主要还是作为同类间炫耀或打斗的工具。

巴博剑齿虎是猎猫科动物发展的顶点,而且无疑是当时地球陆地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或许只有重达210千克的巨鬣狗可勉强与之比拟。既然身体条件如此出众,它们完全能把各种大型兽类列入自己的食谱中,而其体型也决定了它们更适合扮演伏击者和角斗士,凭力量取胜。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如霸王龙只在恐龙时代的最后几百万年才出现,弗氏巴博剑齿虎也只是猎猫科动物的末日余辉。由于身体过分特化,难以适应变动的环境,它们在600万年前的上新世便销声匿迹了,而此时弗氏巴博剑齿虎出现还不到200万年。它们的消失,意味着猎猫科动物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接下来就是猫科动物独霸天下了。
伪剑齿虎(Hoplophoneus)  


   在恐猫、始剑齿虎出现400万年后,渐新世的大地上开始游荡着另一些捕食者,它们就是著名的伪剑齿虎类。这是一类颇为成功的食肉动物,分布遍及欧亚非和北美,演化出了多个不同的物种。其中有些种类比古飚还要小得多,但也有的几乎与美洲虎一样大。但从身体结构上说,伪剑齿虎与古飙其实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与真正的猫科动物相比仍显得原始。另外,作为更强有力的杀手,伪剑齿虎的剑齿也更加发达,呈长而扁的马刀状,下颌伸长的护叶不是很显著。据推测,它们主要以在这一时期正蓬勃兴起的各种原始马科动物为食。  
在与当时其他食肉动物的较量中,伪剑齿虎始终占据优势,是除鬣齿兽之外最强大的顶极掠食者。但它们的风光也没能持续太久,到了3050万年前的晚渐新世就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了。  
伪剑齿虎骨架
巨剑齿虎(Megantereon)

   虽然名字里有个“巨”字,但巨剑齿虎其实是剑齿家族中的小个子,比短剑剑齿虎和下文介绍的似剑齿虎要矮小得多,身长不过1.2米,和豹差不多大。之所以称“巨”,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头和剑齿与身体相比显得很大。它们也是一类很成功的剑齿动物,最早出现在大约600万年前的早上新世,然后其领地很快从欧洲的地中海沿岸扩展到了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的广大地区,部分种类一直坚持到了100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在非洲,尽管它们先后遭遇比自己更强大的短剑剑齿虎、恐猫和似剑齿虎,但它们仍然在这里生存了很长时间。巨剑齿虎是个“匕首牙”,剑齿长而扁,锐利无比,但脆弱易断。有些人因此怀疑它们不是人类祖先的天敌,因为这样的剑齿很难与灵长类坚实的头盖骨硬碰硬,还不如用来割开大型食草动物的喉咙。不过也有一些学者持反对意见,他们使用了高科技——碳同位素测量的方法,发现巨剑齿虎牙齿中所含的C13含量比大多数食肉动物要少——而古猿和古人类正是以C13含量较少的树叶、水果为食,不像食草动物只吃C13含量较高的各种草本植物。另外,它们的体形只有狮子的一半大,由它们来占据灵长类杀手的生态位、而把食草动物留给大型猛兽似乎更为合理。当然情况也不绝对,因为现存的各种食肉动物都可以随环境而调整自己的食谱,早已灭绝的巨剑齿虎应该也不会例外。
短剑剑齿虎(MACHAERODUS,或 MACHAIRODUS)

   是远古长有可怕的匕首状上犬齿的猫科动物之一,即现在人们所谓的剑齿虎类动物,这里为叙述方便就简称短剑虎。虽然它们被归于猫科(Felidae)的一个亚科---剑齿虎亚科(Machaerodon-tinae),但也有学者提出该亚科的早期成员跟另一个独立的科---猎猫科(Nimravidae)之间存在着很多联系。短剑虎类群被相信起源于始新世的欧洲,古猫兽的后裔之一的Palaeonictis成功地演化出了这种凶猛的猎食者。而短剑虎自出现后,依赖于其对环境的高度适应和自身较进化的身体结构,迅速地蔓延到了亚洲、非洲和北美,在与中新世其它各类食肉猛兽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到中新世末期成为了全球最据优势的大型食肉动物。其被许多学者指认为是美洲剑齿虎(Smilodon)、似剑虎(Homotherium)甚至可能包括恐猫类的共同祖先。

在猫科剑齿虎亚科的动物中,短剑虎是其中较大的一属。不同种的短剑虎在体形大小方面相差较大,它们的化石已经在非洲,欧洲,亚洲和北美大陆被发现。现在已被发现且被认为是有效的短剑虎种类包括以下几种:Machairodus africanus, Machairodus aphanistus, Machairodus giganteus,Machairodus oradensis, Machairodus colorandensis。不过目前各国学者习惯上将它们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一个较进化和一个较原始的类型。

较原始类型的主要代表以发现于欧洲中新世早中期的阿芬短剑虎(Machairodus aphanistus),它是中型短剑虎的一种,肩高约1米,其身体结构就像是标准的剑齿虎,从外形上看阿芬短剑虎与早期的美洲剑齿虎(Smilodon)多少有些相像;此外阿芬短剑虎长有带小锯齿的牙齿和相对较细长、如鬣狗般的前肢,使它又与似剑虎类的结构有些相象。所以有些古生物学家始终认为美洲剑齿虎和似剑虎类的祖先正是来源于进入北美大陆的一支阿芬短剑虎。阿芬短剑虎在欧洲、非洲大陆存在的时代并不很长,到了中新世晚期,它们就基本绝迹,其在生态圈的位置,将被它们自己更加强壮的同属“兄弟”所替代。

中新世晚期,短剑虎在自身演化的道路上产生了较进化的种类----巨型短剑虎(Machairodus giganteus),这种强壮的短剑虎肩高约1.2米,非洲种最大体长可超过3.5米,(略大于现今东非雄狮),它们生活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非洲,是当时无可质疑的顶极掠食动物。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爱伦·特纳(Alan Turner)对此有相当的研究,(当然特纳对身形小巧的拟剑齿虎类也有很深的研究)。1997年,他撰文认为分布于上述区域的巨型短剑虎应演化出相当一些亚种。例如随着环境的不同,巨型短剑虎类的颜色和生活习性都各有不同。爱伦举例说,巨型短剑虎非洲种必然应该具有褐色的外表颜色,类似于现今非洲狮,这种推断是基于中新世晚期非洲大陆草原环境和季风性气候的基础。由于与一些大型素食动物共存,非洲巨型短剑虎也一定采用现今狮子和豹的埋伏、袭击的捕食技术,且也许有群居的可能,因为非洲巨型短剑虎的体格决定它们没有爬树或挖洞的可能,这样的话,在当时的非洲大陆,有巨型鬣齿兽类(伟鬣齿兽)、各种猎猫类、犬熊类、中鬣狗类、犬类(Canis falconeri)、恐猫以及古狮(Panthera leo fossilis)等早期猫科豹属食肉动物环伺的情况下,单个个体的巨型短剑虎简直无法保护它们的猎物,更无法去抢夺别类猛兽的口边食。相反,建立在群体社会中的巨型非洲短剑虎几乎能打倒一切猎物、甚至竞争者,它们的食谱中含盖了从古麟类(giraffes)、马类、貘类、到象类、犀类等几乎所有当时在非洲生存的素食动物。

而欧洲种的巨型短剑虎则与其非洲“兄弟”相差很远,由于气候的相对寒冷,巨型短剑虎欧洲种应该有较厚的皮及较长的毛;由于生存环境主要是森林或灌木丛,欧洲种的巨型短剑虎似乎应该有带斑点或条纹的外形。其生活习性也与非洲种不同,应该是单体捕食,由于体形相对较小一些,(体长2.2到2.5米),可能还会爬树,类似现今豹类的习性。(发现于意大利、法国上新世早期的巨型短剑虎化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论点),当然当时欧洲种巨型短剑虎的竞争对手要大大少于非洲和亚洲,主要是一些体形略显笨重的犬熊、半熊、欧美洲虎(Panthera gombaszoegensis)以及相对小型点的鬣狗类。

事实上,巨型短剑虎的进化始终还在进行,北美及亚洲东部的后期巨型短剑虎的四肢进化的更加细长,体现出它们是长途追击的好手,但这种与已灭绝的阿芬短剑虎类似的体态,显然已经不是剑齿虎亚科发展的主流了。

较晚期的短剑虎与其早期种类比较起来,长有较为特化的牙齿,其中有些齿系甚至比现代的大型猫科动物还要特化, 虽然在其他方面,短剑虎类还是展现了一些较原始的特征。例如一般类型的短剑虎齿系中保留了较明显的前臼齿, 有的甚至前臼齿上还保留有小的突起,而这些都是较低级、原始的食肉目成员的特征。当然,最明显的齿系特征还是在夸张的上犬齿的发育,以及为了保护该犬齿而产生了特殊延伸的下鄂。(尽管比起同时代猎猫科某些成员,短剑虎的上述特征还不是最为明显)。

科学家们预测,正是短剑虎开始了一种“另类”的捕食方法,即完全不同于现代大型猫科猛兽的进攻办法;短剑虎们在进攻时,可将颚降低到一个相对大角度的位置, 使发达的剑齿起着刺杀的效果,这一特点在非洲巨型短剑虎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在经过短时间的追逐后,它们可能先用前肢扑倒猎物,当其挣扎渐弱时,即以短剑刺杀对方颈喉部或其他血管丰富的部位,以快速结果猎物性命;而当对付大型猎物时,短剑刺杀的部位被认为是猎物的腿部,使其站立不稳或流血不止,同样可以轻松达到目的。这一捕猎方式显然相当成功,因为短剑虎们成功地“战胜”了它们的强大竞争对手,在自然历史的舞台上存在了很长时间。 事实上,很可能正是短剑剑齿虎的出现大大加速了猎猫科动物的最后灭亡。它们在地球上的生存延续了1300万年,长期占据各大洲食物链的顶端,堪称最成功的剑齿猫科动物。
矮剑齿虎
非洲剑齿虎
钝脚兽

   钝脚兽生活在二千万年前的北美洲和亚洲,外貌像一只有脚爪的马。脚爪强劲有力,主要以植物根部和地下块茎为食。钝脚目钝脚目也是从小型、杂食的早期踝节类中分化出来,在亚洲、北美和南美兴盛一时,又称全齿类。它们在古新世时便已显著分化,在晚始新世以前继续繁荣:
    中国的阶齿兽(Bemalambda)是古新世的早期成员,形态原始,体型较小,最著名的代表是广东的南雄阶齿兽。
   南美的Archaeolambda也是小个子,有适合于树上生活的爪。
   北美的Titanoides重达150千克,前肢修长且具有奇特的巨爪,上犬齿也伸长成为“剑齿”。其习性可能类似爪兽,是外表吓人但笨拙无害的素食者。与其相似但较小的北美类群还有Caenolambda。
恐角兽

   恐角兽生活在三千七百万年前,是早期最大的食草哺乳动物之一。体躯粗大,四肢笨重,脚又阔又短。在嘴巴两边,各伸出一个长长的匕首状犬齿。
双门齿兽

拉丁文学名 diprotodon

体长 3米

体重 1吨

食性 植食

时代 第四纪(更新世)

分布 澳大利亚

分类 有袋目 双门齿兽科

生活在一万二千年前的澳大利亚,体形大如河马或犀牛,十分肥重,是已知最大的有袋类动物。
古鼷鹿

   生活在三千七百万年前,体形和一只野兔差不多,四条腿较长,背脊拱起,有一条长尾巴。生活在密林深处,以植物为食。古鼷鹿是当今东方鼷鹿的祖先,它的后代仍然保留祖先的身体外形和生活方式。

   古鼷鹿大小与现生的鼷鹿(Tragulus)相近。头上无角,上臼齿方形,臼齿有四个新月形齿尖。四肢长,掌骨或骨无愈合现象。背脊弯曲。有一条长的尾巴,这在大多数反刍动物中是已失掉了的原始性质。
并角鹿

生活在一千二百万年前,个头不大,四条腿细长。一对角长在眼睛上方,鼻子上有两只长而分叉的角。相貌十分奇特。

拉丁文名 _
syndyoceras  

[sin-die-os-er-uhs]

[sin-die-oh-seer-uhs]

体长 :   1.2米
体重 : ?
食物 : ?

生存年代 _
  2300万年至500万年前

生存地点 _
   北美洲

物种种类 _
?

名称含义 _
“两个并在一起的角”,指其鼻子上分叉的角。

地质层位 _
?

简介  备注
原角鹿科的一属,它是一类原始的植食性哺乳动物,具有形状奇特的角。只有第三、四趾可以活动。
雕齿兽(Glyptodon)

  雕齿兽是一种从化石中发现的犰狳状食草哺乳动物,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的南美洲包括从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乌拉圭到巴西一带。存活直到更新世晚期(距今约30,000-8,500年前)。

属于贫齿类动物,雕齿兽属,除下部外整个躯体包在由骨片形成的甲壳内。

雕齿兽堪称为哺乳动物中的"铁甲武士",成熟的雕齿兽身体全长约4米,背部最高达2.5米。它们身上的坚硬盔甲直径就经常大于两米,保护着它的身躯。雕齿兽还有一条超过1米长的管状尾巴,尾巴的末端有厚角质化的刺,就像一条带刺的巨型棍棒,是它的防御利器。显然,在这样的坚硬装备与武器之下,再凶猛的肉食动物,也很难对雕齿兽攻击而猎食。

很多人一见到它的化石就经常以大乌龟或大金龟车称之,这是一种误解。它是名符其实的哺乳动物,只是身上背负着看来像龟壳的外表。乌龟的外壳(背甲与腹甲)是由背部的脊椎骨、肋骨与胸骨伸张衍生而成,为身体骨骼的一部分,所以乌龟不可能脱离外壳而存活,而且龟壳本身无法活动,所以乌龟移动起来笨重许多。雕齿兽的外壳则与其身体的骨骼结构无关,而是由表皮结构衍生出坚硬的骨片与角质化硬皮镶嵌而形成厚重的鳞甲,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六角形骨片嵌在角质化的硬皮上,这样的鳞甲既具有一定硬度,又能够进行局部的灵活变形与摆动,使得雕齿兽不会因为身体背负重壳而活动迟钝。
真岳齿兽

生活在二千六百万年前,体形和今天的绵羊差不多,身体较长,四肢较短,脚上有四个趾,常成群在地面上觅食和活动。+
雷兽

  奇蹄目中型至大型食草哺乳动物。其化石见于北美洲和亚洲东部的第三纪早期。有的肩高可达2.5米,常具有成对的鼻角。其中最著名的是王雷兽。

一属身体壮大的古代鹿类。颌骨肿厚,有巨大多枝的角。化石发现于我国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地上新统、更新统地层中。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洞穴内有大量化石发现。生活在二千六百万年前,身高可达2.4米,头上长有一对巨大而相连的角,形状像槌,可以攻击敌害。尾巴细短,与巨大身躯很不相称。
石爪兽

石爪兽生活在一千二百万年前,体形与现代马差不多,脚上有爪,形状像石块,所以叫它石爪兽。
小古驼

  生活在二百到三百万年前,身体轻巧、四肢很长,奔跑迅速。其生活习性近似现代的羚羊。
]]
郊猪

  生活在三千七百万年前,个头和家兔差不多,身体较长,四肢较短,趾上长爪,它能够十分灵活地攀爬树木。
沙加兽

生活在三千七百万年前,通常出没于峻峭的山区或树林里,以食草为生,是现代蹄兔的祖先,但在亲缘关系上和鼠类更接近
高骆驼

生活在二百到三百万年前,四肢和颈部特别长,头部离地可超过3米,适应于吃树上的嫩叶,所以人们又叫它“长颈骆驼”。
箭齿兽

生活在二百至三百万年前南美洲的南方有蹄类,体高可超过1.8米,是种大如犀牛的哺乳动物。体形硕大,每天要吃大量植物。
古长颈鹿

拉丁文学名:Palaeotragus

分类:哺乳纲、偶蹄目、长颈鹿科

简介:古长颈鹿生活在二百到三百万年前,外貌和今天非洲扎伊尔的霍加狓十分相似。现代的长颈鹿就是由它进化而来的。
楼主继续,等待下文。
找一下资料在发: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