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大CG区挖到好东西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34:22
好东西啊!做的不错,我喜欢!、
无歼9“鹞鹰”舰载无人歼击机





无歼9“鹞鹰”舰载无人歼击机





自航空母舰这一新舰种诞生的时候,就至少需要携带两种舰载机,一种是用于执行进攻任务的攻击机,另一种则是用于自卫的舰载防空战斗机。二战时,舰载防空战斗机在中途岛、珊瑚海等历次航母决战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保存了舰队的主力舰只,令己方攻击机在从容完成打击任务后可以返回母舰重新挂弹加油以组织下一次的攻击。战后的两次锡德拉湾空战中F-14舰载重型战斗机更是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母舰,保证美国特混舰队能够有恃无恐地驰骋于全球大洋。

然而为了能够成功拦截来袭的敌方反舰飞机,舰载防空战斗机就需要在性能上占有更大的优势,飞机需要携带功率更大的雷达、射程更远的导弹以及具备更加强有力的发动机,因此舰载战斗机体积都更大。再加上为了达到一定的巡逻密度并取得与敌方护航战斗机的优势,每艘航母所携载的舰载战斗机数量也较多,因此舰载防空战斗机会挤占大量的空间,致使航空母舰的打击能力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诞生一种新型的舰载战斗机,性能更强同时体积更小巧。考虑到舰队防空的任务内容比较简单,即:起飞-按预定路线巡逻-截获目标(自身雷达截获或指令导引)-根据雷达指示进行截击-完成截击-降落。整个任务过程基本可以靠自动驾驶仪、导航仪、火控系统以及敌我识别设备等各种电子设备完成。如果将舰载战斗机设计成无人驾驶飞机,将可以取消座舱、环控、生命保障等一系列系统,大大减轻了飞机重量,从而达到设计一种比轻型战斗机更小巧同时具备重型战斗机各项性能的舰载防空战斗机。

无歼9“鹞鹰”舰载无人歼击机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设计的。

总体布局

飞机采用正常式可动边条-前掠翼-V型尾翼一体化布局。为了具备在航母上的短距起降能力,同时拥有良好的机动性能,“鹞鹰”采用前掠翼设计。前掠翼所拥有的良好升力特性不仅能够让“鹞鹰”在重载情况下顺利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而且使其能够在消灭第一目标后尽快将机头指向第二目标并实施攻击,减少己方主力舰受攻击的危险。同时“鹞鹰”需要在航空母舰上进行降落,因此对于飞机的稳定性和偏航操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设计有V型尾翼,V型尾翼进行偏航操作时所带来的滚转力矩由主翼后缘襟副翼综合动作来进行平衡。此外,“鹞鹰”边条前缘可动,能够有效控制飞机上表面流场,增大升力。为了提高飞机的隐身性能,可动边条前缘、前掠翼前后缘、V型尾翼前后缘以及机身表面的开口均分别相互平行,形成四象限隐身体系。
动力系统

“鹞鹰”装备一台大推重比涡轮风扇发动机,为了增加安全性能,飞机配备有APU系统。飞机采用颌部进气,为了提高隐身性能,进气口和尾喷口均采用锯齿形设计,进气道为S型扭转进气道,有效降低飞机的雷达反射信号,同时发动机喷口比较靠前,使得其红外信号能够被尾翼遮蔽。

火控系统

“鹞鹰”安装有新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为了隐身需要,雷达阵面倾斜布置。此外,飞机前部上方装备有红外瞄准装置/CCD摄像机。

武器系统

为了隐身性能需要,“鹞鹰”设计有内部弹舱。机身两侧的弹舱能够容纳两枚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或两枚类似于AIM-9X“响尾蛇”的短弹翼矢量推力短距空空导弹;机身腹部弹舱能够容纳4枚类似于R-60(AA-8“蚜虫”)的小型短距空空导弹,也可以选挂4枚小直径炸弹或2枚激光制导炸弹。在必要时,“鹞鹰”主翼下有四个挂点,可以在机外挂载各种空空导弹、精确制导对面打击武器或者任务吊舱。

作战模式

1,  开路程控作战。“鹞鹰”自动起飞后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线进行巡逻,在雷达截获目标后进行敌我识别,确认目标后切换到自主攻击模式进行截击,完成武器发射后确认目标被摧毁,目标被摧毁后返回预设的飞行路线继续巡逻,直到燃油消耗到最小允许值后开始进入自动返航降落模式。整个作战过程随时可以由指挥部以遥控形式介入指挥。

2,  伴随作战。4~6架“鹞鹰”跟随一架类似于“飞豹”的有人驾驶指挥机起飞并始终自动保持与指挥机的相对位置,由指挥机进行武器发射的指令下达,完成攻击后跟随指挥机降落。这种作战模式主要是作为指挥机的外部飞行武器平台运用,在保证攻击机群的打击能力情况下有效减小机群的雷达反射信号,同时减少飞行员的投入。

3,  护航作战。类似于开路程控作战,只是“鹞鹰”的飞行路线为保持与被护航机的相对位置,截获并确认目标后自动进行截击以保护护航机的安全。

远距遥控作战。“鹞鹰”通过卫星将机身上安装的多台摄像机图像传回指挥部的模拟座舱中,飞行员在模拟座舱中进行操作,遥控“鹞鹰”进行作战。好东西啊!做的不错,我喜欢!、
无歼9“鹞鹰”舰载无人歼击机





无歼9“鹞鹰”舰载无人歼击机





自航空母舰这一新舰种诞生的时候,就至少需要携带两种舰载机,一种是用于执行进攻任务的攻击机,另一种则是用于自卫的舰载防空战斗机。二战时,舰载防空战斗机在中途岛、珊瑚海等历次航母决战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保存了舰队的主力舰只,令己方攻击机在从容完成打击任务后可以返回母舰重新挂弹加油以组织下一次的攻击。战后的两次锡德拉湾空战中F-14舰载重型战斗机更是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母舰,保证美国特混舰队能够有恃无恐地驰骋于全球大洋。

然而为了能够成功拦截来袭的敌方反舰飞机,舰载防空战斗机就需要在性能上占有更大的优势,飞机需要携带功率更大的雷达、射程更远的导弹以及具备更加强有力的发动机,因此舰载战斗机体积都更大。再加上为了达到一定的巡逻密度并取得与敌方护航战斗机的优势,每艘航母所携载的舰载战斗机数量也较多,因此舰载防空战斗机会挤占大量的空间,致使航空母舰的打击能力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诞生一种新型的舰载战斗机,性能更强同时体积更小巧。考虑到舰队防空的任务内容比较简单,即:起飞-按预定路线巡逻-截获目标(自身雷达截获或指令导引)-根据雷达指示进行截击-完成截击-降落。整个任务过程基本可以靠自动驾驶仪、导航仪、火控系统以及敌我识别设备等各种电子设备完成。如果将舰载战斗机设计成无人驾驶飞机,将可以取消座舱、环控、生命保障等一系列系统,大大减轻了飞机重量,从而达到设计一种比轻型战斗机更小巧同时具备重型战斗机各项性能的舰载防空战斗机。

无歼9“鹞鹰”舰载无人歼击机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设计的。

总体布局

飞机采用正常式可动边条-前掠翼-V型尾翼一体化布局。为了具备在航母上的短距起降能力,同时拥有良好的机动性能,“鹞鹰”采用前掠翼设计。前掠翼所拥有的良好升力特性不仅能够让“鹞鹰”在重载情况下顺利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而且使其能够在消灭第一目标后尽快将机头指向第二目标并实施攻击,减少己方主力舰受攻击的危险。同时“鹞鹰”需要在航空母舰上进行降落,因此对于飞机的稳定性和偏航操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设计有V型尾翼,V型尾翼进行偏航操作时所带来的滚转力矩由主翼后缘襟副翼综合动作来进行平衡。此外,“鹞鹰”边条前缘可动,能够有效控制飞机上表面流场,增大升力。为了提高飞机的隐身性能,可动边条前缘、前掠翼前后缘、V型尾翼前后缘以及机身表面的开口均分别相互平行,形成四象限隐身体系。
动力系统

“鹞鹰”装备一台大推重比涡轮风扇发动机,为了增加安全性能,飞机配备有APU系统。飞机采用颌部进气,为了提高隐身性能,进气口和尾喷口均采用锯齿形设计,进气道为S型扭转进气道,有效降低飞机的雷达反射信号,同时发动机喷口比较靠前,使得其红外信号能够被尾翼遮蔽。

火控系统

“鹞鹰”安装有新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为了隐身需要,雷达阵面倾斜布置。此外,飞机前部上方装备有红外瞄准装置/CCD摄像机。

武器系统

为了隐身性能需要,“鹞鹰”设计有内部弹舱。机身两侧的弹舱能够容纳两枚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或两枚类似于AIM-9X“响尾蛇”的短弹翼矢量推力短距空空导弹;机身腹部弹舱能够容纳4枚类似于R-60(AA-8“蚜虫”)的小型短距空空导弹,也可以选挂4枚小直径炸弹或2枚激光制导炸弹。在必要时,“鹞鹰”主翼下有四个挂点,可以在机外挂载各种空空导弹、精确制导对面打击武器或者任务吊舱。

作战模式

1,  开路程控作战。“鹞鹰”自动起飞后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线进行巡逻,在雷达截获目标后进行敌我识别,确认目标后切换到自主攻击模式进行截击,完成武器发射后确认目标被摧毁,目标被摧毁后返回预设的飞行路线继续巡逻,直到燃油消耗到最小允许值后开始进入自动返航降落模式。整个作战过程随时可以由指挥部以遥控形式介入指挥。

2,  伴随作战。4~6架“鹞鹰”跟随一架类似于“飞豹”的有人驾驶指挥机起飞并始终自动保持与指挥机的相对位置,由指挥机进行武器发射的指令下达,完成攻击后跟随指挥机降落。这种作战模式主要是作为指挥机的外部飞行武器平台运用,在保证攻击机群的打击能力情况下有效减小机群的雷达反射信号,同时减少飞行员的投入。

3,  护航作战。类似于开路程控作战,只是“鹞鹰”的飞行路线为保持与被护航机的相对位置,截获并确认目标后自动进行截击以保护护航机的安全。

远距遥控作战。“鹞鹰”通过卫星将机身上安装的多台摄像机图像传回指挥部的模拟座舱中,飞行员在模拟座舱中进行操作,遥控“鹞鹰”进行作战。
;funk ;funk ;funk
:D :D :D
这个貌似作出来有段时间了吧 其实偶一直觉得这飞机的升力中心过于靠后了 起飞时恐怕抬头困难
座仓部分假了.其它不错!
再去挖挖~~~~~~~~~~~~~~~~
原帖由 永远的麦子 于 2007-6-13 18:35 发表
座仓部分假了.其它不错!

;P ;P
原帖由 永远的麦子 于 2007-6-13 18:35 发表
座仓部分假了.其它不错!


神经病,这东西要座舱干吗?
中部的那个弹仓,多少枚啊???;funk ;funk ;funk
原帖由 紫月 于 2007-6-13 17:30 发表
这个貌似作出来有段时间了吧 其实偶一直觉得这飞机的升力中心过于靠后了 起飞时恐怕抬头困难


貌似这东西走高空高速的路线
机翼面积有点太小了吧
:victory: 真实高手啊!!!!!!!
  画的不错
天顶星科技!
雪风................
高实在是高;P
原帖由 永远的麦子 于 2007-6-13 18:35 发表
座仓部分假了.其它不错!

;P 无人机要什么座舱?
第一眼的感觉就是战斗妖精雪风……
:L 插翅膀的火箭
原帖由 永远的麦子 于 2007-6-13 18:35 发表
座仓部分假了.其它不错!


KAO,无人机也要座舱?

要求太严格了吧

头像的MM胸部已经下垂了也
呵呵,中间弹舱的是火箭弹吧?;P
MS是PL9?
我们亲爱的所长的作品,转贴也不写明作者名称……
作者:rainbowbear.
TG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战机?
1,机头要灌铅
2,发动机哮喘
3,翼载荷过大
4,太费原材料
5,机动性糟糕
6,用什么指控
7,以上都瞎话
图做得不错,感觉机翼太靠后了,中间那个弹仓会不会把进气道给堵起来了,还有航母上似乎都是两侧进气的。
现在的美国航母上统一使用F-18又作战斗机又作攻击机。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的確不錯哦;funk ;funk ;funk ;funk
F35+S37~~~
超大是天顶星人集散地啊,天顶星工程设计人员就在超大CG!哈哈:D
好PL的JJ,这么好看的JJ为什么不搞成有人的呢?
如果是真的,那有多好[:a4:]
原帖由 永远的麦子 于 2007-6-13 18:35 发表
座仓部分假了.其它不错!


人家的是无人机..............;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