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来看看小巴的交通工具,极具特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53:54
给大家发些巴基斯坦的交通工具照片,极有特色!
这样的外装和内饰,太华丽漂亮了。给大家发些巴基斯坦的交通工具照片,极有特色!
这样的外装和内饰,太华丽漂亮了。
我估计这些外装都比车要贵哦。
过然一个吊字了得 ;P
楼主,都是出口转内销的图片~:)
巴基斯坦这么热,加上这么多装饰,这车散热行吗?
太晃眼了
实在忍不住,要专门写一写此地二千多公里的长途上见到的车。

开始一进国境线见到这儿的车被吓了一大跳,不管是货车还是客车,投入使用前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装。先让驾驶室的三面外沿往上延伸,延伸到一定高度便向前方倾出,这就形成了一个圆扁形昂然凸现的高顶,大约高度为六米半。车身也整个儿升高,大约六米,与高顶连接,大家闭起眼睛就能想象,这太像一具硕大无蓬的棺材了。几乎所有初来乍到的外国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啊,棺材!”

六米多高的车身,在集体高度上肯定是世界之首,但这首先不是出于运载量上的考虑,事实上这片土地的发展状态根本还不存在这么大的运载量。这样做的目的是追求“好看”和“气派”。因此所有的车,浑身用最艳俗的色彩画满了多种图形,没有一寸空闲。画的图形中有花、有鸟、有人眼、有狮子,全都翠绿,深红、蕉黄,又描了金线和银线。驾驶室的玻璃窗上画的是两只大鸭子,鸭子身边还有红花绿草,驾驶员就从鸭脚下面的空档里寻找前面的路,像在门缝里偷看。驾驶室的玻璃也有自己的颜色,一半是红玻璃,一半是绿玻璃。反光镜上漂浮着几条挂满毛团的不知什么东西,车开时可一直飘至车身的中段。车头四周插着几十根镀了黄色的金属细棒,细棒约二米长,棒头都扎着一团黑纱,车一开猛烈颤动,很像棺材前供着的香。

很多车门改装成雕花木门,像中国旧家具中那种最低劣的窗架,整个车身下部连接车轮的地方,都垂满着叮叮当当的金属片,金属片上也画上多种色彩,有的三角,有的椭圆,直拖地面。至此整个车子已经像是乡下暴发户出殡时临时在棺材上摆了一个货郎摊,花里胡哨得目不忍睹。但暴发户出殡时一切颜色都会比较鲜亮,这些汽车因成天栉风沐雨,全部艳丽都已肮脏,活像刚刚从一个垃圾场里挣扎出来,浑身染满、挂满的东西还来不及摔落。

更恐怖的事情还在夜间。这里贫困,车主们舍不得用霓红灯管或荧光粉,但一切色彩的边框、线条全贴了多种颜色的反光纸,对面来车时车灯一亮,它就浑身反光。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荒山野岭,漆黑的山道上刚一转弯,猛然见到两三具妖光熠熠的棺材飞奔而来,实在会让天下最大胆的司机心惊肉跳。我们的车队初遇这种情况时,大家惊慌得瞠目结舌,不知来了什么,不像是匪徒,不像是强盗,但比匪徒和强盗更让人发呆。妖光熠熠的活动棺材越来越多,我们的车队被挤在中间,就像置身于阴曹地府。由此我猛然憬悟:美与丑的极端对比,便是人间与地狱的差别。

眼花缭乱的装璜只有高大肥硕才会把人镇住,因此谁也不愿意矮下来。幸好这里不存在高架天桥和横向电线,哪怕垒到半天之上,也没人来管,但物理学上的力学重心终于来捣乱了,一路上只见一具具庞大的花棺材翻卧在地,货散人亡,起火燃烧,十分凄惨。我说,一天之中至少见到了十几起,孟广美说:余先生一定睡着了,翻的车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我们开始在路上寻找有没有不作改装的特殊例外,很难,找了几天只找到一种,那就是警车,即那种驾着机枪的小货车,长长的路上只有它们还比较本色,没有把机枪涂抹成花狐狸。除了警车之外的一切车辆都被改装了,这里包含着多大的产业啊。在这样的产业中,必然又有数以万计的美术工匠在忙碌,因为车身上的一切艳彩都必须一一手绘。被这样改装的汽车中有的还是世界名牌,日本的“日野”和“尼桑”最多,买来后全部拆卸,然后胡乱折腾,真不知这些名牌的设计师看到他们的产品在这里全然变成了妖光熠熠的巨大棺材夺路飞奔,作何感想。

我花这么多篇幅来谈这件事,是因为这个例证既极端又普及,很有学术解剖价值。什么学术呢?大致是审美社会学。例如我们大多主张审美上的多元化,尤其尊重某个地区的集体审美选择,肯定它的天然合理性,但眼前的景象对此提出了疑问。

这种汽车其丑无比,这个结论在高层文化界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但社会上的大美大丑到底根据什么来划分?这个划分又会起什么实际作用?违背了这个划分又该如何处置?你看这里就有一些明显的麻烦:一,这种丑的普及不是由于某个行政命令(如我们曾在巴比伦和巴格达见到的),而是一种民众趋附;二,除了某些技术指标今后可能会有交通法规来限制外,这种丑基本上不犯法,因此也无法用干脆的手段来阻止;三,如果对这问题进行美丑讨论,那么,由于事情早已社会化,讨论也必然社会化,而在社会化讨论中胜利者一定是行时者;四,只能寄希望于某个权势者个人的审美水平了,但不管是油滑的权势者还是明智的权势者都不会在复杂的政治角逐中对这样的事过于认真;

五,似乎应该等待全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但这要等到何年何月?而且这样的审美现实本身就是无数所学校,正在构建着后代对它的审美适应…

由此我想到,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稍稍舒心一点的物象,实在是缝隙中的光亮,太应该珍惜。丑像传染病一样极易传播,而美要保持洁净于瘟疫之中,殊非易事。从一般状态而言,丑吞食美的机率大大超过美战胜丑。

由此又想到,天下文明的沦落,不一定是由于地震或战争。

在我看来,不必再有其他例证,光是这些夺路飞奔的花棺材,就已构成对印度河文明最残酷的否定。

这些汽车,也会大大咧咧地飞奔到不远处的犍陀罗遗迹所在地吧?它们一定会鄙视犍陀罗,而犍陀罗早已口舌纳纳,不会与它们辩论。

我相信街头站立的无数闲人中一定也会有个别小学教师或流浪医生在摇头叹息,但这太脆弱,哪里敌得过恶浊的审美浪潮翻滚不息。你听满街花棺材正在骄傲地齐声轰鸣,据说临近一些国家也都有了它们的身影。

美,竟然是这般寂寞和无奈。
楼上是千年一叹中的鸟语!
人家的民族特色,凭什么不合你的审美情趣,就来屁话罗嗦,我看这余秋雨也不是什么好鸟!
移动的文明
这个,重心太高的确很危险……:L :L
原帖由 放逐的云 于 2007-6-10 12:09 发表
楼上是千年一叹中的鸟语!
人家的民族特色,凭什么不合你的审美情趣,就来屁话罗嗦,我看这余秋雨也不是什么好鸟!

      完全同意,人家的文化和习惯,为什么一定要符合自称是来自文明世界的审美观。西方人就是这种歧视性的审美观。
      不过个人觉得,色彩比较丰富和大胆,就是有点晃眼。
民族特色啊:D
在中国,是 要被警察扣车的,因为私自改装。
很漂亮 像一个移动的家一样:)
货车改装的吧?
各有各的风俗
很漂亮的装饰,比那些千篇一律的一样子好多了,只是希望他们在装饰的同时也重视一下安全性就更好了。
余秋雨竟然用移动棺材来形容小巴的汽车。
看来最恶毒的话都是文人说的。

再想想余秋雨勾引学生,抛弃结发妻,就觉得这世界文人最虚伪了。
想想艺术学院小女生的娇嫩身体,日起来就无法有文学语言表述。妒忌ing...
这样的车估计一坐上就要晕车
余秋雨嘛,不说也罢。。。。。
原帖由 lin_snake 于 2007-6-11 13:25 发表
余秋雨竟然用移动棺材来形容小巴的汽车。
看来最恶毒的话都是文人说的。

再想想余秋雨勾引学生,抛弃结发妻,就觉得这世界文人最虚伪了。
想想艺术学院小女生的娇嫩身体,日起来就无法有文学语言表述。妒忌 ...


:D :D ;P
余秋雨那个文化痞棍![:a13:]
很有个性哎。
装饰比车还贵!

不实惠!
巴基斯坦是依斯兰教啊,怎么装饰图案有很强的佛教风格?是不是印度的?
想想艺术学院小女生的娇嫩身体

我说兄弟,啥都别说了,赶紧撸一把………………

:D :D :D
各有各的审美情趣,除了担心司机兄弟的视野,其他都还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