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钢板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06:00
兵器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得战争。但是,战争又是极端奇妙而复杂的,无论多么高明的兵器设计师,都无法预想到战争中会发生什么意外。这让兵器的故事充满了惊险曲折,许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里,都蕴含着让人再三反思的东西。

  二战期间,在美国空军中曾流传过3块钢板的故事。

  第一块钢板的故事是运输机飞行员讲的。在飞越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战时,美军的运输机队常常遭到日军战斗机的偷袭。C-47运输机只有一层铝皮,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在屁股后面紧追,一通机枪扫射,飞机上就是一串透明窟窿,有时子弹甚至能穿透飞行座椅,夺去飞行员的生命。情急之下,一些美军飞行员在座椅背后焊上一块钢板。实际上,在与日本飞机激战时,中国空军的飞行员早就用过这个办法。就是靠着这块钢板,他们从日本飞机的火舌下夺回了自己的性命。

  第二块钢板的故事来自一位将军。看过好莱坞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观众也许还记得,片中出现过一个死在滑翔机里的美国将军。这是一段真实的故事。诺曼底登陆中,美军第101空降师副师长唐·普拉特准将乘坐滑翔机实施空降作战。起飞前,有些人自作聪明,在机头位置副师长的座位下装上厚厚的钢板,用来防弹。但他们没有想到,由于滑翔机自身没有动力,与牵引的运输机脱钩后,必须保持平衡滑翔降落,而沉重的钢板让滑翔机头重脚轻,一头扎向地面,普拉特准将也摔断了脖子,成为美军在D日阵亡的唯一将领。

  第三块钢板的故事来自一位数学家。二战后期,美军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展开了大规模战略轰炸,每天都有成千架轰炸机呼啸而去,返回时往往损失惨重。美国空军对此十分头疼:如果要降低损失,就要往飞机上焊防弹钢板;但如果整个飞机都焊上钢板,速度航程载弹量什么都要受影响。

  怎么办?空军请来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沃尔德的方法十分简单。他把统计表发给地勤技师,让他们把飞机上弹洞的位置报上来,然后自己铺开一张大白纸,画出飞机的轮廓,再把那些小窟窿一个个添上去。画完之后大家一看,飞机浑身上下都是窟窿,只有飞行员座舱和尾翼两个地方几乎是空白。

  沃尔德告诉大家:从数学家的眼光来看,这张图明显不符合概率分布的规律,而明显违反规律的地方往往就是问题的关键。飞行员们一看就明白了:如果座舱中弹,飞行员就完了;尾翼中弹,飞机失去平衡就要坠落——这两处中弹,轰炸机多半就回不来了,难怪统计数据是一片空白。因此,结论很简单:只需要给这两个部位焊上钢板就行了。

  第一块钢板是传奇,机智的飞行员用它挽救了自己的生命,战场上曾有过许多这样的传奇故事,但这种传奇往往像火花一闪即逝;
  第二块钢板则是教训,是用宝贵的生命换回来的教训,谁都知道焊钢板的人也是好心,但结果却完全相反;
  而第三块钢板是升华,它用科学的方法,从实战经验中提炼出规律,你可能想像不到,这块讲科学的钢板挽救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的生命。

  小小的钢板背后,凝聚着多少智慧和鲜血,值得每一位军人去用心体会。一旦战争和你正面相对的时候,你准备把钢板放在哪里?兵器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得战争。但是,战争又是极端奇妙而复杂的,无论多么高明的兵器设计师,都无法预想到战争中会发生什么意外。这让兵器的故事充满了惊险曲折,许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里,都蕴含着让人再三反思的东西。

  二战期间,在美国空军中曾流传过3块钢板的故事。

  第一块钢板的故事是运输机飞行员讲的。在飞越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战时,美军的运输机队常常遭到日军战斗机的偷袭。C-47运输机只有一层铝皮,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在屁股后面紧追,一通机枪扫射,飞机上就是一串透明窟窿,有时子弹甚至能穿透飞行座椅,夺去飞行员的生命。情急之下,一些美军飞行员在座椅背后焊上一块钢板。实际上,在与日本飞机激战时,中国空军的飞行员早就用过这个办法。就是靠着这块钢板,他们从日本飞机的火舌下夺回了自己的性命。

  第二块钢板的故事来自一位将军。看过好莱坞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观众也许还记得,片中出现过一个死在滑翔机里的美国将军。这是一段真实的故事。诺曼底登陆中,美军第101空降师副师长唐·普拉特准将乘坐滑翔机实施空降作战。起飞前,有些人自作聪明,在机头位置副师长的座位下装上厚厚的钢板,用来防弹。但他们没有想到,由于滑翔机自身没有动力,与牵引的运输机脱钩后,必须保持平衡滑翔降落,而沉重的钢板让滑翔机头重脚轻,一头扎向地面,普拉特准将也摔断了脖子,成为美军在D日阵亡的唯一将领。

  第三块钢板的故事来自一位数学家。二战后期,美军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展开了大规模战略轰炸,每天都有成千架轰炸机呼啸而去,返回时往往损失惨重。美国空军对此十分头疼:如果要降低损失,就要往飞机上焊防弹钢板;但如果整个飞机都焊上钢板,速度航程载弹量什么都要受影响。

  怎么办?空军请来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沃尔德的方法十分简单。他把统计表发给地勤技师,让他们把飞机上弹洞的位置报上来,然后自己铺开一张大白纸,画出飞机的轮廓,再把那些小窟窿一个个添上去。画完之后大家一看,飞机浑身上下都是窟窿,只有飞行员座舱和尾翼两个地方几乎是空白。

  沃尔德告诉大家:从数学家的眼光来看,这张图明显不符合概率分布的规律,而明显违反规律的地方往往就是问题的关键。飞行员们一看就明白了:如果座舱中弹,飞行员就完了;尾翼中弹,飞机失去平衡就要坠落——这两处中弹,轰炸机多半就回不来了,难怪统计数据是一片空白。因此,结论很简单:只需要给这两个部位焊上钢板就行了。

  第一块钢板是传奇,机智的飞行员用它挽救了自己的生命,战场上曾有过许多这样的传奇故事,但这种传奇往往像火花一闪即逝;
  第二块钢板则是教训,是用宝贵的生命换回来的教训,谁都知道焊钢板的人也是好心,但结果却完全相反;
  而第三块钢板是升华,它用科学的方法,从实战经验中提炼出规律,你可能想像不到,这块讲科学的钢板挽救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的生命。

  小小的钢板背后,凝聚着多少智慧和鲜血,值得每一位军人去用心体会。一旦战争和你正面相对的时候,你准备把钢板放在哪里?
第一块钢板的故事是运输机飞行员讲的。在飞越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战时,美军的运输机队常常遭到日军战斗机的偷袭。C-47运输机只有一层铝皮,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在屁股后面紧追,一通机枪扫射,飞机上就是一串透明窟窿,有时子弹甚至能穿透飞行座椅,夺去飞行员的生命。情急之下,一些美军飞行员在座椅背后焊上一块钢板。实际上,在与日本飞机激战时,中国空军的飞行员早就用过这个办法。就是靠着这块钢板,他们从日本飞机的火舌下夺回了自己的性命。
=========================================================零战是海军战斗机,装备海军航空部队,在中国除了壁山空战那阵子出现过,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全在太平洋地区做战,猴年马月跑到缅甸战场了?
从未听过驼峰航线回遭日机袭击,貌似日本战斗机也飞不了那么高。
第三块钢板的故事来自一位数学家。二战后期,美军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展开了大规模战略轰炸,每天都有成千架轰炸机呼啸而去,返回时往往损失惨重。美国空军对此十分头疼:如果要降低损失,就要往飞机上焊防弹钢板;但如果整个飞机都焊上钢板,速度航程载弹量什么都要受影响。

  怎么办?空军请来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沃尔德的方法十分简单。他把统计表发给地勤技师,让他们把飞机上弹洞的位置报上来,然后自己铺开一张大白纸,画出飞机的轮廓,再把那些小窟窿一个个添上去。画完之后大家一看,飞机浑身上下都是窟窿,只有飞行员座舱和尾翼两个地方几乎是空白。
========================================
B-29火攻东京的时候李梅要求尽量减重多带炸弹,装甲板都拆了,而之前因为是高空轰炸,B-29损失微乎其微
驼峰航线上某些地段是有日机拦截的。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中盟军损失很大。文中的错误在其他地方。
我怎么觉得和《读者》的文风很像啊;P
唐.普拉特准将在D-day的滑翔机机降时,不是因为屁股下钢板太重,“滑翔机头重脚轻,一头扎向地面”而死,而是因为滑翔机撞上“隆美尔竹笋”,颈椎折断而死的(陆军元帅隆美尔命令将被称为“隆美尔的竹笋”的又高又粗的竿子埋入内陆的原野,以使“敌军的飞机和滑翔机在着陆时损毁”)。

]]
原帖由 RedTide 于 2007-5-27 21:01 发表
第一块钢板的故事是运输机飞行员讲的。在飞越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战时,美军的运输机队常常遭到日军战斗机的偷袭。C-47运输机只有一层铝皮,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在屁股后面紧追,一通机枪扫射,飞机上就是一串透明窟 ...
有的,就在那儿,DC3创造了垂尾翼被打掉大半,主翼长短不一都安全飞行和无数超载纪录.
原帖由 f22 于 2007-5-27 23:45 发表
有的,就在那儿,DC3创造了垂尾翼被打掉大半,主翼长短不一都安全飞行和无数超载纪录.


有一架C-47还被日本战斗机撞过,结果日机坠毁,C-47安全返航。
对于某些文人,为了使文章能打动人,忽视事实细节是必要的。

《读者》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牌之死》(二战故事),后来有人指出二战那年代足球规则里还没有红牌呢!
“那不能叫温馨,”范含纠正,“应该叫煽情。”

  “煽情?!”蓝蓝很惊讶。

  “对,煽情。”范含说,“写这些东西的人——我自己——清楚的知道这些都是虚构。我自己就从来没有被这些东西感动过。我写这些东西的目的就是要感动那些肯花钱买这些东西看的傻瓜。”

  “你居然这么看待你自己的作品?!”

  “我总是先编出几句看起来很有哲理的话——对,就是结尾的那些句子——有时候是我自己叙述,有时候是借着文中人物的嘴说出来。然后,这些句子需要什么样的情节,我就捏造什么样的情节。”

  “……”(瞠目结舌状)

  “如果这些句子需要主人公去死,我就把他写死;如果这些句子需要主人公活着,我就让他活着;如果这些句子需要主人公半死不活——瘫痪也好,植物人也好——我就让他半死不活。不管难度有多大,我都会自圆其说,为了这些句子,再匪夷所思的细节我也能写出来。”
————摘自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