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嫡系与杂牌——浅谈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几个重大战役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26:10
作者:蓝冰语


探索发现发行了一部讲述解放战争时期重大战役的记录片,再综合以往的史料,台湾方面的史料,包括部分美国军事观察团的回忆资料,将其中几个战役胜败的关键转折点,这里一一择出,与大家讨论其中嫡系与杂牌的关系,明眼人,不知就里的人均可看看是什么让蒋败走大陆。
  
  一。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的前期态势是敌人8个整编师(军级建制)数路军队一字排开以紧密的队型向我山东解放区大举进攻,而陈粟部队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打,打谁?怎么打?打的过与否?不打?放弃解放区,退到黄河以北?
  粟裕将军做为前线指挥官初期的规划是打国民党右翼的7军与48师,10日晚间命令已经下达,但是11日白天,无线电侦察发现敌整编74师前出脱离了敌并进战线,前线许和尚的九纵也报告与74师接触。粟裕当下改变决心,命令各部队立刻从敌重兵集团中利用这一机会分割包围整编74师,张灵甫也是沙场悍将,发现不对命令74师立刻往孟良崮方向收缩,在包围过程中,74师与打穿插夜间急行军的1纵曾经相隔不到100米,但是居然连口令和寒暄都没有,放1纵过去了,事后1纵的指战员分析,74师官兵认为这是他们翼侧的25师,而御林军是不屑于这些杂牌搭腔的。

  有不少军友们认为张灵甫退守孟良崮犯了马谡不查地形的大忌,但从台湾方面资料看张当时的攻击出发地经过孟良崮,张做为正规军校生肯定看过地势,之所以要往这个地方退,一是利用高地固守,二是其背后紧靠着垛庄,是74师的设防要点、后勤转运基地,一旦不测可以急退垛庄。但是他的对手是粟裕,良将对阵,料敌先机者胜,粟裕命令先前隐蔽在敌后鲁南的6纵星夜北上,抢占垛庄,彻底把敌人围在了孟良崮。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熟悉的,初,攻击不利,数合后,74师缺水,无工事可守,皮定均特务团出击,张灵甫猛将授首。
  蒋介石在张灵甫被围后又惊又喜,惊的是粟裕敢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喜的是他信任74师的战斗力,立刻制订了一个全线合围中心开花的战略,国民党军一直苦寻山东主力而不得,现在在眼皮子底下出现了,周围部队离张不过3,40公里,架上重炮都可以打的到解放军的攻击集合地。如此良机,焉能坐视而失,因此他命令74师不用突围固守待援。
  可是他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蒋整个解放战争中一直不断在犯的错误:平时不把杂牌军当人看,遇到重大战役时又希望杂牌们比嫡系还卖命。黄伯韬离的远还救的起劲,李天霞离的近却巴不得张灵甫这牛B十足看不起自己的小子完蛋。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熟悉的,初,攻击不利,数合后,74师缺水,弹尽,无工事可守,皮定均特务团出击,张灵甫猛将授首。

  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张灵甫临死前打电话向离他最远的胡涟求救:“今十数万之匪不顾伤亡向我猛扑,拉兄弟一把吧!”那句著名的电影台词“为了党国的利益,拉兄弟一把吧”并不是艺术工作者的杜撰,而是确实的写在了胡涟的回忆录和华野电侦部的记录里。
  张灵甫为何不向离他最近的李天霞和黄伯韬求救,却要求胡涟,从兵家之道上令人匪夷所思,张与胡是黄埔同学,大概这是张唯一的理由,然而也从根本上暴露了国民党军的一个深刻问题:嫡系与杂牌,虽然国民党从形式上统一全国,但是其中的派系斗争复杂激烈不足为常人所道。蒋介石三次下野,无非都是派系斗争多导致,而无军就无权,这一点蒋与毛是共同认识的,有人认为蒋搞派系斗争太过火,玩火自焚,而蒋也有其说不出的苦衷,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蒋的斗争策略还是太露骨太让人心寒,先有东北军后有韩复蕖、刘湘,杂牌军视蒋介石的命令如虎,遵守无疑是送死,抗令更有理由枪毙。其他种种如补给待遇等等更是让杂牌军们颇有腹诽。

  但是蒋的派系斗争搞的太过火,连黄埔系的将领都有了高人一等的想法,这才有了张灵甫不顾25,84师独军突入的送死行为,而粟裕之所以下定觉醒打张,也是认定李天霞不会卖力救他,张太倨傲,得罪的人恐怕不止李天霞一个。
  其实山东战场嫡系杂牌不互救援早有恶例,莱芜战役李仙洲慌乱突围2天内被歼2个军部,究其原因无非南线的74师11师根本不想救这些杂牌,否则怎会让山东三李的李仙洲选择最没出路的方案呢。

  黄伯韬倒是个好老头,拼命救援,曾经在74师覆灭前最后一小时用望远镜看到了孟良崮,后来胡涟在南麻被围也是被黄救出来的,于是黄成了蒋少数信任的杂牌之一,可惜老头一生救人用命,蒋手下的嫡系可不当他是嫡系,邱清泉就是笑着看了老头送了命,否则“15公里,爬也爬过来了”,黄伯韬此言不虚。下文中原虎哮天里另有记述。作者:蓝冰语


探索发现发行了一部讲述解放战争时期重大战役的记录片,再综合以往的史料,台湾方面的史料,包括部分美国军事观察团的回忆资料,将其中几个战役胜败的关键转折点,这里一一择出,与大家讨论其中嫡系与杂牌的关系,明眼人,不知就里的人均可看看是什么让蒋败走大陆。
  
  一。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的前期态势是敌人8个整编师(军级建制)数路军队一字排开以紧密的队型向我山东解放区大举进攻,而陈粟部队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打,打谁?怎么打?打的过与否?不打?放弃解放区,退到黄河以北?
  粟裕将军做为前线指挥官初期的规划是打国民党右翼的7军与48师,10日晚间命令已经下达,但是11日白天,无线电侦察发现敌整编74师前出脱离了敌并进战线,前线许和尚的九纵也报告与74师接触。粟裕当下改变决心,命令各部队立刻从敌重兵集团中利用这一机会分割包围整编74师,张灵甫也是沙场悍将,发现不对命令74师立刻往孟良崮方向收缩,在包围过程中,74师与打穿插夜间急行军的1纵曾经相隔不到100米,但是居然连口令和寒暄都没有,放1纵过去了,事后1纵的指战员分析,74师官兵认为这是他们翼侧的25师,而御林军是不屑于这些杂牌搭腔的。

  有不少军友们认为张灵甫退守孟良崮犯了马谡不查地形的大忌,但从台湾方面资料看张当时的攻击出发地经过孟良崮,张做为正规军校生肯定看过地势,之所以要往这个地方退,一是利用高地固守,二是其背后紧靠着垛庄,是74师的设防要点、后勤转运基地,一旦不测可以急退垛庄。但是他的对手是粟裕,良将对阵,料敌先机者胜,粟裕命令先前隐蔽在敌后鲁南的6纵星夜北上,抢占垛庄,彻底把敌人围在了孟良崮。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熟悉的,初,攻击不利,数合后,74师缺水,无工事可守,皮定均特务团出击,张灵甫猛将授首。
  蒋介石在张灵甫被围后又惊又喜,惊的是粟裕敢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喜的是他信任74师的战斗力,立刻制订了一个全线合围中心开花的战略,国民党军一直苦寻山东主力而不得,现在在眼皮子底下出现了,周围部队离张不过3,40公里,架上重炮都可以打的到解放军的攻击集合地。如此良机,焉能坐视而失,因此他命令74师不用突围固守待援。
  可是他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蒋整个解放战争中一直不断在犯的错误:平时不把杂牌军当人看,遇到重大战役时又希望杂牌们比嫡系还卖命。黄伯韬离的远还救的起劲,李天霞离的近却巴不得张灵甫这牛B十足看不起自己的小子完蛋。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熟悉的,初,攻击不利,数合后,74师缺水,弹尽,无工事可守,皮定均特务团出击,张灵甫猛将授首。

  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张灵甫临死前打电话向离他最远的胡涟求救:“今十数万之匪不顾伤亡向我猛扑,拉兄弟一把吧!”那句著名的电影台词“为了党国的利益,拉兄弟一把吧”并不是艺术工作者的杜撰,而是确实的写在了胡涟的回忆录和华野电侦部的记录里。
  张灵甫为何不向离他最近的李天霞和黄伯韬求救,却要求胡涟,从兵家之道上令人匪夷所思,张与胡是黄埔同学,大概这是张唯一的理由,然而也从根本上暴露了国民党军的一个深刻问题:嫡系与杂牌,虽然国民党从形式上统一全国,但是其中的派系斗争复杂激烈不足为常人所道。蒋介石三次下野,无非都是派系斗争多导致,而无军就无权,这一点蒋与毛是共同认识的,有人认为蒋搞派系斗争太过火,玩火自焚,而蒋也有其说不出的苦衷,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蒋的斗争策略还是太露骨太让人心寒,先有东北军后有韩复蕖、刘湘,杂牌军视蒋介石的命令如虎,遵守无疑是送死,抗令更有理由枪毙。其他种种如补给待遇等等更是让杂牌军们颇有腹诽。

  但是蒋的派系斗争搞的太过火,连黄埔系的将领都有了高人一等的想法,这才有了张灵甫不顾25,84师独军突入的送死行为,而粟裕之所以下定觉醒打张,也是认定李天霞不会卖力救他,张太倨傲,得罪的人恐怕不止李天霞一个。
  其实山东战场嫡系杂牌不互救援早有恶例,莱芜战役李仙洲慌乱突围2天内被歼2个军部,究其原因无非南线的74师11师根本不想救这些杂牌,否则怎会让山东三李的李仙洲选择最没出路的方案呢。

  黄伯韬倒是个好老头,拼命救援,曾经在74师覆灭前最后一小时用望远镜看到了孟良崮,后来胡涟在南麻被围也是被黄救出来的,于是黄成了蒋少数信任的杂牌之一,可惜老头一生救人用命,蒋手下的嫡系可不当他是嫡系,邱清泉就是笑着看了老头送了命,否则“15公里,爬也爬过来了”,黄伯韬此言不虚。下文中原虎哮天里另有记述。
]]
三。烽卷黑土地
  
  “党国之败,败于塔山”这是很多国民党将领和粉丝的哀叹。
  
  在塔山,国民党失天时失人和,输了战略决战的第一着棋,一着失利,满盘皆输。
  
  在塔山,国民党究竟是如何失利的呢。
  
  从战略上来说,无可指摘,塔山离锦州之近,塔山防御战的炮声锦州听的一清二楚。
  
  从战术上来说,集团冲锋,集火杀伤,虽然为广大兵家诟病,但是进攻部队是匆匆组织起来的,时间紧迫,地形狭窄,实属无奈之举。
  
  火力上,双方应该是半斤对八两,国军略有优势,一般史料总认为国军火力肯定占优,但实际上国军最多有空中优势,重庆号的重炮不适合全火发射容易误伤自己人,而共军的火炮打的很准曾经两次覆盖对方炮兵观察指挥所,国军匆忙间没有完全测算好弹道诸元。但是共军火炮由于廖耀湘切断彰武,又有攻锦压力,弹药基数不够,未能大面积纵深杀伤集团冲锋的敌人。
  
  从士气和战斗力来讲,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亲赴战场督战,主攻的独力95师是罗奇起家的部队号称赵子龙师,抗日战场、山东战场血战经年硬是连一挺机关枪都没丢过,团营军官带头冲锋,连东野战士都十分惊讶。
  
  从战场地形来讲所谓塔山,根本就不是山,而是一个小村子,前面有一条小河,高出海平面十数米,4纵只比敌人提前一天进入阵地抢修工事。无险可守,但必守。
  
  林彪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东野数十大军南下北宁线后路已被掐断,攻不小锦州将处于敌重兵集团包围,实际上,蒋介石曾临胜利只差一步。
  塔山村主阵地曾经9次丢失9次夺回
  战斗第4天独立95师利用夜间摸入我军交通沟,天明发起猛攻分割了4纵塔山整体防御阵地,正面的4纵28团当日伤亡800多人,几乎失去建制。然而,派系,这一固疾,再一次断送了到手的胜利,54军军长阙汉骞长期驻守葫芦岛,属于嫡系里的土木系,这次被罗奇和粤系的林伟俦抢了指挥权,本来11日晚阙汉骞曾提出绕过塔山,从塔山和白台山之间防御相对薄弱地区突破,这个计划不失为一个变通之法,而且熟悉当地情况的54军知道解放军防线刚刚组织起来,也就是塔山正面相对强些,绕道而行很可能会取得成功。但是因为这样变化,位于塔山正面的62军就将作为掩护部队,势必将付出较大代价且功劳又是别人的,所以遭到62军军长林伟俦强烈反对,罗奇与林伟俦私交甚笃,自然也站在林的一边,坚决不同意,最后还是继续强攻塔山正面。到了这最激烈的一天,派系的报复回来了,阙汉骞就是不肯把自己的基础部队198师拉上来,独立95师苦战不下,遭遇我军优势预备队合围,终于溃退,三个团战至编不出三个营来,就算是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坡上如何威风,终于也还是要退的,嫡系与杂牌直接把矛盾闹到了战略决战最关键的时候。
  
  无怪乎蒋介石情绪失控大骂阙汉骞:“你不是黄埔生,是蝗虫!蝗虫!要枪毙!”见蒋介石如此盛怒,众将领垂首立正,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就在蒋余怒末消时,左右递给他一份电报,当时在旁的秦(皇岛)葫(芦岛)港口副司令惠德安事后这样回忆到“阳光照射下,但见他两鬓霜白,面有倦容,眼框内包含着泪水,两手捧着电文边看边在颤抖。看完了,恶狠狠地说,‘我和他们拼了!’”
  
  读史到此,连我们都不得不为蒋公所哀叹,一个垂暮老人,戎马一生,遭此大败,殊为可惜,但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何必把嫡系和杂牌分的那么清楚?
四。兵败如山倒——辽沈战役第二阶段
  锦州决战,毛泽东一提子而东北成了一片死棋。
  但是棋局还在继续,第9兵团还在猛攻黑山大虎山,东进兵团还在塔山血战,而关内则仍然扑朔迷离,第9兵团要退,退向哪个方向?
  
  廖耀湘可不笨,但是10万部队被东野40万大军虎视,良将也需胆寒。蒋介石要他东进收复锦州,杜长官告诉他如果撤就往营口葫芦岛跑,而卫长官可深怕丢了东北蒋把张学良民族罪人的帽子压他头上因此一个劲让第9兵团缩回来。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为了嘲弄一下蒋介石,在两边一起演出了一次嫡系与杂牌的戏码,彻底断了第九兵团的生路。
  
  廖耀湘其实早就想去营口,派了杂牌52军在前面探路送死,可人家刘玉章老先生倒好,到了营口可不管身后中央嫡系新一军新六军的死活,埋头跑路去也。
  
  共军这边也出了点小小的纰漏,辽南独立二师这只地方部队奉命袭击营口,阻断东北敌军海路。但是独立二师到营口左等等不来第九兵团右等等不来第九兵团,没办法堵回去吧,这一堵就堵上了第九兵团的先头部队,而52军却恰好和独二师擦了过去顺利逃脱。
  
  独二师和第九兵团是夜间战斗,刚好东野的作战科长随军,带了十几门重炮,地方部队哪见过这稀罕玩意,高兴坏了,不管不顾,架上就打,打的准不准不知道,那动静可小不了。
  
  廖司令和土共交锋数载,本人又是法兰西读过炮科的,知道土共惜炮如金,如有重炮必是主力(二野跃进大别山后全野战军才2门山炮。。。),联系到攻锦时不见踪影的东野绝对主力一纵,老廖心中大惧:“林彪啊林彪!你好毒啊!让你的头牌部队来堵我的命门啊!”于是廖耀湘高喊一声扯乎,全军十万人往沈阳调头就跑,国军的精锐嫡系就这么被土共的杂牌给吓跑了。
  
  这一跑,可跑就跑不掉了。
  
  蒋粉总是心疼新一军新六军两大精锐两日间尽墨于黑土地,大骂廖耀湘是共产党的功臣。其实我也一直很惋惜新一军新六军的命运,这样的两只抗日名军,军纪严明,士气高昂,官兵有文化有修养的部队,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挑不出第二只的。他们唱着歌冲锋,作战,唱的是“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和《中国远征军军歌》,他们的士兵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向世界展示中国军人的脊梁。职业军人无论胜败,都令人尊敬……胜败一线间,到此时,天时地利人和皆失,焉有不败之理。
  
  又说60军,60军是滇军,抗日时直杀入越南受降,无数云南子弟思乡,昆明那里却抓了龙云,60军被送上了黑土地的战场。60军从吉林撤入长春后,杂牌军所遭受的另眼看待达到了极限,同样是城防军,新7军吃大米白面,60军吃玉米豆饼,就这还吃不到,空投物资新7军来分配,60军饿的开枪抢粮,东北百姓管60军叫“60熊”,一只部队沦落到靠抢劫百姓和看友军脸色吃饭的地步,怎能不熊。
  
  曾泽生无法忍受了,60军无法忍受了,于是某一夜后,新7军惊讶的发现对面驻防的已经变成了二肖的东北野战军,压迫过甚,终逼其反。
  
  60熊后来改编为55军,曾泽生仍为军长。朝鲜战场与共军的头号主力38军并肩作战,固守汉江防线50天,斩获丝毫不逊于38军。杂牌军一点也不熊,兵不熊,将不熊,区别在于,最高指挥者对他们的态度。
关于李天霞的派系


李天霞是黄埔三期生,王耀武的同学,但是他不救张灵甫却是与派系有确实关系的。从临阵换薛岳开始,蒋对杂牌就是一个不信任
  
  引用一点资料:
  “
  国民党阵营中有人曾经评价蒋介石的用人哲学是:宁用饭桶,不用油桶,宁用奴才,不用人才。这话虽然有些绝对化,但看惯了民国初年军阀们朝秦暮楚的蒋介石,后来用人的心理和标准大体如是。这点在孟良崮战役打响之前的走马换将中就体现得十分明显。
  
  ……
  
  早在孟良崮战役之前的莱芜战役后,蒋介石有感于国民党军内部指挥不协调,撤销薛岳、刘峙的职务,改易素以稳重著称的顾祝同统一指挥徐州、郑州两个绥靖公署的部队。顾祝同,字墨三,人称“顾婆婆”,出身黄埔,其人宽厚大度、和蔼可亲,在黄埔系将领中虽不以军功著称,却也是深受蒋介石的宠信,官运亨通,数典兵权。1933年龙潭战役后,顾祝同就已经是第九军军长,其时,以后号称“小蒋介石”的陈诚也不过是他手下的师长。盖因他追随蒋介石多年深知蒋的个性脾气,从不触怒蒋介石的忌讳,平生以蒋介石的意志为意志,以蒋介石的主张为主张,济南“五三惨案”时,顾祝同眼见日寇屠杀山东民众,却尊奉蒋介石命令不发一枪一弹。江西“剿共”期间,蒋介石越级指挥陈诚,而顾祝同丝毫不恼。特别是“皖南事变”起来后,顾祝同甘愿为蒋介石背黑锅。凡此种种,在蒋介石看来这是一位可以托以大事的心腹将领,当然,蒋介石也知道“墨三”的弱点,然 则蒋介石看来墨三的弱点有时候恰恰又是他的长处。
    这次调动在蒋军内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以顾祝同的资历和蒋介石的信任,做到这样的位置上来简直就是水到渠成,当年顾祝同担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时,就有人以顾为军人不懂政治为由请蒋介石改任,然则蒋介石不为所动,坚持顾祝同出掌江苏省,听任顾祝同安插亲信。所以,顾今天担当如此重任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然而在心细如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野的头号军事指挥员粟裕看来就不那么简单了。
  ……
  薛岳,1896年12月27日生,字伯陵,和黄镇球并称广东系将领中的“老虎仔”,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素以能战、苦战、善战著称,被张治中称作“百战名将”。早年保护孙中山脱离陈炯明叛乱危险,自以机关枪营断后,抗战期间,更以四次指挥长沙会战饮誉中外,他指挥的“万家岭大捷”被叶挺看作能和平型关、台儿庄并列的著名成功战例。毛泽东对此人比较看重,当新四军发展壮大之后,毛泽东一度感叹的说:“我们有了几十个薛岳了。”在薛岳构筑海南“伯陵防线”时,在北京的毛泽东寄语前线将领说:“你们遭遇薛伯陵务必持重。”可是,薛岳早年思想左倾,不被蒋介石信任,更谈不上蒋的心腹,围剿红军和抗日时期因为用人孔急蒋介石不得不启用薛岳,如今大战来临,而且蒋介石自信足以消灭共军时,薛岳自然就要被投闲置散了。以后,薛岳去了台湾,某次他和白崇禧家中被蒋经国系统的特务搜查,连地板也被撬开,所藏黄金都被抄去,薛岳打电话问总统府,被告知每人都要这么来一次,而事后却了解到只有他和白崇禧才能“享受”如此待遇。
  ……
  李天霞,人称“李天虾”,因为李天霞此人好色,经常玩弄年轻女性以致于身体亏损严重,长年走路弯着腰,像个老虾米。当时担任李天霞纵队少校参谋的马建新回忆说:“李天霞为人好色,远近闻名,打仗带着姘头,即便是在火线上一有时间就搞女人,办公时还拉着女人的手。”而谢翼乎(整编67师政治部(后改称政训处)参谋)回忆李天霞的政治部里面经常办舞会,乌烟瘴气的。李天霞和张灵甫都是王耀武的亲信,而李天霞原来的位置在张灵甫之上,而张后来者居上,大为李所不满,汤恩伯任命李天霞为第一纵队司令官统一指挥74师、整编25师以及整编83师,张灵甫和李天霞同为师长,而李天霞居然指挥张,张当然就不买账,二人的官司打到了最高当局那里,恰巧这时候李天霞违命南撤,被汤思伯知晓,随即罢免了李天霞的职务,改叫黄百韬统带,哪知道黄百韬也是一肚子怨气。黄百韬是国民党军中比较能够看出问题的一位高级将领,可是此人并不是蒋介石的亲信,再加上他又不愿意得罪陈诚、汤恩伯等人,所以,有了看法也就是背后下结论发发牢骚罢了。黄百韬说:“人家张灵甫是美式装备,而我是日式装备,我怎么能够指挥他?再说张灵甫比我英明,我指挥不动。”汤恩伯这时候也和黄百韬大吐苦水说:“除了老头子谁能指挥得了他?你还不是暂时替我指挥一下好了。”哪知道黄百韬甫一提出张灵甫行军中的失误,就被张灵甫一顿抢白,张说:“共军发现我又当怎样?我就是找他们打仗的。”黄百韬回到部队以后感叹的说:“张灵甫如此骄狂不败也难。”
  平心而论,张灵甫不愿意接受李天霞的指挥,除了二人的素来的矛盾和资历上的相近以外,还有就是张比较厌恶李天霞的为人,李为人歹毒,这是国民党军不争的事实,当74师被围困之前,有人曾经向李天霞建议同为友军应该照顾为好,可是李天霞居然说:“张飞(张灵甫的外号)不是顶有办法吗?”然而张灵甫意外的得罪了汤恩伯,而且他对黄百韬的不恭又间接的开罪了徐州坐镇的顾祝同(黄百韬部队是顾祝同的基干部队之一),所以,大战之前的阴云似乎已经预兆了张灵甫未来的命运,并且张灵甫本人也并非没有预感。按照当时同在山东“剿共”且与张关系较好的毛森回忆:“他满腹怨忿,很气愤地的对我说:“我是重装备部队,如在平原作战,炮火能发挥威力,陈毅二、三十万人都来打我,我也力能应付;现在迫我进入山区作战,等于牵大水牛上石头山。有人跟我过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给他们看吧!”’对孟良崮战役中的国军,毛森的评价是:“大家都知道中国派系复杂,军队派系更复杂,所以欧美‘统帅术’不能完全适用,甚至国军全面失败,即肇因军心不团结,土气不振;故特扼要写一点,举一例百,为后人殷鉴。”
草包统帅在上~
GMD不退到我国宝岛台湾天理不容啊~
将帅无能,连累三军.可惜了这批"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上一个世纪中国素质最好的兵啊!就被国民党活活整没了.
原帖由 梦回秦汉 于 2007-4-21 21:26 发表
将帅无能,连累三军.可惜了这批"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上一个世纪中国素质最好的兵啊!就被国民党活活整没了.

有很多是TG滴说~
;P ;P :P
老蒋用人严重不当,自己也瞎指挥,加快了失败。
将帅无能,连累三军.
关键是花生米把青洪帮里搞黑社会的一套用来领兵打仗焉有不败之理